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廉頗的小心思

陳城。

這座城市已經被包圍了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了。

隆隆的鼓聲在每一個人的耳邊迴盪,城頭上下是激烈無比的喊殺聲,投石機的機括吱吱呀呀的響着,每一次拋射都會發出許多斷裂的聲音,似乎已經不堪重負。

無數箭矢和巨石遵循着物理原理,在空氣之中不停的來回穿梭着,它們之中的大部分其實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但仍舊有一小部分無情的刺入了士兵們的身體之中,肆意的收割着生命。

在陳城的北側城牆之下,原先的護城河早就已經被填平,在無數手提肩抗的趙軍士兵努力下,一個大土包正在以每天一兩尺左右的速度緩緩增高着。

而在這個大土包的附近,也正是整個戰場之中廝殺最爲激烈的地方。

所有人都知道,當這個大土包有一天成長到差不多和城牆平齊的高度,陳城也就完全守不住了。

趙軍統帥廉頗就這麼靜靜的看着面前的這座城市,他的目光和出征之前的那個夜晚看着自家那位年輕動人小妾的目光一般無二。

而在廉頗的旁邊,當然便是廉頗的老搭檔樂乘了,只見這位趙軍的副將站在這裡,多少有些憂愁的神色。

“大將軍,這楚國人死守陳城,我軍久攻不下,損失慘重啊。”

對於樂乘的擔心,廉頗顯得十分的淡然。

從開戰到現在,已經是差不多四十天的時間了。

自從趙國大兵壓境之後,楚國人顯然也知道不能夠和趙國正面相抗,因此乾脆主動放棄了和趙國野戰的可能,直接選擇了固守首都陳城。

說起來這個陳城的地理位置也不算太好,陳城到魏國故都大梁城之間的距離,就和大梁城到邯鄲之間的距離相當。

而陳城距離楚魏邊境,更是隻有一天的路程。

當年楚國之所以選擇這裡作爲國都,看重的正是陳城距離魏趙兩國很近,一旦被秦國攻擊的話就能夠非常方便的獲得來自魏趙兩國的援軍。

但凡事從來都是有利就有弊,所以在享受了好些年的地理紅利之後,楚國人的報應也來了。

這一次,近在咫尺的魏國和趙國成爲了楚國的敵人。

趙軍從邯鄲出擊後,只需要十天不到的時間就能夠順利的包圍陳城。

但即便是佔據着地理上的優勢,樂乘的臉上也並沒有太多欣喜的表情。

要知道在其他三個方向上,趙國的三個盟友可是捷報頻傳啊。

韓國自新鄭發兵,如今已經將宛城給包圍,看上去攻克宛城只是時間問題。

魏國自陶邑出兵,一路攻克城父、巨陽,剛剛傳來的戰報是包圍了宿州,整個穎水和睢水之間的廣大土地都落入了魏國的手中。

齊國更不用說,一心想要收復淮北地的齊國在這一次大戰之中爆發出了驚人的力量,連戰連捷直接已經收復了半個淮北地,剩下的半個淮北地看上去也就只是時間問題。

唯有作爲四國聯軍主導和盟主的趙國,開戰這麼多天以來仍舊在圍困着楚國都城陳城,說起來基本上等於沒有取得任何的戰果。

國比國,氣死人啊。

所以樂乘有些急了。

在樂乘看來,自家大王作出攻打陳城這個決定根本就是錯了。

陳城和趙國直接隔着一個魏國,就算真的把這座楚國首都打下來,趙國也不可能將這裡給拿下來,作爲趙國日後的領土。

這樣的話,攻打這座楚國的都城除了白白耗費趙國士兵的性命,並將楚國的主力牽制在這裡不得動彈,剩下的完全就是爲了他人做嫁衣啊。

一陣微風吹過,廉頗臉頰的幾縷白髮飄起,臉上露出了一絲笑意。

“樂乘,以汝之見,這陳城還需耗費多久時間纔可攻下?”

樂乘想了想,有些不確定的說道:“一個月?”

廉頗緩緩點頭,道:“一個月,應當是足夠攻破陳城了。”

這麼一算的話,攻下陳城所需要的時間就要達到兩個多月。

對於這個時代來說,這其實並不是一個太慢的速度。

作爲一名軍人,廉頗其實和樂乘一樣,對於這個率先攻擊陳城的決定很是不滿。

難啃的骨頭都給趙軍來啃,齊魏韓三家痛痛快快的在一邊吃肉喝湯,這像話嗎?

但軍事和政治從來都是不能分開的,兩國之間的戰爭,絕大部分時候都只是政治的延續罷了。

作爲一個軍人,必須要服從國君的意志。

陳城,必須要被攻破。

只要能夠攻破陳城,那麼楚國軍民的信心就會遭到一次堪稱致命的打擊。

到那個時候,這場戰爭的大局就算是徹底的定下來了,楚國就是徹底翻不了身了。

然後廉頗就可以慢慢的率領着趙軍攻城掠地,將本該屬於趙國的那些土地給收入囊中。

誠然這種打法會比一開始就去攻擊其他地方(比如說曲阜)的損失要更大一些,但是這確實趙丹三令五申所必須達成的。

所以廉頗只能拍了拍樂乘的肩膀,道:“王命難違呀!”

樂乘呆了半晌,又道:“大將軍爲何不命令大王再出一支偏師,先將那曲阜給拿下來?”

廉頗嘿了一聲,道:“此事絕無可能。”

頓了一頓之後,廉頗繼續說道:“如今我趙國國土雖大,但同時因此也需要許多部隊去守衛,邯鄲之中如今不過數萬兵馬,要是再從國內抽調兵馬,那麼邯鄲守備必定空虛。”

樂乘道:“可是如今韓魏齊皆爲盟友,秦國又遠在關中,根本威脅不到邯鄲。”

廉頗搖頭一笑:“汝難道忘了燕國不成?”

樂乘愣住了:“難道……燕國竟敢背盟?”

廉頗拍了拍樂乘的肩膀,道:“燕國背不背盟,此事誰都說不好,但必要的準備還是有的。所以偏師之事並不可行,吾等還是好好考慮一下如何儘快攻破這座陳城罷。”

看着樂乘離去的身影,老將軍輕輕的搖了搖頭。

這個樂乘,雖然的確是驍勇善戰了,但是在政治這方面,還是缺少一些覺悟啊。

要是真的再出一支偏師去進攻曲阜,那麼這支偏師的主將肯定就是龐煖。

考慮到如今的戰場局勢,龐煖如果真的領軍進攻曲阜的話,那簡直就是白撿功勞啊。

考慮到如今龐煖已經擺明車馬站在公族派一邊想要挑戰廉頗的軍方第一人之位,廉頗又怎麼可能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絕、對、不、行!

第三十一章 後宮第七百七十八章 王百將駐守的西城門第三百零六章 將計就計的魏無忌第八十一章 長平戰火 1第三十章 白起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制度和新相邦的產生第一百三十七章 莽一波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海馬第三百五十四章 燕後到來第六百三十六章 蠢貨,我們是趙國人第九百零三章 廉頗發難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新相邦?暗潮涌動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八百一十七章 樂間亂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擊的趙括第四百一十七章 蔡澤罷相和大家隨便聊聊第五百五十一章 義渠人屠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丹的煩心事有點多例行推書第六百八十五章 韓王然的真正決定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夜談,夜襲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子求救第五百一十三章 高唐城之中的變化第六百二十五章 最終裁決第七百七十三章 對峙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國親趙派的威風第九百三十五章 破解陰書第四百一十五章 激戰第四百零五章 一個能搞死魏無忌的計劃?第一千零三章 救星“鄭朱”第八百七十章 有點煩第四十七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1第二百九十六章 蘇代終於見到了魏王圉第七百零七章 邯鄲戰時會議第六百八十六章 後勝的天大好事第六百三十一章 兄妹會第一百章 目標-故關!第五百八十三章 關隘破,白起歸第八百零二章 擴土萬里第七百三十七章 六國來朝第四百八十一章 以王的名義,攻破這座趙國人的城市!第五百二十八章 義渠勝第八百零五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六百九十三章 上黨危情第七百二十七章 齊國的決定第一百三十七章 莽一波第八百三十九章 韓王然的失態第七百一十七章 抓住機會的呂不韋第三百七十八章 巡視軍營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非成王敗寇第七百一十七章 抓住機會的呂不韋第四百零二章 趙國人來了?第四十三章 毛遂說楚王第二百八十四章 蔡澤獻計第四百二十四章 太醫院第九百三十六章 後勝入高宛第七百零四章 長治城的情況似乎不太好第五百七十八章 趙括的奇兵第一千零二十章 反面人物果然還是有第九百二十二章 李園可是個聰明人第四百零三章 戰還是不戰?第五百零六章 旗鼓相當的接觸戰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兵伐秦第四百零一章 櫟陽城外的心機第九百一十八章 趙國使團要來了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拍賣?第一百三十七章 莽一波第八百二十一章 燕國的援軍第七百五十一章 陶邑亂局第二百五十五章 夜襲郢都第六百七十二章 趙勝的賭注第五百七十九章 奪函谷第五百八十二章 恭喜建國第四百九十七章 後勝求和第一百六十七章 論討價還價,秦王稷根本不是寡人對手第九百五十章 李牧的盟友第四十六章 外交的重要性第八百八十章 臣韓然,見過大王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伊犁城是個好地方!第一百八十七章 爲什麼是荀子?第七百四十五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鄙第四百五十三章 趙國使團第五百零六章 旗鼓相當的接觸戰第七百三十三章 趙勝的妙計第二百七十六章 掌控大局第五十三章 龍陽君說魏王第六百五十四章 邯鄲的變化第四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醒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蔡澤獻計第六百一十章 君上救我第六百一十一章 毛遂的審訊第六百九十八章 呂不韋的爲難關於有讀者反映王翦死而復活的事情.第八百零七章 荊軻刺趙王第八百七十七章 陽翟風雲第八章 蘇代第二百零三章 趙丹喊出來的響亮口號
第三十一章 後宮第七百七十八章 王百將駐守的西城門第三百零六章 將計就計的魏無忌第八十一章 長平戰火 1第三十章 白起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制度和新相邦的產生第一百三十七章 莽一波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海馬第三百五十四章 燕後到來第六百三十六章 蠢貨,我們是趙國人第九百零三章 廉頗發難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新相邦?暗潮涌動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八百一十七章 樂間亂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擊的趙括第四百一十七章 蔡澤罷相和大家隨便聊聊第五百五十一章 義渠人屠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丹的煩心事有點多例行推書第六百八十五章 韓王然的真正決定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夜談,夜襲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子求救第五百一十三章 高唐城之中的變化第六百二十五章 最終裁決第七百七十三章 對峙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國親趙派的威風第九百三十五章 破解陰書第四百一十五章 激戰第四百零五章 一個能搞死魏無忌的計劃?第一千零三章 救星“鄭朱”第八百七十章 有點煩第四十七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1第二百九十六章 蘇代終於見到了魏王圉第七百零七章 邯鄲戰時會議第六百八十六章 後勝的天大好事第六百三十一章 兄妹會第一百章 目標-故關!第五百八十三章 關隘破,白起歸第八百零二章 擴土萬里第七百三十七章 六國來朝第四百八十一章 以王的名義,攻破這座趙國人的城市!第五百二十八章 義渠勝第八百零五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六百九十三章 上黨危情第七百二十七章 齊國的決定第一百三十七章 莽一波第八百三十九章 韓王然的失態第七百一十七章 抓住機會的呂不韋第三百七十八章 巡視軍營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非成王敗寇第七百一十七章 抓住機會的呂不韋第四百零二章 趙國人來了?第四十三章 毛遂說楚王第二百八十四章 蔡澤獻計第四百二十四章 太醫院第九百三十六章 後勝入高宛第七百零四章 長治城的情況似乎不太好第五百七十八章 趙括的奇兵第一千零二十章 反面人物果然還是有第九百二十二章 李園可是個聰明人第四百零三章 戰還是不戰?第五百零六章 旗鼓相當的接觸戰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兵伐秦第四百零一章 櫟陽城外的心機第九百一十八章 趙國使團要來了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拍賣?第一百三十七章 莽一波第八百二十一章 燕國的援軍第七百五十一章 陶邑亂局第二百五十五章 夜襲郢都第六百七十二章 趙勝的賭注第五百七十九章 奪函谷第五百八十二章 恭喜建國第四百九十七章 後勝求和第一百六十七章 論討價還價,秦王稷根本不是寡人對手第九百五十章 李牧的盟友第四十六章 外交的重要性第八百八十章 臣韓然,見過大王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伊犁城是個好地方!第一百八十七章 爲什麼是荀子?第七百四十五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鄙第四百五十三章 趙國使團第五百零六章 旗鼓相當的接觸戰第七百三十三章 趙勝的妙計第二百七十六章 掌控大局第五十三章 龍陽君說魏王第六百五十四章 邯鄲的變化第四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醒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蔡澤獻計第六百一十章 君上救我第六百一十一章 毛遂的審訊第六百九十八章 呂不韋的爲難關於有讀者反映王翦死而復活的事情.第八百零七章 荊軻刺趙王第八百七十七章 陽翟風雲第八章 蘇代第二百零三章 趙丹喊出來的響亮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