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萬曆朝特色王化道路

開平衛大捷,速把亥之死、敵人的一觸即潰,都代表着北虜的抵抗意識已經完全崩解,這就是戰爭的根本目的,徹底消滅對方的抵抗意志,服從於己方意志,任由大明施爲。

土蠻汗,孛兒只斤·圖們的統治岌岌可危,他的黃金血脈,已經壓不住蠢蠢欲動的人心了。

開平衛、應昌、全寧衛、大寧衛等地方,原先都隸屬於北平行都司,北平行都司都司治所,就在大寧衛。

北平行都司,從永樂年間寧王府內遷起,北平行都司諸衛逐漸內遷,最終完全棄置。

這是興文匽武的大勢所趨,自朱棣親征並且在親征的路上龍馭上賓之後,興文匽武大勢已成,早在永樂十九年遷都之後,大明內部對於不斷北伐造成的困苦,已經有了極大的反對意見。

戶部尚書夏原吉、兵部尚書方賓、工部尚書吳中等人,在永樂十九年,以邊儲空虛、內外俱疲、聖體欠安爲由,反對明成祖繼續北征。

夏原吉自永樂元年任戶部尚書,這戶部尚書一坐就是十九年的時間,歷經鄭和下西洋、明成祖北伐、北衙建都鼎建、永樂大典,夏原吉這個戶部尚書,一直在忙前忙後的支持着成祖皇帝的雄途霸業,而夏原吉堅決反對第五次北伐除了數次北伐內外交困之外,還有明成祖自己的身體。

戎馬一生的成祖皇帝在晚年身體多恙,舊傷反覆復發。

興文匽武的風力在明成祖走後,徹底成爲了大勢,在精算的風力之下,大明不斷棄地,最後京城成爲了矛盾衝突爆發的第一線。

“免禮。”

“陛下啊,臣以爲這羊毛生意,大有可爲啊!”王崇古開門見山,說起了重點。

在萬曆元年王崇古回到宣府堵長城鼎建窟窿時,王崇古傾家蕩產,才湊出了200多萬銀,堵上了窟窿,現在一年收入就是過去二十年積累的一半。

王崇古目光一凝,立刻拿起了內閣送來的捷報,打開看了好久,王如龍所轄軍衛,屬於邊軍之一,邊軍沒有進攻能力,是戚繼光當初的斷言,即便是全餉之後,大明對邊軍的要求,也只是能守住城池,擊退來犯之敵。

大明次輔王崇古在送走了自己兒子王謙,王謙就像是一個躲在豺狼虎豹身後的幼獸,到了他開始四處狩獵之時,少了王謙弄出來的雞飛狗跳,王家府上變得徹底的安靜了下來,這種安靜加上幾分老人遲暮,多少顯得蕭索。

提高皇帝的斬殺線。

他之所以如此急切,是他心心念唸的疑慮,他找到了他們王家的出路,他需要陛下的支持。

“陛下,臣聽聞那辛迪入了宮?據說此人爲泰西景教聖女,陛下,昔日武帝有攘四夷廣土斥境之功,然晚年巫蠱之禍,貽害無窮,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張居正作爲大明首輔,作爲帝師,終於忍不住說起了泰西聖女入宮之事。

而現在,大明失去的,朱翊鈞正在一點點的拿回來,而拿回來只是開始,如何穩定統治纔是大明必須面臨的問題,朱翊鈞思索了許久許久,才找到了那個關鍵,一個字,利。

王崇古猛地站了起來,快速的說道:“快快快,去離宮!”

“立功。”王崇古非常肯定的說道,提高陛下的斬殺線,還有一種方法,那就是堆疊聖眷,而王崇古接下來要講的事兒,就是雙管齊下,既疊聖眷,又增加大明上限,一舉兩得。

不是朱翊鈞嫌棄番夷,實在是泰西的紅毛、金毛番,體味兒有點衝。

收辛迪入宮主要是態度,你的禮物朕收了,但你的禮物朕很不滿意,讓辛迪入宮,是告訴費利佩,安東尼奧的問題,不是不可以談,但你這點東西,不夠看。

一頓飽和頓頓飽的區別,只是,這頓頓飽,實在是太飽了,會撐死的。

譚綸是來確定王如龍本人軍功賞賜,按照功賞制,兵部請命冊封王如龍應昌伯,以獎賞其悍勇。

“陛下說得對啊,遮奢戶整天盯着窮民苦力那點小錢,真的是鼠目寸光。”王崇古靠在椅背上,思考着他們王家該何去何從,家族和人一樣,第一需求永遠是生存。

“王次輔,俘虜還未進京,此番覲見,所爲何事?”朱翊鈞看向了王崇古。

他代表晉商給陛下送了一千萬銀、數萬頃的草場、積極認籌船舶票證,這幾次割肉下來,身上的肉,反而越割越多,萬曆八年僅僅是上半年,他家裡就有了三十二萬兩的進項,下半年還有開海投資、船舶票證分紅、毛呢官廠分紅,今年預計收益,將超過一百萬銀。

少年心性,喜歡獵奇無礙,大明現在也有許多的萬國美人,陛下選一個便是,張居正不是那種冥頑不靈之人,番夷不得入宮之類的事兒,他並不反對,之前三娘子那事兒,反對的也是萬士和與海瑞,張居正保持了沉默。

“臣等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張居正帶着二人俯首見禮。

“立功?”

但是這個辛迪的身份,讓張居正極爲反感。

張居正和譚綸奏稟之後,都得到了滿意的答覆,大明皇帝在犒賞軍功之事上,從不吝嗇。

或者說,不斷的讓大明當下大明政治環境和社會環境所能容納的上限,進而讓陛下、朝廷允許王家這個龐然大物的存在。

更讓王崇古驚懼的是,相比較松江孫氏,王崇古沒有任何退路可言,他是次輔,張居正不走,他走不掉,他是官選官的統治層,看看他的身份,次輔、東閣大學士、太子太保、刑部尚書、晉黨黨魁,孫氏可以將希望訴諸於應許之地的元緒羣島,而王崇古的身份,註定了他只有一條路可以走。

在自家資產逐漸龐大的今天,王崇古忽然覺得,銀子這東西,不過是浮財,而最重要的是資產,資產會源源不斷的產生生產剩餘,而這些生產剩餘可以變現。

張居正是來確認這次軍功賞賜的,大明現行事功賞,開平衛捷音,按照事功賞爲三等功,但因爲邊軍克敵,張居正請命額外加恩爲二等功賞,張居正是唯一一個接受軍將冰敬碳敬的輔臣,也是唯一一個振武的首輔,他從萬曆元年就開始主張振武,現在張居正的請命,符合他一貫的政治主張。

“送浣洗局做浣衣婢了。”朱翊鈞收辛迪入宮,可沒說讓她到離宮來,沒給她送尼姑庵,那是朱翊鈞開恩了。

現在王家一年收入高達百萬銀,大明皇帝的金花銀,一年纔不過一百二十萬銀。

王如龍在南平倭,在北拒虜,軍功而言,已經完全足夠了。

聖女?分明就是異端。

王崇古憂心忡忡,形勢一片大好的水面之下,暗藏着危機,在完全研讀了張居正的《階級論》之後,王崇古完全清楚明白了爲何張居正當初致仕也要帶着他一起走了。

王崇古不怕王謙出門在外會變成貪官,前四川巡撫羅瑤,三年三十四萬銀,王謙真的看不上那點錢。

“老爺,內閣送來了捷音,開平衛被王如龍王將軍一舉拿下了。”大管家走到了王崇古的身邊,稟報着剛剛收到的消息。

“浣衣婢嗎?”張居正笑了笑,俯首說道:“陛下英明。”

這種財富增長的速度,讓王崇古十分的憂慮。

王崇古趕忙說道:“陛下,臣有個想法,就過來了,主要是爲了立功。”

開平衛的大勝,是邊軍進攻能力的體現,這是出乎朝廷預料的捷報,炒花萬戶速把亥被射殺、速把亥家眷、俘虜等被送回了京師,顯然不是無中生有的大捷。

張居正、王崇古、譚綸都在同一時間來到了離宮之內,顯然是有要事商議,小事開大會,大事開小會,天大的事兒開閉門會,顯然這次的大捷,讓首輔、次輔、兵部尚書格外的重視。

朱翊鈞點頭說道:“說說看。”

王崇古推了一下老花鏡,看着面前的賬目又嘆了口氣,不是太少,而是太多。

大明爲何放棄了開平衛、應昌、全寧衛、大寧衛?理由是糧餉供應龐大,開平衛路途遙遠送軍糧過去,對朝廷而言是個極大的負擔,道路荒遠,沿途馬匪衆多,而且城垣不堅,城池都是土坯,築城消耗極多,就像是熱河軍塞,本來廷議大家想的是建個大城,最後只能弄個軍堡。

歸根到底一句話,就是養不起。

王崇古將自己的想法說清楚之後,主要思路還是按照他的安置流氓疏進行,剿匪練兵、修路修橋、營造城池、安置流民、放馬牧羊等等,這些事,已經在大寧衛和全寧衛做過一次了。

不同的是,大寧衛、全寧衛的利益主要是桃吐山,大鮮卑山東麓主要是養馬、種地,而不是放羊。

簡而言之,便是萬曆朝特色王化道路。

張居正也是眼前一亮,大明已經有了數家民坊毛呢廠,原料的價格因爲競爭的緣故有所上漲,塞外養羊成爲了一個辦法,開平衛、應昌之間,數萬頃的草場,可以作爲羊毛基地。

大明國初,洪武、永樂年間,是沒有這個條件的,因爲人口,彼時元末亂世剛剛結束,人口的恢復需要時間,又出了靖難,那時候,大明腹地仍有草場,可以放馬牧羊,現在大明的主要矛盾已經變成了人地矛盾,人多地少。

“塞外也不是蠻荒之地,有利可圖。”王崇古頗爲確信的說道,晉商們往塞外倒騰貨物,可不是做慈善,塞外有利可圖是王崇古基於事實而言。

朱翊鈞和王崇古溝通了其中的細節,而後便將此事交給了王崇古去做。

專業的事兒交給專業的人去做,開平衛在王崇古的運作下,如果能從衛升級到府,那就是天大的功勞。

“陛下,今年毛呢官廠的分紅,那一成能不能變成固定的一萬兩分成?”王崇古舊事重提,若是陛下今天還不答應,他王崇古就只能致仕了。

毛呢官廠今年預計超過了三十萬兩的分紅,王崇古實在是把握不住。“行吧,但是得說好了,這毛呢官廠事涉北方邊安,還得盡心盡力纔是。”朱翊鈞選擇了恩准,當初一把羊毛、一把羊毛剪、一個發酵尿液清洗羊毛開始的毛呢官廠,終於完全隸屬於朝廷了。

“臣必然盡心竭力。”王崇古鬆了口氣,做了保證。沒有分紅他也會好好幹的。

在離宮開閉門會的時候,西班牙特使黎牙實,見到了辛迪·西莉亞。

“全能而仁慈的天主在上,求你聆聽童貞殉道者辛迪·西莉亞的禱告,垂允我的乞求,寬容我的罪孽,我將在您無所不在的光輝照耀之下,仍然保持心靈的純潔,度聖善到這片無信的土地上。”辛迪在見黎牙實之前,對着聖十字架禱告着。

黎牙實完全沒有一個信徒的模樣,他這個骯髒的靈魂,死後只有下地獄的份,甚至是,到閻王殿。

黎牙實聽明白了辛迪的意思,她居然想傳教!度聖善道無信的土地上,你多大的臉,敢沒有大明皇帝的允許,在大明傳教。

“聖女,今天的禱告,是你最後一次禱告了。”黎牙實看着辛迪,滿是憐憫的說道:“一入宮門似海深,你以禮物的身份入了宮,這種禱告就不要做了,被宮裡人看見,一個巫蠱之罪,就是死罪難逃。”

黎牙實不得不告訴這個聖女,她對主越是虔誠,大明皇宮就越是排斥,禱告、禮器是絕不允許出現在皇宮裡的東西,未經大明朝廷認證過的都是淫祀,是鎮厭巫術範圍,和用針扎小稻草人行爲一樣。

“這…”辛迪大驚失色,她覺得自己已經殉道了,她祈禱的時候,只好退而求其次,保持心靈上的純潔,結果現在連祈禱和禮拜都不能做了嗎?

“宮廷宮規森嚴,而且根據禮部鴻臚寺卿的告知,你恐怕入宮也不是侍寢,而是浣衣婢,這很殘忍,但伱首先要能活下來。”黎牙實將自己知道的消息告訴了辛迪。

入了宮自然有人教她規矩,宮裡的老嬤嬤,不僅僅擅長產後恢復,更擅長規矩。

黎牙實擔心的是,辛迪活不下來。

“我能回泰西嗎?我感受到了這片無信者之地對我的排斥。”辛迪花容失色,她想過此行的困難,但萬萬沒料到會如此艱難。

果然無信之地,比地獄還可怕。

“回不去了,大明皇帝的聖旨,在這片土地上,不亞於神諭,尤其是在京堂。”黎牙實搖頭,皇帝已經下了中旨,那就沒有任何改變的可能。

辛迪回不去了,而且需要在宮裡掙扎求生,是地獄難度的求生,大明皇帝住離宮,不住皇宮,辛迪想要憑藉姿色一步登天,再無可能了。

“這裡不是無信者之地,大明人崇聖的同時,也會信自己。”黎牙實將一本遊記放在了桌上,這是他用拉丁文寫的遊記,辛迪能不能看明白,就看她自己的造化了。

可以想象辛迪在宮裡的生活,因爲語言不通,她完全聽不懂那些個宮婢在說些什麼,過去錦衣玉食的生活,會變成自力更生,需要付出勞動才能獲得生活所需,她生活的主旋律,是拎着棒槌洗衣服,而不是誦經,她的主幫不了她做任何一件事,漂亮的長相不再是恩賜,而是一種被人嫉妒的罪惡。

苦難將會伴隨辛迪的餘生。

但兩個世界性強國的利益衝突,辛迪這個具體的個人,又有什麼能力去抗拒呢?只能隨波逐流,或許只是費利佩的動心起念,就挑選了一個聖女試探東方皇帝的決心。

黎牙實幫不了辛迪,今天也是最後一面,最後一次叮囑。

“你只有一條生路,將你信仰的對象,變成陛下。”黎牙實站起身來,言盡如此,日後的路,只有她自己能走下去了。

“變成陛下?”辛迪喃喃自語,她已經明確知道了泰西和大明不同,她需要依靠自己活下去,而後面色逐漸堅毅了起來。

辛迪入宮了,老嬤嬤帶着她,走了一遍入宮必備的流程,驗身,大明皇宮的驗身極爲嚴苛,除了檢查貞潔之外,還要檢查有沒有惡臭,這是必然的,味道太重的女子,連浣洗局都進不了,只能去淨房倒夜香,更直白的講,就是倒五穀輪迴之物。

辛迪很幸運的通過了驗身,朱翊鈞在這件事上,有刻板印象,泰西九成人以上都有體味,需要用香水遮掩,但辛迪並沒有,她是精心挑選到大明來的禮物,如果有異味,那不是禮物,是冒犯。

黎牙實的遊記裡,記錄了一些大明皇帝的糗事,除了吝嗇之外,還記錄了大明皇帝弄出了極爲奢侈的香水,卻在大明賣的極差。

忐忑不安的辛迪,走過了驗身的流程之後,就已經明白了宮規森嚴的可怕,她被幾個靠山婦洗刷了幾遍,直到被搓到反光,才被帶到了離宮面聖。

辛迪是皇帝下旨入宮的女子,在檢驗之後,自然要面聖,請陛下聖裁去處。

辛迪已經做好了從內到外,心靈和身體都變成陛下的模樣,但是她沒能見到皇帝,就被分配到了浣衣局,很不幸,皇帝的仁慈和憐憫,還沒有降臨到她的身上。

朱翊鈞很忙,他在忙着開平衛之事,開平衛的俘虜未曾抵達京師,而一封拓本送到了御案之前,拓本是開平衛的石刻,乃是永樂四年二月,成祖皇帝重設開平衛,送往開平衛的石刻。

上面是四句詩詞,乃是太祖皇帝朱元璋所作,刻字也是朱元璋親筆所書。

朕有千行生鐵汁,平生不爲兒女泣。忽聞昨日常公薨,淚灑乾坤草木溼。

在七絕詩句之外,另有一行小字:【恨不能再報效君前】。

常遇春攻破元上都,將元上都改爲了開平府,僅僅一個月後,撒手人寰,大明不得撤退,恨不能再報效君前,是常遇春的遺言,而這四句詩,是朱元璋的迴應。

開平衛,大明國初的榮光,跨過了兩百年的歷史長河,躍然紙上。

“傳令王如龍,此碑立於府堂衙門設亭,另建大碑立於城中。”朱翊鈞決定讓石碑仍然留在開平衛。

萬曆八年七月,保利諾和黎牙實一起覲見了大明皇帝。

黎牙實沒有談及辛迪的歸處,提都沒提,那不是他能關心的事兒,他拿着費利佩二世的國書,說了一堆場面話,黎牙實並不擔心大明和西班牙交惡之後,他將何去何從,他其實早就做出了選擇,費利佩罷免了他的特使職位,他也是大明鴻臚寺的通事之一,負責翻譯泰西著作。

“陛下,國王從未來到過大明,必然會有冒犯之處,不過也好,矛盾相繼成理,若矛盾未曾激化,何來相處的默契。”黎牙實對彼此衝突表示了自己的態度,他就是一個無情的傳話筒。

國與國、人與人,都有個磨合期,要彼此摸清楚底線和脾氣,大明這頭皇威不可欺,黎牙實那邊,日不落帝國的掌舵人,誰都不服人,碰一碰,打夠了,就服氣了。

“保利諾,這是我們第三次見面了。”朱翊鈞看向了旁邊的壯漢,保利諾虎背熊腰,身高接近七尺,一身被烈日曬成了古銅色的皮膚,看起來極爲豪爽。

大帆船貿易進入了第八個年頭,保利諾一共入京三次,朱翊鈞很喜歡保利諾的航海札記。

上面總是有很多新奇的故事,比如他們在麥哲倫海峽遇到的大腳族,在巴西海岸上數不盡的紅木林,這種紅木是一種極爲珍貴的紅色染料,昂貴的絲織品才能用得起的染料。

每年,大帆船能夠攜帶五萬兩千株紅木抵達大明,這個數量累年增加,而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者們,在瘋狂的爭搶紅木,盜採、走私、火併、放火,無所不用其極。

“尊敬的陛下,安東尼奧殿下,在徐顧問的幫助下已經成爲了葡王,按照當初的殿下的承諾,這是歸還馬六甲海峽的國書。”保利諾首先呈上了一份公文,這是安東尼奧以國王的身份,擬定的正式國書。

歸還,代表着安東尼奧作爲國王,承認了大明對馬六甲海峽的法理。

馮保將國書拿到了手裡,而後交還了另外一份國書,保利諾打開了國書,詳細的對比了一下之後,拉丁文和中文雙語的國書,確定了馬六甲海峽法理上的歸屬。

“至高無上的陛下,原諒殿下的無能,本土的戰爭陰影,讓殿下對殖民地的歸屬,不能提供實質性的幫助,只能陛下親自去取了。”保利諾略顯無奈,葡王對殖民地總督的控制力,幾乎爲零。

泰西最先開海,探索海洋和大陸的是葡萄牙,最先設立海事大學的也是葡萄牙,航海技術最先進的也是葡萄牙,但第一次環球航行是西班牙,第一個日不落帝國也是西班牙,葡萄牙對各地總督區的控制力極爲孱弱,也導致葡萄牙內部對開海還是禁海的猶豫不決。

“安東尼奧的處境似乎非常不妙,朕可以體諒他,這次仍然需要借錢嗎?”朱翊鈞點頭,馬六甲海峽,有沒有這份國書,大明都是要奪回來的,有了這份國書,更加師出有名、光明正大而已。

“的確是這樣的,需要二百五十萬銀的戰爭借款。”保利諾倒是沒有猶豫,需要更多的五桅過洋船組建自由艦隊,必須要讓費利佩二世覺得不值得,這是從頭到尾的計劃。

朱翊鈞示意馮保將另外一份契書拿了過來,開口說道:“簽字吧,你將得到十艘五桅過洋船回航。”

“感謝慷慨而仁慈的陛下。”保利諾檢查了契書之後,寫上了自己的名字。

“希望安東尼奧能夠站穩腳跟,趕緊結束這該死的戰爭,戰爭借款龐大的利息,連朕看了都覺得觸目驚心,但是朕作爲大明皇帝,如此龐大的數字,需要對臣民們有合適的交待,即便是內帑的錢,但這些錢同樣取之於民。”朱翊鈞嘴上說的漂亮,但他恨不得葡萄牙王位之戰,狠狠的打,打他個十年八載!

戰爭財、戰爭借款的利息、展期的長期獲利,都讓人怦然心動!

費利佩今年只購買了五艘,主要是船隊還了去年的借款,沒有足夠的銀子支付船隻費用了,這個長期訂單,需要西班牙方面付清尾款後,才能交付。

費利佩拆了一艘五桅過洋船,希望可以仿造,拆了之後就沒裝起來,即便是沒有裝起來,但是船舶設計仍有參考意義,西班牙設計了一種全新的三桅蓋倫船,雖然工藝上,完全達不到大明的標準,但在泰西可謂是遙遙領先,試製的三艘新型蓋倫船,打的英格蘭海盜,哭爹喊娘。

在黎牙實、保利諾離開之後,朱翊鈞見到了第三位使臣,來自英格蘭女王的使者,名叫喬治·韋茅斯,是個黃毛番,來自克羅斯家族是一個造船家族。

書信一共有四份,英語、拉丁語、西班牙語和意大利俗語,朱翊鈞打開了英語的原件,看了半天,選擇了放棄,他只能看懂大概,古英語和後世的英語還是有極大差別的。

第四十七章 官序貴賤各得其宜,尊卑長幼之序第567章 荒地無人耕,起耕有人爭第341章 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一百五十七章 朕就是這樣的人,小肚雞腸第二百一十六章 元輔可怕,還是陛下可怕?這是一個問題第558章 可以報復,才能保護第517章 大明水師閱艦式第二百八十三章 遷徙五千八百富戶至遼東充邊第366章 帝皇的王座是黃金馬桶第六十五章 連綿不絕的攻勢第361章 你不用,還不讓別人用?第346章 去奢崇儉,誠乃救時要務第六十三章 民生困苦,纔是天下之大弊!第321章 陛下何故謀反?第二百三十章 祥瑞新解第322章 他們那裡不適合種地第413章 作惡多端,大禍自招第530章 今天,明天,榮耀都屬於大明工匠!第361章 你不用,還不讓別人用?第477章 太殘忍了!第358章 開海一念起,天地剎那寬第八十四章 富國以安天下,強兵以誅不臣(爲盟主“小飛毯”賀!)第588章 陛下不給的銀子,碰都不要碰第324章 朕有一事,失信於天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覓塞外良地營建營堡堅城第五十八章 世間哪得兩全法第二百七十六章 銀錠不是貨幣,銀幣纔是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面假裝發餉,我們假裝打仗第304章 打起來了,北虜的使團打起來了!第478章 沒有反賊經驗的張居正第583章 來生修到你中原託生第401章 朱翊鏐的好日子,徹底到頭了!!第一百八十章 李太后歸政,乾清宮大火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個惡貫滿盈的惡人,都覺得邪惡第458章 春冰種秋火回,謂之雁行第一十八章 旭日初昇,大耀東方第329章 京師第二闊少第502章 不解風情朱翊鈞第364章 在最後一個野人死掉之前,大明絕不第567章 荒地無人耕,起耕有人爭第一百一十八章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第317章 勿有大功於家國,但求小恩於君王第二百三十章 祥瑞新解第三十二章 卿之所願,唯理所在第328章 陛下好生缺英明!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只是收買了仙姑的侍女第480章 我的下限是你的上限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可攻陷、無懈可擊的城堡第373章 放不下,不想放下第二百一十章 鮮衣怒馬正年少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經心的炫耀第330章 震驚!大明皇帝居然爆金幣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搗巢滅倭長策疏第342章 好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二百五十五章 想辦法再借給他點兒第二百六十三章 該殺殺,該抓抓,該拔舌頭拔舌頭第二十六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八十章 貪天之功,異代同憤請假條第417章 法不嚴則不能信,法不信則不能治第475章 四個自然而然的推論第八十三章 《矛盾說》已然大成,成書刊刻天下第495章 借工兵團營法一用第537章 藩鎮糧餉在地化第507章 陛下雖然好殺人,但的確是仁君!第467章 大明突破困局的唯一契機第428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一百六十一章 克復大寧衛第二百一十九章 奇觀興國,大建安邦第586章 當總量第一的時候,陛下開始談人均第532章 禮法不能是新政的絆腳石第五十五章 清談可以滅虜,北虜安在?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請假條第一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鈞第402章 海外開拓的規矩第524章 皇國興廢,在此一舉!尊王攘夷,就第一百二十五章 何嘗不是一種夫目前犯?第380章 我真的不想進步第六十五章 連綿不絕的攻勢第471章 蒸汽機是要吃人的第481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冤大頭第564章 滿嘴順口溜,你是打算進解刳院啊!第537章 藩鎮糧餉在地化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第446章 氪金戰士VS血肉之軀第二十四章 大明皇帝鋤大地第439章 疏泉日永花初放,幽院人來鳥不驚第298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第297章 屎盆子都嫌他臭第516章 一身偃臥蓬蒿穩,四海蒼生恐未安第320章 爲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第346章 去奢崇儉,誠乃救時要務第397章 俺答汗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第二百零四章 《勞動圖說》朱中興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讓朕跪着當皇帝?沒門!第一十二章 晉黨的條件,格外優厚
第四十七章 官序貴賤各得其宜,尊卑長幼之序第567章 荒地無人耕,起耕有人爭第341章 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一百五十七章 朕就是這樣的人,小肚雞腸第二百一十六章 元輔可怕,還是陛下可怕?這是一個問題第558章 可以報復,才能保護第517章 大明水師閱艦式第二百八十三章 遷徙五千八百富戶至遼東充邊第366章 帝皇的王座是黃金馬桶第六十五章 連綿不絕的攻勢第361章 你不用,還不讓別人用?第346章 去奢崇儉,誠乃救時要務第六十三章 民生困苦,纔是天下之大弊!第321章 陛下何故謀反?第二百三十章 祥瑞新解第322章 他們那裡不適合種地第413章 作惡多端,大禍自招第530章 今天,明天,榮耀都屬於大明工匠!第361章 你不用,還不讓別人用?第477章 太殘忍了!第358章 開海一念起,天地剎那寬第八十四章 富國以安天下,強兵以誅不臣(爲盟主“小飛毯”賀!)第588章 陛下不給的銀子,碰都不要碰第324章 朕有一事,失信於天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覓塞外良地營建營堡堅城第五十八章 世間哪得兩全法第二百七十六章 銀錠不是貨幣,銀幣纔是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面假裝發餉,我們假裝打仗第304章 打起來了,北虜的使團打起來了!第478章 沒有反賊經驗的張居正第583章 來生修到你中原託生第401章 朱翊鏐的好日子,徹底到頭了!!第一百八十章 李太后歸政,乾清宮大火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個惡貫滿盈的惡人,都覺得邪惡第458章 春冰種秋火回,謂之雁行第一十八章 旭日初昇,大耀東方第329章 京師第二闊少第502章 不解風情朱翊鈞第364章 在最後一個野人死掉之前,大明絕不第567章 荒地無人耕,起耕有人爭第一百一十八章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第317章 勿有大功於家國,但求小恩於君王第二百三十章 祥瑞新解第三十二章 卿之所願,唯理所在第328章 陛下好生缺英明!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只是收買了仙姑的侍女第480章 我的下限是你的上限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可攻陷、無懈可擊的城堡第373章 放不下,不想放下第二百一十章 鮮衣怒馬正年少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經心的炫耀第330章 震驚!大明皇帝居然爆金幣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搗巢滅倭長策疏第342章 好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二百五十五章 想辦法再借給他點兒第二百六十三章 該殺殺,該抓抓,該拔舌頭拔舌頭第二十六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八十章 貪天之功,異代同憤請假條第417章 法不嚴則不能信,法不信則不能治第475章 四個自然而然的推論第八十三章 《矛盾說》已然大成,成書刊刻天下第495章 借工兵團營法一用第537章 藩鎮糧餉在地化第507章 陛下雖然好殺人,但的確是仁君!第467章 大明突破困局的唯一契機第428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一百六十一章 克復大寧衛第二百一十九章 奇觀興國,大建安邦第586章 當總量第一的時候,陛下開始談人均第532章 禮法不能是新政的絆腳石第五十五章 清談可以滅虜,北虜安在?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請假條第一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鈞第402章 海外開拓的規矩第524章 皇國興廢,在此一舉!尊王攘夷,就第一百二十五章 何嘗不是一種夫目前犯?第380章 我真的不想進步第六十五章 連綿不絕的攻勢第471章 蒸汽機是要吃人的第481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冤大頭第564章 滿嘴順口溜,你是打算進解刳院啊!第537章 藩鎮糧餉在地化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第446章 氪金戰士VS血肉之軀第二十四章 大明皇帝鋤大地第439章 疏泉日永花初放,幽院人來鳥不驚第298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第297章 屎盆子都嫌他臭第516章 一身偃臥蓬蒿穩,四海蒼生恐未安第320章 爲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第346章 去奢崇儉,誠乃救時要務第397章 俺答汗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第二百零四章 《勞動圖說》朱中興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讓朕跪着當皇帝?沒門!第一十二章 晉黨的條件,格外優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