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章 毛遂自薦

李治爭儲君的事在真正的大人物眼裡並不算秘密。長孫無忌,魏王李泰,李素等等,他們都知道李治有意爭太子之位,而且雙方如今正處於交火狀態。

可是這個秘密僅限於大人物,不是什麼阿貓阿狗都能知道的,這是一層窗戶紙,大家明知這層窗戶紙的存在,但誰也不會主動去戳破它,這也是大人物之間玩遊戲的規則,敲鑼打鼓滿世界宣告我要當太子,死得一定很難看。

李治的臉色現在也很難看,武氏戳破了這層窗戶紙後,李治忽然有種把她弄死滅口的心情。

想當太子的念頭連一個丫鬟都知道了,以後我該怎麼混?誰來拯救我不安分的青春?

見李治緊張了,武氏噗嗤一笑,道:“殿下莫驚,別忘了我可是李縣公府上的丫鬟,而且是個不太笨的丫鬟,同在一個屋檐下,李縣公所思所慮我多少知道一些……”

李治這才放下心,神情頓時有些羞怒了。

“你一個婦道人家,摻和男人的事做甚?子正兄沒教過你規矩麼?”

武氏輕聲道:“我……只是想爲殿下分憂。”

李治冷冷道:“分憂自有子正兄,不敢勞姑娘費心,時辰不早了,你還是早點回去吧,今日之事我會在子正兄面前保密,僕瞞主家可不是什麼好習慣,望姑娘下不爲例。”

武氏眸光一黯,垂頭沉默,這一刻,她真的很想放棄了。

今日的初識本就不算美好,李治對她防心很重,可以說從頭到尾都在提防着她,若不是看在李素的面子,恐怕他早就下令將自己驅趕出去了。

大人物們的事情,一個小小的丫鬟怎有資格參與?以爲自己還是當年那個令六宮俯首懼顏的武才人麼?早已物是人非了。

武氏苦笑數聲,規矩地朝李治行了一禮,然後轉身往外走。

罷了,此生便老老實實在縣公府裡當一個丫鬟吧,這個世界終究是男人的世界。

武氏神情悽然,一邊走一邊傷懷,越想越爲自己的命運傷心,越傷心便越覺得不甘心。

是的,她不甘心!憑什麼這個世界由男人說了算?憑什麼女人就不能治世安邦,青史留名?憑什麼自己明明擁有不遜鬚眉的謀略和魄力,卻只是因爲女兒身便只能一生屈居人下爲奴爲婢?

蒼天不公平,我便自己求一個公平!

走出兩步的武氏忽然停下了腳步,然後轉過身來,一雙美眸一眨不眨地盯着李治。

李治被這雙頗具威勢的眼睛盯得後背發毛,不自在地扭了扭身子,皺眉道:“姑娘還有事?”

武氏向前走了兩步,語氣愈發不客氣了:“殿下心懷吞吐天地之志,何故不肯納賢才,開視聽?如此狹量窄胸,談何圖謀大事?我今日費盡辛苦來見殿下,只爲向殿下毛遂自薦,殿下一不問策二不奏對,僅只因我是一介婦人便將我驅離,殿下明明可以有許多選擇,卻只將賭注押在李縣公一人身上,請問殿下,此爲英主之爲否?”

李治被武氏的氣勢嚇得一呆,隨即神色一凜,顯然武氏的話令他不得不重視了,因爲她的這番話……三觀太正了,真的沒法拒絕。

沉默片刻,李治忽然站起身,朝武氏行了一禮,正色道:“姑娘請恕我剛纔無禮,只是……也罷,我便先聽聽姑娘的說法,這次一定認真聽,請姑娘爲我指點一二。”

武氏抿了抿脣,忍住心中驚喜,努力維持平淡的表情,道:“殿下身陷囹圄不過是小小劫難而已,我還是那句話,山東士族可助殿下脫困,殿下莫忘了,您是太原王氏的女婿,這層關係對殿下非常重要……”

李治遲疑道:“可是……馮渡命案的嫌疑還在我身上,山東士族縱然出來爲我說情,終究大不過一個‘理’字,嫌疑未脫,如何令父皇赦我?”

武氏輕笑道:“廟堂之上,哪有什麼真正的是非黑白?拼的不過是人多勢衆而已,一個小小的言官被殺算多大的事?殿下之所以身陷囹圄,只因背後有人借題發揮,將小事變成了大事,殿下的身後若有強援站出來爲你請命,大事自然也就變成了小事,古往今來的朝爭黨爭,爭的從來不是事,而是人,最後都是借事除人而已。”

李治仔細咀嚼着武氏這番話,越品越覺得頗有道理,再想到李素這兩年教他的一些道理,很多方面居然一致,於是李治眼中漸漸放出了亮光。

“姑娘一席話,當初子正兄也教過我,呵呵,這是姑娘自己的見解,還是聽子正兄在府裡提起過?”

武氏臉色一黯,垂頭道:“李縣公是當世奇才,我不及也,在李縣公府上兩年,受他指點頗多,道理縱有異曲同工之處亦不足爲奇。”

李治點點頭,道:“好,那你說說,山東士族如何肯幫我?”

武氏不假思索道:“我願爲殿下去遊說太原王家,殿下是皇嫡子,有資格爭奪儲君,而且希望不小,相信太原王家會爲殿下賭這一次。”

“然後呢?然後怎麼做?如何幫我脫困?”

武氏笑道:“太原王家若願出手,說動整個山東士族已不是難事,殿下今日身陷之命案,說穿了其實是魏王和長孫宰相暗中所爲,如若山東士族羣起而爲殿下請命,陛下極爲疼愛殿下,定然順勢赦免你,而長孫宰相是久經風浪的國之重臣,當知利弊取捨,當他發現陛下有意放過你,又有山東士族齊聲請命,便知天時地利人和皆失,如此,長孫宰相斷然不會再參與其中,殿下之危可解矣。”

一番話入情入理,李治連連點頭,對武氏的能力不由高看了一眼。

這個女人……果真不簡單呀,難道說子正兄府上出來的人,哪怕是一個下人丫鬟都有這般本事?這也太妖孽太邪性了,改天要不要去他家裡住上一年半載沾沾仙氣?

思緒越飄越遠,隨即很快被拉了回來,李治此刻倒是變聰明瞭,聞言眼睛眯了起來,淡淡道:“姑娘爲我謀劃奔走,我感念在心,只不過,你爲我如此付出,想得到什麼?”

武氏猶豫了一下,終於還是決定敞開心懷說實話。

“只求殿下能將我收入麾下,我願一生爲殿下出謀劃策,我知李縣公也在輔佐殿下,不過一人計短,二人計長,武氏不才,或許李縣公偶有思慮不周的地方,我能拾遺補漏,聊充幕僚,以正殿下言行。”

李治沉吟起來。

眼前這姑娘看起來確實頗有謀略的樣子,不過鋒芒過盛,氣勢過強,隱有以臣凌主之勢,若能將她收服固然是好事,若不能收服她,日後這匹烈馬恐會越來越野……

有利也有弊,實在難以取捨,如今的李治急需要人才輔佐,可是眼前這個女人既是人才又是一顆定時炸彈,要還是不要,委實爲難。

武氏垂着頭,心跳徒然加速,她甚至閉上了眼,彷彿在等待命運的宣判。

短短一炷香時辰,能做的她都做了,盡了最大的努力推銷自己,李治願不願接受,全在他的一念之間了。

若他仍不願接受自己怎麼辦?

想到這裡,武氏縮在長袖中的纖手猛地攥緊,隨即又無力的鬆開。

今日事若不成,此生便老老實實當好自己的丫鬟吧,但願來生能投個男兒胎,再與天下英雄共逐失鹿。

彷彿過了一輩子那麼漫長,武氏終於聽到李治開口了。

李治說話的聲音很慢,而且語氣帶着幾分猶豫不決,顯然他也沒拿定主意。

“呃,武姑娘願爲我麾下幕賓,我自然是歡迎的……”

武氏狂喜,心跳愈發加快了。

然而卻又聽到李治接着道:“……只不過,姑娘終究是子正兄府上的人,我與子正兄親如兄弟,無論大小事皆不相瞞,所以,這件事我也不能瞞他,必須要與他說清楚,若他不願姑娘投奔我,我也只好說聲抱歉了,姑娘覺得如何?”

武氏長鬆了一口氣,嘴角已浮上一絲微笑,語氣輕柔道:“殿下但說無妨,李縣公早說過,我只是暫居李公府上,若有合適的去處,他絕不強留,若他知我投奔殿下,仍與他共奉一主,想必他會很樂意的,至少不會反對。”

李治深深看了她一眼,道:“你對子正兄很瞭解呀,平日無事時常揣摩他麼?”

武氏一滯,很快擡頭嫣然笑道:“揣摩上意是幕賓的本分,揣摩清楚了方能與主家進退一致,殿下覺得這樣做不好麼?”

李治仍盯着她,目光前所未有的嚴肅,稚嫩的臉色第一次露出威嚴。

武氏迎着他的目光,表情坦然無懼,二人的目光在半空中交會,碰撞。

良久,李治緩緩道:“子正兄向來待人和善,無論高官權貴還是販夫走卒,從無虧待欺凌,我不知道你爲何不甘於待在他府上,也不想問原因,不過我要告訴你,既然你投到我麾下,當謹守規矩本分,不可三心二意,我現在確實需要人才,但相比能力本事,我更看重‘忠誠’二字,武姑娘,明白我的意思嗎?”

武氏一凜,垂頭屈膝,恭聲道:“武氏願爲殿下效忠,此生不移,如有違誓,天雷殛之。”

李治展顏一笑:“甚好,武姑娘,往後的日子,便請你傾力輔佐相助,治這裡多謝了。”

武氏喜極,急忙回禮。

****

李治和武氏這兩位歷史名人,便以這樣的一種方式認識了。

蟄伏兩年,武氏終於靠自己的雙手抓住了機遇,而李治,也終於得到了一個不錯的人才。

武氏喜滋滋地回去了,李治獨坐院中,神情仍有些遲疑。

…………

李素第二天又進了宗正寺。

與太原王家談妥後,李素的心終於放下了一半,於是開始佈局幫李治脫困。

見到李治時,李素吃了一驚。

這傢伙眼眶發黑,雙目無神,坐沒坐相掩嘴打着呵欠,一副沒睡醒的樣子。

李素愕然扭頭看了看門外,道:“……宗正寺的福利未免太好了吧?關在這裡也能召女子進來供你淫.樂?”

李治正打着呵欠,聞言一愣,冗長而舒服的呵欠頓時被打斷,很不爽。

“召什麼女子?誰淫.樂了?”

李素打量着他:“你一晚沒睡的樣子,別告訴我你在通宵讀春秋,我會笑死的。”

李治白了他一眼,哼道:“論勤學博聞,我其實並不輸魏王兄……”

見李素一副準備笑死的架勢,李治悻悻道:“……只不過昨夜並非讀書,而是在想一個人……”

李素瞭然,老司機地挑了挑眉:“想女人?”

李治苦笑:“確實是想一個女人,不過不是你想象的那樣……”

“你怎知我想象中是怎樣的?”李素笑撫狗頭,然後感嘆道:“晉王殿下長大了,也該到懷春的年紀了,古人云‘知好色而慕少艾’,想女人又不丟人,爲何不承認?給你傳授個經驗,想女人時不能光想,還要配合一些書啊,圖畫啊,以及某種不雅的動作啊等等,想起來更真實……”

李治癒發哭笑不得:“子正兄誤會了,真不是你想象的那樣,實話說吧,我昨夜除了想女人,還想男人……”

李素大驚,神情頓時凝重起來:“這個問題有點嚴重了,你居然有這愛好?仔細說說,你想哪個男人?”

李治手指往前一伸:“你。”

李素沉默……

良久,雙手忽然捂住胸,李素很認真地道:“殿下,我雖願輔佐你當太子,但是,輔佐也是有底線的!”

“哎呀,你想哪去了!”李治有些羞怒了:“實話告訴你,昨日你府上一位丫鬟私下來找我,向我獻計之後又說要投奔我,我一晚沒睡,就是在琢磨這個丫鬟究竟是何心思,還有就是你,與這丫鬟究竟是何關係。”

李素聞言一怔,神色終於正經起來了。

“我府上一位丫鬟私下找你?”李素嘴角勾起一抹複雜的微笑:“殿下,這位丫鬟該不會恰好姓武吧?”

李治看着他,平靜地道:“看來你早知是她了,說說吧,這位丫鬟究竟怎麼回事?沒頭沒腦就給我獻計,然後說投奔,她想成爲我麾下的幕賓,我思來想去,覺得此事不能瞞你,否則便是我不義了。”

李素嘆了口氣。

武氏……終於還是走出了這一步,很早以前他便有預感,小小的李家終究留不住她的,池塘太小,不夠她折騰。

只是李素沒想到武氏的動作居然這麼快,而且選擇的時機也非常合適,正好選在李治失意落魄,四面楚歌之時,這個時候的雪中送炭,遠比將來發達後的錦上添花分量要重得多。

前世有句被人說爛了的俗話,“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爛歸爛,這句話實在是太有道理了,武氏終究還是以自己的方式在這個時代奮力發出了自己微弱的光芒。

沒有直接回答李治的問題,李素卻似有深意地反問道:“殿下覺得此女如何?”

李治想了想,道:“棱角分明,鋒芒過盛。”

李素笑道:“還有呢?”

“可用,但不可重用,其才弱子正兄三分,其野心卻強子正兄十分,用之亦當防之。”

李素眼中閃過一道古怪的目光,含笑道:“這是你對她的看法?”

李治點頭,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治識人之明有限,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畢竟只與她接觸過一次,還談不上了解。”

李素古怪地笑道:“對她的外貌呢?相貌啊,身材啊等等,這位武姑娘可是一位美女,你呢,恰好也到了發.情.交.配的年紀,難道對她沒有一點動心?”

李治苦笑道:“子正兄你說話可不可以不要那麼難聽,什麼發.情.交.配的……此女確是一位美女,姿色頗爲豔麗不俗,不過……”

李治笑了笑,道:“治所圖者,天下也,若被美色所迷,怎值得子正兄輔佐?再說,這位武姑娘當初可是父皇身邊的才人,關係論到這裡可就說不清了,天下絕色佳人多矣,我犯不着爲了她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那麼亂七八糟,而且還會被天下人唾罵恥笑,父皇若知我收她入房,恐怕也饒不過我,爲了這麼一位野心勃勃的女人,我值得冒天下之大不韙嗎?”

李素沉默半晌,然後……開始撓頭。

畫風不對呀,歷史上的李治可是被武氏迷得暈頭轉向,兩人不知怎的便對上眼,李世民還沒駕崩呢,李治這小屁孩就跟武氏背地裡郎情妾意,沉浸在姐弟戀的歡愉中不可自拔,後來李世民死後,武氏被髮配感業寺當尼姑,李治這個小禽獸都沒放過她,經常出入寺內,二人打得火熱,甚至頂着朝臣們噴出的唾沫星子,不顧所有人反對,強行下旨令武氏還俗,接進宮中,最後小三擠掉原配,成功上位,如果“小三”這個職業有祖師爺的話,武氏便是當之無愧的開山鼻祖,足夠有資格被現代的小三們立塊牌匾,早晚供香磕頭……

可是這一世……

這小屁孩爲何對武氏不感興趣了?到底哪個環節有了偏差?歷史的軌跡爲何又走偏了方向?

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九百一十一章 軍心可用第三百四十二章 圈地建宅第一百八十七章 以牙還牙第六百八十二章 誰試鋒芒第三百一十六章 小試身手第八十章 御筆親題第七百三十四章 各自罷兵第七十一章 檐下聽風第五十章 脫困求生 中第九百四十五章 父子衷腸 上第四百零七章 愚忠務實第八百六十三章 艱苦行軍第四百八十五章 內外親疏第五百四十章 庭院賞雪第三十一章 程府夜宴第一百二十章 捷報入京第二十一章 上學讀書第三百三十三章 戍邊苦楚第五十九章 父女面談第六百一十七章 回程還鄉老婆要生了,請假第八百七十二章 兵發柳城第三百一十四章 灞橋折柳第三百零七章 雷霆清洗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守鏖戰 下第七百零四章 大相辭行第二百六十六章 風雨過後第五百六十七章 難得善意第二百九十九章 水深灘淺第九百三十七章 歸鄉團聚第三百七十七章 孤城不孤第八百七十一章 良諫難納第八十五章 開鍋釀酒第六百零七章 自亂陣腳第三百二十二章 夜半敵襲 上第七百二十九章 東郊演武 上第四百三十二章 別後敘情第一百零九章 帥帳論戰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輸鬚眉第八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四十一章 東陽買詩第六百零三章 晉陽生變 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度盡劫波第一百五十八章 捨生忘死第七百三十章 東郊演武 下第四百七十六章 遊園所圖第八百一十二章 途窮問計 上第三百九十章 使命在肩第三百二十八章 荒涼破敗第九十三章 官媒上門第六十二章 驢脣馬嘴第四百九十九章 過猶不及第二十八章 賣詩鬻文第八百六十三章 艱苦行軍第四百四十三章 債務歸屬第五百六十五章 絕世高手第五百六十一章 責罰甚重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退兩難久違的單章求月票!!第二百五十一章 誅恕之爭第四百一十章 去留之爭第七十五章 盡釋誤會第六百六十八章 因恨謀篡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功大過第二百一十二章 工部尚書第一百八十九章 何妨輕狂第六百九十章 父子相殘 上第六百一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五百六十七章 難得善意第五百零三章 謎團頓解第四百六十一章 長安秘辛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兵歸宿第五百四十八章 欲靜不止第九百零六章 退兵部署 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鏖戰鬆州 上第六百五十四章 不共戴天第九百三十六章 長安西望第七百三十九章 金殿認錯第二十二章 村學冷清第六十一章 建蓋新房第二百八十七章 絕色男姿第三百三十章 民心不穩第六百七十五章 子夜奪門第二百零三章 東市大哥第七百四十九章 謀劃奪嫡 上第五百九十七章 危言聳聽第七百九十三章 公主夜宴 上第四十二章 畫眉深淺第四百六十四章 世代交好第九百零九章 臨危受命第八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八十七章 絕色男姿第四百五十章 啓程歸去第七百二十章 故人恩怨第七百八十二章 突生橫禍第一百九十八章 千里孤墳第五百二十九章 忠義之士第三百二十一章 西行艱辛第七百六十九章 傳統美德
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九百一十一章 軍心可用第三百四十二章 圈地建宅第一百八十七章 以牙還牙第六百八十二章 誰試鋒芒第三百一十六章 小試身手第八十章 御筆親題第七百三十四章 各自罷兵第七十一章 檐下聽風第五十章 脫困求生 中第九百四十五章 父子衷腸 上第四百零七章 愚忠務實第八百六十三章 艱苦行軍第四百八十五章 內外親疏第五百四十章 庭院賞雪第三十一章 程府夜宴第一百二十章 捷報入京第二十一章 上學讀書第三百三十三章 戍邊苦楚第五十九章 父女面談第六百一十七章 回程還鄉老婆要生了,請假第八百七十二章 兵發柳城第三百一十四章 灞橋折柳第三百零七章 雷霆清洗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守鏖戰 下第七百零四章 大相辭行第二百六十六章 風雨過後第五百六十七章 難得善意第二百九十九章 水深灘淺第九百三十七章 歸鄉團聚第三百七十七章 孤城不孤第八百七十一章 良諫難納第八十五章 開鍋釀酒第六百零七章 自亂陣腳第三百二十二章 夜半敵襲 上第七百二十九章 東郊演武 上第四百三十二章 別後敘情第一百零九章 帥帳論戰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輸鬚眉第八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四十一章 東陽買詩第六百零三章 晉陽生變 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度盡劫波第一百五十八章 捨生忘死第七百三十章 東郊演武 下第四百七十六章 遊園所圖第八百一十二章 途窮問計 上第三百九十章 使命在肩第三百二十八章 荒涼破敗第九十三章 官媒上門第六十二章 驢脣馬嘴第四百九十九章 過猶不及第二十八章 賣詩鬻文第八百六十三章 艱苦行軍第四百四十三章 債務歸屬第五百六十五章 絕世高手第五百六十一章 責罰甚重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退兩難久違的單章求月票!!第二百五十一章 誅恕之爭第四百一十章 去留之爭第七十五章 盡釋誤會第六百六十八章 因恨謀篡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功大過第二百一十二章 工部尚書第一百八十九章 何妨輕狂第六百九十章 父子相殘 上第六百一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五百六十七章 難得善意第五百零三章 謎團頓解第四百六十一章 長安秘辛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兵歸宿第五百四十八章 欲靜不止第九百零六章 退兵部署 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鏖戰鬆州 上第六百五十四章 不共戴天第九百三十六章 長安西望第七百三十九章 金殿認錯第二十二章 村學冷清第六十一章 建蓋新房第二百八十七章 絕色男姿第三百三十章 民心不穩第六百七十五章 子夜奪門第二百零三章 東市大哥第七百四十九章 謀劃奪嫡 上第五百九十七章 危言聳聽第七百九十三章 公主夜宴 上第四十二章 畫眉深淺第四百六十四章 世代交好第九百零九章 臨危受命第八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八十七章 絕色男姿第四百五十章 啓程歸去第七百二十章 故人恩怨第七百八十二章 突生橫禍第一百九十八章 千里孤墳第五百二十九章 忠義之士第三百二十一章 西行艱辛第七百六十九章 傳統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