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高麗國王

“怎麼,你真準備設置遼東行省?”

在夜明珠點綴下有若白晝的書房內,李中慧驚訝地詢問風雨。

這次她匆匆返回聖京,原本是想應對麥堅參與戰爭的事情的,卻沒有想到風雨絕口不提麥堅的事情,反而和她商量起增設行省的事兒來。

“既然我已經將遼東納入帝國的領土,爲何不能夠在那裡設置行省?”

風雨順手摸了摸腦門。

不當家不知油鹽貴。

想當年,微末中的風雨雖然還不至於太過張揚,但是議論起朝政來,同樣是意氣飛揚、毫不留情,直到如今真的自己當上了帝國宰相之後,方纔明白治理家國的艱難了,每每望着自己腦門上越來越稠密的皺紋,便不由好笑曾經的少年猖狂。

“夫君要設置便設置,自然不會有任何人敢來質疑,怕只怕……”

李中慧有些猶豫地說道。

新增設一個行省,關係到的方方面面實在太大。

當初推行憲政時所設立的九大行省,更多是考慮到當時的權力格局,因此在聖龍人眼裡視爲不毛之地的高唐單獨成了一個行省,而經濟發達的三晉和揚州,卻分別劃分給了荊棘和齊魯。

如果現在新收復的遼東劃爲單獨的行省,那麼三晉和揚州勢必會要求自己的權力,而更早被囊括在帝國勢力範圍之內印月和西南半島,恐怕也會提出相應的要求,這無疑是一場大地震。

“我準備讓行省總督不再兼管軍事!”

風雨一如以往無法作出決斷時一樣,用手指彈了彈身旁的案几,沉思了片刻方纔擡頭,十分堅決地說道。

“這樣一來,豈不是要重新修改憲政了?”

李中慧有些不以爲然。雖然如今以風雨的權勢,完全可以隨意更改一些規矩,但是重新修改當年被天下人所確認,由天子所首肯的憲政,勢必會被很多人看作是一次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獨斷專行,更牽涉到很多人很多方面的利益糾葛,似乎有些多此一舉。

“沒有那麼麻煩!”

風雨揮了揮手道:

“早先便已經對帝國的軍隊進行了重整,如今除了咱們風雨軍的嫡系之外,也只有公孫飛揚、令狐智、朱全、杜紹權和張兆這五人手裡有一點兵權。其中,公孫飛揚和朱全都不是總督,這總督不能夠兼管軍事便和他們沒有太大的關係;令狐智是在我的支持下成爲江南行省總督的,我想他會更願意擔任主掌內政的總督然後進入閣僚,至於行省守備,完全可以由他所提名的令狐家族的人擔當;張兆是個聰明人,他應該很滿意河北行省總督的寶座,而且已經上表要求辭去兼任的河北行省守備一職;只剩下了杜紹權,他……”

風雨說到這裡沒有說下去,但是李中慧明白。

朱全僅僅是一個揚州節度使,在揚州還有一個謝誠牽制着,由不得他猖狂;令狐家族和公孫家族雖然不像幽燕世家、皇甫世家那般敗落,但是前者已經投靠了風雨,後者也不復當年的權勢,更何況對他們這樣的家族來說,讓一個子弟擔任總督另一個子弟擔任守備,不但不是不能夠接受的事情,相反還能夠解決很多利益的問題;張兆即沒有公孫、令狐這兩個家族那般根深蒂固,也不像朱全那樣白手起家,再加上他也確實沒有太大的野心,在風雨保證了幽燕世家的一些特權並且委任他爲河北行省總督之後,他便已經非常明確地放棄了擁兵自重的想法;剩下的杜紹權,原本是最麻煩的,畢竟嶺南山高皇帝遠,又沒有什麼太大的利益,若是杜紹權關起門來做土皇帝,聖京這邊還真是不好應付,可惜這傢伙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那就是出兵西南半島,結果軍隊被打得大敗,李中慧想都不用想,就知道風雨一定不會放過這樣一個機會,來加強聖京對於嶺南的控制。

“總之,青龍軍既然已經成爲帝國的守備部隊,那麼其他官員,便不能夠擔當總督之位的同時,干涉青龍軍的軍務;而各路統領,則直接受到朝廷的調撥,自然也無權同時指揮兩路兵馬!”

便在此時,風雨補充說道。

一聽這話,李中慧眼睛一亮,她終於知道風雨想要做什麼了。

那就是秋裡。

秋裡是風雨軍中的一個特殊存在。

早在風雨軍還沒有誕生,風雨還只是一個無名小卒的時候,秋裡和洛信便是風雨最爲親密的朋友。

而當聖龍歷七五三年的那場戰爭爆發之後,帝國喪失了五十萬大軍和他的皇帝,同時卻由於幾個倖存的年輕人,萌芽了另一支無敵的大軍和偉大的統帥,其中便包括秋裡。

之後,無論是奪取倫玉關還是解圍錦州,秋裡都參與其中,而最終讓風雨軍蓬勃壯大的涼州,更是在秋裡的指揮下奪取的,也正是那一戰,讓秋裡成爲了風雨軍無形中公認的副統帥,儘管無憂谷、李氏家族、白起、朱大壽等人的加入,最重要的是魏廖的血衣衛,使得風雨軍內部的權力逐漸形成了一個相互牽制的平衡系統,但是誰也無法否認秋裡在風雨軍中地位——也許秋帥和秋風軍統領,這兩個名詞,便是秋裡特殊地位的最好佐證。

更讓人擔憂的是,在張仲堅橫掃聖龍的那段歲月,是秋裡突襲了幽雲關,並煽動起帝國北方的民衆拿起了武器,嚴重動搖了帝國原本的根基。儘管這一切,都是在風雨的授意下進行,但是秋風軍的過度強大和失去了帝國傳統秩序的幽燕,卻總是讓有心人感覺到了其中所隱藏的危機。

“夫君是想讓秋帥擔任遼東總督?”

李中慧有些不太確定地探問。

杯酒釋兵權,如果行省總督不再執掌兵權,那麼秋裡擔任遼東總督,既可以就此離開秋風軍不再成爲威脅,同時以總督之尊,坐鎮一方,可謂極盡人臣之顯貴,無論怎麼說,風雨也算對得起這位相交微末、崛起草莽的好友了。

這樣的安排絕對兩全其美,若說還有什麼瑕疵,便是如今兵戈未止,便要讓如此良將解甲歸田,似乎不符合風雨的個性。

“不,我希望當倫玉關的大軍北上的時候,秋風軍將按照原計劃向西挺進,和北上的大軍會師於呼蘭的國度,所以遼東總督由逸如擔任!”

果然,風雨慢悠悠的話語,不但否決了李中慧的猜測,而且還突然給了妻子一個極其震撼的決定。

“什麼?這……”

李中慧幾乎要跳了起來。

她萬萬沒有想到風雨居然會有這樣的想法。

遼東總督之位雖然顯赫,但是安置李氏家族最有才華的李逸如,無論從哪方面講,都絕對不是李中慧能夠接受的,從某種角度講,更是對李氏家族的一種沉重打擊,李中慧無法想象,在高鳳陽的財團受到抨擊的時候,李逸如又沒有了兵權,李氏家族將會出現怎樣衰微的慘象。

一時之間,李中慧甚至以爲風雨是想對李氏家族開刀。

“秋帥開拓了遼東之後,高麗國王上表歸順!但是風雨以爲,高麗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將成爲帝國北方重要的堡壘,爲了帝國在高麗的利益,同時也是爲了高麗的發展,也許應該讓這個王國擁有一位年富力強、奮發有爲,同時又和聖龍友好的國王才行!”

似乎早就預料到妻子的反應,風雨的嘴角慢慢浮現出一絲嘲弄的微笑。

“高麗王?”

風雨的話頓時化解了李中慧原本準備不顧一切的反對。

曾幾何時,復國,一直都是李氏家族數代人爲之奮鬥終生的願望,當年和風雨的聯盟,在很大程度上便是在這個願望的驅使下形成的,否則以李氏家族的富有,又何苦冒險在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身上下如此大的賭注?

只是,隨着時間的推移,風雨在帝國的權勢如日中天,身爲風雨軍主母的李中慧,雖然還時時刻刻都不得不爲家族的利益而憂心,爲風雨軍和李氏家族之間的平衡點而煩惱,但是下意識中卻越來越將自己當成了帝國的皇后,恢復李家在高麗的王位,這個願望,恐怕在李氏家族絕大多數年輕一代的心中,早就湮滅了。

直到如今風雨出言提醒,李中慧方纔打開了回憶的閘門,昔日父親抱着年幼的自己,指着那遙遠的地方,講述祖先的輝煌和坎坷,講述家族的盛衰和歷程,並堅定而且決然地發誓無論多少年,也要重返故土的神情,異常清晰地浮現在了李中慧的腦海中。

“高麗王?”

李中慧再次重複着喃喃這個名詞,注視着風雨的眼神有些迷離更有些幽怨。

讓李氏家族再次出現一個高麗王,無疑是風雨對李氏家族支持自己的巨大回報,也足以讓李中慧坦然面對自己的族人和祖先。

然而同時,用一個獨當一面的總督、一個手握兵權的大將,交換一個遠離聖龍軍隊、遠離聖龍政治的高麗王,對於現在初了風雨軍主母的李氏家族來說,卻又實在有些不甘。

“近來,安宇人在麥堅的支持下,居然登陸高麗,帝國是絕對不能夠坐視的。因此,我希望逸如能夠到任遼東之後,迅即揮戈南下,平定高麗!”

望着李中慧有些猶豫不決的模樣,風雨淡淡一笑道:

“中慧你糊塗了!日後,遼東總督當然不能夠兼管軍隊,但是歸順聖龍的高麗王,自然可以統率兵馬效力於聖龍,甚至爲一軍統帥又有何不可?”

“既然夫君已經決定了,中慧自然支持!”

李中慧微微頓了一頓。她知道風雨這麼一說,實際上便是等於讓李逸如在身爲高麗王的同時還兼任帝國的將軍,可以在戰時率軍出征,也可以列席帝國的軍方會議,這雖然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李氏家族對於聖龍軍隊的控制能力,卻也破例讓李家依舊能夠參與到帝國的軍政決策中來,無疑是一個很大的讓步。

當下,李氏家族的女皇雖然還有些猶豫,卻當即做出了決斷:

“難得宰相如此看重逸如,中慧便先代逸如謝了!”

“大家都是一家人,何必如此客氣!”

風雨笑着摟住了妻子的蠻腰,對於妻子能夠同意自己安置李氏家族的方案感到大爲高興,隨即彷彿突然想到了什麼似的,拍了拍腦門道:

“說到逸如,我差點忘了一件事情。剛纔血衣衛來了密報,說逸如在城外和風馨這個丫頭鬧了一點矛盾!”

“怎麼,風馨可有受傷?”

李中慧心中一緊。

雖然風雨一直無意稱帝,但是在大多數聖龍人的眼中,擁有着忠誠的軍隊、無可比擬的威望、萬人之上的權位,風雨可以說完全具備了一代君主的必需,位列九五的那一天只不過是遲早的事情。

因此,在這樣的當口,李中慧可不願意自己的弟弟和一位未來的公主結下什麼難解的恩怨,徒然給家族留下無窮的麻煩。

“哈哈,沒什麼!不過是兩個小孩子胡鬧罷了,你還信不過逸如的穩重?”

眼見李中慧有些緊張,風雨大聲笑着安慰道:

“其實讓風丫頭吃點虧也好!都已經是老姑娘了,卻還是整天瘋瘋癲癲,再這樣下去,只怕沒人敢娶她了!”

“小孩子?難道你很老了嗎?至於我們風大小姐,可就更不用宰相大人操心了,什麼時候她的身邊缺少過追求者?”

李中慧笑嗔着捶了丈夫一拳,心中卻是一動。

她不知道此刻風雨提及此事究竟有什麼深意,但是風李兩家親上加親的念頭,倒是一閃而過讓她心動不已。

不過,李家能力年齡和地位能夠和風馨匹配的,如今也只有李逸如一人,偏偏最近自己剛剛答應了拓跋家族的求親——在李中慧的心中,塔絲郡主雖然被李逸如迎娶,又和秋裡似乎關係密切,但終究不過是一個被征服國度的戰利品,根本不值一提,然而拓跋家族卻不同,他們是西北豪門,如今更是掌握着新建立的灰鷹軍團,貿然得罪這樣的家族可不是一件理智的事情。

唉!

幽幽的嘆了一口氣,李中慧任憑風雨擁抱着,美麗的小腦袋裡思緒卻百轉千回。

“什麼?誰說的?哪個混蛋說我要娶風馨這個瘋女人?”

剛剛返回聖京的李逸如,還沒有來得及喝上一口茶,便突然聽見屁顛屁顛跑來的李忠說,自己將要迎娶半天前打了一架的風馨,第一反應便是噴出剛剛含在嘴裡的茶水,隨即滿臉無辜地指着自己的鼻子愣了半天,最終將十分兇狠而且懷疑的目光,掃視着自己的部下。

шωш▪ttκa n▪Сo

“這是從夫人那裡傳來的消息!”

眼見李逸如質疑自己的情報收集能力,李忠滿腹委屈地辯解道:

“現在不僅是宰相府,甚至外面的茶房酒肆,也都在議論這件事情,還說宰相召您回來,便是特地要給您和風……和渤海郡主舉辦婚禮的,結果滿城喜慶,還有不少官員已經先一步送來了賀禮!”

“一派胡言!”

李逸如壓根就不相信,首先風雨不可能爲了一件兒女婚事,便將鎮守一方的大將在戰事正酣的時候召回,其次姐姐李中慧也不至於對自己如此守口如瓶。

陰謀,一定有陰謀。

前任印月總督的雙眉微微皺起,迅即直覺到其中有某種讓人難以琢磨的陰謀存在。

“備馬,我要去見姐姐!”

當下,李逸如便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娶風馨,簡直是開玩笑!

李逸如對於風馨的惡感,倒不完全是因爲今日上午的那一場打鬥。

出身於聖龍的少年,從骨子裡的觀念還是十分傳統的聖龍人的觀念,根本無法接受一個姑娘家整天被一大羣男子追求卻泰然自若的行爲。

更何況,在印月這麼多年,他和副將趙亮相交莫逆,不自覺中對於這個讓自己的戰友失戀,黯然遠離聖龍的紅顏禍水,有着說不出的厭惡。

這種厭惡,在聖京見到身邊相伴着追求者的風馨之後,更加濃烈了——後方的愛人不能夠用情專一,正是前方用命的將士最大的忌諱,即便這僅僅是單方的暗戀。

所以,絕對不能夠娶這樣水性楊花的女人,已經成爲了李逸如無比堅定的意志。

更何況,風李兩家的聯姻,實在是再敏感不過的事情了,尤其還涉及到被秋裡認爲妹妹的塔絲,和已經被姐姐應承下來的拓跋家族,一個不好,便是一場影響到家族的大事件,李逸如立刻想到要去宰相府和姐姐商議個妥帖才行。

可惜,就在李逸如決心爲了自己的婚姻幸福而付諸行動的時候,卻看見一個下人手持着一張帖子,快步走了進來,稟告道:

“少爺,高鳳陽大人求見?”

“他?”

李逸如揚了揚雙眉。

他想起了姐姐李中慧告誡自己的話,有心不想見這位如今身居戶部尚書高位的奸商,卻又覺得就這樣被人堵在家裡未免窩囊。

第2章 絕不妥協第4章 撲朔迷離第14章 設伏擒敵第6章 兩軍會師第11章 重新部署第2章 冒雨追擊第6章 帝國前途第7章 呼蘭狂騎第9章 反燕運動第3章 再起波瀾第9章 揚州戰火第1章 逍遙其人第15章 提議聯姻第8章 英雄紅顏第8章 自食惡果第7章 意外相逢下第14章 生死關頭第2章 戰鼓隆隆第8章 不速之客第6章 星海雙眸第5章 兵敗如山上序少年提丁第4章 印月風雲第19章 作戰會議第6章 戰場餘波上第5章 意外波折第5章 落荒而逃第13章 血戰名關第2章 有備而來第7章 權力鬥爭第2章 元宵佳節第2章 劍起花落第6章 踏上印月第3章 外交談判第10章 戰前會議第9章 自作聰明第2章 連橫合縱第2章 兩軍對壘第2章 人心城牆第6章 藍鯨出海第2章 遼東軍略第20章 生死一發第2章 風雨宴客第11章 權力聯盟第1章 教堂對話第7章 呼蘭狂騎第7章 意外相逢第6章 出兵夏州第6章 藍鯨出海第8章 歐靜到來第7章 燕府迷案第9章 殺手餘焯第6章 佔領交趾第9章 江山多嬌第10章 聖京之夜第12章 兩軍相遇第5章 同盟使者第13章 艱難抉擇第5章 巴蜀攻略第8章 同赴國難第5章 兵敗如山下第5章 尼國遇刺第8章 舉棋不定第2章 元宵佳節第14章 命運叵測第5章 名將威懾下的屈服第8章 夜幕烽火第2章 何爲人才第2章 風雨宴客第8章 高麗大捷第4章 定計突襲第11章 京城密會第3章 五原會盟第6章 意外的收穫第10章 風雨去向第6章 再見仙子第4章 涼城來信第5章 功過賞罰第17章 喜收義妹內容介紹第1章 智攝羣英第9章 風起雲涌第4章 交趾之厄2第10章 重兵壓境第2章 冒雨追擊第14章 不速之客第6章 印月的戰鬥第2章 連橫合縱第5章 巴蜀攻略第2章 遠征歸來第5章 憲政出臺第1章 教堂對話第6章 神州遽變第11章 大戰前夕第19章 一場交易第4章 定計突襲第5章 關鍵時刻第18章 麥堅特使第8章 同赴國難第5章 關鍵時刻
第2章 絕不妥協第4章 撲朔迷離第14章 設伏擒敵第6章 兩軍會師第11章 重新部署第2章 冒雨追擊第6章 帝國前途第7章 呼蘭狂騎第9章 反燕運動第3章 再起波瀾第9章 揚州戰火第1章 逍遙其人第15章 提議聯姻第8章 英雄紅顏第8章 自食惡果第7章 意外相逢下第14章 生死關頭第2章 戰鼓隆隆第8章 不速之客第6章 星海雙眸第5章 兵敗如山上序少年提丁第4章 印月風雲第19章 作戰會議第6章 戰場餘波上第5章 意外波折第5章 落荒而逃第13章 血戰名關第2章 有備而來第7章 權力鬥爭第2章 元宵佳節第2章 劍起花落第6章 踏上印月第3章 外交談判第10章 戰前會議第9章 自作聰明第2章 連橫合縱第2章 兩軍對壘第2章 人心城牆第6章 藍鯨出海第2章 遼東軍略第20章 生死一發第2章 風雨宴客第11章 權力聯盟第1章 教堂對話第7章 呼蘭狂騎第7章 意外相逢第6章 出兵夏州第6章 藍鯨出海第8章 歐靜到來第7章 燕府迷案第9章 殺手餘焯第6章 佔領交趾第9章 江山多嬌第10章 聖京之夜第12章 兩軍相遇第5章 同盟使者第13章 艱難抉擇第5章 巴蜀攻略第8章 同赴國難第5章 兵敗如山下第5章 尼國遇刺第8章 舉棋不定第2章 元宵佳節第14章 命運叵測第5章 名將威懾下的屈服第8章 夜幕烽火第2章 何爲人才第2章 風雨宴客第8章 高麗大捷第4章 定計突襲第11章 京城密會第3章 五原會盟第6章 意外的收穫第10章 風雨去向第6章 再見仙子第4章 涼城來信第5章 功過賞罰第17章 喜收義妹內容介紹第1章 智攝羣英第9章 風起雲涌第4章 交趾之厄2第10章 重兵壓境第2章 冒雨追擊第14章 不速之客第6章 印月的戰鬥第2章 連橫合縱第5章 巴蜀攻略第2章 遠征歸來第5章 憲政出臺第1章 教堂對話第6章 神州遽變第11章 大戰前夕第19章 一場交易第4章 定計突襲第5章 關鍵時刻第18章 麥堅特使第8章 同赴國難第5章 關鍵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