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災民(下)

經過了這一件事情之後, 衆人的興致都大減,就連一向最愛說話的李瑛鴻也沉默不語,而在沿路遇到難民,李牧都指點他們,到番吾大營去安居。

到了黃昏時分,大隊人馬己經到達了邯鄲的外圍地區,這裡離邯鄲城只有十幾裡的路程。邯鄲裡趙國的中心,大多數的趙國宗室、權貴、富足的商人都在邯鄲城外有自己的田產, 因此在馳道的兩側,幾乎都是一往無際的田野,同時在緊挨着馳道的兩邊,還開掘了兩道水渠。

在周朝建國以來,實行的是井田制,將田地分爲公田和私田,公田屬王室諸候所有,因爲田地是固定的尺寸按標準劃分爲許多方塊,周圍有經界,中間有水溝,阡陌縱橫,像一個井字,因此稱爲井田制。而除井田以外的小塊土地,還有後來新開墾的新田,都被稱爲私田。

而周朝將人口分爲國人、野人、奴隸,國人是指生活在城邑中的人,有一定的政治地位,並向國家交納稅賦,各國選拔官員,徵集軍隊,大多都是從國人中徵集,和古羅馬時代的公民頗爲相似;野人是指居住在城外的村落,沒有政治地位,但有人生自甴,是耕種井田的主要部份,各國在徵集軍隊時,也會徵集一部份野人,主要是在軍隊中擔任雜役。而奴隸是沒有zì you、沒有地位,等同於會說話的牲口。整個社會等級森嚴,涇渭分明。

公田由各王室諸候分配給自己的臣下經營耕種,由領主治下的國人監督野人集體耕種井田,並不得買賣和轉讓井田,還要交一定的貢賦,周朝和各諸候公室的主要收入都是來自於公田的稅賦。而私田歸個人私人所有,可以買賣轉讓,也不用交納稅賦,因此久而久之 ,領主都重視私田,而不重視公田。而且隨時農耕技術和農業工具的發展,私田被大量開墾,公田荒無,公室的收入也大量減少。

於是在公元前594年,魯國宣公十五年,魯國爲增加收入,首先進行稅制改革,無論公田、私田,一律按畝納稅,並允許土地買賣,稱爲初稅畝。後來各國也都紛紛仿校。

同時田地增加,也需要大量的人手耕種,僅靠野人己經不夠了,因此土地領主也將大量的奴隸投入到田地中,和野人一起耕種,久而久之,平民和奴隸之間的界限也逐漸消失,都成爲土地領主的僱農。另外有的野人因爲開墾荒地,積累了財富,超過了不少國人,而不少國人因爲經營不善,變買私田,反到成爲野人的僱勞。結果國人和野人也分得不那麼清了。

而國家爲了鼓勵耕種,對努力耕種,田產量大的僱農給於獎勵,可以正式免除他們的奴隸身份。而且國家徵集軍隊,也不限平民,同樣也把奴隸納於到徵兵的範圍中。而奴隸在戰場上立功,可以脫離自己的奴隸身份,因此真正的奴隸也大量減少,平民階層増加,中國也從奴隸社會進入到封建社會。

儘管魯國實行初稅畝之後,被儒家視爲改先王之法,禮崩樂壞,人心不古等等,因此大加批評,但初稅畝實際更接近於現代的稅收,也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瓦解了奴隸制度,確立了封建制度的建立。並不是以人的主觀意願所能阻止,到了戰國的未期,井田制也徹底崩潰,就連絕大多數的儒家弟子也都絕口不提恢復井田了。

而由於井田廢除,僱勞大量増加,因此在田間道邊,也隨外可見村落和莊園,供在田野中勞作的僱農居住,有時邯鄲城裡的權貴出城來視查自己的田產,也會在莊園中居住,在一些莊園也修建得十分宏大豪華。

不過由於旱災,這時大部份的田地都已經荒無,在土地上出現了無數蛛網似的裂紋,而水渠也時斷時續,大部份的渠段也都己經乾涸了,而且在村落之中,也少見炊煙,不少的村孑似乎都沒有人居住了。李牧在車上見了,也嘆了一口氣,看來今年的旱情十分嚴重。

人馬又前行了一段路程,難民也越來越多,而在大道兩側,也有大量的趙軍駐守,禁止難民涌上馳道,在一個路口處,停着數十輛戰車,在馳道田野中橫列成一排,戰車上的士兵全身披掛,持弓握戈,嚴陣以待。而在戰車後面,還扎着百餘個帳蓬,將通向邯鄲的道路封死,不許難民再向前走一步。不過難民們也沒有和趙軍發生衝突, 就在趙軍的阻隔線前, 停止了下來。有人搭起了簡陋的草棚遮風擋雨,但大多數人都是幕天席地而居, 形成了一個災民集中營地。

見了李牧的隊伍過來,駐守趙軍的主將立刻趕上來,在李牧的戰車前施禮,道:“末將劉銳,參見君上。”

李牧道:“這是怎麼回事,你們爲什麼駐守在這裡。”

劉銳道:“末將是奉大司馬的將令,在這裡駐守,以防饑民涌入邯鄲,撓亂邯鄲的秩序。”

李牧點了點頭,在名議上自己也是歸趙蔥調用,因此有趙蔥正式下令,自已也不能干涉,而且李牧也認爲,防止飢民涌入邯鄲,也是十分正確的措秩,也擾沒有異議,只是道:“那麼邯鄲決定是怎樣賑濟這些災民呢?”

劉銳道:“末將只是奉命駐守在這裡,防止災民進入邯鄲,而賑濟災民的事情,末將不知。”

李牧皺了皺眉,道:“你不知道?還是根本就沒有賑濟災民的計劃?”

劉銳低下頭去,不敢和李牧的目光對視,但顯然是默認了。

這時李牧也不禁有些變色,防止飢民涌入邯鄲到還是情有可原,但如果對這些災民不聞不問,那就不對了,但劉銳只是奉命行事,並不是主事者,李牧有火也不敢向他發,只好強行壓住了心裡火,道:“好吧,等我回到邯鄲再說,把道路讓開,讓我們過去。”

劉銳趕忙答應了一下,正要下令讓開道路,只見在趙軍的後面,一隊車隊向這一邊行駛了過來。

災民們見了,也是一陣sāo動,紛紛圍隴了過來,有人還叫道:“來了,來了,今晚不用捱餓了。”“這己經是第十天了,要不是有夫人,我早就活不到現在了。”“夫人的心腸真好,一定可以長命百歲的。”

而趙軍的士兵們則拉弓舉戈,厲聲道:“要幹什麼,都退回去,把場子讓開,老老實實的等喝粥,誰要是敢搗亂的話,就要他的命。”

李牧道:“劉銳,這是怎麼一回事。”

劉銳忙道:“回稟大將軍,這是文清夫人,毎天她都來這裡開粥棚賑濟災民,己經有十多天的時間了,毎天早晚兩次施粥。” 頓了一頓,道:“幸好是有文清夫人,才能穩住這些災民,要不然恐伯早就亂起來了,在文清夫人賑濟災民之前,毎天都會發生幾次和災民的衝突,我們都已經死了十幾名弟兄。”

李牧點了點頭,道:“原來是文清啊。”

劉銳又道:“君上要趕回邯鄲,我讓他們先等一等,讓君上先過去。”

李牧擺了擺手,道:“不必了,他們也沒有多少人,就讓他們先過吧,萬一災民們等得急了,鬧起事來可就不好收拾了。”

劉銳忙道:“多謝君上。” 又向李牧施了一禮,趕忙過去指揮士兵讓路。

高原、李瑛鴻等人就策馬駐立在李牧的戰車邊,因此李牧和劉銳的對話,他們也都聽得十分清楚,只是劉銳在這裡的時候不好開口說話,等劉銳離開之後,李瑛鴻才氣鼓鼓道:“大王和朝裡的那些大臣都在做些什麼,要不是有文清姐姐,恐怕還不等秦軍打過來,這樣災民就首先打進邯鄲了。”

趙軒也道:“幸好這次秦軍沒有打到邯鄲,否則邯鄲必會城破。”

高原道:“朝廷對災民不聞不問,其中必然是有原因,我想大王和朝中的大臣不會不知道災民的危險吧。難到是有人像大王隱瞞了災情嗎?”

李牧點了點頭,高原說的非常有可能,在各國的王候身邊,都會圍隴着一羣諂媚小人,欺下瞞上,報喜不報憂,如果遇到庸主,就很容易受得矇蔽蠱惑,因此趙王遷不知道災情的輕重,也是很有可能的,於是也點了點道:“好吧,等我們回到邯鄲之後,我會面見大王,向他進言,立刻開倉賑濟災民。”

幾個人正說着,這時賑濟災民的車隊己經通過了趙軍的關卡,而災民們也在馳道兩側的田地裡,讓出了一大塊地方,支架起了十幾口大鍋,生起柴火,倒入水米煮起粥來。

這時只見有幾個人向李牧這邊走了過來,爲首的一個女子,身被皮氅,氈帽蓋頭,但臉上蒙着一塊薄紗,只露出了一雙美眸,看不清她的面貌。

來到了李牧的戰車前,那女孑欠身施禮,輕聲細語道:“文清見過大將軍,恭喜大將軍這次又擊敗了秦軍,保全了大趙。”

李牧從戰車上跳下來,伸手虛託,道:“文清,不必多禮了,煥兒還好嗎?”

那女孑道:“有勞大將軍掛念,煥兒一切安好。”

這時李瑛鴻從馬背上跳了下來,三步並作兩步的來到了那女孑的身邊,拉着那女孑的胳膊,笑眯眯道:“文清姐姐,沒想到會在這裡。”

那女子轉向李瑛鴻,道:“原來是瑛鴻妹妹。你們這是要返回邯鄲嗎?”

李瑛鴻點了點頭,道:“是啊,我們打敗了秦軍,所以父親被大王詔回邯鄲面君。”

那女子道:“原來是這樣,這裡離邯鄲還有十幾裡的路程,而且現在天色己晚,我家的莊園就在前方不遠,如果大將軍不嫌簡陋,就先到我家莊園休息一夜,等明天再進邯鄲吧。”

李牧看了看天色,確實是快天黑了,因此也點了點頭,道:“好吧,那就打擾文清了。”

第923章 挑戰(一)第17章 ,河關第327章 稷下學宮(一)第386章 滎口攻防戰(一)第460章 術治之敗(上)第679章 初戰白靈族(二)第231章 出巡第730章 匈奴的初次進攻(三)第619章 退軍(一)第206章 前後夾擊(四)第393章 渡河之戰(三)第675章 白靈族的變故(二)第829章 秦軍來襲(三)第385章 滎口防線第757章 勸進第833章 分進合擊第103章 趙秦首戰(二)第790章 齊國使團(一)第四章 閱軍四第535章 主將人選第694章 遭遇匈奴第397章 楚軍撤軍第480章 秦軍回軍第315章 當代奇士第109章 傷病營第114章 襲擊戰術(三)第229章 謀劃下第688章 白靈族的秘密第877章 高原的計劃第63章 門客第788章 鬼谷門人第423章 渡過鴻溝(上)第441章 治療第473章 回程(上)第232章 初戰匈奴第740章 內鬨(上)第181章 軍隊編制第257章 突襲陰山(九)第127章 趙秦決戰(六)第515章 宗廟之戰(下)第156章 架臨邯鄲(上)第950章 三族歸附上第218章 如約撤軍(上)第296章 有意刁難第155章 密議第261章 恩威並施(三)第19章 ,遙山(中)第318章 商鋪開業(二)第128章 挑戰第324章 齊王壽辰上第358章 伐魏決議(三)第699章 不速之客(四)第747章 追逐(下)第259章 恩威並施(上)第596章 傷亡(下)第846章 改道邯鄲(下)第11章 ,成山之戰(下)第762章 訂親(下)第585章 攻與防(四)第517章 九鼎之秘(上)第520章 扶蘇探見(下)第943章 歷史的真像(下)第475章 從軍第872章 重整旗鼓(三)第149章 捕馬(上)第429章 測查水情第181章 軍隊編制第895章 長街之戰(四)第938章 改朝換代第753章 迴歸第103章 趙秦首戰(二)第332章 稷下學宮(六)第550章 說服(下)第596章 傷亡(下)第724章 墨家(五)第211章 拒絕講和(上)第15章 ,招降(下)第800章 秦國聚議(上)第12章 ,釜底抽薪第535章 主將人選第96章 秦軍追擊(上)第665章 問責(一)第678章 初戰白靈族第460章 術治之敗(上)第234章 收隴邊民第8章 ,成山第209章 豪強叛亂(二)第240章 突擊匈奴營地上第689章 黑火,白水第304章 安平君府(上)第135章 敗局己定第860章 潛入邯鄲(三)第647章 迎擊匈奴(二)第813章 進駐陶邑(上)第543章 迴歸代郡第889章 邯鄲戰局第916章 無衣之曲(五)第773章 合縱(下)第120章 奇兵突現(上)
第923章 挑戰(一)第17章 ,河關第327章 稷下學宮(一)第386章 滎口攻防戰(一)第460章 術治之敗(上)第679章 初戰白靈族(二)第231章 出巡第730章 匈奴的初次進攻(三)第619章 退軍(一)第206章 前後夾擊(四)第393章 渡河之戰(三)第675章 白靈族的變故(二)第829章 秦軍來襲(三)第385章 滎口防線第757章 勸進第833章 分進合擊第103章 趙秦首戰(二)第790章 齊國使團(一)第四章 閱軍四第535章 主將人選第694章 遭遇匈奴第397章 楚軍撤軍第480章 秦軍回軍第315章 當代奇士第109章 傷病營第114章 襲擊戰術(三)第229章 謀劃下第688章 白靈族的秘密第877章 高原的計劃第63章 門客第788章 鬼谷門人第423章 渡過鴻溝(上)第441章 治療第473章 回程(上)第232章 初戰匈奴第740章 內鬨(上)第181章 軍隊編制第257章 突襲陰山(九)第127章 趙秦決戰(六)第515章 宗廟之戰(下)第156章 架臨邯鄲(上)第950章 三族歸附上第218章 如約撤軍(上)第296章 有意刁難第155章 密議第261章 恩威並施(三)第19章 ,遙山(中)第318章 商鋪開業(二)第128章 挑戰第324章 齊王壽辰上第358章 伐魏決議(三)第699章 不速之客(四)第747章 追逐(下)第259章 恩威並施(上)第596章 傷亡(下)第846章 改道邯鄲(下)第11章 ,成山之戰(下)第762章 訂親(下)第585章 攻與防(四)第517章 九鼎之秘(上)第520章 扶蘇探見(下)第943章 歷史的真像(下)第475章 從軍第872章 重整旗鼓(三)第149章 捕馬(上)第429章 測查水情第181章 軍隊編制第895章 長街之戰(四)第938章 改朝換代第753章 迴歸第103章 趙秦首戰(二)第332章 稷下學宮(六)第550章 說服(下)第596章 傷亡(下)第724章 墨家(五)第211章 拒絕講和(上)第15章 ,招降(下)第800章 秦國聚議(上)第12章 ,釜底抽薪第535章 主將人選第96章 秦軍追擊(上)第665章 問責(一)第678章 初戰白靈族第460章 術治之敗(上)第234章 收隴邊民第8章 ,成山第209章 豪強叛亂(二)第240章 突擊匈奴營地上第689章 黑火,白水第304章 安平君府(上)第135章 敗局己定第860章 潛入邯鄲(三)第647章 迎擊匈奴(二)第813章 進駐陶邑(上)第543章 迴歸代郡第889章 邯鄲戰局第916章 無衣之曲(五)第773章 合縱(下)第120章 奇兵突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