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記

雜記

1.至尊高處,不過一片荒蕪出處

很有美感的一首歌《非君莫屬》,我覺得很適合康熙和太子,嗯,也很適合四八,網上有禛禩版的,唱的很好,下面是歌詞(來自共君一醉一陶然的廢柴歌詞大集合)

曲:天龍八部·蒼山詞:陶然

唸白:癡情到頭終白骨,山盟依舊人紛飛。情關不過一寸地,相思耗盡兩處灰。

唱:箭出即註定離別的命數

雙雄逐鹿慘烈落帷幕

卻嘆千山暮雪覆徒留斷情物

悔方知非君莫屬

人去始明瞭情深已入骨

龍騰蛟舞誰能放開手

只恨獨守連理樹幾歲幾榮枯

幸不幸皆非君莫屬

天子路 絕地紀匡諸侯。

至尊高處不過萬里荒蕪

相思盡處失歸途悵然陌路

回顧終究非君莫屬

2.康熙對待皇子們的病

康熙十四年(1675年)二月,四歲的大阿哥胤禔出痘,康熙也是輟朝九日專門護理,要知道,這時候是三藩之亂最爲困難的時候。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康熙帶皇子們出古北口行圍打獵時,大阿哥胤禔不慎從馬上掉下,肩膀受傷。康熙得知後,立刻命令隨扈人員和大部分軍隊近六萬人停止行進,暫時駐留原地,直到十天後胤禔的臂傷基本痊癒,行圍隊伍才繼續前進。還有一次,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六月康熙出巡塞外的時候,八歲的四阿哥胤禛突然患上痢疾,康熙聽後便決定立即趕回京師,並親自安排四阿哥的治療事宜。

康熙十七年(1678年)冬,平定三藩戰爭正在緊張的進行當中時,剛滿五歲的胤礽出痘(即天花,當時滿人對天花抵抗力特別差,據說順治就是出天花而死,而康熙也是因爲出痘成功才被定爲皇帝),康熙對此極爲重視,在衆多軍機政務亟待處理的情況下,仍舊輟朝十二天,守在胤礽的身邊專心護理,直到胤礽平安出痘。事後,康熙還特意派官員到圜丘、太廟和社稷致祭,以感謝祖先和上天之恩,並對治療胤礽痘症的人員大加賞賜。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九月底,康熙帶着胤礽、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等人南巡,一行人到達山東德州的時候,胤礽突然患病。爲了給胤礽治病,康熙改變了繼續南行的計劃,在德州臨時停留了十幾天,還特意把當時太子黨的首領索額圖(胤礽的外叔公,當時因爲結黨被發現而被迫退休在家)叫來陪侍。

3.康熙爲何廢太子(轉自鳳凰網)

我認爲說的很詳細,在我的文中,太子還不是太明白爲什麼康熙會廢他

胤礽的“不孝”、“不仁”確有其事,可也不無誇大之嫌,黃鴻壽所著的《清史紀事本末》卷24中就說太子胤礽“性仁弱、爲政務寬大”,這本書寫成於民國年間,因爲不受清朝文字獄的干預,所以,有些內容與清代官修本史書有很大的不同。而且我們從上面列舉的一些事實可以看出,胤礽“不仁”的總根子也不在胤礽身上,而是因爲康熙自身榜樣力量不夠或者疏於教導所致,再者,胤礽身上的這些個毛病其他皇子同樣具備,如果以此作爲廢除胤礽的根據,那麼其他皇子在同樣的根據下也一樣沒有即立的資格。

由此可見,胤礽太子地位的丟失並不是完全因爲所謂的“不孝”、“不仁”,更不是什麼“聽信匪人”,其根本癥結在於胤礽的權勢、聲望已經嚴重地影響到了康熙的大權獨攬,同時作爲法定繼承人的胤礽缺乏足夠的政治經驗應對各種複雜的形勢、缺乏足夠的耐心和韌性。因而,在康熙以及其他皇子的雙重打丨壓下,胤礽第一次丟掉了皇太子的權杖。

有關康熙忌憚皇太子胤礽的權勢、聲望的例子雖然沒有在直接指斥胤礽的諭旨中大面積地流露,但有些旁證可以作爲間接的證據說明此事。就在胤礽第一次被廢不久,皇八子胤禩有企圖謀取皇太子的意圖進而被康熙察覺,康熙指責胤禩說:“八阿哥到處妄博虛名,凡朕所寬宥及所施恩澤處,俱歸功於己。人皆稱之,朕何爲者?是又出一皇太子矣。”如果撇去康熙話裡話外的指責語氣,我們不難看出“人皆稱之”纔是康熙最爲擔心的地方,而把“人皆稱之”的胤禩看做是“又出一皇太子矣”則可以從側面看出胤礽當年的聲望。康熙作爲有着執政幾十年經驗的大□者對於這樣的“大權旁落”的現象或者蛛絲馬跡顯然不能予以長期的容忍,關於“嗜權、抓權、戀權”這一點,康熙並不諱言,他說過:“大權所在,何得分毫假人”、“天下大權唯一人操之,不可旁落”,即便是到了他的晚年即清康熙五十六年的“自我總結”中也繼續予以流露,他說:“死生常理,朕所不諱,惟是天下大權,當統於一。”也就是說在康熙看來生死都已經不在他的視野之內,而唯獨大權的掌握則必須明確,只要他在位一日,就要掌權一日,政治生命遠要比肉體生命更爲“貴重”。康熙說這些話的時候距離他去世已經只有5年了,也就是說直到他生命的最後歲月裡,他牽掛的仍舊是權力的歸屬問題。就這點而言,康熙與歷史上執政超過30年的幾個□者並無二致,例如漢武帝劉徹、吳大帝孫權、元世祖忽必烈等。

爲了削弱皇太子對帝位的威脅,康熙早在第一次廢太子的10年前就着手做了一些準備。清康熙三十七年,第一次大封諸子,冊封皇長子胤禔爲多羅直郡王;皇三子胤祉爲多羅誠郡王;皇四子胤禛(雍正)、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佑、皇八子胤禩爲多羅貝勒。這次封爵雖然是按照年齡順序冊封,可還是體現了康熙對上述諸子的喜愛程度,在受封的幾個兒子中,長子胤禔、三子胤祉、八子胤禩當時很爲得寵,法國傳教士白晉如此描繪皇長子胤禔,他說:“皇上特別寵愛這個皇子,這個皇子確實很可愛。”胤禔在冊封郡王之前已經開始參與政務、軍事等一系列活動了,例如他曾經和伯父裕親王福全統領大軍征討噶爾丹,還曾經和索額圖等人去同俄羅斯談判。康熙對於這位長子曾經寄予了不小的希望,但是,胤禔不能體察乃父的苦心,卻到處擺出皇長子的架子,就在他隨同伯父福全征討噶爾丹時,就因爲他不能很好地協調他與伯父之間的副手之於統帥的關係以至於造成將帥不和、軍心混亂。康熙雖然對胤禔的做法表示了很大的不滿,但仍舊袒護他,康熙故作嚴厲地呵斥胤禔說:“裕親王系汝伯父,議政王大臣取供時,汝若與裕親王稍有異同,朕必置汝於法,斷不姑容。”身爲康熙的兄長,寬厚的福全知道康熙這番“大義滅親”的議論後,很快就把全部責任一人承擔了起來,從而達到了康熙保存皇長子顏面的目的。皇八子胤禩顯然比乃兄更有心計,他在康熙朝始終獲得“賢者”的美名,以“頗有識量”著稱,康熙在第一次廢太子前後,對胤禩比較看重。皇三子胤祉則是以“學者”的面孔出現,清康熙五十二年,胤祉奉命修輯有關律呂、算法一類的圖書,書成後康熙賜名《律歷淵源》,此後胤祉還編輯完成了《古今圖書集成》,封建統治者歷來以“文治武功”整合天下,如今康熙看到自己的兒子在“文治”方面所取得的不俗的成就自然喜出望外。後來胤祉的門人孟光祖到外面招搖被揭發、處決時,康熙還專門給有關人打招呼袒護胤祉說:“每日與三阿哥(胤祉)一處修書,若有此事,即當以身命保之。”孟光祖不過是一個僕從,居然能夠打着皇三子的旗號向督撫大員吆三喝四,這足以說明胤祉當時在老皇帝心目中的地位。

作爲皇太子的胤礽對老皇帝寵任自己的兄弟們很警覺,可他沒有從正面吸取教訓,反而大起逆反心理。他曾揚言說:“古今天下,豈有四十年太子乎?”不管這句話是不是牢騷話,都很容易給他的對立面製造傾陷他的口實。胤礽的服用盡管是康熙批准可以“超標準”一些,可作爲嗣子理應知道遜避,但胤礽我行我素,連漢族官員都有些看不下去,大學士李光地就說過:“起居服物一同帝制,到底不妥。”不僅如此,胤礽在一些小事上也缺乏細緻入微的料理,徒增康熙的反感。康熙在他的封建大家庭裡面素以“孝友慈愛”著稱,他對祖母、嫡母以及對兄弟子侄都較之清代的其他帝王態度尊敬、良善、和藹。特別是他對諸皇子的感情格外不同,所以,他也就希望兒子們對他也是一樣的孝順、尊敬。可是,作爲愛子的胤礽,在送給乃父的物品的包裝上卻馬馬虎虎、敷衍了事。而此前康熙送給兒子的東西在送走之前都是康熙本人親自查看包裝的,這一強烈的對比在康熙心中引起的不滿可想而知。後來,康熙惱火地警告胤礽說:“若完好送到則已,若又有破損,嗣後勿得再送。”

胤礽不以爲意,清康熙四十二年,老皇帝一舉逮捕索額圖這個“□”的謀主,這已經是對皇太子的信任的基本動搖,但這仍舊沒有喚醒皇太子胤礽本人,他幾十年的皇太子的優越地位讓他在政治上變得越來越目光短淺、麻木不仁,終於在清康熙四十七年夏爆發了第一次導致他淪落的大危機。

清康熙四十七年夏,老皇帝出巡塞外,皇太子胤礽、皇長子胤禔、皇十三子胤祥等隨行。皇十八子胤衸突患惡症,康熙心急如焚,可作爲太子的胤礽則有些心不在焉,這無疑是給康熙積怒已久的內心火上澆油,康熙厲聲指斥胤礽的“不仁”,胤礽大概覺得乃父“小題大做”、“借題發揮”,所以,非但沒有恭順地認錯,反而藉此毆打侍衛泄憤。而每到晚間,胤礽就在康熙的帳篷外面轉來轉去,還通過縫隙向內窺視,這讓康熙大爲驚恐,他後來說:“朕未卜今日被鴆、明日遇害,晝夜戒慎不寧。”此即著名的“帳殿夜警”事件。其實有關康熙對胤礽的這個“圖謀害父”的指責後來連康熙自己也否定了,胤礽後來請求看押他的皇長子胤禔、胤禛(雍正)向康熙轉達一句話那就是“皇父若說我別樣的不是,事事都有,只是弒逆的事,我實無此心”。康熙聽到胤禔等人的奏報還稱讚他們奏得對,並把胤礽身上的鎖鏈也去掉了,這說明康熙當時所說的懷疑太子有“謀害”的企圖也是出於一時的憤怒和誤聽人言所致。既是“誤聽人言”,康熙又是誤聽了誰的話導致他得出那麼決絕的結論呢?清康熙四十七年這次的出巡,老皇帝帶領了七個兒子隨行,包括太子、長子胤禔、十三子胤祥、十五子胤禑、十六子胤祿、十七子胤禮、十八子胤衸,這裡面成年的皇子包括皇太子、皇長子和皇十三子。其中皇長子胤禔和皇十三子胤祥曾經多次負責過康熙出巡時的安全保衛工作,此次當然也不例外,“命直郡王善護朕躬(指康熙)”,說明胤禔是康熙這次出巡的首席安全保衛者,皇太子胤礽所謂的“窺測”、“窺視”等動作自然也就是、只能是由皇長子胤禔向康熙彙報。雖然康熙後來對胤禔大加指責乃至最終廢掉了他,可不等於這時已經不再信任他,否則怎麼解釋康熙令他負責安全保衛呢?有的清史研究者還認爲皇十三子胤祥也參與了這次密告皇太子“帳殿夜警”的活動,從後來胤祥遭受圈禁由此在康熙朝一蹶不振的態勢看,應該不排除這種可能。總之,康熙對於胤禔等人的彙報很重視,聯繫到他對胤礽二十多年來的看法和積怨,他認爲太子可能有不利於他的舉動,所以,他當機立斷,決定立刻廢除太子。康熙在當年的九月四日回京途中召集王公大臣當衆宣佈廢除太子胤礽,隨即就將其羈押,並且殺掉了索額圖的兩個兒子。第一次廢太子把康熙晚年圍繞儲位開展的爭鬥推向了新的□。

插入書籤

作者有話要說:這章原本是發錯的,我又不想一直鎖着,就改成這個樣子了,不想看的可以隨意跳過,正文在下面

離魂新生重病昏迷小番外重生兄弟愛子母親心結三藩妙語談心出宮叔公重生兄弟講學南巡三景山騎射地動震後胤禔宮鬥康熙孝莊相依宮宴彆扭南巡一凌普容若震後重生兄弟第39章盡路疼寵父子盡路愛子雜記愛子重生兄弟冰消毓慶讀書小番外冰消毓慶地動冰消毓慶五臺後宮胤禛震後後宮胤禛昏迷沙俄五臺地動講學生辰小番外重生兄弟震後沙俄冰消毓慶冰消毓慶胤禔宮鬥生辰冰消毓慶濃情殤康熙孝莊三藩妙語講學第39章重生兄弟後宮胤禛胤禩談心三藩妙語重生兄弟五臺小番外第39章宮宴彆扭重生兄弟驚雷侍妾談心胤禩昏迷濃情殤盡路雜記小番外盡路後宮胤禛凌普容若小番外景山騎射盡路講學談心講學康熙孝莊重病愛子講學冰消毓慶
離魂新生重病昏迷小番外重生兄弟愛子母親心結三藩妙語談心出宮叔公重生兄弟講學南巡三景山騎射地動震後胤禔宮鬥康熙孝莊相依宮宴彆扭南巡一凌普容若震後重生兄弟第39章盡路疼寵父子盡路愛子雜記愛子重生兄弟冰消毓慶讀書小番外冰消毓慶地動冰消毓慶五臺後宮胤禛震後後宮胤禛昏迷沙俄五臺地動講學生辰小番外重生兄弟震後沙俄冰消毓慶冰消毓慶胤禔宮鬥生辰冰消毓慶濃情殤康熙孝莊三藩妙語講學第39章重生兄弟後宮胤禛胤禩談心三藩妙語重生兄弟五臺小番外第39章宮宴彆扭重生兄弟驚雷侍妾談心胤禩昏迷濃情殤盡路雜記小番外盡路後宮胤禛凌普容若小番外景山騎射盡路講學談心講學康熙孝莊重病愛子講學冰消毓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