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六章 開誠佈公 下

好人的類型各種各樣,有的憨厚,有的仁義,有的根本是傻子。

但壞人不論壞到什麼地步,至少有一個普遍的共同點,——他們都很聰明。

可以說,“聰明”是當壞人的資格證書,不聰明的人就算想當壞人也沒資格,當然,也有那些窮兇極惡偏向虎山行的壞人,又蠢又笨卻有一顆強烈的想當壞人報復世界的心,然而這種蠢笨的壞人基本活不太長,如果人生是一部百集連續劇的話,這種人大約活到第一集的前十分鐘便可以領盒飯退場了。

所謂“小人得志”,所謂“奸臣當道”,他們憑什麼能得志,憑什麼能當道?

因爲他們聰明,壞人沒底線沒節操,行事百無禁忌,自由度比好人大多了,如果這個壞人還比好人更聰明的話,“小人得志”***臣當道”自然是必然的結果了。

此刻在李素的眼裡,李義府無疑就是這種壞人,這個人貪婪,功利,熱衷名利,他可以毫無掩飾毫無顧忌地把這些表現出來,不怕被人鄙夷恥笑,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他確實很聰明。

李義府此言一出,李素再也無法淡定了。

僅從自己和李治談笑風生的細節能看出自己選擇輔佐李治當太子,李義府的聰明委實令人有些驚駭。

李素震驚,一旁的許敬宗和裴行儉也驚呆了,二人看了看李義府那張笑得帶着幾分得意的臉,馬上又扭過頭看着李素的表情,然後,從李素一閃而過的驚愕表情裡,二人終於看懂了,於是,愈發震驚了。

李義府面帶微笑,臉色有些自矜。

如果語出驚人能作爲自己的進身之階的話,李義府相信自己這番話應該能引起李素的重視了,同時,自己這個人自然也會被重視了。

堂內四人心情各異,氣氛陷入詭異的沉默。

良久,李素忽然哂然一笑:“李兄……很有想象力呀。”

李義府眨着眼,笑道:“李公爺當知下官在農學當少監,農學是個慢工出細活的地方,所以下官閒暇之時甚多,閒下來難免胡思亂想,剛纔下官所言便只是下官閒來胡猜罷了,若下官說錯了還請公爺莫怪罪。”

李素神情平靜,無悲無喜,淡淡地道:“先不說對錯,不知李兄何出此言?”

李義府緩緩道:“陛下之嫡子僅三人,太子被廢,東宮之位自然與他無緣,而晉王殿下年幼,未露鋒芒,也被朝臣和門閥世家忽略了,天下人皆認爲魏王殿下是繼任東宮的唯一人選,下官其實原本也是這麼認爲的,但後來聽聞李公爺拒絕了魏王招攬後,下官便不得不往更深的地方想一想,想得深了,晉王殿下這個人便出現在下官的視線中,下官將東宮太子的條件一一列出,然後不由自主往晉王殿下身上套,這麼一套便赫然發覺,晉王的優勢其實不比魏王差,甚至於,他比魏王的勝算更高……”

李素眼皮一跳,肅然道:“願聞其詳。”

李義府捋了捋稀疏的長鬚,道:“晉王的身份和魏王一樣,皆是長孫皇后所出的嫡子,而且由於自幼喪母,陛下甚爲疼愛,從貞觀九年開始便將他和晉陽公主二人帶在身邊親自撫育,陛下子女數十,得此殊榮者僅此二人,所以,若論恩寵和聖眷,晉王與魏王其實不相上下……”

“其二,晉王與魏王心性不同,魏王雖博學但失之好勝,晉王雖懦弱但勝在仁厚,高祖皇帝和陛下以及諸多朝臣花了數十年時間方纔奠定了盛世之基,大唐的下一任帝王應該是什麼性情方能更好地治理大唐,我等做臣子的或許有些不甚明瞭,但陛下一定心中有數,好勝者,易行險求功,仁厚者,常守成而穩進,下官粗陋之見,竊以爲求功不如守成……這些年,我大唐王師戰無不勝,可以說宇內未有敵者,該打完的戰事在陛下有生之年差不多都打過了,那些番邦蠻夷該臣服的也都臣服了,甚至連心腹之患薛延陀也平定了,東邊的高句麗眼看也要開戰了,唯一隻剩下一個吐蕃,陛下也用和親將他們暫時穩住了,那麼,大唐的下一任君主應該是怎樣的性情才適合接任陛下的大統呢?”

話題越說越敏感,李義府的聲音也壓得越來越低:“……下官以爲,兩位殿下相比之後,晉王之性情,似乎更適合繼承皇位,從武德年立國,到如今的貞觀朝,近三十年過去了,這三十年裡大唐征伐不斷,國中壯丁人口越來越少,因爲戰事連連,需要源源不斷的糧草和生鐵,加諸於百姓身上的賦稅太重,民間迫切需要休養生息,否則社稷動盪,國必危殆,魏王若即位,以他好勝要強且自負的性子,大唐戰事恐怕不會停,那時國必生亂,江山不穩,陛下必然不願見到這種後果,若選擇晉王的話,晉王行事謹慎,性情仁厚,輕易不會發動戰事,於國於民皆是得宜,相比之下,晉王纔是更適合當君主的人選……”

李義府笑了笑,接着道:“至於其三麼,這話說起來就遠了,魏王近年與關隴門閥走得很近,晉王年幼,目前看不出什麼傾向,但去年陛下卻將太原王氏家主之孫女賜婚給晉王殿下,衆所周知,太原王氏屬於山東士族之一,是一支與關隴門閥相抗衡的家族,再聯想到近年陛下有意打壓削弱關隴門閥,扶持山東士族,陛下將太原王氏之女許與晉王殿下爲妃,而且是正妃,這其中……呵呵,頗令人尋味呀。”

李素越聽越驚訝,腦海中閃過無數念頭。

知道李義府這傢伙聰明,但沒想到他居然這麼聰明。

整件事被他掰開揉碎了,分析得無比透徹,與李素當初的分析幾乎一模一樣,就算最後那番語焉不詳的未盡之辭,也和李素的想法不謀而合。

太聰明瞭,老話說“智極早夭,慧極必傷”,這傢伙應該活不到抱孫子的歲數吧?

前堂再次陷入沉默,不知過了多久,李素忽然道:“李兄有兒子嗎?”

“啊?”李義府驚呆,然後吃吃道:“呃,有。”

“有孫子嗎?”

“呃……尚無,下官今年才三十歲。”

李素點頭:“哦……”

李義府一頭霧水,“哦”是啥意思?大家正說着國家大事,你冷不丁問我有沒有孫子是啥意思?哦完了又沒有下文,咱們聊天能嚴肅點正經點嗎?

李素沉吟半晌,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李兄大才,高論令人欽佩。”

李義府笑了:“這不是下官的高論,事實上,李公爺比下官看得更高,想得更遠,聽說兩年前李公爺和晉王殿下奉旨晉陽平亂,從那時起,您和晉王殿下的交情便不一般,可見下官前幾日纔想通的事,李公爺比下官早兩年便想通了,下官剛纔所言,其實是基於公爺種種異於常人的舉動和決定,一樁樁往回套才漸漸理出頭緒,說來只是小聰明罷了,李公爺纔是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吶,難怪陛下不止一次對朝臣說,李公爺是百年難得一見的英傑人物,下官以前不識尚不覺得,有幸結識李公爺之後方覺陛下所言不虛。”

一番話不但自謙,順便還狂拍了李素一陣馬屁,拍得李素心曠神怡爽歪歪。

許敬宗和裴行儉仍舊一臉震驚,看看李義府,又看看李素,目光不停在二人臉上來回打量,生怕錯過二人任何一絲表情變化。

話說到這個地步,再否認抵賴便顯得有些低級了,會被眼前這三人看輕幾分的,再說李素輔佐李治的事實連對手魏王李泰都知道了,再瞞下去毫無必要。

李素思索片刻,索性大方承認道:“不錯,我私以爲,晉王殿下更適合當太子,而且不怕告訴諸公,我已決定輔佐晉王殿下,助其爭儲東宮。”

此言一出,李義府神色不變,一旁的許敬宗和裴行儉卻大爲震驚,神色頓時變了。

李素看了李義府一眼,轉而望向另外二人,笑道:“衆所周知,若論爭儲,魏王的勝算更高,李兄剛纔說的那幾點固然與我不謀而合,但陛下心裡究竟怎麼想的,恐怕誰都不知道,聖心難測,尤其是昨日陛下還下了旨,將所有成年皇子盡皆趕出長安,赴地方上任都督或刺史,晉王殿下亦在其中,如此一來,長安城內僅只剩魏王一人,晉王的勝算更低了……”

李素說着,臉上露出意味深長的微笑,道:“三位今日登門的用意,咱們盡在不言中,我與晉王殿下是一損俱損的關係,如今我的處境擺在面前,三位可要想清楚,究竟要不要上我這條賊船,賊船好上不好下,到時候若情勢不對想反悔,終究也逃不過引頸一刀,事關身家性命和全族興衰,各位當三思而行。”

說完李素環臂闔目養神,三人的表情卻各不一樣。

許敬宗神情猶豫,李義府仍是一臉高深莫測的微笑,而裴行儉卻面現堅決之色。

僅僅三種表情,卻如囊括世間衆生相。

沉默許久,李義府首先開口了。

“下官剛纔囉嗦了一大堆,其實歸結起來的意思很簡單……”

說着李義府忽然站起身,面朝李素長長一揖,然後目注李素,肅然道:“丈夫富貴當於沙場求,險中求,李某願將性命和前程全數託於李公爺,願與李公爺共存亡,同榮辱!”

第二百五十二章 魏王問因第六百零三章 晉陽生變 下第八百二十章 假戲真做第六百八十一章 宮闈密奏第二百零六章 內亂爆發第二十七章 初入長安第八百三十九章 借得東風第六百一十四章 圖窮匕見 下第二十五章 郭駑獻詩第六百五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五百八十章 凍土難播第二百五十八章 驟變前夜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拿輕放第五十八章 春日芳華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棚綠菜第九百一十五章 破城得糧第七百七十五章 姓李名素第九十一章 英國公府第八百六十五章 擒拿審問 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單手活擒第九百五十二章 初入東宮第九百一十四章 突然攤牌第八百六十四章 刺王殺駕第八百八十六章 拂曉捷報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五百五十一章 失望寒心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漠盜匪第六百四十九章 仁心善念第六百三十五章 不造殺孽第三百五十一章 霸臨西州 下新章節 三百九十三章 在審覈第六十七章 微服訪賢 中第八百三十六章 謀盡計窮第二百八十五章 陌生夫妻第六百七十五章 子夜奪門第六百五十二章 一日定情第七十六章 酩酊大醉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七百八十七章 苦心勸諫第五百二十一章 另起波折第四百一十二章 捨生取義第九百三十三章 平高麗策第四百八十五章 內外親疏第三百零三章 俠之大者第五百四十七章 烏龍截擊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四十九章 脫困求生 上第三百零一章 諫書犯顏 上第八百二十九章 清者自清第一百二十章 捷報入京第七百零八章 王爺所請 上第九百零八章 意外選擇第二百一十一章 高下立判第六百零七章 自亂陣腳第七百一十一章 突生事端第六百七十七章 有所必爲第三百零四章 名揚天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貶謫原由 上第二百六十五章 解除婚約第五百八十章 凍土難播第三十一章 程府夜宴第九百零六章 退兵部署 上第六百一十四章 圖窮匕見 下第八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三十二章 龍城飛將第九百六十二章 未了憾事第六百零二章 晉陽生變 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欺人太甚第二十章 地主新貴第三百七十六章 貶謫原由 下第五百零六章 暫退一步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漠玉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遇伏功敗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八百九十一章 反敗爲勝夕陽下奔跑!!第一百八十五章 勾兌利益第八百六十七章 臥榻養虎第八百八十章 遇伏兵敗第四百九十四章 綢繆先機第八百八十七章 拔營南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難得善意第四百一十三章 共此一死第一百六十四章 提點兇險第八百四十二章 重拿輕放第二百章 下套坑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流言四起第一百九十七章 李家秘聞第七百七十二章 突陷危局第四百六十一章 長安秘辛第四百八十七章 封官入省第七百二十二章 君臣議農第三百零三章 俠之大者第八百三十四章 自請圈禁第五百零八章 火燒寺門八千字兇殘更新已畢,求月票支援!!感謝及...求保底月票 羞第八十八章 當街活擒第八百九十三章 用兵詭譎第四百五十六章 君臣敘舊
第二百五十二章 魏王問因第六百零三章 晉陽生變 下第八百二十章 假戲真做第六百八十一章 宮闈密奏第二百零六章 內亂爆發第二十七章 初入長安第八百三十九章 借得東風第六百一十四章 圖窮匕見 下第二十五章 郭駑獻詩第六百五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五百八十章 凍土難播第二百五十八章 驟變前夜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拿輕放第五十八章 春日芳華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棚綠菜第九百一十五章 破城得糧第七百七十五章 姓李名素第九十一章 英國公府第八百六十五章 擒拿審問 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單手活擒第九百五十二章 初入東宮第九百一十四章 突然攤牌第八百六十四章 刺王殺駕第八百八十六章 拂曉捷報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五百五十一章 失望寒心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漠盜匪第六百四十九章 仁心善念第六百三十五章 不造殺孽第三百五十一章 霸臨西州 下新章節 三百九十三章 在審覈第六十七章 微服訪賢 中第八百三十六章 謀盡計窮第二百八十五章 陌生夫妻第六百七十五章 子夜奪門第六百五十二章 一日定情第七十六章 酩酊大醉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七百八十七章 苦心勸諫第五百二十一章 另起波折第四百一十二章 捨生取義第九百三十三章 平高麗策第四百八十五章 內外親疏第三百零三章 俠之大者第五百四十七章 烏龍截擊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四十九章 脫困求生 上第三百零一章 諫書犯顏 上第八百二十九章 清者自清第一百二十章 捷報入京第七百零八章 王爺所請 上第九百零八章 意外選擇第二百一十一章 高下立判第六百零七章 自亂陣腳第七百一十一章 突生事端第六百七十七章 有所必爲第三百零四章 名揚天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貶謫原由 上第二百六十五章 解除婚約第五百八十章 凍土難播第三十一章 程府夜宴第九百零六章 退兵部署 上第六百一十四章 圖窮匕見 下第八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三十二章 龍城飛將第九百六十二章 未了憾事第六百零二章 晉陽生變 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欺人太甚第二十章 地主新貴第三百七十六章 貶謫原由 下第五百零六章 暫退一步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漠玉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遇伏功敗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八百九十一章 反敗爲勝夕陽下奔跑!!第一百八十五章 勾兌利益第八百六十七章 臥榻養虎第八百八十章 遇伏兵敗第四百九十四章 綢繆先機第八百八十七章 拔營南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難得善意第四百一十三章 共此一死第一百六十四章 提點兇險第八百四十二章 重拿輕放第二百章 下套坑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流言四起第一百九十七章 李家秘聞第七百七十二章 突陷危局第四百六十一章 長安秘辛第四百八十七章 封官入省第七百二十二章 君臣議農第三百零三章 俠之大者第八百三十四章 自請圈禁第五百零八章 火燒寺門八千字兇殘更新已畢,求月票支援!!感謝及...求保底月票 羞第八十八章 當街活擒第八百九十三章 用兵詭譎第四百五十六章 君臣敘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