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四章 我們就是來送死的

春天才剛剛到來,河套郡之中無數的騎兵們又開始在定西城之中集結了。

義渠勝站在定西城外的大營的營牆上,目光注視着腳下一隊隊不停的進入營牆之中的匈奴騎兵,心中總感覺有哪裡不對。

“等等,爲什麼這一次我們需要用這麼多的匈奴人?”義渠勝忍不住開口對着身邊的李牧問道。

李牧有些奇怪的看了義渠勝一眼,那種讓義渠勝非常痛恨的嘲諷眼神又一次的出現了:“這當然是因爲匈奴人是很好的騎兵人選。”

義渠勝十分不服氣的叫了起來:“可是林胡人和樓煩人也同樣是非常好的騎兵人選!”

李牧搖了搖頭,道:“你難道沒有發現嗎?林胡人和樓煩人其實在這些年裡已經開始慢慢的退化了。”

“退化?”義渠勝一下子就愣住了。

“沒錯,退化。”李牧十分認真的點了點頭,說道:“自從武靈王開始到現在,林胡和樓煩已經投靠了我們趙國幾十年的時間,這幾十年的時間已經讓他們從純粹的遊牧民族變成了半遊牧半農耕的民族。而且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很可能再過五十年的時間這些傢伙就會徹底的退化成農耕民族了。這就是爲什麼本都督會啓用匈奴騎兵的原因。”

說完了之後,李牧就從院牆之上走了下去。

義渠勝注視着李牧的背影,嘴裡突然嘀咕了一句:“他沒有說實話,至少沒有全部說實話。”

就在義渠勝的視線之中,兩名和義渠勝有過一面之緣的匈奴貴族跳下了馬匹,正在恭敬的朝着李牧行禮。

“賢撣(屠斜)見過大都督!”

李牧微微一笑,伸手十分親熱的拍了拍面前這兩名匈奴人的肩膀:“一路行來,辛苦了。”

雖然作爲匈奴的單于,但是賢撣看上去並沒有任何單于的傲氣,面對着李牧的時候笑容也顯得十分的謙卑:“回大都督,不辛苦。能夠爲趙國和大王作戰,乃是吾等匈奴人的福氣。”

“是匈人。”李牧十分認真的糾正了賢撣的口誤。

在這個時代乃至更前的時代,通過名稱來貶低其他民族是華夏文明經常採用的做法,比如說“夷狄”就是一個帶着貶義的詞語。

但是這其實還並不是最過分的,在周朝前中期,也就是所謂的西周朝代的時候,關中以北和以西的地區活躍着一個強大的民族,它的名字叫做戎族。

戎族有很多個國家,比如說什麼狄戎、鎔戎、翟戎,以及義渠勝所在的義渠戎等等。

但最著名的,無疑就是犬戎了。

犬,狗也。

犬戎這個詞可以簡單的解釋爲“狗戎人”,本身就是一句髒話。

爲何遵從禮法的周朝人會以如此不雅的詞語來稱呼犬戎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爲很久以前周人也是高原上游牧民族的一員,後來打不過犬戎,被犬戎從高原上趕到了關中平原。

正是因爲如此,所以周朝纔給這個種族起了這麼一個難聽的名字“犬戎”。

“匈奴”這個稱呼,由於有一個“奴”字,所以和犬戎一樣也帶着強烈的歧視感。

所以在賢撣投誠了趙國之後,“匈奴”這個詞語之中明顯帶着貶義的奴字就去掉了。

如今這些已經被視作趙國子民的草原人,他們的新名字叫做“匈人”。

當然了,那些依舊在漠北遊蕩、不肯歸附中原的殘部,他們的名字依舊是“匈奴”。

大抵來說,就是“夷狄入華夏則華夏之”的具體表現了。

雖然很痛恨匈奴人,但是李牧對於這些已經成爲自己人的匈奴將領還是非常客氣的。

在幾句不疼不癢的寒暄之後,李牧召來了一名趙國軍官:“汝速速帶兩位將軍去他們分配好的營地,好讓兩位將軍帶來的屬下速速安營歇息!”

賢撣和屠斜告別了李牧,跟在了這名趙國軍官之後而去。

兩人一邊走,一邊在低聲的交談着。

屠斜道:“你知道嗎?其實這位大都督對於我們匈奴人可是有着很深的成見,這一次竟然對你我如此和氣,還真是讓人驚訝啊。”

賢撣不置可否的唔了一聲,看了一眼面前正在行走的趙國軍官,確認沒有人能夠聽到己方兩人的對話之後纔開口道:“他仇恨匈奴人這一點都不奇怪,你要知道他已經和我們匈奴人作戰了很多年了。對了,是那些該死的漠北匈奴,不是我們,我們現在可是趙國的匈人了。”

“匈人,匈奴人。”屠斜聳了聳肩膀,笑道:“聽起來似乎並沒有什麼區別。”

賢撣哼了一聲,道:“這裡面的區別大了去了,記住我的話屠斜,以後你就是一個匈人,再也不是什麼該死的匈奴人。忘掉匈奴這個詞語吧,否則的話它遲早會爲你帶來災禍的。”

屠斜嘿了一聲:“你是單于,你說了算。”

“單于?”賢撣又哼了一聲,道:“從今天開始,你得叫我君上,明白嗎?在任何的趙國人面前,我就是趙國的匈君!”

匈君,是趙丹封給賢撣的封號,也是證明賢撣是趙國臣子的證據。

“好的君上。”屠斜笑嘻嘻的,看上去並沒有把賢撣的話太當一回事:“話說君上,我不太明白你爲什麼非要親自前來,難道你就不擔心漠北那些傢伙南下攻擊我們的安平城嗎?”

賢撣搖了搖頭,道:“你不明白,那些逃到漠北的傢伙已經被李牧給嚇破了膽子,他們很有可能會選擇西進或者東進,但絕對不會選擇南下的。而且這一次是我們作爲趙國的臣子第一次參加到對外戰爭之中,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表現。”

頓了一頓之後,賢撣突然低聲說道:“聽着,這一次,我希望我們匈奴、不對,匈人的好男兒戰死得越多越好。”

“什麼?”屠斜瞪大了一雙牛眼,不可置信的看着面前的賢撣:“是我聽錯了,還是你說錯了?”

“你沒有聽錯,我也沒有說錯。”賢撣正色對着屠斜說道:“這一次我們一共帶來的八千人,我不希望有超過三千人能夠跟着我們一起迴歸安平城。”

“你瘋了吧?”屠斜死死的盯着賢撣,就好像看着一個怪物一樣:“他們可是我們的族人,而你作爲單于,竟然只想着讓他們去死?”

賢撣惡狠狠的瞪了屠斜一眼:“你這個蠢貨,難道你以爲這是我希望看到的事情嗎?但是我告訴你,一個強大的匈人是趙國大王所不會允許的,如果我們還想要繼續活下去的話,那麼我們就必須要不停的爲趙國流血,流的越多越好!只有一個虛弱的、忠誠的匈人部族纔是趙國大王和李牧這個北方大都督所希望看到的。不然的話,你以爲李牧爲什麼會對我們那麼客氣?就是因爲他知道這個道理,他也明白我也知道這個道理!”

屠斜整個人都呆住了。

雖然說屠斜的確是非常希望能夠加入趙國成爲具裝甲騎兵的一員,但是不管怎麼說屠斜畢竟是一個匈人,他對於匈人這個部族也是有着很深感情的。

所以當得知這一次那些前來參戰的、自己的同族兄弟和勇士們大部分人所要面對的命運是死亡之後,屠斜是無論如何也淡定不下來。

“爲什麼,爲什麼大王和大都督不願意相信我們?我們明明已經向他們投誠了,整個漠南草原明明已經都成爲了趙國的地盤!”

屠斜的聲音之中帶着顯而易見的悲憤。

賢撣嘆了一口氣,道:“話不是這樣說的,事實上我能夠出任單于,這就是大王和大都督對我的信任了。但是你要明白,忠誠這種東西不是喊喊口號就出來的,它必須要通過戰爭和鮮血才能夠證明。我們匈人爲趙國流的鮮血不是毫無價值的,只有流的血越多,我們才能夠越快的融入趙國之中,被趙國真正的接納。”

說到這裡,賢撣拍了拍屠斜的肩膀:“你現在不是已經成爲了趙國的偏將軍了嗎?這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你和我都明白,我們匈人是草原上的狼羣,但是趙國卻是威震天下的雄獅!爲了這樣的雄獅流血,是我們匈人的榮幸!當我們用鮮血證明了我們的忠誠之後,我們終將會融入這個強大的國度,真正成爲這個國度的一份子!而你和我,我們的後代將會世世代代的歌頌着我們的英明決定。不要畏懼流血,因爲我們的鮮血將會是我們子孫後代最好的護身符!”

屠斜沉默半晌,目光復雜的看着賢撣,突然間長長的出了一口氣,用無比認真的語氣對着賢撣說道:“君上,我突然覺得大王和大都督選用你來作爲單于,實在是太他媽英明無比的決定了。”

賢撣哈哈一笑,十分坦然的接受了屠斜的稱讚:“其實我有一個想法,一直以來單于都相當於中原國家的大王,我感覺這裡面的稱呼有些問題。或許我們應該在這一戰之後向邯鄲上表,建議大王加冕爲‘天單于’。”

“天單于?那就是比你這個單于要更大?”

“你這簡直就是一句廢話!天單于,當然要比單于更大,而且越大越好!”

賢撣笑罵一聲,和屠斜對視了一眼,兩人不約而同的放聲大笑了起來。

第四百七十章 寡人要去北邊散散心!第八百六十六章 李夫人獻藥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軍的反擊第五百七十二章 夏日會議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第七章 趙括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如將武安君召回關中第四百二十二章 邯鄲保衛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發慈悲的答應吧第一百八十章 信陵君入趙,平原君讓賢?第四百章 激烈的關中前線戰場第九百八十八章 破葭萌第七百三十八章 這酒有毒!第二百六十二章 魏無忌的奇兵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死中求活第六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第九百四十二章 趙王和齊王的會面第一千零六十章 魯儒第三十章 白起第一百四十七章 爲何是野王第一百零四章 廉頗的應急反應第七百一十八章 今個兒真高興第一百五十五章 宜陽城中的秦王稷第八百一十一章 澹林部第六十八章 好消息第一百三十七章 莽一波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八百六十四章 毛遂的計劃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死中求活第六百三十章 滅還是和?第七百三十七章 六國來朝第五百六十一章 明線暗線,一團亂麻第九百零八章 寡人覺得趁火打劫是一個好習慣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就問你範睢開不開口吧第五百二十三章 蔡澤再獻計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六百八十七章 魏王圉的雄心第六章 微操第二百八十二章 範睢遭斥第九百三十八章 獻城第五百二十六章 紙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東進?第七百一十二章 暴跳如雷的魏王圉第六百七十一章 戰爭會議第四百九十章 設局?第一百一十一章 入宮求見第一百九十章 邯鄲學宮?寡人看行!第八百八十九章 下一個目標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右賢王和文夫子第一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戰鬥第二百四十九章 奇襲夷陵城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內訌第三百七十二章 從邯鄲出發的使團第六百三十四章 幹大事第二百零三章 趙丹喊出來的響亮口號第八百七十六章 李牧的新計劃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難的齊國君臣第二百六十七章 從河東郡傳回來的消息讓趙丹很高興第五百三十三章 趙國使者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匈奴主力的蹤跡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馬梗的末路第六百三十七章 寡人準備遷都!第二百零六章 讓寡人放了高基其實也不是不行,但有兩個條件第五百六十章 四打一你告訴寡人怎麼輸?第二百六十章 是時候讓燕國換一個寡人中意的大王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君上,請忍一時之氣第九百一十三章 趙國說客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論生死,願隨侍大王身邊第三百零八章 克岸門第六百九十二章 鬱悶的劇辛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鄙第七百六十八章 第三次伐趙聯盟第六百八十五章 韓王然的真正決定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國親趙派的威風第二十九章 廉頗第九十七章 白起的真正目標第四十七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1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三百九十九章 荀子論兵第五百五十九章 讓趙國人嚐嚐寡人的厲害!第十章 邯鄲第二百五十五章 夜襲郢都第四百八十九章 魏無忌,汝竟然行此竊賊之事!關於有讀者反映王翦死而復活的事情.第五百三十七章 救不救楚國?第四百章 激烈的關中前線戰場第四百零一章 櫟陽城外的心機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五百四十章 糞土可比萬戶侯第六十八章 好消息第六百六十六章 甘泉宮之戰第三百零四章 黃歇的救命稻草第七百二十一章 鹿臺第九百六十一章 趙丹教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輕敵的李牧?第九十八章 內賊第三百二十章 兩個廢物!第三百零五章 趙國的使者來到了陶邑城外
第四百七十章 寡人要去北邊散散心!第八百六十六章 李夫人獻藥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軍的反擊第五百七十二章 夏日會議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第七章 趙括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如將武安君召回關中第四百二十二章 邯鄲保衛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發慈悲的答應吧第一百八十章 信陵君入趙,平原君讓賢?第四百章 激烈的關中前線戰場第九百八十八章 破葭萌第七百三十八章 這酒有毒!第二百六十二章 魏無忌的奇兵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死中求活第六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第九百四十二章 趙王和齊王的會面第一千零六十章 魯儒第三十章 白起第一百四十七章 爲何是野王第一百零四章 廉頗的應急反應第七百一十八章 今個兒真高興第一百五十五章 宜陽城中的秦王稷第八百一十一章 澹林部第六十八章 好消息第一百三十七章 莽一波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八百六十四章 毛遂的計劃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死中求活第六百三十章 滅還是和?第七百三十七章 六國來朝第五百六十一章 明線暗線,一團亂麻第九百零八章 寡人覺得趁火打劫是一個好習慣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就問你範睢開不開口吧第五百二十三章 蔡澤再獻計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六百八十七章 魏王圉的雄心第六章 微操第二百八十二章 範睢遭斥第九百三十八章 獻城第五百二十六章 紙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東進?第七百一十二章 暴跳如雷的魏王圉第六百七十一章 戰爭會議第四百九十章 設局?第一百一十一章 入宮求見第一百九十章 邯鄲學宮?寡人看行!第八百八十九章 下一個目標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右賢王和文夫子第一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戰鬥第二百四十九章 奇襲夷陵城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內訌第三百七十二章 從邯鄲出發的使團第六百三十四章 幹大事第二百零三章 趙丹喊出來的響亮口號第八百七十六章 李牧的新計劃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難的齊國君臣第二百六十七章 從河東郡傳回來的消息讓趙丹很高興第五百三十三章 趙國使者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匈奴主力的蹤跡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馬梗的末路第六百三十七章 寡人準備遷都!第二百零六章 讓寡人放了高基其實也不是不行,但有兩個條件第五百六十章 四打一你告訴寡人怎麼輸?第二百六十章 是時候讓燕國換一個寡人中意的大王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君上,請忍一時之氣第九百一十三章 趙國說客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論生死,願隨侍大王身邊第三百零八章 克岸門第六百九十二章 鬱悶的劇辛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鄙第七百六十八章 第三次伐趙聯盟第六百八十五章 韓王然的真正決定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國親趙派的威風第二十九章 廉頗第九十七章 白起的真正目標第四十七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1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三百九十九章 荀子論兵第五百五十九章 讓趙國人嚐嚐寡人的厲害!第十章 邯鄲第二百五十五章 夜襲郢都第四百八十九章 魏無忌,汝竟然行此竊賊之事!關於有讀者反映王翦死而復活的事情.第五百三十七章 救不救楚國?第四百章 激烈的關中前線戰場第四百零一章 櫟陽城外的心機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五百四十章 糞土可比萬戶侯第六十八章 好消息第六百六十六章 甘泉宮之戰第三百零四章 黃歇的救命稻草第七百二十一章 鹿臺第九百六十一章 趙丹教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輕敵的李牧?第九十八章 內賊第三百二十章 兩個廢物!第三百零五章 趙國的使者來到了陶邑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