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九章 御前獻計

美人白髮,英雄遲暮。世間最殘忍的事莫過於此。

李素仔細打量着李世民,終於不得不承認,李世民確實老了。

雙鬢不知何時已染了白霜,額頭和眼角佈滿了皺紋,連腰板都不那麼筆直了,跪坐在案前佝僂着身軀,明明不到五十歲的年紀,卻如一個暮年的老人般失去了精神,唯有眼睛裡不時閃過的銳利才能證明他仍是一代英主明君。

史書上對這段時期的李世民有過許多詬病,諸如“好大喜功”“英明一世,昏聵而終”等等,評價也算客觀,可是許多事不能只看史書如何蓋棺定論,說到底,那都是別人的定論。

因爲老邁,不得不在逝去之前抓緊時間做完自己該做的事,這是李世民現在的想法。

千年以後,也有一位偉人說過,“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李素理解了李世民的想法,換做是他,或許也會拼命達到有生之年東征的目的。

說是爲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未免不完全正確,貞觀一朝已十八年,需要一場大勝來奠定天下歸心的基礎,這話也沒錯,不過李世民更需要的是在他死去之前將江山內外的隱患掃清,不僅是隱患,同時還要把“窮兵黷武”的惡名聲扛在自己肩上,將來太子即位後,不必對外發動大規模戰爭,不必耗費國庫底子,只需安心發展國家經濟,創一個煌煌盛世。

李世民能做的大抵只有這麼多了,李素理解歸理解,可他還是不大讚同。

倉促而戰,傷亡必大,李世民站在帝王的角度,認爲此戰必須發動,可李素站在百姓的角度,卻覺得此戰真的太過急促了。

若能等個三五年,待國庫殷實,百姓積攢了一定的家底,關中府兵操練足夠,軍械糧草堆積如山,甚至李素所創的震天雷也存量充足,那時發動東征豈不是事半功倍?

可惜,皇帝是李世民,不是他李素,所以李素無法再勸說他放棄,李世民的性情剛烈,認準了一件事絕對不會再聽任何勸告的,李素若繼續勸下去,除了把他惹毛了,沒有別的結果。

所以李素只好選擇閉嘴,他不是魏徵,沒有興趣挑戰自己的生存極限,更沒有作死的愛好。

“陛下英明神武,您說要徵,那咱們就徵。”李素很鄭重的點頭道。

李世民斜瞥了他一眼:“陰陽怪氣的,諷刺朕呢?不贊同就直說,當年寫《阿房宮賦》大殿上公然罵朕的那個李子正哪裡去了?”

李素笑道:“臣的夫人有了身孕,臣快當父親了,一大家子靠臣養活呢,男人有了牽絆,自然要多憐惜一下自己的小命,否則自己死了不要緊,絕了一家的生路纔是最不負責的,所以不該說的話儘量不要說了。”

李世民臉色漸緩,忽然感嘆道:“李子正都快當父親了,歲月真如白駒過隙,不饒人呀,看來讓一個男人磨平棱角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當上父親,不錯,算算日子,你已很久沒闖禍了吧?你現在這個樣子,朕很欣慰……”

“陛下,臣最近老實得跟兔子一樣……”

李世民嗤笑:“別侮辱人家兔子了,你老實只是做給大家看的,肚裡還冒着壞水呢,以爲朕不知道?”

嘆了口氣,李世民接着道:“東征已是定局,子正啊,說說吧,怎樣才能東西兩頭兼顧?朕知道你有辦法,快拿出來,莫讓大唐關中子弟多增傷亡。”

李素苦笑道:“倉促之間,臣哪裡拿得出辦法?陛下這是在爲難臣。”

“朕不管,今日不拿出個辦法,你別想回去,晚上就睡在大殿的門廊下吧,朕讓人給你一牀被褥。”

李素面色愈發苦澀,不講道理的傳統難道是大唐君臣的特色?可你們就算不講道理也不能專挑我這種軟柿子吧?

想歸想,李素還是隻能認認真真的想辦法。

李世民也不急,慢悠悠地端起茶盞,淺淺地啜一口,滿意地點點頭,然後抽空斜瞥他一眼,非常的居高臨下。

良久,李素終於嘆了口氣,道:“陛下,臣,呃……臣以爲……”

李世民不滿地皺起了眉:“有話快說,結結巴巴的故弄什麼玄虛。”

李素苦笑道:“臣只有一個折中的辦法,或許……可以兩頭兼顧。”

李世民拂了拂衣袖,道:“說。”

“西域徵焉耆王之戰,恐怕是免不了了,大軍已開拔,三萬兵馬人吃馬嚼的,每天耗費糧草無數,將來若真打起來了,耗費的糧草更多,此戰若西突厥也參與進來,三五年內西域怕是平不了,所以,臣以爲,不妨讓侯大將軍採用‘拖’字決……”

李世民愕然:“拖?”

“嗯,拖,對焉耆國,當迅若疾雷,快速平定,焉耆戰力不強,侯大將軍可直抵焉耆,對焉耆痛下殺手,將焉耆國完全滅了,至於西突厥那邊,他們若選擇袖手旁觀自然最好,若他們也出兵,那就讓侯大將軍拖着他們。”

“如何拖?”

李素緩緩道:“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所以這一戰,需要的是政治上的配合,陛下從長安派出使臣,與西突厥談判,談判的內容就是兩國友好互不侵犯,這邊談着,侯大將軍那邊打着,談判需要技巧,也需要軍事上的默契配合,談得有進展了,侯大將軍那邊不妨暫停動作,給西突厥人一個假象或希望,若談得不順利,侯大將軍便對焉耆窮追猛打,並且積極聯絡西域諸國共同反西突厥,一邊打,一邊談,拖個三五年,如陛下所言,讓戰事陷入僵持膠着之勢。”

李世民不解地道:“戰事僵持,曠日持久,這不正是朕擔心的嗎?如此一來,大軍糧草何以爲繼?國庫照樣也耗費不少,東征怎麼辦?”

李素笑道:“所以臣剛纔說了,以迅雷之勢將焉耆國滅了,然後……可命侯大將軍以戰養戰。”

“以戰養戰?”李世民神情微動。

“漢朝的霍去病將軍,率孤軍深入匈奴數千裡,滅匈奴部族無數,他們是騎兵,一日奔行數百里,朝廷的後勤補給怎麼可能跟得上?無非是每滅一部族,便屠其牛羊,掠其糧草充爲軍糧,這便是以戰養戰,侯大將軍若滅了焉耆國,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接管焉耆國庫,搜刮國中糧草,同時將國庫的錢財交予西州,如今的西州已是西域諸國商賈的中轉站,這些錢財可用來向各國商賈購買糧食,等於是窮其一國之力,養侯大將軍一支孤軍,就算沒有朝廷補給,侯大將軍支撐一兩年不成問題,一兩年以後,陛下的東征約莫也快到尾聲了,那時難道還騰不出手支援他嗎?”

李世民眼睛大亮,沉吟半晌,不由點頭讚道:“以戰養戰,確實是好辦法,可搜刮焉耆國的國庫和糧草,彼國百姓豈不是……”

“陛下,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所謂‘仁義’,做做樣子便罷,可此戰關乎大唐國運氣數,就顧不得那麼多了。”

李世民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你果然是個滿肚子冒壞水的混賬,心狠手辣起來比朕還厲害。”

“陛下謬讚了。”李素謙虛地笑道。

“你以爲朕在誇你?”

李素笑道:“臣就當陛下在誇我。”

李世民哼了哼,隨即沉吟斟酌許久,緩緩道:“此法……可行,至少能爲朕多爭取一年左右的時間,一年的時間,足夠朕做許多事了,同時也爲朕節省了不少糧草,甚善……”

李素想了想,又道:“還有關於東征的糧草方面……”

李世民一愣,欣然笑道:“子正連糧草都有辦法解決?”

李素苦笑道:“臣只想到了權宜之計,既然陛下鐵了心要東征,臣食君之祿,便不得不爲陛下分憂,關於糧草,臣猜測國庫所積恐怕不太夠吧?”

李世民臉色頓時陰鬱下來,憂心忡忡地點頭:“不錯,輔機與玄齡算了很久,尚有不少的差距,對高句麗之戰事若不順利,就差得更多了,民間麥子水稻一年兩熟,你從真臘國引進的稻種目前還只是在農學裡改良,尚未普及推行民間,縱然將明年兩熟的麥子水稻算上,還是差了許多。”

李素想了想,道:“陛下爲何不試着向別國購買糧草?”

李世民又愣住了:“購買糧草?”

“是啊,就跟鄉親街鄰一樣,哪家突然手短,臨時找隔壁借點糧,通常都借得到的,國與國也是如此,咱們出錢買呀,買鄰國的糧食,比如真臘國,占城國,林邑國等等,這些南方國度善種稻谷,而且每年所產結餘不小,想必他們國庫所存頗豐,陛下何不向他們購買呢?咱們花錢買,又不損大唐國威尊嚴,何樂而不爲?”

李世民吸了一口氣,眼睛頓時睜大了。

這個思路……很有創意啊。

滿朝上下只想着如何從國內籌措糧草,卻沒一個人想過向鄰國購買,大抵都是大國顏面尊嚴的原因,文武大臣們總覺得向別人伸手是件很沒面子的事,弱了自己的威風一般,可是購買糧草哪裡損了顏面?很正常的交易買賣關係呀。

李世民越想越覺得可行,李素彷彿給他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那個嶄新的世界裡……好多的糧食啊。

困擾李世民最久的問題便是糧食了,其他的諸如兵源,軍械,攻伐等等,那都不叫事,糧食纔是關鍵。

此刻李素一句話,頓時令李世民茅塞頓開,只覺上下通透,感覺嗨爆了。

隨即李世民不知又想起什麼,臉色繼續沉了下去。

“國庫糧草不足,錢財……也不足呀,拿不出錢來,如何向鄰國購買?”李世民的臉色難看道。

李素重重嘆氣,要什麼沒什麼,你當什麼皇帝,改行要飯去好不好?

還有,什麼國庫沒錢,簡直笨到家了,國與國之間的大買賣,用得着搞什麼錢貨兩清嗎?

於是李素忍不住朝李世民看了一眼,然後飛快扭回頭。

李世民捕捉到他的目光,神情不由一滯。

這個混賬……剛纔那記眼神是在鄙視朕嗎?

咬了咬牙,李世民語氣不善道:“子正有話快說,休賣關子!”

李素嘆道:“陛下,沒錢也能做買賣的,又不是不給,先欠着嘛,等咱們手頭方便的時候再給,陛下就照臣的原話跟那些國家的使臣說,您看看誰敢不答應。”

李世民露出遲疑之色,顯然李素的話嚴重挑戰了他的節操底線。

“這個……不妥吧?大唐是諸多鄰國的宗主,若還反欠別人的錢,實在是……咳咳,子正啊,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讓鄰國心甘情願把糧食奉上?”李世民臉色有些赧然地道。

李素臉頰抽了抽。

又要朝人伸手,又不想傷面子,分文不給還要別人心甘情願把糧食雙手奉上……剛纔自己想錯了,當要飯的太屈才,你剪徑劫道去呀,不但能劫糧食,還能劫色呢。

李素又嘆了口氣,道:“陛下不想欠錢,那就拿東西換吧。”

“拿什麼東西換?”

“什麼都好,比如兵備庫裡多餘的軍械,刀劍弓箭,雲梯攻城車什麼的,或者拿生鐵,鹽巴,國庫裡的瓷器絲綢等等,召那些國家的使者來,一項一項抵價,慢慢談嘛,談到大家都接受的地步,這筆買賣就做成了。”

李世民想了想,欣然大笑:“好!此策甚妙,子正不愧是我大唐之棟樑英才,朕應該早點召你進宮奏對,也省得朕這些日子因爲糧草之事而寢食難安。”

李素笑道:“臣不過是隨意而說,陛下謬讚了……”

隨即李素一愣,認真地問道:“陛下這次真的是在誇我吧?”

李世民此刻心情極好,哈哈大笑道:“這次確是在謬讚你,爾且放心收下。”

李素撇了撇嘴,然後道:“陛下既然決定今年冬天便東征,那就要趕緊辦妥這些事了,如今已是夏末,離冬天不遠矣,與諸國使臣談判,還有傳遞消息,運輸糧食等等事宜,少說要耗費幾個月呢。”

李世民點頭:“不錯,朕馬上就下旨,事不宜遲,遲則生變。”

扭頭看着李素,李世民道:“你坐夠了沒?”

李素一愣,馬上聞絃歌而知雅意:“臣這就滾。”

…………

李素剛走出宮門,便見長孫無忌和房玄齡二人匆匆進宮,李世民的速度果然快,這纔多久便把兩位宰相召來了。

李素急忙朝二人見禮。

房玄齡笑呵呵地朝他點頭,長孫無忌的表現更是如沐春風,馮渡被刺一案李素與他暗中的較勁衝突,此刻他彷彿全忘記了,仍舊是一副慈祥長輩的樣子,還肉麻兮兮的握住李素的手噓寒問暖,李素尷尬地應付,背後冒了一層白毛汗。

長孫無忌越是如此表現,李素便越覺得憂心。

從此以後,他與長孫無忌之間的仇怨,只怕是難以化解了。

第三百五十七章 敵友難辨第五百七十一章 辯證藥理第三百六十章 國戰私仇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可理計第九十九章 自污毀親第八百九十二章 前憂後患第四百七十一章 稱心歸屬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下衝突第四百八十章 中秋遊園 上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封往事第一百六十六章 度日維艱第四百七十四章 執念心魔給大家拜年!第四百八十六章 賞功罰過第一百八十八章 再次入獄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所必爲第四百七十四章 執念心魔第九十五章 公主索酒第九百六十五章 公道世間唯白髮 大結局第一百四十六章 宣召進宮第四百七十七章 莊戶進村第一百三十八章 懶散監正第五十四章 終脫險境第二百八十七章 絕色男姿第六百六十六章 流歸長安第七百三十二章 以直報怨第八百五十六章 功臣畫像第八百二十二章 詭譎莫名第二百九十七章 夫妻如戲第一百九十九章 田陌相見第八百九十三章 用兵詭譎第二百三十七章 成長代價第三百九十六章 求兵乞命第六百八十三章 叛軍入城第九十章 魔王醉酒 下第九百章 納諫撤軍第五百六十九章 李家貴客第五百二十七章 禍起事變第八百二十三章 突起變故第八百零七章 歹計安內第七百一十九章 進諫挽瀾第五百四十七章 烏龍截擊第七百一十六章 門閥無情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所必爲第九百三十五章 風急浪險第四百九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九章 登門悔婚第二百零一章 化解干戈第六百一十章 水落石出第七百一十三章 恩澤蒼生第八百七十七章 收爲己用第四百三十章 殺身成仁 下第六百九十八章 侯府論勢第六百八十章 縱火示警第六百二十九章 缺口難開第六百五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零八章 不甘平庸第四百五十一章 歸鄉路上八千字兇殘更新已畢,求月票支援!!第五百六十四章 兕子頑疾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六百七十四章 東宮之變第七百三十九章 金殿認錯第一百二十六章 衣錦還鄉第六百章 長安多事第八百一十五章 開誠佈公 上第七百七十五章 姓李名素第六百二十八章 天翻地覆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兵歸宿第三百二十二章 夜半敵襲 上第九百三十章 倭僧道昭第五百章 市井情懷第七百四十章 九曲穿線第二百九十五章 醉舞馬槊第二百一十八章 鐵案如山第七百七十二章 突陷危局第二百六十五章 解除婚約第八百四十六章 故人遠來第八百八十七章 拔營南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水落石出第二百三十章 朔望朝參 中第九百零四章 亂後反擊第三百二十二章 夜半敵襲 上請個假第二百九十三章 普天之下第五百零三章 謎團頓解第七百七十四章 主帥難決第一百九十二章 傾軋猜疑第五百八十三章 災年百姓第五百五十五章 恩公無覓第四十章 詩驚四座第四百四十四章 兵臨高昌第二十章 地主新貴第四百零五章 胡攪蠻纏第六百四十五章 扳倒東宮第十六章 李素辭官第五百七十五章 不信不敬第二百八十三章 相逢夜色第三百一十一章 託付家小第四百五十二章 破財救命
第三百五十七章 敵友難辨第五百七十一章 辯證藥理第三百六十章 國戰私仇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可理計第九十九章 自污毀親第八百九十二章 前憂後患第四百七十一章 稱心歸屬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下衝突第四百八十章 中秋遊園 上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封往事第一百六十六章 度日維艱第四百七十四章 執念心魔給大家拜年!第四百八十六章 賞功罰過第一百八十八章 再次入獄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所必爲第四百七十四章 執念心魔第九十五章 公主索酒第九百六十五章 公道世間唯白髮 大結局第一百四十六章 宣召進宮第四百七十七章 莊戶進村第一百三十八章 懶散監正第五十四章 終脫險境第二百八十七章 絕色男姿第六百六十六章 流歸長安第七百三十二章 以直報怨第八百五十六章 功臣畫像第八百二十二章 詭譎莫名第二百九十七章 夫妻如戲第一百九十九章 田陌相見第八百九十三章 用兵詭譎第二百三十七章 成長代價第三百九十六章 求兵乞命第六百八十三章 叛軍入城第九十章 魔王醉酒 下第九百章 納諫撤軍第五百六十九章 李家貴客第五百二十七章 禍起事變第八百二十三章 突起變故第八百零七章 歹計安內第七百一十九章 進諫挽瀾第五百四十七章 烏龍截擊第七百一十六章 門閥無情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所必爲第九百三十五章 風急浪險第四百九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九章 登門悔婚第二百零一章 化解干戈第六百一十章 水落石出第七百一十三章 恩澤蒼生第八百七十七章 收爲己用第四百三十章 殺身成仁 下第六百九十八章 侯府論勢第六百八十章 縱火示警第六百二十九章 缺口難開第六百五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零八章 不甘平庸第四百五十一章 歸鄉路上八千字兇殘更新已畢,求月票支援!!第五百六十四章 兕子頑疾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六百七十四章 東宮之變第七百三十九章 金殿認錯第一百二十六章 衣錦還鄉第六百章 長安多事第八百一十五章 開誠佈公 上第七百七十五章 姓李名素第六百二十八章 天翻地覆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兵歸宿第三百二十二章 夜半敵襲 上第九百三十章 倭僧道昭第五百章 市井情懷第七百四十章 九曲穿線第二百九十五章 醉舞馬槊第二百一十八章 鐵案如山第七百七十二章 突陷危局第二百六十五章 解除婚約第八百四十六章 故人遠來第八百八十七章 拔營南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水落石出第二百三十章 朔望朝參 中第九百零四章 亂後反擊第三百二十二章 夜半敵襲 上請個假第二百九十三章 普天之下第五百零三章 謎團頓解第七百七十四章 主帥難決第一百九十二章 傾軋猜疑第五百八十三章 災年百姓第五百五十五章 恩公無覓第四十章 詩驚四座第四百四十四章 兵臨高昌第二十章 地主新貴第四百零五章 胡攪蠻纏第六百四十五章 扳倒東宮第十六章 李素辭官第五百七十五章 不信不敬第二百八十三章 相逢夜色第三百一十一章 託付家小第四百五十二章 破財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