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各自站隊的時候到了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在這個年代,一個不喜歡殺人的人或許會是一個好人,但一個不喜歡殺人的國君一定不是好國君。

你不殺別人,別人就要殺你。

大爭之世,爭的其實就是殺人。

如何能夠更有效率的殺人,更有效率的殺死敵人,更有效率的通過殺死敵人來佔領敵人的領土、統治和奴役敵人的子民,就是這個大爭之世的主旋律。

那些喜歡對敵人網開一面和仁慈的傢伙,在這樣的大爭之世是混不下去的。

而史書上所記載的那幾個統治者們網開一面的事例,只不過是一羣劊子手和屠夫們在偶然之間突然善心發作的結果罷了。

正是因爲這種屠夫們大發善心的事例是如此的少見,所以纔有了被記載入史書的價值。

在戰國時代,仁慈大部分時間應該是可以和愚蠢畫上等號的。

仁君只適合太平盛世。

作爲一直以來都被中原華夏諸國稱爲是蠻夷的國家,楚國曆代國君或許會暴躁、或許會昏庸、或許會懦弱,但是從來不會對敵人心慈手軟。

毫無疑問,如今的這一位楚國國君熊元極其良好的繼承了自己楚國熊氏王族一直以來那敢打敢拼的血脈。

如果換上一位稍微老成一些的國君,又或者楚王元的年紀再長上一二十歲,那麼都有可能不會發出如此堅決的戰爭宣言。

但是對於如今這位年輕的楚王元來說,如果能在這個地方一舉擊潰秦王稷和齊王建,來一個擒賊先擒王的話,那實在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至於爲此會負擔上一定的風險,那其實並不算個事。

楚王元的這番充滿了火藥味的話一說出來,整個局勢就變得更加劍拔弩張。

秦、趙、齊、楚,戰國七雄之中的四位國君,都已經旗幟鮮明的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而他們麾下的士兵們也早就已經將手中的弓箭上弦,並握緊了手中的武器,準備在自家大王的命令下展開一場殊死的廝殺。【△網.】

但是這戰鬥一時半刻之間卻並沒有立刻發生。

因爲在場的人並不是僅僅來自四個國家而已。

趙丹的目光在看着韓王然和魏王圉,秦王稷的目光也同樣看着韓王然和魏王圉。

秦齊對趙楚,看上去這似乎是一個五五開的對決。

但不要忘了還有韓國和魏國在呢。

自從戰國時代進入中後期之後,韓國和魏國就都變成了二三流國家。

但是很有意思的是,任何一個霸主只要能夠和韓魏這兩個國家協同作戰,就能夠輕而易舉的擊敗另外一名霸主。

藍田之戰,垂沙之戰,五國伐齊,這一次次舉世聞名的大戰之中,韓魏兩國都扮演了不可忽視的角色。

現在,也是這兩個國家做出決定的時候了。

韓王然和趙丹對視了一眼,臉上露出了讓人如沐春風的笑容,隨後緩緩說道:“世人皆知三晉一體同盟,寡人素來言出必行,並非那違諾之人,自然亦不會背盟而叛趙也。”

韓王然在說完這番話之後還笑眯眯的朝着趙丹點了點頭,內中意思不問可知。

韓國站到了趙國的這一邊。

在說完了這番話之後,韓王然還不忘記看了不遠處的魏王圉一眼,笑眯眯的說道:“魏王覺得如何?”

魏王圉覺得相當的頭疼。

對於魏王圉來說,現在可不是一個表明立場的好時機啊。

作爲戰國時代的第一個霸主,魏國上下無論是對於秦國還是趙國都缺乏好感。

這兩個國家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當年都曾經被魏國揍得找不着北,如今卻又反過來把魏國揍得找不着北……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可以自由選擇的話,魏王圉其實更希望自己能夠坐山觀虎鬥,讓秦國和趙國打生死算了。

但是理智告訴魏王圉,自己不能這麼做。

在一個國家實力強大的時候,保持中立是可行的,因爲那樣會讓所有人都爭先恐後的巴結魏國。

但是像現在這樣的情況如果還要強行保持中立,那麼秦趙兩國爲了提防魏國加入對手的陣營,可能會先連起手來陰魏國一波。

有實力的中立,那叫左右逢源。沒實力的中立,那叫找死。

所以魏國必須要選一邊站,無論成功或者失敗,都比保持中立而同時遭遇兩邊忌憚要更強。

好在魏王圉其實早就已經做出了決定。

在宣佈這個決定之前,魏王圉先看了齊王建一眼。

魏王圉並沒有齊王建的臉上看出任何的表情,這位年輕的齊國君主似乎並不是非常在意魏王圉看法。

想想也很正常,要知道此時此刻魏無忌正在率領着兩萬魏軍在彭城邊上和二十萬齊國技擊之士對峙呢。

再加上今天的這件事情,齊王建早就已經將魏王圉當成敵人了。

魏王圉轉過了頭,又看向另外一邊的秦王稷。

和齊王建相反,秦王稷其實一直以來都在挖空心思地拉攏着魏國,而且這種拉攏早在長平之戰甚至更早之前就已經開始了。

面對着秦王稷熱切的眼神,魏王圉並沒有給出任何的答案,而是將目光再次移開,投向了位於趙軍陣之中的趙丹。

此刻趙丹的臉上同樣也帶着笑容,這種笑容十分鎮定,看上去就讓人有一種似乎一切盡在趙丹掌握之中的感覺。

說實話,魏王圉真的很討厭趙丹的這種笑容。

就在上一次中牟會盟的時候,趙丹就是帶着這種該死的笑容懲罰了當時還是魏王圉寵臣的高基,並且狠狠的打壓了魏王圉一波,讓魏王圉不得不接受魏無忌歸國以及魏國已經成爲趙國小弟的事實。

是時候作出決定了。

魏王圉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沉聲說道:“齊王,今日之事,皆由汝而起,寡人是絕對不會允許汝的士兵將寡人的旗幟從旗杆上取下的。如果汝執意要戰的話,那麼便放馬過來吧!”

這句話看上去雖然並沒有直接針對秦國,但既然針對的是站在秦國一邊的齊國,那麼實際上也就和針對秦國沒有任何兩樣了。

所以在聽到了魏王圉的決定之後,秦王稷和齊王建的臉色就是同時一沉。

而反觀趙丹這一邊,幾乎每一名國君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趙、楚、韓、魏對秦、齊。

如此一來的話,甚至都不需要開戰,結果就已經是非常明顯了。

從無論是從數量還是戰鬥力上來看,秦齊聯盟顯然都並不佔據上風。

誠然數量並不能夠代表一切,但是考慮到各國國君所帶來的必定是精銳部隊的事實,數量的差距在這個時候其實是很能說明問題的。

趙丹笑眯眯的看着秦王稷:“秦王,汝如今還有何話說?”

秦王稷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雙眼定定的看着趙丹。

所有的老秦人士兵們都握緊了手中的各式武器,做好了在下一刻聽命衝殺的準備。

下一刻,秦王稷的臉上突然露出了一絲笑容。

“趙王誤會了。”

所有聽到秦王稷這句話的人,都忍不住身體一震,臉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誤會?什麼誤會?”趙丹繼續笑眯眯的看着秦王稷。

秦王稷臉上的笑容更加的濃郁了:“寡人此次前來,乃是爲了和趙王商議停戰和談一事,又如何會在此時妄動刀兵?”

聽到秦王稷這番話,其他的幾名國君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

堂堂的大秦帝國,堂堂的戰國霸主秦王稷,竟然在如此劍拔弩張的時刻,朝着趙丹作出了退讓?

更讓衆人跌落一地下巴的是,趙丹居然也笑眯眯的點了點頭,對於秦王稷的話表示了贊同。

“寡人覺得,秦王所言甚是!此次洛邑之會,乃是爲了和平而舉辦,若是在這次大會之上出現什麼打打殺殺之事,未免和盟會舉辦之初衷不符!”

說完這番話之後,趙丹和秦王稷對視一眼,突然不約而同的放聲大笑了起來。

他們臉上的笑容明明非常的濃郁,笑聲聽起來也非常的爽朗,但是不知爲何聽在別人的耳中,卻總給人一種極其古怪的感覺。

片刻之後,兩人的笑聲幾乎是同時緩緩止歇。

秦王稷朝着趙丹拱手做禮:“既然如此,那麼此地之事就勞煩趙王處理,寡人身子有些疲乏,便先回營休息了。”

秦王稷臉上的表情看上去十分的真誠。

趙丹同樣拱手還禮,正色道:“秦王如今年事已高,又何必事事出面奔波?倒是寡人尚在年輕,替代長者處理些許事務,卻也是理所當然。”

趙丹說話的時候表情和語氣同樣也十分的真誠。

秦王稷哈哈一笑,大袖一揮:“二三子,隨寡人回營!”

秦王稷這一聲令下,兩萬秦軍便井然有序後軍變前軍,緩緩的退入了那座皚皚白雪之中的黑色秦軍大營裡。

而秦王稷的馬車也隨着秦軍一起,漸漸的在趙丹的視線之中消失。

在這期間,趙丹一直含笑而立,目光始終沒有離開面前的這支秦軍。

如果這個時候有人站在趙丹附近仔細的觀察他的面容,就可以在趙丹的臉上看到一絲微不可查的猶豫之色。

趙丹在猶豫些什麼?

好在片刻之後,這種猶豫的神情就從趙丹的臉上消失了。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最後一批秦軍部隊也退入了秦軍大營之中。

秦軍的大營營門緩緩的關閉,將整個秦軍大營給關閉了起來,也徹底的隔絕了外界的所有眼光。

趙丹緩緩的收回了目光,然後將目光移到了另外一邊,看向瞭如今雖然仍舊強裝鎮定,但閃爍的眼神卻出賣了內心驚懼的齊王建臉上。

“寡人有一言,不知齊王可願聽否?”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二百零九章 墨俠們的刺殺計劃第七百六十五章 睢陽破第七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次見面第九百一十一章 慘就一個字第二十五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2第八百零二章 擴土萬里第七百二十一章 鹿臺第四百八十七章 元旦晚宴第六百九十八章 呂不韋的爲難第五百三十二章 義渠城之變第九十六章 夜襲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如議和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五十章 咸陽宮議 2第三百三十章 寵臣的讒言第八十八章 呂不韋帶來的消息第九百五十七章 不如和趙人決戰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稅案第六百四十八章 趙丹的處置第九百五十二章 最終決定第一百九十八章 趙丹的新政和齊王建的怒火第四百零九章 明目張膽的離間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丹聽了想殺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沒錯,我們秦國的目標正是這九州天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將,不如隨吾而降趙!第四百八十九章 魏無忌,汝竟然行此竊賊之事!第六百六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馬梗的末路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海馬第六百八十五章 韓王然的真正決定第一千零六十章 魯儒第六百一十一章 毛遂的審訊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匈奴人的重騎兵第一百九十四章 白起還是王齕?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三百九十五章 昌國君,是否救趙?第三百八十九章 關中還是崤函?第三百五十九章 春耕祭天儀式第四百零五章 一個能搞死魏無忌的計劃?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第二百九十九章 廉頗克曲沃第三百一十五章 願獻五百里河東郡之地與趙!第八百三十五章 各懷鬼胎的義渠人第六十九章 劇辛第四十六章 外交的重要性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牧的憂心第四百一十一章 君上,不如……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要中了趙丹的詭計啊第一百七十三章 武安君,還不交出兵權?第六百六十五章 奪咸陽第五百五十八章 喜訊啊大王第三百二十二章 六面旗杆第八百八十六章 請收李牧之權第七百九十八章 西進祁連山第六百一十六章 劫後逢生的郭開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九百一十三章 趙國說客第二百九十七章 如姬之事第九百二十九章 候的遺言第五百三十章 豐收第四百零一章 櫟陽城外的心機第五十四章 魏王圉的憂慮第三百九十三章 李牧南下第五百零三章 形勢看上去很不錯第一百六十七章 論討價還價,秦王稷根本不是寡人對手第六百六十九章 論功行賞第四百九十七章 後勝求和第四百一十五章 激戰第六十章 上黨郡的重要性第六百二十五章 最終裁決第二百零六章 讓寡人放了高基其實也不是不行,但有兩個條件第二百七十章 唯強者方可自保也!第第二百九十五章 掉坑的段乾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正的正事第九百三十章 蔡澤的機會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王后給自己的兒子好好的上了一課第五百章 世間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第八百六十六章 李夫人獻藥第四百一十八章 趙柱獻計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七百九十三章 布衣派的謀劃第八百一十八章 末路?第三百一十五章 願獻五百里河東郡之地與趙!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優留的決定第二百二十八章 圍秦救楚?第一百九十四章 白起還是王齕?第七百六十章 不合時宜的吵架第九百二十五章 毛遂知道了?第六百八十七章 魏王圉的雄心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正的正事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一百一十八章 侯贏罵魏王第五百七十九章 奪函谷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道和強硬第三十六章 平原君說魏王 1第三百六十一章 如何抗趙?蔡澤有自己的主張第九十四章 廉頗的野望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龐煖的奇兵第二百二十八章 圍秦救楚?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符
第二百零九章 墨俠們的刺殺計劃第七百六十五章 睢陽破第七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次見面第九百一十一章 慘就一個字第二十五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2第八百零二章 擴土萬里第七百二十一章 鹿臺第四百八十七章 元旦晚宴第六百九十八章 呂不韋的爲難第五百三十二章 義渠城之變第九十六章 夜襲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如議和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五十章 咸陽宮議 2第三百三十章 寵臣的讒言第八十八章 呂不韋帶來的消息第九百五十七章 不如和趙人決戰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稅案第六百四十八章 趙丹的處置第九百五十二章 最終決定第一百九十八章 趙丹的新政和齊王建的怒火第四百零九章 明目張膽的離間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丹聽了想殺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沒錯,我們秦國的目標正是這九州天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將,不如隨吾而降趙!第四百八十九章 魏無忌,汝竟然行此竊賊之事!第六百六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馬梗的末路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海馬第六百八十五章 韓王然的真正決定第一千零六十章 魯儒第六百一十一章 毛遂的審訊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匈奴人的重騎兵第一百九十四章 白起還是王齕?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三百九十五章 昌國君,是否救趙?第三百八十九章 關中還是崤函?第三百五十九章 春耕祭天儀式第四百零五章 一個能搞死魏無忌的計劃?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第二百九十九章 廉頗克曲沃第三百一十五章 願獻五百里河東郡之地與趙!第八百三十五章 各懷鬼胎的義渠人第六十九章 劇辛第四十六章 外交的重要性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牧的憂心第四百一十一章 君上,不如……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要中了趙丹的詭計啊第一百七十三章 武安君,還不交出兵權?第六百六十五章 奪咸陽第五百五十八章 喜訊啊大王第三百二十二章 六面旗杆第八百八十六章 請收李牧之權第七百九十八章 西進祁連山第六百一十六章 劫後逢生的郭開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九百一十三章 趙國說客第二百九十七章 如姬之事第九百二十九章 候的遺言第五百三十章 豐收第四百零一章 櫟陽城外的心機第五十四章 魏王圉的憂慮第三百九十三章 李牧南下第五百零三章 形勢看上去很不錯第一百六十七章 論討價還價,秦王稷根本不是寡人對手第六百六十九章 論功行賞第四百九十七章 後勝求和第四百一十五章 激戰第六十章 上黨郡的重要性第六百二十五章 最終裁決第二百零六章 讓寡人放了高基其實也不是不行,但有兩個條件第二百七十章 唯強者方可自保也!第第二百九十五章 掉坑的段乾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正的正事第九百三十章 蔡澤的機會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王后給自己的兒子好好的上了一課第五百章 世間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第八百六十六章 李夫人獻藥第四百一十八章 趙柱獻計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七百九十三章 布衣派的謀劃第八百一十八章 末路?第三百一十五章 願獻五百里河東郡之地與趙!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優留的決定第二百二十八章 圍秦救楚?第一百九十四章 白起還是王齕?第七百六十章 不合時宜的吵架第九百二十五章 毛遂知道了?第六百八十七章 魏王圉的雄心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正的正事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一百一十八章 侯贏罵魏王第五百七十九章 奪函谷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道和強硬第三十六章 平原君說魏王 1第三百六十一章 如何抗趙?蔡澤有自己的主張第九十四章 廉頗的野望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龐煖的奇兵第二百二十八章 圍秦救楚?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