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好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

第342章 好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

“真的有人會在墩臺遠侯回家的日子裡,胡說八道嗎?腦袋不想要了嗎?”王謙從雪堆裡爬出來,驚駭無比的說道。

王謙實在是想不明白,究竟是什麼人,才能在當下富國強兵的風力輿論之下,才能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就連王謙對墩臺遠侯也只能豎起一個大拇指,狠狠地誇一句牛。

是真的牛。

草原那種地方,人生地不熟的散出去收集情報,鬼知道能不能回得來,白毛風、飛禽野獸、馬匪、胡虜還有疾病,死在了草原上,都是屍骨無存,能找到一張信牌那都是老天爺保佑。

就是如此惡劣的環境,從景泰二年開始,這一支特殊的軍隊,始終保持着三千人的編制,到了後來,甚至成爲了大明軍的常見編制,夜不收哨的斥候。

不客氣的說,這三千人的墩臺遠侯,影響了大明和北虜數代人的命運。

這些大明的脊樑骨們,前赴後繼的奔赴前程未卜的戰場,多少人,默默無聞的死在某個水潭或者山窩之中,王謙作爲大明頂級的勢要豪右,每次聽聞墩臺遠侯的事蹟,也都只有讚許。

王崇古嘆了口氣,搖頭說道:“你已經很欠揍了,但有些人比你還欠揍。”

“如果是父親,會怎麼做呢?”王謙略顯好奇,自己的堂堂次輔父親,如果真的想在這件事裡使壞,會用什麼手段。

王崇古欲言又止,搖頭說道:“你去請教萬太宰吧。”

“爹,我是伱的兒子,又不是萬太宰的,什麼事都去找萬太宰,多不合適。”王謙見王崇古不肯說,就立刻搖頭,他爹那些個絕活,不傳給他,還傳給誰。

王崇古思考了片刻說道:“其實很簡單,墩臺遠侯爲當世豪傑,他們回朝自然是大事中的大事,就從這個豪傑身份上,去做文章,不要那麼的明顯,也不要那麼的刻意。”

“先從哪裡開始呢?先從他們的家人開始。”

王謙拍打身上雪花的手都頓住了,他猛地打了個冷戰,當王崇古說出先從家人開始的時候,王謙終於第一次意識到,他老爹是個惡人,那種徹頭徹尾、壞到了骨子的惡人。

“爲什麼從墩臺遠侯的家人開始呢?”王崇古思忖了片刻說道:“因爲這些墩臺遠侯最是對不起他們的家眷了,自古這忠孝不能兩全,墩臺遠侯忠於國朝,忠於公事,可是他們的父母、妻子、孩子呢?”

“所以從家人身上做文章,最爲合適,的確,墩臺遠侯是凡夫俗子,個個都是鋼筋鐵骨,可他們的家人,就不是了,從這裡做突破口最爲容易,而且,還能讓陛下,無法處置。”

王謙聽到這裡,就感覺氣血翻涌,他已經開始憤怒了,他吐了口濁氣無奈的說道:“爹…元輔先生要揍你,真的是一點沒揍錯啊!”

“過往之事,不必再提。”王崇古卻擺了擺手。

“怎麼開始呢?”王崇古看着王謙的眼睛,變得惡毒了起來,他的語氣極爲平靜的說道:“想方設法的說服一家人,帶着衣冠冢去迎歸的城門哭喪,母親、妻子、孩子,一起哭,哭的越大聲越好,哭的越讓人心痛越好,哭的越痛,墩臺遠侯所行豪傑之事,就越多人清楚,是家人撕心裂肺換來的。”

“到了這個時候,墩臺遠侯那種豪傑底色,就會變得渾濁,於公業無虧,於私門無益。”

王謙十分不解的說道:“這不更顯得墩臺遠侯忠君體國,維護國朝利益,維護大多數人的利益嗎?”

王崇古回答說道:“在哭喪之前,墩臺遠侯在你心裡是不是完美無瑕?在哭喪之後,墩臺遠侯的行爲,是不是變成了是否值得了?一旦去權衡是否值得這四個字,就變的可以商量了,可以去論述了,更加直白的講,就是將墩臺遠侯的行爲,從一種神聖而嚴肅,變成一種可討論的狀態。”

“欲抑先揚撕開一個口子?”王謙眉頭緊蹙,嘴角抽動了下,低聲問道。

王崇古點頭說道:“恩,孺子可教也,這個哭喪的過程,必然讓這些活着的墩臺遠侯,變得更加偉大的同時,也可以讓賤儒們,從對家人的虧欠爲出發點,開始污衊。”

“也不需要多,找幾個不存在的發小、同窗,講述這些墩臺遠侯兒時的調皮,最好是有那種文不成才去遠戍邊方的感覺,再加上家眷們的訴苦,把學業不好四個字,貼在這些墩臺遠侯的身上,讓事情變得複雜,把水慢慢攪渾。”

“啊?這麼做的目的呢?”王謙不是很明白,這不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嗎?這麼做的意義在哪裡呢?

王崇古言簡意賅的說道:“私德。”

王謙如遭雷擊,呆在了原地。

王崇古進一步解釋道:“你知道,要殺死一個人很簡單,但是要殺死他的事蹟很難,如何將他變得臭不可聞,私德是最好的手段。”

“此時墩臺遠侯們的身上,多了一個標,就是學業不好,纔去做了墩臺遠侯,大家敬佩歸敬佩,可這學業不好,就牢牢的釘在了墩臺遠侯身上,甚至一些父母,在嚇唬不學的孩子時,會說,學業不好就把你送去當墩臺遠侯。”

“你還要聽下去嗎?”王崇古看着兒子的表情,看王謙呆若木雞的樣子,也猶豫自己到底要不要繼續講下去了,看王謙多少有點不能接受。

王謙五味成雜的說道:“爹,我以爲我夠壞了。”

王崇古略顯頹然,他這縱橫官場數十載,乾的都是這些個事兒,多少有點意興闌珊,他搖頭說道:“你是挺壞的,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沒有你爹壞,哪有你壞。”

惡貫滿盈王崇古。

“再接下來做什麼?”王謙試探的問道。

王崇古吸了口冷氣,踹起手來,開口說道:“簡單啊,哭喪之後,是貼學業不好的標籤,從神聖到有血有肉凡夫俗子,再到學業不好,接下來,就是對墩臺遠侯這個集體進行批判了,你知道,一個集體是由一個個的個體組成的,而這些個體各不相同,所以墩臺遠侯這個集體裡,會出現一些個害羣之馬。”

“接下來的步驟,就是一塊肉壞了滿鍋湯,把個人的一些個行徑,貼在墩臺遠侯這個集體的身上。”

“爲了活下去,有某個墩臺遠侯借了老鄉人頭一用,有某個墩臺遠侯去偷去搶,有某個墩臺遠侯濫殺無辜,有某個墩臺遠侯投降了北虜,成爲了北虜的走狗,這些例子,最開始都找真的事兒,之後,就可以空穴來風,人云亦云了。”

“總之,就是把私德有虧給塑造完善,將個人的道德敗壞,擴大化到墩臺遠侯這個集體。”

“到了這一步,其實還是沒傷到墩臺遠侯的根本。”

王謙一擺手,大聲的說道:“還沒有?!”

王崇古語氣依舊平靜的說道:“墩臺遠侯的豪傑是因爲公德,他們的名望是由公德構成,他們是犧牲了自己的個人利益,來保證了國朝的利益,這纔是墩臺遠侯人人敬佩的地方,所以,要傷了墩臺遠侯的根本,就從公德開始。”

“其實也很簡單,我提醒你一下,大明和北虜的整體趨勢,仍然是和解,以戰促和,你能明白嗎?墩臺遠侯從景泰二年存在到了萬曆六年,是大明和北虜和解阻礙。”

“只要墩臺遠侯成爲了這個阻礙,成爲了大明和北虜彼此征戰不休的誘因,你說,墩臺遠侯的功勞,還是功勞嗎?”

王謙往後退了一步,又往後退了三步,王崇古的語氣再平淡,在王謙耳朵裡,也是陰風陣陣。

“這這這…爹,你…我…”王謙第一次如此恐懼他爹,這還是人嗎?

能爬到文華殿的廷臣,沒有一個省油的燈,王崇古作爲起起落落多次的廷臣、次輔,在玩術這一道,不是不如萬士和,只是他不說而已。

王崇古甚至給言官們下圈套,讓言官們往裡面鑽,自那之後,言官們去午門伏闕,都得仔細揣測,自己是不是上了某些人的當。

王崇古當初給言官下套,又讓海瑞去解救,就這個目的,讓伏闕變得更加危險。

“爲什麼啊,爲什麼要把墩臺遠侯變成這樣呢?”王謙極爲不解的問道。

目的呢?損害這些墩臺遠侯的名譽,爲了什麼?

王崇古十分確定的說道:“興文匽武,你不會以爲大明振武了六年時間,大明就沒有興文匽武的儒生了吧?這些個儒生一直在等機會,等待着興文匽武那一天的到來。”

興文匽武,是爲了利益。

武備不興,大明京堂對地方的約束力就會極大的減弱,在處置地方諸事的時候,就只能束手束腳,朝廷弱,則地方強,那麼在利益的博弈中,地方就會獲得更多的利益,同樣,臣子和皇帝之間的矛盾,自古以來的君權臣權的較量中,臣子也可以獲得更多的利益。

這就是興文匽武的根本目的,而興文匽武,往往可以大獲成功。

要振武,那可不是用嘴說說就可以,需要如同海一樣的白銀,需要皇帝不辭辛苦,需要糧草的補充供應,在很多時候,朝廷是無法負擔戎事開支的,欠餉是一種常態。

王崇古負手而立,看着亭亭如蓋的槐樹,笑着說道:“陛下說:咱們大明這江山社稷,一旦馬放南山、文恬武嬉之後,無論什麼方面,倒退和墮落程度,令人瞠目結舌。”

“事實也是如此,謙兒,你呢,拿着銀子,找這些個筆正們好好談談,他們要是肯拿銀子,你就給他們銀子,他們要是不肯拿銀子,就借他們人頭一用,殺雞儆猴。”

“可別亂花錢,陛下知道了,還是要給你報銷的,你花那麼多,陛下的好心情豈不是破壞掉了?”

“孩兒知道了。”王謙領了自己老爹的命令,這事兒並不是很難,王謙也沒花多少銀子,就擺平了這事兒。

京堂的這些個筆正們,始終記得一個人的名字,陳友仁。陳友仁,因爲一本《東征記》美化倭寇、詆譭戚帥東征,被陛下當街手刃,什麼樣式的皇帝,纔會當街殺人?筆正們沒見過,萬曆年間的朝臣們也沒見過。

陛下這次對墩臺遠侯回家的事兒,極爲重視,從朝廷內外上下忙碌就可以看得出來,這個時候,跳出來讓陛下噁心,那是用自己的腦袋試探陛下的耐心。

試探不了一點。

張居正能攔得住陛下一點點,可陛下橫下心要做的事兒,張居正也攔不住。

在大明十分緊張的籌備之中,譚綸從西直門出發過西土城,從居庸關出關,路過延慶衛,在土木堡停留一日,過雞鳴山,至宣府鎮,宣大督撫吳百朋出城迎接大司馬至宣府重鎮。

譚綸這一路上走,也沒閒着,帶着的一羣御史和部分的緹騎,四處探勘了大明宣府段的長城,以及當初王崇古安置的十九萬失地佃戶。

整體情況不僅僅是良好,而是驚喜了。

尤其是十九萬失地的佃戶,因爲邊方羊毛生意的火爆,讓他們除了種地也有事兒可以做,家家戶戶有兩到三隻羊,十里八鄉,就有一個用發酵的尿液清理羊毛的工場,今年過年,家家戶戶,勉強能包上一頓肉餃子,姑娘能扯個紅繩,算是過年禮。 能包頓肉餃子,能扯個紅繩,已經是極爲不錯了。

這當然是當初王崇古安置得力,也有繼任者吳百朋在這裡盡心經營,繁忙的邊方貿易,即便是入冬大雪依舊是十分的忙碌,譚綸看到了幾隻駝隊,踩着雪離開了宣府。

“大司馬,三娘子說會一起過來,說是要沿途護送,恐生意外。”吳百朋思索了片刻說道:“三娘子應該是怕生出意外的,生怕這份天大的功勞被別人搶了去。”

譚綸頗爲認同的說道:“吳督撫所言有理,咦,這豈不是說,三娘子要在京城過年了?”

算算日子,三娘子到了京師,離過年的時間就不遠了,這草原上也過年,在草原上叫希恩吉爾賽,就是白節,正月也叫白月,而且過年還有守歲的習慣,而且也要在過年前祭祀竈神,到了初一這一天,要祭敖包。

草原人對過年也極爲看重,三娘子並沒有把歸還墩臺遠侯之事拖得太久,拖得越久越有變化,三娘子爲了儘快歸還,再次親自跑了一趟,而且這過年是絕對回不去了。

“是。”吳百朋算了算日子,的確如此。

萬曆六年十二月初二,譚綸帶着隨行的兵部諸多官員,來到了廣靈門,這是宣府的北方正門,廣靈門的城門之上,是威遠樓,而譚綸沒有在樓上等待,而是親自到了廣靈門外。

譚綸不是一碰就碎的瓷瓶,這幾年解刳院裡的大醫官們如影隨形,甚至狐假虎威,藉着陛下的名頭,就管兩樣,是這也管,那也管。

譚綸年輕的時候,短兵的功夫,連戚繼光都要禮讓三分,在浙江、福建跟倭寇拼過命的人。

譚綸十分能理解這些墩臺遠侯,很多時候,譚綸的行爲非常怪異,在文華殿內,似乎陛下比譚綸自己本身還要重視譚綸的性命。

這是肯定的,譚綸真的不是很惜命,浙江、福建跟倭寇拼命,戰場血戰抗倭,譚綸從來都認爲自己能多活一天,都是賺了一天。

譚綸能夠理解墩臺遠侯,這些夜不收,也不把自己的命當回事兒,因爲能看到第二天的太陽,都是賺的。

大丈夫,好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

譚綸也認可興文匽武的部分邏輯,武夫連死都不怕,又能用什麼威脅他們?而且過於激進的思維方式,很容易把事情變得更加糟糕,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都是鮮明的例子,暴力失控是人間災難。

但,大明興文匽武太過了,在隆慶議和,和俺答汗議和之後,這種興文匽武的風力,更是蔚然成風,甚至有點兩宋重文輕武的模樣了。

暴力失控的確可怕,但是沒有暴力,又一定會暴力失控,因爲敵人的暴力仍然如同一把劍懸在大明的頭頂。

就大明現狀,振武五十年,也決計走不到暴力失控的那一天。

“來了。”吳百朋放下了千里鏡,提醒着譚綸,三娘子的車隊已經出現在了視野內。

譚綸拿起了千里鏡看了片刻,而後將千里鏡遞給了旁邊的隨扈,緩緩的抽出了自己的佩刀,譚綸抽出佩刀的一瞬間,大明軍開始行動了起來,鼓聲開始重重的錘擊在鼓面上,號角聲綿長,火炮、火銃的火藥開始裝填,長短兵從槍套和刀鞘中拔出,蓄勢待發。

一旦譚綸下令進攻,大明軍就會一擁而上。

這一次前來迎歸,楊文帶了五千軍隨行左右。

譚綸看到了囚車,墩臺遠侯們一個個被壓在囚車之中,在雪地裡漸行漸近!

看到這一幕,譚綸內心的火氣就無法抑制,他穩穩的握住了自己的腰刀,大醫官們急的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但這個狀態下的譚綸,又實在無法規勸。

吳百朋也是大驚失色,舉着千里鏡不停地張望着,生怕是出現什麼不必要的誤會。

“大司馬,副將軍,墩臺遠侯有棉衣,穿着棉衣!”吳百朋一直盯着千里鏡,而後帶着驚喜的語氣說道。

“恩?”譚綸從隨扈手中拿過了千里鏡,確定了墩臺遠侯們穿着嶄新的棉衣,甚至還有羊絨暖耳的時候,比冰還冷的面色,稍微舒緩了一些,但是依舊緊緊的握着手中的長刀。

三娘子走到了幾百步的距離時,拿出了千里鏡查探,一看大明軍蓄勢待發的模樣,就知道要遭,這迎歸的兵部尚書譚綸,可是個急性子,譚綸有譚瘋子的諢號,連三娘子都知道。

這囚車押送,譚瘋子發起瘋來,三娘子一點都不懷疑自己會成爲對方的刀下亡魂。

尤其是譚綸,一直以來堅持主張收復大寧衛和河套,大寧衛,大明已經收回去了。

三娘子稍微猶豫了下,親自打馬向前,單騎到了城門之下,翻身下馬,俯首說道:“見過大司馬,大明軍何故如此殺氣騰騰?”

“我欲借爾人頭一用。”譚綸也沒有任何掩飾的說道:“這樣一來,也沒有和解的事兒,我走以後,河套問題,就可以擺在文華殿的檯面上去談了。”

瘋子!不折不扣的瘋子!大明朝廷裡最大的激進派,從來都不是大明皇帝,而是面前這個譚瘋子,進士出身,表面文臣,骨子裡是個武夫,真正的激進派,爲了河套,譚綸真的什麼都能做出來。

“不能怪我了,你們給我了藉口,你看,墩臺遠侯是坐囚車來的。”譚綸慢慢舉起了手中的腰刀,牙旗在不停的揮舞着,鼓聲和號角聲變得密集了起來,大明軍的火炮開始緩緩放下,瞄準了來人。

“大司馬!稍安勿躁!就是借我人頭一用,也把人接回去纔是!這十七位墩臺遠侯,可是歷經人間苦難,到了家門口去回不了家,大司馬於心何忍?”三娘子十分焦急的說道,他看着吳百朋就氣不打一處來,吳百朋倒是勸一勸,這麼大的事兒,譚綸要動手,吳百朋卻一言不發。

吳百朋也是激進派。

“他們,能理解我的。”譚綸準備放下腰刀,一聲號令,戰爭就可以開始了。

“兩國交兵尚且不斬來使!”三娘子焦急的大聲提醒,戰場禮儀呢!你譚綸貴爲大司馬,連這點禮數都不遵守了嗎?

大明可是禮儀之邦,這還沒交兵,就準備殺她祭天不成?

三娘子直接急眼了,人在極度緊張的時候,有的人會失語,生氣到說不出話,有的人則會才思敏捷,三娘子語速很快的說道:“大司馬!兵釁一起,大明和北虜百姓皆會陷入兵禍之中!”

“宣府大同,剛剛有了家的失地佃戶們,那十九萬生民,就只能再次逃荒!永定永升毛呢廠,周圍數萬人纔剛剛找到了生機,他們安居樂業的生活剛剛開始,你自己的生死榮辱,你不在乎,墩臺遠侯和你一樣是瘋子,不在乎自己的生死!”

“那十九萬生民,官廠數萬匠人家眷,你也不在乎嗎!”

“好,你不在乎!”

“那大明兩百萬軍兵你也不在乎嗎?大明振武剛剛來六年,邊方軍兵填飽肚子,領到全餉,也才三年,大司馬貴爲大明兵部尚書,現在落刀,大明何人還敢談振武二字?!”

“大司馬,三思而行!”

譚綸嘴角抽動了下,俺答汗真的是幸運,討了這麼一個伶牙俐齒的婆娘,他手翻動了下,刀背朝外,用力麾下。

我命休也!

三娘子看到刀落下的時候,就是絕望的閉上了眼睛,她聽到了滾滾的炮聲,知道一切都完了,自己的努力就像是個笑話。

可她等了好就,卻沒有感受到疼痛,火炮聲還在齊鳴,三娘子偷偷的睜開了眼,才發現自己被騙了!

響起的都是禮炮!

三娘子還是有見識的,這是大明的最高軍禮。

“就是嚇唬嚇唬忠順夫人,今日不同以往了,嘉靖年間,你我征伐,北虜勝多負少,現在今非昔比了,若無恭順之心,大明天軍必至。”譚綸將佩刀收入了刀鞘之中。

“啊!”三娘子大吼了一聲,氣呼呼的翻身上馬,真的是被這個瘋子嚇死,她攥着拳頭說道:“大司馬如此意氣用事,若真的是打了起來,大司馬如何到陛下面前交差,簡直是胡鬧!”

“你怎麼知道,沒有陛下的旨意呢?你怎麼知道我是意氣用事,而不是陛下應允呢?”譚綸從腰間摸出了一塊金字信牌,笑容滿面的吹了吹。

牌子的正面是天子親賜,牌子的反面是便宜行事。

譚綸真的不是胡鬧,這一切的一切,可不是他一個人的決定,譚綸和陛下,相比較更加溫和的張居正,是真正的激進派,遇事不決,付諸於武力,就是武夫思維,而陛下,是個地地道道的武夫。

三娘子臉色大變!

若是看到大明軍整裝待發之時,三娘子選擇備戰,甚至擦槍走火,打了起來,會發生什麼,不言而喻。

小皇帝的心,一直很髒很髒,從小時候就特別髒,現在長大了,更髒了!也越來越霸道了!

“瘋子,都是瘋子!”三娘子拍馬而走,回到了四百人怯薛軍,拉着囚車,來到了廣靈門前。

之所以要拉着囚車,自然是因爲俺答汗的要求,俺答汗歸還這些墩臺遠侯不情不願,是以戰俘的身份交還的,自然要坐囚車,具體執行的是三娘子本人,所以她給了墩臺遠侯棉衣和暖耳,甚至還把囚車改良了下。

也就有個囚車的名號罷了,四面不透風,十分暖和。

譚綸上前,親手打開了這些個囚車,被捕的墩臺遠侯,狀態出奇的不錯,而不是他想象的人間慘劇,雖然個個都餓的骨瘦如柴,但並沒有顯而易見的傷勢。

俺答汗打了一輩子仗,也贏了一輩子,墩臺遠侯都是錚錚鐵骨,俺答汗十分想要收復這些硬漢子,可他始終沒能達成夙願,連命都不在乎的人,俺答汗真的沒什麼好辦法,除非殺了他們。

“回家了。”譚綸上到了囚車之上,將囚車裡的夜不收扶了起來,扶下了馬車,交給了隨扈,隨行的大醫官們扶着夜不收們上了馬車,開始了檢查。

譚綸將夜不收們一個個的扶了出來,看着馬車出發,面色才變得祥和起來。

“順意了?”三娘子看着譚綸,頗爲氣憤的揶揄着。

譚綸點頭說道:“我還好,得讓陛下滿意才成。”

求月票,嗷嗚!!!!!!!!!!

(本章完)

第一十九章 皇帝要親自種地去?第585章 算了,先殺人吧第385章 大明舉重冠軍張居正第三十五章 族黨排異,不勝不止(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第二章 全是妖孽第544章 大明神劍的磨刀石第二百六十章 戰爭之中,傷亡不可避免第306章 袖手談心性,甚可羞婦人態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一百二十四章 真誠就是最大的必殺技第一百九十九章 當大明的看門狗,豈不是能吃到骨頭?第492章 不是臣工不努力,是真的無能爲力第二百六十八章 論跡不論心第三十一章 張居正的新《陳五事疏》第423章 若再有戰禍邊釁,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572章 《根本盛枝葉無窮昇平疏》第331章 誰爲萬民奔波,誰爲萬民之王第450章 知識本就是昂貴的第342章 好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第407章 愛我家園,清潔先行第411章 光明,非常昂貴第420章 跟不講理的服軟,跟講理的耍橫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種全新的鑄炮法,專利人:戚繼光第一百八十九章 陛下,要不看看創造發明?第373章 放不下,不想放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對付蠻夷,要用他們能聽得懂的方式第364章 在最後一個野人死掉之前,大明絕不第一百零七章 小皇帝罵人,又難聽又誅心第446章 氪金戰士VS血肉之軀第581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九十五章 客星犯帝座,佞臣僭主上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328章 陛下好生缺英明!第338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533章 山東耆老無不懷念凌部堂第二十五章 國覆,萬民爲種奴之禍第388章 朕親自手刃徐階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鈞第404章 顛倒黑白,倒行逆施第361章 你不用,還不讓別人用?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一百零九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382章 賤儒?收買起來不值錢第300章 陛下,還是在意我的第二百五十九章 朕將帶頭衝鋒第359章 大明不是讓他們喜歡的,是讓他們怕第400章 即便是天下罪之,那也是萬方有罪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讓朕跪着當皇帝?沒門!第七十二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323章 大明處處都是迴旋鏢第488章 一個大明,都是王民第553章 我是緹騎,我怎麼會騙人呢?第389章 人心思動,則天下傾危第286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難罔以非其道第350章 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第七十五章 天下之事,有常有變 君子處事,有經有權第四十九章 給戚繼光封個伯爵第300章 陛下,還是在意我的第454章 天與不取,反受其咎第376章 陽,太陽升起第490章 給大明當狗,是你想當就能當的?第314章 出使泰西使者返京,只帶了一堆的書第348章 小善大惡,少殺一人,而多害千萬人第329章 京師第二闊少第346章 去奢崇儉,誠乃救時要務第420章 跟不講理的服軟,跟講理的耍橫第357章 打碎了一個聚寶盆,就再建一個聚寶第二十八章 力足以勝天第387章 搶着給皇帝送錢,算怎麼回事兒?第576章 把權力關進牢裡第537章 藩鎮糧餉在地化第495章 借工兵團營法一用第一百七十章 大明皇帝的鎮國神器第471章 蒸汽機是要吃人的第295章 君臣?共軛師徒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二十一章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第589章 沒別的,就是不差錢第553章 我是緹騎,我怎麼會騙人呢?第444章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第一百八十一章 理解譚綸,認可譚綸,成爲譚綸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一百零二章 元輔先生沒有這麼無能的弟子!第433章 戰爭只是暫停,從未結束第327章 陛下,臣真的沒敢多拿一釐錢!第二百一十三章 體罰,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第514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二百五十二章 賤儒們那張犯賤的嘴第二百六十二章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398章 大明皇帝的留一手第381章 君子之惡,小惡爲大惡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想說,不敢說,不能說第385章 大明舉重冠軍張居正第七十九章 罵了他,他還得謝謝咱們第七章 前首輔高拱授意行刺第七章 前首輔高拱授意行刺第570章 陛下和元輔,實在是太善良了
第一十九章 皇帝要親自種地去?第585章 算了,先殺人吧第385章 大明舉重冠軍張居正第三十五章 族黨排異,不勝不止(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第二章 全是妖孽第544章 大明神劍的磨刀石第二百六十章 戰爭之中,傷亡不可避免第306章 袖手談心性,甚可羞婦人態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一百二十四章 真誠就是最大的必殺技第一百九十九章 當大明的看門狗,豈不是能吃到骨頭?第492章 不是臣工不努力,是真的無能爲力第二百六十八章 論跡不論心第三十一章 張居正的新《陳五事疏》第423章 若再有戰禍邊釁,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572章 《根本盛枝葉無窮昇平疏》第331章 誰爲萬民奔波,誰爲萬民之王第450章 知識本就是昂貴的第342章 好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第407章 愛我家園,清潔先行第411章 光明,非常昂貴第420章 跟不講理的服軟,跟講理的耍橫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種全新的鑄炮法,專利人:戚繼光第一百八十九章 陛下,要不看看創造發明?第373章 放不下,不想放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對付蠻夷,要用他們能聽得懂的方式第364章 在最後一個野人死掉之前,大明絕不第一百零七章 小皇帝罵人,又難聽又誅心第446章 氪金戰士VS血肉之軀第581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九十五章 客星犯帝座,佞臣僭主上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328章 陛下好生缺英明!第338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533章 山東耆老無不懷念凌部堂第二十五章 國覆,萬民爲種奴之禍第388章 朕親自手刃徐階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鈞第404章 顛倒黑白,倒行逆施第361章 你不用,還不讓別人用?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一百零九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382章 賤儒?收買起來不值錢第300章 陛下,還是在意我的第二百五十九章 朕將帶頭衝鋒第359章 大明不是讓他們喜歡的,是讓他們怕第400章 即便是天下罪之,那也是萬方有罪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讓朕跪着當皇帝?沒門!第七十二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323章 大明處處都是迴旋鏢第488章 一個大明,都是王民第553章 我是緹騎,我怎麼會騙人呢?第389章 人心思動,則天下傾危第286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難罔以非其道第350章 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第七十五章 天下之事,有常有變 君子處事,有經有權第四十九章 給戚繼光封個伯爵第300章 陛下,還是在意我的第454章 天與不取,反受其咎第376章 陽,太陽升起第490章 給大明當狗,是你想當就能當的?第314章 出使泰西使者返京,只帶了一堆的書第348章 小善大惡,少殺一人,而多害千萬人第329章 京師第二闊少第346章 去奢崇儉,誠乃救時要務第420章 跟不講理的服軟,跟講理的耍橫第357章 打碎了一個聚寶盆,就再建一個聚寶第二十八章 力足以勝天第387章 搶着給皇帝送錢,算怎麼回事兒?第576章 把權力關進牢裡第537章 藩鎮糧餉在地化第495章 借工兵團營法一用第一百七十章 大明皇帝的鎮國神器第471章 蒸汽機是要吃人的第295章 君臣?共軛師徒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二十一章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第589章 沒別的,就是不差錢第553章 我是緹騎,我怎麼會騙人呢?第444章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第一百八十一章 理解譚綸,認可譚綸,成爲譚綸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一百零二章 元輔先生沒有這麼無能的弟子!第433章 戰爭只是暫停,從未結束第327章 陛下,臣真的沒敢多拿一釐錢!第二百一十三章 體罰,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第514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二百五十二章 賤儒們那張犯賤的嘴第二百六十二章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398章 大明皇帝的留一手第381章 君子之惡,小惡爲大惡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想說,不敢說,不能說第385章 大明舉重冠軍張居正第七十九章 罵了他,他還得謝謝咱們第七章 前首輔高拱授意行刺第七章 前首輔高拱授意行刺第570章 陛下和元輔,實在是太善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