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陛下,要不看看創造發明?

高拱對張居正真的是有些無可奈何,揮了揮手,再次向着老家而去,這一次,怕是真的難以再見了。

高拱在京的日子,主要是療養,大明的兩個大醫官對高拱的病情進行了診斷,最後開出了長期調養的養生方案。

而同一時間,朱翊鈞公開了張四維和吳兌、方逢時等人的來往書信,這些書信的內容,令人瞠目結舌。

陰結虜人、販賣火藥、鐵器、甲冑、火器等等罪證,都被擺在了明面上,萬曆元年的刺王殺駕案在這些書信中,也得到了側面的印證。

公開也就罷了,小皇帝把這些書信,全都做成琥珀,並且宣佈了公開展覽。

做琥珀對於大明工匠們而言,根本不是什麼難題,將松香熬煮,製作模具,而後緩緩倒入其中,所有的琥珀都是精選松香,毫無雜質,每一塊都均勻沒有氣泡,透明度極佳。

到這裡仍然沒有結束,一塊塊刻有這些書信的碑文,全部堆放在了兵仗局內,等待着皇帝一聲令下,就送往張四維蒲州張氏的老家,放進了宗祠之中!

張居正對此表示不負責任,這不是他教的!說破天去,這法子,他真的沒教過!

朱翊鈞在等,等待朝臣們營救張四維等人及其黨羽,一旦有人胡言亂語,朱翊鈞就會選擇超級加倍,再給張四維的歷史恥辱柱上釘一些釘子,加點唾沫星子。

倍之,那就超級加倍!

他沒有等到要給張四維求情的奏疏,倒是等到了一大堆要求嚴懲王崇古、高拱、剝奪楊博諡號,甚至是對楊博進行開館鞭屍的奏疏。

如果只是嚴懲王崇古,朱翊鈞還不意外,因爲這些書信的原件上,有很多王崇古也和西北俺答汗勾勾搭搭的內容,朝臣們彈劾王崇古弛防徇敵,那也不是一次兩次了,甚至有很多次。

但是連高拱也要殺,甚至連死去的楊博也要剝去諡號,引起了朱翊鈞的警惕。

小皇帝意識到,這也是一種倍之的實際應用,要救張四維的基本邏輯,就是把更多的人拖下水,將這件事擴大化,蔓延到整個官場,讓所有人都忐忑不安,最後讓皇帝投鼠忌器,不敢動手。

朱翊鈞極爲慶幸,自己在皇極(殿)割掉了王崇古一縷頭髮,讓這件事不能掀起狂風驟浪來,皇帝用皇權給王崇古寬宥了,關於是否追究王崇古朝堂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而這種風力輿論開還沒完全刮起來,就被張居正給分化了,分化的手段就是考成法,張居正忽然要求天下百官開始清丈,釐清天下田畝數量,而且規定了具體墾荒的標準,讓天下百官陷入忙碌狀態。

清丈,只是簡簡單單的拿着丈量步車釐清田畝的話,那就簡單了,但這就是奔着天下權豪們的命門去的,這涉及到了分配的大事,而且還是限期三年完成魚鱗冊,誰還顧得上張四維是不是冤枉的?

能者上,庸者下的基本規則已經形成,姑息之弊正在被慢慢破除。

反腐小能手海瑞,開始發力。

他專門找那個不長眼,要求殺高拱的官吏下手,一找一個準兒。

高拱都是個政治性死亡的人物,這顯然是在用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倍之手段,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這是皇極(殿)審問的案件,那一縷頭髮就是處置的界限,非要喋喋不休,真的是爲了國家大利害、除去朝廷大奸邪,逆耳之規,速取罪戾?

經過海瑞鑑定,都是在收錢辦事,不是骨鯁正氣之臣,需要被彈劾!

這股最關鍵的風力輿論,在張居正和海瑞的聯合絞殺之下,終於沒有形成伏闕。

但是朝臣們又伏闕了!

這次還是馬自強率領,到午門伏闕的目的是:請求皇帝不要再在地基上召開大明大朝會了,也不要再在地基上接見外藩使臣了,他馬自強剛剛領禮部尚書,就出了這天大的事兒,他實在是丟不起這個人了。

張四維已經被抓進了天牢裡,不日問斬,陛下,看在朝臣們都還算得力的份上,能不能給朝廷留點面子?

哪怕一丁點的體面呢?

馬自強這是第二次帶着朝官伏闕了,上一次皇帝要用丟臉的方式來進一步激化矛盾,馬自強可以理解,現在張四維和他的同黨已經被處置了,陛下就給大家留點面子吧!

馬自強覺得若是陛下還不肯給面子,他這個禮部尚書也不能幹了,致仕可能是他最好的出路。

而這一次王崇古也在伏闕的隊伍之中,他的請命是一樣的,王崇古的理由是耽誤工期,定期的大朝會,每次皇帝過去,都要打掃衛生,這一下子就停工好幾天,實在是有些耽誤時間。

王崇古一覈算,這要是大婚前,無法完成復建工程,他這有幾個腦袋可以摘得?

朱翊鈞最終同意了馬自強的請命,按照過往的祖宗成法,將大朝會的地點改爲了文華殿。

朝臣們聽聞聖旨歡欣鼓舞的離去了,之前朝臣們的訴求是皇帝不要太辛苦,定期舉行朝會,萬一累到了陛下如何是好?現在的訴求只是不在沒有殿的皇極殿。

人們的性情,總是這麼喜歡折中。

六月二十五日,朱翊鈞帶着皇叔朱載堉和元輔張居正,來到了欽天監,大明超大型反射式千里鏡已經完全建好了。

徑爲三尺六寸六分,長爲三丈六尺五寸四分(12.2米)的大型千里鏡,就橫臥在一個有機關的房間內,需要觀天的時候,可以打開房頂,不需要的時候,可以合上,防止雨雪風霜。

落成典禮結束,朱翊鈞圍着大天文鏡左轉三圈,右轉三圈,那是愛不釋手,還親自上去研究了下,才心滿意足,重重的恩賞了所有工匠,每人給了一百兩白銀。

皇帝出手真的是闊綽!每人一百兩,現場發錢。

朱翊鈞、張居正、朱載堉三人站在大天文鏡前,溝通交流着關於望天的心得,對於那個土星的小耳朵,大家都提出了各種各樣的猜測,衛星,還是無數的小衛星?

“皇叔啊,你看,咱大明行軍速度爲一日三十里,急行軍一日可達百里,這水翼帆船能日行千里,那光呢,光是有速度的還是沒有呢?”朱翊鈞發出了一個靈魂拷問。

皇叔朱載堉呆愣了,光有速度的嗎?光哪來的速度!光不是瞬間直達的嗎?但是陛下一開口詢問,這就必須要踐履之實的核算一番,但是這怎麼覈算?

朱載堉發現,小皇帝真的是…一個臣子好用,就奔着往死裡用!

朱載堉現在領着幾件差事,第一件是鑽研算學,這是萬物總經綸;

第二件事則是研究物理,他將槓桿、滑輪、輪軸、齒輪、斜面、螺旋等原理進行了基於算學的全面總結,這是度數旁通的結果,現在正在研究齒輪的奧妙;

第三件事則是律歷,編修大明的歷法,這是極其困難的,不僅僅是朝中祖宗成法的阻力,還有本身科學儀器等等;

第四件事則是研究天文,這玩意兒,朱載堉已經撓禿了頭。

張居正畫出了一個太極圖、五行太極圖和先天太極圖,地球是個球,這已經是一個泰西驗證過的基本事實,而且通過實際觀測,卻是印證了這一事實,地球圍着太陽轉,太陽圍着地球轉,如果軌道是一個完美的圓形,那麼在先天太極圖上,所有圭表的影長,應該是標準的正太極圖,可事實是,圭表影長的變化是先天太極圖。

這就證明,無論是地球圍着太陽轉,還是太陽圍着地球轉,其軌道基本確定,不是正圓,而是一個橢圓,這一下子就把朱載堉給難住了。

大科學家朱載堉已經很忙了,他還領着第五件事,那就是精密機械的製造,毫表的仿製、弄清楚其中的原理,用度數旁通去製造毫表,增加毫表的準確性,已經讓朱載堉頭疼萬分了。

現在小皇帝又問,皇叔,光有速度嗎?

有還是沒有,這是一個問題。

張居正看着朱載堉撓頭的樣子,大抵是有些幸災樂禍的,以前是皇帝天天拿着大錘小錘,敲得他腦袋嗡嗡疼,現在來輪到朱載堉頭疼了!

這種看別人受苦的感覺,非常的微妙!就像是照鏡子,又有點幸災樂禍,又有點百感交集,還有點同病相憐。

“陛下要不看看臣最新的發明?由圓周運動轉爲往復運動的小機械?”朱載堉決定不回答,而是拿出了一件禮物,圓周運動到往復運動的轉變。

朱載堉將其命名爲曲柄,水車的圓周運動帶動了一根長杆,長杆隨着水車的圓輪進行前後運動。

張居正總覺得這一幕有些熟悉,他在朱載堉身上看到了自己,沒錯,當年他無法回答陛下問題的時候,總是說,陛下要不看看帝鑑圖說,現在朱載堉轉移話題,在給陛下答疑解惑時,不能回答問題的朱載堉,選擇了陛下,要不看看創造發明。

朱翊鈞親自試了試,發現這個東西,首先就可以用於水排鼓風機,進一步增加冶鐵鼓風的效率,而且還可以用於毛呢官廠,王崇古爲了節省成本在毛呢官廠進行了大量的水力應用,而這個小裝置的出現,可以說是解開了王崇古的燃眉之急。

很有用的一個發明。

朱翊鈞高度肯定朱載堉的工作,但是立刻話鋒一轉,說道:“朕還是想知道光有沒有速度。”

“臣想想辦法。”朱載堉擦了擦額頭的汗,他不知道窮極自己一生,是否能夠完成這個命題。

朱翊鈞笑着說道:“不急。”

“戚帥前往了西北,主要是佈防在了宣大段的長城,防止俺答汗乘機南下,即便是三娘子表現的特別恭順,也要有防備之心,蠻夷狼面獸心,畏威而不懷德。”朱翊鈞看向了張居正,引述了萬士和的名言警句。

這一句是經過了反覆和實踐證明的,對付蠻夷你首先要讓對方無可奈何,他才肯坐下來聽你說話。

張居正思索再三說道:“臣以爲不會,俺答汗沒有完全綁縛在族黨身上,三娘子能夠成功進京,面聖之後,談妥了買賣,俺答汗跟西北族黨生死與共,圖什麼呢?”

戚繼光前往了宣大,徹底斷絕了俺答汗干涉大明處置大明族黨的可能。

俺答汗讓自己最心愛的小孫子把漢那吉,進京謝恩。

把漢那吉,俺答汗最疼愛的小孫子,俺答汗娶了三娘子,結果三娘子跟鄂爾多斯部有婚約,沒辦法俺答汗要把小孫子的媳婦賠給鄂爾多斯部,小孫子一氣之下,說:“我祖欺孫,奪孫婦與人”,爺不伺候了,爺投明瞭!

後來已經從多個角度證明,這就是俺答汗想要議和弄出來的把戲。

而這個關鍵人物小孫子把漢那吉,帶着俺答汗的禮物進京謝恩,謝的是大明肯就羊毛價格達成長期供貨協定,這個長期穩定的供貨協定,讓三娘子回到了左翼三部之後,名望一下子來到了人人稱頌的地步。

把漢那吉表示,對於大明清剿西北族黨的舉動,俺答汗的態度是支持,三娘子入朝的時候,說大明的權豪,比之各個部族的酋長還要貪婪,這是一個普遍的事實,族黨和俺答汗不是鐵板一塊。

但是大明和俺答汗的和解進程中,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根本矛盾,河套問題。

彼此都很默契,沒有談及這個問題。

大明振武必然要復套,復套和復大寧衛是大明鷹派的一貫主張,而眼下大明重用的兵部尚書譚綸,就是復套的堅實擁躉,大明覆套的意志是很堅決的。

把漢那吉對這個問題表達清楚了自己的態度,脣亡齒寒不假,但是西北族黨和俺答汗的關係並非脣齒,俺答汗並不認爲西北族黨是個好隊友,這種隊友反而是潛藏在陰影裡的毒蛇。

大明方面,冊封了把漢那吉爲昭勇將軍,結束了這次俺答汗小孫子入京的謝恩之旅。

有意思是,把漢那吉請求明廷讓他入國子監學習漢學,俺答汗是大明冊封的順義王,順義王的兒子在京,既是向朝廷表達誠意,也是讓把漢那吉作爲質子。

朱翊鈞在詢問了元輔和禮部尚書馬自強後,同意了這次的入京就學。

六月底,七月初,日復一日的廷議開始了,朱翊鈞一如既往的出現在了文華殿內,御門聽政,看廷臣們吵架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兒。

比如眼下,戶部尚書王國光和王崇古就吵了起來。

“你們戶部誰人懂生意?毛呢官廠的利潤已經交到了朝廷,你們戶部派了賬房、出納和會計,這也就罷了,還要派人當總辦,你們多大的臉啊,這買賣現在蒸蒸日上,交給你們,明天就把攤子給攪黃了!”王崇古的聲音,並沒有因爲最近要嚴查到底的風力輿論而變弱,反而異常的洪亮。

奉旨謀財的王崇古,底氣十足,他在毛呢官廠佔了一成的利,他比所有人都希望官廠能夠擴大擴大再擴大,戶部提出了要派總辦,被王崇古直接噴了回去。

“大司寇,那是朝廷的官廠,不是你的官廠!”王國光也是一臉怒氣的說道:“你還是督辦,戶部任命總辦,這是朝廷法度!”

王崇古拍着桌子大聲說道:“那是陛下的官廠!天下都是陛下的!不是陛下和寶岐司的徐貞明,從胡元那些箇舊紙堆裡找到了金湯發酵的法子,清洗羊毛,哪有現在的毛呢官廠?陛下分給國帑一半,那是陛下以公爲先,心懷天下罷了。”

“朝廷的?陛下的!”

王崇古據利力爭,分毫不讓,他的觀點非常的堅決,在他看來,也不是他看不起朝中的士大夫,恥於言利的大風向下,哪個士大夫能把買賣做好了,他跪下給對方磕個頭,叫他一聲爹!

王崇古這個道理,幾乎到了無懈可擊的地步。

一定要首先清楚的知道,羊毛生意,是陛下和徐貞明在舊紙堆裡翻出來的,不是泰西的技術輸入,羊背上的西班牙,根本不肯把這些技術傳入,得益於中西的交流,大明知道了羊毛生意很賺錢,但是怎麼賺,泰西根本不可能把法子交出來。

但是陛下和徐貞明的考古式科研,給了這個買賣創造了最堅實的根基,不是這發酵金湯洗滌羊毛去油脂的法子,哪來的毛呢官廠的買賣?

王崇古還專門把尿液發酵改爲了金湯發酵,作爲讀書人,王崇古非常儒雅。

王崇古得勢不饒人,不屑一顧的說道:“就朝中這些個士大夫,整天唸叨着自《春秋》之後,史筆不知大倫所在,不過記事耳。”

王崇古點着自己的臉,探着身子面色兇狠的說道:“多大的臉啊,直接把《春秋》之後,到現在所有的歷史教訓,統統以不知大倫給否定了,連國史實錄都不肯翻看一眼,也好意思講祖宗之法?”

“把官廠交給這些連塞外胡虜都嫌棄的賤儒手中,這買賣明天就得散了!”

“攪吧,攪吧,你們就攪吧!攪的買賣黃了,耽誤了陛下削弱草原機動力的大業,全都拉到午門外砍頭!”

朱翊鈞看王國光落到了下風,開口說道:“大司寇,這派賬房先生、會計和出納之事,大司寇肯嗎?”

王崇古立刻變臉,翻臉比翻臉還快,頗爲殷勤的說道:“瞧陛下說的,這是陛下的買賣,臣就是爲陛下辦事而已,這賬房戶部應該派,也必須派,臣就是不肯這些個賤儒耽誤了買賣罷了,買賣就是買賣。”

“臣這不是擔心,耽誤了宮裡用度,這皇宮復建,也要用到毛呢官廠的銀子不是?臣就怕賤儒誤事,不是不讓朝廷監察。”

王崇古很殷勤,陛下他有功真的賞賜,王崇古自己以爲皇帝要在戚帥回京之後翻臉的時候,皇帝仍然寬宥了他,他能不殷勤嗎?

在陛下手下做事,只想着怎麼賺錢便是,對於王崇古而言,這就是如魚得水。

朱翊鈞笑着說道:“大司寇是個明白人。”

“謝陛下稱讚。”王崇古再俯首謝恩。

王崇古在西北是有黨羽的,那些安置了十九萬流民、開墾了三十萬畝種田的官吏們,完全沒有受到任何的影響,這就是朱翊鈞只割了一縷頭髮的緣故,拉攏一批,團結一批,打擊一批。

朱翊鈞是很感謝王崇古安土牧民的事兒,這十九萬流民被安頓變成了安居樂業的百姓,就是王崇古能在這場風波中活下來的根本原因。

萬士和一看風向明確,就笑着說道:“大司寇也不要埋怨大司徒,這一筆寫不出來兩個王字,政見分歧是很常見,莫要傷了和氣,大司徒也是有苦難言,大司寇的毛呢官廠風風火火,可是戶部在三邊試製毛呢,無一成功。”

“大司徒這纔想到了派總辦入廠,學習一番,看看大司寇的秘方,到底是什麼。”

“都是爲陛下辦事,爲朝廷辦事,沒必要爭吵的這麼兇。”

萬士和出來打圓場了,來勸和來了,不要傷了和氣,王崇古的王和王國光的王,還真的是一個王,不過是不同的堂,這吵的太兇了,確實需要一個圓滑的人出來,打打圓場,讓會議的氛圍不要劍拔弩張。

朱翊鈞對現在的廷議氛圍非常滿意,鬥而不破是一種很難達到的、矛盾衝突中的沖和狀態,而萬士和這個打圓場的人,充當的就是緩和氣氛的作用,萬士和的確適合禮部尚書,高拱也確實適合吏部尚書。

但是作爲張居正的政敵,朱翊鈞不可能啓用高拱的。

所以吏部其實還是張居正實質上兼領。

“我知道大司徒的想法,但我真的沒有藏私,所有的東西都寫在了官廠志上。”王崇古也是有些無奈,他可以理解王國光派遣總辦的目的,他不可能答應王國光的要求。

“問題究竟出在了哪裡,大司徒給講講?大明縉紳權豪們想吃這口肉,大明朝廷也想吃這口肉,權豪縉紳們不行,三邊也不行,法子就那麼明明白白的寫着呢。”萬士和頗爲好奇的問道。

就你王崇古是個能人,就你行?別人怎麼都不行,你說你沒藏私,那他們的問題出在哪裡?

王崇古非常肯定的說道:“權豪縉紳和朝廷織造毛呢做不出來,做出來也是賠錢的根本原因,是照本宣科,這種照本宣科對於買賣而言,就是軍事行動中的紙上談兵。”

“他要做買賣,卻以讀書人的思考方式去做買賣,能成纔怪。”

“官廠志書是本經驗總結的書,各地風土不同,各地的物產不同,水文不同,人情不同,自己的條件和官廠不同,照本宣科,能成纔怪。”

“就跟國朝政令一樣,若是一味法三代之上,崇古、冥頑不明,賤儒治不了國,更做不得買賣。”

“所以我不同意這些賤儒進廠指手畫腳,他們不懂還喜歡指指點點,外行領導內行,唸經既不能治國,也不能打贏勝仗,更不能做買賣。”

名字裡有崇古的王崇古批判崇古的風氣,這算不算是一種自我批判?

朱翊鈞在瞧熱鬧,也在笑。

“如此!”王國光豁然開朗,終於知道了爲何戶部試製推廣不能成行了,大明各地的發展是有着極大的差異的,一味的想要複製成功經驗,反而是做不好。

從現象裡找到問題來,只要肯動心思,就能在不斷的探索中,找到答案來解決。

朱翊鈞不住的點頭,非常贊同。

張居正做了最後的總結說道:“那就不派總辦、會辦了,戶部只派賬房,讓各地的負責毛呢官廠的總辦們,入廠幹兩年活兒,結合各地的情況,爭取在五年內,將毛呢官廠的成功經驗推行出去。”

他這麼說,也在浮票上這麼寫,朱翊鈞用印,這件事就算過去了。

兵部尚書譚綸,一直在走神,直到吵完了,譚綸纔回過神來說道:“陛下,俞龍都七十多了,他能去邊方,臣爲什麼不能去呢?”

“因爲俞龍沒生病啊,只是年歲大了,經不起海上的顛簸了而已。”朱翊鈞斬釘截鐵的說道:“大司馬,朕不是不讓大司馬詢問軍務,兵部尚書當然要管這些,大司馬身體好些再說。”

“李如鬆那小子都打不過臣,臣的身體還是極好的!”譚綸想要爭取下。

“朕意已決。”朱翊鈞不跟譚綸吵架,李如鬆那是輕敵了,李如鬆要是知道譚綸的武藝這麼好,不輕敵的情況下,老怕少壯,譚綸必不可能贏。

當然也可能是李如鬆故意讓着譚綸,畢竟李如鬆挑釁說京營武將受制於文官如同奴隸,結果譚綸根本不做協理京營,李如鬆挨一下,少許多的麻煩不是?

但是按照戚繼光對李如鬆的瞭解,李如鬆九成是輕敵了,李如鬆之前真的很狂傲。

“呂宋總督殷正茂回京敘職。”張居正拿出了另外一本奏疏,殷正茂回來了,他從呂宋坐了一艘三桅夾板艦回京來,按照估算距離京師還有三天的航程。

殷正茂回京述職也是來接船,大明第一艘五桅過洋船,將會交付呂宋水師使用。

廷議的氛圍有些壓抑了起來,大家都沒說話,這次殷正茂回京,身份仍然是大明的呂宋總督,回京辦的事是回京述職。

但問題是,呂宋太遠了,大明的水師仍然是起步階段,對於呂宋缺少有效的軍事羈縻,呂宋孤懸海外,如何有效統治,是擺在每一個廷臣面前的問題。

殷正茂回京,朝廷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去應對,就成了一個問題,而且需要一個基調,更需要一個處置方法。

“禮部上奏說,要不要賜國姓給殷部堂。”張居正扔出了一個重磅炸彈,炸的羣臣一愣一愣的。

國姓爺!張居正你也真敢想!

但,似乎、好像、也許、可能,沒什麼不可以的。

說的是禮部上奏,其實大家都清楚,這是張居正的主意,看起來是個餿主意。

“主要是參詳了黔國公府,當年黔寧王沐英被太祖高皇帝收養,改姓爲國姓,而後黔國公府永鎮西南,雲南邊陲安定了兩百年,今日禮部議此事覺得可行,諸位以爲呢?”張居正陳述了國姓爺的理由。

黔國公府爲什麼叫沐王府?

因爲黔國公府本姓朱。

沐英八歲被朱元璋和馬皇后收養,改姓朱,後來因爲成丁,朱元璋又當了皇帝,沐英才改回了本姓,但是大家其實都知道,朱元璋一直把沐英當親兒子看待的,沐英也用自己征戰一生回報了朱元璋的恩情。

兵荒馬亂的年代裡,朱元璋和馬皇后對沐英的收養,對沐英有再造之恩,大明朝的國姓爺,也是自黔國公府起。

要知道雲南在大明以前,可是方外之地,百濮之國,但是現在作爲大明兩京一十三省的一個穩定布政司的存在,黔國公府的鎮守,功不可沒。

那麼,呂宋能不能有一家國姓府,能不能借鑑黔國公府的成功經驗呢?

封建和郡縣,不完全矛盾,也是可以對立統一的,尤其是在大明表現尤爲明顯,雲南布政司的世襲土官,比貴州還少,幾乎和四川相同。

“朕沒意見,賜國姓!”朱翊鈞一聽張居正,立刻代表老朱家表態了,同意!

沒什麼不好答應的,費利佩二世號稱日不落帝國國王,別說新世界了,就是佛得角也不能有效通知,別說佛得角了,就是西班牙腹地,低地國家尼德蘭現在還在鬧。

國姓爺而已。

沐英是大明的第一家國姓爺,而下西洋的鄭和是朱棣賜姓鄭,另外一名國姓爺鄭成功,他的本名叫鄭森,正式名稱叫朱成功,上奏的時候自稱爲國姓成功,到了韃清朝才變成了鄭成功這三個字。

第二百一十四章 煤市口大火第一百五十章 朕有三十三個步營,權豪有幾個?第439章 疏泉日永花初放,幽院人來鳥不驚第356章 精紡毛呢的最後盛宴第二百四十二章 張先生的軟肋第412章 人與人的悲歡喜樂,並不相通第二百二十一章 資源鎖死科技樹第333章 再苦一苦這賤儒,罵名張居正來擔第455章 私掠許可證三江感言+上架感言第九十章 懲罰性關稅第414章 贓吏貪婪而不問,良民塗炭而罔知第423章 若再有戰禍邊釁,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392章 我朱翊鏐該有的命運,就是享樂!第一百二十章 觀天下英雄,唯元輔與載堉耳第二百一十三章 體罰,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第422章 來過,已是足矣第418章 大明,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被命運扼住了喉嚨第320章 爲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第503章 買不盡的松江布,收不盡的魏塘紗第506章 代號爲:平波淨海第467章 大明突破困局的唯一契機第十章 一波三折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483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494章 考成法,是天下官吏的自由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個惡貫滿盈的惡人,都覺得邪惡第一百八十一章 理解譚綸,認可譚綸,成爲譚綸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寧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第二百四十四章 王崇古強烈的求生欲第431章 快速帆船游龍號第二百四十五章 言先生之過者斬,勿論第八十四章 富國以安天下,強兵以誅不臣(爲盟主“小飛毯”賀!)第291章 來自海瑞的馬屁第一十五章 割雞焉用牛刀第479章 通和宮的那個通和第二百四十章 火燒長崎第一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二百七十三章 吃幹抹淨不幹事第506章 代號爲:平波淨海第331章 誰爲萬民奔波,誰爲萬民之王第437章 前恭而後倨,思之令人發笑第387章 搶着給皇帝送錢,算怎麼回事兒?第513章 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第310章 一套反坐的處斬方案第393章 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第二百七十四章 倭寇必須死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極殿公審三逆臣第484章 人教人,千遍教不會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極殿公審三逆臣第456章 借還是不借,這是一個問題第五十章 倍之,加倍執行第363章 多大點事兒?張居正兜得住!第二百二十章 如果這條路走得通的話,就走通了第308章 人給狗送葬,天下奇聞!第503章 買不盡的松江布,收不盡的魏塘紗第474章 陛下給的實在是太多了第一百五十章 朕有三十三個步營,權豪有幾個?第八十九章 給元輔先生一點小小的科學震撼第452章 大司馬這個保守派有點怪第一百一十九章 仰望星空朱載堉請假條第476章 匠人們的分紅第328章 陛下好生缺英明!第521章 挨的罵越多,功勞就越大第八十三章 《矛盾說》已然大成,成書刊刻天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390章 不過是舊時代的殘黨罷了第482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二百四十二章 張先生的軟肋第386章 徐階威脅朕!第五十二章 戚帥,朕有疑慮第294章 等,等太陽落山;等,等天下有變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明和西班牙的共同困境第二百三十九章 倭國叛徒,獻土以求苟安第325章 定義別人的過去,就是定義他們的未第333章 再苦一苦這賤儒,罵名張居正來擔第九十二章 此物甚好,送於首輔先生使用第529章 不想當國王的院長不是好船長第433章 戰爭只是暫停,從未結束第十章 一波三折第一百七十二章 對付蠻夷,要用他們能聽得懂的方式第525章 那都是過去倭人做的,和現在倭人無第一百四十八章 緣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第345章 朕是亡國之君,爾臣非亡國之臣?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想說,不敢說,不能說第464章 拋開軍事威脅不談,推廣海外寶鈔第518章 自此以後,當乘長風破萬里浪!第502章 不解風情朱翊鈞第375章 想要海帶,那是另外的價格第二百七十八章 張居正的自我懷疑第二十章 君民同耕,大逆不道第380章 我真的不想進步第376章 陽,太陽升起第486章 一羣遠不如前輩的慫貨第二百零五章 復古派中的古墓派第364章 在最後一個野人死掉之前,大明絕不第一百一十章 張居正還沒用力,張四維就底牌盡出第一百八十章 李太后歸政,乾清宮大火
第二百一十四章 煤市口大火第一百五十章 朕有三十三個步營,權豪有幾個?第439章 疏泉日永花初放,幽院人來鳥不驚第356章 精紡毛呢的最後盛宴第二百四十二章 張先生的軟肋第412章 人與人的悲歡喜樂,並不相通第二百二十一章 資源鎖死科技樹第333章 再苦一苦這賤儒,罵名張居正來擔第455章 私掠許可證三江感言+上架感言第九十章 懲罰性關稅第414章 贓吏貪婪而不問,良民塗炭而罔知第423章 若再有戰禍邊釁,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392章 我朱翊鏐該有的命運,就是享樂!第一百二十章 觀天下英雄,唯元輔與載堉耳第二百一十三章 體罰,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第422章 來過,已是足矣第418章 大明,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被命運扼住了喉嚨第320章 爲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第503章 買不盡的松江布,收不盡的魏塘紗第506章 代號爲:平波淨海第467章 大明突破困局的唯一契機第十章 一波三折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483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494章 考成法,是天下官吏的自由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個惡貫滿盈的惡人,都覺得邪惡第一百八十一章 理解譚綸,認可譚綸,成爲譚綸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寧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第二百四十四章 王崇古強烈的求生欲第431章 快速帆船游龍號第二百四十五章 言先生之過者斬,勿論第八十四章 富國以安天下,強兵以誅不臣(爲盟主“小飛毯”賀!)第291章 來自海瑞的馬屁第一十五章 割雞焉用牛刀第479章 通和宮的那個通和第二百四十章 火燒長崎第一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二百七十三章 吃幹抹淨不幹事第506章 代號爲:平波淨海第331章 誰爲萬民奔波,誰爲萬民之王第437章 前恭而後倨,思之令人發笑第387章 搶着給皇帝送錢,算怎麼回事兒?第513章 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第310章 一套反坐的處斬方案第393章 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第二百七十四章 倭寇必須死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極殿公審三逆臣第484章 人教人,千遍教不會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極殿公審三逆臣第456章 借還是不借,這是一個問題第五十章 倍之,加倍執行第363章 多大點事兒?張居正兜得住!第二百二十章 如果這條路走得通的話,就走通了第308章 人給狗送葬,天下奇聞!第503章 買不盡的松江布,收不盡的魏塘紗第474章 陛下給的實在是太多了第一百五十章 朕有三十三個步營,權豪有幾個?第八十九章 給元輔先生一點小小的科學震撼第452章 大司馬這個保守派有點怪第一百一十九章 仰望星空朱載堉請假條第476章 匠人們的分紅第328章 陛下好生缺英明!第521章 挨的罵越多,功勞就越大第八十三章 《矛盾說》已然大成,成書刊刻天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390章 不過是舊時代的殘黨罷了第482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二百四十二章 張先生的軟肋第386章 徐階威脅朕!第五十二章 戚帥,朕有疑慮第294章 等,等太陽落山;等,等天下有變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明和西班牙的共同困境第二百三十九章 倭國叛徒,獻土以求苟安第325章 定義別人的過去,就是定義他們的未第333章 再苦一苦這賤儒,罵名張居正來擔第九十二章 此物甚好,送於首輔先生使用第529章 不想當國王的院長不是好船長第433章 戰爭只是暫停,從未結束第十章 一波三折第一百七十二章 對付蠻夷,要用他們能聽得懂的方式第525章 那都是過去倭人做的,和現在倭人無第一百四十八章 緣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第345章 朕是亡國之君,爾臣非亡國之臣?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想說,不敢說,不能說第464章 拋開軍事威脅不談,推廣海外寶鈔第518章 自此以後,當乘長風破萬里浪!第502章 不解風情朱翊鈞第375章 想要海帶,那是另外的價格第二百七十八章 張居正的自我懷疑第二十章 君民同耕,大逆不道第380章 我真的不想進步第376章 陽,太陽升起第486章 一羣遠不如前輩的慫貨第二百零五章 復古派中的古墓派第364章 在最後一個野人死掉之前,大明絕不第一百一十章 張居正還沒用力,張四維就底牌盡出第一百八十章 李太后歸政,乾清宮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