第八百九十六章 王翦論戰

呂不韋話音一落,所有人的目光就都聚集在了秦王楚的身上。

雖然說呂不韋和蔡澤的政治鬥爭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的確是造成了秦國的內耗,但是對於秦王楚的威信建立卻是很有好處的。

所謂的權力,細而究之,無非就是誰能夠做出決定。

誰是那個最終決定的人,誰就能夠擁有最終決定的能力。

君權和臣權無論在任何時候都是對立的,因爲一個國家能夠決定的重要事情就那麼多,臣子決定得多,那麼君王就決定得少,於是君權就要開始被削弱,臣權就會變強。

這樣的局面要是不停的持續下去,就會最終演變成三家分晉或者田氏代齊那樣的情況。

所以爲了和臣權相抗衡,君王們就會有意識的在自己的臣子之中造成一些對立,讓臣權自我分裂。

當臣子們的權力被分裂了,並且在君王的引導下開始不停的內鬥,那麼臣權就會陷入一個自我內耗的進程之中,君權自然就會變得穩固起來。

這就是爲何歷史上會出現許多奸臣,而且許多皇帝也會容忍奸臣的原因之一,因爲君王們需要臣權的分裂。

如今的秦國,正是這種局面的最好寫照。

在民間,其實很多人對於呂不韋頗爲不滿,呂不韋所堅決推行的休養生息被許多老秦人認爲是一種綏靖政策,是用向趙國人低頭來換取屈辱的和平。

自從商鞅變法之後,老秦人已經強大了一百多年。

這一百多年之中雖然偶爾也會有一些像函谷關之戰或者閼與之戰這樣的大敗仗,但總體而言秦國的勢頭是不停的向上的,是一條昂揚的、雄起的、奮進的曲線。

這就導致了一種情況,那就是老秦人都很自信。

雖然從長平之戰到現在已經差不多十年時間了,秦國也已經從巔峰跌落了差不多十年,但是老秦人的脊樑還沒有被打斷,仍舊有許多老秦人是驕傲的、自信的,他們固執的認爲自己打贏趙國只是時間問題。

這部分固執的老秦人對於呂不韋恨之入骨,是蔡澤最大的支持者。

但也有另外一部分老秦人,他們有些被趙國打怕了,認爲趙國的確是現在秦國不能夠抗衡的對象,認爲秦國必須要忍氣吞聲的等待趙國衰落期的到來;

還有一些則是認爲秦國其實是有潛力擊敗趙國的,但是由於在過去的幾年裡秦國損失太多,需要一些時間來恢復元氣,在這之前最好和趙國結好。

這些人則是呂不韋的支持者。

所以現在的秦國事實上已經產生了兩種不同的政見和思想,這兩種派別完全是相反的,因此激烈的衝突也就是必然的事情。

這種分裂雖然讓秦王楚能夠牢牢的掌握最高權力,但也同樣埋下了禍根。

這種禍根發酵到了現在,已經讓秦國政壇的政治鬥爭完全你死我活化了。

凡是呂不韋贊成的,蔡澤就一定會反對,無論這個反對是正確還是錯誤,是對秦國有利還是不利。

而反過來也是一樣,只要蔡澤提出來的東西,呂不韋是肯定要竭盡全力去阻止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秦王楚甚至都不知道哪邊是對哪邊是錯的了。

但是好在秦王楚也還有辦法。

畢竟在秦國的政壇之中,可不是隻有呂不韋和蔡澤這些文官的。

“王翦!”

王翦應聲出列,朝着秦王楚恭敬行禮:“臣在!”

秦王楚目光直視王翦:“汝來說說,這一仗寡人究竟要不要打!”

自從魏冉被驅逐之後,秦國的軍方基本上都是自成一派的存在,和文臣們很少有什麼交集。

之前的軍權主要把持在司馬氏、白氏的手中,而到了這幾年,隨着王齕王陵王翦的交替,王氏已經成爲了秦國最大的軍功世家。

這些軍功世家在軍隊之中盤根錯節,是最瞭解秦軍戰鬥力的人,同時也是最瞭解軍隊將士們想法的人。

軍隊能不能打,敢不敢打,這些問題秦王楚都需要從王翦的口中得到答案。

對於秦王楚的問題,王翦幾乎是不假思索,擲地有聲的說道:“大王,臣以爲這一仗必須打!”

秦王楚的目光微微的閃動了一下,隨後說道:“這是爲何?”

王翦說道:“”大王,恕臣直言,武成君的意見其實是很好的,現在的大秦軍隊,的確並不是趙軍的對手。”

王翦的話一說出來,大殿之中就是一陣騷動,就連秦王楚的臉色都不由得變了一下。

雖然都知道這是實話,但是有時候就是這實話才更加的傷人啊!

王翦似乎並沒有看到衆人的臉色,而是繼續說道:“如果是在十年之前的時候大王問臣這番話,臣一定支持武成君的想法,先和趙國暫時停戰,以等待大秦完全恢復實力和趙國抗衡。但是問題在於,現在的大秦已經沒有這樣的時間了!”

“如今趙國大軍壓境,以齊國的戰鬥力而言絕對不可能是趙國人的對手,如果大秦不從西邊對趙國進行一些牽制的話,那麼齊國必滅無疑。”

“一旦齊國覆滅,接下來很有可能就是楚國。而即便大秦坐視齊楚兩國滅亡,最多也就只能夠爲大秦爭取兩年的時間罷了。兩年的時間,還遠遠不足以彌補如今大秦和趙國之間的差距!”

“所以臣認爲大秦必須要主動出擊,趁着趙國主力遠在東方攻伐齊國的時候對趙國的西部邊境發動攻勢,一旦能夠取得一些勝利,一來對大秦將士們的信心和軍隊的戰鬥力都是很大的提升,二來也會讓趙國兩邊受敵,牽制住趙國人的精力。”

“如果大王還能夠說服楚軍北上的話,那麼三國抗趙,形勢也並非就一定是那麼的糟糕!”

王翦一番話說下來抑揚頓挫,極富感染力,讓在場的不少秦國大臣都是暗暗點頭。

呂不韋心道不好,急忙開口道:“王翦將軍汝可別忘了,要是趙國人趁着汝率大軍東進的時候前來襲擾關中呢?”

王翦看了一眼呂不韋,笑道:“武成君也不要忘了,李牧如今已經去攻擊齊國了。”

“好了,都不用說了。”秦王楚打斷了所有人的話:“寡人已經決定了,就以王翦爲主將,率領軍隊進攻趙國!”

秦王楚最終選擇了相信王翦,除了因爲王翦說得確實打動了秦王楚之外,還有更加重要的一點。

在過去幾年裡,王翦是唯一一個在作爲主將面對李牧的時候沒有失敗的秦國將軍!

雖然說王翦也並沒有打敗李牧,但僅僅是一個平局,就足夠讓秦王楚就王翦賦予極大的信任了。

更何況現在趙國負責鎮守西面的是龐煖,秦王楚可不覺得龐煖比李牧更強。

如此一來,能夠和李牧打個平手的王翦,說不定就可以戰勝龐煖!

秦王楚的目光看向王翦,帶着極爲殷切的勉勵之意:“”王翦將軍,這一次,寡人和大秦就全看汝的了!”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m.

第四百八十三章 趙國人,一通弓箭的事罷了!第八百四十八章 羊毛紡織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九百八十章 出乎意料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初戰,形勢不利第三百九十章 風雨欲來第八百六十一章 寡人的命苦啊!第四百四十一章 李牧將軍,此舉萬萬不行!第一百五十章 魏武卒第八十二章 長平戰火 2第三百七十九章 選哪裡作爲攻擊方向?第五百一十八章 會見齊國君臣第九百三十九章 臨淄城內人心亂第二十七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4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第一千零五十章 郢都第二百七十八章 從河東郡傳來的好消息第三百五十八章 河東郡分田第六百五十五章 河西急報第一百七十六章 從今日起,上黨郡便爲趙國所有!第二百八十二章 範睢遭斥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二百二十二章 韓王然的糾結第二百三十九章 搞定了魏國,那麼接下來就該關注一下匈奴了第九百九十九章 使者?第七百二十一章 鹿臺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錘定音的李牧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趙國要求不高,你們秦國只需要割點土地就行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牧東進,韓王然的決定第五百九十八章 來自趙國的巨大誘惑第六百四十六章 趙丹的應對第五百一十二 毛遂的名單第八百八十八章 亞洲大一統?第四百一十六章 破秦兵第四百一十八章 趙柱獻計第三百一十二章 廉頗覺得這個計劃簡直是太扯淡了第七百九十章 如何割肉也是一門技術活第五百二十一章 風流是要付出代價的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六百六十八章 呂不韋回來了第七百四十七章 結束的序幕第六百三十三章 定西攻城戰第一百八十八章 以哪一位皇帝爲鏡?這是一個問題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二百三十章 亂賊臣子,且靜候大王處置罷第三百九十章 風雨欲來第五百一十六章 讓趙丹震驚無比的提議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破城第二百二十五章 趙丹聽到的似乎都是壞消息第七百七十五章 呂不韋整個人都震驚了第七百六十三章 候與蔡澤第二百一十四章 雖然趙丹很想打秦國,然而第九百一十章 這是什麼鬼東西?第五百零七章 破趙良機?魏無忌的猶豫第一百九十章 邯鄲學宮?寡人看行!第七百一十二章 暴跳如雷的魏王圉第六百三十九章 文武新人第六百九十二章 鬱悶的劇辛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軍,不如降趙而得封君之位第五百二十二章 秦王柱問計第七百八十六章 秦國人的瘋狂攻勢第六百二十二章 審問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使者和疏忽第三百七十八章 巡視軍營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次爭執第四百九十章 設局?第七十八章 高能預警第九百七十四章 兵臨咸陽第八百四十二章 果斷和猶豫第二百七十二章 挑不出毛病?第五百九十一章 八牛弩第三百四十六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大家新年快樂!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使說韓王然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破第三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心事第六百四十二章 夜宴第九百三十章 蔡澤的機會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王,吾有一計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各自較勁第二百五十五章 夜襲郢都第九百七十八章 趙括南下第十七章 馬具第九百八十二章 巴蜀防線第九百五十章 李牧的盟友第五百二十四章 候的陰毒計策第八百五十五章 騎戰第五百八十七章 三將密議第三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收到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三百二十章 兩個廢物!第三百七十三章 對龐煖的封賞和制衡第九百四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八百五十三章 相互猜測第九百零六章 吾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九百六十五章 退無可退的王翦第一百六十章鬱悶的白起第八十六章 麻煩大了第七百零七章 邯鄲戰時會議第五百九十一章 八牛弩第九百六十三章 抉擇和驚變
第四百八十三章 趙國人,一通弓箭的事罷了!第八百四十八章 羊毛紡織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九百八十章 出乎意料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初戰,形勢不利第三百九十章 風雨欲來第八百六十一章 寡人的命苦啊!第四百四十一章 李牧將軍,此舉萬萬不行!第一百五十章 魏武卒第八十二章 長平戰火 2第三百七十九章 選哪裡作爲攻擊方向?第五百一十八章 會見齊國君臣第九百三十九章 臨淄城內人心亂第二十七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4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第一千零五十章 郢都第二百七十八章 從河東郡傳來的好消息第三百五十八章 河東郡分田第六百五十五章 河西急報第一百七十六章 從今日起,上黨郡便爲趙國所有!第二百八十二章 範睢遭斥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二百二十二章 韓王然的糾結第二百三十九章 搞定了魏國,那麼接下來就該關注一下匈奴了第九百九十九章 使者?第七百二十一章 鹿臺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錘定音的李牧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趙國要求不高,你們秦國只需要割點土地就行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牧東進,韓王然的決定第五百九十八章 來自趙國的巨大誘惑第六百四十六章 趙丹的應對第五百一十二 毛遂的名單第八百八十八章 亞洲大一統?第四百一十六章 破秦兵第四百一十八章 趙柱獻計第三百一十二章 廉頗覺得這個計劃簡直是太扯淡了第七百九十章 如何割肉也是一門技術活第五百二十一章 風流是要付出代價的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六百六十八章 呂不韋回來了第七百四十七章 結束的序幕第六百三十三章 定西攻城戰第一百八十八章 以哪一位皇帝爲鏡?這是一個問題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二百三十章 亂賊臣子,且靜候大王處置罷第三百九十章 風雨欲來第五百一十六章 讓趙丹震驚無比的提議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破城第二百二十五章 趙丹聽到的似乎都是壞消息第七百七十五章 呂不韋整個人都震驚了第七百六十三章 候與蔡澤第二百一十四章 雖然趙丹很想打秦國,然而第九百一十章 這是什麼鬼東西?第五百零七章 破趙良機?魏無忌的猶豫第一百九十章 邯鄲學宮?寡人看行!第七百一十二章 暴跳如雷的魏王圉第六百三十九章 文武新人第六百九十二章 鬱悶的劇辛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軍,不如降趙而得封君之位第五百二十二章 秦王柱問計第七百八十六章 秦國人的瘋狂攻勢第六百二十二章 審問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使者和疏忽第三百七十八章 巡視軍營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次爭執第四百九十章 設局?第七十八章 高能預警第九百七十四章 兵臨咸陽第八百四十二章 果斷和猶豫第二百七十二章 挑不出毛病?第五百九十一章 八牛弩第三百四十六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大家新年快樂!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使說韓王然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破第三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心事第六百四十二章 夜宴第九百三十章 蔡澤的機會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王,吾有一計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各自較勁第二百五十五章 夜襲郢都第九百七十八章 趙括南下第十七章 馬具第九百八十二章 巴蜀防線第九百五十章 李牧的盟友第五百二十四章 候的陰毒計策第八百五十五章 騎戰第五百八十七章 三將密議第三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收到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三百二十章 兩個廢物!第三百七十三章 對龐煖的封賞和制衡第九百四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八百五十三章 相互猜測第九百零六章 吾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九百六十五章 退無可退的王翦第一百六十章鬱悶的白起第八十六章 麻煩大了第七百零七章 邯鄲戰時會議第五百九十一章 八牛弩第九百六十三章 抉擇和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