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一章 危機暗伏

李素騎在馬上,心情很不安。

說不出怪異感覺,總覺得李世民的決定不對,似乎有什麼不好的事會發生,可是又說不出哪裡不對,這種感覺很糟糕,如同撓不到癢處似的,很難受。

想了很久,還是沒想明白,李素索性放棄了,嘆了口氣,忽然大聲道:“派個人去中軍,找我舅父。”

方老五湊過來道:“公爺的意思是將李老公爺請過來嗎?”

李素搖頭:“別驚動他,找我舅父旁邊的一個親衛,薛仁貴,把他叫過來。”

方老五領命去了。

薛仁貴曾經是李素的親衛,這是個人才,是李素從一羣府兵裡發現了他,薛仁貴是未來大唐的將帥之才,李治坐江山後,李績程咬金等將軍逐漸老去,朝中年輕一代的將領便以薛仁貴爲代表了。

所以李素覺得很有必要聽一聽薛仁貴的分析,大軍突然改道不是好事,李素有限的軍事才能分析不出所以然,還是聽聽專業人士的話吧。

早在攻打遼東城時,李素便將薛仁貴舉薦到李績的身邊,李績原本只是純粹接受外甥的心意,後來見到薛仁貴後,隨意拿了幾道排兵佈陣的題目考了考他,結果李績兩眼大亮,頓時對薛仁貴無比賞識,當聽到李素說是在府兵營房裡發現的薛仁貴,李績直嘆李素運氣好,居然能發現這麼一位人才。

從此薛仁貴便在李績身邊當了親衛,說是親衛,李績卻對他十分看重,凡有戰事部署佈陣什麼的,都將他叫到身邊,指着地圖一樁樁教給他,二人相處的模式已非主僕,而是師徒,關係越來越親密了。

然而,對李素這位中間的介紹人,李績卻半文錢的介紹費都沒給,實在是男默女淚,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

薛仁貴來得很快,而且身上的打扮都變了,現在的他穿着一身銀光鎧,頭戴銀白色雙翅盔,手上一柄馬槊,騎着一匹神駿的白馬,看起來非常的騷包。

李素不滿地哼了哼:“穿得如此鮮明出衆,也不怕被敵人射冷箭。”

穿着一身白的薛仁貴似乎比李素帥那麼一點點,李素的嫉妒心開始發作了。

薛仁貴憨厚地笑了笑:“都是老公爺送的,老公爺還說回長安後將我放到右武衛當個營官,日後慢慢升遷。”

“看來舅父大人很賞識你,好好幹,莫辜負了舅父大人的一番栽培美意。”

薛仁貴一探手,從馬鞍後的布囊裡掏出幾隻野兔山雞,遞給李素,憨笑道:“行軍清苦,身無長物,沒啥好東西送給公爺,昨日路上無聊射了幾隻野味,給公爺換個口味嚐嚐鮮,公爺莫嫌棄。”

李素讚許地笑了,這孩子真懂事,來到唐朝這麼多年了,頭一次看到上門主動帶禮物的,從這一點可以看出,這是個很講究的人,李素決定交這個朋友,以後常來往,希望薛仁貴將來心黑手辣一點,當個鉅貪,這樣每次拜訪自己時送的禮物就不會顯得太寒磣。

薛仁貴撥轉馬頭,與李素並肩而行,道:“公爺忽然召喚,不知有何事?”

李素臉色有些陰鬱地道:“大軍改道大行城,這事知道吧?”

薛仁貴點頭:“知道。”

“你覺得妥當嗎?”

薛仁貴呆了一下,隨即撓頭:“妥當……吧?陛下決定改道的原因我知道,當時我就站在帥帳外呢,陛下跟老將軍們一同商議決定的。”

“爲什麼做這個決定?”

薛仁貴想了想,道:“因爲高句麗氣候太寒冷,很多將士凍傷了身,若是北上先入遼東城再往東,等於是繞了遠路,將士們受不了,大體的進軍方向沒錯,先取大行城便能節省許多無謂的繞路。”

李素嘆了口氣:“理由沒錯,是陛下和諸位老將的仁心,可是,我總覺得哪裡不對……”

“不對?”薛仁貴愣了一下,然後很快從懷裡掏出一張羊皮地圖,看來他最近學習很用心,地圖隨身帶。

眼睛盯着地圖,薛仁貴仔細看了許久,然後擡起頭,神情有些迷茫:“公爺,恕小人愚鈍,究竟哪裡不對?小人沒看出來……”

李素嘆道:“大行城是一座小城,守軍只有六千,而且我相信這座城裡也不可能再冒出一個楊萬春那樣的妖孽了,可是大行城靠海多沼澤,我軍的優勢是平原運動作戰,而大行城附近的地勢不利於我軍展開,從地理上來說,我軍已落入劣勢……”

薛仁貴仍有些迷茫:“可是,咱們這次是攻城啊,不是跟他們平原交戰啊,一口氣衝過去,把大行城拿下,就這麼簡單,爲何要將大軍展開?”

李素思路有些亂,聞言下意識地喃喃道:“是啊,爲什麼要展開呢……”

薛仁貴:“…………”

李素也很無語,對自己無語。

行軍太辛苦,自己難道有變成神經病的跡象?疑神疑鬼的,究竟自己哪裡不對?

可是,心中隱藏着的那種若有若無的大災將至的不安感是怎麼回事?

展開地圖,李素再次仔細從上到下看了一遍。

這次仍看不出什麼蹊蹺來,反倒是旁邊的薛仁貴看着自己的目光怪怪的。

掰着手指歷數唐軍在高句麗國境可能遭遇的危機,首先是泉蓋蘇文調集大軍反撲,其次是南面楊萬春所部領兵追擊,這兩個危機早在意料之中,大軍行進之時,前後近百里皆放出了斥候,一旦出現敵情,大軍便馬上原地列陣,以逸待勞準備廝殺。

能預料到的問題便不算問題,李素相信李世民和一衆老將們早已有了充足的準備來應對。

那麼,還有一個問題……

李素的目光漸漸往地圖的北面移動,在高句麗的北面,有一塊長形橢圓形狀的地方,那裡是靺鞨七部。

李素眉頭皺了起來,靺鞨七部會不會南下?

按程咬金和牛進達的說法,靺鞨七部早在貞觀四年時已被大唐徹底震懾住了,至今粟末部的首領還堅持每年親自入長安朝賀的禮儀,可謂鐵桿心腹金牌小粉絲,若說粟末部的首領會叛唐,恐怕君臣上下都不會相信,甚至李素聽了程咬金和牛進達的分析後,他也覺得粟末部應該不會叛唐,吃飽了撐的纔會幹出這等蠢事……

若是粟末部不會叛唐,那麼靺鞨另外的六部呢?

展開地圖,李素稍覺放心,從地圖上看,粟末部位於靺鞨部落的最南方,與高句麗接壤,北面的靺鞨六部如同叛唐南下的話,必須要經過粟末部的地盤,以粟末部對大唐的忠心來看,無論如何不可能讓他們過去的,再說,就算讓他們過去了,高句麗境內新城和延津城的要隘上,還駐紮着牛進達的兩萬精騎,北面有粟末和牛進達兩道防線,應該不會出問題……

李素撓了撓頭,心裡還是覺得不對勁,唐軍目前的危機大抵只有這些,至於高句麗境內不時出現的民間地方反抗武裝,偶爾小規模的對唐軍大營和派出去的斥候進行零星的騷擾伏擊,基本成不了大氣候,撓癢癢一般的程度。

危機是存在的,但大多預料到了,也防備了,可李素心中還是有一種大災將至的感覺,不知從何而來,更不知具體哪裡出了紕漏,這種抓心撓肺的感覺實在是太糟糕了。

看了半天沒看出究竟,李素煩躁地將地圖狠狠揉成一團,使勁往地上一扔,看着薛仁貴怒道:“總之,改道攻打大行城就是不對!就是有紕漏,會出大問題的!別問我大問題是什麼,我也不知道!”

薛仁貴怔忪地看着他,然後悠悠地道:“公爺,您這樣可就有點不講道理了……還有,您剛纔扔的地圖,是我的。”

…………

不講道理的事幹得多了,大多數無傷大雅,但李素這一次卻真的有些坐立不安的感覺,總覺得快抓住那一絲一閃即逝的念頭,偏偏總是差那麼一點點。

漫長的行軍路,就在李素的無限糾結中度過。

因爲糾結,李素的脾氣也漸漸變得不好了,看什麼都不順眼,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被他罵半天,高素慧給李素遞酒時不小心灑了一點,被李素罵得差點哭出來。

李素覺得自己更年期可能提前了,心裡覺得很抱歉,可一旦又發生了雞毛蒜皮的小事,還是摟不住火……

第三日傍晚,大軍終於到了大行城外三十里。李世民下令紮營造飯,明日一早攻城。

李素獨自在營帳內走來走去,他很想去中軍帥帳面見李世民,勸他繼續北上遼東城,可是他又實在拿不出一個有說服力的理由,難道告訴李世民說我覺得不對勁,所以咱們改道吧,沒有理由,純靠直覺,愛我你就答應我……

李世民聽了可能會把他掛在旗杆上,讓他冷靜冷靜。

坐立難安,喝酒吃肉都沒了味道,獨自烤肉飲酒,沒過多久,李素便醉了,或許是有心事,酒量也與往常不同,醉得特別快。

第二天清晨,李素還在沉睡時,忽然聽到遠處隆隆的擂鼓聲,李素掙扎着起來,才知道唐軍已開始攻打大行城了。

高句麗是個很神奇的國家,國家地小,多山,總的來說很貧瘠,平民百姓連飯都吃不飽,但民風卻驍勇好鬥,而且舉國上下頗爲團結,鮮少有忍氣吞聲者,尤其是在遇到外敵的時候。

國家雖小,但人口卻不少,有史料記載,唐初時期高句麗國中人口約有六十七萬餘戶,舉國青壯以百萬計,飯都吃不飽,還生那麼多娃,可見高句麗國中百姓都是很喜歡小寶寶的,再說這年頭沒有娛樂活動,白天地裡幹活勞累一天,晚上吃了飯睡覺,睡前沒電視看,沒手機玩,除了造娃搞點運動,實在沒別的活動了。

地形不好,人口不少,民風善鬥,可謂是窮山惡水,所以高句麗徵兵通常不需要怎麼操練,基本都是天生的戰士,而且軍中從上到下有一種不屈的精神。

一如眼前,唐軍二十多萬兵臨城下,大行城守軍只有區區六千,可是卻沒見六千守軍有絲毫開城投降的跡象,二話不說便選擇了守土抗擊,儘管雙方實力相差懸殊,仍有一種不屈不撓誓死抗爭的勇氣,世上真正懂得“氣節”二字的,並不僅僅止於中原漢土。

隆隆的鼓聲沒斷過,震天的喊殺聲過後,便又聽見轟隆隆的爆炸聲,李世民用震天雷似乎用上癮了,到哪裡都不忘用上這個,當然,震天雷原本是一件犀利的火器,它的造價也不貴,如果用它能大大減少將士傷亡的話,何樂而不爲?

大行城的守軍很驍悍,面對數十萬大軍仍凜然不懼,守將戰在城頭,聲嘶力竭地揮舞着長劍,士卒們搬運箭矢,巨石,滾木,來往有條不紊,唐軍攻城時,守軍並未慌亂,而是遵從將領的指揮,各司其職抗擊唐軍。

攻城整整一上午,大行城好幾次出現險情,差點被攀上城頭的唐軍佔了,後來守將親自上陣,領着守軍拼命反擊,纔將攀上城頭的小股唐軍當場格殺,堪堪守住了城池。到了午時,李世民下令鳴金收兵。

沒能攻下城池,在君臣的意料之中,沒有內應,拒絕投降,強行攻城不可能太快,不過李世民對今日攻城的進展還是頗爲滿意的,上午城頭好幾次被唐軍攀上去,每次只差一點便能佔領城頭了,這是個好現象,如果下午再次攻城的話,應該有希望破城。

陣亡了兩千餘人,但李世民的心情不錯,帥帳內與一衆老將談笑風生,揮斥方遒之態很威風。

午時埋鍋造飯,將士們吃得歡暢,相比攻打安市城時那種絕望且無力的心態,今日這個大行城顯然輕鬆多了,這纔是攻城正確的打開方式嘛,安市城的楊萬春簡直就是個妖孽,一點都不隨和……

大營的空地上,所有將士全都蹲在地上,碩大的行軍鐵鍋裡煮着野菜湯,湯裡還摻了一點肉末,味道不一定好,但營養卻也馬馬虎虎了,行軍全都分發了乾糧,每頓大概是黑乎乎的一團東西,材料並非固定,大多是餅或者飯糰,裡面摻了一丁點的鹽巴,條件允許的話,飯糰外面還裹了幾片臨時從地裡摘來的野菜。

第一百三十六章 腹黑上司第一百六十九章 欺人太甚第四百二十章 攻守鏖戰 中老婆要生了,請假第五百四十五章 各自亮劍第四百七十一章 稱心歸屬第九百六十三章 加恩晉爵第七十四章 擄掠進府第五百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一十八章 受僱於人第三十五章 憨直權貴第八百一十六章 開誠佈公 下第八百六十三章 艱苦行軍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釜沉舟第九百三十一章 入新羅境第二十七章 初入長安第八百五十九章 隨軍出征第一百七十八章 馨香滿院第一百六十四章 提點兇險第五百四十六章 荒野截駕第七百九十三章 公主夜宴 上第五百五十四章 帝王胸襟第六百一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五百七十章 昇天無路第一百一十七章 驚天動靜第六百六十九章 李家丫鬟第八百七十章 帥帳論策 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誤闖禁地第四百章 終見曙光第六百四十八章 雷霆罰過第三百三十章 民心不穩第一百五十四章 程府訓斥 上第九百零八章 意外選擇第七百一十一章 突生事端第三百三十章 民心不穩第三百八十一章 私怨暫拋第三百四十五章 轅門對峙第四百三十二章 別後敘情第二百七十八章 行冠加弁 下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輸鬚眉第八百七十二章 兵發柳城第六百八十章 縱火示警第七百五十五章 解決麻煩第二百三十七章 成長代價第六百三十四章 善惡之念第七百九十五章 公主夜宴 中下第五百零八章 火燒寺門第八百七十八章 不謀而合第七百八十三章 另生枝節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辜牽扯第一百八十六章 東市事發第一百四十四章 忍無可忍第五百四十四章 項莊舞劍第七百七十五章 姓李名素第四百三十九章 立碑傳世第八百三十四章 自請圈禁第七百三十章 東郊演武 下第四百二十三章 福兮禍伏第八百六十七章 臥榻養虎第五百一十一章第二十七章 初入長安第八百二十七章 李家大喜第八百五十五章 不平之論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心似箭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域動盪第七百七十九章 漸生去意第五十八章 春日芳華第三十章 志向高遠第四百九十章 東宮除惡第三百九十九章 迷霧挾制第二百八十三章 相逢夜色第二百五十二章 魏王問因第二百五十八章 驟變前夜第五百六十五章 絕世高手求首訂!!求月票!!第四百二十六章 重賞之下第八百九十二章 前憂後患第七百七十七章 積年恩怨第五百六十六章 困龍入海第二百四十五章 李二拒婚第八百八十四章 遼東城破第九百一十七章 冬盡春來第三百七十八章 潤物無聲第一百七十八章 馨香滿院第八百八十三章 火器攻城第八百章 公主夜宴 真.下第九百一十四章 突然攤牌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賜功臣 下第四十章 詩驚四座第八百三十一章 舅甥計議 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子夜大亂 上第一百零六章 校場聚將第九十七章 李素問策第九百零四章 亂後反擊第六百三十六章 重禮收買第二百三十一章 朔望朝參 下第二百零三章 東市大哥第三百六十六章 美人恩重第二百九十三章 普天之下第九百二十六章 撤軍離城
第一百三十六章 腹黑上司第一百六十九章 欺人太甚第四百二十章 攻守鏖戰 中老婆要生了,請假第五百四十五章 各自亮劍第四百七十一章 稱心歸屬第九百六十三章 加恩晉爵第七十四章 擄掠進府第五百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一十八章 受僱於人第三十五章 憨直權貴第八百一十六章 開誠佈公 下第八百六十三章 艱苦行軍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釜沉舟第九百三十一章 入新羅境第二十七章 初入長安第八百五十九章 隨軍出征第一百七十八章 馨香滿院第一百六十四章 提點兇險第五百四十六章 荒野截駕第七百九十三章 公主夜宴 上第五百五十四章 帝王胸襟第六百一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五百七十章 昇天無路第一百一十七章 驚天動靜第六百六十九章 李家丫鬟第八百七十章 帥帳論策 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誤闖禁地第四百章 終見曙光第六百四十八章 雷霆罰過第三百三十章 民心不穩第一百五十四章 程府訓斥 上第九百零八章 意外選擇第七百一十一章 突生事端第三百三十章 民心不穩第三百八十一章 私怨暫拋第三百四十五章 轅門對峙第四百三十二章 別後敘情第二百七十八章 行冠加弁 下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輸鬚眉第八百七十二章 兵發柳城第六百八十章 縱火示警第七百五十五章 解決麻煩第二百三十七章 成長代價第六百三十四章 善惡之念第七百九十五章 公主夜宴 中下第五百零八章 火燒寺門第八百七十八章 不謀而合第七百八十三章 另生枝節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辜牽扯第一百八十六章 東市事發第一百四十四章 忍無可忍第五百四十四章 項莊舞劍第七百七十五章 姓李名素第四百三十九章 立碑傳世第八百三十四章 自請圈禁第七百三十章 東郊演武 下第四百二十三章 福兮禍伏第八百六十七章 臥榻養虎第五百一十一章第二十七章 初入長安第八百二十七章 李家大喜第八百五十五章 不平之論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心似箭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域動盪第七百七十九章 漸生去意第五十八章 春日芳華第三十章 志向高遠第四百九十章 東宮除惡第三百九十九章 迷霧挾制第二百八十三章 相逢夜色第二百五十二章 魏王問因第二百五十八章 驟變前夜第五百六十五章 絕世高手求首訂!!求月票!!第四百二十六章 重賞之下第八百九十二章 前憂後患第七百七十七章 積年恩怨第五百六十六章 困龍入海第二百四十五章 李二拒婚第八百八十四章 遼東城破第九百一十七章 冬盡春來第三百七十八章 潤物無聲第一百七十八章 馨香滿院第八百八十三章 火器攻城第八百章 公主夜宴 真.下第九百一十四章 突然攤牌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賜功臣 下第四十章 詩驚四座第八百三十一章 舅甥計議 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子夜大亂 上第一百零六章 校場聚將第九十七章 李素問策第九百零四章 亂後反擊第六百三十六章 重禮收買第二百三十一章 朔望朝參 下第二百零三章 東市大哥第三百六十六章 美人恩重第二百九十三章 普天之下第九百二十六章 撤軍離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