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8章 一戰而定

bookmark

由於松浦軍士兵對明軍火炮產生了敬畏心理,認爲是天降神雷,這使得他們在面對明軍的時候喪失了作戰意志,使得這場伏擊戰僅僅一上午就結束了。

中午時分,戰場上的明軍士兵押着大批松浦軍俘虜前去戰俘營,不少俘虜的身上都有火器留下的傷口,一個個神色驚惶很顯然還沒有從先前的炮擊中回過神來,更不清楚這些明軍士兵的身份,畢竟之前他們都沒有見過明軍。

帥帳裡,李雲天不動聲色地望着跪在面前的松浦廣助,兩旁的椅子上坐着明軍將領和大內廣助等人。

松浦廣助的腿上中了一箭,現在已經被包紮妥當,神色驚愕地望着李雲天,他萬萬想不到大內政弘竟然與明軍相勾結,結果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

大內政弘臉上的神色顯得有些尷尬,他從松浦廣助的神情上知道松浦廣助肯定誤會了他與李雲天的關係。

不過現在說什麼都晚了,大內政弘如今出現在這裡與明軍將領坐在一塊兒,要說他沒有暗中聯絡明軍打死松浦廣助也不會相信。

“你就是松浦廣助?”李雲天上下打量了一眼松浦廣助,沉聲問道。

“本將就是松浦廣助,你是何人?”松浦廣助聞言不由得怔了一下,驚訝地發現眼前這個明軍將領的倭語竟然說的十分好,如果不是身穿明軍服飾的話他絕對以爲此人是倭國人。

“這是我們大明的忠王爺!”這時,立在李雲天身後的一名武官沉聲說道,用倭語點明瞭李雲天的身份。

“忠……忠王?你是大明的忠王!”松浦廣助聞言怔了一下,隨後一臉震驚地望着李雲天,雖然他從沒有見過李雲天但李雲天的威名從十幾年前平定海上倭寇和擊潰薩摩藩時就已經傳遍了倭國。

再加上後來擊敗了帖木兒帝國和北元聯軍,以及聯合帖木兒帝國和拜占庭帝國瓜分了奧斯曼帝國,這些事情把李雲天的名望推到了一個新的頂點。

隨着講武堂與倭國貿易的蓬勃發展,大明這些年來所打的勝仗也源源不斷地傳到了倭國,不僅松浦廣助這樣的地方貴族知道那些勝仗,就連普通的百姓也都清楚,由此可見講武堂對倭國滲透的成功。

“本王知道你們的人馬已經全折在了這裡,松浦太郎的手裡已經沒有多少兵力。”

李雲天面無表情地望着松浦廣助說道,“上天有好生之德,本王不願意再開殺戒,屆時受害的還是百姓。”

“因此,本王決定給松浦太郎一個機會,只要他率衆投降的話那麼本王可以保證你們松浦家的人身和財產安全。”說着,李雲天提出了一個誘人的條件來。

之所以說這個條件“誘人”,是因爲按照倭國的規矩像松浦太郎這樣的戰敗者將失去包括性命在內的一切,李雲天的條件很顯然無比誘惑。

“我家主公絕對不會投降的。”雖然如此但松浦廣助的眉頭卻皺了起來,投降對於松浦太郎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恥辱,將名譽掃地。

說到底,松浦廣助畢竟是太宰府的大貳,這與大內政弘不同,使得他的身上多出了一副無形的枷鎖,令他無法向李雲天投降。

“事在人爲!”李雲天聞言沉吟了一下,開口向與松浦廣助說道,“本王放你回去,你把本王的條件告訴松浦太郎,何去何從由他決定。”

松浦廣助聞言頓時顯得頗爲驚訝,沒想到李雲天竟然要放他走,不過轉念一想他的心裡就充滿了苦澀,松浦軍的主力已經在剛纔的戰鬥中被明軍擊潰,現在松浦太郎手中已經沒有多少兵力,李雲天根本就不怕他能招惹來什麼麻煩。

大內政弘暗地裡不由得搖了搖頭,其實從松浦廣助戰敗的那一刻起松浦太郎的命運就已經註定了,他唯有用一死才能爲此次戰敗負責。

果然,松浦廣助被放回去不久太宰府就傳來了松浦太郎刨腹自殺的消息,松浦廣助在砍下了松浦太郎的腦袋後在其屍體旁自盡。

松浦太郎死前下達了嚮明軍投降的命令,隨着松浦廣助所率一萬五千人全軍覆沒,他已經沒有辦法阻擋辦法阻擋明軍前進的步伐,唯有選擇自盡來了結此事,告訴外界他並不是一個貪生怕死之徒。

李雲天隨後率軍進入了肥前,當他在衆人的簇擁下跨進太宰府院門的時候,山口惠子消滅了肥後藩的部隊整頓手裡的兵馬後趕往太宰府與李雲天會合,九州島的局勢已經穩定了下來。

直到九州島一名豐後藩的武士冒死划着小船渡海趕到了本州島,本州島的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才驚訝地得知了明軍已經攻佔了九州島一事,先前他們根本就沒有得到絲毫的消息。

這一下,本州島上處於對峙之勢的東軍和西軍頓時就炸了鍋,誰能想到在對方對峙的關鍵時期竟然會發生如此離奇的事情。

萬般無奈下,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唯有擱下彼此間的糾葛到京都商議對策,畢竟雙方之間的爭鬥只是內部矛盾而已,而大明來襲可是與他們生死存亡有關。

不過,就在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兩人在京都會面的同時,接到了李雲天派人送給幕府將軍足利義仁正統帝所頒下的國書,叱責倭國庇護對馬島上的倭寇,不僅無視大明的禁令而且還使得大明沿海百姓受到了襲擾。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大明沿海百姓”指的是併入大明的朝鮮國沿海人氏,倭寇爲了生存自然要登陸掠奪,相對於路程遙遠的大明本土朝鮮國無疑是他們的最佳去處。

由於朝鮮國併入大明的時間並不長,故而沒有辦法對倭寇形成有效的預防。

另外,倭國東軍和西軍之間戰亂也使得倭寇們放棄了襲擾九州島,轉而把生活逐漸變得安定的朝鮮國沿海,這使得朝鮮沿海的倭亂辦得比較嚴重。

而隨着東軍和西軍的戰亂,不少生計無望的倭人投靠了倭寇,說的倭寇的數量直線上升。

無論是細川勝元還是山名持豐都忙着擊敗對方,因此他們哪裡有心思對付倭寇的事情,故而對正統帝的這份國書是無言以對,暗自苦笑。

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就在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爲如何應戰而傷腦筋的時候,又一個壞消息傳了過來,四國島陷入了明軍的手裡,這使得倭國四島有兩個已經被明軍控制。

而且,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已經收到了消息,從出水港和山口港登陸的明軍陸軍正在向本州島的長門和周防地區集結。

從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所掌握的情報來看,此次明軍集結的陸軍兵力超過了十萬,如果再加上強大的水師,以及水師運送的明軍登陸部隊,那麼明軍的總兵力應該達到了二十萬。

尤爲重要的一點,此次向本州發難的不僅有明軍,山口惠子和大內政弘等投靠了大明的地方守護大名也派軍參戰,屆時本州的倭軍將承受巨大的壓力。

可以想象的是,大內政弘等投靠大明的大名爲了將來的打算肯定會不遺餘力地進攻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的人,以求獲得戰功。

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自然不會坐以待斃,連忙緊急動員本州和北海道的倭人入伍參戰,一時間本州和北海道雞飛狗跳,那些青壯年倭人都被強行徵走參軍。

於是,在東拼西湊之下,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竟然聚集了三十萬的兵力,與之付出的代價是本州和北海道的農活只能扔給女人們。

原本,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還在擔心李雲天在兩人籌集部隊的時候發動進攻,可出乎兩人的意料,明軍在他們徵集兵員的時候竟然按兵不動絲毫沒有進攻的意思,這使得他們有充足的時間籌集兵力。

當然了,明軍在這段時間裡也不會閒着,相繼剿滅了九州島和四國島那些不肯投降的大小勢力,鞏固了九州島和四國島的局面。

李雲天自然不怕跟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打持久戰,他爲了這一天準備了近二十年,有着充足的軍需物資跟他們耗着。

這正是李雲天用來對付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的一個戰略,兩人籌集了如此多的兵力後勤補給肯定跟不上,因此只要拖到他們沒有了糧食,那麼屆時必將不戰自潰,主動權會握在李雲天的手裡。

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開始還不清楚明軍爲何不進攻,以爲明軍在大力平定九州島和四國島的那些反抗勢力,這使得兩人暗中鬆了一口氣,以爲給籌軍爭取了時間。

可是隨着冬季來臨,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不得不把精力放在了後勤補給上,兩人發現軍隊每天的消耗驚人,唯有四處籌集。

所謂的籌集自然是搶奪百姓的口糧了,這使得本州和北海道地面上的倭人百姓怨聲載道,苦不堪言。

直到這個時候,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才意識到了李雲天的意圖,原來是想要用後勤補給來拖垮他們,因此兩人決定開春後就與明軍決戰,否則他們薄弱的後勤就要崩潰了,後果將不堪設想。

第1162章 母子相認第203章 權臣之道第1080章 費盡心機第1459章 得償所願第990章 西域舞姬第535章 曉以利害第403章 太后賜婚第776章 犀利反擊第861章 愛才之心第242章 誘導第681章 勸降第1012章 石破天驚第727章 各持己見第743章 事務紛繁第105章 連戰連捷第371章 負隅頑抗第704章 雪中送炭第260章 顛倒黑白第860章 皇族子弟第1329章 保媒第201章 虛驚一場第567章 花魁大會第1123章 輕重緩急第91章 兩淮都轉鹽運使司第600章 拋磚引玉第1138章 明智之舉第1402章 此地無銀三百兩第52章 酒樓衝突第1138章 明智之舉第493章 敷衍第1134章 勝者爲王第350章 扭轉戰局第100章 點到爲止第33章 大獲全勝第1376章 委曲求全第218章 攜手與共第638章 請纓出戰第150章 繞行第523章 探查底細第854章 進封王爵第1183章 真相漸白第984章 彎刀之爭第379章 陪審第178章 明新報第792章 有備而來第99章 揭穿謊言第236章 待價而沽第861章 愛才之心第1432章 風輕雲淡第381章 整編新軍第688章 一言九鼎第804章 得以印證第1201章 恩威並施第1215章 禮尚往來第729章 揚眉吐氣第687章 離間第1454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974章 證供確鑿第669章 開原城第24章 知己知彼第1196章 意在沛公第627章 成人之美第945章 皆大歡喜第329章 先禮後兵第972章 暗自慶幸第1291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1章 命懸一線第386章 秘密武器第1265章 意外驚喜第276章 不解之緣第494章 攻其不備第315章 殺雞駭猴第217章 緣由天生第283章 百密一疏第930章 主持公道第1320章 圖窮匕見第647章 借道第663章 兩粒妙棋第19章 逆轉第1103章 栽贓陷害第1232章 弄巧成拙第939章 打探虛實第898章 暗探密報第861章 愛才之心第301章 示敵以弱第1337章 第一千三白 美夢成真第92章 刁難第1403章 懸賞徹查第1140章 目光長遠第74章 理清頭緒第358章 下馬威第45章 風雨欲來第1074章 收攏民心第1215章 禮尚往來第749章 帝王之憂第560章 四兩撥千斤第337章 怒斥第144章 執迷不悟第273章 顧忌第300章 密奏
第1162章 母子相認第203章 權臣之道第1080章 費盡心機第1459章 得償所願第990章 西域舞姬第535章 曉以利害第403章 太后賜婚第776章 犀利反擊第861章 愛才之心第242章 誘導第681章 勸降第1012章 石破天驚第727章 各持己見第743章 事務紛繁第105章 連戰連捷第371章 負隅頑抗第704章 雪中送炭第260章 顛倒黑白第860章 皇族子弟第1329章 保媒第201章 虛驚一場第567章 花魁大會第1123章 輕重緩急第91章 兩淮都轉鹽運使司第600章 拋磚引玉第1138章 明智之舉第1402章 此地無銀三百兩第52章 酒樓衝突第1138章 明智之舉第493章 敷衍第1134章 勝者爲王第350章 扭轉戰局第100章 點到爲止第33章 大獲全勝第1376章 委曲求全第218章 攜手與共第638章 請纓出戰第150章 繞行第523章 探查底細第854章 進封王爵第1183章 真相漸白第984章 彎刀之爭第379章 陪審第178章 明新報第792章 有備而來第99章 揭穿謊言第236章 待價而沽第861章 愛才之心第1432章 風輕雲淡第381章 整編新軍第688章 一言九鼎第804章 得以印證第1201章 恩威並施第1215章 禮尚往來第729章 揚眉吐氣第687章 離間第1454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974章 證供確鑿第669章 開原城第24章 知己知彼第1196章 意在沛公第627章 成人之美第945章 皆大歡喜第329章 先禮後兵第972章 暗自慶幸第1291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1章 命懸一線第386章 秘密武器第1265章 意外驚喜第276章 不解之緣第494章 攻其不備第315章 殺雞駭猴第217章 緣由天生第283章 百密一疏第930章 主持公道第1320章 圖窮匕見第647章 借道第663章 兩粒妙棋第19章 逆轉第1103章 栽贓陷害第1232章 弄巧成拙第939章 打探虛實第898章 暗探密報第861章 愛才之心第301章 示敵以弱第1337章 第一千三白 美夢成真第92章 刁難第1403章 懸賞徹查第1140章 目光長遠第74章 理清頭緒第358章 下馬威第45章 風雨欲來第1074章 收攏民心第1215章 禮尚往來第749章 帝王之憂第560章 四兩撥千斤第337章 怒斥第144章 執迷不悟第273章 顧忌第300章 密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