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六章 倭僧求種

拋開身份地位不說,單隻論個人,平心而論,武氏確實比李治成www..lā

李治是從小長在溫室裡的花朵,而武氏,她活成了撐得起自己人生的大樹,該經歷的風雨,她早已經歷過,所以她比李治更懂得什麼是人心,人心可怕起來會到什麼地步。

所以李治和武氏二人可以形成一種性格上的互補,這也是爲什麼真實歷史上的李治會爲了立武氏爲後,不惜得罪長孫無忌,不惜與山東士族反目,力排衆議廢掉王皇后,轉而立武氏爲後。當然,立武氏爲後的原因不僅是寵愛,這裡面還有着更深層的,關於皇權和門閥士族之間博弈的原因,不過無可否認,李治確實是非常寵愛武氏的。

因爲武氏的性格里面確實有很多閃光點是李治所缺失的,同時在朝政方面,武氏的能力和魄力,也是李治所不能做到的,這些性格方面的優勢,成爲了武氏獲得李治寵愛的砝碼,而且這些優勢是當時的王皇后無法給予的,再加上皇權與當時的士族之間的矛盾已經漸漸尖銳起來,所以廢王立武便成了歷史的必然趨勢。

武氏比李治更現實,對世道人心比李治看得更透徹,更深遠。

當然,現實的話難免不太中聽,李治這種活在溫室裡的小花朵便有些不高興了,他看到的世界一直是美好的,可武氏卻打破了他心中的美好。

“朝堂哪有你說的那麼差?自大唐立國到如今,已經三十年了,高祖和父皇將黎民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短短三十年,江山社稷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盛世指日可待,朝堂君聖臣賢,名聲遠播,若朝堂果真是充斥陰謀詭計的地方,天下怎會有如此喜人的變化?”李治不悅地道。

武氏無奈地笑了笑,道:“殿下,陰謀詭計與創下盛世是兩碼事,無論盛世還是亂世,朝堂都是陰謀詭計的發源地,因爲天下的權勢全部集中在這個地方,而權勢牽動着利益,世人都是趨利的,有利益存在的地方,必然有紛爭,有紛爭必然有陰謀,殿下是大唐未來的國君,若殿下連這個簡單的道理都看不透徹,奴婢很擔心未來的朝堂會出現君弱臣強的局面……”

李治神情仍舊不悅,皺着眉道:“難道說,朝堂里人與人之間沒有純粹的交情了?所有人都只談權勢和利益了嗎?”

“朝堂上只有君臣,哪有交情可言?就算有交情,那也只是暫時的,因利益而建立起來的,這樣的交情太脆弱,隨時會因利而崩塌,殿下自幼在宮中長大,或許親眼見過許多看似感人的君臣情誼,不過那些只是表面上的一團和氣而已,殿下若不信,何妨親自去問問陛下,問他與長孫無忌之間究竟是否彼此全心信任……”

武氏頓了頓,道:“一個合格的帝王,是永遠不會對任何人產生信任的。”

李治喃喃道:“如此說來,我與李素的交情……”

武氏臉色微變,思索一陣後,嫣然一笑,道:“殿下與李縣公的交情自然是純粹的,很難得的朋友之誼,不過,奴婢以爲,這也只是暫時的,若有朝一日殿下登基,您與李縣公從朋友變成了君臣,那麼,朋友便不再是純粹的朋友了,你與他會有利益的合作或爭執,有些許的信任,也會有些許的彼此防備,甚至,會發生衝突,會各生嫌隙,一切皆有可能。”

李治呆了半晌,忽然使勁甩了甩頭,然後斜瞥着她,道:“子正兄常跟我說,爲人要有自己獨立的想法,不可被別人的想法所左右,這纔是一個完整的人,武姑娘,你的想法太陰暗,我父皇的想法亦如是,我覺得不能信你們,我偏不信君臣之間沒有純粹的情誼,朝堂上各爲君臣,或許會爲了某件國事爭得面紅耳赤,可走出朝堂卻仍然可以互相玩鬧取笑,一起飲酒作樂,這樣的君臣和朋友,纔是最可貴的,我與子正兄便應如此,往後的日子還長,我定會證明給你看的。”

武氏驚訝地看着李治,心卻陡然一沉。

直到今日,她方纔真正明白李素在李治心中的地位,原來竟如此重要。

君臣之間,果真沒有真正的情誼麼?

武氏突然對這句話也產生了動搖……

…………

…………

李素從長安城回到太平村後便呼呼大睡,當一樁危機被徹底解決,一個天大的麻煩被化解,整個人的心理便鬆懈下來,一鬆懈便想睡,各種姿勢睡。

人就是這樣,睡得越久越覺得睡不夠,一天裡大部分的時間用來睡覺,醒來還是昏昏沉沉,強打起精神用過飯,馬上又呵欠連連開始犯困。

李素樂在其中,他覺得這纔是自己理想中的生活,衣食無憂,懶散悠閒,活得像只豬。

美好的日子過了三天,又有客人上門了。

客人上門時李素正躺在院子中間的銀杏樹下睡覺,正睡得無比投入,夢到自己躺在一堆銅錢銀餅裡笑得像個傻子,薛管家小心翼翼地推醒了他。

“公爺,有客來訪……”

李素很不高興地睜開眼,瞪着薛管家:“薛叔,知道咱家啥事最重要嗎?”

薛管家在李家耳濡目染多年,對這個問題的答案非常明瞭。

“錢最重要!”薛管家毫不猶豫地道。

“錯!我的睡眠最重要!”李素不滿地瞪着他,道:“家主沒睡好,哪有精神去外面撈錢?”

薛管家恍然,非常識趣地道:“那麼,公爺,小人這就去請客人回去?”

李素又嘆道:“既然已經被你吵醒了,也就是說我的睡眠被你毀了,那麼你再告訴我,現在咱家啥事最重要?”

薛管家毫不遲疑地道:“公爺的睡眠最重要,小人回絕了客人,公爺可以繼續睡。”

李素頓時臉黑了:“又錯!睡眠毀了,這個時候當然是錢最重要!知道客人代表着什麼嗎?”

連續答錯問題的薛管家有點惶恐,自信心受到嚴重打擊,遲疑半晌,吃吃地道:“客人代表着……錢?”

李素轉怒爲喜,頷首道:“善!總算答對了。”

薛管家忍不住道:“公爺的意思,這位客人見還是不見?”

李素打了個長長的呵欠,漫不經心地道:“這個客人是誰呀?”

“前日來過咱家的那個倭國僧人……”

李素一愣,接着滿臉晦氣道:“又是這隻倭國猢猻!不見不見!讓他滾蛋!”

“是是,小人這便回絕他。”薛管家躬着身慢慢往後退,隨即腳步一頓,小心翼翼地道:“公爺,這位僧人今日來訪是帶着禮物的,……公爺也不見麼?”

昏昏欲睡的李素頓時精神一振,整個人從躺椅上彈了起來,衣冠周正玉樹臨風,精神矍鑠雙目有神,正色道:“唐倭兩國一衣帶水,睦鄰友好,有朋自倭國來,怎可讓貴客久等?快快請進來,我要與這隻猢猻進行一場親切友好的交談……”

薛管家:“…………”

前些日老聽下人提起一個“無地自容”的成語,是否便是形容此刻的心情?

…………

道昭這回登門顯然是做足了功課的,他發覺這位大唐權貴特別喜愛錢財,如果自己想見他,錢財必然是不可缺少的敲門磚。

果然如他所料,這回道昭登門幾乎沒遇到任何阻礙,管家強擠着笑臉請他入內,走進前堂,家主已衣冠周正地等候着他,臉上甚至露出了賓至如歸般的……假笑?

道昭深吸一口氣,這種被主人重視的感覺……好幸福。

“大和國僧人道昭,拜見大唐上國李縣公足下。”道昭朝李素行禮。

李素滿臉堆笑,目光第一時間望向道昭手裡拎着的禮物上,然後,眉頭不由皺了皺。

從體積上來看,這份禮物顯然並不大,兩個油紙包用麻繩串在一起,拎在道昭手中輕飄飄的晃盪,李素用前世那點可憐的物理知識判斷,空氣力學加上重力再加物體密度以及拎在手中飄蕩的弧度,最後亂七八糟加減乘除一番,可以肯定,這包東西並不重,首先排除了裡面包着黃金或銀餅的可能性,世上值錢且體積小的東西並不多,排除了黃金銀餅,剩下的選項便只有美玉或者……翡翠鑽石?這玩意的價值現在還沒被髮掘出來吧?

最後李素終於得出一個結論,這傢伙手裡拎的禮物,其價值大約不超過一百文。

於是李素臉色變了,道昭還在笑吟吟地感受“賓至如歸”的溫暖時,李素忽然變臉。

“來人,送客!”

道昭大驚,急忙道:“李縣公且慢,貧僧這次帶了禮物,帶了禮物!貧僧並未失禮呀!”

李素冷笑:“你帶了什麼禮物?”

道昭猶豫了一下,將手中的油紙包拆開,李素探頭一看,接着勃然大怒。

油紙包裡,包的當然不是黃金美玉,連銅錢都不是,而是兩包不知在東市哪個黑作坊商鋪買的黃金酥。

這是不拿縣公當幹部呀,打發叫花子呢?

李素再次翻臉:“來人,送客!”

道昭急忙又道:“還有!李縣公,還有!”

“有什麼?”

道昭咬了咬牙,一臉心疼地從懷裡掏出兩顆東珠,每顆東珠大約鴿蛋大小,難得的是,兩顆東珠的色澤,大小和圓潤度都非常相似,簡直是一對雙胞胎。

“這兩顆東珠是貧僧離開大和國前,我們的大臣蘇我入鹿閣下親自贈予貧僧的,他說……讓貧僧將它們送給大唐上國的權貴,貧僧最近左思右想,覺得李縣公的人品風采正與這兩顆東珠相得益彰……”

李素打量了一眼,摸了摸下巴,雖說這隻猢猻說“人品風采”之類的馬屁令他有點汗顏,不過……東珠是無辜的呀!

幾乎未經猶豫,李素立馬伸手將兩顆東珠接過來,塞進自己懷裡,然後綻開了如沐春風般的笑容。

“哎呀,原來是倭國高僧,久違久違,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高僧着實令我想念啊!”李素無比熱情,再次露出親切的賓至如歸的笑容。

道昭:“…………”

這種走在路上忽然被人打劫的心情是腫麼回事……

“大和國,不是倭國……”道昭弱弱的糾正。

“都一樣,都一樣……”李素滿不在乎地揮揮手:“直奔主題吧,你也知道,我日理萬機,很忙的,有啥事?”

道昭低聲道:“還是那件事,李縣公,大唐農學改良的稻種,真的對我大和國很重要,如果有了它,我大和國的田地增產三成,百姓便不會再餓肚子,我們的天皇陛下也不再每年爲了國中糧食緊缺而發愁了,這個稻種實爲救國之重寶,還請李縣公開恩,將它賜給我們大和國吧。”

說着道昭起身,朝李素長長一揖。

很奇怪,和尚不行佛禮,行的卻是世俗禮儀。

李素心情當即有些不悅了,改良稻種的事,他早已打定主意,絕不給倭國,站在大唐的立場來說,這是原則問題,不能太慣着這些鄰國番邦了,別人要什麼自己便給什麼,大方得一塌糊塗,這不叫大國氣度,在別人眼裡,這叫傻。

摸着下巴,李素開始猶豫,要不要把這隻猢猻趕出去,反正禮物也收了,理論上可以過河拆橋了,長安城是自己的地盤,把他趕出去了也沒關係,大不了這隻猢猻到處宣揚自己不要臉,這個更沒關係了,因爲他說的是實話……

不要臉的人還在乎別人罵他不要臉嗎?呵呵,不存在的。

越想越覺得有道理……

“來人,送客!”

是的,李素又翻臉了。

道昭大驚失色:“李縣公,您又怎麼了?貧僧究竟哪裡得罪您了?”

李素懶洋洋地道:“因爲我突然想起一件事,呵呵,聽說你前日跑到太子殿下面前說我壞話?高僧啊,你這是想搞事情啊,咱們凡夫俗子都幹不出這樣的事,你一個世外高僧居然背地裡詆譭別人,更何況,當初我在遼東時還救過你的命,你們倭國人對救命之恩就是這麼報答的?”

道昭急了:“貧僧對佛祖發誓,絕對沒有在太子殿下面前說過李縣公的壞話,貧僧只是請求太子殿下開恩,將改良的稻種賜予我大和國,然後稍微抱怨了一下大唐上國對我們遣唐使並不熱情……李縣公,貧僧可沒說過你一句壞話呀,足下不可冤枉貧僧!”

李素忽然有些猶豫了。

猶豫的原因並非道昭的解釋,而是他突然想起了李治的話。

得罪倭國和尚無所謂,可惜的是,這個和尚還有遣唐使的身份,這樣一來,道昭的身份便上升到政治高度了,遣唐使在大唐歷來頗受朝堂君臣的重視,其地位幾乎等同於一國使節,所以李素縱然對倭國並不待見,但公然逐客這種事還是不太敢做的,畢竟這和尚很會搞事情,長安城四處一哭訴,風言風語便來了,如今正是李世民即將駕崩,李治新封太子的敏感時期,李素也不敢保證自己惹了禍會不會捲入大麻煩。

想起李治的叮囑,李素還是決定對這隻倭國猢猻客氣一點,就當是看在兩顆東珠的面子上吧。

揉了揉臉,李素再次露出賓至如歸的假笑。

道昭臉頰直抽抽,李素在他面前這種精神分裂般的態度轉變太瘮人了,道昭覺得自己的精神也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不愉快的事咱們就不提了,高僧覺得呢?”李素笑吟吟地道。

道昭如蒙大赦,急忙點頭:“是是是,那些不愉快的事都是誤會,不提了。”

李素嗯了一聲,道:“高僧剛纔說的正事是什麼來着?”

“大唐農學的改良稻種,如果能賜予我大和國此物,我們的百姓從此不再受飢餓之苦……”

見李素仍面無表情,道昭拜伏在地,神情恭謹地道:“求李縣公成全貧僧的慈悲之心,賜予我大和國稻種,好人一生平安……”

李素咂咂嘴,這話……好耳熟呀。

眨了眨眼,李素的語氣忽然變得縹緲起來:“即使是出家人的你,原來也有想要守護的東西啊,被你這樣要求着的我,實在感到很困擾呢……”

道昭黑人臉問號:“???”

怎麼了?發生了什麼事?爲什麼這位縣公說的每個字都是關中話,可連起來卻完全聽不懂?

“李縣公,恕貧僧愚鈍,您剛纔的這句話究竟是何意?貧僧不懂呀。”

李素看了他一眼,神情依舊縹緲:“雖然聽不懂我的話的你,看起來不可能那麼的卡哇伊,不過……既然身在異鄉,還是請高僧閣下乾巴爹,努力聽懂我們的話,這樣努力加油的你,才能守護你想要守護的東西呀!”

道昭臉色迅速變綠,他突然懷疑自己是不是也精神分裂了。

“李縣公足下,求您……莫鬧了!”道昭哀哀乞求。

“我們大唐的稻種,想必身爲倭國高僧的你,就算是賭上生死也要去完成吧?可是,抱歉了啊,即使在大唐如此渺小的我,也和你一樣,心裡也有想要守護和堅持的東西呢……”李素語氣愈發幽幽,如同迷霧,令人云裡霧裡。

道昭快瘋了,眼珠迅速充血,通紅,已到了原地爆炸的邊緣。

“李縣公,您到底在說什麼啊?”道昭的聲音已帶着幾分癲狂。

李素嘆了口氣,他忽然發覺自己的媚眼拋給了瞎子,於是只好恢復正常。

“爲了照顧你的貴客身份,我用你們倭國的語言跟你聊天呀,……這都聽不懂,你到底是不是倭國人?不會是冒牌的吧?”李素不滿地道。

道昭瞪着通紅的眼睛,一字一字地道:“我,們,大,和,國,從,來,不,這,樣,說,話!”

第七百二十二章 君臣議農第一百一十三章 鏖戰鬆州 上第六百五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六百七十四章 東宮之變第六百二十七章 滿城風雨第二十一章 上學讀書第四百章 終見曙光第二百七十七章 行冠加弁 上第三百三十章 民心不穩第九百零三章 壓陣挽瀾第四百三十章 殺身成仁 下第八百四十八章 英雄遲暮第四百九十五章 侯爺出獄第三百四十七章 所謂民心第九百五十一章 且釋恩怨第七百四十一章 迎刃而解第一百九十三章 君臣論詩第六百九十六章 慾壑難填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期而遇第十八章 胡家鉅變第四百二十三章 福兮禍伏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家興亡第六百二十二章 遠避麻煩第八百七十三章 渡河之戰 上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功大過第九百五十五章 帝王心術第五十五章 混世魔王第七百三十六章 虛情意妄第六百零四章 驚天秘密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求本月保底月票第一百三十章 退親失敗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七百六十九章 傳統美德第三十八章 春風得意第九百六十一章 柩前即位第七百二十六章 父母情事第九百六十二章 未了憾事第九百四十三章 官升右丞第九百二十一章 子夜奇襲第一百三十九章 監丞來歷第三百四十七章 所謂民心第六百八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守鏖戰 下第八百八十一章 航海回訊第一百八十八章 再次入獄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兵歸宿第九百一十四章 突然攤牌第六百六十五章 所思所謀第九百零八章 意外選擇第五百一十一章第五百二十二章 暗藏禍胎第三百零四章 名揚天下第六百六十四章 路見不平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家興亡第五百六十二章 晉陽公主第七百四十九章 謀劃奪嫡 上第五百二十三章 侯爺滅佛 上第九百五十一章 且釋恩怨第一百二十章 捷報入京第三百七十一章 沙漠明珠第一百八十九章 何妨輕狂第八百三十七章 意外來客第五百六十一章 責罰甚重第七百六十章 爵封縣公第四百四十章 王師甫至第八百五十七章 凌煙閣前第五百五十二章 風雲變色第五百三十九章 錯情錯愛第三十五章 憨直權貴第二百七十章 醉翁之意第九百六十三章 加恩晉爵第三百四十五章 轅門對峙第八百六十七章 臥榻養虎第八百九十六章 再次攻城第二百六十五章 解除婚約第五百一十九章 欲靜不止 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翁婿相會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妄之災第一百六十八章 欠債還錢第四百零五章 胡攪蠻纏第四十九章 脫困求生 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終至西州第十六章 李素辭官第三百九十三章 真相大白第四百一十七章 是非黑白第六百九十五章 公主盡孝第八百八十六章 拂曉捷報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家破財第一百零二章 再獻妙策第二百七十一章 打通關節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形的刀第四十五章 行刺有因第七百二十七章 登門認親 上第六百三十三章 武氏獻計第五百四十一章 打理買賣第五百六十二章 晉陽公主第八百六十三章 艱苦行軍第四百九十六章 齊王李祐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漠玉人
第七百二十二章 君臣議農第一百一十三章 鏖戰鬆州 上第六百五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六百七十四章 東宮之變第六百二十七章 滿城風雨第二十一章 上學讀書第四百章 終見曙光第二百七十七章 行冠加弁 上第三百三十章 民心不穩第九百零三章 壓陣挽瀾第四百三十章 殺身成仁 下第八百四十八章 英雄遲暮第四百九十五章 侯爺出獄第三百四十七章 所謂民心第九百五十一章 且釋恩怨第七百四十一章 迎刃而解第一百九十三章 君臣論詩第六百九十六章 慾壑難填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期而遇第十八章 胡家鉅變第四百二十三章 福兮禍伏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家興亡第六百二十二章 遠避麻煩第八百七十三章 渡河之戰 上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功大過第九百五十五章 帝王心術第五十五章 混世魔王第七百三十六章 虛情意妄第六百零四章 驚天秘密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求本月保底月票第一百三十章 退親失敗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七百六十九章 傳統美德第三十八章 春風得意第九百六十一章 柩前即位第七百二十六章 父母情事第九百六十二章 未了憾事第九百四十三章 官升右丞第九百二十一章 子夜奇襲第一百三十九章 監丞來歷第三百四十七章 所謂民心第六百八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守鏖戰 下第八百八十一章 航海回訊第一百八十八章 再次入獄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兵歸宿第九百一十四章 突然攤牌第六百六十五章 所思所謀第九百零八章 意外選擇第五百一十一章第五百二十二章 暗藏禍胎第三百零四章 名揚天下第六百六十四章 路見不平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家興亡第五百六十二章 晉陽公主第七百四十九章 謀劃奪嫡 上第五百二十三章 侯爺滅佛 上第九百五十一章 且釋恩怨第一百二十章 捷報入京第三百七十一章 沙漠明珠第一百八十九章 何妨輕狂第八百三十七章 意外來客第五百六十一章 責罰甚重第七百六十章 爵封縣公第四百四十章 王師甫至第八百五十七章 凌煙閣前第五百五十二章 風雲變色第五百三十九章 錯情錯愛第三十五章 憨直權貴第二百七十章 醉翁之意第九百六十三章 加恩晉爵第三百四十五章 轅門對峙第八百六十七章 臥榻養虎第八百九十六章 再次攻城第二百六十五章 解除婚約第五百一十九章 欲靜不止 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翁婿相會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妄之災第一百六十八章 欠債還錢第四百零五章 胡攪蠻纏第四十九章 脫困求生 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終至西州第十六章 李素辭官第三百九十三章 真相大白第四百一十七章 是非黑白第六百九十五章 公主盡孝第八百八十六章 拂曉捷報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家破財第一百零二章 再獻妙策第二百七十一章 打通關節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形的刀第四十五章 行刺有因第七百二十七章 登門認親 上第六百三十三章 武氏獻計第五百四十一章 打理買賣第五百六十二章 晉陽公主第八百六十三章 艱苦行軍第四百九十六章 齊王李祐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漠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