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5章 順水推舟

bookmark

“忠王殿下,自從殿下當年剿滅了大明沿海的倭寇後,那些倭寇就流竄到了我國南部海域,爲禍甚烈!”

在李雲天目光如炬的注視下,李珦知道他必須要回答李雲天的這個問題,因此沉吟了一下後無不謹慎地說道,“主上殿下在世時曾派軍前去剿滅,可惜對方不僅兇悍而且狡猾,乘船來去如風因此使得圍剿失利。?”

“這些年來,倭寇的勢力逐漸坐大,我國南方沿海多地受其襲擾可謂苦不堪言。究其原因,倭寇聚集的對馬島被倭國佔據,暗中支持倭寇,故而使得倭寇有恃無恐。”

說着,李珦的神色變得凝重,站起來向李雲天一躬身,鄭重其事地說道,“不瞞王爺,下官爲了躲避首陽大君的追殺確實與倭寇有過接觸,但那只是爲了自保的權宜之計而已,望王爺恕罪。”

“倭寇不僅是大明也是你們朝鮮國的禍害,無論如何你與倭寇有所牽連都實屬不智,此事本王會進行詳查。”李雲天聞言微微頷首後不動聲色地向李珦說道,既然李珦承認此事那麼事情就好辦了,省去了不少不必要的麻煩。

“世子,你旅途勞累先回去歇息,需要你的時候本王會派人前去通傳。”李雲天現在不想把倭寇的事情攪和進來,隨後結束了此次與李珦的會面。

李珦禁不住鬆了一口氣,向李雲天躬身行禮後快步離去,他無論如何都想不到李雲天竟然會提到倭寇,着實出乎了他的意料。

雖然李珦走了,但他所說的證人則留了下來,是一些景福宮的宮女和宦官,當日跟隨李珦一同逃出了漢城。

首陽大君府。

“哼,李珦竟然想要用那些人來扳倒本大君,簡直就是癡人妄想,這樣的證人本大君有的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李瑈已經得知李珦去講武堂漢城司務處拜見李雲天一事,也知道李珦向李雲天提供了證人,一臉不屑地向在座的崔禮和安津等人說道。

這樣的證人李雲天進入漢城後李瑈也提供過,除了景福宮的宮女宦官外還有城裡的百姓,不過李雲天好像對這些證人都不怎麼在意,原因很簡單,他們跟李瑈的關係太過密切。

因此,李瑈知道李珦打錯了如意算盤,既然李雲天不相信他的話那麼同樣也不會信任李珦找來的那些人。

“大君,下官聽說世子殿下與南方的倭寇來往密切,依下官來看咱們可以在這件事情上做做文章,忠王殿下最爲痛恨的就是倭寇,去年差一點就死在倭寇手裡。”

崔禮聞言沉吟了一下,開口向李瑈說道,李瑈既然跑去了全羅道那麼肯定會與倭寇有所交集,否則豈能安然待在那裡。

再者說了,有情報證實倭寇加入了李瑈和李珦手下軍隊的交戰,協助李珦的軍隊與李瑈麾下的士兵對抗,這足以表明李珦於倭寇之間有着秘密協議,要不然倭寇豈會如此賣力幫他?

“本大君也是此意。”李瑈聞言不由得點了點頭,認爲崔禮此舉將給李珦帶來不小的麻煩。

“大君,近來下面的官員有些抱怨,明軍在發放救濟的時候太過苛刻,不允許地方官員插手,使得他們無所事事只能在賑濟現場白白等待,您看是不是跟忠王殿下說說,這種發放賑濟的小事根本就不用勞動明軍,我們自己來即可。”

這時,有一位官員忍不住插了一句,似乎對明軍親自發放賑濟物資感到有些不滿,這樣一來地方上的那些官員就無法從中上下其手撈取好處,進而也就沒有資金給漢城的那些高官送禮。

“忠王爺來之前已經說過,這樣做是爲了使得朝鮮國的百姓都能安然得到度過此次災荒的糧食,吩咐下去讓下面的官員都收斂起來,千萬別在這個時候惹事生非,否則即便是本大君也救不了他們。”

李瑈自然清楚下面那些地方官員的花花腸子,因此沉吟了一下後神色嚴肅地提醒在座的衆位官員,在那些官員的眼中大明朝廷這次運來的救援物資就是一大塊香噴噴的肥肉,誰都想着上前咬上一口,可如此一來就正好撞在了李雲天的槍口上。

那些地方官員原本還想着收買拉攏負責發放物資的大明官吏,結果發現那些人油鹽不進,行事古板,根本就不與其同流合污。

望着那些白花花的大米被百姓們興高采烈地領頭,那些地方官們禁不住感到一陣陣的肉疼,本來這些東西都應該是他們的纔對。

雖然那些地方官感到不滿但也無可奈何,畢竟這些救濟物資都是大明撥付的,再加上負責發放的大名官吏全部將其發放給了百姓,所以他們唯有向漢城的官員們訴苦。

“大君,下官覺得那些救濟應該分爲兩部分,不能都發給百姓,否則地方衙門將無法運轉。”李瑈的話音落後,現場一名頭髮花白的瘦高個官員伸手捋了一下胸前的長鬚後說道。

朝鮮國的饑荒不僅使得百姓們食不果腹,也令各地的地方衙門瀕臨崩潰,很多地方已經因爲缺糧而停止了運轉,畢竟衙門裡的官吏和差役也是要吃飯的。

按照李雲天的計劃,負責發放糧食的大明官吏按照當地的人頭數來發放賑濟物資,只區分成年人與未成年人、男人與女人,與身份無關。

換句話來說,那些地方官吏以及地方豪族所領取的賑濟物資與普通百姓一樣。

這或許沒什麼,但衙門運轉的資金早已經斷絕,還欠下了不少的外債,朝鮮國各地地方衙門正盼着用大明的這批救援物資來填補各自的財政窟窿,可李雲天的那道由大明官吏負責發放賑濟物資的命令卻摔破了他們的如意算盤。

歸根結底,朝鮮國實在是太窮了,不僅缺少糧食還缺少資金,而這一切目前都只能向大明求助。

“大君,下官也覺得此事有待商榷,忠王爺初來乍到不了解咱們朝鮮國的形勢,如果不能使得地方衙門正常運轉的話,那麼那些百姓依然無法過上安穩的生活。”等那名頭髮花白的瘦高個官員話音落後,崔禮隨即表示了贊同,認爲李瑈應該想辦法解決地方衙門所面臨的困局。

“大君,兩位大人言之在理,現在各地地方官都在關注着大君與世子殿下,如果大君能確保地方衙門正常運作,想必那些地方官員對大君會另眼相待。”崔禮的話音落後,安津也表明了自己的意見,暗示李瑈現在要爭取民心。

“既然如此,那麼本大君就去拜見忠王殿下。”李瑈聞言不由得微微頷首,如果能趕在李珦之前使得大明能提供一筆資金支援朝鮮國地方衙門的運作,那麼他的風頭無疑將會蓋過李珦,這對以後繼承王位大有裨益。

出乎李瑈的意料,當他前去拜見李雲天道明瞭朝鮮國地方衙門所遇到的困境後,李雲天並沒有覺得麻煩或者爲難,當即就表示可以給朝鮮國地方衙門撥付一筆款項供其運轉。

不過,李雲天有一個條件,那就是這筆款項必須處於大明官吏的監督下,其使用情況受到大明官吏的監管,一旦發生有人中飽私囊或者以權謀私就會對此進行嚴懲。

雖然李瑈不願意看見李雲天的附加條件,但他哪裡有跟李雲天討價還價的資格,因此一口就答應了下來。

因此按照李雲天的安排,那些到朝鮮國各地前去發放救濟物資的大明官吏也將肩負起監管給地方衙門資金的使用情形,換句說來說地方衙門要想拿錢的話首先要寫申請,經過審覈後那些大明官吏纔會給錢。

值得一提的是,那些被李雲天派去朝鮮國各地執行賑濟任務的官吏和士兵,很多人基本上都出身於遼東的朝鮮族,又或者會說朝鮮語,因此不會存在語言方向的障礙,這樣一來就避免了很多人爲因素的干擾。

實際上,這些前去朝鮮國的哥執行賑濟任務的大明官吏和士兵除了賑濟百姓外,還負責收集當地的情報,例如戶籍數、田地畝數等等,如果不是這次內亂的話李雲天還真的沒有如此好的機會光明正大地獲取這些信息。

六月中旬的一天上午,李雲天在講武堂漢城司務處後院的涼亭裡悠閒地與紅鸞對弈。

自從來到朝鮮國後李雲天的日子就過得無比輕鬆,手頭沒有了紛繁複雜的事務,他覺得這次朝鮮國之行可以當成是一次海外休假。

“王爺,剛纔得到的消息,朝鮮國世子李珦的儀仗在路上受到襲擊,李珦手臂上中了一刀,已經被手下的人護送回到了住處!”

忽然,雲娜急匆匆地快步走來,向李雲天一拱手後嬌聲說道,“刺客已經悉數死亡,有的死於交戰,有的吞毒自盡!”

“噢?”李雲天聞言眉頭微微皺了皺,臉上浮現出一絲驚訝的神色,他並沒有從崔禮那裡得到李瑈派人刺殺李珦的消息,況且這樣做十分愚蠢即便李珦死了李瑈也不會得到什麼好處。

是李珦的苦肉計?還是其他人而爲?李雲天有些心不在焉地把玩着手裡拿着一顆棋子,對於李珦遇刺一事感到非常意外。 wWW●ttka n●c o

“你去看看李珦,看看他傷勢如何。”片刻之後,李雲天伸手在棋盤上放下了手裡的棋子,不動聲色地吩咐雲娜,看來漢城的事情變得越來越有意思了。

第1445章 風雨欲來第235章 移禍江東第1365章 未雨綢繆第1339章 分權制衡第1425章 當衆拽走第1015章 得意忘形第703章 驚喜交加第638章 請纓出戰第1186章 公審第982章 故地重遊第1435章 調兵遣將第685章 調虎離山第530章 真假難辨第792章 有備而來第745章 南北雍之爭第917章 番王拜見第433章 心意已決第1418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1348章 救人之策第1055章 城中奸細第695章 先見之明第73章 案發現場第216章 禍不單行第288章 一錘定音第325章 未雨綢繆第1333章 心照不宣第422章 走私商第549章 用心良苦第224章 無中生有第430章 土司第218章 攜手與共第68章 打情罵俏第295章 暗藏玄機第71章 過猶不及第334章 強搶民女第1148章 左都御史第959章 一個驚喜第799章 緩兵之計第1268章 得失難料第132章 感觸頗深第102章 近鄉情怯第1322章 步步爲營第685章 調虎離山第467章 欲擒故縱第231章 東躲西藏第1062章 分兵偷襲第462章 寸步不讓第786章 勢在必得第67章 水落石出第593章 浮現端倪第488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1151章 慎重處置第1112章 關鍵援兵第104章 輕取次關第1026章 深夜平叛第207章 天子之怒第245章 驚人真相第958章 將功贖罪第730章 談判第1452章 說服第654章 冒死上告第229章 李代桃僵第352章 身份尊貴的隨從第1443章 身世之謎第551章 見財起意第1401章 按部就班第615章 關外烽煙第1070章 仇恨第1003章 疑惑不解第768章 泣血控訴第428章 屯糧第88章 繞不開的姻緣第1322章 步步爲營第562章 不速之客第499章 海關的雛形第554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307章 自取其辱第185章 貼錢查案第942章 兩全之策第1288章 封疆大吏第1324章 謊言的代價第1421章 孤注一擲第248章 功虧一簣第1317章 義禁府公審第574章 報恩第132章 感觸頗深第1195章 項莊舞劍第1263章 姜太公釣魚第67章 水落石出第1450章 齊頭並進第282章 環環相扣第541章 狡兔三窟第519章 另有隱情第529章 三堂會審第1282章 義憤填膺第1201章 恩威並施第1330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1294章 探聽虛實第1049章 敲山震虎第142章 御史之權
第1445章 風雨欲來第235章 移禍江東第1365章 未雨綢繆第1339章 分權制衡第1425章 當衆拽走第1015章 得意忘形第703章 驚喜交加第638章 請纓出戰第1186章 公審第982章 故地重遊第1435章 調兵遣將第685章 調虎離山第530章 真假難辨第792章 有備而來第745章 南北雍之爭第917章 番王拜見第433章 心意已決第1418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1348章 救人之策第1055章 城中奸細第695章 先見之明第73章 案發現場第216章 禍不單行第288章 一錘定音第325章 未雨綢繆第1333章 心照不宣第422章 走私商第549章 用心良苦第224章 無中生有第430章 土司第218章 攜手與共第68章 打情罵俏第295章 暗藏玄機第71章 過猶不及第334章 強搶民女第1148章 左都御史第959章 一個驚喜第799章 緩兵之計第1268章 得失難料第132章 感觸頗深第102章 近鄉情怯第1322章 步步爲營第685章 調虎離山第467章 欲擒故縱第231章 東躲西藏第1062章 分兵偷襲第462章 寸步不讓第786章 勢在必得第67章 水落石出第593章 浮現端倪第488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1151章 慎重處置第1112章 關鍵援兵第104章 輕取次關第1026章 深夜平叛第207章 天子之怒第245章 驚人真相第958章 將功贖罪第730章 談判第1452章 說服第654章 冒死上告第229章 李代桃僵第352章 身份尊貴的隨從第1443章 身世之謎第551章 見財起意第1401章 按部就班第615章 關外烽煙第1070章 仇恨第1003章 疑惑不解第768章 泣血控訴第428章 屯糧第88章 繞不開的姻緣第1322章 步步爲營第562章 不速之客第499章 海關的雛形第554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307章 自取其辱第185章 貼錢查案第942章 兩全之策第1288章 封疆大吏第1324章 謊言的代價第1421章 孤注一擲第248章 功虧一簣第1317章 義禁府公審第574章 報恩第132章 感觸頗深第1195章 項莊舞劍第1263章 姜太公釣魚第67章 水落石出第1450章 齊頭並進第282章 環環相扣第541章 狡兔三窟第519章 另有隱情第529章 三堂會審第1282章 義憤填膺第1201章 恩威並施第1330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1294章 探聽虛實第1049章 敲山震虎第142章 御史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