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收復鬆州 下

漫天的箭矢和巨石從天而降,鬆州城頭仍是不絕於耳的慘叫和咆哮,戰爭裡面應該聽到的聲音,在這裡都不缺。小說,

小半個時辰過去,箭矢和巨石漸漸停歇,守城的吐蕃將領不慌不忙地看着城下的唐軍,相比前幾日守城時的緊張,今日將領們眼中多了幾分戲謔和嘲諷。

原來這就是萬邦臣服的大唐實力,這樣的實力,我們的贊普亦可取而代之。

有個成語叫黔驢技窮,說是老虎第一次看見驢子,以爲是很強大的存在,驢也很爭氣的叫了幾聲,老虎嚇得落荒而逃,然後發現驢沒什麼動靜,接着再靠近,驢又叫,老虎又逃,反覆好幾次,老虎終於發現驢這種東西除了只會嚷嚷,根本沒有別的本事。

現在守城的吐蕃將領們顯然把自己當成了老虎,而大唐將士則成了那頭只會叫喚的驢,三次毫無亮點的攻城,令吐蕃人心情大定,原來所謂的大唐雄兵亦不過如此。

心情一放鬆,守城愈發有條不紊,敵人與敵人之間往往都在互相學習,互相成長,相比前幾日的兩次攻城,吐蕃人這次更鎮定了。

戰鼓再次擂響,潮水般的大唐將士發出山崩地裂般的喊殺聲,密密麻麻朝城牆涌去。

一架架雲梯搭在城牆箭垛之間,剽悍的前軍將士們嘴裡咬着橫刀刀刃,赤紅着雙眼往上攀爬,吐蕃兵仍舊用鉤鐮長槍將雲梯推倒。

一切都如同前幾日的畫面重演,吐蕃將領們斜倚在城樓柱子邊,甚至不慌不忙地指着攻城的唐軍將士嘲笑。

然而,這次攻城終究有些不同的,哪怕只有一點點不同,也能令戰局的結果完全扭轉。

攀爬雲梯的唐軍將士人羣裡。忽然有人伸手從腰間的皮囊處掏出一個小陶罐,下面立馬有人遞上火把,將陶罐的引線點燃,握着陶罐的將士顯然不怕死,任那根嗤嗤燃燒的引線燒到只剩三分之一時,才嘿然大吼一聲。用力朝城頭一扔……“

小陶罐恰好在吐蕃兵的上空爆炸。

轟!

地動山搖的爆炸聲,守城的吐蕃兵只覺得腳下的城牆都在微微晃動,驚愕放眼望去,整整兩丈方圓的吐蕃兵全部倒在地上雙手捂頭,淒厲慘叫不已,鮮血甚至白花花的腦漿從頭頂嘩嘩流下,場面非常血腥慘烈。

吐蕃兵短暫的呆住了,每個人眼中不由自主浮現極度的恐懼。

這是一種他們從來不曾見過,甚至連聽都沒聽過的武器。一個小小的陶罐,能發出九天神雷般的炸響,然後無數人莫名其妙死去,這……根本就是天神的懲罰啊!

廝殺慘烈的戰場破天荒出現了死一般的寂靜,一名吐蕃兵呆呆看着滿地打滾哀嚎的袍澤,哐噹一聲扔掉了手裡的兵器,跪下來痛哭流涕,五體投地式嚎啕懺悔。

神神怪怪的信仰。在這個年代還是很有市場的。

有了第一個,緊接着就有第二個。第三個,小陶罐爆炸後,吐蕃兵的士氣瞬間降到了冰點,因爲無知,所以恐懼,他們徒然發現。自己原來在跟天神作戰……這哪裡是作戰,這分明是作死啊。

一部分人跪下了,還有一部分不信邪的卻被激起了兇性,揚刀哇呀呀朝已經登上城頭的唐軍將士劈去。

嗤嗤嗤!

引線冒着青煙的小陶罐同時扔上城頭半空,這次扔得有點多。足有上百個。

轟轟轟!

數百丈長的城頭馬道上,吐蕃兵們幾乎全部被籠罩在小陶罐的打擊範圍內,山崩地裂般的爆炸聲過後,很快便是一片淒厲得如同殺豬般的慘嚎聲,數百丈的馬道上,大部分吐蕃兵已倒在地上打滾呻吟,只剩一小部分吐蕃兵睜着極度驚恐的眼睛,呆呆地看着唐軍登上城頭,看着他們向自己揚起了刀劍……

…………

鬆州南城門下,泅水渡過護城河的另一小支唐軍將士悄悄潛到城門邊,一個特製的大陶罐穩穩地放在緊閉的城門正中,爲首一人舉着火把,點燃了引線,然後一羣人趕緊跑遠。

轟然巨響過後,城門被炸開一個足夠一人一馬穿行而過的大洞。

中軍陣內,牛進達兩眼放光,仰天哈哈大笑,三兩步跑到巨鼓前,一腳將擂鼓的軍士踹遠,親自取過鼓槌,節奏急促地擂起了戰鼓,隆隆鼓聲中,鋪天蓋地的唐軍將士呼喝着朝城門涌去。

衝在最前的是百餘騎兵,手裡舉着火把,馬鞍旁掛着一個軟皮囊,當無數吐蕃兵衝出城門防守時,他們驚懼地發現,唐軍騎兵們從軟皮囊裡掏出一個黑不溜秋的小陶罐,百來個陶罐在上空炸響,吐蕃兵倒了一地……

騎兵們策馬踩過吐蕃兵的屍首,衝進了城門,後面跟着無數揚刀執戈的步卒,騎兵打頭,步卒緊跟,從城門一路衝進城內,然後將小陶罐扔得滿城亂飛,鬆州城內只聽得此起彼伏不絕於耳的爆炸聲。

城內巷戰比想象中結束得更快,從騎兵入城到處亂扔陶罐開始,只過了兩柱香時辰,幾個吐蕃將領模樣的人率領麾下部將聚集一堆,紛紛扔下兵器,用生澀的漢話大叫“我們降了!”

侯君集,劉蘭,牛進達三位大總管策馬入城,第一眼便看到跪滿一地的吐蕃將士,人人恭敬地跪伏於地,神情充滿驚懼,望着三位大總管的眼神如同天神臨世一般。

侯君集左右環視許久,忽然仰天大笑:“來人!快馬入長安稟奏陛下,王師收復鬆州!”

*****

鬆州收復了,其過程……實在不能稱之爲“驚心動魄”,至少在李素眼裡,這次攻城輕鬆得連他自己都沒預料到,整個過程如同前世小孩過年放炮仗似的,點一個扔一個,扔了幾個後,鬆州城破了,吐蕃人降了,侯君集神采飛揚策馬入城,享受將士們歡呼和吐蕃人膜拜時,再一次仰天長笑,而且沒笑岔氣。

八百里快馬日夜飛馳,五日後,捷報至長安。

此時,長安城太極宮內,李世民神情卻如烏雲密佈般陰沉,殿內幾位文臣臉上皆現怒容。

能讓大唐君臣生氣的事情不多,唯獨眼前這件,卻激起了李世民久抑的怒火。

說來松贊干布也算是吐蕃的英明君主了,畢竟吐蕃是在他的治下完成了統一。然而英明君主幹的事情有時候實在令人忍不住懷疑他的“英明”二字裡面到底摻了多少水分。

就在唐軍攻打鬆州城的同時,松贊干布再次遣使者入長安,求見李世民。

大唐君臣很詫異,搞不清松贊干布到底是什麼風格的畫風,我和你正在打仗好不好?你居然還有臉派使者來?

鬆州前線尚未傳來消息,再加上李世民窩了一肚子火,雖然朝中幾位文臣包括魏徵在內,都覺得不應失了大國風範,應該召見吐蕃使者,可李世民還是難得的任性了一次,將使者晾在鴻臚寺四方館,讓他代表松贊干布好好反省幾天。

吐蕃使者顯然不懂得何謂反省,這次代表松贊干布入長安,卻比前兩次的氣焰囂張許多。

唐軍兩次攻城而城不克,吐蕃底氣頓時足了,使者的目光再看大唐時,已遠遠不如當初看天朝上國般那般恭順敬畏了,國與國之間很現實,國家實力決定君臣所屬,而現在看來,縱橫睥睨天下的大唐關中精銳亦不過如此。

李世民把吐蕃使者晾在四方館好幾日,無奈朝中文臣們看不下去了,這不是一個聖明君主該乾的事啊,不管人家來意如何不善,你好歹也接見一下吧?泱泱禮儀之邦的皇帝陛下,連這點氣度都沒有,教那些外邦蠻夷如何看咱們?

李世民無奈之下只好召見吐蕃使者,當着滿朝文武的面,一臉傲色的吐蕃使者終於道出了來意。

吐蕃使者是奉了松贊干布的諭令來的,他來長安當然不是爲了耀武揚威,或者說,不僅僅是耀武揚威,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不屈不撓向大唐皇帝陛下求娶公主。

令人很無語的請求,兩國還在交戰,這頭卻春風滿面地結親家,長安鬆州兩地畫風截然不同,令大唐君臣無所適從,想笑,還想殺松贊干布全家……

前面求過兩次婚皆被拒絕,這次又來?看來大唐的妹紙真的很招人喜歡吶。

大殿之上,李世民呆了好半晌,忽然怒極反笑。

“佔我大唐城池,屠我大唐子民,現在松贊干布居然還要求娶大唐公主?”李世民語氣帶着絲絲寒意,順便扔過一記冷冷的“你腦子是不是被門夾了”的眼神。

吐蕃使者不卑不亢地道:“贊普久仰大唐中土禮儀詩文,求娶大唐公主是贊普久慕多年的願望,伏請皇帝陛下恩准。”

***

ps:還有一更,可能有點晚,估計超過零點,因爲這兩天我又在跟作息規律較勁,過了今天大概,也許,可能。。會恢復正常作息。。。吧?(未完待續。。)u

第六百二十九章 缺口難開第一百四十二章 誤闖禁地第六百八十八章 哭訴衷腸第六百七十三章 卿本佳人第九百五十章 人生七苦第一百六十章 術業專攻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下共之第三章 白璧微瑕第四十八章 身陷囹圄第七百七十五章 姓李名素第三百四十二章 圈地建宅第二百一十九章 高陽鬧喪 上第六百四十六章 謀而後發第七百三十章 東郊演武 下第七百八十三章 另生枝節第七百三十一章 各爲其主第六百四十四章 暗中查證第二百三十四章 路見魏王第九百四十二章 高陽孽情第二百六十八章 魔王告誡第四百五十八章 近鄉情怯第七百九十六章 公主夜宴 下一第五章 談談理想第六百九十一章 父子相殘 下第九十四章 婚姻大事第三百四十八章 水落石出第五十八章 春日芳華第一百九十七章 李家秘聞第六百三十三章 武氏獻計第三百一十四章 灞橋折柳第二百五十八章 驟變前夜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亂餘波第二百九十章 彎仔碼頭第二十四章 財路與詩第二百八十六章 動搖國本第二百九十五章 醉舞馬槊第一百九十四章 劫後重逢第八百四十章 毛遂自薦第四百三十二章 別後敘情第五百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八十五章 走留之爭第三百零九章 光耀門楣第六十四章 橫截聖意第八百四十章 毛遂自薦第五百九十八章 事出蹊蹺第二百八十七章 絕色男姿第七百五十七章 請教釋疑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家報應老婆要生了,請假第七百七十三章 初涉朝議第四百一十七章 是非黑白第九百一十二章 深夜驚喜第九百四十九章 冊立太子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八百六十章 在外而安第二百九十一章 順勢逆勢第二百八十一章 帝心欲糜封推感言兼求雙倍月票!!第一百二十二章 進退難取第三章 白璧微瑕第三百八十四章 璀璨明珠第五百八十五章 平息民怨第三百零八章 釋歸回家第九百五十章 人生七苦第四百一十七章 是非黑白第七百五十章 謀劃奪嫡 中第四百六十一章 長安秘辛第三百四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六百六十八章 因恨謀篡第六百四十四章 暗中查證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下共之第三百五十三章 西州立威 下第五章 談談理想第五百三十四章 了無遺憾第四百四十章 王師甫至第九百一十一章 軍心可用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司其職第七百五十八章 釋疑進財第六十四章 橫截聖意第八百七十六章 又見名將第五百六十四章 兕子頑疾第六百八十六章 君臣釋怨第二百八十五章 陌生夫妻第三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一十六章 獻計破城第六百八十七章 援至解危第二百一十一章 高下立判第六十一章 建蓋新房第五百一十四章 柳暗花明第三百九十章 使命在肩第八百八十九章 佈局設套第七百七十三章 初涉朝議第八百六十八章 試探揣度第四百六十三章 魔王截路第七百五十七章 請教釋疑第八百二十九章 清者自清第四百零一章 烹茶論道第八百零八章 諫臣辭世第九百三十五章 風急浪險第一百九十章 暗巷廝殺
第六百二十九章 缺口難開第一百四十二章 誤闖禁地第六百八十八章 哭訴衷腸第六百七十三章 卿本佳人第九百五十章 人生七苦第一百六十章 術業專攻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下共之第三章 白璧微瑕第四十八章 身陷囹圄第七百七十五章 姓李名素第三百四十二章 圈地建宅第二百一十九章 高陽鬧喪 上第六百四十六章 謀而後發第七百三十章 東郊演武 下第七百八十三章 另生枝節第七百三十一章 各爲其主第六百四十四章 暗中查證第二百三十四章 路見魏王第九百四十二章 高陽孽情第二百六十八章 魔王告誡第四百五十八章 近鄉情怯第七百九十六章 公主夜宴 下一第五章 談談理想第六百九十一章 父子相殘 下第九十四章 婚姻大事第三百四十八章 水落石出第五十八章 春日芳華第一百九十七章 李家秘聞第六百三十三章 武氏獻計第三百一十四章 灞橋折柳第二百五十八章 驟變前夜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亂餘波第二百九十章 彎仔碼頭第二十四章 財路與詩第二百八十六章 動搖國本第二百九十五章 醉舞馬槊第一百九十四章 劫後重逢第八百四十章 毛遂自薦第四百三十二章 別後敘情第五百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八十五章 走留之爭第三百零九章 光耀門楣第六十四章 橫截聖意第八百四十章 毛遂自薦第五百九十八章 事出蹊蹺第二百八十七章 絕色男姿第七百五十七章 請教釋疑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家報應老婆要生了,請假第七百七十三章 初涉朝議第四百一十七章 是非黑白第九百一十二章 深夜驚喜第九百四十九章 冊立太子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八百六十章 在外而安第二百九十一章 順勢逆勢第二百八十一章 帝心欲糜封推感言兼求雙倍月票!!第一百二十二章 進退難取第三章 白璧微瑕第三百八十四章 璀璨明珠第五百八十五章 平息民怨第三百零八章 釋歸回家第九百五十章 人生七苦第四百一十七章 是非黑白第七百五十章 謀劃奪嫡 中第四百六十一章 長安秘辛第三百四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六百六十八章 因恨謀篡第六百四十四章 暗中查證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下共之第三百五十三章 西州立威 下第五章 談談理想第五百三十四章 了無遺憾第四百四十章 王師甫至第九百一十一章 軍心可用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司其職第七百五十八章 釋疑進財第六十四章 橫截聖意第八百七十六章 又見名將第五百六十四章 兕子頑疾第六百八十六章 君臣釋怨第二百八十五章 陌生夫妻第三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一十六章 獻計破城第六百八十七章 援至解危第二百一十一章 高下立判第六十一章 建蓋新房第五百一十四章 柳暗花明第三百九十章 使命在肩第八百八十九章 佈局設套第七百七十三章 初涉朝議第八百六十八章 試探揣度第四百六十三章 魔王截路第七百五十七章 請教釋疑第八百二十九章 清者自清第四百零一章 烹茶論道第八百零八章 諫臣辭世第九百三十五章 風急浪險第一百九十章 暗巷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