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章 各爲其主

祿東贊離開不是單純因爲憤怒,政治人物永遠是冷靜的,絕不會被衝動的情緒影響判斷和行爲,他的離開是因爲自己的身份不容許他繼續留在校場了。

所謂東郊演武,其實就是演給吐蕃使團看的,那些異國的使節只不過是順帶着嚇唬嚇唬他們,摟草打兔子的性質。

石堡攻堅,五百人點燃了小陶罐只轟炸了兩輪,那座在吐蕃人眼裡看起來原本固若金湯的石堡便化爲一堆碎石,這,就是唐國的底氣,唐國君臣用這種直白的方式強硬地告訴吐蕃人,和親是爲了和平,但唐國也不懼怕戰爭,並且有戰則必勝的能力。

能力就是那個曾經改變了鬆州戰局,並且任由唐軍收復鬆州後遣軍直插吐蕃腹地,幾乎快被他們打到國都邏些的小陶罐。

祿東贊忘不了當年身在邏些城的松贊干布聽聞鬆州已失的消息是多麼的驚愕,又聽聞遭到唐軍入境,在吐蕃境內見人殺人的報復性攻擊時,神情是多麼的震怒。

這一切,都因那個小小的黑色陶罐而起,是它扭轉了戰局,將吐蕃原本保持的優勢瞬間化爲頹然劣勢,也是因爲它,逼得驕縱的松贊干布不得不重新坐回談判桌上,與唐國使臣開始談起了“和平”,就連再次向唐國皇帝請求和親,語氣也不自覺地謙卑恭敬了許多。

這個小小的陶罐可以說給唐國找回了民族尊嚴,也給了吐蕃人一記響亮的耳光,令松贊干布從此正式將唐國列爲頭號對手強國。

而今日,唐國人再次祭出了這個小陶罐,喚醒了吐蕃人幾乎已快沉睡的記憶。

驚天動地的爆炸聲彷彿仍在祿東贊耳邊迴盪,祿東讚的臉色越來越陰沉。回去的路上,曾經見識過小陶罐的吐蕃隨從更是一臉懼色地告訴祿東贊,唐國的小陶罐似乎有所改進,威力比當年鬆州城下時更強大了,也不知這天殺的東西到底是怎麼弄出來的……

祿東贊一言不,冷着臉一路從校場回到了長安城內暫居的民宅中。

祿東贊明白,今日是唐國君臣對他的警告,警告他的原因是因爲最近他在長安城鬧得有點過分了,也不排除關於和親一事上已然出現了變故,李素那混賬挑撥成功,唐國皇帝確實已動搖了和親之念。

前後關節一想通,祿東贊頓時愈氣憤。

這是一個要臉的時代,無論大唐還是吐蕃,都覺得臉面很重要,“誠信”便是臉面,本來說好的事情,連聖旨都下了,被奸佞小人一挑撥,居然真叫他攪黃了,祿東贊滿腹怨意,怒不可遏,作爲吐蕃大相,國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人物,他還從來未曾受過如此折辱,在長安的這些日子卻已嚐盡了。

恨恨地一拍桌子,祿東贊決定明日必入太極宮面見李世民,定要爲吐蕃討個公道,欺人太甚了。

剛做完決定,隨從輕聲在門外稟報,李素來訪。

祿東贊怒眉一掀便待拒絕,轉念一想,來的這個是不但是冤家對頭,而且也是長安城裡著名的混賬,若拒絕見他,他必然又會在門口搞點事出來折辱吐蕃人,用強硬的方式逼他不得不出來相見,與其被折辱後相見,還不如趁他尚處於客氣狀態時識相點,見他一面然後打了他。

百般無奈的祿東贊無力地揮了揮手,下令請李素進來。

疲憊地揉了揉額頭,祿東贊重重長嘆。

沒想到外表如此溫文爾雅的人,說話行事竟如此無賴,簡直成了一塊滾刀肉,令人厭惡卻又無法打,……大唐什麼時候多了這麼一號東西?太失望了!

**

李素來得很快,而且還帶了隨從,鄭小樓和方老五一左一右陪着他進來的。

李素不傻,他知道現在的祿東贊恨不得將他大卸八塊,爲了防止他真的實現這個美好的願望,帶幾個武藝高強的高手在身邊是很有必要的。

進了前堂,見祿東贊一臉陰沉地坐在主位瞪着他,李素立馬露出驚喜的表情。

“祿兄久違了,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愚弟觀祿兄氣色愈嬌嫩白皙,關中的山水果然養人吶!”

祿東贊也沒請他坐下,只冷冷地道:“今日你我已相處整整一天了,李縣侯何言‘久違’?”

李素笑道:“剛纔那句是開場白,不管今日有沒有見過,但凡見面終歸要說這句話的,你是外國人,不懂大唐風俗和文化……”

祿東贊冷笑:“老夫算是看清了,你這人年紀不大,卻滿口胡言,沒一句是真,可笑當初你與老夫稱兄道弟,老夫還以爲真交到了一個朋友,沒想到認識的卻是一隻兇殘狡猾的豺狼,老夫不察,被你從背後狠狠咬了一口,老夫承惠領教了,這一口老夫銘記一生。”

李素嘖了一聲,搖頭道:“祿兄說這話,我可傷心了,你知道我的名字裡有個‘素’字,所以我吃素的,不咬人……”

頗有深意地看了祿東贊一眼,李素笑道:“說起當初與祿兄稱兄道弟,愚弟倒覺得被你咬了一口呢……”

祿東贊一愣,接着勃然大怒:“好個賊子!居然反咬老夫一口,老夫何曾做過對不起你的事?”

李素的笑容漸漸收斂起來,目光閃過一絲冷意,淡淡地道:“沒做過嗎?當初太子李承乾謀反,祿兄問問自己,你做過什麼?”

祿東贊呆了一下,接着重重地道:“老夫什麼都沒做過!賊子休得污衊我!”

李素噗嗤一聲笑了:“祿兄啊,你學壞了,和我一樣無恥了,這樣很不好……”

“賊子,可是欺老夫刀鋒不利乎?”祿東贊快氣瘋了。

李素笑着擺了擺手,道:“祿兄冷靜,其實你我都是同類人,彼此不妨坦蕩一些,無須色厲內荏,更不必死鴨子嘴硬。”

祿東贊深吸口氣,平復了一下情緒,坐下來緩緩地道:“李縣侯,老夫自問未曾得罪過你,你我從初識那日起,老夫對你一直以禮相待,因爲老夫對你甚爲欣賞,當初貴國與吐蕃的鬆州之戰,以你一人之力而扭轉了戰局,如此驚世之才,老夫深慕之,只願把臂言交,絕不願與之敵,李縣侯,老夫很想問一句,究竟老夫哪裡做得不對,讓你對我起了惡意,而壞了兩國和親大事?”

李素淡淡地道:“私交歸私交,你我終究非族類,我們各爲其主,便註定了不可能有太深的交情,爲自己的國家做出任何事都是無可厚非的,卑鄙也好,無恥也好,縱然你心中恨不得殺了我,可是對我大唐本國的君臣百姓來說,我卻是謀國英才,所以很早以前便有一句俗話,‘彼之仇寇,吾之英雄’,這個道理,想必祿兄應是懂的……”

祿東贊呆愣片刻,頹然一嘆:“李縣侯所言不虛,老夫深以爲然,受教了。”

李素笑道:“把這個道理說得更具體一點,祿兄,你在長安城的這些日子,不也一樣處處爲吐蕃國謀算佈局麼?”

祿東贊露出茫然之色,一臉莫名其妙地看着李素:“李縣侯何出此言?老夫一直在長安靜候貴國皇帝陛下賜嫁文成公主,哪裡做過什麼謀算佈局?”

李素嘆了口氣,道:“明人不說暗話,再裝可就真的貽笑天下了,祿兄,當初廢太子李承乾謀反,你暗中派隨從出城,快馬回到吐蕃,動五萬大軍,陳兵於邊境之上蠢蠢欲動,祿兄,貴國此舉,可是傷透了陛下的心吶!”

祿東贊冷冷道:“吐蕃大軍並未越過兩國國境。”

李素點頭:“確實未曾越過,因爲李承乾謀反失敗了,朝廷只用了一夜的時間便完全平定,或許連祿兄都沒想到,如此轟轟烈烈的謀反居然如此脆弱,那位被你寄予厚望的廢太子如此不爭氣……”

看着祿東贊越來越難看的臉,李素笑道:“你我不妨做個假設,假設李承乾謀反成功了,一朝登位,清洗朝堂,無數文臣武將下馬,無數新臣上位,國中混亂,門閥蠢動,軍隊動盪不安,對吐蕃來說算不算好消息?我且問祿兄一句,如果真有那個時候,吐蕃國列於邊境的五萬大軍會不會越過國境呢?”

祿東贊臉色立變,眼中迅閃過一抹心虛。

這個問題問得好,明擺着的結果,大家心照不宣,也算是兩國之間一層非常微妙的窗戶紙,被李素這麼一捅破,祿東贊實在不知該如何回答了。

祿東贊心虛的眼神只是一閃而過,卻被眼尖的李素捕捉到了,於是不由笑得愈開心。

“祿兄,剛纔我說過,你我各爲其主,爲自己的國家和君主做出任何事都是無可厚非的,你當初做出的決定並沒錯,換了我是你,恐怕會更激進一些,先不管那麼多,佔大唐幾個城池再說,以後若情勢不對,大不了還回去便是,對吧?若是願望實現,大唐果真亂了起來,更應揮兵高歌猛進,迅佔領劍南,嶺南兩道,切斷大唐與南詔,真臘,林邑等南方諸國的來往,最後陳兵瀘州與播州,對大唐的山南江南兩道虎視眈眈,就算再無寸進,至少吐蕃也從氣候和土壤惡劣的高原走下來了,從此在劍南嶺南兩道定居了,對不對?”

李素說着朝祿東贊扔去一記嗔怪的眼神:“祿兄,你真壞,你的想法怎能如此無恥……”

祿東贊冷冷道:“那是你的想法,不是我的!”(未完待續。)

第九百零五章 大敗之後第九十二章 溫柔歲月第二百四十八章 事實俱在第四百九十六章 齊王李祐第二百三十八章 選秀納妃第七百三十六章 虛情意妄第一百一十五章 鏖戰鬆州 下第一百零四章 聖意徵召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九百五十二章 初入東宮第六章 王家損友第三百三十三章 戍邊苦楚第六百八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一百八十六章 東市事發第一百七十三章 度盡劫波第六百一十九章 製造時機第三百六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六百八十六章 君臣釋怨第一百八十章 文武有別第五百九十五章 晉陽宮前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守鏖戰 下第六百四十章 所謂真相第七百八十二章 突生橫禍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漠盜匪第六百三十三章 武氏獻計第五百二十章 欲靜不止 下第八百八十一章 航海回訊第七百九十一章 邀宴鋪路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世處世第五百零六章 暫退一步第六百四十一章 魏王邀宴第八百六十四章 刺王殺駕第一百零三章 再次封官第八百七十一章 良諫難納第一百一十六章 獻計破城第七百五十九章 復官晉爵第九百三十二章 女王夜宴第七百七十五章 姓李名素第四百六十四章 世代交好第五百九十五章 晉陽宮前第一百八十三章 王樁出路第八百八十三章 火器攻城第七百一十七章 國法難容第二百六十八章 魔王告誡第二百九十五章 醉舞馬槊第六百零七章 自亂陣腳第八百零七章 歹計安內第三章 白璧微瑕第八百四十二章 重拿輕放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逢相認第七百五十一章 謀劃奪嫡 下夕陽下奔跑!!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二百九十四章 無畏無愧第八百六十三章 艱苦行軍第五百五十九章 閒落棋子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逢相認第二百五十三章 李素出宮第三百章 後顧有憂第七百一十四章 重籌在手第一百九十五章 風平浪靜第九百二十九章 意外所遇第九百一十九章 水落石出 下第三十一章 程府夜宴第二百九十二章 聖駕微服第二百九十五章 醉舞馬槊第五百七十九章 蕭然景象第八百零二章 得我爲君八千字兇殘更新已畢,求月票支援!!第一百九十四章 劫後重逢第十一章 活體實驗第七百八十四章 深陷泥沼第八百五十五章 不平之論第四百零九章 大敵將至第二百四十九章 雷霆震怒第六百六十六章 流歸長安第八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四百六十二章 登門拜訪第三百一十二章 遷調西州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可理計第一百九十二章 傾軋猜疑第八百六十四章 刺王殺駕第三百四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家報應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棚綠菜第八百二十九章 清者自清第八百三十四章 自請圈禁第七百九十三章 公主夜宴 上第八百三十章 舅甥計議 上第四百一十四章 戰前交鋒第一百四十八章 暖玉生香第二百九十四章 無畏無愧第六百章 長安多事第八百零七章 歹計安內第二百九十四章 無畏無愧第五百七十八章 江湖險惡第二百五十六章 父女隔閡第九百零七章 退兵部署 下第五百九十四章 駕至晉陽第二百三十四章 路見魏王
第九百零五章 大敗之後第九十二章 溫柔歲月第二百四十八章 事實俱在第四百九十六章 齊王李祐第二百三十八章 選秀納妃第七百三十六章 虛情意妄第一百一十五章 鏖戰鬆州 下第一百零四章 聖意徵召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九百五十二章 初入東宮第六章 王家損友第三百三十三章 戍邊苦楚第六百八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一百八十六章 東市事發第一百七十三章 度盡劫波第六百一十九章 製造時機第三百六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六百八十六章 君臣釋怨第一百八十章 文武有別第五百九十五章 晉陽宮前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守鏖戰 下第六百四十章 所謂真相第七百八十二章 突生橫禍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漠盜匪第六百三十三章 武氏獻計第五百二十章 欲靜不止 下第八百八十一章 航海回訊第七百九十一章 邀宴鋪路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世處世第五百零六章 暫退一步第六百四十一章 魏王邀宴第八百六十四章 刺王殺駕第一百零三章 再次封官第八百七十一章 良諫難納第一百一十六章 獻計破城第七百五十九章 復官晉爵第九百三十二章 女王夜宴第七百七十五章 姓李名素第四百六十四章 世代交好第五百九十五章 晉陽宮前第一百八十三章 王樁出路第八百八十三章 火器攻城第七百一十七章 國法難容第二百六十八章 魔王告誡第二百九十五章 醉舞馬槊第六百零七章 自亂陣腳第八百零七章 歹計安內第三章 白璧微瑕第八百四十二章 重拿輕放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逢相認第七百五十一章 謀劃奪嫡 下夕陽下奔跑!!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二百九十四章 無畏無愧第八百六十三章 艱苦行軍第五百五十九章 閒落棋子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逢相認第二百五十三章 李素出宮第三百章 後顧有憂第七百一十四章 重籌在手第一百九十五章 風平浪靜第九百二十九章 意外所遇第九百一十九章 水落石出 下第三十一章 程府夜宴第二百九十二章 聖駕微服第二百九十五章 醉舞馬槊第五百七十九章 蕭然景象第八百零二章 得我爲君八千字兇殘更新已畢,求月票支援!!第一百九十四章 劫後重逢第十一章 活體實驗第七百八十四章 深陷泥沼第八百五十五章 不平之論第四百零九章 大敵將至第二百四十九章 雷霆震怒第六百六十六章 流歸長安第八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四百六十二章 登門拜訪第三百一十二章 遷調西州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可理計第一百九十二章 傾軋猜疑第八百六十四章 刺王殺駕第三百四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家報應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棚綠菜第八百二十九章 清者自清第八百三十四章 自請圈禁第七百九十三章 公主夜宴 上第八百三十章 舅甥計議 上第四百一十四章 戰前交鋒第一百四十八章 暖玉生香第二百九十四章 無畏無愧第六百章 長安多事第八百零七章 歹計安內第二百九十四章 無畏無愧第五百七十八章 江湖險惡第二百五十六章 父女隔閡第九百零七章 退兵部署 下第五百九十四章 駕至晉陽第二百三十四章 路見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