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767章 天有多高,皇帝就有多遠

bookmark

申時行真的有點無助,他天不怕地不怕,他連還田令的困難都不怕,現在有了皇帝的聖旨,那是如虎添翼,現在,他有點想去杭州府門前敲鳴冤鼓,他想告訴所有人,他冤。

可想到了杭州知府是閻士選本人,申時行放棄了這個打算。

他如果晚來一步,哪怕是在路上多耽誤一會兒,台州府三江營鬧出民變的事兒,他就沒有責任,畢竟他之前一直在松江府。

但是他下車了,一隻腳踩在了永昌門前的地面上,那這件事,他就得把鍋背好。

申時行立刻開口說道:“民亂具體是什麼情況?大概是因爲什麼鬧起來的?範圍有多大,三江營做什麼?有三江營的軍兵參與嗎?台州知府在做什麼?讓羅木營斥候,前往台州,幫台州知府把情況快速搞清楚。”

“立刻通告台州府諸縣,緊閉城門坊門,封鎖道路,防止事情進一步惡化。”

“告知台州知府,想方設法確定民亂的訴求,輕用兵,不要製造衝突和事端,只要能夠穩住對方的情緒,一切都好說,最好不要出現流血死亡,如果不可避免的出現了死亡事件,也要做好應對。”

“如果台州知府搞不清楚這些情況,讓他找個井跳吧。”

“立刻前往寧波府雙嶼港,將情報通報給水師駐軍。”

申時行下了一連串指令十分清晰的命令,具體到人,這種羣體事件,越早應對,越是簡單。

無數匹的快馬,在杭州和台州地面來往,源源不斷的消息,通過驛站傳到了杭州府。

經過了一日一夜的發酵,事情已經大致梳理清楚了,出身杭州府的舉人沈仕卿,帶領由佃戶、船伕、運河力役、縴夫等三千餘窮民苦力,在三江營,揭竿而起,三江營一千五百兵,也在其中。

事情已經惡化到了一定的程度,亂兵和亂民合流,到這個地步,就不能速速驅散了。

而且在短短一日一夜的時間裡,攻破縉紳家門四十餘家,燒死縉紳、走狗數百人。

是真正的民亂,而且人數不斷的擴大。

“台州知府李弘道沒說實話。”閻士選看了半天,對着申時行說道:“按李弘道的說法,就是一羣貪得無厭的刁民,索求無度,台州府實在無法滿足,才聚嘯作亂,焚劫巨室豪門,煙火滿城,火滿燭天,萬民號哭之聲達旦,懇求朝廷發兵平定。”

“如果是一兩百人,五六百人,這話還能信,但這是三千人,佔了三江營拒敵,咱大明這些百姓,除非心裡的火,實在是壓不住,不至於鬧出這等事兒來。”

台州府僅僅三江營一個地方,居然有三千野心勃勃的刁民,還是各色人等齊聚,閻士選不信,這裡面一定有什麼天大的冤屈,纔不得不如此。

申時行將手中的塘報用力的扔在了地上,厲聲說道:“李弘道有問題!讓墩臺遠侯前往三江營,詢問清楚,到了這個時候,李弘道還在撒謊,還想捂蓋子!他捂得住嗎?”

“愚蠢至極!”

閻士選一愣問道:“撫臺,我有點愚鈍,這爲何確定了李弘道有問題呢?”

沒說實話和有問題,是兩個性質的事兒。

“民亂的三千衆,佔了三江營後一動不動,堅守不出,你看這是要對抗的架勢嗎?”申時行非常確信的說道:“他們要討個說法罷了,不能再等了,立刻備車,前往三江營。”

一個師爺面色凝重的問道:“撫臺,這時候亂哄哄的,撫臺前往,是不是有點太危險了,萬一…”

“備車吧。”申時行擺了擺手說道:“這要是從三江營蔓延到整個台州,恐怕事情不得安寧。”

天矇矇亮,申時行帶着羅木營一千五百人,向着三江營出發了,亂兵和亂民已合,民恃兵強,兵恃民生,一個處理不好,能把浙江炸上天。

申時行路上一直有點擔心,因爲這個挑頭的是個舉人,沈仕卿。

會不會是因爲舉人無法科舉,故此妖言惑衆,才鬧出了這等動靜?那陛下這帶着寬宥的聖旨,豈不是來晚一步?

申時行憂心忡忡,在前往三江營的路上,終於弄清楚了情況,墩臺遠侯不帶武器,倒騎驢進入了三江營,問清楚了情況,倒騎驢就是表示我沒有武器,也沒有惡意,將背後露給你,不要攻擊,是使者。

這個過程很難,墩臺遠侯進入不是很順利,遇到了極大的阻力,阻力不是來自於叛軍,而是來自於台州府。

墩臺遠侯出了三江營後,快馬加鞭,直接把消息送到了申時行的手裡,因爲墩臺遠侯認爲台州府衙不值得信任。

塘報奏聞:真不是舉人沒法科舉,聚嘯作亂,陛下把人給逼反了,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舉人真的要鬧,也就是搞搞哭墳的把戲。

發生這麼大的事兒,是因爲還田,朝廷要還田,當地縉紳就搞長租,朝廷禁止長租,當地縉紳收買了台州地面官員,玩起了張冠李戴,就是名義上這些田分給了百姓,實際上還是在縉紳手中,到這一步的時候,台州地面已經鬧出了一點民亂來。

大約三百多名佃戶,撕毀了榜文,入城告狀,這個時候如果台州知府李弘道妥善處置的話,事情不會鬧大,李弘道下令討亂,衙役截街斷路,在臺州菜市橋、清河坊埋伏了這些佃戶,佃戶被打出清河坊後,逃到了台州東湖書院。

而杭州籍舉人沈仕卿就是這座書院的教諭,沈仕卿收留了這些佃戶,把門堵住,不許衙役闖入,數百名佃戶被打的遍體鱗傷。

不是沈仕卿挑的頭,但他的行爲影響很大。

如果這個時候,台州知府李弘道願意談一談,其實也不會進一步擴大,但李弘道選擇了一意孤行,強行撞開了書院的大門,沈仕卿見李弘道如此一意孤行,帶着佃戶向南逃竄,抵達了崇和門外。

三江營救駐紮在崇和門外,是當初胡宗憲組建的浙江九營之一,沈仕卿請求託庇,三江營打開了營門。

事情到這裡的時候,已經完全超出了李弘道的控制,因爲三江營對李弘道也非常不滿。

三江營本來有官田六萬畝,這些官田就是他們的口糧田,李弘道不哄着也就罷了,還把這些官田很早就租了出去,這些口糧田沒了,吃的喝的,都得台州府衙門給,台州知府就能拿捏三江營了。

“誰給他的膽子!瘋了嗎?羅木營入城剿匪之後,他居然還敢這麼幹?”閻士選也是知府,他都想不出誰給李弘道的勇氣!

羅木營當初譁營可謂是弄得天下沸沸揚揚,暴力最直觀的體現,閻士選難以理解,這李弘道腦子灌大糞了嗎?還在爲難三江營。

申時行將塘報遞給了閻士選說道:“在陛下大駕玉輅離開後,不甘心失去田土的縉紳,打出了還鄉的名義,糾集了土匪、惡霸、遊手好閒之徒,開始下鄉收田,每一家人數在五十到兩百不等,就是這些人,給了李弘道底氣。”

李弘道手裡最少有三千五百人的還鄉匪團,再加上衙門裡的一千衙役,暴力在李弘道的手裡,至少李弘道是這麼認爲的。

在佃戶進入三江營後,李弘道下令衙役、還鄉匪兵對三江營進行了‘平叛’,矛盾進一步激化,本來三江營一千五百兵只是給佃戶、東湖書院教諭、書生提供庇護,這直接攻打營門,立刻引起了反擊。

三江營把總方榮興開始反擊,攻陷了崇和門,將奉仙坊、廣文坊、迎仙坊、清河坊、永靖坊等坊市攻破,抓走了縉紳40多家,而後收兵回到了三江營。

這是被迫收兵,李弘道那些還鄉匪團們涌了上來,三江營一共就一千五百兵,守不住那麼大的地方,會被各個擊破,被迫縮回崇和門外大營。

閻士選看完了塘報,眉頭緊蹙的說道:“杭州府地面,怎麼沒有這些還鄉匪,那些個縉紳們還田,雖然哭爹喊娘,但可不敢這麼幹。”

申時行沒好氣的說道:“你這不是廢話嗎?羅木營譁變的時候,你跟羅木營把總馬文英一道,抓了浙撫吳善言。”

“杭州地面有了還鄉匪團,你還不得給他們挨個剿滅?這些縉紳哪敢這麼做,你也是油鹽不進,仗着羅木營給你撐腰,根本不理這些縉紳號喪。”

“也是啊。”閻士選忘記了羅木營譁變的時候,他也是反賊之一。

“情況已經非常明朗了,三江大營被李弘道帶着還鄉匪團給圍困了,破營在旦夕之間。”申時行面色凝重。

李弘道沒有瘋,相反他非常冷靜,繼續進攻,只要攻破了三江大營,他就是贏家,他就可以把刁民作亂的敘事繼續講下去,人都死了,死無對證,只要在朝廷反應過來之前,把事情擺平,事情的真相,就任由他打扮了。

但不進攻,束手就擒,只要朝廷的軍隊抵達,那他就只有死路一條。

毫無疑問,這些還鄉匪團背後的東家們,也是這麼想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已經徹底綁成了利益共同體,李弘道輸,朝廷絕對不會放過他們這些縉紳,相反李弘道贏,這就是又一次成功平定民亂,只要事後,稍微給一點好處,讓這些佃戶不再鬧騰。

那臺州地面的還田令,就能有名無實的執行下去了。

李弘道把事情擺平了,申時行如果不想以五品郎中巡撫松江浙江的話,申時行也要幫忙打掩護,畢竟朝廷真的怪罪下來,申時行恐怕又要被官降三級。

其實這個時候,申時行、閻士選、雙嶼水師,最好的應對是作壁上觀,等着李弘道破營,等着李弘道以平叛敘事表功,這是對所有官僚們最有利的辦法。

而且李弘道在準備對佃戶下手的時候,就已經截街斷路,台州百姓就是傳言再多,也不知道真相。

只要李弘道能把蓋子捂下去,那官吏們就會出於利益趨同的前提下,一起幫忙把蓋子捂下去。

當初閻士選跟着羅木營一起作亂,那是沒辦法了,浙撫吳善言甚至要把閻士選一道殺了,閻士選沒得選,他只能一條道走到黑。

天高皇帝遠,天有多高,皇帝就有多遠。

皇帝也不可能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兒,下次南巡指不定在什麼時候,甚至有沒有下次南巡還兩說。

“撫臺,還要去台州嗎?”閻士選面色凝重的問道。

“去!”申時行晃動了下腦袋,面色冷厲的說道:“我還不信這個邪了,你還能把我克下去不成?!我要做首輔!一定要做!”

當首輔的前提,就是陛下信任,台州的事兒,就是真的捂住了蓋子,陛下也會對他申時行本人產生懷疑,只要陛下有一個念頭,台州的事兒,真的是這樣嗎?他申時行就做不了首輔。

申時行很清楚的知道,陛下不好糊弄。

相反,他哪怕是五品郎中回京,只要陛下信任他,他依舊可以以五品的身份入閣,爬到最高的位置去,因爲所有的大學士,也是五品。

給閻士選當上司,一定要硬,硬到能頂住一切風波。

事情鬧到這麼大,沈仕卿是關鍵人物,他在東湖書院開了院門放了被打傷的佃戶入院,他在三江營說服了把總,讓把總庇護。

在申時行前往台州的路上,三江營的情況也是一波三折又三折,三江營被連續攻打了數日,已經岌岌可危了。

一個以出巡抗汛爲主要目的的客兵營,在沒有口糧田之後,軍兵生活其實很苦,武備廢弛,有火銃沒有火藥,有弓沒箭,長短兵倒是有一些,但還鄉匪團和衙役們,也是有真刀真槍的。

本來,三江營就要被攻破了,但因爲一股勢力的意外加入,讓事情發生了轉機。

李弘道很清楚三江營沒多少實力,哪怕這裡是戚繼光當年在浙江抗倭的大本營,可是抗倭都多久的事兒了,二十多年快三十年了,李弘道不怕三江營兵,他比較怕台州府稽稅房。

利益趨同,只要李弘道擺平了,官僚們就會給他打掩護,可是台州稽稅房可不會,這稽稅房說是隻管稽稅,萬一稽稅緹騎,多嘴一句,告訴了皇帝真相,他李弘道怕是逃到泰西去,陛下也要把他大卸八塊。

所以李弘道對稽稅緹騎出手了。

台州稽稅房一共有稽稅緹騎二十七名,在李弘道看來,這麼點人,那不是手拿把掐,只要下令就是手到擒來的小事嗎?

李弘道下令了,李弘道差點就死了。

這個時候,李弘道才意識到什麼叫擁有獨立武裝力量,李弘道以爲緹騎和三江營兵一樣的弱,但出身墩臺遠侯、海防巡檢的緹騎們,戰力極其悍勇。

沒點本事,你還想收稅?

張居正說皇帝稽稅是山大王作風,是收保護費,黎牙實說皇帝的稅票不是稅票,是贖罪券,想收保護費,想賣贖罪券,沒點實力,怎麼收?怎麼賣?

李弘道一個進士出身,而且打心底裡瞧不起丘八,也沒見過打仗的讀書人,真的不知道緹騎的戰力。

甚至在李弘道心裡,火器和煙花爆竹沒什麼區別。

稽稅緹騎一共二十七名,按照最新的聖旨,稽稅緹騎每人只能帶五十個弓兵,雖然倉促之間,稽稅緹騎只召集了不到三百人,但足夠用了,而且這三百餘人就是打雜的。

緹騎二十七人出動,九個小隊,在不到三裡的街道上,依靠樓閣地形,擋住了近五百人的衝擊。

不僅如此,這二十七員緹騎,甚至展開了反攻,差點就拿下了台州府衙,緹騎們一共進行了七次試探性的進攻,都沒什麼效果,那李弘道爬上了牆頭查看情況,就看到了一門已經點燃了藥捻的九斤火炮!

李弘道發誓,他這輩子都沒聽過那麼大的響聲,震耳欲聾並不誇張。

但緹騎最終沒有攻入台州府衙門,放完炮之後,緹騎耀武揚威的奔着崇和門去了,三江營岌岌可危,緹騎們知道矛盾關鍵就是三江營,三江營絕對不能被攻破,除此之外,緹騎攻破府衙,有造反的嫌疑,畢竟那是陛下的衙門。

緹騎們前往了三江營,火槍火炮騎兵,三人一隊,直接把縉紳們引以爲傲的還鄉匪團給打的找不到北,解救了三江營。

等到申時行趕到的時候,緹騎、三江營已經把台州府衙團團圍住,態勢完全反轉了。 Wωω▲ тTk Λn▲ ¢ ○

“拜見巡撫。”稽稅千戶蘇承平帶着二十七名緹騎,接到了連夜趕來的申時行和閻士選等人。

“這是發生了什麼?”申時行有些迷茫,他聽到的戰報是三江營被圍了,但他看到的局面是,台州府衙被圍了。

蘇承平是四川人,他七歲的時候,跟着父親到了關中,後來父親做了雁行人,就是出關去河套種地,秋冬回到關內的雁行人,十七歲那年他投了軍營,後來在大同府入了墩臺遠侯,做了三年墩臺遠侯後,遴選成爲了緹騎,因爲算賬算的明白,做了稅騎。

蘇承平將情況一五一十的告訴了申時行。

“我聽說當初項羽帶着二十八騎從垓下突圍到了烏江,殺了數百人,我還聽說,劉裕奮長刀逐萬人,以爲都是戲說,沒想到是真的啊。”閻士選聽到僅僅二十七名緹騎,就對戰場造成了如此大的改變,也是大感震驚。

精銳這麼厲害的嗎?

蘇承平笑着說道:“這不算什麼,以前,我們仨在草原上,也曾經三個人追着幾百人跑,這主要是士氣吧,烏合之衆罷了。”

少數精兵追着數百乃是數千人跑,歷史上不斷地發生,真的不是誇大其詞,這方面兩宋的戰績最多。

冷兵器交戰,之所以會有這種現象,是因爲三個原因。

第一就是甲冑,有甲打無甲,那就是碾壓,無甲根本沒法打,這也是歷朝歷代刀槍劍戟弓不禁,也要禁甲的原因,無故穿甲面聖,就是謀反。

第二個原因,就是有效打擊,看似是五百人打二十七個人,但其實一個人最多隻需要面對幾個人,其餘只能等前面人倒下才能接着上,不是五百人都能同時打到這二十七個人。

第三個原因,是士氣,戰場上,如果敵人有一百個,前面十個殺的快,後面九十個殺的更快,因爲十個人就那麼如同割麥子一樣倒下的時候,恐懼就會蔓延,士氣就會瓦解,恐懼支配下,逃跑就成了必然。

緹騎們標配了鐵渾甲,訓練有素,有火器有火銃,還有街道等地形優勢,敵人一堆還鄉匪團,烏合之衆,纔有這樣的戰果。

這也是線列火槍陣可怕的地方,火炮轟擊、平夷銃點名披甲之人、鳥銃大面積殺傷、輕騎騷擾之下,冷兵器爲主的軍團,根本不是對手。

閻士選頗有些感觸的說道:“這李弘道好生生的,惹稽稅緹騎作甚。”

蘇承平左右看了看,低聲說道:“申巡撫還要替我們美言幾句,我們這是反擊,這李弘道不知發了什麼瘋,先打的我們,後來聽說這三江營被圍了,只能去救了。”

緹騎們反擊沒問題,甚至炮轟府衙都沒問題,但跑去三江營解救三江營軍民,是超出了稽稅緹騎的權責範圍,稽稅院只管稽稅,這是鐵律。

但蘇承平是個人,他被灌輸的理念裡,下救黔首就是上報天子,保持地方穩定,就是保證陛下的皇權穩固,所以他下了平叛的指令,帶着緹騎們,解了三江營被圍的局面。

這一定會有人拿這個說事,這個時候,作爲浙撫的申時行,能夠美言幾句,台州稽稅房就不會那麼被動了。

申時行思索了下說道:“李弘道攻擊稽稅院這是謀反,在謀反發生的時候,一切武裝力量參與平叛,是應有之義,稅法正在修,我會寫奏疏到京師,說明這件事。”

“謝撫臺!那我就先撤了。”蘇承平這才鬆了口氣,帶着緹騎們離開。

李弘道應該做的是收買稽稅房蘇承平等人,而不是要把稽稅房一窩端了,這是個極其錯誤的命令。

但稽稅房又很難收買,因爲你收買稽稅緹騎,很容易成爲稽稅緹騎的指標,稽稅緹騎的頭等難題就是找出偷稅漏稅的敗類。

稽稅院也是有考成的。

“進去抓拿李弘道吧。”申時行揮了揮手,身後的羅木營軍兵衝進了已經被轟爛的台州府衙門,申時行還以爲有場惡仗,結果自己來了,只需要揮揮手就可以解決了。

大明的強糾錯機制,以一種詭異的方式生效了。

羅木營軍兵在後山琴心亭,抓到了正在上吊自殺的李弘道。

申時行一直在思考,稽稅院稽稅緹騎參與平叛是否合理,他思來想去,還是覺得合理,因爲稽稅院的稽稅是爲了國朝延續,平叛也是爲了國朝統治。

如果在謀反行爲發生時,一切武裝力量理當參與平叛,授予稽稅院平叛的權力,那稽稅院權力就會擴大,就必須要求稽稅院這支武裝力量的純粹,才能真正成爲地方的壓艙石。

但是稽稅院的暴力失控了,就會成爲地方上最大的危害。

比如,掌握這支武裝力量的皇帝本人,一旦不再英明,這稽稅院就可以打着爲皇帝平叛的名義,在地方肆無忌憚的強取豪奪燒燒搶掠,因爲一切都是合法的。

申時行在軍兵抓人的時候,想了很久,最終覺得還是不要寫成成文法的好,而是以潛規則的形式存在,一旦皇帝真的不再英明瞭,也可以直接禁止,防止稽稅院的暴力失控。

“你就是沈仕卿?”申時行看到了另外一個案犯,被五花大綁的東湖書院教諭沈仕卿,杭州籍舉人,不是他,事情鬧不到這個地步。

“是!”沈仕卿情緒十分激動,他大聲的說道:“要殺要剮隨你便!我不後悔!閻太守,告訴我娘,我不是孬種!”

沈仕卿不認識申時行,但他認識閻士選,畢竟舉人已經可以爲官了,可以見到知府,很顯然,沈仕卿沒有搞清楚狀況,他覺得自己也被抓了,是申時行要給李弘道平事來了。

不後悔是真的,讓沈仕卿再來一遍,他還是要打開院門,放佃戶進來,但說不怕死,那是假的。

“挺好。”申時行露出了個陽光燦爛的笑容,滿是感慨的說道:“很好啊,先生總是跟我說,漢室江山,代有忠良,確實如此啊。”

“陛下說: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爲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有確信,不自欺,才能撐起一片天。”

“你很好。”

沈仕卿很年輕,和陛下一樣的年輕,二十多歲,這就是希望,世間所有事,最怕的就是後繼無人。

申時行不止一次擔心過,他們這些人都走了,那陛下獨自一個人,能撐多久,能走多遠,但現在申時行沒有這種顧慮了,陛下的身旁,不止他們這一批的追隨者。

沈仕卿做出了選擇,並且在這次選擇中受益,日後,他就會這樣這樣選擇。

第979章 山川隱現城邦固,玉音乍落銀山獻第二百二十九章 至此,已是科學第383章 緣分不夠?姑娘請留步第490章 給大明當狗,是你想當就能當的?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山老祖的無上真經第三十七章 天下諍臣以何人爲首?第557章 不可能三角第457章 人性本惡的鴻溝第583章 來生修到你中原託生第803章 崇古堡和太嶽城第863章 貢者,從下獻上之稱(爲盟主“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第429章 買得吳船載吳女,都門日日醉醺醪第1025章 殷正茂的最後算計第656章 來自大明的絕學回旋鏢第965章 人無廉恥,王法難治第808章 敗則懷恨在心,勝則反攻倒算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新定義清流第525章 那都是過去倭人做的,和現在倭人無第1074章 沒人知道,意外和明天哪個先來第772章 泰西的商賈,可能偷朕的錢!第415章 萬曆朝特色王化道路第388章 朕親自手刃徐階第517章 大明水師閱艦式第1050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二章 全是妖孽第1045章 光明烈焰,聖火昭昭第五十三章 養寇自重,弛防徇敵第358章 開海一念起,天地剎那寬第909章 還田是靈丹妙藥,一吃就靈第二百一十六章 元輔可怕,還是陛下可怕?這是一個問題第980章 文明需要連續存在第二百一十四章 煤市口大火第343章 藥不對症,就換方子第七十六章 瘦徐家,以肥天下第556章 誰掌握了海洋,誰就掌握了世界第626章 萬曆維新反對派的大聯盟第一百三十五章 《算學寶鑑》、《算法統宗》和《泰西算學》第450章 知識本就是昂貴的第565章 耗子給貓系鈴鐺第848章 海瑞三大過第1047章 天朝上國的根本:伐無道第712章 忙着討債,沒工夫罵皇帝第435章 欺你老邁無力第795章 你不能只在陛下在的時候,才反對我!第942章 秩序,鬥爭和妥協的產物第985章 不吃招安這碗飯,那就吃炮彈第917章 鐵甲連營壯天威,萬國薈萃聚華筵第一百零七章 小皇帝罵人,又難聽又誅心第628章 敵在本能寺!第414章 贓吏貪婪而不問,良民塗炭而罔知第538章 每天都有美好的事情在發生(爲盟主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贓不均、賞罰不明第908章 豪右尚困於權鬥,黔首何堪於苛政第658章 加兩百萬銀,湊個三千萬銀預算的整數第九十章 懲罰性關稅第297章 屎盆子都嫌他臭第647章 老虎要打,倀鬼也要抓第八十三章 《矛盾說》已然大成,成書刊刻天下第六十一章 知行並盡,表裡如一第637章 天殺的畜生第960章 不讓反腐就平叛第947章 對日不落帝國核心利益動手第916章 萬壽聖典普天慶,三軍威儀四海安第一百一十七章 小皇帝怒斥東林元老第909章 還田是靈丹妙藥,一吃就靈第802章 日落計劃,新日運河第二十五章 國覆,萬民爲種奴之禍第783章 國朝構建的四樑八柱第677章 年輕時候射出的箭,正中眉心第1059章 這纔是封建!第541章 沿街乞討亦祖宗成法乎?第二百四十八章 覓塞外良地營建營堡堅城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第391章 只能以七尺之軀許國第1021章 神火飛鴉放平第917章 鐵甲連營壯天威,萬國薈萃聚華筵第805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第九十六章 公與私,根本難不倒元輔先生!第612章 大度?大度個屁第319章 殺倭寇?酒管夠!第683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404章 顛倒黑白,倒行逆施第1089章 陛下心裡有我第829章 一隻羊也是趕,一羣羊也是放第一百八十七章 戚帥,張四維他欺負朕!第1022章 英魂長眠,佑我大明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讓朕跪着當皇帝?沒門!第六十九章 同勢則附,同利則趨,同害則避第四章 皇權特許第二百五十八章 名義上的家人,變成真正的家人第400章 即便是天下罪之,那也是萬方有罪第二百四十四章 王崇古強烈的求生欲第1096章 大國強國,要學會如何恃強凌弱第三章 皇帝學武,不務正業第377章 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休想第1006章 爐火照夜江山鑄,薪火相傳百年成第804章 絕洲,除了鐵料一無所有第508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
第979章 山川隱現城邦固,玉音乍落銀山獻第二百二十九章 至此,已是科學第383章 緣分不夠?姑娘請留步第490章 給大明當狗,是你想當就能當的?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山老祖的無上真經第三十七章 天下諍臣以何人爲首?第557章 不可能三角第457章 人性本惡的鴻溝第583章 來生修到你中原託生第803章 崇古堡和太嶽城第863章 貢者,從下獻上之稱(爲盟主“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第429章 買得吳船載吳女,都門日日醉醺醪第1025章 殷正茂的最後算計第656章 來自大明的絕學回旋鏢第965章 人無廉恥,王法難治第808章 敗則懷恨在心,勝則反攻倒算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新定義清流第525章 那都是過去倭人做的,和現在倭人無第1074章 沒人知道,意外和明天哪個先來第772章 泰西的商賈,可能偷朕的錢!第415章 萬曆朝特色王化道路第388章 朕親自手刃徐階第517章 大明水師閱艦式第1050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二章 全是妖孽第1045章 光明烈焰,聖火昭昭第五十三章 養寇自重,弛防徇敵第358章 開海一念起,天地剎那寬第909章 還田是靈丹妙藥,一吃就靈第二百一十六章 元輔可怕,還是陛下可怕?這是一個問題第980章 文明需要連續存在第二百一十四章 煤市口大火第343章 藥不對症,就換方子第七十六章 瘦徐家,以肥天下第556章 誰掌握了海洋,誰就掌握了世界第626章 萬曆維新反對派的大聯盟第一百三十五章 《算學寶鑑》、《算法統宗》和《泰西算學》第450章 知識本就是昂貴的第565章 耗子給貓系鈴鐺第848章 海瑞三大過第1047章 天朝上國的根本:伐無道第712章 忙着討債,沒工夫罵皇帝第435章 欺你老邁無力第795章 你不能只在陛下在的時候,才反對我!第942章 秩序,鬥爭和妥協的產物第985章 不吃招安這碗飯,那就吃炮彈第917章 鐵甲連營壯天威,萬國薈萃聚華筵第一百零七章 小皇帝罵人,又難聽又誅心第628章 敵在本能寺!第414章 贓吏貪婪而不問,良民塗炭而罔知第538章 每天都有美好的事情在發生(爲盟主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贓不均、賞罰不明第908章 豪右尚困於權鬥,黔首何堪於苛政第658章 加兩百萬銀,湊個三千萬銀預算的整數第九十章 懲罰性關稅第297章 屎盆子都嫌他臭第647章 老虎要打,倀鬼也要抓第八十三章 《矛盾說》已然大成,成書刊刻天下第六十一章 知行並盡,表裡如一第637章 天殺的畜生第960章 不讓反腐就平叛第947章 對日不落帝國核心利益動手第916章 萬壽聖典普天慶,三軍威儀四海安第一百一十七章 小皇帝怒斥東林元老第909章 還田是靈丹妙藥,一吃就靈第802章 日落計劃,新日運河第二十五章 國覆,萬民爲種奴之禍第783章 國朝構建的四樑八柱第677章 年輕時候射出的箭,正中眉心第1059章 這纔是封建!第541章 沿街乞討亦祖宗成法乎?第二百四十八章 覓塞外良地營建營堡堅城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第391章 只能以七尺之軀許國第1021章 神火飛鴉放平第917章 鐵甲連營壯天威,萬國薈萃聚華筵第805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第九十六章 公與私,根本難不倒元輔先生!第612章 大度?大度個屁第319章 殺倭寇?酒管夠!第683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404章 顛倒黑白,倒行逆施第1089章 陛下心裡有我第829章 一隻羊也是趕,一羣羊也是放第一百八十七章 戚帥,張四維他欺負朕!第1022章 英魂長眠,佑我大明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讓朕跪着當皇帝?沒門!第六十九章 同勢則附,同利則趨,同害則避第四章 皇權特許第二百五十八章 名義上的家人,變成真正的家人第400章 即便是天下罪之,那也是萬方有罪第二百四十四章 王崇古強烈的求生欲第1096章 大國強國,要學會如何恃強凌弱第三章 皇帝學武,不務正業第377章 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休想第1006章 爐火照夜江山鑄,薪火相傳百年成第804章 絕洲,除了鐵料一無所有第508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