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老太后的肯定

第273章 老太后的肯定

摸着良心說,漢家還真有一種封賞,是隻給死人的。

——異姓王。

比如太祖高皇帝劉邦的大哥,即便早在太祖潛邸豐沛之時便已亡故,卻也還是被追封爲:武悼王。

自太祖皇帝白馬誓盟:非劉氏,不得王——尤其是在‘非劉勿王’這一祖制的漏網之魚:長沙王吳氏一族絕嗣之後,異姓王在漢家唯一的存在可能性,便是追封亡者。

但除此之外,漢家對待軍人,從來都不曾有過類似‘死了功勞就更大些,活着功勞就稍小些’,又或是‘死者爲大,既往不咎’之類的慣例或潛規則。

即便是拿太祖高皇帝年間的元勳功侯來說,活着等到劉漢開國者,也總是比那些死在開國前夜的將帥地位更加顯赫。

但劉榮很清楚:在類似這樣的事情上,人們——尤其是政治人物們,很容易產生一種思維慣性。

即:一位戰死沙場的將領,其陣亡本身,也是一種貢獻。

非但如此,該將領的英勇就義,還會成爲朝堂官員判斷其作戰是否竭盡全力、是否貢獻出所有的重要判斷依據。

簡而言之,便是:人家都戰死了,你還想怎樣?

人家都把命給搭進去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你還不給人家算個功勞?

對此,劉榮即便稍有不同的看法,也還是願意接受。

——一名將領,只要不是生前犯下了重大錯誤,從而導致戰爭進程產生明顯不利於本方的轉折,劉榮便樂得承認:一名爲國捐軀的將領,至少靈魂是高尚的,對國家是有貢獻的。

一名願意死戰不退的將領,精神是值得肯定的,功勞是值得承認的,烈士待遇,也是人家應得的。

但在此基礎上,劉榮還要引導着整個朝堂——整個漢家政壇,都逐步接受另外一個現實。

活着,不是罪過。

只要不是臨陣潛逃、畏敵避戰之類,那在相同的客觀條件下,活着結束戰爭的將領,並不比爲國捐軀者貢獻更小。

就拿太宗皇帝十四年,率部死戰朝那塞,最終以全軍覆沒的代價,爲漢家換來反應時間的故北地都尉孫卯,同過去這個冬天的程不識對比;

——孫卯明知不可爲而爲之,明知不可敵而敵之,這種大無畏的精神,劉榮由衷敬佩!

而在過去這個冬天,程不識同樣以相對劣勢的兵力死守朝那塞,在本方總戰損超過兩成——尤其是在北地都尉部戰損超三成的情況下,依舊牢牢守住了朝那塞!

如果說,故北地都尉孫卯值得肯定的,是明知不可爲而爲之,以生命爲國家爭取到了戰略反應時間的話,那程不識在此戰中的貢獻,便是毋庸置疑的專業成就。

守住朝那塞!

將匈奴人擋在邊牆外!

從源頭上,杜絕了太宗皇帝十四年,那近乎喪師辱國的狀況再次發生!

所以在劉榮看來,故北地都尉孫卯,是類似後世幾位英雄——如雷英雄、邱英雄般的榜樣式人物;

其事蹟值得傳頌、讚揚,其精神值得發揚。

而程不識,卻是實打實的從戰略角度上,爲國家做出了重大貢獻,且前途無量的高級將帥胚子。

都不用說旁的;

自有漢以來凡五十餘載,匈奴人哪次超萬人以上規模的入侵,是連漢家的國門都沒敲開、連漢家的領土都沒踏入,便灰溜溜空手而歸的?

別說是萬人以上規模的大範圍入侵了;

在代北雁門,及雲中、上代等郡,匈奴人隨便湊個百十來騎,便是起碼要燒殺搶掠好幾個村莊,才願意連吃帶拿的滿載而歸的!

至於呈集團式的大規模入侵,無論是太祖高皇帝年間的平城戰役,冒頓單于兵臨代都晉陽,還是太宗孝文皇帝年間,匈奴先鋒出現在長安附近;

——每一次,匈奴人都好像是逛街般,輕鬆寫意的深入漢家腹地。

過去這個冬天,是漢家自開國以來,第一次在一場邊防戰爭中,將匈奴人的入侵意圖完全挫敗,讓匈奴人沒有搶走哪怕一粒米、一尺布,及哪怕一個漢家青壯。

或許如今的漢家朝堂,還沒有意識到這個現實有多恐怖。

但沒關係;

劉榮會一點一點告訴整個朝堂:這一戰,是漢匈百十年紛爭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個轉折點。

而在此之前,劉榮首先要做的,便是通過一個一千二百戶食邑的徹侯爵位,來向天下人昭告:天子榮新元元年冬,漢匈朝那一戰,漢家大勝!

即便有人會陰陽怪氣,說些’程不識損兵折將,盡顯王者之姿,右賢王毫髮無傷,仍舊難掩頹勢‘之類的話,劉榮也依舊要這麼做。

而劉榮的這一舉動,倒是難得得到了東宮竇老太后的鼎力支持。

“皇帝,做的好啊~”

長樂宮,長信殿。

聽聞劉榮,將上午發生在北郊的事娓娓道來,竇老太后那盡顯老態的面龐之上,也難得涌上一抹欣慰之色。

緩緩點下頭,認可了劉榮的作爲,老太后悠然一聲長嘆,便開始回憶起了當年的往事。

“我還清楚的記得當年,老上單于率軍叩邊——長安朝堂得到消息的時候,匈奴人的軍隊,都已經抵近蕭關了。”

“北地、隴右被隔絕在關外,音訊全無;”

“關中自渭水以北,無不是人心惶惶······”

“——短短十數日,關中甚至開始流傳起‘漢之將亡,衣冠落地,北蠻入主,遍地胡羶’的傳聞。”

“等太宗皇帝下定決心,調動各路軍隊、將軍屯兵備胡之時,又傳來回中宮被匈奴先鋒點燃的消息。”

“其實,也不用有消息傳回;”

“那沖天火光、濃煙,隨便在長安找個民居屋頂,便已是能遠遠瞧見的了······”

帶着追憶的口吻,說起自己記憶中,發生在太宗皇帝十四年的那段過往,老太后又是一聲悠長的哀嘆。

許久,方從思緒中回過神,摸索着探出手;

雖是握住了女兒劉嫖的手,但嘴上,卻是稱讚起了落座於殿內東席,仍略帶茫然之色的程不識。

“程將軍,是太宗皇帝年間的老臣了。”

“——若我沒記錯的話,程將軍便是在當年那一戰,起於雁門?”

“眨眼間,這都過去了整整二十年。”

····

“當年的小中郎,已成了如今老臣謀國的宿將;”

“當年的皇長孫,如今也做了我漢家的縣官。”

“卻是我這老婆子,已是不知道我漢家的程將軍——乃至我漢家的縣官,究竟長得一副怎般模樣了······”

說話的功夫,便見兩支巨大的木箱,被宮人們合力擡出;

箱蓋被掀開,頓時亮出一排排、一列列黃燦燦的金餅。

“官、爵,是皇帝給的;”

“早在戰前,我就說過:每斬下一顆匈奴首級,我這瞎眼老婆子,便皆另有賞賜於將軍。”

“——這千金,是我替太宗孝文皇帝,謝酬與程將軍的。”

“當年一戰,爲太宗皇帝引以爲畢生之恥;”

“賴程將軍之忠勇,這份恥辱,也總算是得以血復······”

隨着老太后半帶感激,半帶唏噓的話語聲,程不識也總算是從迷茫、呆愕的狀態中稍稍回過神。

略有些遲鈍的看向殿內,那陳列於木箱內的一千枚金餅,又如夢方醒般,從座位上彈將而起!

對着老太后便是沉沉一拱手,嘴上焦急道:“太皇太后厚賞,臣,感激涕零!”

“然敗軍待罪之臣,於邊塞損兵折將,連軍中將帥都已無顏以面······”

“更何況出征前,太皇太后已先賜千金;”

“有負太皇太后期許,臣羞退太皇太后先前之賞都來不及······”

說着說着,程不識便再度低下頭去,顯然還沒能從過去的慣性思維,以及自己‘過大於功’的主觀判斷中回過神來。

卻見老太后滿懷唏噓的又發出一聲長嘆,又輕輕捏了捏女兒劉嫖的手,示意女兒替自己上前,將跪地的程不識扶起。

又過了片刻,老太后才悠悠開口道:“在這件事情上,皇帝是對的。”

“搶回陣亡者之屍,便可盡得其生前之財、產——這本就是匈奴的冒頓單于,爲應對我漢家的斬首計功之制,而做出的應對措施。”

“多年以來,我漢家不知有多少將士,被匈奴人的這個制度所害。”

“——有功者,沒有得到自己應有的武勳、榮耀,陣亡者也沒有得到自己應有的待遇、照拂。”

“皇帝有心改變這一現狀,是對宗廟、社稷大有裨益的好事。”

“至於將軍,不過是碰巧趕上了;”

“大可不必覺得皇帝,是爲了保下將軍的前程,才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

說着,老太后還不忘側過身,象徵性的探出手,在劉榮的耳朵上輕輕捏了捏。

嘴上也不忘含笑說道:“若皇帝真敢亂來,我這瞎眼老婆子,自也不會由着皇帝的性子。”

“就算是爲了程將軍,我這瞎眼老婆子,那也是要揪一揪皇帝的耳朵,好生爲太宗皇帝、孝景皇帝,教訓一下不肖子孫的······”

隨着老太后這一番話話語,殿內原本還有些沉重的氛圍,也是隨之輕鬆了起來。

老太后身旁,年方及冠的少年天子含笑而坐,仍由老太后將手從自己的耳朵上移開,又自然的握住了自己的手。

而在老太后另一側,經過老太后這段時間的反覆告誡,劉嫖顯然也已經接受了現實——自己,恐怕無法成爲天子榮的岳母;

故而,劉嫖也不復過去那般賊眉鼠眼,逮着機會就要站出來作妖的架勢,反而帶着和善的笑容,爲老太后輕輕揉捏起了大臂。

而在殿中央,纔剛被劉嫖扶起不久的程不識,卻是一臉動容的低下頭,沉默良久,終又是‘咚’的一聲跪倒在地。

“臣,不敢不受恩!”

“謝太皇太后、陛下厚恩······”

見程不識這般模樣,齊身落座於御榻上的‘兩位皇帝’——老太后和劉榮,不約而同的露出了一抹酷似的淡笑。

見祖孫二人如此反應,劉嫖也適時含笑起身,都不用老太后招呼,便自覺承擔起了自己工具人的職責。

一邊再次將程不識從地上扶起,嘴上一邊也不忘含笑調侃道:“我說將軍這性子,怎就這般實誠?”

“——想當年,太宗皇帝細柳閱兵,周亞夫別說是跪了,便是拱手作揖,都要扯一個‘甲冑及身,不便全禮’的幌子,只拿拳頭捶一下胸前了事。”

“怎到了將軍這裡,得了賞都還不高興,跪了又跪,跪了又跪;”

“將軍的身子受得住跪,我這身子骨可弱——可經不起將軍再跪幾回、母后再讓我扶上幾回了······”

又是一番滿含善意的調侃,殿內的氛圍頓時再輕快幾分。

卻見程不識面上,仍不見得到太皇太后千金賞賜、當朝天子敕封以侯的喜悅笑意;

仍舊是一張面癱臉,一板一眼的對劉嫖拱手道:“食君之祿,自當忠君之事。”

“我輩武人,得太皇太后、太后、陛下高官厚祿以榮養,自當於戰陣之前拼死而戰。”

“些許微末之功,本就是我輩武人因盡之份,不敢奢求封、賞。”

“得太皇太后、太后、陛下垂愛,自當戰戰兢兢,再三叩謝皇恩浩蕩······”

說着,程不識作勢便要再跪,卻被劉嫖眼疾手快的伸手攔去;

阻止了程不識下跪的動作,便見劉嫖又嗔怒着一擺手,好似二八少女般,同御榻上的老太后撒起了嬌。

“母后~”

“您瞧這榆木腦袋,甚是無趣的緊!”

“女兒可不管了,要跪,就讓這榆木腦袋跪着吧!”

言罷,劉嫖便‘氣呼呼’的一拂袖,快步走回老太后身側,委屈巴巴的低下頭;

手上,卻也沒忘繼續爲老太后,揉捏起那隻遍佈橫紋的手。

女兒這幅模樣,倒是惹得老太后難得一陣暢笑,便是一旁的劉榮,也是忍着噁心陪笑了一陣。

笑罷,老太后還不忘藉着‘教訓’女兒劉嫖的機會,再道:“莫要胡鬧。”

“程將軍,那可是爲太宗皇帝洗刷冤屈,爲我漢家一雪前恥的大功臣!”

“能扶這樣的功臣起身,那是你的福氣。”

“若非我這瞎眼老婆子不便,這等好事,還輪不到你來代勞呢······”

第361章 頭可斷,血可流,土地不能讓!第201章 死曾不若匹夫第307章 明駐馬邑,暗奔河套第15章 我好怕啊第56章 母親啊母親第281章 遊牧之民的噩夢第102章 想做太子?第350章 常備野戰軍第217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86章 王孫,且去第391章 這個可以有!第187章 揍他丫的!第327章 今非昔比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385章 五月蹛林第87章 兄弟如手足第412章 難題接踵而至第112章 番外:黃粱一夢第223章 請太子主持大局!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11章 故安侯留步第85章 我要做太子!(求首訂)第290章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第69章 朕,變了嗎?第340章 驗金石第54章 表叔,慎言第196章 太子,失望了吧?第237章 高爐鍊鋼第61章 陛下!第317章 秦關:高闕第273章 老太后的肯定第43章 丞相失勢第239章 敞開天窗說亮話第92章 出師不利第156章 太后不敢第121章 周亞夫:我功勞太大了第274章 漢家,不能只有一個程不識第405章 輿論鼎沸?第316章 人事已盡,餘者,皆天命第20章 諸呂故事第111章 寡人已爲東帝,尚何誰拜?第222章 不遠了第70章 朕弟,何等英雄!第334章 草原王第83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157章 區區中郎將而已第208章 太上皇?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358章 攻守易型啦第160章 記住這王印之重!第398章 說搞就搞調整一下狀態第101章 即刻拿下!第64章 有話直說吧父皇第219章 萬石君?機器人!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392章 又一年秋第108章 誓師第67章 老四也是做兄長的人第154章 皇帝要唱哪一齣啊?第26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235章 工業進程(防盜半小時)第228章 皇祖母覺得,這是鹿是馬啊?第356章 來了,都老了第175章 申屠嘉:不要讓太子失望!第399章 金布律?第253章 濃眉大眼天子榮第397章 嗨,年關將近嘛第68章 好戲,開場了第100章 少府自己選第403章 穿越者的覺悟第10章 請陛下三思!第320章 衛青第406章 傻了吧?第1章 瞎眼老寡婦第233章 皇祖母慢走第175章 申屠嘉:不要讓太子失望!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23章 好劇本第75章 皇祖母,會如何抉擇呢?第218章 天子啓的異常第289章 慄氏也有聰明人?第335章 西域!第292章 蒙王?第40章 賺錢賺錢第404章 丞相也是人做的?第408章 開科!取士!第223章 請太子主持大局!第90章 皇長子媽媽課堂開課啦第28章 給你臉了是不?第391章 這個可以有!第215章 由他去,孤自有盤算第118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129章 請周亞夫開始表演第181章 勞煩臨江王!第289章 慄氏也有聰明人?第2章 我還不是太子呢!第233章 皇祖母慢走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
第361章 頭可斷,血可流,土地不能讓!第201章 死曾不若匹夫第307章 明駐馬邑,暗奔河套第15章 我好怕啊第56章 母親啊母親第281章 遊牧之民的噩夢第102章 想做太子?第350章 常備野戰軍第217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86章 王孫,且去第391章 這個可以有!第187章 揍他丫的!第327章 今非昔比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385章 五月蹛林第87章 兄弟如手足第412章 難題接踵而至第112章 番外:黃粱一夢第223章 請太子主持大局!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11章 故安侯留步第85章 我要做太子!(求首訂)第290章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第69章 朕,變了嗎?第340章 驗金石第54章 表叔,慎言第196章 太子,失望了吧?第237章 高爐鍊鋼第61章 陛下!第317章 秦關:高闕第273章 老太后的肯定第43章 丞相失勢第239章 敞開天窗說亮話第92章 出師不利第156章 太后不敢第121章 周亞夫:我功勞太大了第274章 漢家,不能只有一個程不識第405章 輿論鼎沸?第316章 人事已盡,餘者,皆天命第20章 諸呂故事第111章 寡人已爲東帝,尚何誰拜?第222章 不遠了第70章 朕弟,何等英雄!第334章 草原王第83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157章 區區中郎將而已第208章 太上皇?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358章 攻守易型啦第160章 記住這王印之重!第398章 說搞就搞調整一下狀態第101章 即刻拿下!第64章 有話直說吧父皇第219章 萬石君?機器人!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392章 又一年秋第108章 誓師第67章 老四也是做兄長的人第154章 皇帝要唱哪一齣啊?第262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235章 工業進程(防盜半小時)第228章 皇祖母覺得,這是鹿是馬啊?第356章 來了,都老了第175章 申屠嘉:不要讓太子失望!第399章 金布律?第253章 濃眉大眼天子榮第397章 嗨,年關將近嘛第68章 好戲,開場了第100章 少府自己選第403章 穿越者的覺悟第10章 請陛下三思!第320章 衛青第406章 傻了吧?第1章 瞎眼老寡婦第233章 皇祖母慢走第175章 申屠嘉:不要讓太子失望!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23章 好劇本第75章 皇祖母,會如何抉擇呢?第218章 天子啓的異常第289章 慄氏也有聰明人?第335章 西域!第292章 蒙王?第40章 賺錢賺錢第404章 丞相也是人做的?第408章 開科!取士!第223章 請太子主持大局!第90章 皇長子媽媽課堂開課啦第28章 給你臉了是不?第391章 這個可以有!第215章 由他去,孤自有盤算第118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129章 請周亞夫開始表演第181章 勞煩臨江王!第289章 慄氏也有聰明人?第2章 我還不是太子呢!第233章 皇祖母慢走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