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七章 歹計安內

永恆的利益纔是合作的前提,自從李承乾謀反事敗被廢后,李泰的表現令長孫無忌感到越來越滿意。天籟 小 說

他滿意的不是李泰勤學低調的性格,而是李泰的政治傾向。在李承乾轟然倒下之前,李泰便積極與關隴門閥頻繁來往,互通有無,而長孫無忌本身也是出自關隴,李泰的這種表現無疑在向他釋放一個很強烈的信號,若有朝一日他成爲大唐的太子,即或登基爲帝,對關隴門閥將更爲寵信重用,整個關隴門閥在朝堂中的分量也將越來越重。

李泰釋放的這個信號令長孫無忌很滿意。這個年代,家族和出身給人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這個烙印從出生便註定無法消除,哪怕貴爲帝王宰相也無法免俗,家族的興盛,出身門第的顯赫,是這些帝王將相一生必須爲之努力的事。

長孫無忌同樣希望他出身的關隴門閥越來越興盛,越來越顯赫。

而同樣作爲競爭太子的另一位人選晉王李治,他在幹什麼呢?

他不僅在政治上毫無表現,毫無作爲,對長孫無忌這位親孃舅也懷着七分敬畏三分懼意,除非逢年過節必須的問候禮數,否則一般不太與長孫家來往,不僅如此,他還時常跑到太平村,跟李素一起上山打鳥,下河捉魚,玩得不亦樂乎……

這是一個競爭太子的人該乾的事嗎?

所以,於情於理,長孫無忌心中的天平都不得不偏向李泰。

今日李泰不顧避嫌登門長孫府,說實話,長孫無忌心中隱隱有些失望。

他沒想到被寄予厚望的魏王,爭儲希望最大的皇子居然如此沉不住氣,變故纔出現一點點苗頭,就迫不及待上門求助,相比他父皇的雄才偉略,殺伐果斷,李泰實在相差太遠太遠了……

“魏王,你不需要明路,直到今日,你的贏面仍是所有皇子中最大的,你是嫡出,又是第一順位,而且勤奮好學,爲人謙遜,你看,你佔了如此大的先機,爲何還對李素和李治心存畏意?你在怕什麼?”長孫無忌沉聲道。

李泰愣了一下,然後苦笑:“在別人面前,泰自然硬着頭皮說什麼都不怕,但在舅父大人面前,泰不敢有一絲一毫隱瞞,我……真的有點怕李素。”

長孫無忌皺眉:“李泰與你年紀相仿,不過也是個嘴上無毛的年輕郎君罷了,縱然做過一些大事,但與支持你的背後勢力相比,終究相差甚遠,不足爲患,你有何可怕?”

李泰嘆道:“泰也不知爲何怕他,可……我確實怕他,李素這個人,邪性得很,看着毫無勝算的絕境,他總能輕鬆度過厄難,轉危爲安,好像老天爺賦予了他逢凶化吉的運氣,與他爲敵,泰實在有些忐忑不安……”

長孫無忌哼了聲,道:“一個敵人都對付不了,往後你若成爲下一代的大唐帝王,要對付的敵人可是成千上萬,那時你該如何是好?魏王,以往你的性子頗爲沉穩,只是這次對上了李素卻變了個模樣,此非處世之道,爾當自省其過戒免之,老夫還是那句話,晉王身邊只有一個李素輔佐,他們,翻不了天!”

李泰躬身道:“還請舅父大人點撥一二。”

長孫無忌眼睛微微眯了一下,輕捋長鬚,緩緩道:“晉王今年……十六歲了吧?”

李泰呆了一下,不明白長孫無忌爲何突然提起李治的年紀,但還是點頭恭敬地道:“是。”

長孫無忌嘆了口氣,道:“十六歲,已受過冠,又非東宮儲君,爲何還留在長安?諸皇子成年後皆應出京就藩地方纔是,陛下早在貞觀七年便將其封爲幷州大都督,此前一直遙領,如今也該落個實處了,否則怎掩天下悠悠衆口?”

長孫無忌說着淡淡瞥了他一眼,道:“諸皇子成年後皆應出京赴任,晉王豈可例外?而魏王你,因身體原因,陛下早下過特旨,允你不予就藩之恩,如此一來,呵呵……”

李泰兩眼徒然一亮,接着神色陷入狂喜之中。

“舅父,舅父大人實在是……謀略無雙,談笑平敵,泰今日再次領教舅父大人的風采,實在佩服得五體投地。”李泰興奮得語聲微顫,忙不迭朝長孫無忌行禮致謝。

長孫無忌面色無悲無喜,平靜地搖搖頭,嘆道:“說來李治也是老夫的親外甥,你和他都是我胞妹的親子,老夫實在不該厚此薄彼,尤其是幫着你壞他的謀劃,只不過,公義大於私情,冊封儲君也好,將來新舊帝王過渡也好,大唐的朝堂和民間都需要一個安穩無波的過程,玄武門一幕,再也不能重演了,既然你比晉王更合適當這個儲君,老夫只好幫你一次,絕了晉王的念頭……當然,如果別的皇子亦有爭儲之念,可依此一併絕之。”

說着臉色一肅,長孫無忌眼神忽然變得嚴厲,緊緊盯着李泰,沉聲道:“魏王你要記住,老夫幫你這一次,並不代表以後也是如此,你不可恃寵而驕,欺凌同胞兄弟,不僅因爲兄弟之情,而且你更要牢記,你父皇深恨兄弟相殘之事,就算爲了未來的皇位,你也不能欺凌兄弟,否則萬事皆休。”

這番話說得聲色俱厲,李泰一凜,急忙應命,但神色間仍然掩飾不住喜色。

長孫無忌看在眼裡,不由暗歎口氣。

皇權爭奪向來都是非常殘酷的,不可能一碗水端平,今日李泰得了這個主意,所謂的“兄弟之情”便成了個笑話,涉及到皇權,縱然是親兄弟,也要趕盡殺絕,這是根本無法化解的衝突。

不得不說,長孫無忌不愧是當朝宰相,足智多謀之極,隨便出個主意,便將李治置於被動,皇子成年後離京赴地方上任,這本是朝廷禮法。

規矩是規矩,但大唐的地方城池終究太貧瘠,所以皇子們都不願離京赴任,往往稱病死賴在長安不肯走,吳王李恪便是裝病的高手,每當有看不過眼的御史上疏參劾他,催促他離京時,李恪總能恰到好處地病倒,病得全身癱軟,藥石無醫,比死人就只多了一口氣而已,李世民心一軟,便允他暫留長安養病,特旨一下,李恪的絕症瞬間不藥而癒,簡直堪稱人類醫學史上的奇蹟……

長孫無忌出的這個主意可謂直擊要害,一言誅心。

衆所周知,爭奪儲君之位的前提條件之一是留在京城長安,所謂近親遠疏,大家每天都能見到李世民,想出什麼花招兒博李世民和滿朝文武的歡心,只有留在長安城才最方便快捷,在這個交通和通訊不便利的年代裡,如果忽然被調任遠離長安,離李世民千里之外了,這個爭儲的遊戲如何才能繼續下去?李世民每天睜開眼便看到留在長安的那個皇子行禮問安,每天處理國事時只見他在面前晃來晃去,故作老成或是故作天真問一些看似不經意卻精闢的問題或回答,一天兩天在李世民的心中留下印象,日子越長,印象越深越好。

到那個時候,誰還記得那個被調任地方就藩的可憐皇子?

所以長孫無忌只一開口,李泰便立馬明白這個主意的厲害之處,心中對長孫無忌的感激更是無以復加。

這個主意之狠辣,李泰完全可以在瞬間將主動權盡握手中,打李治和李素一個措手不及,只要把李治調離了長安,李素一人就算留下來,也是名不正言不順,勢必孤掌難鳴了,勝算的天平頃刻間移到了李泰這一方。

努力忍住心中的狂喜,李泰強作沉穩,依舊與長孫無忌談笑風生,不至於因太喜形於色而令長孫無忌對他失望。

舅甥二人的談話很快結束,在長孫無忌的示意下,李泰很低調地從長孫府西面的後門悄悄告辭離開。

******

就在長安城暗流涌動,衝突愈見明朗之前,長安城又生了一件大事。

貞觀十八年四月底,一代諍臣魏徵與世長辭。

經過半年多的病痛折磨,魏徵終於沒能再撐下去,選擇在這個春光明媚萬物復甦的季節,永遠離開了人世。

半夜傳出消息,滿朝君臣震驚悲痛。

李世民下旨打開宮禁,半夜親自離宮赴魏徵府上吊唁。

住在朱雀大街的權貴重臣們也紛紛出門,匆匆趕往魏府。

簡陋樸素的魏府門前,悄悄掛起了白皮燈籠,魏府家眷早早預備好的後事器物也紛紛搬了出來,連做法事的和尚道士也住了兩批在府中,只等魏徵嚥下最後一口氣便從容操辦喪事。

李世民和諸多朝臣第一時間趕到魏府時,魏府上下哭聲嚎啕,聲震半城。

直入魏徵臥房,魏徵的屍身仍停在牀榻上,面上蓋着一塊方正的白布。

李世民上前,毫不避諱地抓住魏徵冰涼的手,垂頭大哭失聲。

“卿今棄朕而去,朕痛失一鏡也!”

******

ps:還有一更。。。

夕陽下奔跑!!第六百一十三章 圖窮匕見 上第一百零二章 再獻妙策第三百二十一章 西行艱辛第五百六十章 新年臨朝第三十七章 合作買賣第四百九十四章 綢繆先機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進意圖第八百二十章 假戲真做第八百六十章 在外而安第六百零七章 自亂陣腳第五百七十四章 聖命差遣第六百四十五章 扳倒東宮第九十二章 溫柔歲月第八百二十章 假戲真做第四百四十六章 玄奘法師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下共之第五百七十四章 聖命差遣第六百三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九百零八章 意外選擇第八百五十一章 登閣無緣第二百三十三章 終脫囹圄第三百四十三章 身陷算計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形的刀第五百八十四章 晉州亂象第四百一十六章 震懾威嚇第九百二十七章 君臣決戰 上第四百零一章 烹茶論道第九百一十七章 冬盡春來第六百五十九章 決意易儲第五百七十三章 天災突至第七百六十五章 衆將登門 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期而遇第二百二十六章 魏徵上疏第八百三十一章 舅甥計議 下第五百四十一章 打理買賣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將論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暗地交鋒老婆要生了,請假第四百五十四章 三賜功臣 上第六百八十六章 君臣釋怨第五百零八章 火燒寺門第三十四章 難得糊塗第九百六十二章 未了憾事第四百八十二章 中秋遊園 下第七百三十七章 豁然開朗第三百一十五章 單手活擒第三百八十八章 敵友難辨第五百九十二章 活命之恩第五百章 市井情懷第三百三十四章 死氣沉沉第一百一十二章 鬆州之變第九百四十四章 設宴遊園第六章 王家損友第五十五章 混世魔王第六百五十章 福至心靈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辜牽扯第五百四十四章 項莊舞劍新章節 三百九十三章 在審覈第四百四十七章 法師俗事第五百五十一章 失望寒心第三百六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四十九章 積累人脈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州來客第四百六十九章 公主道姑第九百零七章 退兵部署 下第七百八十章 佈局脫罪第二百四十六章 魔王示警第一百四十章 再生波瀾第一百五十八章 捨生忘死第五百七十八章 江湖險惡第四十七章 遭遇挾持第四百四十九章 聖心難測第四百九十五章 侯爺出獄第八百九十五章 漸生悔意第二百九十一章 順勢逆勢第八百一十六章 開誠佈公 下第五百零三章 謎團頓解八千字兇殘更新已畢,求月票支援!!章節發重了,大家只要訂一章第二百一十五章 燒屋絕戶第四百三十一章 潰敵克復第五百四十七章 烏龍截擊第六百四十九章 仁心善念第六百七十章 獻計謀利第六百四十四章 暗中查證第一百零六章 校場聚將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兵歸宿第六百四十一章 魏王邀宴第九百一十五章 破城得糧第七百三十八章 背水臨淵第九百一十三章 過客歸宿第四百六十三章 魔王截路第九百三十八章 芥蒂漸深第一百五十八章 捨生忘死第八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九百四十五章 父子衷腸 上第八百六十二章 大軍開拔第七百六十二章 萬家生佛第七百三十八章 背水臨淵
夕陽下奔跑!!第六百一十三章 圖窮匕見 上第一百零二章 再獻妙策第三百二十一章 西行艱辛第五百六十章 新年臨朝第三十七章 合作買賣第四百九十四章 綢繆先機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進意圖第八百二十章 假戲真做第八百六十章 在外而安第六百零七章 自亂陣腳第五百七十四章 聖命差遣第六百四十五章 扳倒東宮第九十二章 溫柔歲月第八百二十章 假戲真做第四百四十六章 玄奘法師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下共之第五百七十四章 聖命差遣第六百三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九百零八章 意外選擇第八百五十一章 登閣無緣第二百三十三章 終脫囹圄第三百四十三章 身陷算計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形的刀第五百八十四章 晉州亂象第四百一十六章 震懾威嚇第九百二十七章 君臣決戰 上第四百零一章 烹茶論道第九百一十七章 冬盡春來第六百五十九章 決意易儲第五百七十三章 天災突至第七百六十五章 衆將登門 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期而遇第二百二十六章 魏徵上疏第八百三十一章 舅甥計議 下第五百四十一章 打理買賣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將論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暗地交鋒老婆要生了,請假第四百五十四章 三賜功臣 上第六百八十六章 君臣釋怨第五百零八章 火燒寺門第三十四章 難得糊塗第九百六十二章 未了憾事第四百八十二章 中秋遊園 下第七百三十七章 豁然開朗第三百一十五章 單手活擒第三百八十八章 敵友難辨第五百九十二章 活命之恩第五百章 市井情懷第三百三十四章 死氣沉沉第一百一十二章 鬆州之變第九百四十四章 設宴遊園第六章 王家損友第五十五章 混世魔王第六百五十章 福至心靈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辜牽扯第五百四十四章 項莊舞劍新章節 三百九十三章 在審覈第四百四十七章 法師俗事第五百五十一章 失望寒心第三百六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四十九章 積累人脈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州來客第四百六十九章 公主道姑第九百零七章 退兵部署 下第七百八十章 佈局脫罪第二百四十六章 魔王示警第一百四十章 再生波瀾第一百五十八章 捨生忘死第五百七十八章 江湖險惡第四十七章 遭遇挾持第四百四十九章 聖心難測第四百九十五章 侯爺出獄第八百九十五章 漸生悔意第二百九十一章 順勢逆勢第八百一十六章 開誠佈公 下第五百零三章 謎團頓解八千字兇殘更新已畢,求月票支援!!章節發重了,大家只要訂一章第二百一十五章 燒屋絕戶第四百三十一章 潰敵克復第五百四十七章 烏龍截擊第六百四十九章 仁心善念第六百七十章 獻計謀利第六百四十四章 暗中查證第一百零六章 校場聚將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兵歸宿第六百四十一章 魏王邀宴第九百一十五章 破城得糧第七百三十八章 背水臨淵第九百一十三章 過客歸宿第四百六十三章 魔王截路第九百三十八章 芥蒂漸深第一百五十八章 捨生忘死第八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九百四十五章 父子衷腸 上第八百六十二章 大軍開拔第七百六十二章 萬家生佛第七百三十八章 背水臨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