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 虛情意妄

人的性格永遠不可能只有憨厚老實的一面,一旦談到利益的時候,大部分都會換上另一副面孔,不管真精明還是假精明,終會露出精明算計的模樣,彷彿心裡住着另一個魔鬼,“利益”這個東西能夠將它召喚出來,禍害別人,或是禍害自己。天『』籟 小說

對於石訥言突然變化的表情,李素也頗爲理解。

現在大家談的不是私利,而是國與國之間的利益,涉及到國家的高度,自然不能以私人的恩惠來換取,根本是兩回事,所以哪怕李素對他有恩,提到國事時,石訥言也難免露出精明算計的模樣,說白了很簡單,此時此刻的石訥言已不再是那個爲情所困卻無可奈何的窩囊男人,而是一國王子。

李素不由有些佩服,從一個身份猛然換到另一個身份,兩者的轉換不但迅,而且入戲飛快,顯然是專業級別的演技。不論他曾經在長安城混得多麼窩囊,窈窕淑女求而不得,只能躲在一旁暗自神傷,但王子就是王子,話題上升到國家層面,自然而然便拿出了王子該有的鄭重和謹慎,這個時候的他,跟那個爲情所困的他判若二人,毫無相干。

看着石訥言突然變得狡黠的模樣,李素愣了一下,明白過來之後隨即心中莫名生出一股想抽他的衝動。

佩服歸佩服,想抽他還是想抽他,李素的兩種心情同樣轉換得非常自然,毫無生硬造作。

“什麼意思?找你們要點稻種都不行?”李素眼睛眯了起來。

石訥言乾咳兩聲,道:“天賜之物,不可輕與,大唐若欲求稻種,怕是……啊,有點爲難呢……”

李素眼睛越眯越細,目光有些寒了:“別說廢話,直接說要求,真臘要大唐的什麼東西才肯換稻種。”

石訥言有點尷尬,臉色也紅了,期期艾艾半晌才道:“李縣侯恕罪,此事本不該由我來提,可是真臘國產貧瘠,除了稻種別無他物,上天豐賜之物,若子孫不能善待,必遭天譴,後世萬代不得福也。”

李素面無表情地道:“這句話,還是廢話。”

李素頓了頓,見石訥言的表情愈侷促尷尬,冷冷道:“王子殿下,我們大唐有句話,這句話不太客氣,但很能表達我現在的意思,這句話就是……‘敬酒不吃吃罰酒’,或許在你的心裡,私事和國事是分開論的,你承了我的恩惠並不代表可以在國事上讓步,但對我來說,你的私事和國事是連在一起的,你我當初素昧平生,談不上交情,我冒着掉腦袋的風險無緣無故幫一個陌生人成全他的私情,你覺得我是吃錯藥了還是以爲我天生古道熱腸?”

石訥言見李素怒了,神情愈惶恐,急忙起身賠罪。

李素語氣漸漸加重:“道理我要和你說清楚,我幫你是因爲有利可取,這個‘利’不是私利,而是與大唐百姓和國運休慼相關的國利!沒有這個前提,我了瘋纔會爲你冒如此大的風險,還被陛下關進大理寺十多天,差點被流放千里,直到現在我的官爵仍未被恢復,我付出如此大的代價,爲的可不僅僅是聽你一句道謝和感恩,我付出了,你也要付出,否則……”

李素忽然一咧嘴,朝石訥言露出滿嘴白牙,白森森的分外可怖:“……否則,你不給我,我們大唐自己去取!至於文成公主,你更是想都別想了,我能幫你成全,也能反掌之間把這樁姻緣攪黃了,要不要試試?更別提我大唐皇帝陛下爲了你,已揹負背信棄義之惡名,得罪了吐蕃這個強國,兩國如今在邊境各自陳兵十萬,大戰一觸即,這一切事端的根源,皆是因爲你,若陛下得知你們真臘不知感恩,反而過河拆橋,區區真臘,自問承受得起天可汗陛下的雷霆之怒麼?”

李素含怒而的一番話,石訥言聽得誠惶誠恐,冷汗順着額際一顆顆滑落。

“李縣侯,縣侯息怒,石某錯了,向李縣侯賠罪,剛纔石某隻是,只是……”石訥言擡袖擦了一把汗,苦笑道:“剛纔只是脫口而出,失言了,從小父王便教導我,凡事將真臘國擺在第一位,所以聽李縣侯說到稻種的事,便不自覺的……唉!”

聽到石訥言認錯,李素臉色終於緩和了少許,冷眼朝他一瞥,道:“各爲其國,爭利亦無可厚非,只是不可過分,王子殿下在長安城讀了十多年的聖賢書,當知‘投之桃李,報之瓊瑤’的道理,你和文成公主之事,我大唐皇帝陛下和我已經爲你做到如今這個地步了,若還貪心不足,未免太過分。”

石訥言唯唯稱是,沉默片刻,期期艾艾地道:“李縣侯,石某有一個小小的不情之請,還請李縣侯代我向天可汗陛下轉稟,這個請求原本在明年真臘遣使向陛下朝賀時也該提的,如今出了這樁事,倒也是個時機,李縣侯請相信,此事與大唐需要的真臘稻種無關,縱然沒有此事,明年我們真臘使節也會在陛下面前請求的。”

李素不冷不淡地道:“你且說吧,陛下答不答應我可不能保證。”

石訥言沉吟片刻,道:“真臘欲奉大唐爲宗主國,從今往後,唯大唐馬是瞻,每年遣使朝賀稱臣,歲季不誤。同時,也想請大唐天可汗陛下與真臘共許盟約,兩國互不侵犯,從此大唐皇室所承認的真臘國主只有闍耶跋摩氏一脈,真臘國中有謀篡者,大唐視之爲逆賊,必舉兵討之,助我闍耶跋摩氏復國。李縣侯,不知這個請求,天可汗陛下可否答應?”

李素臉色沉靜,闔目沉吟半晌,緩緩地道:“請求不算過分,我可向陛下稟奏,由陛下決定。此爲兩國互利之事,想來陛下應該不會拒絕的。”

石訥言大喜,急忙起身行禮:“多謝李縣侯大恩。”

李素瞥了他一眼,道:“那麼,真臘稻種之事……”

石訥言毫不猶豫道:“沒問題,我可代父王全數應下,真臘國每年向大唐運送上好稻種千石,並且馬上在國中遴選經驗豐富的種田老農百人即刻入大唐長安,但有所知,知無不言,另外,真臘所產的所有農作物和瓜果等,皆有良種快馬送進長安。”

李素臉上閃過一抹喜色,隨即很快平靜如水,非常矯情地哼了一聲:“付出如此大的代價,還被你討價還價半天,我怎麼覺得這筆買賣虧了呢?王子殿下何以教我?”

石訥言愣了一下,接着苦笑道:“我聽出李縣侯的言外之意了,可是……我在長安的所有家當都送你了,如今我已窮得家徒四壁,實在無力滿足李縣侯所欲了……”

李素眼睛眨巴眨巴,又純又萌地看着他:“可以寫欠條啊,欠我五萬貫好不好?明年讓你家使臣帶來長安……”

李素當初與東陽戲言,說定要將那位真臘王子敲詐得傾家蕩產,以後他與文成公主成親後,端着破碗上街要飯才能養家餬口。

當初的戲言,如今竟一語成讖。

石訥言果真窮了,雖說不至於真的到“家徒四壁”的地步,但至少如今興之所致想去長安城酒肆裡喝頓酒,恐怕還真得先掂量一下身上的錢袋夠不夠分量了。

李素相信,再敲詐他一兩次,這位王子殿下便真有可能跪在大唐戶部官衙門外哭求救濟了。

爽很,大熱天喝了碗冰鎮酸梅湯一般從頭涼爽到心裡。

鋪墊都做好了,剩下的便是最後一步,六國使節公平比試,爭奪公主,讓他們比試什麼呢?

當初在大理寺蹲牢時,李素便連夜寫了份奏疏遞進太極宮,裡面說了一下解決這樁麻煩的大致思路,說是“大致”,其實並沒有那麼具體,就比如六國比試,爭奪公主,這個法子有點俗套,但不可否認,這是一勞永逸解決麻煩最簡單最有效的辦法,勝者抱得美人歸,敗者技不如人,無話可說,當着長安城諸多異國使節的面,大唐的做法也挑不出任何毛病,不至於惹人詬病。

那麼,問題來了,出個怎樣的題目才能不動聲色地難住吐蕃的祿東贊,讓真臘國那隻猢猻王子順理成章抱得美人歸呢?

李素犯難了,獨自坐在屋裡愁。

屋子裡很安靜,李素半躺在炭火旁,爐子暖暖的,裡面的炭燒得通紅,火上還掛着一個銅壺,壺裡的水咕嚕冒着熱氣。

眼睛盯着通紅的炭火,李素的思緒不知不覺竟走了神,現在他腦子裡想的卻是另外一件事。

……明年開春後該派幾個人出去找找煤礦了,不跑遠了,高祖龍興之地晉陽附近便有,藏量還不少,到時候趕三四輛牛車滿載而歸,冬天一家子足夠用了,如果還有剩餘,索性開個燒瓷器的私窯,煤炭的熱量遠比炭火高,燒出的瓷器胚胎又白又密,比官窯貢窯都強,瓷器先供自家人用,多餘的不妨讓老丈人賣出去,銷路好的話索性專門開個瓷器作坊,家裡從此又多了一條財路,豈不美哉?

話說,家裡最近收項頗豐,庫房都快滿了,要不要再擴建一間庫房?這真是個甜蜜的煩惱啊……

李素的思緒越飄越遠,一時間竟將解決六國爭公主的麻煩事拋到九霄雲外了。

一雙纖細的手輕輕按上李素的太陽穴,動作很輕柔,伴隨着一縷略顯濃烈的香水味道。

李素習慣性地閉上眼,剛準備享受許明珠的推拿,接着忽然覺得不對勁,身體一僵,飛快地轉過頭。

身後按揉他太陽穴的並不是許明珠,而是武氏,李素轉頭的動作太突然,武氏也嚇了一跳,情不自禁往後退了一步。

李素目光一緩,淡淡笑道:“原來是武姑娘,我還以爲是明珠呢。”

武氏垂頭道:“夫人一大早便去道觀了,東陽公主殿下昨日遣人傳話,說是陛下新賜了幾壺西域進貢的葡萄酒,冰鎮之後尤具風味,公主殿下請夫人過去品鑑。”

李素呆了一下,道:“明珠何時與東陽……如此親密了?”

武氏輕笑道:“自從上次公主殿下親赴侯府,侍奉老爺服藥之後,夫人便與殿下來往密切了,夫人心憐殿下孤零零一人在道觀,沒個說體己話的知心人,故常去道觀與殿下作伴……”

李素臉頰扯了扯,生命裡最重要的兩個女人成了閨蜜,對李素來說還真不知是幸或不幸,以後若想在她們任何一個人面前撒謊說瞎話,恐怕都得先打個草稿纔不至於穿幫了。

擡頭看了一眼武氏,李素道:“你何時進來了?”

武氏低聲道:“奴婢適才經過門外,見侯爺獨自一人,愁眉不展,便進來爲侯爺舒緩一下心情。”

李素點點頭:“你是我府上的客卿,雖然掛着丫鬟的名分,但你知道,府裡沒有任何人真拿你當丫鬟,以後推拿按摩之類的事情不必親手做。”

武氏笑道:“侯爺是奴婢的恩人,爲恩人消解舒緩一下心情也不要緊的,奴婢又不是什麼金貴身份,爲何做不得了?”

李素微微一愣,感覺不對勁,擡眼一掃,卻見武氏眼角帶着幾許嫵媚之意,臉蛋微紅,眼眸如水,李素心中一緊,腦海裡警鈴大作。

不好!這女人要作妖!……老爹的降魔法器呢?

很着急,這女人趁着許明珠不在家便開始興風作浪了,看她此刻春意盎然的模樣,如果自己再不反抗,很有可能貞節不保!

“停!武姑娘,保持你的理性,剋制你的獸性!”李素揚手,來了一聲醍醐灌頂般的佛家獅子吼。

武氏一怔,臉上的春意潮水般退去,看着李素呆,眼神有些受傷。

李素舒了一口氣,嘆道:“武姑娘,你我其實是同一類人,你能猜出我的想法,我也知道你的想法,以你的心計,我家夫人再加上東陽,兩個人合在一起都鬥不過你,只不過,以你如今的能力,你也鬥不過我,我能很清醒的知道你走的每一步的動機和目的,而你,並不一定知道我的動機和目的,包括此刻,你對我這般舉動,不妨問問自己的本心,其中有幾分是真情流露,幾分是因利所趨?”

武氏呆怔不語,臉色卻漸漸蒼白。

李素攤開手,笑了笑,道:“你看,世上一切事物,如果隔着一層窗紙,看起來都非常朦朧美好,如詩如畫,才子佳人,神仙美眷,羨煞旁人,然而一旦撕開這層窗戶紙,原本朦朧美好的東西全變了,既醜惡又尷尬,武姑娘,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你知道自己年歲漸長,再不有所作爲便蹉跎了,到了昨日黃花的年紀,此生不但權勢無望,甚至連許個好夫家都成了奢望,所以你對我動了心思,大唐縣侯,深得聖眷,年輕有爲,前程無量,你若被我納入後院,成爲我的妻妾之一,你也有足夠的信心藉由我的權勢和人脈,給自己的將來打下堅實的基礎……武姑娘,我沒說錯吧?”

武氏緩緩垂下頭去,臉色依舊蒼白,眼中不時閃過一絲驚惶,顯然被李素一語道中了心思。

李素嘆道:“退一萬步說,就算我將你納入我的後院,從此你以妾室的身份追隨我,然而,常年生活在一個一眼能看穿你的人身邊,你的任何小計謀小算計都被暴露在對方的目光裡,讓你無所遁形,無所隱藏,終其一生亦無法走出這片陰影,你走的每一步都在別人的掌握中,而你,卻並不能掌握任何東西。武姑娘,你不妨再問問自己,這樣的生活……果真是你想要的麼?你一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快活麼?無悔麼?”

這番話說得很深了,其實對武氏的小心思,李素早有察覺,這些話他一直想找個時機,委婉地跟她挑明,只是沒想到今日生得如此突然,李素當下也顧不得許多,連如何溫和委婉措辭都顧不上了,所以話說得透徹,但太直白,也很不好聽,至少武氏此刻的臉色很難看。

李素沒再說話,靜靜地看着她,等她自己明白。

屋子裡很安靜,空氣裡流動着的氣息裡,只有一絲淡淡的無可奈何,李素卻根本感覺不到任何真情。

不知沉寂了多久,武氏忽然開口了,聲音悽婉。

“侯爺,過了這個冬天,奴婢便已二十歲了……一個被皇宮所棄,終日寄人籬下的二十歲女人,這輩子還有出路嗎?”

擡眼看着李素,武氏已是淚流滿面:“當初我被選入太極宮,被陛下冊封才人,陛下對我甚爲看重,將我留在身邊侍候,那時的我,多麼的意氣風,甚至以爲皇后之位都離我不遠了,可是,一朝詔令從天降,我莫名其妙被打入了掖庭冷宮,差點被宮中勢利小人害死,直到今日我都不明白,我究竟做錯了什麼,陛下爲何要將我貶入冷宮,而我的一生,也從短暫的巔峰瞬間跌入了谷底,至今無法翻身……”

**

ps:還是五千字大章,還是懶得分章,沒辦法,老有人說我每天只一更,不得不每次都解釋一下。。。

再p再s:既然解釋了,順便求一下月票吧。。。(未完待續。)

第九百四十五章 父子衷腸 上第六百六十一章 酒後真言第三百四十六章 稱量英雄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賜功臣 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牢底坐穿第五百五十六章 年關故人第七百四十三章 皆大歡喜第六十六章 微服訪賢 上第八百二十七章 李家大喜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穫頗豐第八百七十八章 不謀而合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家興亡第五百七十九章 蕭然景象第六百四十七章 醉酒禍言第一百三十五章 官職加身第八百一十四章 危機暗伏第六百六十九章 李家丫鬟第八百七十八章 不謀而合第四百一十章 去留之爭第二百零一章 化解干戈第五十九章 父女面談第四百九十七章 涼亭烹茶第九百零九章 臨危受命第八百六十二章 大軍開拔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家報應第八百一十七章 聚合爲黨第二百六十九章 逛遊教坊老婆要生了,請假求本月保底月票第四百四十八章 聖旨東來第九十八章 指點迷津第五十章 脫困求生 中第七百八十五章 步步緊逼第三百九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七百七十六章 義伸援手第六百一十七章 回程還鄉第二百零六章 內亂爆發第五百三十六章 破冰之行第三百二十一章 西行艱辛第四百零九章 大敵將至第八百三十四章 自請圈禁第八百四十八章 英雄遲暮第四百四十章 王師甫至第五百五十八章 獄中論勢第九百五十七章 設計埋雷第七百一十九章 進諫挽瀾第五百六十七章 難得善意第八百零二章 得我爲君第三百一十二章 遷調西州第二百七十六章 蹊蹺祠堂第九十三章 官媒上門第八百八十章 遇伏兵敗第一百三十五章 官職加身第七百一十二章 金殿爭女第二百七十章 醉翁之意第二百五十七章 江湖伎倆第三百一十二章 遷調西州第二百七十三章 坦誠相對 下第八百一十四章 危機暗伏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釜沉舟第四百八十九章 太子失德第二百三十七章 成長代價第四百七十二章 才人武氏第八百八十四章 遼東城破新章節 三百九十三章 在審覈第四百九十二章 你很重要第三百九十七章 慷慨赴義第八百一十章 劍指何人第三百三十章 民心不穩第六百二十五章 疑竇叢生第九百零五章 大敗之後第四百一十六章 震懾威嚇第八百一十章 劍指何人第七百九十章 漸生疏離第七百三十六章 虛情意妄第九十一章 英國公府第八百九十四章 分兵駐隘第四百三十二章 別後敘情第五十二章 最後一搏 上第八百六十三章 艱苦行軍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識利害第二百二十三章 吹皺秋水第七百二十章 故人恩怨第八百三十六章 謀盡計窮第四百四十七章 法師俗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心似箭第五百五十五章 恩公無覓第七百七十八章 登門賠禮第六十三章 無意獻策第二百一十八章 鐵案如山第五百七十六章 出京北行第九百一十七章 冬盡春來第二百七十三章 坦誠相對 下第七百五十七章 請教釋疑第六百八十七章 援至解危第四百零八章 善始善終第四百零六章 關塞馳援第四百九十七章 涼亭烹茶第一百一十三章 鏖戰鬆州 上第六百四十六章 謀而後發
第九百四十五章 父子衷腸 上第六百六十一章 酒後真言第三百四十六章 稱量英雄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賜功臣 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牢底坐穿第五百五十六章 年關故人第七百四十三章 皆大歡喜第六十六章 微服訪賢 上第八百二十七章 李家大喜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穫頗豐第八百七十八章 不謀而合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家興亡第五百七十九章 蕭然景象第六百四十七章 醉酒禍言第一百三十五章 官職加身第八百一十四章 危機暗伏第六百六十九章 李家丫鬟第八百七十八章 不謀而合第四百一十章 去留之爭第二百零一章 化解干戈第五十九章 父女面談第四百九十七章 涼亭烹茶第九百零九章 臨危受命第八百六十二章 大軍開拔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家報應第八百一十七章 聚合爲黨第二百六十九章 逛遊教坊老婆要生了,請假求本月保底月票第四百四十八章 聖旨東來第九十八章 指點迷津第五十章 脫困求生 中第七百八十五章 步步緊逼第三百九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七百七十六章 義伸援手第六百一十七章 回程還鄉第二百零六章 內亂爆發第五百三十六章 破冰之行第三百二十一章 西行艱辛第四百零九章 大敵將至第八百三十四章 自請圈禁第八百四十八章 英雄遲暮第四百四十章 王師甫至第五百五十八章 獄中論勢第九百五十七章 設計埋雷第七百一十九章 進諫挽瀾第五百六十七章 難得善意第八百零二章 得我爲君第三百一十二章 遷調西州第二百七十六章 蹊蹺祠堂第九十三章 官媒上門第八百八十章 遇伏兵敗第一百三十五章 官職加身第七百一十二章 金殿爭女第二百七十章 醉翁之意第二百五十七章 江湖伎倆第三百一十二章 遷調西州第二百七十三章 坦誠相對 下第八百一十四章 危機暗伏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釜沉舟第四百八十九章 太子失德第二百三十七章 成長代價第四百七十二章 才人武氏第八百八十四章 遼東城破新章節 三百九十三章 在審覈第四百九十二章 你很重要第三百九十七章 慷慨赴義第八百一十章 劍指何人第三百三十章 民心不穩第六百二十五章 疑竇叢生第九百零五章 大敗之後第四百一十六章 震懾威嚇第八百一十章 劍指何人第七百九十章 漸生疏離第七百三十六章 虛情意妄第九十一章 英國公府第八百九十四章 分兵駐隘第四百三十二章 別後敘情第五十二章 最後一搏 上第八百六十三章 艱苦行軍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識利害第二百二十三章 吹皺秋水第七百二十章 故人恩怨第八百三十六章 謀盡計窮第四百四十七章 法師俗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心似箭第五百五十五章 恩公無覓第七百七十八章 登門賠禮第六十三章 無意獻策第二百一十八章 鐵案如山第五百七十六章 出京北行第九百一十七章 冬盡春來第二百七十三章 坦誠相對 下第七百五十七章 請教釋疑第六百八十七章 援至解危第四百零八章 善始善終第四百零六章 關塞馳援第四百九十七章 涼亭烹茶第一百一十三章 鏖戰鬆州 上第六百四十六章 謀而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