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三苗先要內裡鬥

“不習慣吧?”張機笑得很燦爛:“到底我們荊州和交州挨着的。”

在後世,他是世人敬仰的著名醫學家,自幼好學,博覽羣書,尤愛鑽研醫學,曾拜同郡名醫張伯祖爲師。

由於他勤奮好學,刻苦鑽研,在不久時間內,就掌握了老師的全部醫術,這爲他以後深入鑽研醫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張仲景不僅精於治病,而且重視預防,他提出用“飲食起居,起居有常,勞逸適當”的保健方法,減少疾病的發生。

當然,張機的人生在遇到趙雲以後發生了一個拐點,本來準備出仕的,畢竟南陽張家根深葉茂,帶挈着家族中的小輩,只要不是張萬山那種蠢材,他們都願意拉一把。

其實,張家的人真的挺不錯,儘管沒有在漢末這個亂世中脫穎而出,也不可小覷。

他們對子孫後代的興趣愛好從不干涉,既有張衡那種科學家,也有張機這種醫學家。後者的醫學著作《傷寒雜病論》對於推動中華醫學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當然,他的著作是在長沙太守任上,因爲瘟疫橫行纔出世的。

有了趙雲的橫插一腳,就不知道這輩子能否有那麼大的成就,估計也差不多吧,前世趙子龍理論還是很豐富的,會毫無保留的交給他們。

不過最主要的是,張吉他本人對醫學有濃厚的興趣,聽趙雲的信裡說交州這邊和中原大不一樣,有不少神奇的古老醫術,或許可以借鑑一番也就過來了。

不少後世的讀者對三國演義當中的人物耳熟能詳,他在裡面也有過描述,只是一筆帶過。

原文道:楊修又問曰:“蜀中人物如何?”

張鬆曰:“文有相如之賦,武有伏波之才,醫有仲景之能,卜有君平之隱。九流三教,出乎其類,拔乎其萃者,不可勝記,豈能盡數!”

此處的“仲景”即指張機,這是益州張鬆準備去抱曹操的大腿,曹操日理萬機,哪有時間和他磨嘰?讓楊修和他嘮叨下。

誰知孟德也有以貌取人的時候,居然錯失了一個人才,反而推給了潛力股劉備。

趙雲沒見過張鬆,覺得曹操這哥們兒長得太一般,也不明白爲啥他會那樣做。

但是仔細一分析,又覺得不盡然,或許是張鬆代表益州世家的利益,想要完成利益交換。可惜中原人的蛋糕自己都不夠分,哪有要留給益州人的?

這個年代的士子,都帶有很強的目的性,至少他們都把家族的利益看得比國家都還重要。

估計是張鬆得不到中原世家的支持,退而求其次才找上劉備的,畢竟西川張魯對劉璋來說是很大的麻煩,至少他們自己就搞不定。

張機和華佗來到交州的時間不短了,剛開始的時候,和道門的人一起,在鄉間,在軍營裡,不斷地實踐,總感覺此前所學,還永遠不夠。

特別是土人中的駱越人和烏滸人一些土單方,讓人耳目一新。

他們兩人屬於實幹派,最開初道門的人根本就沒看上眼,這些道爺如今在交州民間有偌大的名聲,態度輕慢一些也就很正常了。

可惜這些人大跌眼鏡的是,以往自己等人束手無策的病例,到了兩人手上迎刃而解,對兩人的態度大爲改觀,從不屑一顧到平等視之直至現在的恭敬。

不管在哪一個行業,人家看重的是你的本領。趙雲抱着試試看的目的,想當然認爲一加一大於二,果然兩人捧出了火花,產生了化學效應。

聽到張機如此說話,華佗沒好氣:“老夫年輕的時候走南闖北,不要說在交州,就是漠北苦寒之地也曾去過,何足道哉?”

這話讓張機一滯,話鋒一轉:“昨晚看到兩個人去找你,看樣子不是普通人,身上有殺伐之氣,是軍隊的人?估計不是大帥手下吧,究竟是何事?你今天像沒事兒一般。”

“看你小子那樣兒,”華佗不由笑了:“老夫無不可對人言之事,譙國的同鄉之人曹家和夏侯家,想要老夫幫他們在軍中診治。”

張機一凜,瞬間明白曹操怕是在趙雲手下呆不長了,否則也不可能過來挖人。

但是不管是曹家和夏侯家,都要給鎮南將軍面子,不好親自上門來。華佗纔不管你是老鄉與否,給你幾個徒弟,愛要不要。

張機可不想知道這些狗屁倒竈的事情:“大帥讓我們去交趾邊上走走,看樣子對三苗準備動手啊。”

“估計不會是大規模的行動,”年老成精,華佗看得更深:“否則,全體醫者都要出動,光是我們和幾個道士有何用?大致是瘴氣之類需要研究下對策。”

兩人說着,走出屋外,早就有軍士駕着馬車在等他們了。

漢軍對徵家的行動,十分突然。

在三苗人看來,那個什麼鎮南將軍帶的人,會像此前一般穩打穩紮,交趾郡可不比其他的郡,幾個縣都挨在一起,隨時可以互相支援,纔不會如同其他郡一般,被漢軍各個擊破。

再說三苗人世居於此,可不是那些曾經被古越人征服過的什麼烏滸人之類的土人,就連駱越人都不得不仰仗他們的鼻息以對抗大漢。

對於把自身的神魂放在別人身上的事情,三苗人沒少做,不過一般都是在普通人身上,此次卻是百多年前支持過的徵家人。

在武者的眼裡,別人都是普通人。不管對方是徵家人還是別的人都一樣,不過普通人也分一個三六九等。

要知道,那些人一百多年以來,可沒少通過徵家人向交州收集修煉用的珍稀藥材,早就有不少人眼紅,這次連徵家都消失不見,原本沒事兒也變成有事兒了。

三苗人固然吃驚於漢軍的武力,認爲是趙雲把這個家族給抹除了,同時也怪罪那個擅自去抽取神魂的傢伙,認爲徵家的兩位宗師還健在的話,至少他們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正如木秀維所說,三苗的世代大宗師都叫同一個名字,分別是山崗、山峰、山嶺、山腰、山腳、山脊,也就是足足六位大宗師,其中山崗是山主,他代替老祖宗蚩尤發號施令。

一來二去,官司就打倒他這裡來了。(。)

第55章 王允之謀,貂蟬出現第40章 不一樣的張家第106章 以佛教對道教?第133章 劃時代秘密武器亮相第107章 招攬糜竺第35章 意外的對手第119章 劉洪劉元卓第144章 失而復得,超一流巔峰第59章 學校比武,拼音傳播第125章 邪馬臺來歷第119章 遲到呂奉先第124章 顧三公子巧裝神第30章 戰爭不是兒戲第97章 好一個自污,好一個趙子龍第162章 燕人張翼德是也第28章 荊襄羣英會第24章 劉玄德心思第79章 宦官出手第2章 先天去世舉世同悲第98章 認識又如何第78章 袁家謀劃第99章 至秣陵第215章 交州教育落塵埃第27章 二次廷議第129章 風起漠北第64章 活捉習鈞第147章 又要去上清宮第83章 濱海隱士與毗舍闍第1章 天下英豪入轂中第91章 主動出擊第8章 收攏孤兒正當時第161章 太史慈單騎殺敵第21章 洭浦關之戰:添油戰術第12章 汝南陳到第5章 黃巾試探盡折戟第166章 焚書坑儒真相第121章 趙子龍的短板在哪兒?第117章 學生秦彩虹第124章 小女王卑呼彌第15章 殺胡令出第32章 太史慈到來第26章 如何處理俘虜第71章 梯級辦學第53章 青年周倉第233章 強強對決山之巔第93章 徐元直計除漢奸第28章 張角殞黃巾凋零第31章 南越各方勢力第49章 夭折的漁陽反叛第20章 趙子玉功淺吃虧第109章 二女相見第14章 要露出獠牙的劉備第2章 達摩地尼的武學傳承第137章 始嶺大捷影響第75章 行蹤暴露第103章 傷心蔡琰第101章 衝冠一怒《愛蓮說》第156章 議分家趙風背鍋第16章 殺一批拉一批,劉備立足第168章 收服大象出宗師第133章 牛B堂姐夫第70章 宋家大宗師,疑惑孟德第100章 老夫是你岳父!第8章 想奪權,會是第二個王莽嗎?第29章 劉家人挺進澳洲第90章 張允伏誅第32章 郭奉孝中亞過冬第163章 天空散花?第9章 五溪蠻出山種地第195章 男武之死第112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39章 朋友和敵人第104章 知足常樂武者心第146章 兵過大遼河第229章 蠱蟲神馬的弱雞第32章 要麼降要麼死第56章 趙狐的打算第104章 知足常樂武者心第34章 一路向北第8章 收攏孤兒正當時第87章 通才與專才第1章 靈帝死四方雲動第188章 槍對槍第177章 萬族大會第129章 颱風毗舍闍立功第104章 攻防戰開始第176章 悲催地尼第3章 暗流洶涌雒陽城第85章 翻來覆去一家人第232章 三苗武者不弱人第135章 常山家族衆生相第97章 郭嘉楊修齊露面第171章 老泰山?第41章 幸福的煩惱第3章 血戰!第58章 趙滿定親第106章 以佛教對道教?第6章 兄弟皆有不平氣第51章 作詩《遊子吟》,收徒楊德祖第90章 劉備鬧市得謀主
第55章 王允之謀,貂蟬出現第40章 不一樣的張家第106章 以佛教對道教?第133章 劃時代秘密武器亮相第107章 招攬糜竺第35章 意外的對手第119章 劉洪劉元卓第144章 失而復得,超一流巔峰第59章 學校比武,拼音傳播第125章 邪馬臺來歷第119章 遲到呂奉先第124章 顧三公子巧裝神第30章 戰爭不是兒戲第97章 好一個自污,好一個趙子龍第162章 燕人張翼德是也第28章 荊襄羣英會第24章 劉玄德心思第79章 宦官出手第2章 先天去世舉世同悲第98章 認識又如何第78章 袁家謀劃第99章 至秣陵第215章 交州教育落塵埃第27章 二次廷議第129章 風起漠北第64章 活捉習鈞第147章 又要去上清宮第83章 濱海隱士與毗舍闍第1章 天下英豪入轂中第91章 主動出擊第8章 收攏孤兒正當時第161章 太史慈單騎殺敵第21章 洭浦關之戰:添油戰術第12章 汝南陳到第5章 黃巾試探盡折戟第166章 焚書坑儒真相第121章 趙子龍的短板在哪兒?第117章 學生秦彩虹第124章 小女王卑呼彌第15章 殺胡令出第32章 太史慈到來第26章 如何處理俘虜第71章 梯級辦學第53章 青年周倉第233章 強強對決山之巔第93章 徐元直計除漢奸第28章 張角殞黃巾凋零第31章 南越各方勢力第49章 夭折的漁陽反叛第20章 趙子玉功淺吃虧第109章 二女相見第14章 要露出獠牙的劉備第2章 達摩地尼的武學傳承第137章 始嶺大捷影響第75章 行蹤暴露第103章 傷心蔡琰第101章 衝冠一怒《愛蓮說》第156章 議分家趙風背鍋第16章 殺一批拉一批,劉備立足第168章 收服大象出宗師第133章 牛B堂姐夫第70章 宋家大宗師,疑惑孟德第100章 老夫是你岳父!第8章 想奪權,會是第二個王莽嗎?第29章 劉家人挺進澳洲第90章 張允伏誅第32章 郭奉孝中亞過冬第163章 天空散花?第9章 五溪蠻出山種地第195章 男武之死第112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39章 朋友和敵人第104章 知足常樂武者心第146章 兵過大遼河第229章 蠱蟲神馬的弱雞第32章 要麼降要麼死第56章 趙狐的打算第104章 知足常樂武者心第34章 一路向北第8章 收攏孤兒正當時第87章 通才與專才第1章 靈帝死四方雲動第188章 槍對槍第177章 萬族大會第129章 颱風毗舍闍立功第104章 攻防戰開始第176章 悲催地尼第3章 暗流洶涌雒陽城第85章 翻來覆去一家人第232章 三苗武者不弱人第135章 常山家族衆生相第97章 郭嘉楊修齊露面第171章 老泰山?第41章 幸福的煩惱第3章 血戰!第58章 趙滿定親第106章 以佛教對道教?第6章 兄弟皆有不平氣第51章 作詩《遊子吟》,收徒楊德祖第90章 劉備鬧市得謀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