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沒別的,就是不差錢

第589章 沒別的,就是不差錢

王謙真的沒必要拿下面人的銀子,因爲他現在自己賺錢了,就一個綏遠馳道的票證,就讓王謙自己的資產翻了數倍,現在王公子比老王賺的都多,爲了幾千兩銀子,犯不着如此。

朱翊鈞的意思很明確,即便是真的拿了,不讓這個李杜才活着入京就是,但是王謙和王崇古的聖眷就會消失,甚至會在一個合適的時機,找個由頭,讓王崇古父子致仕,王崇古天天被言官們集火,找個理由再簡單不過了。

如果王崇古和王謙真的拿了,不讓李杜才進京,是爲了朝廷的安穩,之所以在事後,要讓他們離開,是因爲這筆銀子不該拿,朱翊鈞給了那麼多,就是不想讓他們向下面索賄,是不該拿的銀子。

朱翊鈞做事,朝臣們都很清楚,就是再一再二不再三,朱翊鈞已經給了兩次機會,一次是直接不讓李杜才進京,一次是提醒王崇古,他的家人也有犯這種錯誤的可能。

李杜才一旦進京,就要過堂,過堂就是上稱,有些事,一上稱,千斤打不住。

但王崇古在皇帝面前做了保證,自己可以過稱,刨開肚子讓陛下看看,他到底吃了幾碗粉。

李杜纔在萬曆十二年元月初七順利抵達京師,本來李佑恭已經做好了做髒事的準備了,這也是凌雲翼有點不滿的原因,一旦涉及到了朝堂的大員,就會在入京的過程中不明不白的死去,不能明正典刑,這太便宜李杜才了。

但李杜才入京了,那凌雲翼最後一點不滿就消失了,而且變得更加滿意了,因爲無論調查結果如何,李杜才都要進解刳院了!

解刳院,在人間的閻王殿,大明皇帝就是個活閻王。

仁天子是陛下,活閻王也是陛下,這很矛盾,仁天子是對大明萬方黎民而言,活閻王是對不法之徒而言,這就很合理了。

李杜才順利入京,京堂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李杜才的身上,這便是大庭廣衆,衆目睽睽。

“陛下,陛下,那王謙拉着兩個銀車到了廣寧門外,在城門那兒,等着李杜才,已經裡三層外三層的圍了起來!”一個小黃門急匆匆的跑了進來,告訴陛下有熱鬧可以看了!

“快,擺駕廣寧門,詳細說說什麼情況!”朱翊鈞一聽有熱鬧可以看,把手中的奏疏批完,直接就準備前往看熱鬧,並且詢問其中的詳情。

王謙不滿李杜才的攀咬,而且這幾天他日子過得很不如意,所以拉了兩輛銀車,一共準備了三萬四千兩白銀,準備砸李杜才,攀咬他王謙也就算了,瞧誰不起呢?百十兩銀子,就想讓他王謙當保護傘?

這幫蟲豸不是貪了三萬四千兩嗎?就撒出去這麼多的銀子,讓李杜纔好好看看!

“王謙這個行爲,看着挺蠢的,畢竟白花花的銀子就這麼扔了出去,但其實他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這就是徙木立信,如此這般荒唐的行徑,反而讓天下人都知道,他們老王家不缺錢,這點銀子,就不要再攀咬他們老王家了。”朱翊鈞在趕往廣寧門的路上,認真的分析了王謙的動機。

紈絝?朱翊鈞不這麼看,王謙畢竟能考中進士,腦子靈光的很。

“陛下,有沒有可能,王大公子就是爲了泄憤?壓根就沒想那麼多?”馮保試探性的說道:“以臣看王謙平素裡的行爲,他壓根就沒想那麼多,就是氣不過,所以纔要這麼做。”

馮保認爲王謙壓根就不會去想什麼徙木立信之類的事兒,他就是去泄憤去了,堂堂京師第二闊少,被人這麼羞辱,王謙又不是張居正家的幾位低調的公子,而且王謙也不是那種老謀深算的性格。

“你說得對,他估計沒想那麼多…”朱翊鈞想了想,自己八成是想多了,這王謙可能根本就沒想過影響之類的事兒,這番行爲,壓根就是爲了泄憤去了。

朱翊鈞抵達了廣寧門,真的是裡三層外三層,想看個熱鬧,擠都擠不進去,但是負責清街的趙夢祐,已經把附近酒樓最高的位置,給陛下佔下了,連千里鏡都搭好了。

“給錢了嗎?”朱翊鈞上到了頂樓,詢問着趙夢祐是否付錢了。

“皇莊的產業。”馮保趕忙說道:“京師幾個大門前的酒樓、打尖住店的客棧,都是內署的產業。”

“如此甚好。”朱翊鈞滿意的點了點頭,坐在了窗邊,看向了街道。

對於大明皇帝愛看熱鬧這件事,張居正認爲緹騎們清街、佔道、佔位,都不是擾民的行爲,陛下就這麼點愛好了,再不讓陛下看熱鬧,那纔是苛責,張居正對此的要求,也只是保護好皇帝的安全。

王謙帶着七個爪牙,這都是他們老王家的家丁,除了這些爪牙之外,則是京堂的紈絝,各大員的兒子、武勳的後人、西土城的富戶子弟,都是王謙的狐朋狗友,太白樓裡的常客。

王謙就站在廣寧門的門前,爪牙們將銀箱子從車上一箱又一箱的往下搬。

“他的確只是爲了泄憤。”朱翊鈞看到這個場面,哭笑不得對着馮保說道:“朕想多了。”

王謙這行爲,哪裡是爲了什麼徙木立信,爲了不讓天下人攀咬他們家,就是單純爲了用銀子砸人,爲了面子,看那些平日裡王謙都不怎麼待見的狐朋狗友就可以看出來了。

李佑恭騎着高頭大馬,拉着囚車走出廣寧門的時候,看到面前的景象,人有點暈,他好好的拉着案犯入京,王謙要做什麼,在路上做更妥當,在廣寧門前擺出這龍門陣,是什麼情況?

“王謙!你好大的膽子!讓路!”李佑恭的手按在了刀柄上,厲聲說道:“膽敢阻攔皇差,你父親知道嗎!”

李佑恭還以爲王謙是來堵門,不讓李杜才入京的,李佑恭第一考慮的就是完成皇差。

“李大璫,我不是阻攔皇差,這賊人李杜才既然說認得我,我就跟他當面對質,我倒是要看看,他那百十兩的銀子,是怎麼賄賂我的!”王謙往前走了一步,面色通紅,大聲的喊道。

李佑恭一愣,隨即明白了王謙的來意,他略顯有些爲難。

朱翊鈞老遠都聽到了王謙的爆喝,那股沖天的怨氣,實在是太強烈了,可以說他無能,靠家裡吃飯,靠老爹才這麼威風,但你不能說他窮,他自己也挺能賺錢的。

朱翊鈞讓一個小黃門去告訴李佑恭到底是什麼情況。

李佑恭這才知道陛下也來看熱鬧了,立刻翻身下馬,和小黃門,耳語了兩聲後,才清了清嗓子說道:“既然王大公子要自證清白,那就請自便吧,先說好,人我要活的,還要送北鎮撫司衙門過堂。”

“好!”王謙厲聲喊道:“李杜才!哪個是李杜才!給老子滾出來!”

一共十幾輛囚車,都是涉及‘王次輔受賄’案的案犯,王謙根本不認識李杜才,只能這麼喊了。

一輛囚車被拉了上來,王謙招呼着一衆紈絝上前,一個爪牙往前走了兩步,抓住了李杜才的衣領將其拉在囚車的邊緣,臉都快嵌到囚車的立柱裡了。

“你睜開那雙狗眼好好看看,這裡面這些公子裡,哪個是王公子?”爪牙咧着嘴問道。

廣寧門有熱鬧可以看,裡三層外三層全都是人,這囚車前的公子哥們,都一個打扮,綾羅綢緞,紆青佩紫,手裡還都很騷包的拿着一把紅木摺扇,每一個都是非富即貴。

李杜才仔細分辨了半天,終於確信了自己上當了,因爲他認識的王謙,不在其中。

“我不知道。”李杜才失魂落魄的說道,其實凌雲翼說他用銀子也見不到王謙的時候,他已經知道自己八成是被騙了。

王謙往前走了三步,指着自己說道:“我就是王謙,你若是變成了鬼要報復於我,認清楚我這張臉,別找錯門了。”

“打開!”

王謙大手一揮,幾個爪牙們,將銀箱子打開,裡面是一排排紅綢布裹着的御製銀幣,還不是銀兩,御製銀幣比白銀的流通性更強,也就是更值錢,幾十口銀箱子打開,白花花的銀幣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嚯!”朱翊鈞的眼睛離開了千里鏡,指着下面說道:“王公子大氣!”

三萬四千銀,一共2125斤白銀,就這麼擺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你說我養了個外室趙氏,我媳婦當天回家差點把我撓死!”王謙抓起來一把銀幣,猛地扔了出去!

“你說我和伱書信往來,以過年爲由要了你一百四十兩銀子!害我被笑話!”王謙又抓了一把銀幣扔了出去,一邊扔一邊憤怒的喊着。

王謙被人笑話了,人都是有圈子的,當王謙這個圈子裡的人拿這個當談資的時候,王謙人都被笑話了,叔叔嬸嬸這些長輩、狐朋狗友的詢問也就罷了,尤其是張居正的長子,五經博士張嗣文,在過年拜節的時候,不經意間問起了此事。

王謙恨不得鑽進地縫裡!

王謙其實很羨慕焦竑、張嗣文他們的友誼,他們曾經爲了課題拳腳相加,但仍然是好友,探索人類認知邊界,是一件很浪漫的事兒,王謙也研讀過算學,但最終去不得格物院。

張嗣文的詢問,直接讓王謙徹底破防。

“我讓你說,我讓你污衊我!你知道我這幾天是怎麼過的嗎!知道嗎!你們不是貪了三萬四千銀嗎?今天都砸給你!”

“給我砸!”

王謙大手一揮,爪牙和狐朋狗友們,都在銀箱子裡拿銀子,扔向了李杜才,場面立刻熱鬧了起來。

一兩一個的銀幣,真的砸不死人,但架不住銀幣多啊,三萬四千銀,直接就把李杜纔給淹了,死是死不了,但也是生疼。

“陛下,收到了消息,王次輔正坐着馳道的馬車,從西山煤局快速回京來了!”一個小黃門急匆匆的跑上了樓,告訴陛下新的情況。

“啊?王次輔也知道了?好好好,再探再報,哈哈哈!”朱翊鈞樂呵呵的說道,過完年上工所有的怨氣都散了,新年的這一場熱鬧裡,還有王崇古訓子的戲碼,是朱翊鈞萬萬沒料到的。

很快,王崇古的車駕就出現在了廣寧門外,這會兒那三萬四千銀還沒砸完,王崇古就從車上跳了下來。

“逆子,你胡鬧什麼!”王崇古憤怒無比的說道:“瘋了嗎!”

“爹,他羞辱我!”王謙這次沒有跑,倔強的站在原地,指着李杜才十分委屈的說道。

王崇古看着銀幣散了一地的樣子,嘆了口氣說道:“算了,你砸吧。”

這幾天,王謙確實很委屈,王崇古也就這麼一個兒子了,王謙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和王崇古的寵溺、縱容有很大的關係。王崇古是個老謀深算的老狐狸,他立刻看出了兒子荒唐的舉動背後,反而能畫出條線來,日後這麼少的銀子,就沒必要攀咬他們家了。

他們家真的很有錢,犯不上。

“還是老狐狸更精明啊!”朱翊鈞略微有些可惜,沒看到王崇古拿着七星環首刀訓子的場面,王崇古可比王謙想的多,這番縱容的本意,就是爲了自證清白。沒別的,就是不差錢。

很快順天府丞王希元就帶着衙役到現場維持秩序,將人羣隔開。

王謙倒是大撒幣把銀子撒了出去,滿地都是,收拾還得順天府的衙役們收拾。

“現場有一個算一個,平分了吧。”王崇古大手一揮,踹了一腳王謙,把王謙推上了車駕,帶着人離開了。

王希元看着一地的狼藉,嘆了口氣,讓衙役隔開,現場一共上千人,王希元按人頭把銀幣分了下去,現場亂糟糟的一片。

“算了,朕就不去領了。”朱翊鈞走的時候,對馮保說道:“李佑恭可是現場的人,他也要領一份。”

王崇古要是不說平分,這三萬四千兩,都要歸了李佑恭,但王崇古說了有一個算一個平分,那就只能平分了,朱翊鈞在遠處觀望,自然不能拿,但李佑恭可以拿。

“臣遵旨。”馮保笑着說道。

由北鎮撫司衙門接手案犯,在瞭解到這個情況後,北鎮撫司衙門在大年初二就開始調查,經過了仔細的調查後,一共抓了三個王謙、四個王崇義,都是打着王崇古家人的名義,四處招搖撞騙的掮客。

事情到這裡,就已經非常清楚了,李杜才行賄,並沒有送到王謙的手裡。

李杜才被送進了解刳院裡,解刳院完全沒有外人想的那麼可怕,裡面總是被打掃的乾乾淨淨,而且也不是什麼實驗都要用到耗材,解刳院裡養着很多的小白鼠、猴子,很多時候都是在動物身上做了完整實驗之後,再在人的身上實驗。

標本是無比珍貴的耗材,活着的標本對於解刳院而言更有價值,解刳院也是能省着用就省着用,當然對於被關進了解刳院的人而言,那還不如一刀砍了痛快,因爲在解刳院裡,永遠不知道死亡何時到來,等死的這段時間,最是難熬,自殺是不能的自殺的,因爲自殺,會被做成標本。

朱翊鈞專門下章到了河南,告訴了凌雲翼李杜才被送進了解刳院的事兒。

凌雲翼在河南殺了238人這件震驚大明國朝的案子,落下了帷幕,而另外一個大案,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着,就是江南磨坊案,十七望姓之家。

南衙緹帥駱秉良主抓此案,已經開始對十七望姓之家,展開了抄家行動。

在調查過程中,駱秉良發現了一件十分可怕的事兒,這十七望姓之家,他們哄擡糧價,可能不是主要罪責,哄擡糧價得靠邊站,而是通倭。

駱秉良在抄家的時候,發現這些望姓之家的白銀,都是倭銀,這引起了駱秉良的疑惑。

在緹騎辦案的手段裡,有一種專門稽查銀路的手段,通過判斷銀子的流動、來龍去脈去查案,駱秉良是此中高手,帶着幾個提刑千戶,駱秉良開始抓着這個方向窮追猛打,終於發現了其通倭的鐵證。

“緹騎們會查到他們通倭,先生早有預料嗎?”朱翊鈞看着駱秉良的奏聞,再看着坐在御書房裡喝茶的張居正,疑惑的問道。

張居正在磨坊案一出來的時候,就主張殺,王崇古等人的意見也極爲一致,都是殺。

“必然會查到的,陛下,當年東南倭亂,十分的複雜。”張居正點頭,他一開始就主張殺、主張抄家,是知道一定一定會查到通倭這兩個字身上,江南多少案子了,繞來繞去,最後都會繞到通倭這兩個字上。

“所以,禁海是斷掌之痛。”張居正再次重申了自己對開海的支持態度,他想做的事情太多了,僅僅靠他自己,完全不可能做得成,陛下從番薯開始,鼎力開海以來,大明在開海之中,受益良多。

他只是首輔,哪怕是曾經攝政,也是首輔,而不是皇帝,大明這艘船向什麼方向行駛,大明這段歷史,終究是要陛下本人來對歷史負責。

任何榮辱興衰,都集中在了陛下的身上,日後談論起來,也是萬曆皇帝的決策和影響,這是大明皇權高度集中的必然,權力有多大,責任就有多大。

“大明和倭國簽署的十七條已經開始執行了。”張居正到通和宮來,不是說江南磨坊案,江南磨坊案,既然能捅到皇帝面前,地方的鬥爭基本已經結束了,其實主要是讓皇帝來當裁判。

這個案子是由戶部奏聞的。

而張居正要說的是《禁止海賊條約》,也就是民間俗稱的十七條,這十七條,林林總總方方面面,都需要大明督促安土幕府執行。

“現在看來,織田信長是真的別無選擇了,一方面是毛利家帶着倭國的諸大名的步步緊逼,一方面是內鬼們覬覦着他的命,他只能依靠大明,因爲大明是天朝上國,信譽極好。”張居正略微有些懊惱的說道:“看來,當初織田市入明的時候,咱們還是要價要的低了。”

“織田信長顯然非常清楚,大明駐堺城的長崎行都司,是不會保護他的,所以他自己組織了一支親衛,這支親衛全都由大明亡命之徒和朝鮮的花郎組成。”

張居正說起了倭國的局面。

大明在大阪灣的長崎行都司名義上保護,但不會付諸於行動,都要靠織田信長自己,織田信長對倭人已經完全不信任了,只好訴諸於外力,名義上借了大明的名頭,實現了由天下人到安土幕府的轉型,而在實際上,織田信長的親衛,由大明、朝鮮亡命之徒負責保護。

“這批來自大明和朝鮮的亡命之徒,一共有三千人,組建之初,就給毛利家狠狠的上了一課,這三千人奇襲了本願寺,將本願寺的僧兵全部殺乾淨後,揚長而去。”張居正說起了這股奇兵的具體作用。

這些親衛,不僅僅是保護,還負責征戰。

朱翊鈞打開了堪輿圖,看完了塘報,這次的奇襲,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因爲沒有辦法長久佔領,只能殺人泄憤大火將本願寺燒的一乾二淨,本願寺不是本能寺,本願寺在攝津國石山,這裡是一向宗的本山所在,本山就是大本營的意思。

一向宗與其說是佛寺,不如說是戰國大名,他們和織田信長的恩怨情仇很長很長,就是號稱地上佛國的一向宗,將織田信長定性爲了尾張大魔王。

現在織田信長將其徹底搗毀,也是狠狠的一巴掌扇在了毛利輝元的臉上。

“也就是說,大明明明什麼實際行動都沒有,但織田信長依舊藉着十七條的餘威,做了很多事兒,擺脫了眼下之前的困局,對內,他不用過分擔心安危,對外,扳回一城,算是進入了對峙局面。”朱翊鈞看着倭國的堪輿圖,面色凝重的說道。

“這個織田信長,是個人物啊,還是蠻厲害的。”

在這個劇烈的動盪之下,人心啓疑的時候,織田信長以投獻大明爲基本凝聚力,完成了一場大勝,穩住了局面。

“不,現在是織田信長最危險的時候。”張居正搖頭說道:“陛下,矛盾說講矛盾的激化,織田信長看似擺脫了危機,但其實現在是矛盾激化到兵戎相見的前兆了,黎明前最後的黑暗時刻。”

“內部,之前織田信長十分信任的那些家臣們,現在被排除在了權力中心之外,而對外,毛利輝元吃了這麼一個大耳光肯定心懷不滿,一定會和織田信長手下的家臣聯繫。”

“最危險的時刻已經來臨,在最近一定會有一次極爲激烈的衝突,你死我亡的矛盾激化,他這次很難躲得過去了。”

“哦?先生爲什麼覺得織田信長這次躲不過去了呢?”朱翊鈞有些好奇的問道。

“陛下,日防夜防家賊難防,家賊難防其根本就是一句話,不怕念起只怕覺遲,織田信長在三子死後才意識到了出了家賊,已經爲時已晚了。”張居正說完往旁邊看了一眼,朱翊鈞順着這個目光,看到了目光所及之處站着一個人,馮保。

馮保當即就直接破防了!說事就說事,拿他舉例幹什麼!他眼睛瞪大,欲言又止,最終沒有說出話來。

王景龍刺王殺駕案裡,馮保被狠狠的收拾了一頓,能讓王景龍跑到幹清宮去,就是馮保失職,馮保當時真的有點飄了,甚至還因爲李太后的信任,搖脣鼓舌,放大李太后的焦慮,搬弄是非,這就是家賊。

張居正對皇帝說,家賊這種事,不怕念起,人的念頭有很多,動心起念都很正常,但就怕察覺晚了,那纔是真的晚了,察覺晚了,這些個家賊,就是普遍存在,而不是個別。

當初馮保在幹清宮磕頭,差點把自己磕死,這麼大的教訓,反而讓馮保現在的路走的很穩當。

“織田信長必死無疑?”朱翊鈞試探性的問道。

張居正點頭說道:“臣是這麼認爲的。”

朱翊鈞點頭說道:“先生,來做個賭局如何?朕賭織田信長必死。”

“臣賭…不是,陛下,臣說織田信長必死,陛下佔了,臣難道賭他能活下來?”張居正一句話沒說完,直接被說懵了,這皇帝的賭局,把別人的路走了,讓自己無路可走?

“哈哈。”朱翊鈞搖頭說道:“玩笑話,先生以爲大明該做些什麼呢?”

“什麼都不用做。”張居正十分肯定的說道:“無論倭國鬥來鬥去誰當家,這十七條,都得認,不認就打到他們認。”

“先生所言有理,先生霸氣!”朱翊鈞這才瞭然,大明的確什麼都不用做。

其實織田信長也做好了準備,把自己最對不起的妹妹送到了大明之後,準備放手一搏了。

“我們從倭國身上也要看到教訓,任何時候,賭國運這種事,都要極力的去避免,因爲十賭九輸還有一個投了河,賭國運必輸無疑,和賭坊裡的賭徒一樣,賭徒到最後都會輸的一無所有。”張居正說倭國,自然是說局勢,也是說教訓。

賭國運,一次兩次輸了還好,輸了長教訓,贏了只會不斷的加碼,最後把全部身家輸的一乾二淨。

第二百八十二章 陛下說完了,可有人有異議?第298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第418章 大明,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鄭公來去匆匆,寧遠伯入京面聖第九十二章 此物甚好,送於首輔先生使用第486章 一羣遠不如前輩的慫貨第497章 陛下劍指之處,大明軍兵鋒所向第487章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墾荒蕪田第323章 大明處處都是迴旋鏢第317章 勿有大功於家國,但求小恩於君王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408章 人就是人,我就是我第302章 這是大明的頂級機密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一百一十三章 倍之?超級加倍!第456章 借還是不借,這是一個問題第466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二百七十三章 吃幹抹淨不幹事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親手拿回來才行第513章 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第472章 世界的參差不齊第一十一章 幕後指使之人浮出水面第361章 你不用,還不讓別人用?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第373章 放不下,不想放下第557章 不可能三角第407章 愛我家園,清潔先行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明版的解放奴隸宣言第一百六十四章 忠君體國侯於趙第377章 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休想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第450章 知識本就是昂貴的第588章 陛下不給的銀子,碰都不要碰第二百一十六章 元輔可怕,還是陛下可怕?這是一個問題第510章 勝則反攻倒算,敗則懷恨在心第一百九十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撤退轉進其疾如風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宗伯,想得周到第一百四十六章 毀天下非官式書院,禁聚徒講學第二百零三章 讀書人最後一絲臉面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429章 買得吳船載吳女,都門日日醉醺醪第一十八章 旭日初昇,大耀東方第438章 歲月蹉跎,往事不復第410章 大鉅變時代第482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二百二十七章 真是一個好主意!第381章 君子之惡,小惡爲大惡第二百二十九章 至此,已是科學第一百五十二章 畫舫一二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拆門搬牀募軍餉,單刀赴會勸賊降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時候,把大門帶上第三十六章 以德服人,以德治國?第四十一章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第455章 私掠許可證第306章 袖手談心性,甚可羞婦人態第一百七十九章 王法?陛下的意志就是大明最大的王法!第六十二章 隋珠彈雀,便殿擊球第一百九十八章 苦一苦權豪縉紳,罵名張居正來擔第429章 買得吳船載吳女,都門日日醉醺醪第498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五十一章 朕以皇帝的名義許諾第一百三十七章 只要價錢合適,靈魂都能出賣給惡魔第二百零一章 海總憲,朕有個主意第五十八章 世間哪得兩全法第555章 欠陛下的債,還不完,根本還不完第六十四章 壞的極其純粹第一百九十八章 苦一苦權豪縉紳,罵名張居正來擔第五十九章 讀書人的事兒,竊不是偷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讓朕跪着當皇帝?沒門!第573章 物理意義的到地下去接地氣第455章 私掠許可證第307章 封建禮教害死人第480章 我的下限是你的上限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客氣的大明使者第314章 出使泰西使者返京,只帶了一堆的書第423章 若再有戰禍邊釁,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503章 買不盡的松江布,收不盡的魏塘紗第522章 非威不畏非惠不懷,德威兼用感心攝第二十七章 劃破黑暗的一道光第一百九十九章 當大明的看門狗,豈不是能吃到骨頭?第362章 海瑞帶着骨鯁正氣,來到了西苑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種全新的鑄炮法,專利人:戚繼光第404章 顛倒黑白,倒行逆施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340章 根深蒂固的軟弱,習以爲常的妥協第338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四十四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570章 陛下和元輔,實在是太善良了第400章 即便是天下罪之,那也是萬方有罪第582章 輕徭薄賦害窮民,與民休息多虛耗第371章 陛下的軍事天賦比山還高第一百五十五章 獨夫?朕就是獨夫!第一百七十四章 祖宗成法不可違,踐履之實不可棄,兩難如何自解?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民之骨血已罄,國用之費出無經第二十六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第二百八十二章 陛下說完了,可有人有異議?第298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第418章 大明,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鄭公來去匆匆,寧遠伯入京面聖第九十二章 此物甚好,送於首輔先生使用第486章 一羣遠不如前輩的慫貨第497章 陛下劍指之處,大明軍兵鋒所向第487章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墾荒蕪田第323章 大明處處都是迴旋鏢第317章 勿有大功於家國,但求小恩於君王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408章 人就是人,我就是我第302章 這是大明的頂級機密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一百一十三章 倍之?超級加倍!第456章 借還是不借,這是一個問題第466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二百七十三章 吃幹抹淨不幹事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親手拿回來才行第513章 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第472章 世界的參差不齊第一十一章 幕後指使之人浮出水面第361章 你不用,還不讓別人用?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第373章 放不下,不想放下第557章 不可能三角第407章 愛我家園,清潔先行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明版的解放奴隸宣言第一百六十四章 忠君體國侯於趙第377章 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休想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第450章 知識本就是昂貴的第588章 陛下不給的銀子,碰都不要碰第二百一十六章 元輔可怕,還是陛下可怕?這是一個問題第510章 勝則反攻倒算,敗則懷恨在心第一百九十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撤退轉進其疾如風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宗伯,想得周到第一百四十六章 毀天下非官式書院,禁聚徒講學第二百零三章 讀書人最後一絲臉面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429章 買得吳船載吳女,都門日日醉醺醪第一十八章 旭日初昇,大耀東方第438章 歲月蹉跎,往事不復第410章 大鉅變時代第482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二百二十七章 真是一個好主意!第381章 君子之惡,小惡爲大惡第二百二十九章 至此,已是科學第一百五十二章 畫舫一二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拆門搬牀募軍餉,單刀赴會勸賊降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時候,把大門帶上第三十六章 以德服人,以德治國?第四十一章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第455章 私掠許可證第306章 袖手談心性,甚可羞婦人態第一百七十九章 王法?陛下的意志就是大明最大的王法!第六十二章 隋珠彈雀,便殿擊球第一百九十八章 苦一苦權豪縉紳,罵名張居正來擔第429章 買得吳船載吳女,都門日日醉醺醪第498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五十一章 朕以皇帝的名義許諾第一百三十七章 只要價錢合適,靈魂都能出賣給惡魔第二百零一章 海總憲,朕有個主意第五十八章 世間哪得兩全法第555章 欠陛下的債,還不完,根本還不完第六十四章 壞的極其純粹第一百九十八章 苦一苦權豪縉紳,罵名張居正來擔第五十九章 讀書人的事兒,竊不是偷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讓朕跪着當皇帝?沒門!第573章 物理意義的到地下去接地氣第455章 私掠許可證第307章 封建禮教害死人第480章 我的下限是你的上限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客氣的大明使者第314章 出使泰西使者返京,只帶了一堆的書第423章 若再有戰禍邊釁,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503章 買不盡的松江布,收不盡的魏塘紗第522章 非威不畏非惠不懷,德威兼用感心攝第二十七章 劃破黑暗的一道光第一百九十九章 當大明的看門狗,豈不是能吃到骨頭?第362章 海瑞帶着骨鯁正氣,來到了西苑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種全新的鑄炮法,專利人:戚繼光第404章 顛倒黑白,倒行逆施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340章 根深蒂固的軟弱,習以爲常的妥協第338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四十四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570章 陛下和元輔,實在是太善良了第400章 即便是天下罪之,那也是萬方有罪第582章 輕徭薄賦害窮民,與民休息多虛耗第371章 陛下的軍事天賦比山還高第一百五十五章 獨夫?朕就是獨夫!第一百七十四章 祖宗成法不可違,踐履之實不可棄,兩難如何自解?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民之骨血已罄,國用之費出無經第二十六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