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邯鄲應對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一場會議正在龍臺之中召開。

趙丹笑眯眯的聽着面前相邦趙勝的彙報。

“大王,如今已經遷移罪囚及其家人共計一萬戶前往朔方、河套兩郡,加上原有的林胡部落之人,如今兩郡之中的子民應當有十五萬人左右。”

兩個郡的土地,十五萬的人口。趙丹想了想,問道:“沒有更多的罪囚了?”

回答趙丹這個問題的是司寇趙豹:“回大王,去年已經向河東郡遷移了十萬罪囚……”

趙丹瞭然的點了點頭,又問道:“編戶齊民工作進行得如何了?”

戰國七雄之中,推行郡縣制最徹底的國家無疑就是秦國和趙國。

想要把郡縣制徹底推行開來,編戶齊民就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把人口都登記在冊了,官府才能夠對於自己能夠在平時收多少稅、戰時徵發多少民夫青壯等等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夠把國家的戰爭潛力給發揮出來。

虞信道:“此事還在統計之中,不過由於兩郡目前地廣人稀,估計應當要三到五個月方能夠完成此項統計。”

趙丹又問道:“築城情況如何了?”

回答趙丹的是廉頗:“李牧、許歷兩人均已率軍抵達築城處,應該便是在這幾天內開始築城。”

築城,這是自從夏朝以來華夏人就很喜歡乾的一件事情,周朝更是將這項技能點到了巔峰。

周朝初立的時候,還有很多商朝人不肯屈服,於是爲了鞏固統治,周天子便分封了大量的諸侯國,讓他們以殖民者的身份前往東部廣闊無垠的中原地帶去殖民。

是的,所謂的分封諸侯,實際上就是在地圖上隨便指一塊地盤給你,打得下來就是你的封國,打不下來你就哪涼快哪呆着去,這也就是所謂的“遙封”。

封國就是殖民地。

所以從大規模開拓殖民地的角度來講,周朝貴族們整整領先了西歐國家兩千年。

這些被分封的殖民者大部分都是周朝姬姓貴族,只可惜幾百年的大浪淘沙過後,當年分封的那些諸侯國之中只有燕國仍舊存留下來.

其他的國家要麼早就已經滅亡在了滾滾的歷史浪潮之中,要麼就已經被卿大夫以下犯上篡位奪權。

在向東開拓土地的時候,由於周朝的殖民者是少數,所以他們最經常採用的手法就是築城。

高大的城池會讓人有很大的安全感,在城池之內的周朝人就是“國人”,而所有不肯進入城池,不遵周禮不服王化的,就是“野人”。

到了春秋戰國時代,築城被賦予了更多的軍事作用,不但被用來開疆拓土,更經常用來防備敵國的入侵。

但說戰國時代,在戰國初年,赫赫有名的大軍事家吳起爲了遏制秦國,在奪取了秦國的河西之地後分別在河西之地築臨晉、元裡、吳三座城市。

秦國爲了防備山東各國入侵,同樣修築了大名鼎鼎的函谷關。

趙國爲了防備秦國,修築了藺、離石。

如今既然趙國奪得了河套兩郡,那麼築城就是勢在必行的事情,一來總不可能讓郡守和官員們在馬上和帳篷裡辦公,而來也能夠在河套地區擁有一些堅固的據點。

所以趙丹立刻就道:“命令下去,各部門務必要配合好這件事情,徵調民夫和物資等不得缺少,必須足額足量交付!”

如果打下了地盤卻不能夠堅守,那麼一切就都是空談。

對於趙丹的這個命令,在場的諸位大臣都沒有什麼意見。

所以趙丹很快就進入了下一個議題。

“諸卿,根據近日胡衣衛線人們所送來的情報,我們的老朋友秦王稷又開始不甘寂寞,準備暗中聯絡其他諸國攻擊趙國!”

一聽到這番話,在場的趙國重臣們就收斂起了臉上的笑容,開始變得嚴肅了起來。

趙丹看了一眼身邊的繆賢:“繆卿,汝來介紹一下情況。”

繆賢道:“根據可靠情報,如今魏國已經和秦國暗中同盟,齊國似乎也站到了秦國一邊,其餘各國的動向暫時不能確定。”

“什麼?”趙國重臣們頓時變色。

趙勝大怒道:“這魏國好生沒有道理,明明河東郡一戰之中收穫頗豐,如今卻竟然對吾趙國起了異心!”

趙丹笑吟吟的看趙勝一眼,知道自己的這位叔父之所以如此大爲光火,其中固然有着對於魏國背叛的不滿,但更多的其實是爲了趙勝自己洗脫嫌疑。

畢竟誰都知道,如今魏國真正的掌權者魏無忌和趙勝之間的關係可是非常密切的。

只見趙勝對着趙丹說道:“大王者,魏國野心不死,竟然妄圖勾結秦國攻擊趙國,臣請大王出兵伐魏,懲戒魏國!”

別看趙勝這麼一番話慷慨激昂,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並沒有得到多少人的認同。

幾乎是在趙勝話音剛落的時候,虞信就搖頭道:“平原君此舉不妥。”

趙勝怒道:“有何不妥?”

虞信道:“如今當世皆知魏國乃是吾趙國之盟友,若無真憑實據便輕易發兵討伐魏國,豈不是落人口實,令盟友離心?”

趙勝無言以對。

虞信這話確實是有道理的,畢竟現在魏國也沒有公然背離盟約,更沒有直接進攻趙國,在這樣的條件下如果趙國出兵伐魏的話,那麼背叛盟約的反而是趙國自己了。

趙丹咳嗽一聲,開口問道:“那麼虞卿覺得寡人應該如何處理此事?難道就眼睜睜的等着秦魏齊三國來攻擊趙國不成?”

虞信開口道:“回大王,雖然不能夠攻擊魏國,但是大王可以先下手爲強,攻擊秦國!秦國乃是此次連橫之主要發起者,若是秦國敗北,那麼連橫便不攻自破。”

趙丹一聽,覺得虞信這話似乎還挺有道理的。

於是趙丹便開口道:“諸卿,這率先攻擊秦國一事,不知道諸位卿家認爲如何?”

老實說,趙丹的心裡是真不想打仗,畢竟河套地區纔剛剛拿下來,趙國需要的是時間來鞏固統治,發展農業,從而達到讓國家強大的目的。

但是就現在這個情況,很顯然這一仗是不打不行了,畢竟其他幾個國家也不是傻子,誰會眼睜睜的看着趙國變得更加強大,然後再出兵來討伐自己呢?

廉頗想了想率先開口說道:“其實大王率先攻擊秦國,的確也是一個可行之策。”

另外一邊的龐煖看上去則有些擔心,道:“若是攻擊秦國的話,會不會被其餘諸國所忌憚呢?”

趙丹一聽這話,就將目光投向了一旁的大行鄭朱,問道:“以大夫之見,寡人應當如何?”

作爲負責外交的大行,鄭朱如今也是趙國七大重臣之一,而且手底下也有一個外交參謀部,專門研究這個國際關係的事情,所以趙丹在這個時候徵求鄭朱的意見也是很正常的。

鄭朱想了想,對着趙丹說道:“大王,以如今之局勢來看,即便是大王不主動出擊,那麼等到秦國連橫完畢之後也會出兵伐趙。因此大王不如先下手爲強,如此一來的話在伐秦的同時大王還可以派出使者前往各國,或威逼或利誘,如此一來更加容易成事。”

趙丹沉吟半晌,道:“這聽起來似乎還算不錯……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諸卿覺得,應當從哪個方向討伐秦國呢?”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二百一十五章 匈奴人來了第八百九十一章 失蹤的歌姬第九百六十二章 充滿希望的趙國民情第二百四十一章 自信滿滿的休利單于第九百二十三章 和李園的談判第三百一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五百章 世間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第七十八章 高能預警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引第七百二十五章 不能盲目樂觀啊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非和參謀處的計劃第五百八十五章 圍咸陽第八百二十七章 戰後處置第五百三十七章 救不救楚國?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后的好主意第六百六十四章 羋宸夜會武安君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三軍出征第九百二十七章 生存還是死亡,汝自己選第七百八十七章 千鈞一髮第二百六十三章 河東郡太守王稽的心情很不好第四章 借糧第七百二十章 呂不韋的建議第八百三十九章 韓王然的失態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死中求活第四百一十八章 趙柱獻計第四百零四章 王氏雙雄第八百三十章 先打誰第九百五十八章 呂不韋的“妙計”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計寡人?白羊王汝還未夠班啊第二百二十八章 圍秦救楚?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二百一十六章 搗毀這座烽燧臺!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破第九百四十三章 秦楚戰局第九章 趙勝第三百四十章 逃亡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王,吾有一計第二百七十八章 樂乘奪皮牢第九百五十六章 呂不韋進宮第九百一十七章 吾欲降趙,不知諸位以爲如何?第七百九十四章 斷情第三百三十七章 面臨絕境的宛城第九百九十七章 秦國的落幕第八十六章 麻煩大了第九百七十章 勝利第一百二十章 趙丹的雷霆手段第八百三十六章 李牧的攻城不一樣第九百六十七章 大戰起第五百二十四章 候的陰毒計策第五百一十二 毛遂的名單第九百七十二章 比死還要殘酷的刑罰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決戰第七十七章 廢立第二百五十九章 因禍得福?第五十一章 第二次會議 1第六百四十八章 趙丹的處置第六百五十章 區別對待第一百五十六章 真要議和?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二百三十三章 叛國者,死!第五百四十八章 趙丹聽到的兩個“驚喜”第三百五十一章 呂不韋和陽泉君的密謀第一百七十九章 論收小弟對趙國的重要性第四百三十章 魏王圉很生氣第五百四十一章 雕版印刷第九十五章 秦銳士第四百零三章 戰還是不戰?第七百七十七章 祭祀儀式第六十三章 燕國風雲 2第三十四章 信陵君第五百一十四章 面見魏王圉第六百一十六章 劫後逢生的郭開第九十三章 秦軍的總攻?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兵伐秦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第八百零二章 擴土萬里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一百九十三章 以武安君爲將?第七百八十二章 猝不及防第七百四十八章 趙軍出征第六百二十二章 審問第二百八十六章 楚王元的野心、憤怒和拼命第二百七十八章 從河東郡傳來的好消息第八百二十章 坐困愁城第九百零五章 婚禮第一百五十七章 讓秦王稷自己來和寡人談!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引第三百四十五章 讓人吐血的消息第九百四十八章 呂不韋的大麻煩第六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五百零二章 蘇代,汝這是在威脅寡人?第六百七十九章 鬱悶的楚國君臣第九百三十一章 瀕臨絕境的高宛第八百零一章 突襲第一百三十六章 趙軍來了第九百六十八章 連環車陣第九百三十四章 袍澤
第二百一十五章 匈奴人來了第八百九十一章 失蹤的歌姬第九百六十二章 充滿希望的趙國民情第二百四十一章 自信滿滿的休利單于第九百二十三章 和李園的談判第三百一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五百章 世間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第七十八章 高能預警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引第七百二十五章 不能盲目樂觀啊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非和參謀處的計劃第五百八十五章 圍咸陽第八百二十七章 戰後處置第五百三十七章 救不救楚國?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后的好主意第六百六十四章 羋宸夜會武安君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三軍出征第九百二十七章 生存還是死亡,汝自己選第七百八十七章 千鈞一髮第二百六十三章 河東郡太守王稽的心情很不好第四章 借糧第七百二十章 呂不韋的建議第八百三十九章 韓王然的失態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死中求活第四百一十八章 趙柱獻計第四百零四章 王氏雙雄第八百三十章 先打誰第九百五十八章 呂不韋的“妙計”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計寡人?白羊王汝還未夠班啊第二百二十八章 圍秦救楚?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二百一十六章 搗毀這座烽燧臺!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破第九百四十三章 秦楚戰局第九章 趙勝第三百四十章 逃亡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王,吾有一計第二百七十八章 樂乘奪皮牢第九百五十六章 呂不韋進宮第九百一十七章 吾欲降趙,不知諸位以爲如何?第七百九十四章 斷情第三百三十七章 面臨絕境的宛城第九百九十七章 秦國的落幕第八十六章 麻煩大了第九百七十章 勝利第一百二十章 趙丹的雷霆手段第八百三十六章 李牧的攻城不一樣第九百六十七章 大戰起第五百二十四章 候的陰毒計策第五百一十二 毛遂的名單第九百七十二章 比死還要殘酷的刑罰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決戰第七十七章 廢立第二百五十九章 因禍得福?第五十一章 第二次會議 1第六百四十八章 趙丹的處置第六百五十章 區別對待第一百五十六章 真要議和?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二百三十三章 叛國者,死!第五百四十八章 趙丹聽到的兩個“驚喜”第三百五十一章 呂不韋和陽泉君的密謀第一百七十九章 論收小弟對趙國的重要性第四百三十章 魏王圉很生氣第五百四十一章 雕版印刷第九十五章 秦銳士第四百零三章 戰還是不戰?第七百七十七章 祭祀儀式第六十三章 燕國風雲 2第三十四章 信陵君第五百一十四章 面見魏王圉第六百一十六章 劫後逢生的郭開第九十三章 秦軍的總攻?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兵伐秦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第八百零二章 擴土萬里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一百九十三章 以武安君爲將?第七百八十二章 猝不及防第七百四十八章 趙軍出征第六百二十二章 審問第二百八十六章 楚王元的野心、憤怒和拼命第二百七十八章 從河東郡傳來的好消息第八百二十章 坐困愁城第九百零五章 婚禮第一百五十七章 讓秦王稷自己來和寡人談!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引第三百四十五章 讓人吐血的消息第九百四十八章 呂不韋的大麻煩第六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五百零二章 蘇代,汝這是在威脅寡人?第六百七十九章 鬱悶的楚國君臣第九百三十一章 瀕臨絕境的高宛第八百零一章 突襲第一百三十六章 趙軍來了第九百六十八章 連環車陣第九百三十四章 袍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