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一章 臨別餞宴

bookmark

今晚的太極宮不平靜。

御駕親征在即,宮裡的宦官宮女們忙成了一團。

皇帝親征不是小事,出征時不僅講究各種禮儀,而且隨行的隊伍龐大,帶的東西也多,各種象徵皇帝身份的車輦,玉器,屏扇,節杖等等,差一樣都不行,所以李世民下了東征聖旨後,宮裡便忙開了。

深夜的宮闈內忙碌不休,甘露殿外的長廊下,魏王李泰垂頭跪在門檻外,已經跪了一個多時辰了。

膝蓋麻木得彷彿已不屬於自己,李泰肥肥的臉頰不停抽搐,忍受着腿部傳來的陣陣刺痛,他默數着時間,越數越覺得悲哀。

跪了一個多時辰,父皇仍不願見他,可他卻堅持不了多久了,或許下一刻,他便會倒在地上。

終於,殿內傳來輕碎的腳步聲,殿門打開,常塗那張面無表情的棺材臉出現在李泰面前。

“陛下口諭,宣魏王進殿。”

陷入半迷糊狀態的李泰如聞天籟,整個人忽然清醒了,眼淚頓時流了下來,伏地哽咽道:“兒臣謝父皇……”

常塗居高臨下地瞥了他一眼,然後嘆了口氣,面無表情地讓到一旁,李泰雙手撐在地上,粗壯的手臂費力地支撐起整具肥胖的身子,吃力地站了起來,剛站定,膝蓋一陣劇痛,李泰兩腿一軟,不由自主地跌倒在地,接着又咬着牙拼命站起身……

從頭到尾,常塗都只是靜靜地站在旁邊,沒有伸手攙扶。

對天家皇族的子女來說,常塗的存在是非常超然的,他以奴婢的身份,卻凌駕於尊卑之外,像一道沒有身份的影子,可影子的主人卻是天下最具權勢的皇帝,尊貴如皇子公主者,亦對他心存敬畏。

好不容易站直了身子,李泰彎腰揉了揉膝蓋,活絡了一下血氣後,這才整了整衣冠,垂頭恭敬地輕輕走入大殿。

李世民穿着黃色便袍,坐在案前垂頭批閱奏疏,李泰進殿見禮他也沒擡頭看他一眼。

見李世民如此冷淡的態度,李泰心中一寒,愈發悲愴不已。

“兒臣泰,拜見父皇……”

李世民輕輕“嗯”了一聲,眼睛仍盯在奏疏上,淡淡道:“夜已深,青雀何事見朕?”

李泰撲通一聲跪下,大哭道:“兒臣萬死,求父皇恕兒臣這一遭,這些日子兒臣在府中閉門思過,痛定思痛,自省而再省,兒臣自覺犯下滔天大錯,奈何悔之晚矣,覆水難收,父皇,兒臣不該對雉奴心生嫉意,更不該對親弟弟設毒計,行誣陷之惡事,兒臣真的錯了,求父皇恕兒臣……”

李世民執筆的手一頓,直到這時,他才擡起頭,銳利的目光如利劍般刺向李泰。

“青雀,爾知道朕最痛恨什麼嗎?”

李泰連連點頭,神情悔恨地道:“知道,父皇最痛恨手足兄弟相殘。”

李世民嘆道:“當年,息太子建成,齊王元吉在玄武門中設下埋伏,欲取朕性命,幸得玄武門禁衛總領常何密告,朕方知其陰謀,當時朕本欲離京暫避,不與兄弟爭鋒,可惜長安城內外皆是太子黨羽,朕避無可避,這纔不得不奮起反擊,將兩位兄弟擊殺……”

深深注視着李泰那張悔恨的臉,李世民緩緩道:“朕對兄弟動手,是因爲迫不得已,爲了保全自己的性命,若非息太子咄咄逼人,欲置朕於死地,朕怎會奮起而擊?這天下本是他的,朕幾時覬覦過?天下人看錯了朕,連朕的兒子也看錯了朕!”

李世民說着,語氣漸漸變得陰森,冷冷道:“莫非你們以爲,朕曾經做過的事,你們便可起而效之麼?當年的情勢,朕已是鋼刀加頸,命懸一線,可青雀你呢?誰把刀架在你脖子上了?你對親弟弟出手,分明是受權欲所誘,與朕豈可同日而語?都是骨肉相殘,你之初衷何其齷齪卑賤!”

李泰大驚,不停地磕頭大哭道:“父皇,兒臣是真心悔悟了!求父皇再給兒臣一次機會,兒臣權欲蒙心,一時糊塗犯下大錯,以後再也不敢了!”

李世民搖頭,有些憂傷地嘆道:“最難揣度是人心,父子兄弟亦然,你說悔悟了,教朕如何信你?你知不知道,朕多麼喜歡當年那個勤奮淵博,有爾雅君子之風的青雀啊……可是,你爲何變成了現在這般模樣?朕喜歡的那個青雀……好像死了。”

李泰大哭道:“父皇,青雀沒死,兒臣還是當年的那個青雀,一時糊塗豈可蓋棺定論?父皇,您一定要看看兒臣如何痛改前非……”

“你如何痛改前非?”

“兒臣願隨父皇征討高句麗,爲父皇殺敵立功,將功贖罪!”

李世民瞳孔一縮,沉聲道:“你身軀不便,沉痾在身,如何耐得行軍之苦?罷了,朕知你心意便夠了……”

李泰斬釘截鐵道:“不,父皇,兒臣一定要隨父皇出征!再苦兒臣都能撐過去,父皇在遼東出生入死,兒臣怎忍在長安安享太平?此不孝也,求父皇應允兒臣所請!”

李世民皺眉:“朕知你心意便夠了,爲何如此執着?戰場刀箭無眼,你是讀書人,素未經歷戰陣,何必冒此性命之險?”

李泰重重磕頭,然後以頭觸地一動不動,雖未再出聲,可這個動作卻充分說明了他主意已定,絕不更改。

李世民目光如電,深深地注視着他,父子二人就這樣陷入久久的沉寂和僵持。

良久,李世民長長一嘆:“罷了,朕便應允你隨軍吧,明日城外屯營校場點兵,大軍開拔後,你須時刻隨朕身邊,不可貿動。”

李泰大喜,急忙拜道:“多謝父皇成全!”

李泰滿意地離開了,今日進宮的目的已經達到,他彷彿獲得了重生一般,整個人注入了一股清泉般的活力,心情也放鬆了許多。

順利達到這個目的,或許,東宮太子之位並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麼絕望,東征之戰不僅是大唐的國戰,同時也是他李泰的戰場,這場戰爭的勝負,不僅決定國運氣數,也決定他個人的生死榮辱。

明明勝券在望,卻不慎中盤失地,教他如何甘心?

…………

李泰離開很久,李世民仍負着手站在殿門前,入神地仰頭看着天上一輪昏暗的殘月。

良久,李世民忽然道:“常塗。”

常塗如鬼魅般出現。

“魏王近日出過府嗎?”

常塗語氣平靜地道:“昨夜魏王從王府後門悄悄出府,只帶了兩名隨從,去了長孫府,在長孫府後院東廂房裡,二人相談半個多時辰後,魏王悄然回府。”

李世民目光頓時冷森起來,揮退常塗後,蹙眉久久不語。

半晌,李世民如呢喃般輕聲自語:“……爾已位極人臣,爲何仍不知足?竟參與天家爭儲之事?輔機啊,長孫一家之盛衰,怎可用天下社稷之興亡換取?”

****

長安城,晉王府。

今夜晉王設宴,款待賓客。

賓客不多,最重要的賓客是李素,除了李素外,還有許敬宗,裴行儉,李義府三人,明眼人都看得出,這三人只能算是陪客。

縱然是陪客,三人也受寵若驚。

如今魏王失寵,晉王異軍突起,朝野皆知晉王李治在當今天子心中的分量越來越重了,於是李治在朝堂中的聲望也漸漸隆厚起來,尤其是東征聖旨頒行天下,天子指名晉王留守長安監國後,李治在朝中的聲望已然達到了巔峰,朝臣們震驚之餘,已不得不承認一個鐵一樣的事實,晉王有很大的希望成爲東宮太子。

所以在許敬宗三人的眼中,晉王成爲太子已是鐵定的結果,未來的太子宴客,只請了寥寥幾人,說明他們三人在太子心中分量不低,將來一個潛邸從龍之功是跑不掉了,三人自然欣喜若狂。

當然,比起晉王對李素特殊的禮遇,三人的待遇自然還是差了許多,這個……沒辦法,誰叫晉王與李公爺的交情非同一般呢,當初晉王還是個懵懂青澀少年時,二人便有了晉陽同生共死的經歷,這可是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

此時,一身華貴便袍的李治已端起了杯,親自離席走向許敬宗。

許敬宗心頭一跳,急忙起身。

李治端杯走到許敬宗面前,含笑注視着他,道:“許少監,我很早便認識你了,當初子正兄還是火器局監正的時候,我便與你見過,聽聞你還是子正兄的妻叔,治能得許少監輔佐,實爲幸事,治敬你,飲勝!”

許敬宗一臉感動,連連自謙幾句,然後很痛快地仰頭飲盡。

李治滿上酒,又走到李義府面前,含笑道:“李學士,治也很早就認識你了,當年劍南道巡察大使李大亮向父皇薦舉,贊你‘才思精密,執筆如刀,可相矣’,這話治一直記得,沒想到李學士也願輔佐我這不才之子,實在委屈足下了,來,治敬你一杯,飲勝!”

李義府誠惶誠恐狀,搶先一口飲盡。

李治又走到裴行儉面前,笑道:“許,李二位皆是孔門書生,裴兄雖位卑,卻是難得的文武雙全,子正兄曾多次向我薦舉兄之高才,今日得見,果然名下無虛,治之大業方興未艾,能得裴兄不棄,治之幸也。”

裴行儉也是受寵若驚,當然,到底爲人比較正派,就算滿心歡喜,也做不出許李二人誠惶誠恐的做作模樣,只是笑着端杯,神情恭謹地飲盡杯中酒。

輪流敬酒之後,李治有些微醺,走到李素身旁,隨意地盤腿一坐,然後整個身子靠在李素身上,一手搭在李素的肩上,笑道:“你家的烈酒太厲害了,我才喝了三杯,便有些晃盪,怕是再也喝不動啦,子正兄,待你東征回朝之日,咱們痛飲三日,不過……咱們還是喝葡萄釀吧……”

看着李治在李素面前貌似失儀卻親密隨意的模樣,許敬宗等三人頓時對二人的交情有了更深的體會,三人不由又羨又嫉,感慨叢生。

這般交情,就算將來達不到“天下共之”的程度,至少國庫能分一半吧?

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所必爲第六百一十四章 圖窮匕見 下第五十五章 混世魔王第六百零一章 不定取捨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一百七十一章 東陽探監第四百三十四章 細論時勢第一百一十章 鐵蹄錚錚第九百五十三章 武氏試探第四百八十五章 內外親疏第八百零七章 歹計安內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恩未報第三百四十八章 水落石出第三百八十四章 璀璨明珠第三百五十九章 忠君之事第八百七十七章 收爲己用第一百零九章 帥帳論戰第三百二十三章 夜半敵襲 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進退難取第四百二十五章 烈火焚城第八百四十六章 故人遠來第一百二十八章 蹊蹺親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腹黑上司第九百零四章 亂後反擊第七百九十九章 公主夜宴 下四第一百六十章 術業專攻第八十七章 長安所見第二百八十五章 陌生夫妻第四百零六章 關塞馳援第四百二十九章 殺身成仁 上第九章 試治天花 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魏王亮劍第八百二十章 假戲真做第五百二十一章 另起波折求保底月票!!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五百一十五章 雞血魔王第二百六十五章 解除婚約第五百七十五章 不信不敬第四百五十六章 君臣敘舊第四百九十八章 茶道歧路第一百九十章 暗巷廝殺第三百三十七章 事不可爲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識利害第五百四十七章 烏龍截擊第四百八十七章 封官入省第六百八十六章 君臣釋怨第八百三十九章 借得東風第七百八十六章 君臣論將第十四章 善因善果第三百一十三章 離人愁緒第六百章 長安多事第九百六十三章 加恩晉爵第三百八十七章 星夜兼程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亂餘波第七百三十一章 各爲其主第六百四十三章 庶子直諫第二百一十七章 因果報應第五百六十九章 李家貴客第四百七十一章 稱心歸屬第四百五十六章 君臣敘舊第八百三十一章 舅甥計議 下第三十五章 憨直權貴第七百零五章 英雄羽翼第七百七十九章 漸生去意第八百零二章 得我爲君第八十三章 避而遠之第六十三章 無意獻策第一百二十七章 君臣相見第二百七十九章 賜婚聖旨第四百七十六章 遊園所圖第四百六十四章 世代交好第五百六十四章 兕子頑疾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穫頗豐第六百零七章 自亂陣腳第二百一十三章 巡邊演武第四百四十二章 蕭規曹隨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二十七章 魏王亮劍第八百八十七章 拔營南下第七十二章 東陽傷情第四百一十三章 共此一死第七百三十九章 金殿認錯第六百二十章 心計稚嫩第六百一十九章 製造時機求首訂!!求月票!!第九十五章 公主索酒第四百二十八章 至死方休第四百八十六章 賞功罰過第六十八章 微服訪賢 下第五百八十四章 晉州亂象第六百一十四章 圖窮匕見 下第八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三百二十章 出塞玉門第四百七十七章 莊戶進村第四百五十二章 破財救命第九百零二章 大營遇襲第八百一十六章 開誠佈公 下第九百二十三章 封其後路第二百七十六章 蹊蹺祠堂
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所必爲第六百一十四章 圖窮匕見 下第五十五章 混世魔王第六百零一章 不定取捨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一百七十一章 東陽探監第四百三十四章 細論時勢第一百一十章 鐵蹄錚錚第九百五十三章 武氏試探第四百八十五章 內外親疏第八百零七章 歹計安內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恩未報第三百四十八章 水落石出第三百八十四章 璀璨明珠第三百五十九章 忠君之事第八百七十七章 收爲己用第一百零九章 帥帳論戰第三百二十三章 夜半敵襲 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進退難取第四百二十五章 烈火焚城第八百四十六章 故人遠來第一百二十八章 蹊蹺親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腹黑上司第九百零四章 亂後反擊第七百九十九章 公主夜宴 下四第一百六十章 術業專攻第八十七章 長安所見第二百八十五章 陌生夫妻第四百零六章 關塞馳援第四百二十九章 殺身成仁 上第九章 試治天花 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魏王亮劍第八百二十章 假戲真做第五百二十一章 另起波折求保底月票!!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五百一十五章 雞血魔王第二百六十五章 解除婚約第五百七十五章 不信不敬第四百五十六章 君臣敘舊第四百九十八章 茶道歧路第一百九十章 暗巷廝殺第三百三十七章 事不可爲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識利害第五百四十七章 烏龍截擊第四百八十七章 封官入省第六百八十六章 君臣釋怨第八百三十九章 借得東風第七百八十六章 君臣論將第十四章 善因善果第三百一十三章 離人愁緒第六百章 長安多事第九百六十三章 加恩晉爵第三百八十七章 星夜兼程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亂餘波第七百三十一章 各爲其主第六百四十三章 庶子直諫第二百一十七章 因果報應第五百六十九章 李家貴客第四百七十一章 稱心歸屬第四百五十六章 君臣敘舊第八百三十一章 舅甥計議 下第三十五章 憨直權貴第七百零五章 英雄羽翼第七百七十九章 漸生去意第八百零二章 得我爲君第八十三章 避而遠之第六十三章 無意獻策第一百二十七章 君臣相見第二百七十九章 賜婚聖旨第四百七十六章 遊園所圖第四百六十四章 世代交好第五百六十四章 兕子頑疾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穫頗豐第六百零七章 自亂陣腳第二百一十三章 巡邊演武第四百四十二章 蕭規曹隨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二十七章 魏王亮劍第八百八十七章 拔營南下第七十二章 東陽傷情第四百一十三章 共此一死第七百三十九章 金殿認錯第六百二十章 心計稚嫩第六百一十九章 製造時機求首訂!!求月票!!第九十五章 公主索酒第四百二十八章 至死方休第四百八十六章 賞功罰過第六十八章 微服訪賢 下第五百八十四章 晉州亂象第六百一十四章 圖窮匕見 下第八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三百二十章 出塞玉門第四百七十七章 莊戶進村第四百五十二章 破財救命第九百零二章 大營遇襲第八百一十六章 開誠佈公 下第九百二十三章 封其後路第二百七十六章 蹊蹺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