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 必有所欲

bookmark

李素一直很遺憾,遺憾自己沒與孃親相處過,家裡有母親是怎樣的日子,這輩子他並不知道,他也遺憾許明珠不曾與自己的孃親相處過,在李素懶散又懂得享受生活的性格里,父母妻兒俱在的家庭,纔算得上真正的幸福安寧。天 籟小說

假設沒有作用,親人失去了就是失去了,看着老爹如今孤零零的一個人生活,李素常覺得心裡不是滋味,有心想與老爹好好談一次,勸他續一房弦,生活裡至少有個知冷知熱排解孤獨的老伴,可是上次在孃親的墳上看見老爹流露出來的深情,李素便知道說什麼都沒用,李道正已經堅定了決心,要用自己的餘生來懷念亡妻,他的心裡再也容不下任何一個女人了,或許,孤獨對他而言是幸福的吧,用亙久的孤獨時光,來回憶當年每一天每一個時辰的甜蜜,餘生完全沉浸在這份幸福的回憶裡,一直到終老。

那一輩人的愛情看起來那麼平淡,可是,到底是什麼令他們如此刻骨銘心,一生不忘?

李素這個活了兩輩子的人都不太清楚原因,年輕人的愛情像噴的火山,轟轟烈烈富有激情,恨不能下一刻兩人擁抱着撲進火堆裡燒成灰燼。可是上一輩的愛情,平淡得只剩下了油鹽醬醋,偏偏活進了彼此的血肉骨髓裡,一人先逝去,另一人也就只剩下了半條命。

李道正如今就是這樣,他的話很少,每天扛着農具幹活,回家後便蹲在門檻外,望着天邊的夕陽和晚霞呆,一直到夜幕降臨,便起身拍了拍灰塵,吃了晚飯便獨自回到屋裡,睡覺或者繼續呆。

李素很擔心老爹如今的狀況,以前見他呆尚不覺得,以爲只是老爹和自己一樣,正在享受這平靜安逸的生活,然而身世解開之後,李素突然明白他爲何每天總是那麼渾渾噩噩的模樣,母親的墳,已長在了他的心裡。

擔心,卻又不知如何解決,李素急在心裡卻無可奈何,只好每天把自己呆的時間抽出來,儘量陪着老爹,在他面前嬉皮笑臉逗他開心,李道正擠出笑容呵呵兩聲,久了便不耐煩了,每次李素靠近便非常嫌棄地把他趕遠。

…………

與祿東贊談判後的第二天,家裡來了客人。

客人勉強算熟人,真臘國王子石訥言。

文成公主和親吐蕃一事,在李素與祿東贊談判過後有了很大的進展,至少吐蕃鬆口了,沒那麼強硬了,甚至願意忍氣吞聲把自己擺在與其餘五國同一起跑線,大家公平競爭公主歸屬,對真臘國王子來說,便是天大的好消息。

當然,真臘王子的登門對李素來說也是好消息,他喜歡見客人,尤其是豪爽大方慷慨的客人。

三步並作兩步,李素興匆匆跑到大門外親自迎接王子殿下,薛管家打開門,李素一腳跨出去後便愣了。

門外空空蕩蕩,石訥言穿着一身大唐士子打扮的圓領長衫,臉帶微笑,神情恭敬且略顯拘謹地站在門外,見李素居然親自相迎,石訥言不由露出受寵若驚的表情,急忙上前兩步行禮。

李素的笑臉有點僵硬。

當豪爽大方的客人突然間變得不那麼豪爽大方了,未免令主人大失所望,接客的熱情度急劇下降。

是的,今日石訥言單人單騎而來,別說禮物了,連個隨從都沒帶。

李素愣了很久,以至於連石訥言朝他行禮都只是心不在焉的敷衍以對,眼睛一直盯着石訥言身後。

“王子殿下是獨自一人來的?”李素失望地看着他。

石訥言笑道:“對,人多眼雜的,帶的人多了怕給李縣侯添麻煩……”

李素失望地喃喃自語:“你一個人空着手來……纔是真正的給我添麻煩啊。”

“李縣侯說什麼?”

“沒什麼……”不死心地踮起腳朝石訥言的身後張望了許久,李素絕望嘆道:“……果真沒有禮物,毫無懸念,毫無驚喜。”

太不講究了,猢猻就是猢猻,掛個王子的招牌,也只是一隻身份稍微高貴一點的猢猻罷了。

李素的熱情銳減,又變得懶洋洋沒精神的樣子。

“怠慢王子殿下了,殿下請進。”李素強笑着請人進門。

石訥言急忙謙讓,賓主一前一後進了門,在前堂各自落座。

客氣地拱拱手,李素連最基本的寒暄廢話程序都省略了,直奔主題問道:“殿下今日蒞臨寒舍,不知是爲了……”

石訥言直起身子,快步走到前堂正中,鄭重且正式地朝李素長揖到地。

“石某特來感謝李縣侯義伸援手之大恩,此恩同再造,石某深銘五內,”一臉感激涕零地看着李素,石訥言嘆道:“事情我都聽說了,李縣侯與吐蕃祿東贊脣槍舌劍,你來我往,終於逼使祿東贊妥協改口,石某若與屏兒能玉成良緣,全託李縣侯之賜。石某不知何以爲報,本欲用尋常阿堵銅臭之物感謝,可我知道李縣侯是位性情高潔的名士,若真用世俗錢財作爲謝禮,倒是玷污了恩人之高義,只好放棄這個想法……”

李素的臉頰狠狠抽搐了幾下。

氣啊!比剛纔見這隻猢猻空手而來更氣,憑什麼我就“性情高潔”了?憑什麼就不能用世俗錢財來玷污我了?我迫切渴望被玷污的心情你知道麼……

深深吸了口氣,李素試圖力挽狂瀾,使勁擠出個笑臉,緩緩地道:“其實我本是世俗中人,咱們既身處世俗,便該用世俗的法子解決施恩與報恩這種俗事,殿下,這個……呵呵。”

石訥言茫然地看着他,很顯然,根本不懂李素話裡的深意。

李素氣得暗暗咬牙,考慮要不要學習一下猢猻語再跟他溝通……

不懂就不懂,中國自古崇尚含蓄之美,話說到一半就夠了,若說得太直白,吃相未免太難看了,李素多少還是有點要臉的。

於是賓主只好換了個話題。

石訥言今日顯然不完全爲了感恩而來,他有更重要的目的,充滿感激和敬畏地看了李素一眼,石訥言小心翼翼地道:“那個……李縣侯,石某聽說吐蕃大相祿東贊向天可汗陛下遞了國書,願意與五國公平比試,以定文成公主之歸屬,此事……李縣侯應知吧?”

李素點點頭:“不錯,這個法子是我提議的。”

石訥言拱手致謝:“能做到這一步,逼得吐蕃妥協讓步,足可見李縣侯在其中使了多大的力氣,石某感恩不盡。”

李素搖搖頭:“別急着謝我,我只能做到這個地步了,文成公主究竟能不能與你結成良緣,接下來要看你們真臘國有沒有這個本事了。”

看着石訥言笑了笑,李素接着道:“王子殿下,自己的女人,自己的姻緣,還得靠自己親手取才是王道,外人的幫忙終歸是有限度的,若是從頭幫到底,就算你們喜結良緣了,你覺得公主殿下能看得起你麼?”

石訥言急忙道:“李縣侯所言極是,屏兒是我的女人,爲了與她共度此生,我定全力以赴爭取!”

頓了頓,石訥言小心地道:“今日石某拜訪李縣侯,一來是爲了謝恩,二來,是想請教一下李縣侯,祿東贊說是六國公平比試,這個所謂的‘比試’……到底是什麼?”

李素笑道:“很簡單,做一個花球讓公主殿下捧着,你們六國使節圍在她四周,公主殿下將花球使勁往天上一扔,你們六人跳起來搶,誰跳得最高,搶到了花球,公主殿下就歸誰……”

石訥言大驚失色:“啊?”

李素咧嘴朝他笑得很燦爛,空手上門做客總要受點驚嚇的,不然以後習慣空手了怎麼辦?

“沒錯,拋花球,嗯嗯。”李素正色肯定地道。

石訥言臉色頓時變得很難看:“一國公主……用這種法子決定終生,是不是……太兒戲了?”

李素奇道:“哪裡兒戲了?別小看拋花球這個動作,既要考驗爭奪者的靈敏反應,也考驗爭奪者的身體強壯程度以及跳躍高度,既能比較出腦子好不好用,也能比較出身體狀態,能不能給公主殿下一個堅實的依靠,你看,多麼完美的考驗方式。”

石訥言臉色愈難看:“李縣侯……您,您莫鬧!”

李素嚴肅地道:“誰鬧了?我說的是真的。”

石訥言忽然挺直了腰,道:“下午時分有重禮送到貴府上,包括一箱寶石,一箱西域琉璃,一箱象牙犀角雕件……”

李素呆了一下,接着大喜過望:“還以爲你不識禮數呢,沒想到這麼懂事……”

石訥言苦澀地道:“……我還以爲能省點呢,自從上次拜訪過李縣侯後,石某家財已去了一大半……”

李素嘿嘿直笑。

當初跟東陽說過,定要將這位真臘王子敲詐得傾家蕩產,這話當初確實是玩笑之語,只不過後來事情泄露,李素被拿下獄,無端被吐蕃人咒罵多日,還費盡心神想主意,又是演武又是談判,整個大唐朝廷都被調動起來佈下一個大局,受了那麼多苦,做了那麼多事,一切全因眼前這位王子殿下而起,如果說當初要把王子殿下敲詐得傾家蕩產是玩笑的話,現在李素可是真打着傾家蕩產的主意了。

李素不是聖人,也不是活雷鋒,跟這位真臘國王子也不算太熟,大家非親非故的,沒事我爲你下了大獄,受了委屈,耗費了腦力,若還指望我分文不取只圖幾句乾巴巴的感謝,……你當我傻嗎?

李素不傻,石訥言顯然更不傻,他一直在裝傻。

見石訥言終於上道了,李素倍感欣慰,用讚賞的眼神看着他,笑道:“正所謂‘千金散去還復來’,你是王子,你未來的夫人是公主,身份那麼高貴,怎麼可能缺錢?別忘了你未來的岳父江夏王殿下富得流油,不狠狠敲他一筆嫁妝,怎對得起自己?”

石訥言仰天長嘆,一股路遇強梁被洗劫一空的蕭然心情充斥胸腔。

有了重禮,李素的態度明顯熱情許多,直到這個時候才拍了拍手,命丫鬟上茶,而且吩咐要上好茶,今年自己親手炒制的茶葉,王子殿下必須來一杯嚐嚐……

前倨後恭的態度令石訥言很無語,定定看了他半晌,苦笑着嘆氣。

“好吧,說正事,剛纔我說的拋花球……其實是嚇唬你的。”

石訥言甕聲甕氣道:“知道,否則我怎會重禮奉上……”

看在送了禮的份上,李素決定原諒他不太熱情的態度。

“不過六國比試是真的,文比,武比都有,而且另外那四國使節也不是鬧着玩的,他們也是真心代本國君主求親,尚大唐公主對他們本國的意義,你應該懂。”

石訥言悶悶不樂地道:“懂。”

“這次比試,是一勞永逸解決目前大唐與諸國紛爭最好的辦法,因爲你的緣故,我大唐皇帝陛下已經對吐蕃背信棄義一次了,所以這次比試皇帝陛下一定不會再徇私,更不可能出爾反爾,你們真臘國如果這次沒能贏過吐蕃,那麼,你就真的永遠失去文成公主,此生不可能翻盤了,除非你們真臘有本事出兵把吐蕃國滅掉。”

石訥言苦笑搖頭,一個國家動戰爭或許有很多理由,但絕不可能因爲一個女人。

李素嚴肅地看着他,道:“我能說的只有這麼多,你還有什麼問題嗎?”

石訥言猛然擡頭,盯着他道:“有。”

“你說。”

石訥言的表情突然充滿了期待,目光灼灼地看着他道:“……能透露一下比試的題目嗎?”

“不能。”李素硬邦邦地回答。

看出來了,這傢伙自小便被送來長安讀書,讀了十幾年書還是個學渣,平日遲到曠課,考試時夾帶小抄,左瞟右瞄,等着別人敲桌子的節奏做選擇題的那種,很……親切?

聽到李素硬邦邦的回答,石訥言頓時又蔫了,垂頭喪氣地垮下肩膀,愁眉苦臉地嘆氣。

李素笑了,這種莫名當了教導主任的爽感是腫麼回事?

“王子殿下,最近長安城風雲涌動,皆因與吐蕃和親一事而起,這事你知道吧?”李素緩緩地道。

石訥言點頭。

李素笑道:“說句實話,真臘是小國,與大唐相隔十萬八千里,往年你們派使臣過來朝賀一下,陛下再派使臣過去回禮一下,大家的關係其實說不上特別好,可是這次陛下爲了你和文成公主的私情而甘願被吐蕃指責背信棄義,生生將和親旨意撤了回來,大唐朝堂和民間以及各大門閥一片譁然,陛下爲你們真臘仁至義盡,你可知緣故?”

石訥言擡起頭,表情疑惑道:“這也正是我想請教李縣侯的,這些日子跟做夢似的,天可汗陛下無緣無故撤回和親聖旨,李縣侯說六國爭公主,吐蕃使團突然服了軟……這一樁樁事情生得實在太匪夷所思,我到今日都不明白,這裡面到底生了什麼?”

李素笑道:“世上生的任何事情,從來沒有‘無緣無故’之說,每件事必然有前因纔有後果的,所謂‘因果’,可不僅僅是佛家的說法,凡俗塵世也一樣,王子殿下可還記得當初我向你討要過貴國的稻穀和稻穗?”

石訥言呆呆地點頭,接着一驚,恍然大悟:“難道因爲我國的……稻種?”

李素笑道:“不錯,說句難聽的話,相比大唐來說,真臘是小國,而吐蕃卻是與大唐不相上下的強國,陛下爲了你們一個小國而得罪吐蕃,可見終歸是有原因的,你自己也親眼看到了陛下對和親一事的處置,從下旨賜婚到撤回旨意,再到六國公平比試,爭奪公主,還有昨日的東郊校場演武,對吐蕃人施壓,逼他們與五國站到同一個位置公平競爭等等,整件事正在慢慢的扭轉,漸漸朝對你們真臘有利的方向傾斜,可以明白的說,事情到了這個地步,陛下已經是在公然的偏袒你們了,若非我大唐皇帝陛下對你們真臘有所求,怎麼可能付出如此大的代價?”

石訥言恍然道:“所以,天可汗陛下是爲了我們真臘的稻種?”

“沒錯,不可否認,真臘稻的產量和顆粒確實比大唐的稻穀強上許多,陛下欲將此稻引進中原和江南,推行於天下,所以需要你們每年都源源不斷提供稻種,並且派遣貴國經驗豐富的老農若干來長安,不僅如此,但凡貴國的農作物,稻穀也好,麥子也好,瓜果綠菜也好,只要大唐沒有的,我們都要,多多益善。”

石訥言仍處於震驚狀態,盯着李素的臉呆,許久不曾回神。

李素伸手在他眼前晃了晃:“王子殿下,魂兮歸來!”

石訥言一顫,瞳孔終於恢復了焦距。

李素懶洋洋地瞥了他一眼,道:“殿下,剛纔我說的這些,對你們真臘而言應該不會太爲難吧?”

石訥言眨了眨眼,溫文純樸的表情忽然間變得有些狡黠。

“稻種……可是我真臘國的民生之本,斷不可輕與外人呀。”

******

ps:五千字大章,是的,沒錯,又懶得分章了。。。

再p再s:求月票。。。(未完待續。)

第六百零二章 晉陽生變 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李素出宮第九百零六章 退兵部署 上第五百五十一章 失望寒心第二百六十六章 風雨過後第六百零五章 烽煙突起第四百二十九章 殺身成仁 上第二百八十六章 動搖國本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二百九十四章 無畏無愧第七百一十七章 國法難容第五百一十三章 危急時刻第八百三十五章 黨羽聚頭第四百四十三章 債務歸屬第四百四十九章 聖心難測第八百五十九章 隨軍出征第二百八十九章 錙銖必較第二百四十章 衆人皆醉第六百五十六章 獻計除敵 下第四百一十章 去留之爭第四百五十六章 君臣敘舊第一百八十二章 少年城府第三百零五章 圖窮匕見第三百二十一章 西行艱辛第九十三章 官媒上門第三百二十七章 終至西州第七百六十章 爵封縣公第九十二章 溫柔歲月第八百三十五章 黨羽聚頭第四百二十四章 艱難惡戰第二十九章 少年意氣第九百五十六章 倭僧求種第三百五十三章 西州立威 下第二百八十四章 塵緣難斷第五百八十二章 民貴君輕第二百七十一章 打通關節第七百三十章 東郊演武 下第五百五十章 上達天聽第三百三十六章 西州方略第五百三十一章 真兇難辨第二十一章 上學讀書第八百八十三章 火器攻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蹊蹺親事第四百三十一章 潰敵克復第三百三十七章 事不可爲第五十九章 父女面談第八百三十六章 謀盡計窮第二百五十七章 江湖伎倆第六百三十九章 息事寧人第四十章 詩驚四座第二百八十八章 翁婿相會第五百五十二章 風雲變色第五百八十二章 民貴君輕第五百五十四章 帝王胸襟第一百四十五章 冷靜屠夫第七百一十四章 重籌在手第八百四十一章 聖心難測第八百四十三章 武氏問情第五百五十九章 閒落棋子第六百八十五章 如此盛世第五百三十一章 真兇難辨第八百六十二章 大軍開拔第七百二十七章 登門認親 上第四百零四章 恩怨釋懷第七百二十一章 細剖利弊第七百六十七章 晉爵深意第九百五十八章 臨別衷腸第七百七十章 夫妻同路第二百三十章 朔望朝參 中第七百八十七章 苦心勸諫第九百三十五章 風急浪險第九百六十四章 所謀爲何第九百三十九章 英雄遲暮第四百三十章 殺身成仁 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捨生取義第六百四十章 所謂真相第二百一十九章 高陽鬧喪 上第七百五十五章 解決麻煩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輸鬚眉第六百二十五章 疑竇叢生第六百零七章 自亂陣腳第四百九十一章第六百八十五章 如此盛世第七百零二章 文成公主第三百三十七章 事不可爲第六百三十一章 小小衝突第五百七十一章 辯證藥理第三百三十二章 羣狼環伺第二百五十章 高陽闖府第三百八十章 兵臨城下第九百四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六十七章 監正出馬第八十一章 水落石出第八百八十九章 佈局設套第一百八十九章 何妨輕狂第九十章 魔王醉酒 下第八百二十九章 清者自清第二百九十五章 醉舞馬槊第二百五十七章 江湖伎倆第四十九章 脫困求生 上
第六百零二章 晉陽生變 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李素出宮第九百零六章 退兵部署 上第五百五十一章 失望寒心第二百六十六章 風雨過後第六百零五章 烽煙突起第四百二十九章 殺身成仁 上第二百八十六章 動搖國本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二百九十四章 無畏無愧第七百一十七章 國法難容第五百一十三章 危急時刻第八百三十五章 黨羽聚頭第四百四十三章 債務歸屬第四百四十九章 聖心難測第八百五十九章 隨軍出征第二百八十九章 錙銖必較第二百四十章 衆人皆醉第六百五十六章 獻計除敵 下第四百一十章 去留之爭第四百五十六章 君臣敘舊第一百八十二章 少年城府第三百零五章 圖窮匕見第三百二十一章 西行艱辛第九十三章 官媒上門第三百二十七章 終至西州第七百六十章 爵封縣公第九十二章 溫柔歲月第八百三十五章 黨羽聚頭第四百二十四章 艱難惡戰第二十九章 少年意氣第九百五十六章 倭僧求種第三百五十三章 西州立威 下第二百八十四章 塵緣難斷第五百八十二章 民貴君輕第二百七十一章 打通關節第七百三十章 東郊演武 下第五百五十章 上達天聽第三百三十六章 西州方略第五百三十一章 真兇難辨第二十一章 上學讀書第八百八十三章 火器攻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蹊蹺親事第四百三十一章 潰敵克復第三百三十七章 事不可爲第五十九章 父女面談第八百三十六章 謀盡計窮第二百五十七章 江湖伎倆第六百三十九章 息事寧人第四十章 詩驚四座第二百八十八章 翁婿相會第五百五十二章 風雲變色第五百八十二章 民貴君輕第五百五十四章 帝王胸襟第一百四十五章 冷靜屠夫第七百一十四章 重籌在手第八百四十一章 聖心難測第八百四十三章 武氏問情第五百五十九章 閒落棋子第六百八十五章 如此盛世第五百三十一章 真兇難辨第八百六十二章 大軍開拔第七百二十七章 登門認親 上第四百零四章 恩怨釋懷第七百二十一章 細剖利弊第七百六十七章 晉爵深意第九百五十八章 臨別衷腸第七百七十章 夫妻同路第二百三十章 朔望朝參 中第七百八十七章 苦心勸諫第九百三十五章 風急浪險第九百六十四章 所謀爲何第九百三十九章 英雄遲暮第四百三十章 殺身成仁 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捨生取義第六百四十章 所謂真相第二百一十九章 高陽鬧喪 上第七百五十五章 解決麻煩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輸鬚眉第六百二十五章 疑竇叢生第六百零七章 自亂陣腳第四百九十一章第六百八十五章 如此盛世第七百零二章 文成公主第三百三十七章 事不可爲第六百三十一章 小小衝突第五百七十一章 辯證藥理第三百三十二章 羣狼環伺第二百五十章 高陽闖府第三百八十章 兵臨城下第九百四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六十七章 監正出馬第八十一章 水落石出第八百八十九章 佈局設套第一百八十九章 何妨輕狂第九十章 魔王醉酒 下第八百二十九章 清者自清第二百九十五章 醉舞馬槊第二百五十七章 江湖伎倆第四十九章 脫困求生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