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

在黃河的北岸,陰山山脈的最西端,有一座東西走向,綿延上百里的山脈。

這座山脈以北是一片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後世的人們習慣將這裡稱爲“內蒙古大草原”,草原上丘陵密佈野草深長,加之人煙稀少,是動物們的天堂。

每當深夜,山脈之中就會響起此起彼伏的狼嚎之聲,狼羣數十上百的從山脈之中出動,來到大草原中掠食,一雙雙慘綠色的眼珠子在黑暗中閃爍着懾人的兇殘光芒,發現獵物之後便會羣起而攻之,就連老虎和獵豹這樣的頂級掠食者也要在狼羣的面前選擇退避。

所以這座山脈的名字叫做——狼山。

但山雖名狼山,卻並不是沒有人類活動的蹤跡。

一道雄偉無比的長城自東向西沿着陰山山脈而建,綿延數千裡,幾乎覆蓋了整個趙國北部邊境,也同樣覆蓋了整個狼山。

這便是大名鼎鼎的趙長城。

在趙長城的最西端,也就是狼山的中部,整座山脈在這裡好像被天神斬了一刀般十分突兀的斷開了一個大口子,形成了一座險峻的山谷。

兩座峻峭無比的山峰在山谷的左右兩側猶如高聳的雙闕般刺入蒼穹,一座雄偉之極的關塞便是依憑着這座山谷以及山谷間的雙峰而建,要塞的城牆高達數十丈,通體由方方正正的壘石鑄成,東西兩側更建有高大的塔樓,整座要塞牢牢的鎖住了雙闕山峰之間的通道,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這便是和秦國函谷關齊名於天下的趙國雄關——高闕塞。

高闕塞並不僅僅是一座雄關,它同樣也是整個趙國北長城的一部分,在防禦的時候可以作爲一座堅不可摧的關塞,而進攻之時又能作爲趙軍的橋頭堡,戰略地位極爲重要。

在後世,赫赫有名的長平侯衛青就是從這裡出兵奇襲匈奴,一擊擊潰了匈奴右賢王所部,俘虜右賢王所部小王十餘人,男女萬餘人,牲畜上百萬頭。

衛青也因此而被封爲大將軍,衛青的三個兒子更因此盡數被漢武帝封爲列侯,衛氏一門四候,真可謂光宗耀祖。

但此時此刻這裡還並不是漢朝的土地,這座關隘的主人,仍舊是名震天下的趙國騎兵。

在高闕塞北方數裡之外的草原上,一場小型的追逐戰正在進行着。

幾名匈奴人驚慌無比的在前面騎馬逃竄着,一支人數大約而二十出頭的趙軍騎兵在其後展開扇形緊緊追擊,雙方在馬上不停的彎弓搭箭朝着對方射去,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照理來說,匈奴人作爲馬背上的民族,本該在這樣的騎射戰之中奪得優勢,但是讓人驚訝的是,趙軍的騎兵卻在這場對射的戰鬥中取得了上風。

事實上在開始戰鬥的時候雙方的人數都是相等的,大約都在三十左右,可是到了現在胡騎只剩數人,趙軍卻至少還有二十人之多。

之所以如此,是因爲這些匈奴人突然發現,自己面前的趙國騎兵們,不但騎術更加精湛,而且射術也變得更準了!

只見雙方在追逐的過程中,一名趙國的年輕軍官突然彎弓搭箭。

如果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這名趙國軍官的雙腳赫然套在一對馬鐙之中,臀部更是被一個前後拱起的馬鞍給牢牢托住,雖然胯下的馬匹在極速的奔跑着,但是他的身體卻絲毫不動,穩穩的將手中的長弓拉滿。

“嗖”的一聲,一支箭矢瞬間離開弓弦,猶如流星追月般追上了一名匈奴騎兵,準確無誤的沒入了這匈奴騎兵的後心,讓這名匈奴騎兵在一聲絕望的慘叫後到倒地身亡。

事實上也不止是這名趙軍軍官,幾乎每一名趙軍騎兵胯下的坐騎之中,都配備了馬鐙、馬鞍乃至馬掌等等一整套的馬具。

也正是因爲在這些馬具的輔助下,原本應該是五五開的戰鬥,最終變成了一邊倒的屠殺!

又是幾分鐘過後,最後一名匈奴騎兵中箭落馬,整場追擊戰至此終於告一段落。

趙軍騎兵們一個個歡喜的跳下馬,拿出兵器將死去的匈奴人梟首,然後高高興興的將首級掛在自己的馬鞍旁邊。

倒不是趙軍的騎兵嗜殺成性,實在是你不拿敵人腦袋回去,這軍功就不會被承認啊。

說起來這種以斬首數論功的方式,還是和秦國人學的呢。

只見那名年輕的趙國軍官同樣也和自己的屬下們一般操作,不過他的馬鞍旁邊掛着的首級最多,足足有六個——要知道被殺死的匈奴人也就只有三十來個而已呢。

也正是因爲如此,這名趙軍軍官毫無疑問的從自己的屬下們眼中收穫了許多佩服的眼神。

在軍隊這種地方,官大別人也不一定服你,可如果你有本事的話,那別人就一定服氣。

只見一名趙軍騎兵用不甚標準的趙國語言笑道:“李百將,今次殺了這多匈奴,也不給二三子留幾個哩!”

這名軍官之所以被稱爲李百將,倒不是因爲他的名字就是李百將,而是因爲他是一名百將(百夫長)。

這個李百將的意思,就和後世的李排長、李連長是一樣的。

這李百將看上去不過年方二十,長得英氣勃勃,劍眉星目,身形提拔,雖然幾年的馬上生涯下來讓整個人的皮膚都變的粗糙而有些黝黑,但又讓他顯出了一種趙地男兒的慷慨氣質。

年輕的李百將揮了揮手,對着周圍起鬨的趙軍騎兵們笑罵道:“二三子莫要胡說!若吾不早些射翻這些匈奴人,也不知道他們能射翻二三子幾個哩!且去做事,休要多言!”

趙軍騎兵一鬨而散,開始四處尋找起陣亡同袍的屍體和戰馬,約莫一個小時之後,所有的屍體和戰馬終於全部找到,於是這一支騎兵小隊便喜氣洋洋的帶着幾十匹繳獲的戰馬,朝着遠方的高闕塞奔去。

由於天色尚早,敵人又已經被全數消滅,所以趙軍騎兵們這一路卻也並不着急,信馬由繮慢慢而行,一路上說說笑笑。

只見一名胡人騎兵對着那李百將笑道:“百將,這甚麼馬鞍馬鐙,倒是挺好用的哩,有了這些,咱以後打匈奴就沒有這麼費勁了哩。”

由於趙國征服了原屬於林胡、樓煩以及東胡的大片區域,因此許多胡人騎兵成爲了趙國北方五郡的子民,更有不少人應徵入伍成爲趙國騎兵,眼下說話這名騎兵便是其中之一。

李百將聞言點了點頭,臉上也是露出了一絲笑容。

這些馬具都是半個月前就秘密送到高闕塞的,當時那嚴密的陣仗還讓這位李百將嚇了一跳,以爲是送什麼新式盔甲來了。

不過好在這些馬具的效果很快就發揮了出來,馬蹄能夠增強馬的耐力,馬鞍和馬鐙能夠極大的幫助騎兵在馬上維持平衡,最近又是秋天這個北方遊牧部族開始活躍的日子,因此高闕塞中的騎兵們連日出擊,憑藉着馬具帶來的裝備優勢連戰連捷。

李百將想了想之後開口道:“這東西好雖好,但是二三子莫要隨便亂說哩,若是被五百主知去,那可是要軍法處置的哩。”

這些馬具如今已經成爲了高闕塞守軍的秘密武器,因此對於馬具的保密自然也就是最高等級,高闕塞中的最高長官,那位姓趙的五百主就已經下過命令,每一次趙軍騎兵戰鬥結束之後都必須找回所有的戰馬,死去的戰馬也必須卸下全部馬具之後才能夠丟棄。

在歡樂的氣氛中,這羣趙軍騎兵回到了高闕塞的關門之下,只見關牆上一個腦袋伸出,大聲朝着騎兵們喝道:“口令!”

李百將高聲答道:“破奴!”

兩扇鐵製的沉重關門在一陣讓人牙酸的尖利摩擦聲中吱吱呀呀的打開了,數十名趙軍騎士騎着胯下的馬,依次進入高闕塞之中。

由於地處偏遠,高闕塞之中總共也不過駐紮了五百人的部隊,由一名五百主統領。

不過即便如此這座要塞也從未有過被匈奴人攻破的記錄,畢竟高闕塞本身是趙國長城的一部分,長城上的那些烽火臺也不是擺着看的,只要長城烽火一燃,數日內就會有五原城的大軍趕到救援。

雖然說是一座小小的軍事要塞,但是高闕塞之中可以說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什麼馬廄、營房、操場等等應有盡有,形勢頗爲規整。

在進入高闕塞之後,李百將讓自己的屬下們牽着馬去馬廄,自己則跳下了馬,對着一名迎面而來的中年軍官行禮:“五百主!”

這名臉上飽經風霜,年紀約莫在四十左右的中年軍官名喚趙同,據說是趙國王族分支(幾百年前是一家的那種),職位是五百主,也就是這座高闕塞之中的最高長官。

趙同親切的拍了拍李百將的肩膀,笑道:“吾聽說二三子今次出擊,帶回了好些匈奴人首級。”

李百將微微一笑,不無自得的挺起了胸膛,大聲道:“今遇匈奴人共三十四,盡皆授首!”

趙同哈哈大笑,對着李百將道:“善!五原城有令,命高闕塞出三百騎兵往雲中城集結,吾坐鎮此地不可脫身,今次便由汝率兵前往吧。”

“雲中?”李百將聞言一愣,要知道高闕塞屬於五原郡管轄,五原郡再往東穿過九原郡之後纔是雲中郡,怎麼跑那裡去了?

李百將心中突然有些激動,忍不住低聲道:“五百主,莫非匈奴人又南下了?”

要知道以高闕塞這裡的部隊是極少調動的,每一次調動都必定代表着一場大戰。

就連如今最引人注目的長平大戰,趙國也沒有從高闕塞抽調一兵一卒,一來是因爲高闕塞極其重要,二來也實在是這些騎兵在太行山地之中真的不好發揮。

趙同點了點頭,面色一肅,說道:“此次前往雲中,乃是抵抗燕人入侵,汝既爲吾高闕塞之兵,切記莫要丟了吾的臉面哩!速速集合人馬,即刻出發!”

年輕的李百將身子一挺,再度朝着面前的趙同行了一禮,高聲道:“李牧領命!”

第四百九十四章 齊國人有點慌第二百四十七章 原來這破秦之策,一直就在寡人的眼下!第四百二十章 神奇的李牧第十八章 蘇代使齊 1第六百六十一章 入宮求情第六百零五章 郭開第五百六十章 四打一你告訴寡人怎麼輸?第八百四十六章 李牧的打算第七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九百七十一章 大捷的消息第七百二十三章 接見馮亭第七百九十一章 魏國滅第六百八十七章 魏王圉的雄心第七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次見面第八百六十二章 各自着急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正的正事第九章 趙勝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使說韓王然第八百四十六章 李牧的打算第六百九十四章 深夜會議第八百八十六章 請收李牧之權第二百四十五章 破解圍秦救楚,範睢有三計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人老了,就會急躁第六百六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六百四十二章 夜宴第七百一十五章 獻計第三百一十五章 願獻五百里河東郡之地與趙!第八百五十四章 初遇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利和板子第五百一十八章 會見齊國君臣第九百六十七章 大戰起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國人發現了?第二百四十六章 雛鷹營,趙丹的怒火第九百七十九章 漢中危情第六百七十五章 更加惱火的魏王圉第三百四十五章 讓人吐血的消息第八百七十七章 陽翟風雲第一千零一章 隱情第三百七十九章 選哪裡作爲攻擊方向?第九百八十二章 巴蜀防線第八百四十九章 李園碰到了大好事第三百三十七章 面臨絕境的宛城第六百七十九章 鬱悶的楚國君臣第九章 趙勝第四百五十章 要不要順便滅了魏無忌?推書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使說韓王然第三百五十七章 武安君,許久不見第九百零三章 廉頗發難第六百零八章 匈奴人要建國?第二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立刻發兵攻秦?第九百四十二章 趙王和齊王的會面第三百九十三章 李牧南下第五百七十七章 白起的直覺第一百五十五章 宜陽城中的秦王稷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四百六十六章 好心情的趙丹和不太好的消息第八百九十章 趙國來使第二百二十三章 幫不幫秦國?齊國人吵成了一團第五十章 咸陽宮議 2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給面子第八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第七十二章 對燕策略第四百五十四章 必須割讓此二城第五十二章 第二次會議 2第二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立刻發兵攻秦?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發慈悲的答應吧第一千零二章 這個劇本不對啊第八十六章 麻煩大了第八百七十章 有點煩第四百零七章 將軍,趙王一定有詐!第四百二十六章 破箭樓第一百零六章 誰說君子不會耍賴?第二百二十三章 幫不幫秦國?齊國人吵成了一團第一百零一章 悲劇的趙括第八百零九章 觀望的各國第九百五十七章 不如和趙人決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傳令第四百六十七章 魏無忌真會造反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遇第六百八十二章 趙丹的意見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歇之死第二百六十八章 蘇代提出的驚人建議第一百五十二章 目標——秦軍!第三百四十三章 司馬靳的神威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楚王進宮第七百八十六章 秦國人的瘋狂攻勢第一百八十六章 對於趙國的未來,趙丹有那麼一些想法第五百一十五章 割地還是滅國,汝自己選吧第二百九十章 這一次,寡人打算和秦王稷來一次以史爲鏡第三百八十八章 邯鄲應對第六章 微操第九十九章 陷落第一千零二十章 反面人物果然還是有第六百二十章 其實,我是一個臥底第一百七十三章 武安君,還不交出兵權?第八百四十二章 果斷和猶豫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都給我拿下!第八百三十七章 破義渠
第四百九十四章 齊國人有點慌第二百四十七章 原來這破秦之策,一直就在寡人的眼下!第四百二十章 神奇的李牧第十八章 蘇代使齊 1第六百六十一章 入宮求情第六百零五章 郭開第五百六十章 四打一你告訴寡人怎麼輸?第八百四十六章 李牧的打算第七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九百七十一章 大捷的消息第七百二十三章 接見馮亭第七百九十一章 魏國滅第六百八十七章 魏王圉的雄心第七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次見面第八百六十二章 各自着急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正的正事第九章 趙勝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使說韓王然第八百四十六章 李牧的打算第六百九十四章 深夜會議第八百八十六章 請收李牧之權第二百四十五章 破解圍秦救楚,範睢有三計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人老了,就會急躁第六百六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六百四十二章 夜宴第七百一十五章 獻計第三百一十五章 願獻五百里河東郡之地與趙!第八百五十四章 初遇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利和板子第五百一十八章 會見齊國君臣第九百六十七章 大戰起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國人發現了?第二百四十六章 雛鷹營,趙丹的怒火第九百七十九章 漢中危情第六百七十五章 更加惱火的魏王圉第三百四十五章 讓人吐血的消息第八百七十七章 陽翟風雲第一千零一章 隱情第三百七十九章 選哪裡作爲攻擊方向?第九百八十二章 巴蜀防線第八百四十九章 李園碰到了大好事第三百三十七章 面臨絕境的宛城第六百七十九章 鬱悶的楚國君臣第九章 趙勝第四百五十章 要不要順便滅了魏無忌?推書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使說韓王然第三百五十七章 武安君,許久不見第九百零三章 廉頗發難第六百零八章 匈奴人要建國?第二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立刻發兵攻秦?第九百四十二章 趙王和齊王的會面第三百九十三章 李牧南下第五百七十七章 白起的直覺第一百五十五章 宜陽城中的秦王稷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四百六十六章 好心情的趙丹和不太好的消息第八百九十章 趙國來使第二百二十三章 幫不幫秦國?齊國人吵成了一團第五十章 咸陽宮議 2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給面子第八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第七十二章 對燕策略第四百五十四章 必須割讓此二城第五十二章 第二次會議 2第二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立刻發兵攻秦?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發慈悲的答應吧第一千零二章 這個劇本不對啊第八十六章 麻煩大了第八百七十章 有點煩第四百零七章 將軍,趙王一定有詐!第四百二十六章 破箭樓第一百零六章 誰說君子不會耍賴?第二百二十三章 幫不幫秦國?齊國人吵成了一團第一百零一章 悲劇的趙括第八百零九章 觀望的各國第九百五十七章 不如和趙人決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傳令第四百六十七章 魏無忌真會造反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遇第六百八十二章 趙丹的意見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歇之死第二百六十八章 蘇代提出的驚人建議第一百五十二章 目標——秦軍!第三百四十三章 司馬靳的神威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楚王進宮第七百八十六章 秦國人的瘋狂攻勢第一百八十六章 對於趙國的未來,趙丹有那麼一些想法第五百一十五章 割地還是滅國,汝自己選吧第二百九十章 這一次,寡人打算和秦王稷來一次以史爲鏡第三百八十八章 邯鄲應對第六章 微操第九十九章 陷落第一千零二十章 反面人物果然還是有第六百二十章 其實,我是一個臥底第一百七十三章 武安君,還不交出兵權?第八百四十二章 果斷和猶豫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都給我拿下!第八百三十七章 破義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