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善惡之念

“善”與“惡”兩個字,對李素而言沒有太明顯的界限,做一件善事不會感到太大的心理滿足,做了惡事也不會覺得有多少愧疚,行善或是做惡,純看時與勢所需,當然,大部分是善的,這是天性,只要人還沒有壞到頭頂長瘡腳底流膿的地步,做善事的感覺終歸比做惡事強得多,說是行善積德,還不如說是尋求自我安慰與肯定,當一個人連續做了十件善事後,忽然做一件惡事時,心裡的愧疚不會那麼深,總覺得功與業能抵消,也不會遭報應。

這是人性,很多人心底深處其實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想法,佛家的因果,道家的修身,說到底差不多也是功與業的計算,不同的是,佛家的因果不止一世,而是生生世世,至於道家,則就很高冷了,管你功還是業,既入道門就給我好好煉丹,等着昇天。

老實說,李素的善惡是非心並不是很分明,所以對旁人行的善或惡,也不會太計較,這樣看起來,李素的性格顯得很寬容,脾氣很好的樣子,他的性格多少也被道家的一些思想所影響,看似和藹親切,其實內心高冷,管你幹了什麼,只要不惹我,一切都是浮雲。

只不過,此刻當武氏的俏臉忽然扭曲猙獰,陰惻惻在他耳邊說出“屠滅韓家滿門”的話時,李素的臉還是忍不住狠狠抽搐了一下,馬上扭過頭盯着她,眼中閃過一抹驚色。

實在無法想象,一樁滅門的慘事能從這張誘人的櫻脣裡說出來,朱脣微啓,吐出來的字字都彷彿帶着殺意,帶着血腥,連李素這種親歷過屍山血海的人都情不自禁感到渾身冰冷。

“屠滅滿門?”李素皺起了眉,彷彿懷疑自己聽錯了,於是再問一遍以確定。

漆黑的夜色裡,武氏並未看到李素冷的臉色,也沒看到他皺起的眉頭。

若論善惡是非之心,武氏比李素更淡薄,經歷過宮闈的榮光與低谷後,她從中學到了許多,“冷血無情”是最重要的一課,不僅如此,在她的認知裡,大唐所有的權貴應該都是冷血無情之輩,只要利益相關,完全可以漠視生命,殺戮無辜,她眼裡的大唐權貴和百姓,只是一條非常鮮明生動的食物鏈,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天經地義的事。

“是,屠滅滿門,韓侍郎家中婦孺老小,盡數屠滅,做下此事,必震驚天下,大唐自立國以來,從未出過這等重大血案,陛下和朝堂聞訊必然震怒,必然嚴旨徹查,到了那時,此案可不是刑部和大理寺兩大署衙能決定結果的,或許連三省宰相都會參與進來,甚至由陛下親審也未可知,李侯爺,若事情鬧到這般地步,相信那幕後主使之人必然會生了懼意,貧道不知幕後之人是什麼來頭,或許是朝中重臣,或許是世家門閥,甚至……也許是東宮太子,不管他是什麼人,論權勢,終歸不如陛下大,此案若鬧到不可收拾,第一個害怕的必然是他,若再不主動收手了結此案,難免會引火燒身,除非他是個瘋子,打定了主意與李侯爺同歸於盡,否則不可能撐得下去……”

武氏越說越得意,隱隱可見神采飛揚之狀:“時勢所迫,力所不逮,接下來侯爺什麼都不用做,時勢終會逼得他主動退讓,侯爺丈人的案子,相信那人也會主動給刑部和大理寺一個交代,只求儘快按下此事,不會再爲難侯爺的丈人,此案遂可不審而釋,兩兩相安。”

武氏滔滔不絕說了一大堆,直到說完了,臉上的得意之色仍未淡去,顯然這個主意她想了很久,自覺天衣無縫且簡單有效,可以說是通往真理的唯一途徑,此刻終於在李素面前表達完整且清楚,心中的得意之情,難以言表。

武氏說完後便垂頭不語,靜靜等着李素開口,神情依舊恭敬,並無半點邀功之色。

漆黑的樹影裡,李素的眼睛閃爍不定,死死盯着眼前這個看起來嬌弱秀麗的女子,心中卻久久無法平靜。

武氏說的每一個字他都聽進去了,而且不得不說,如果只看結果的話,武氏獻的這條計非常簡單有效,若依言而行,李素有信心能讓老丈人在最短的時間內從刑部大牢裡放出來,李家和許家也能儘快從這樁兇案中脫身自保,從而洗清這些日子的污名,甚至於,他還能從中現蛛絲馬跡,查清到底幕後主使之人到底是誰,日後是防備還是報復,全在自己一念之間,可以說,只要照武氏的話去做,事態基本可以扭轉,化被動爲主動了。

然而,李素能做嗎?

不可否認,善惡是非的概念在李素心中一直是比較模糊的,爲了達到目的,縱然乾點惡事也無所謂,結果是好的就行,只不過李素心中的“惡”,跟武氏心中的“惡”,二者顯然不是一個等級的,或者說,武氏如今的心裡其實已沒有了“善”和“惡”之分,有的只是結果,只要能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善也好,惡也好,根本不重要,無論過程善惡,都只是達到目的的一種手段。

李素現在的心情很複雜,不知該如何回覆武氏。

武氏獻計是一番好心,無論報恩也好,爲了博取他的信任以便將來得到一個離開道觀的機會也好,目前而言,她對李素沒有壞心思,她不敢,也沒有能力對李素使壞。

可是李素也見識到了武氏做人的底線,可以說,她基本已沒了底線。

滿門婦孺老小,她眼都不眨便輕飄飄一句“滅門”,一家老小的性命換來的只是朝堂君臣的注意,以及震驚天下的聲勢,從而讓李家和許家從這個案子裡脫身。

此刻李素腦子裡想到的並非老丈人的案子,而是自己與武氏在價值觀上的衝突。

李素的善惡模糊,但做人做事終究有底線,他不介意殺人,事實上他殺過人也坑過人,但他絕不對無辜動手,這是最基本的底線。可武氏,她根本已沒了善惡之念,爲達目的不擇手段,正如李素當初救她之前所預料到的,她這個人是一柄雙刃劍,可傷人亦可傷己,而且不易被控制,她的野心,她的手段,還有她扭曲的三觀,基本上與李素都格格不入,把她救出掖庭,實不知這一步到底是對是錯,待她有朝一日青雲直上,紅袖擲詔,他與她究竟是脣齒相依的盟友,還是互相傷害的死敵?

四周很安靜,方老五和鄭小樓領着部曲站在周圍,衆部曲隱約聽到了武氏的建言,但他們皆面無表情,作爲部曲,他們很清楚規矩,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必須有選擇性的過濾,有些不該他們看,不該他們聽的東西,他們自動選擇遺忘。

武氏垂着頭,一直靜靜地等待李素的迴應,態度雖然恭敬,可她的臉上還是有幾分得意的,她覺得自己的計策簡直無懈可擊,堪稱完美,李素如果是個思維正常的權貴的話,就一定會欣然採納她的建議。

許敬山的生死,武氏並不在意,她在意的是希望自己和他有一個美好的開始,這個開始無關男女之情,而是一個得才所用的機會,李素用了她的計謀,那麼她在他心裡從此必然有了一個位置,而她,也就有了新的前程,不管怎樣的前程,都比在清苦的道觀裡蹉跎年華,孤獨終老要好。

然而,李素的沉默維持了一炷香,越是沉默不語,武氏的心中越是忐忑,時間越久,她對自己越來越沒了信心。

如果自己的計策真正完美無暇,李素不該是這個反應!

待到一炷香時辰過去,武氏的表情漸漸由得意變爲了惶恐。

她覺自己又一次做錯了。

計策是完美的計策,她自己甚至暗中推演過無數次,確定了它的無懈可擊,計策沒錯,可是,人錯了。

武氏並不瞭解李素,這是她錯得最厲害的地方。

良久,李素終於打破了沉默,聲音沒了剛纔的溫和與笑意,略顯幾分陰沉。

“武姑娘,你是不是覺得……你獻上此計後,我便從此高看你一眼了?”

*****

ps:十多天沒沾酒了,這麼熱的天,沒有冰啤酒和小龍蝦該是多麼痛苦的事啊,恰好今天有人叫我出去宵夜,怎能令人失望?所以今晚更得少了點。。。諸兄見諒。。(未完待續。)

第六百二十六章 強行送賄第一百七十七章 夏花絢爛第二百二十四章 暗地交鋒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五百六十四章 兕子頑疾第三百三十八章 魑魅魍魎第七百六十二章 萬家生佛第七百七十二章 突陷危局第九十章 魔王醉酒 下第七百五十八章 釋疑進財第六百八十六章 君臣釋怨第二百五十七章 江湖伎倆第二百三十一章 朔望朝參 下第六百六十一章 酒後真言第七十三章 突降其禍第七百一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三百八十九章 恩將仇報第一百三十八章 懶散監正第八百九十章 城外激戰第七百零二章 文成公主第五百三十九章 錯情錯愛第八百九十八章 借兵交易第一百八十三章 王樁出路第二百三十四章 路見魏王久違的單章求月票!!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亂餘波第二百七十六章 蹊蹺祠堂第六百八十九章 遇伏功敗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辜牽扯第八百零九章 預謀發酵第五百八十七章 立箸即倒第七百七十章 夫妻同路第七百四十七章 靈犀點透第八百八十二章 慈不掌兵第三百七十二章 逆流而上第七百三十九章 金殿認錯第七百九十二章 去意漸堅第四百三十三章 兄弟重逢第七百三十章 東郊演武 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監丞來歷第三百九十六章 求兵乞命第八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七十三章 度盡劫波第八十七章 長安所見第一百二十章 捷報入京第六百零七章 自亂陣腳第二百四十章 衆人皆醉第一百零五章 馬載離愁第五百零三章 謎團頓解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漠玉人第九百六十五章 公道世間唯白髮 大結局第六百四十二章 真相大白第九百一十八章 水落石出 上第三百九十七章 慷慨赴義第七百六十七章 晉爵深意第五百二十一章 另起波折第五百五十九章 閒落棋子第二百一十五章 燒屋絕戶第二百七十三章 坦誠相對 下第八百一十九章 天家父子第二百零七章 君臣奏對 上第四百二十九章 殺身成仁 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忠君之事第九百五十二章 初入東宮第一百七十章 身陷監牢第五十六章 細述經過第八百七十章 帥帳論策 下第六百八十八章 哭訴衷腸第七百一十二章 金殿爭女第二百六十三章 聯姻作罷第二百四十一章 蓄勢待發第五百二十二章 暗藏禍胎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所必爲第三百一十五章 單手活擒第八百六十一章 臨別餞宴第一百三十一章 危機暗伏第八百七十一章 良諫難納第二百九十五章 醉舞馬槊第九百四十五章 父子衷腸 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峰迴路轉第五百零四章 巧取豪奪第四章 暫過難關第七十章 奏對問策 下第七百章 武家兄弟第九章 試治天花 上第九百一十一章 軍心可用第八百七十四章 渡河之戰 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拿輕放第一百二十七章 君臣相見第五百六十一章 責罰甚重第八百二十四章 身陷嫌疑第三百五十三章 西州立威 下第五百章 市井情懷第八十五章 開鍋釀酒第五百七十一章 辯證藥理第七百八十三章 另生枝節第八百八十一章 航海回訊第七百四十八章 送親啓程第一百九十七章 李家秘聞第三百七十五章 貶謫原由 上
第六百二十六章 強行送賄第一百七十七章 夏花絢爛第二百二十四章 暗地交鋒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五百六十四章 兕子頑疾第三百三十八章 魑魅魍魎第七百六十二章 萬家生佛第七百七十二章 突陷危局第九十章 魔王醉酒 下第七百五十八章 釋疑進財第六百八十六章 君臣釋怨第二百五十七章 江湖伎倆第二百三十一章 朔望朝參 下第六百六十一章 酒後真言第七十三章 突降其禍第七百一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三百八十九章 恩將仇報第一百三十八章 懶散監正第八百九十章 城外激戰第七百零二章 文成公主第五百三十九章 錯情錯愛第八百九十八章 借兵交易第一百八十三章 王樁出路第二百三十四章 路見魏王久違的單章求月票!!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亂餘波第二百七十六章 蹊蹺祠堂第六百八十九章 遇伏功敗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辜牽扯第八百零九章 預謀發酵第五百八十七章 立箸即倒第七百七十章 夫妻同路第七百四十七章 靈犀點透第八百八十二章 慈不掌兵第三百七十二章 逆流而上第七百三十九章 金殿認錯第七百九十二章 去意漸堅第四百三十三章 兄弟重逢第七百三十章 東郊演武 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監丞來歷第三百九十六章 求兵乞命第八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七十三章 度盡劫波第八十七章 長安所見第一百二十章 捷報入京第六百零七章 自亂陣腳第二百四十章 衆人皆醉第一百零五章 馬載離愁第五百零三章 謎團頓解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漠玉人第九百六十五章 公道世間唯白髮 大結局第六百四十二章 真相大白第九百一十八章 水落石出 上第三百九十七章 慷慨赴義第七百六十七章 晉爵深意第五百二十一章 另起波折第五百五十九章 閒落棋子第二百一十五章 燒屋絕戶第二百七十三章 坦誠相對 下第八百一十九章 天家父子第二百零七章 君臣奏對 上第四百二十九章 殺身成仁 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忠君之事第九百五十二章 初入東宮第一百七十章 身陷監牢第五十六章 細述經過第八百七十章 帥帳論策 下第六百八十八章 哭訴衷腸第七百一十二章 金殿爭女第二百六十三章 聯姻作罷第二百四十一章 蓄勢待發第五百二十二章 暗藏禍胎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所必爲第三百一十五章 單手活擒第八百六十一章 臨別餞宴第一百三十一章 危機暗伏第八百七十一章 良諫難納第二百九十五章 醉舞馬槊第九百四十五章 父子衷腸 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峰迴路轉第五百零四章 巧取豪奪第四章 暫過難關第七十章 奏對問策 下第七百章 武家兄弟第九章 試治天花 上第九百一十一章 軍心可用第八百七十四章 渡河之戰 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拿輕放第一百二十七章 君臣相見第五百六十一章 責罰甚重第八百二十四章 身陷嫌疑第三百五十三章 西州立威 下第五百章 市井情懷第八十五章 開鍋釀酒第五百七十一章 辯證藥理第七百八十三章 另生枝節第八百八十一章 航海回訊第七百四十八章 送親啓程第一百九十七章 李家秘聞第三百七十五章 貶謫原由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