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決戰前夕

欒布一番話,無疑是讓在場衆人——尤其是江都王劉非陷入了沉思。

河南地、河西地,看似是牛馬風不相及的兩個方向,但實際上,卻是東西緊緊相鄰。

如果將黃河在河套一代的流域,形容爲‘幾’字形,河套地區便是‘幾’字內部的區域;

而河西,則是在整個‘幾’字左側,即西側。

也就是說河南地、河西地,實際上是以黃河在河套地區的‘幾’字型流域當中,‘幾’字左側那一撇爲界,隔大河而東西相望。

對於河西地區的人來說,河南地,其實不該被稱爲‘河南’,而是應該稱之爲:河東,才更恰當一些。

在過去,漢家自北向南,依次以上郡、北地、隴右三郡,來作爲毗鄰河套的邊防前線。

現如今,河套即將成爲漢屬‘朔方郡’,原本的西北邊陲,也將變成河套地區——或者說是朔方郡西側,與河西隔大河相望的區域,以及朔方郡正北方向,同樣隔大河而相望的高闕。

從今往後,這兩個方向,將成爲漢家整個北方邊牆的重中之重!

在重新奪回河套地區,讓漢屬朔方郡重新變回匈奴‘河南地’之前,草原上的匈奴人,幾乎不可能將精力,放在其他任何地方。

反過來說:從今往後,漢家整個北方邊牆的邊防重點,都將集中在這朔方一郡。

西側的河西地區,對漢家、對長安朝堂中央而言,是次要的。

畢竟這片地區,曾經是月氏人的大本營;

匈奴人於河西一戰徹底戰勝月氏人,將月氏人趕去遙遠的西方,不過是短短數十年前的事。

雖然草原的秩序,向來都不講究什麼‘經營’‘底蘊’,但匈奴人在得到這片土地後的這幾十年裡,依舊只有寥寥數個部族遷居至此,一邊遊牧爲生,一邊爲匈奴帝國扼守這條中原漢土,與西域列國之間的交通要道。

也就是說眼下的狀況,並非是漢家應該擔心河西方面,是否會對河套地區,即還未正式設立的‘朔方郡’產生威脅;

而是留守河西的那寥寥幾個部族,乃至於匈奴單于庭,需要擔心漢家是否會進一步西進,威脅到匈奴人的補血袋、後花園:西域。

更甚至是已經初具雛形的古絲綢之路,是否會因爲漢家的影響力輻射到西域,而讓匈奴人失去了從中牟取暴利的空間。

——沒錯。

匈奴人,也做生意的。

只是不同於中原漢商的精明,草原上的商人,還都維持着十分原始的經商理念。

好比一匹漢錦,從漢室北方流入草原,價值約爲五金;

草原上的商人們,以五金的成本獲取到這樣一匹錦,將其一路轉運到西域,只需要換回兩倍,即價值十金的售價,就會感到非常知足。

從後世人的視角來看,百分之百的利潤,顯然也已經算得上是暴利。

但若是知道古絲綢之路,從起點長安,一直到終點所在的歐洲,商品價格是以何種程度暴漲的,恐怕就沒人會覺得百分之百的利潤,能被稱之爲‘暴利’。

舉個十分淺顯的例子。

——去年春天,即先孝景皇帝六年,有漢商在長安街頭,賣出了一袋從西域帶回來的胡椒。

那袋胡椒,重至多不過六兩,即一百餘克;

最終成交價,卻達到了驚人的二十金!

折錢二十萬!

不過百克的異域香料,最終價值等同於兩個‘中產之家’的全部家產!

那這價值二十金、折錢二十萬,重量不過六兩的香料,在西域的成本價是多少?

不用說旁的,只需要說一點:那個商人在三年前,從長安出發時,大包小包、人背馬駝——帶走的好幾車東西,總價值都還不到二十金!

那幾車從長安帶走的貨物,在一年多之後,成爲了數量更多的域外貨品。

而在商人帶回的那七八車西域貨物當中,僅僅只佔據巴掌大一片區域的一小包香料,就讓那個商人,收回了這來回一整趟的本錢。

這,纔是古絲綢之路應有的利潤率!

一本萬利!

無論是從中原一路向西的華夏特產,還是自東而來的外域奇貨,每過一座山、一條河,甚至是每走上百里路,其價格,都不可能是兩成、三成這麼漲;

而是兩倍、四倍的翻!

也正是因此,一匹作價千錢的綢緞,從中原一路向西到了歐洲,價值能漲到十二兩黃金,僅僅只能換得九兩絲綢的程度。

——同等重量的黃金,卻連等重的綢緞都換不到,而是要以四比三的比例去換!

而漢時的‘一匹’綢緞,重足有十一漢斤,折後世兩千七百三十克。

換而言之:一匹重達兩千七百三十克的綢緞,在歐洲能賣出至少三千六百克黃金的超高價。

而三千六百克黃金,按照如今漢室的度量衡,大約爲:十五金。

折錢十五萬;

在如今漢室、在中原,這些錢能買到至少六百匹尋常布帛、超過三千石糧食;

能買到兩個壯年男奴、三個女奴,或是七八個童奴;

若是換成酒肉,能買到魚肉萬斤、雞鴨上千只,濁酒百石,美酒千籌。

若置辦家產,能在距離長安不超過十里的黃金地段,買到六七畝良田,外加一座配套的農院;

願意走遠些,到渭南藍田一帶,更或是關東?

——別忘了如今漢室,所謂‘中產之家’的全部家產,總共纔不過十萬錢。

而如今漢室‘中產之家’的概念,第一條標準便是:戶籍在關中。

在關中,你擁有百畝田地,妻兒加你一共五人,能一日兩餐頓頓飽,甚至還有餘力培養某一個子嗣讀書或習武,你家才能被稱之爲‘中產之家’;

你培養出來的子嗣,才能被稱之爲:良家子。

這樣一戶中產之家,總價產纔不過十萬錢;

至於在關東,擁有同樣的生活條件的家庭,家產很可能連七八萬錢都沒有。

而一匹綢緞,卻能在歐洲賣出十五萬錢……

毫不誇張的說:無論是如今,佔據着河西走廊的匈奴人,還是將來,必定會重奪此地的漢家;

亦或是往後的每一個遊牧政權、華夏王朝——只要是佔據過河西走廊的,就不可能不明白掌握着這樣一條通道,究竟能得到多麼令人匪夷所思的利益。

話說難聽點:就算是佔着這塊地方什麼都不做,就帶着一幫滿臉橫肉的壯漢,嚮往來商隊收過路費,那也絕對是日進斗金!

在過去,匈奴人佔據着河套這塊天然牧場,將河西走廊丟給了幾個倒黴催的部族守着,任由他們從往來行商身上盤剝,再按年從這幾個部族手裡收取上貢。

而今,河套爲漢家所有,河西,也不再是漢家只聞其名,不見其形的方外之地。

都不用往遠了說;

——此時此刻,河套戰役都還沒打完、漢屬‘朔方郡’都還沒被漢家徹底吞下,江都王劉非得目光,便不可避免的落在了這塊區域。

“河南地,必然會是我漢家的養馬強軍之地。”

“皇兄口中的‘蒙王’,絕不可能裂河南地之土而封。”

“換而言之,寡人的蒙國,要麼是在我漢家攻破高闕、兵指幕南後的南池一代;”

“要麼,便是在我漢家自朔方西進,牟取河西地時的休屠澤一帶……”

作爲漢家的宗親諸侯、一個合格的政治人物,劉非當然知道無論農耕還是遊牧,都必須以水源爲依的道理。

在草原上,水源更是重中之重。

如是想着,劉非便想了想前幾日,自己輕裝前去遠遠看過一眼的高闕。

——高闕,位於大河對岸;

漢軍北出河套,或者說是朔方,需要冒着自高闕射下的、遮天蔽日的箭羽先渡大河,而後再背水攻關。

和函谷關一樣:高闕,同樣是以大河作爲護城河。

唯一不同的點,是函谷關以山脈天險爲基,據山澗關隘而守;

而高闕,則是以山爲基而築牆,再以關牆爲防禦工事。

毫不誇張的說:高闕,絕非人力所能攻破!

一如函谷關,絕非人力所能硬闖一樣。

所以……

“寡人的蒙國,大抵會是在休屠澤了。”

“而休屠澤,又是因爲休屠部常年棲息於此而得名……”

“除了休屠部,河西還有呼延部、混邪部、丘林部、句林部……”

片刻間,劉非所有的注意力,都落在了堪輿上的河西地區。

暗下,劉非也打定主意:戰後回了長安,一定要找典客公孫混邪,好生交流交流感情。

——世人皆知當朝九卿:典客公孫混邪,原是北地義渠部的王子,歸義漢室而得官祿,平滅吳楚而得封爵;

卻無人知:公孫混邪,並非公孫氏,而是混邪氏。

公孫混邪,是太宗孝文皇帝以漢姓‘公孫’爲氏,以原姓氏‘混邪’爲名所賜。

而公孫混邪這個‘混邪’氏,和河西混邪部的‘混邪’氏,那是實打實一脈相承的血親。

——太宗孝文皇帝初年,匈奴老上單于攻月氏,大勝;

河西爲匈奴所有,月氏人舉部西遷,原本歸附於月氏的義渠人,也就自此分成了兩脈。

曾經的義渠貴族,即公孫混邪這一脈,不屑於歸附曾經弱小、卑微的匈奴人,於是舉部東附,歸義漢室;

至於被貴族們丟下自生自滅的民衆、奴隸,則爲了生存選擇歸降匈奴,並接受了原屬於月氏人的河西部分地區,成爲了如今的混邪部。

這個秘幸,還是劉非此番入朝時,當今劉榮閒聊提起的。

現在看來,恐怕早在當時,當今劉榮就已經對此次河套戰役,有了八九成的把握;

將這則秘幸告訴劉非,也是再赤裸不過的暗示……

“公孫混邪曾爲義渠貴族,必然是對如今的匈奴混邪部——對這些冒用‘混邪’王氏的奴隸、部衆恨之入骨。”

“若寡人再好生同公孫混邪說道說道,那我漢家未來三兩年內,在出兵以謀河西——至少是謀休屠澤,便絕非不可能。”

“大不了,大軍所需糧草、資費,都從寡人的國庫裡出嘛!”

“反正移封之後,寡人就是蒙王了;”

“寡人留下的江都國,不是封給老十二,就是封給小十三……”

說幹就幹。

中軍大帳內,一衆將官還在商量着北方的高闕方向、西面的河西方向該如何駐防,江都王劉非就已經神遊方外,措辭起寫給公孫混邪的書信了。

而在劉非神遊的間隙,帳內的商措,也大致得出了結果。

“若想謀高闕,那我漢家,就必須再做一次像此番,夜渡大河而奇襲河南這般萬全、妥當的籌措。”

“——這顯然並非此戰所能完成。”

“故而今年入冬之前,我等需要做的,就是將匈奴人堵在高闕、堵在大河北岸——讓高闕不單只是我漢家無法北上的阻礙,同時,也得是讓匈奴人無法南下、謀取朔方的關隘。”

“我的意思,是在大河南岸,與高闕隔大河而望處,修建一城!”

“此事早在戰前,陛下就曾首肯我和曲周侯、弓高侯相機決斷,具體的鑄城事宜,也會有少府後續跟進。”

“我等需要做的,是在入冬之前,不讓哪怕一個匈奴人,從北邊的高闕走出,渡大河而南下,出現在大河南岸——踩上我漢家的朔方郡之土。”

···

“再者,自馬邑回援的單于庭主力,大約會在九月十五日前後抵達高闕;”

“後續會有什麼動作,我們無從得知。”

“爲確保萬無失一——確保明年開春冰化之時,匈奴河南地,能徹底成爲我漢家的朔方郡!”

“自即日、即刻起,我大軍將士,以部都尉、兩千兵馬爲單位,每批次出動十五部,共計三萬兵馬,沿大河南岸巡視。”

“每批次巡視四個時辰,每日三班倒。”

“斥候遊騎,每班次六個時辰,每日兩班倒!”

說到最後,欒布面上已是無比的莊嚴、凝重,望向在場衆人的目光,更是帶上了滿滿的使命感。

“諸君。”

“究竟是河南地,還是朔方郡;”

“就看未來這至多不過一個月之內,我大軍,究竟能打出怎樣的局面。”

“——成,則我等開疆拓土,名揚四海,垂名青史!”

“敗,則此戰,我漢家諸般籌謀,盡付諸東流矣……”

···

“某,且先謝過諸君!”

“萬望諸君,以赫赫青史之功,以報效宗廟、社稷;”

“報太宗、孝景皇帝知遇,當今聖上信重、善任之恩!!!”

第42章 好你個申屠嘉第366章 文明的差異第384章 雙刃劍吶第378章 鹽鐵和糧食不同第316章 人事已盡,餘者,皆天命第172章 天賦異稟的中山靖王第324章 試探第325章 好鬱悶的‘大’單于第2章 我還不是太子呢!第408章 開科!取士!第14章 坑兒的爹!第121章 周亞夫:我功勞太大了第95章 盛名之下,斷無虛士第346章 天不遂人願第14章 坑兒的爹!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182章 你的葬禮,孤親自操辦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198章 頭太癢,水太涼第165章 人各有命第216章 對不住啊老弟第69章 朕,變了嗎?第29章 有人哭,就有人死第409章 齊地一豬倌第46章 莢錢第273章 老太后的肯定第236章 爲什麼不列裝?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第182章 你的葬禮,孤親自操辦第205章 羽林第398章 說搞就搞第331章 妥協的藝術晚點更第36章 就怕混蛋有文化第319章 得隴望蜀?第171章 老劉家的男人啊第345章 意料之外的紕漏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404章 丞相也是人做的?第9章 執棋者第336章 下一步第311章 幽冥第394章 ‘那’個男人第26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第379章 主 主爵都尉?第175章 申屠嘉:不要讓太子失望!晚點更第167章 老儒安敢?!第390章 神特麼漢使!第360章 風水輪流轉吶第381章 洗牌第229章 皇帝少弱,不堪持國?第1章 瞎眼老寡婦第174章 周亞夫,你不高興啊?第102章 想做太子?第81章 天下皆反?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161章 變天了吧?第390章 神特麼漢使!調整一下狀態第73章 封印第188章 皇帝,殺了我兒子!第167章 老儒安敢?!第287章 又一個冉冉升起的外戚!第105章 西進!第354章 花錢的纔是大爺!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174章 周亞夫,你不高興啊?第290章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第142章 啊這?啊???第207章第241章 處置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42章 好你個申屠嘉第320章 衛青第263章 人心啊第390章 神特麼漢使!第255章 絕不和親!第341章 竇氏的未來第350章 常備野戰軍第235章 工業進程(防盜半小時)第51章 竇氏呼?呂氏呼?第208章 太上皇?睡一覺第275章 落毛的蒼鷹?第400章 燙手山芋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第205章 羽林第386章 世子多疾,汝勉勵之第388章 藍圖第82章 屠龍勇士第127章 父死子繼,可歌可泣第263章 人心啊第93章 兒,斗膽第246章 廟算第25章 別這麼看我啊第357章 帝王心術第274章 漢家,不能只有一個程不識第100章 少府自己選
第42章 好你個申屠嘉第366章 文明的差異第384章 雙刃劍吶第378章 鹽鐵和糧食不同第316章 人事已盡,餘者,皆天命第172章 天賦異稟的中山靖王第324章 試探第325章 好鬱悶的‘大’單于第2章 我還不是太子呢!第408章 開科!取士!第14章 坑兒的爹!第121章 周亞夫:我功勞太大了第95章 盛名之下,斷無虛士第346章 天不遂人願第14章 坑兒的爹!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182章 你的葬禮,孤親自操辦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198章 頭太癢,水太涼第165章 人各有命第216章 對不住啊老弟第69章 朕,變了嗎?第29章 有人哭,就有人死第409章 齊地一豬倌第46章 莢錢第273章 老太后的肯定第236章 爲什麼不列裝?第169章 年少不可得之物第182章 你的葬禮,孤親自操辦第205章 羽林第398章 說搞就搞第331章 妥協的藝術晚點更第36章 就怕混蛋有文化第319章 得隴望蜀?第171章 老劉家的男人啊第345章 意料之外的紕漏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404章 丞相也是人做的?第9章 執棋者第336章 下一步第311章 幽冥第394章 ‘那’個男人第26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第379章 主 主爵都尉?第175章 申屠嘉:不要讓太子失望!晚點更第167章 老儒安敢?!第390章 神特麼漢使!第360章 風水輪流轉吶第381章 洗牌第229章 皇帝少弱,不堪持國?第1章 瞎眼老寡婦第174章 周亞夫,你不高興啊?第102章 想做太子?第81章 天下皆反?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161章 變天了吧?第390章 神特麼漢使!調整一下狀態第73章 封印第188章 皇帝,殺了我兒子!第167章 老儒安敢?!第287章 又一個冉冉升起的外戚!第105章 西進!第354章 花錢的纔是大爺!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174章 周亞夫,你不高興啊?第290章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第142章 啊這?啊???第207章第241章 處置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42章 好你個申屠嘉第320章 衛青第263章 人心啊第390章 神特麼漢使!第255章 絕不和親!第341章 竇氏的未來第350章 常備野戰軍第235章 工業進程(防盜半小時)第51章 竇氏呼?呂氏呼?第208章 太上皇?睡一覺第275章 落毛的蒼鷹?第400章 燙手山芋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第205章 羽林第386章 世子多疾,汝勉勵之第388章 藍圖第82章 屠龍勇士第127章 父死子繼,可歌可泣第263章 人心啊第93章 兒,斗膽第246章 廟算第25章 別這麼看我啊第357章 帝王心術第274章 漢家,不能只有一個程不識第100章 少府自己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