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六章 請收李牧之權

“大王,大王,西海大捷,西海大捷!”

當趙丹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正好是在和大臣們議事的時候。

於是趙丹衝着躍躍欲試的龐煖努了努嘴,說道:“龐卿,汝來念一下這份捷報吧。”

龐煖接過了捷報,念道:

“臣李牧呈於大王面前:臣奉命率軍西進,於西海東側和敵義渠勃所部交戰,勝之。斬首八千餘人,俘虜一萬九千人,敵酋義渠勃授首。依照大王之命,臣已在西海處建城,故所有俘虜暫留城中作爲苦力。臣將率軍回師朔方,隨後迴歸邯鄲拜見大王。”

趙丹想了想,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這個李牧,倒是挺有意思的……對了,主簿的奏摺呢?拿來給寡人看看。”

作爲獎賞的憑藉,軍功的評定顯然是重中之重,所以趙軍之中是專門擁有一個計算軍功的部門,在打仗的時候就由這個部門派人隨軍,然後再具體的計算出殺敵的數量,並且呈報給趙丹。

由於這些人之中地位最高的是主掌全軍功勞簿的那個人,所以這個職位就稱爲主簿。

依照慣例,主簿往往都是由和主將沒有什麼關係的人去擔任,爲的就是以防主將誇大戰功。

所以在大戰結束之後,通常會有兩份奏摺出現在趙丹的案前,一份是主將的,另外一份則是主簿的。

很快的,這份來自主簿的奏摺就出現在了趙丹的面前。

相較於李牧這位主將的奏摺,來自主簿的奏摺就詳細很多了。

“西海一戰,共計斬首敵軍七千五百七十四人,俘虜一萬八千三百二十三人,我軍傷兩千零五十二人,亡八百八十九人……”

趙丹看着看着,臉上逐漸露出了笑容。

兩份奏摺上的數量並不一致,李牧的奏摺上面寫的數字明顯比主簿奏摺上的數字要多了一些。

不過這也是很正常的情況,畢竟有些軍功是會被不同部隊給重複計入的,只有上報上去給主簿們之後纔會慢慢的進行查重,然後擠出一些水分來。

從這兩份奏摺之中就可以看得出來,趙軍這一次的勝利並沒有什麼水分,的確是以極小的代價獲得了一場大勝。

一想到這裡,趙丹的心中就是一片輕鬆。

這樣一來的話,河湟地區就算是拿下來了,剩下的工作就是在那裡建立趙國的統治秩序即可。

漠南、河套、河湟、河西走廊,這四個地方對於中原王朝來說那是至關重要的。

如果這些地方被征服或者臣服,那麼中原王朝就會強盛,反之則會變得羸弱。

強如漢唐,那就是掌控了這四個地方之中的至少三處,所以才能夠建立一個青史留名讓後人懷念不已的盛世。

弱如宋明,那通常就是隻能掌控這些地方的一到兩處,結果就是在大部分的時間裡都只能夠疲於應對遊牧民族的侵擾。

究其原因,主要是這些地方能夠提供源源不斷的優質戰馬,有了足夠的戰馬,中原王朝就能夠憑藉着強大的國力不斷的北征,一次次的擊潰遊牧民族的反抗。

但這些地方一旦落入了遊牧民族的手裡,那麼就會讓遊牧民族迅速的組成一支強大的騎兵,同時獲得對中原的地理優勢,造成巨大的威脅。

所以趙丹也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的經營這些地方,將這些地方給牢牢的掌控在自己的手裡。

炸藥雖然已經出現了,但是在大規模機械化部隊沒有出現之前,騎兵依舊是這個世界上機動性最高的兵種,是必須要得到重視的。

只要捏住了這四個地方,那麼無論漠北是什麼匈奴突厥還是蒙古,都不可能對趙國造成什麼威脅。

也就在這個時候,平原君趙勝突然開口說道:“大王,臣以爲大都督勞苦功高,爲大王打下了許多疆土,或許是時候給大都督封君了。”

趙丹楞了一下,有些奇怪的看着趙勝。

這傢伙什麼時候和李牧混到一起去了?

趙丹還沒有說話,一旁的虞信突然也開口了:“大王,臣以爲大都督爲國征戰多年,若是讓大都督一直在外,未免讓人非議說大王薄待功臣,還是授予大都督君候之位,讓大都督回鎮邯鄲纔是。”

趙丹神色古怪的又看了虞信一眼。

說實話,一個建議能夠在剛剛提出來的時候就得到趙勝和虞信這兩派首腦的同時支持,那還真是有點不容易。

趙勝和虞信一開口,其他人自然是紛紛附和,甚至連看上去態度偏向中立的鄭朱也認爲這是一個可以考慮的事情。

龍臺諸多重臣之中,除去李牧自己和還在攻伐韓國的廉頗和劇辛,剩下的所有人都衆口一詞的認爲應該將李牧給儘快調回來!

趙丹心中瞭然,看來這些重臣們對於李牧,還是心有防備啊。

不過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畢竟李牧現在身爲趙國大都督,可是總督北方諸郡軍事,在極端情況下可以直接徵集出十萬騎兵,絕對是一股強而有力的力量。

更重要的是,這支強大的力量完全掌控在李牧的手中,別人幾乎沒有插手的機會。

這樣的做法雖然確保了邊騎軍團的強大,但是也讓別人非常容易就會認爲李牧是擁兵自重。

而且李牧本人在邯鄲之中本身就沒有什麼盟友,所以有今天這個局面倒也不是太讓人意外。

說白了,這些傢伙們害怕李牧隨着手中軍權的膨脹而走上造反的道路。

只要將李牧調回邯鄲,那麼趙國中央就有一千種辦法給邊騎軍團慢慢的摻沙子,從而分化邊騎軍團,保證邊騎軍團不會被李牧一個人獨掌。

這樣的話,就算李牧日後真的有什麼不臣之心,那麼被分化的邊騎軍團也不足以支撐李牧的這種野心。

想清楚原因之後的趙丹不禁有些啞然。

照理來說,猜忌有軍權的大臣這是君王喜歡做的事情,怎麼寡人都還沒有猜忌李牧,這些李牧的同僚們倒是先替寡人猜忌上了?

要知道在李牧的身邊可是有着大量的胡衣衛密探潛伏的,這些人一方面在暗中保護着李牧,同時也起到一個監視和了解李牧的作用。

這麼多年下來,趙丹自認爲對於李牧已經足夠了解。

這就是一個很純粹的軍人,他更喜歡的是在戰場上征服敵人,對於政治其實並沒有太多的野心。

而且從歷史上來看,趙國的北方部隊一直都被掌握在李牧的手中,可是李牧從來也沒有任何的造反之心。

想到這裡,趙丹不由得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李牧是不會造反的,這一點趙丹心知肚明,但是卻沒辦法開口解釋。

怎麼說,難道說寡人看過後世的史書,李牧直到死前都沒有造反?這理由也沒人信啊。

而且也不能夠打馬虎眼含混過關,畢竟現在可以說是幾乎所有的龍臺重臣都不希望李牧繼續獨掌北方軍權,這麼大的反對聲浪是趙丹這個趙國大王也不能無視的。

不得不說,幾名大臣的建議還是很有可取性的。

歷史上的趙國之所以讓李牧獨掌北方軍權,那是因爲北邊有匈奴、東胡和燕國這些敵人,由於消息傳遞的不便,集權在李牧手中才能夠讓李牧臨機專斷,用最快的速度調集兵力應對敵軍入侵。

但是現在匈奴被打跑了,東胡根本不敢南下,燕國也被滅掉了,再給李牧這麼大的軍權其實已經沒有太大的必要。

只不過趙丹出於對李牧的信任並沒有想過這一點,直到今天被大臣們羣起進言爲止。

趙丹沉思片刻,隨後開口說道:“若是將大都督調回邯鄲,那麼諸卿以爲有誰可以取代大都督的位置鎮守北方?”

平原君趙勝聽到趙丹這般說法,臉上也是閃過了一絲喜色,趕忙開口說道:“大王,臣以爲龐煖將軍曾經多年在燕國,和諸胡也打過不少交道,更有指揮騎兵作戰的經驗,乃是出鎮北方的最佳人選。”

虞信輕輕的哼了一聲,並沒有開口說話。

不是虞信不想爭,實在是布衣派沒有人選去爭。

李牧既然是龍臺重臣,那麼理所當然就要派一個同級的大將去替換李牧。

布衣派之中只有廉頗這麼一位身居龍臺的將軍,總不可能讓廉頗去北邊替換李牧吧?

趙丹不置可否,突然開口說道:“這樣吧,封君之事倒是不用着急。畢竟大都督雖然戰功卓著,但是卻無平定中原之功,若是貿然封君恐怕有人不會心服。寡人準備讓大都督主持下一場滅國之戰,等到大都督成功之後,封君便是理所當然之事了。不知諸卿以爲如何?”

想來想去也就只有這麼一個辦法了。

封君也不能隨便封啊,不然的話以後君候氾濫勳貴衆多對於後代的皇帝來說也是個大麻煩。

所以不如提高一下封君的標準,讓有滅國之功的主將才能夠封君,這樣君候的數量肯定會少了不少,也爲後代減少一些麻煩。

反正現在暫時也不會大規模的進攻西域,讓李牧一直放在北邊和秦國人進進退退的也是浪費,不如先將李牧調回來應對中原戰事,等到統一了中原之後再將李牧派出去征伐西域。

其實這也算是一種對李牧的保護,不然的話現在李牧就已經把所有同僚都得罪光了,將來還怎麼在趙國政壇上混?

趙丹可不想因爲李牧和這些龍臺同僚們之間的摩擦而產生對趙國的不滿心理,那纔是真的虧大了。

在聽了趙丹的這番話之後,幾名大臣先是一陣沉默,隨後不約而同的表達了同樣的觀點。

趙勝道:“大王所言甚是,大都督既然身懷大才,理當承當起爲大王征服天下之重任。”

虞信道:“大都督之威名天下皆知,乃是出征主將的不二人選。”

其餘人也紛紛表示了同意。

趙丹點了點頭,道:“既然如此,那麼就辛苦龐卿先替寡人去鎮守北方吧。不過龐卿畢竟年邁,寡人覺得可以找一個人協助一下龐卿,將軍許歷是一個不錯的人選。這樣吧,以黃河爲界,黃河以西諸郡爲龐卿主掌,黃河以東原北方五郡爲許歷負責維護穩定,就這麼決定了。”

既然要分割,那麼就直接分割到底。

比起李牧來說,龐煖去掌管這麼大一塊北方領土纔是讓趙丹更不放心的事情。

但不管怎麼說,得知軍權被收回的李牧心中肯定是會有不滿的。

“看來等到李牧回到邯鄲之後,得好好找他談談才行啊。”趙丹心中暗自想道。

第二百五十章 繆賢帶來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八十章 馮亭第二百六十七章 從河東郡傳回來的消息讓趙丹很高興第五百九十九章 一切,便拜託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呂不韋的努力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勝無疑之計第二百四十一章 自信滿滿的休利單于第九十五章 秦銳士第五百八十七章 三將密議第五十九章 樓昌的提議第二百一十四章 雖然趙丹很想打秦國,然而第九百八十一章 給李牧的“驚喜”第四百七十章 寡人要去北邊散散心!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八百四十八章 羊毛紡織第五百一十一章 趙王的信到了第四十五章 龐煖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初戰,形勢不利第七百八十三章 戰書第八百七十九章 密道入城第四百八十九章 魏無忌,汝竟然行此竊賊之事!第二百三十八章 殺高基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八百二十六章 燕國滅第九百四十六章 啥時候纔能有蒸汽機啊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王,汝這是自尋死路!第九百六十章 司馬信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丹的好心情第四百九十二章 魏國傳來的好消息第五百五十三章 櫟陽驚變第八百八十章 臣韓然,見過大王第八百一十五章 破城難?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膽奴婢第四百六十九章 逃亡的白羊王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右賢王和文夫子第二百七十三章 虞信的主意第三百三十二章 殿中九鼎,五國來朝第三百五十六章 願爲良弓,不爲狡兔第九百六十三章 抉擇和驚變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九十八章 內賊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要中了趙丹的詭計啊第五百零九章 言傳身教第一百零八章 裝逼的隱士第三百一十四章 難道要寡人坐視趙國攻下河東郡不成?第六百二十六章 汝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第七百六十五章 睢陽破第四百三十八章 難道大王欲行那周武王之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白起還是王齕?第一百零七章 門客們的主意第六百二十一章 我們都是趙國人第七百八十三章 戰書第六百八十一章 調解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找罵的法家!第五十一章 第二次會議 1第一百四十五章 齊、魏、楚、韓第九百五十一章 伐秦還是滅楚第七十七章 廢立第六十九章 劇辛第四百九十一章 完了!第三十五章 魏無忌的苦衷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需正名的何華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煩意亂的楚王元第三百一十七章 寡人慾親征河東!第七百零九章 鄭朱使燕第二百三十六章 裝逼瞬間被打臉的感覺可很不好受第九百八十七章 去XX的馬服子第八百七十八章 城內城外第八百三十八章 李牧的決定第一百七十一章 基本來說,這樣打的話魏無忌必敗無疑第九百一十七章 吾欲降趙,不知諸位以爲如何?第二百九十六章 蘇代終於見到了魏王圉第三百六十二章 蔡澤的外交方略第九百九十九章 使者?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趙國使者來到了郢都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匈奴內訌? 第二章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三百五十四章 燕後到來第四百七十九章 趙丹微服私訪記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找罵的法家!第五百五十八章 喜訊啊大王第五百八十四章 蒲津渡之火第六百三十五章 夜襲第三百六十七章 決戰前夜第一百零三章 超人的失敗第二百零六章 讓寡人放了高基其實也不是不行,但有兩個條件第四百零七章 將軍,趙王一定有詐!第八百三十一章 靳黈的建議第三百二十六章 獅子和老虎之間的交鋒第三百零四章 黃歇的救命稻草第二百四十三章 勝利的消息傳回了邯鄲第五百一十四章 面見魏王圉第三百三十六章 成長的代價第九百九十二章 蔡君狂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如率河東郡降趙!第八百四十三章 戰局會議第六百零七章 惱火的趙括第二百五十二章 趙丹拍板作出了決定第第二百九十五章 掉坑的段乾子封推感言
第二百五十章 繆賢帶來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八十章 馮亭第二百六十七章 從河東郡傳回來的消息讓趙丹很高興第五百九十九章 一切,便拜託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呂不韋的努力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勝無疑之計第二百四十一章 自信滿滿的休利單于第九十五章 秦銳士第五百八十七章 三將密議第五十九章 樓昌的提議第二百一十四章 雖然趙丹很想打秦國,然而第九百八十一章 給李牧的“驚喜”第四百七十章 寡人要去北邊散散心!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八百四十八章 羊毛紡織第五百一十一章 趙王的信到了第四十五章 龐煖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初戰,形勢不利第七百八十三章 戰書第八百七十九章 密道入城第四百八十九章 魏無忌,汝竟然行此竊賊之事!第二百三十八章 殺高基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八百二十六章 燕國滅第九百四十六章 啥時候纔能有蒸汽機啊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王,汝這是自尋死路!第九百六十章 司馬信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丹的好心情第四百九十二章 魏國傳來的好消息第五百五十三章 櫟陽驚變第八百八十章 臣韓然,見過大王第八百一十五章 破城難?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膽奴婢第四百六十九章 逃亡的白羊王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右賢王和文夫子第二百七十三章 虞信的主意第三百三十二章 殿中九鼎,五國來朝第三百五十六章 願爲良弓,不爲狡兔第九百六十三章 抉擇和驚變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九十八章 內賊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要中了趙丹的詭計啊第五百零九章 言傳身教第一百零八章 裝逼的隱士第三百一十四章 難道要寡人坐視趙國攻下河東郡不成?第六百二十六章 汝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第七百六十五章 睢陽破第四百三十八章 難道大王欲行那周武王之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白起還是王齕?第一百零七章 門客們的主意第六百二十一章 我們都是趙國人第七百八十三章 戰書第六百八十一章 調解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找罵的法家!第五十一章 第二次會議 1第一百四十五章 齊、魏、楚、韓第九百五十一章 伐秦還是滅楚第七十七章 廢立第六十九章 劇辛第四百九十一章 完了!第三十五章 魏無忌的苦衷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需正名的何華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煩意亂的楚王元第三百一十七章 寡人慾親征河東!第七百零九章 鄭朱使燕第二百三十六章 裝逼瞬間被打臉的感覺可很不好受第九百八十七章 去XX的馬服子第八百七十八章 城內城外第八百三十八章 李牧的決定第一百七十一章 基本來說,這樣打的話魏無忌必敗無疑第九百一十七章 吾欲降趙,不知諸位以爲如何?第二百九十六章 蘇代終於見到了魏王圉第三百六十二章 蔡澤的外交方略第九百九十九章 使者?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趙國使者來到了郢都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匈奴內訌? 第二章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三百五十四章 燕後到來第四百七十九章 趙丹微服私訪記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找罵的法家!第五百五十八章 喜訊啊大王第五百八十四章 蒲津渡之火第六百三十五章 夜襲第三百六十七章 決戰前夜第一百零三章 超人的失敗第二百零六章 讓寡人放了高基其實也不是不行,但有兩個條件第四百零七章 將軍,趙王一定有詐!第八百三十一章 靳黈的建議第三百二十六章 獅子和老虎之間的交鋒第三百零四章 黃歇的救命稻草第二百四十三章 勝利的消息傳回了邯鄲第五百一十四章 面見魏王圉第三百三十六章 成長的代價第九百九十二章 蔡君狂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如率河東郡降趙!第八百四十三章 戰局會議第六百零七章 惱火的趙括第二百五十二章 趙丹拍板作出了決定第第二百九十五章 掉坑的段乾子封推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