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 武家兄弟

人類和別的動物一樣,都有很強烈的領地意識,陌生的人或動物進入別的動物劃好的領地內,會遭到強烈的近乎瘋狂的反擊,甚至不惜以命相搏,也要維繫自己在領地內的唯一性統治。』

人類其實也一樣,任何陌生人踏進自己的家裡,先心裡便有一種強烈的警覺和敵意,直到確認陌生人不存敵意,纔會漸漸放下防備。

李素就是這樣,不同的是,他把整個太平村當成了自己的領地,所以李素在村裡和村外完全是兩種態度,比如在長安城的李素,對人往往比較和善親切,見了誰都會老老實實行禮,性格非常隨和大方,也因此贏得了不少名將前輩和紈絝子弟的友情。

但是在太平村內,李素的性格卻比較暴戾,任何陌生人進入太平村的範圍,只要確認他未存善意,李素通常都是痛下殺手,毫不留情,從當初李承乾派刺客殺李道正,到叛軍在窯洞外意圖害他滿門,李素的處理從來都是一個不留,趕盡殺絕。

今日又在村裡碰上這麼一樁事,雖然人家的惡意是衝着武氏去的,但李素卻很不爽。武氏是李家的人,儘管只是暫時的,儘管她只是個丫鬟,但李家的任何人都不允許被外人欺負。

兩名年輕男子被揍得很慘,李家部曲明白李素的意思,也知道李素護短的心思,所以下手根本沒留餘地,揍人專往肋下,關節,臉部等等最痛的地方招呼,沒過片刻,兩人已躺在地上抱頭,殺豬般嚎叫求饒。

武氏向李素行禮過後,見李素神色不善,便很老實地站在他身後,一言不地看着兩人捱揍,過了很久,李素轉頭看着她。

“這倆貨幹啥的?”

武氏猶豫了一下,輕聲道:“是奴婢的兄長,武元慶,武元爽。”

李素眼睛微微一眯:“原來是應國公之子……”

應國公武士彠,武氏的生父,同時也是武元慶武元爽的父親,兄弟二人與武氏其實是同父異母,武家兄弟的母親是相里氏,相里氏逝世後,武士彠續絃,這才娶了關隴貴族楊家之女楊氏。

武士彠是開國功臣,早在李淵還是太原留守時,武士彠便勸過李淵起兵反隋,爲了佐證起兵的正確性,武士彠哄騙功夫出神入化,說什麼恍惚中聽到半空有人高呼“有稱唐公爲天子者”,還夢到李淵騎馬而登天,“以手捫日月”,反正瞎話張嘴就來,哄得李淵一愣一愣的,高興壞了。

後來李淵果然起兵,武士彠更是不遺餘力,傾盡家財相助,所以才得了李淵的器重,大唐立國後被封爲應國公。作爲一個木材商人出身的武士彠,不得不說,他做了生平最具眼光的一筆投資。

然而投資是有時效性的,也就是俗稱的過期作廢。

武士彠死後,應國公的爵位傳給了他的長子武元慶,說來也是國公權貴之家,一家自然富貴之極,可是富歸富,貴卻不然,武士彠死後,武家漸漸被排擠出了權力中心,畢竟武家的底蘊太單薄,武士彠本身只是一個商人,他的祖上也並不是什麼顯赫門閥世家,全家的富貴前程全只繫於武士彠一人,更何況武士彠此人在李淵和李世民眼裡也只是一介商人,起兵艱難時需要倚重武家的財力相助,一旦得了天下,整個江山都成了李家的,武家那點財力自然可有可無,種種原因之下,武家漸漸被排擠出了權力中心,被當權者遺忘。

人走茶涼,世情如此。

所以繼承應國公爵位的武元慶,其實混得並不如意,在長安城真正的權貴眼裡,也只是個頂着國公頭銜的落魄貴族而已,武家兄弟這幾年在長安城上竄下跳,欲結識權貴,謀取真正有實權的官職,一混許多年,卻仍無任何收穫。

當然,兄弟二人對武氏這個同父異母的妹妹,態度自然好不到哪裡去,武士彠死後屍骨未寒,他的續絃夫人,武氏的生母楊氏以及一家母女便被翻臉無情的武家兄弟趕出了家門,流落於長安城寒居陋宅之中艱難度日,這也是武氏不得不進宮選秀以求騰達的原因之一。

論血緣都是一家人,可是論親疏,武家兄弟和武氏的關係可謂降到了冰點,今日無緣無故尋來太平村,兄弟二人還對武氏動手,實在令李素難解。

“你欠這倆貨錢了?還是說……令尊逝故後遺產問題沒解決清楚?”李素只好從最世俗也是最符合邏輯的方向猜測。

武氏嘴角一勾,隨即垂頭輕聲道:“都不是,兩位兄長他們……”

聽着武家兄弟越來越淒厲的慘叫,武氏忍不住道:“侯爺,此二人雖不爭氣,武元慶也是當朝國公,侯爺還是先饒了他們吧。”

李素笑道:“彼雖不仁,你卻有義,便如你所請。”

擺了擺手,李素吩咐方老五等人停手,將武家兄弟扔到一旁。

武氏搖頭道:“奴婢非有義,他們在我眼裡,與陌生人無異,侯爺打他們殺他們奴婢絕無半分憐憫,只是侯爺是欽封之爵,自當愛惜羽毛,若將此二人打出好歹,傳出去不大不小是樁罪過,惹陛下訓斥,長安城還會有人說侯爺恃寵而驕,無端招來閒話,侯爺若爲奴婢而污了聲名,卻是奴婢的罪過了。”

李素冷冷道:“國公也好,王爺也罷,太平村終歸不是他們隨心所欲撒野的地方,我連太子都惹過,也不差一個國公了。……武姑娘,他們今日來太平村尋你作甚?”

武氏瞥了武家兄弟一眼,冷笑道:“兩位兄長謀求官職,求告無門,聽說博陵崔氏正房老三素好漁色,於是便想起了我這個被趕出家門的妹妹,欲將奴婢許給崔氏老三,以求富貴。”

李素愣了一下,然後邁步便朝武家兄弟走去。

剛走兩步,方老五攔了一下,小心翼翼地道:“侯爺,這倆貨被揍得血肉糊拉的,不成人形了,還是莫污了侯爺的眼吧……”

李素笑道:“無妨,我就想親眼見見所謂人渣是什麼模樣,大唐民風純樸,人人要臉,遇到這麼兩位賣妹求榮的人渣實在不容易。”

武家兄弟躺在地上低聲哀嚎,剛纔李家部曲一通揍下來,顯然把這兄弟倆揍得不輕,二人的臉腫得像豬頭,鼻孔和嘴角流血不止,眼圈被揍成了熊貓,武元爽的一隻手臂呈一個怪異的角度扭曲着,顯然被揍脫臼了,看他們痛苦的模樣,不知道身上還有多少傷,估摸連內傷都少不了。

很好,大快人心,至少李素覺得很爽。

走到二人跟前,李素蹲下身,笑吟吟地看着他們。

“原來是開國功臣之後,李某有禮了,剛纔不知究竟,不小心誤傷,二位受委屈了。”

武元慶年紀稍長,一身白色長衫已然又髒又亂,活脫剛被一羣山賊劫了色似的,兩眼腫得睜都睜不開了,仍然非常努力地睜開眼,看着眼前模糊的李素。

“涇陽縣侯李素,是你吧?”武元慶聲音嘶啞地道。

李素頗覺意外,笑道:“你認識我?”

武元慶冷笑,嘴角剛一扯動,便疼得哀哀直叫。

李素誠懇地勸道:“臉上有傷的時候就不要做冷笑這種高難度表情了,做出來又疼又難看,而且對敵人也絲毫不能產生威懾作用,反而看起來更可笑,咱們可以表情正常的說說話,武公爺覺得如何?”

武元慶一滯,渾身的怨毒和憤怒氣勢頓時破功。

“早聽說李縣侯年少封爵,恃功驕寵,橫行長安人皆所懼,今日武某領教了。”

李素正色道:“沒一句好話,簡直是胡說,明明是長安城裡人見人愛……說說吧,武公爺不在你的國公府裡驕奢淫逸,卻跑到我這小小的太平村裡作威作福,看來是覺得國公能壓縣侯一頭,故意來逞威風了?”

二人一來一往,各自朝對方頭上硬扣帽子,非常的沒節操。

武元慶艱難地擡頭,瞥了不遠處的武氏一眼,道:“聽聞舍妹屈居於貴府,而且委身爲奴爲婢,武家好歹也是堂堂功勳之後,怎能受此****?今日武某特來接舍妹回家,沒想到剛進村便被李縣侯盛情款待了。”

李素眨眨眼,指着武氏道:“你說的‘舍妹’,難道是這位武姑娘?”

“正是。”

“那就奇了……”李素露出大惑不解之色,道:“我聽說令尊仙逝後,武姑娘和母親便被你們兄弟趕出家門,恩斷義絕了,這些年武家母女在長安城寒舍陋宅,食不裹腹,日子過得悽苦,也不見你們兄弟過問一下,怎的今日卻突然大善心,覺得武姑娘屈尊我家便受了****?”

武元慶怒道:“此爲家事,與你外人何干?李縣侯,今日你指使部曲毆打當朝國公,這事沒完!明日朝會武某必向陛下求個公道!”

李素白眼一翻:“當朝國公未投名帖,未着朝服,鬼鬼祟祟跑來太平村,我家部曲怎知道你們是來探望妹妹還是來盜墓的?當然先打了再說,嗯……明日陛下面前我就這麼說。”

**

ps:還有一更。。。(未完待續。)

第九百五十二章 初入東宮第六百一十七章 回程還鄉第八百四十七章 子夜良緣第一百一十九章 收復鬆州 下第八百一十一章 局中局外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州奏疏第一百零八章 不甘平庸第八百九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三百三十九章 夜半劫持第九百零三章 壓陣挽瀾第四百九十八章 茶道歧路第十二章 上達天聽第三百九十六章 求兵乞命第三百零四章 名揚天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所謂民心第五百四十五章 各自亮劍第五百章 市井情懷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恥下問第六百三十三章 武氏獻計第四十九章 脫困求生 上第六百二十章 心計稚嫩第六百三十六章 重禮收買第七百六十七章 晉爵深意第七百二十二章 君臣議農第一百三十章 退親失敗第二十六章 童叟無欺第七百六十六章 衆將登門 下第三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八百八十一章 航海回訊第一百零六章 校場聚將第三百二十三章 夜半敵襲 下第九百五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漠玉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家姐妹第五百九十一章 安排善後第七百五十七章 請教釋疑第三百九十六章 求兵乞命第四百二十章 攻守鏖戰 中第十章 試治天花 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孤城不孤第六百八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可理計第六百七十七章 有所必爲第七百六十五章 衆將登門 上第八百七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漠玉人第九百四十六章 父子衷腸 下第九十九章 自污毀親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地交易第五百五十章 上達天聽第八百六十三章 艱苦行軍第三百四十七章 所謂民心第六百七十五章 子夜奪門第六百三十四章 善惡之念第八百八十二章 慈不掌兵第九百零八章 意外選擇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域動盪第九百一十七章 冬盡春來第七百六十五章 衆將登門 上第六百零七章 自亂陣腳第二百九十章 彎仔碼頭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下衝突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七百六十八章 東征之念第七十六章 酩酊大醉第九十三章 官媒上門第二百三十四章 路見魏王第六百五十五章 獻計除敵 上第八百七十章 帥帳論策 下第三百零二章 諫書犯顏 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君臣城府第八百八十九章 佈局設套第六百五十二章 一日定情第六百六十九章 李家丫鬟第五百九十五章 晉陽宮前第一百零四章 聖意徵召第六百二十一章 入宮述職第五百五十六章 年關故人第六百九十章 父子相殘 上第六十四章 橫截聖意第七百八十八章 侯門巾幗第九百五十八章 臨別衷腸第四百零七章 愚忠務實第一百一十九章 收復鬆州 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胡人商隊第三百六十四章 迫在眉睫第六百四十章 所謂真相第九百五十七章 設計埋雷第八百六十四章 刺王殺駕第一百五十三章 羣魔亂舞第四十七章 遭遇挾持第四百七十章 刁蠻跋扈第三百三十七章 事不可爲第四百八十章 中秋遊園 上第七百六十四章 滿城風雨第八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七十七章 有所必爲第六百一十一章 門閥恩怨第三十章 志向高遠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威無常
第九百五十二章 初入東宮第六百一十七章 回程還鄉第八百四十七章 子夜良緣第一百一十九章 收復鬆州 下第八百一十一章 局中局外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州奏疏第一百零八章 不甘平庸第八百九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三百三十九章 夜半劫持第九百零三章 壓陣挽瀾第四百九十八章 茶道歧路第十二章 上達天聽第三百九十六章 求兵乞命第三百零四章 名揚天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所謂民心第五百四十五章 各自亮劍第五百章 市井情懷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恥下問第六百三十三章 武氏獻計第四十九章 脫困求生 上第六百二十章 心計稚嫩第六百三十六章 重禮收買第七百六十七章 晉爵深意第七百二十二章 君臣議農第一百三十章 退親失敗第二十六章 童叟無欺第七百六十六章 衆將登門 下第三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八百八十一章 航海回訊第一百零六章 校場聚將第三百二十三章 夜半敵襲 下第九百五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漠玉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家姐妹第五百九十一章 安排善後第七百五十七章 請教釋疑第三百九十六章 求兵乞命第四百二十章 攻守鏖戰 中第十章 試治天花 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孤城不孤第六百八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可理計第六百七十七章 有所必爲第七百六十五章 衆將登門 上第八百七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漠玉人第九百四十六章 父子衷腸 下第九十九章 自污毀親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地交易第五百五十章 上達天聽第八百六十三章 艱苦行軍第三百四十七章 所謂民心第六百七十五章 子夜奪門第六百三十四章 善惡之念第八百八十二章 慈不掌兵第九百零八章 意外選擇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域動盪第九百一十七章 冬盡春來第七百六十五章 衆將登門 上第六百零七章 自亂陣腳第二百九十章 彎仔碼頭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下衝突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七百六十八章 東征之念第七十六章 酩酊大醉第九十三章 官媒上門第二百三十四章 路見魏王第六百五十五章 獻計除敵 上第八百七十章 帥帳論策 下第三百零二章 諫書犯顏 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君臣城府第八百八十九章 佈局設套第六百五十二章 一日定情第六百六十九章 李家丫鬟第五百九十五章 晉陽宮前第一百零四章 聖意徵召第六百二十一章 入宮述職第五百五十六章 年關故人第六百九十章 父子相殘 上第六十四章 橫截聖意第七百八十八章 侯門巾幗第九百五十八章 臨別衷腸第四百零七章 愚忠務實第一百一十九章 收復鬆州 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胡人商隊第三百六十四章 迫在眉睫第六百四十章 所謂真相第九百五十七章 設計埋雷第八百六十四章 刺王殺駕第一百五十三章 羣魔亂舞第四十七章 遭遇挾持第四百七十章 刁蠻跋扈第三百三十七章 事不可爲第四百八十章 中秋遊園 上第七百六十四章 滿城風雨第八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七十七章 有所必爲第六百一十一章 門閥恩怨第三十章 志向高遠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威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