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泌自任元帥府行軍長史之後,比以往更加繁忙。元帥府設在禁中,臨近東門,方便與外往來。李泌與廣平王日夜輪守,任何時刻總有一人在元帥府中——大多數時候,這個人都是李泌。此時軍務繁忙,奏報晝夜不斷,全都先送元帥府,由李泌先行批閱,如遇緊急戰報,則重封送入宮中,其餘天亮後再奏。如此每日都只有三個時辰左右休息,還時不時地半夜被加急叫醒。
菡玉雖只是個掌書記,時辰上也和李泌一般作息,況且她總是坐在書案前奮筆疾書,一天下來不免肩背痠痛,雙手僵硬。正聽見外頭打過了二更,眼見桌上堆積的奏報只剩最後小半摞,她揉了揉酸澀的眼,估摸着如無意外,再有兩三刻鐘就能回去睡覺了。
“玉兒,你累了麼?”李泌看她連着打了好幾個哈欠,放下手中事務走過來,“明日一早還有誓師會,你早些去休息吧,剩下的讓我來便好。”
廣平王李俶出任天下兵馬元帥已有兩月,尚未正式帶兵打過仗。上月房琯曾請命克復兩京,此人學識淵博,喜好高談闊論,行軍打仗卻不在行。房琯請求自行挑選部下,重用者皆文臣,只會紙上談兵,竟想到效法古人用牛車作戰,在咸陽被賊將安守忠大敗,損兵三萬餘,僅有數千人回還。皇帝大怒,還是李泌幫房琯求情才免罪不咎。廣平王聽後認爲他身爲元帥卻不作爲,反而讓宰相帶着一干書生去打仗,執意要東征收復兩京。皇帝已經同意,明日大軍開拔,定於卯正時刻放榜誓師。
菡玉筆下一頓:“我只是個掌書記,誓師會……需要我去麼?”
李泌想了想道:“你不想去便不去了,這兩天也把你忙得夠嗆,正好趁機睡個懶覺。等我送走廣平王,回來再叫你。”
菡玉衝他一笑:“還是大哥體諒我。”
李泌也笑,未及開口,忽聽通傳道軍營有人求見。這麼晚了還要求見李泌,以爲必是大事,不到片刻就引了進來,卻是建寧王李倓,單槍匹馬的一個人,也沒帶什麼。李泌問:“建寧王夤夜來訪,莫非宮中禁衛有什麼大事?”
建寧王忙道:“沒有沒有,只是一點小事想請教先生,深夜造訪,是倓唐突了。”說罷對李泌一拜。
李泌扶起他道:“建寧王不必多禮,請講。”
建寧王看了一眼菡玉。李泌道:“菡玉是我師弟。建寧王若有不便,請移駕到旁室商議。”
建寧王擺手道:“原來吉少卿是先生的師弟,倓孤陋寡聞,今日才知道。”走到菡玉面前,也對她拜了一拜:“倓承蒙先生多次指點,說起來應該算師生了。要不是先生堅持不肯收徒,我還要稱吉少卿一聲師叔呢。”
菡玉一直悶頭在元帥府內做事,成日就呆在這間屋子裡,連廣平王都見得不多,建寧王只見過幾面。今天還是頭一回這麼近地照面,只覺得他就像軍中一名普通的年輕小將,意氣風發,全無皇子的身架。他外表看起來和她年紀相仿,卻要叫她師叔,讓她不由一窘,回了一禮,也沒有多說。
李泌引建寧王到另一邊入座敘話,菡玉便坐下繼續做手頭的事。她坐得久了還不覺得,這麼一站,方覺右邊肩膀陣陣酸澀刺痛,忍不住嘆了口氣,擡手捶了幾下。正巧被建寧王看見,又折轉回來:“少卿常日靜坐不動,於腰頸損壞甚大,需得每過半個時辰便起來活動一下爲好。我從軍醫那裡學了一套五禽戲,稍作改動,編了幾式簡單的拳法,適合文人練習強身之用。回頭少卿有空,我給你打一遍看,很好學的。”
菡玉不由對他好感大增,笑道:“多謝大王美意,待我學會這套拳法,一定廣爲傳播,百官都有福了。”
建寧王也笑道:“那少卿可要在先生面前多幫我美言幾句,讓他早點同意收我爲徒哇!”
菡玉道:“有人叫我師叔,我可是巴不得呢,大王只管放心。”
李泌在一旁直咳嗽,建寧王這才走到屋子另一頭去和他坐下說話。菡玉還是頭一次見到皇家有如此性情率真之人,被他幾句話一逗,心情也好了許多,下筆都覺得輕快了。
他倆說話聲音不算低,豎起耳朵還是可以聽見個大概,但他們既然不避嫌,她也心懷坦蕩地沒有偷聽,專心做自己的事。只是說到後來李泌似乎不大高興,聲音略微大了些:“此非臣子所言,願大王暫且把此事放下,勿以爲先。”
建寧王起身拜道:“先生請勿動怒,倓知道錯了,以後絕不再提。”說罷匆匆告辭離去。
菡玉不禁擡頭問:“怎麼了?”
李泌道:“你沒聽見麼?——也沒什麼,建寧王年輕氣盛,有時候難免急功近利思慮不周,我潑他點冷水而已。”
菡玉“哦”了一聲,也就沒有再追問。兩人又忙了約兩刻鐘,總算把所有奏報都處理完了。
菡玉這幾天着實累了,回房倒頭就睡,想着李泌說的要等他送走廣平王回來纔開始明天的事務,會叫她的,睡得死沉死沉,一覺醒來竟已日上三竿。她連忙起身,飛快地洗漱穿戴完畢趕到辦公處,卻不見李泌。她心下疑惑,尋思大軍應該早就出發了,便叫來守衛詢問:“誓師會還未完麼?怎不見長史?”
守衛道:“長史一直在宮中。少卿還不知道麼?誓師會根本就沒開。”
菡玉訝道:“爲何?”
守衛道:“聽說好像是元帥受傷了,不能成行。”
菡玉大吃一驚。大軍東征之前,元帥居然受傷導致無法出征,這傷顯然不小,何況廣平王還是嫡皇子,未來的儲君。她急忙入宮去尋李泌,一出元帥府就碰到韋見素,也是聽了消息要來找李泌問的,聽說李泌在宮內,便一同入宮。菡玉問:“左相知道廣平王爲何會受傷麼?”
韋見素直嘆氣:“我原本還以爲是刺客,剛剛纔聽說是有人在他的盔甲裡藏了刀刃。也不知道是誰這麼狠毒,竟然在這個時候做此等卑劣的手腳。這哪裡是害廣平王,分明是害我大唐社稷呀!”
菡玉未及多想,兩個人匆匆趕到正殿,房琯和崔渙等人正守候在內。皇帝龍顏大怒,聽不進朝臣勸誡,在偏殿避而不見,只有李泌得許入內,不知說得怎麼樣了。崔渙一番解說,三人這才弄明白事情來龍去脈。
之前韋見素等人從成都來,帶來一件太上皇賜給廣平王的黃金甲,廣平王附從李泌建議,把黃金甲上繳充入府庫。但因此甲是上皇所賜,府庫暫時還不緊急,並未拆解。這次廣平王掛帥出征,皇帝想起這件風光的黃金甲,便讓廣平王在誓師會上穿上此甲,一來彰顯身份,二來也證明廣平王奉的是太上皇的旨意。誰知道這件盔甲被人暗地裡動了手腳,在裡頭暗藏了利刃。金甲沉重,那刀從上到下,在廣平王背上剌出兩尺多長一道血口,廣平王當即昏倒在地,到現在御醫還在救治。看守武庫的一干人等都被收押在監,由御史審問。
菡玉聽說收押了武庫的守衛,心裡就打了個突——武庫正是建寧王所轄。她想起昨天晚上依稀聽到大哥和建寧王說的,“此非臣子所言”,似乎建寧王有什麼不敬的想法,莫非和此事相關?
果然,韋見素聽完也皺起眉,拈了拈鬍鬚道:“武庫不是一直由建寧王管轄麼?他現在……”
崔渙道:“唉,可不就是麼!陛下認定是建寧王當不成元帥而對廣平王心生怨恨,剛剛一直說要將建寧王立即處死,長史就是爲這個在勸陛下呢!”
韋見素驚道:“建寧王怎會謀害親兄?”
崔渙道:“話是這麼說,可武庫守衛的供詞都道只有建寧王碰過那件黃金甲,昨天晚上建寧王還特意又去檢查了一遍,並且囑咐守衛說這件盔甲非同小可,不可擅動。”
這證詞無疑對建寧王極是不利。先前皇帝有意加建寧王爲元帥,李泌勸阻才改爲廣平王,韋見素等當時都在場。建寧王天縱英才,元帥之位本該是他的。正如李泌所說,待建寧王立下功勳,說不好將來這李氏天下也是他的,就因爲廣平王嫡長子的身份,這一切都成了泡影。在座諸人不由都思忖,若換作自己是建寧王,大約也會心有不甘。
韋見素拈着鬍鬚沉思了半晌,說:“建寧王畢竟是陛下的親生骨肉,再怎麼說也要查清楚了再下論斷。千萬不能讓陛下一時氣憤而倉促定論,萬一謬誤則悔之晚矣。”
崔渙道:“韋相所言極是。也不知道長史在裡面說得如何,真正急死人了!.手機看小說訪問.16xs.m——哎,吉少卿,你是長史的師弟,和他最相熟,不如過去探一探,省得我們幾個在這裡乾着急啊!”
菡玉自知不入皇帝法眼,不好未得准許擅自去見駕,但耐不住韋見素幾人苦苦哀求相勸,她心想這幾人都怕惹皇帝不悅,她反正是無所謂寵遇,便答應了。
偏殿就在正殿之後,她從側面繞過去,剛走在過道里,就聽到裡面皇帝微帶薄怒的聲音:“先生還幫着那逆子說話。他昨天晚上是不是去找過你?”
菡玉一震,停住了腳步。
李泌不語,皇帝又道:“他是不是跟你說,張良娣對你懷恨在心,和內侍串通互爲表裡想借機害你,請求爲你除害?先生拆了良娣的七寶鞍,不過是些財物,婦人心眼小,責怪先生不念鄉里之情固然會有,但哪至於想要害先生?這個逆子還不是爲了自己私怨。他的生母張氏是張良娣的陪嫁媵人,寵遇不如良娣,此子因而對良娣懷恨在心。良娣是他的長輩,將來我也是要立她爲後的,就是他的嫡母,他連母親都敢殺,何況是妨礙他得勢的異母兄長?我差一點就被此子矇騙,封他做了元帥!說起來他沒能做成元帥,都是因爲先生一力進諫,保不準他對先生也心懷恨意,才故意扯進先生來對付良娣!”
李泌道:“廣平王遇刺一事或可再議,但於臣,臣相信建寧王絕無加害之心。”
皇帝道:“你看,方纔你還言之鑿鑿,現在就變成‘或可再議’了。這裡只有咱們兩人,先生平心而論,你是否真的相信建寧與此事無干?”
李泌過了片刻方說:“人命關天,當講求真憑實據,不是臣相不相信來決定的。請陛下予臣三日將此事徹查,待一切水落石出後再作定奪。”
皇帝嘆道:“皇位之爭,自古以來不知害得多少兄弟反目,骨肉相殘,是以祖先才立下立嫡不立長、立長不立賢的規矩。饒是如此,本朝開國一百多年,還沒有哪個皇帝是嫡長子出身。我絕不容許這樣的事再發生在我的兒子身上。”
李泌道:“陛下……”
皇帝打斷他:“先生不必再勸了。半個時辰前我就已下令賜建寧自盡,想必內侍都快回來覆命了罷。”
李泌從偏殿出來,就看到菡玉呆呆地站在廊下。十一月的戶外已經天寒地凍,她也不知在那裡站了多久,一身單衣在寒風中顯得格外單薄。他慢慢地走到她面前,剛伸出手,她卻先道:“幾位相公都等得着急了。”扭頭就走,他那隻手便落了空。
李泌返回正殿,屋內衆人立即圍上來,聽他說了皇帝的決定,全都唏噓不已,卻也無力迴天了。又說了幾句廣平王的傷勢、東征後續事宜,都覺得沒有商議的心思,不一會兒便散了。
菡玉跟在李泌之後出宮,她走得很慢,覺得全身都像被大石碾過一般,幾乎支撐不起自己的軀體。建寧王還那麼年輕,充滿朝氣和鬥志,正準備在沙場上揮灑熱血青春,卻連敵人的刀鋒都沒見過,就這樣不明不白地死了。就算他在戰場上被最羸弱無能的小兵殺死,也比這樣死值得,比這值得!
她和他並不相熟,然而就在昨天晚上,五六個時辰之前,那個神采飛揚的少年皇子還活生生地站在她面前,開玩笑說要叫她師叔,要教她一套編給文官強身健體的拳法。一轉眼,他就從這人世間消失了,就像……就像……
她仰起臉,深深吸進冰涼的空氣。
“玉兒,”李泌回過頭,看她的眼眸中閃過無數情緒,但終究什麼都沒說,只向她伸出手,“累了就扶着我罷。”
她搖頭,再深吸一口氣,挺直了脊背:“大哥,我覺得這件事還有一些疑點。首先……”
李泌出口打斷:“都過去了,說也無用,不必再提了。”
“大哥!”她擡頭望向他,“難道你也不認爲建寧王是冤枉的麼?”
“我怎麼認爲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陛下是不是這麼認爲。”
她想起他和皇帝說的那些話。“那你究竟相不相信建寧王?”
李泌凝眉看着她:“這不是相不相信的問題,而是……”
“我信他,”她淡淡一笑,“我相信他不是那樣的人。就算救不回建寧王,也不能讓他蒙冤受屈,這件事還有很多地方沒弄清楚,我……”
“這件事已經了結了,”他突然變得嚴厲,“你不要再插手。”
以前若是他用這樣的語氣命令她,她定然要不服氣地頂嘴。然而……這些年裡她已經聽慣太多這樣的命令。她低下頭:“大哥,建寧王那麼尊敬你信任你,你卻寧願他枉死麼?我知道這裡頭一定大有文章,我再也不想看到有人因爲這樣的原因而死……”
“玉兒,你太重情,看待事物不免感情用事流於表面,你相信的未必就是好的、對的。”他說話的語速有些快,“你連楊昭都信。”
那兩個字終於讓她的冷靜崩塌。她踉蹌地後退一步,張嘴用力呼吸,嗓子卻好似堵住了似的說不出話,彷彿又回到剛剛失去他那三個月裡,她其實有許多許多話要說,卻找不到傾訴的那個人,生怕自己一開口就只會嚎啕大哭。她看到遠處錯落的簡陋宮室,那原本不過是太守府邸,就因爲裡面住進了這些人,立刻變得和長安的宮闕一般,有了噬人的力量,輕而易舉吞掉一個年輕鮮活的生命。豈止是這太守府,連馬嵬驛那些破敗的館舍,那座朽壞的轅門,都能要了他的性命……
“玉兒!”李泌後悔自己話說得太重,上前拉住她,“對不起,我……我只是想保護你。”
她卻掙開了,轉身急向宮門走去,腳步越走越快,最後成了奔跑。
韋見素和崔渙走到東側宮門口時,迎面正好來了另一人,手裡高舉一個兩三尺寬的漆盤。側門只得勉強兩人並排進出,這盤子一舉,便把韋崔二人擋住了。那舉盤人擡頭一看,見是兩位宰相也不讓路,挑着尖細的嗓音道:“咱家奉聖諭出宮辦事,正要回去向陛下復旨。”
原來是皇帝身邊的宦官李輔國,皇帝在東宮時他就侍奉近側,一路從車架西行,算是皇帝身邊的老人了。韋見素見那漆盤上蓋着黑綢,綢下隱約可見一壺、一匕、一巾,立時明白他是去做什麼的了,神色一黯,便退到一邊給他讓開路,問:“王……可有留言?”
李輔國哼道:“剛開始還狡辯,後見證據確鑿,只好認罪伏誅了,還有什麼留言。”
韋見素和崔渙都給他讓了路,李輔國擡腳跨進門檻,剛走一步,從漆盤下看到面前一襲緋色官袍,被風吹得獵獵飛揚,其下是一雙皁色官靴,卻是定定地沒有半分挪動的意思。他擡起頭瞥了來人一眼,拉長聲音:“吉少卿,有何指教?”
就是這個聲音,這個不男不女、陰陽怪氣的嗓音,從這張嘴裡冒出的詞句,那些古怪而刻毒的語調,她都記得清清楚楚。他說過:“劍南是楊昭領地,到了他的地盤上,殿下更無出頭之日。”還說過:“楊昭誤國殃民,惡貫滿盈,罪有應得,就該將他曝屍三日!”
那一日的情景,他滿面的血污,穿心而過的利箭,破碎的屍身,那一日的劇痛,從身到心,還有那些極力隱藏按捺的憤恨、怨怒,都因這尖細的嗓音,在這一刻浪潮般向她涌來。她最重要的人死了,那些殺他的人,三軍將士,她不能恨;九五至尊,她也不能恨;這個陰險奸猾的宦官,她終於可以恨了。她握緊了空拳,看着他面前那些被黑綢蓋住的器物,腦中閃過無數陰暗血腥、將他置於死地的念頭。
但她終究只是定定地站在他面前,什麼都沒有做。
“吉少卿!”一旁崔渙低聲喚她,想扯她的袖子,但看韋見素和隨後趕來的李泌都沒有言語動作,手也縮了回去。
李輔國與她對峙了足有半柱香的功夫,到底還是氣虛勢弱,低下頭從她身邊繞過,幾乎是小跑着回宮覆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