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制度和新相邦的產生

趙丹的這句話一說出來,大殿之中頓時就陷入了短暫的安靜。

是的,這纔是趙丹之前鋪墊賣苦情的真正目的所在。

他想要把相邦這個職位改成任期制!

這項制度,趙丹覺得對於國君來說是很有利的。

首先,一位相邦只能夠幹五年的時間,這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某些野心勃勃的權相一直把持相位,從而威脅甚至架空軍權。

作爲趙國的一統天下的始祖級皇帝,趙丹自然是不擔心有任何一個相邦能夠對自己構成威脅,但是問題在於趙國的子孫後代會不會有這樣的遭遇?那還真不好說。

你萬一要碰到個張居正霍光,那其實還馬馬虎虎,但要是碰到個王莽,那就真的是要了親命了。

而且一位相邦只能幹五年,這樣的話就能夠給別人希望。

別的大臣就算鬥不過現任相邦,他也可以安靜的等待五年時間,等到五年之後重新捲土重來。

有了希望,那麼做什麼事情就不會太出格。

不然的話,一個人當上相邦之位,其他人就要千方百計的把他拉下來,久而久之,很多超越下限的東西就會被搞出來了。

事實上趙丹不但準備讓相邦有任期,他還打算將在場的所有龍臺重臣們的職位統統都固定下來,然後也都納入任期制,到最後再將整個趙國的官僚系統都納入任期制。

一個健康的國家,他的上層應該是流動的,能夠讓優秀的人才脫穎而出並且獲得和才能足夠匹配的位置。如果上層一直被某些大貴族所組成的世家門閥所壟斷,那麼就會出現上升通道的斷流。

一旦如此,那些被阻礙了上升之路的人才心中肯定就會對趙國心生怨恨,而趙國上層到時候又被一羣愚蠢的貴二代貴三代乃至於貴n代把持……這樣的情形想想就很可怕啊。

像在後世,蘇聯就是搞的幹部終身制,結果弄得整個官僚系統死氣沉沉,老傢伙們霸着位置尸位素餐年輕人們卻無法上位,這也被視爲是蘇聯垮臺的一個極爲重要的內部因素。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想要防止這種現象的出現,任期制是一種很有效的手段。

不過俗話說得好,步子太大會扯到蛋,所以趙丹打算一步步來。

現在的這個相邦之位,正好是一個絕佳的突破口。

對於眼下大殿之中的這片沉默,趙丹的心中早就已經有所預料。

所以他再一次的環視了一圈在場的大殿諸臣,然後緩緩說道:“不知諸卿以爲如何?”

這個建議是一定要在場諸臣通過的,這樣一來的話在趙國上層統一意見的情況下,才能夠壓住中下層的不滿意。

照理來說,其實應該讓某個大臣提出這個建議,然後趙丹再趁勢推動,這樣纔是真正不粘鍋的做法。

只不過趙丹覺得如果讓大臣們提出來的話估計會遭到很強大的反對,乾脆自己上陣了。

畢竟現在的趙丹完全和歷史上的任何一個趙國君王不同,無論是威望還是權力都達到了頂峰,完全不是臣子們所能夠制衡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趙丹有足夠的自信赤膊上陣,以保證這項提議通過的可能性。

單單看到如今大殿之中衆臣們臉上的糾結,趙丹就很清楚這項提議對他們造成多麼大的心理壓力了。

畢竟本來好好的終身制相邦現在搞得只能夠幹五年,這換誰都不情願啊。

於是趙丹咳嗽一聲,繼續說道:“當然了,寡人還覺得,這相邦之位乃是對於國家極其重要的位置,所以若是一旦任命了相邦,那麼除非相邦確實犯下了重大過錯,否則的話寡人也無權輕易撤換,必須要得到龍臺衆臣的一致支持纔可。不知道諸卿以爲如何?”

君權和相權從來都是對立的,但是趙丹也很清楚,自己絕對不能夠把相權壓迫得太很,甚至剝奪相權。

原因很簡單,國君們需要相邦。

就以廢除了宰相的明朝而言,朱元璋纔剛死,然後建文帝馬上就搞了一個換皮的內閣,造反成功的朱棣也沒有取消內閣制。

爲何?因爲皇帝也是人,也就只有朱元璋這種精力過人的超級怪胎才能夠常年獨自處理一大堆繁重事務並且以此爲樂,而他的子孫們根本就受不了這麼多的事務,必須要有丞相來幫助皇帝分擔這些事情。

既然如此,那麼相權肯定是要限制的,但也不能夠讓相邦毫無作用。

相邦不能夠輕易撤換,就是一種對相邦權力的保證。

只有皇帝也不能夠輕易的撤換相邦,才能夠讓相邦在某些國家大事上堅持己見以國家利益爲重,而不是完全淪爲皇帝的應聲蟲。

總的來說,這也算是打一棒喂一個棗子。

像制度這種東西,一般來說開國的時候是最容易確立的,因爲這個時候開國君主的權威是最大的、通常都屬於一言九鼎的那種。

到了中期後期,再想要做制度上的變革,就會遭遇到既得利益者們的羣起反對,只要變法者再稍微的行差踏錯一點,那麼基本上就只能以失敗而告終了。

這就是爲什麼趙丹要找機會進行這些變動和發展的結果,總得爲了子孫後代考慮不是?

趙丹的這個保證看上去似乎起到了作用,幾名有希望競爭相邦之位的趙國重臣們臉色頓時就又好了不少。

就在這個時候,李牧突然開口道:“臣完全贊同大王的意見。”

對於李牧來說,反正自己也不可能當這個相邦,所以五年就五年吧,也要不了什麼緊。

呂不韋一個激靈,忙道:“臣也同樣贊同!”

呂不韋也想起來了,如果這樣的話,等到五年之後,自己的機會不就來了?

鄭朱沉吟片刻,又看了一眼虞信,也道:“臣,並無意見。”

對於鄭朱來說,他也是知道自己的希望不大,能當上相邦就是最好的結果,五年就五年吧,也不是不能接受。再說了,萬一沒當上,五年之後捲土重來也來得及啊。

接下來,就是接二連三的贊同之聲。

最後一個開口的人是虞信:“臣同樣也沒有意見。”

趙丹的臉上露出了笑容,道:“既然如此,那麼就依照平原君生前所薦,以虞卿爲新相邦,立刻生效!”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

第三百零七章 岸門之戰第九百七十二章 比死還要殘酷的刑罰第七百五十六章 燕國的顧慮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牧的憂心第三百二十五章 局勢的走向脫離了秦王稷的掌控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一百零五章 拍桌子的趙丹第五百二十四章 候的陰毒計策第六百九十三章 上黨危情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首領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各自較勁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王說話,什麼時候輪到你範睢插嘴了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七百零三章 魏王圉的煩心事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煩意亂的楚王元第九百六十章 司馬信第十七章 馬具第三百一十四章 難道要寡人坐視趙國攻下河東郡不成?第八百九十八章 激起鬥志的李牧第三百二十八章 上了趙丹的惡當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願獻五百里河東郡之地與趙!第八百四十一章 秦國人的動向第三百五十一章 呂不韋和陽泉君的密謀第三百零七章 岸門之戰第七百一十四章 勝利的消息和李牧的危機第六百三十九章 文武新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匈奴人來了第三百零五章 趙國的使者來到了陶邑城外第四章 借糧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第一百一十八章 侯贏罵魏王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王,你就從了那趙丹小兒吧第四百六十三章 魏國君臣之間的爭吵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遇第八百三十一章 靳黈的建議第九百二十六章 又來?吾可不吃汝這一套了!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三百一十五章 願獻五百里河東郡之地與趙!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四百八十七章 元旦晚宴第九百三十章 蔡澤的機會第六百六十四章 羋宸夜會武安君第七百五十章 狗急跳牆的段乾子第六百一十九章 匈奴內部的爭執第一百八十章 信陵君入趙,平原君讓賢?第二百三十五章 魏王圉對趙丹的仇恨第五百九十二章 行刺未遂第九百三十五章 破解陰書第五百七十二章 夏日會議第二百四十九章 奇襲夷陵城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在懷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五百七十三章 想佔寡人的便宜第四百七十章 寡人要去北邊散散心!第八百五十三章 相互猜測第四百五十三章 趙國使團第八百七十五章 後勝說齊王第九百四十八章 呂不韋的大麻煩第七百七十六章 李牧,你瘋了?第十七章 馬具第九百八十一章 給李牧的“驚喜”第一百四十章 心情不佳的秦國君臣第三百八十五章 秦國因間第二百七十七章 燕國、李斯、韓非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平原君離世第四百八十四章 摧枯拉朽,八失裡之死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子求救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八百五十一章 關中戰況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東進?第六百一十三章 求饒第三十四章 信陵君第二百七十六章 掌控大局第一千零五章 趙忠第五百八十八章 百將李同第一百零二章 秦蠻子,妄想!第九百八十七章 去XX的馬服子第八百三十九章 韓王然的失態第七百三十二章 能夠挽救局面的機會?第三百六十七章 決戰前夜第五百零一章 難,何其難也!第八百二十二章 窮寇莫追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屠斜衝陣第四百八十九章 魏無忌,汝竟然行此竊賊之事!第六百五十八章 深夜秘客第二百三十七章 魏無忌覺得自己可能是帶不動這些豬隊友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困守安邑的鄭安平第二百六十八章 蘇代提出的驚人建議第五百六十一章 明線暗線,一團亂麻第六百七十八章 義渠勝,汝的好事上門了第六百一十章 君上救我第七百三十九章 一切都亂套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飛猛進的李牧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看你頭鐵,寡人一句話就能夠搞定你第八百一十六章 薊都破第七百八十三章 戰書第九百三十五章 破解陰書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國來使第九百六十四章 李牧的真正目標
第三百零七章 岸門之戰第九百七十二章 比死還要殘酷的刑罰第七百五十六章 燕國的顧慮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牧的憂心第三百二十五章 局勢的走向脫離了秦王稷的掌控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一百零五章 拍桌子的趙丹第五百二十四章 候的陰毒計策第六百九十三章 上黨危情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首領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各自較勁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王說話,什麼時候輪到你範睢插嘴了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七百零三章 魏王圉的煩心事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煩意亂的楚王元第九百六十章 司馬信第十七章 馬具第三百一十四章 難道要寡人坐視趙國攻下河東郡不成?第八百九十八章 激起鬥志的李牧第三百二十八章 上了趙丹的惡當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願獻五百里河東郡之地與趙!第八百四十一章 秦國人的動向第三百五十一章 呂不韋和陽泉君的密謀第三百零七章 岸門之戰第七百一十四章 勝利的消息和李牧的危機第六百三十九章 文武新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匈奴人來了第三百零五章 趙國的使者來到了陶邑城外第四章 借糧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第一百一十八章 侯贏罵魏王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王,你就從了那趙丹小兒吧第四百六十三章 魏國君臣之間的爭吵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遇第八百三十一章 靳黈的建議第九百二十六章 又來?吾可不吃汝這一套了!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三百一十五章 願獻五百里河東郡之地與趙!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四百八十七章 元旦晚宴第九百三十章 蔡澤的機會第六百六十四章 羋宸夜會武安君第七百五十章 狗急跳牆的段乾子第六百一十九章 匈奴內部的爭執第一百八十章 信陵君入趙,平原君讓賢?第二百三十五章 魏王圉對趙丹的仇恨第五百九十二章 行刺未遂第九百三十五章 破解陰書第五百七十二章 夏日會議第二百四十九章 奇襲夷陵城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在懷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五百七十三章 想佔寡人的便宜第四百七十章 寡人要去北邊散散心!第八百五十三章 相互猜測第四百五十三章 趙國使團第八百七十五章 後勝說齊王第九百四十八章 呂不韋的大麻煩第七百七十六章 李牧,你瘋了?第十七章 馬具第九百八十一章 給李牧的“驚喜”第一百四十章 心情不佳的秦國君臣第三百八十五章 秦國因間第二百七十七章 燕國、李斯、韓非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平原君離世第四百八十四章 摧枯拉朽,八失裡之死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子求救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八百五十一章 關中戰況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東進?第六百一十三章 求饒第三十四章 信陵君第二百七十六章 掌控大局第一千零五章 趙忠第五百八十八章 百將李同第一百零二章 秦蠻子,妄想!第九百八十七章 去XX的馬服子第八百三十九章 韓王然的失態第七百三十二章 能夠挽救局面的機會?第三百六十七章 決戰前夜第五百零一章 難,何其難也!第八百二十二章 窮寇莫追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屠斜衝陣第四百八十九章 魏無忌,汝竟然行此竊賊之事!第六百五十八章 深夜秘客第二百三十七章 魏無忌覺得自己可能是帶不動這些豬隊友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困守安邑的鄭安平第二百六十八章 蘇代提出的驚人建議第五百六十一章 明線暗線,一團亂麻第六百七十八章 義渠勝,汝的好事上門了第六百一十章 君上救我第七百三十九章 一切都亂套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飛猛進的李牧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看你頭鐵,寡人一句話就能夠搞定你第八百一十六章 薊都破第七百八十三章 戰書第九百三十五章 破解陰書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國來使第九百六十四章 李牧的真正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