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都是武功高強之人,所以並沒有帶侍衛便一同出了門,平常這樣的巡邊一般來說不會有什麼事情發生,在溫順的治下治安還是不錯的。
兩人順着海岸線走着,有捕魚的漁民,也有撿拾貝殼的小孩子,見到溫順都恭恭敬敬的喊一聲溫將軍。但有一個老漢似乎是想說些什麼,但他身邊的妻子拉了拉他的衣服,他又把話嚥了下去。
溫順細心的注意到了這一點,卻不動聲色的觀察着,在海邊勞作的人看起來和平時並沒有什麼不同,可卻好像有一點點不對勁。但他們不願意主動說出來,他也不會強迫着去問,只會仔細的注意着各種反常的地方。
兩人順着海岸線慢慢往前走着,突然從前面傳來一陣嘈雜的聲音:“快跑啊,倭寇來啦,快跑啊!倭寇要上岸啦!”
頓時不管是打魚的漁民,還是在沙灘上玩耍的孩子,都像是被捅了馬蜂窩一樣,慌亂的丟下手中的東西各自往家跑去。
溫順神色一凜,這倭寇什麼時候又上岸了,怎麼沒有人告訴他?他捏緊手中的長刀,和同樣神色嚴肅的李大發對視一眼。
李大發慣用的也是長刀,所以兩個人經常會互相切磋,對對方使用武器的路數也都十分熟悉,而在戰場上的時候,因爲這種熟悉,兩人雙刀配合,反倒能形成以一對十的局面。
二人往前迎去,逆着人流往前走。在村民們還沒有完全回到家中的時候,他們便看到有一艘小船停靠,從船上呼呼呼下來了五個拿着武器的人。
比起村民們的魚叉魚網,他們手中的刀槍看起來更具有威懾力。而這五個人雖然身材矮小,可看那衣服包裹的肌肉就能看出一二,這五人的力氣至少都很大。
那些人像是完全看不到在沙灘上躺着的漁網中的魚似的,他們的目標根本不是搶什麼東西,而是驚嚇,或者是傷害這周遭住着的漁民們。
他們拿着刀,嘰裡呱啦的說着倭國語,漁民們居住的地方雖然隔着大海便是倭國,但對於他們的語言也並不太懂,但溫順和李大發常年和倭國人打交道,聽得懂他們在說什麼。
但就是因爲聽得懂,他們才很生氣。
那幾個人互相交談威嚇的話,大意便是說大蜀國的子民就像等待宰殺的豬仔,早晚有一天大蜀國的一切都會是他們倭國的云云。
其中夾雜着的辱罵和嘲笑聲更顯得刺耳萬分。
更讓溫順觸目驚心的是,他們快速的跑動,追逐着那些身體比較弱的老弱婦孺,時不時威脅的舉起刀,砍在那些毫無招架之力之人的身上。
血色暈染,溫順的眼睛紅了,他加快了腳步,幾乎是要飛奔了起來。有一個倭寇看到他前行,指着他的方向對着同伴說了什麼,登時幾人便哈哈大笑起來。
他們或許以爲這兩個人不過是普通的兵丁,但卻不知道這便是鎮守邊疆讓倭國士兵都聞風喪膽的溫小將軍。
溫順和李大發飛快的往那個方向前行着,那幾個人 不再前行,只是挑釁似的像看瓜切菜一樣收割着普通人的生命。
近了,近了。
溫順高高跳起,高舉起手中的長刀用力劈下,那倭寇用手中的刀擋住,但溫順的力氣之大,也硬是讓他退後了好幾步。
溫順招式未老,又生新招,長刀變換角度,又從斜裡刺了過去。
那倭寇自然是不講什麼道義,另外兩個人看那第一個人應付的有些吃力,便迎上前來,三對一打着溫順,而溫順卻顯得遊刃有餘的樣子。
另外兩個人並不是不想去幫忙,只是後面還有一個馬上就要過來的李大發,他們不得不留着人手對付這個人。
那些受到驚嚇的百姓連忙趁着這個機會逃脫,而之前那個想要說什麼的老漢突然回過頭大叫一聲:“將軍小心些,這些倭國人狡猾無比!”
他娘子狠狠地拽了他一下,拉着他又飛快的走了,便走還便埋怨着:“就你多話!將軍行軍這麼多年,還能栽在這樣的小嘍囉身上不成!可你倒好,咱們日後得小心別惹上麻煩!”
溫順自然聽到了這兩人的話,只能嘆了口氣,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他治下的子民這麼膽小怕麻煩了,也許,他們真的是叫這羣倭國人給嚇怕了。
溫順這樣想着,看那五個人的神色也分外的不爽起來。
李大發應了上來,兩個人幾招之間便把局面調轉,兩個人背對着背,對付着這五個人,後背是安全的,他們就更無所顧忌了。
那五人卻是覺得有些棘手了,這明明看上去用着軍中制式最普通的長刀的兩個人,竟然是這麼難對付,看來這次遇上硬點子了……
不過,他們也並不是全無辦法, 至少眼下人數佔優,而且他們還有後招。
這樣想着,那爲首的人便放出了一個信號彈。溫順神色一凜,這人莫非是在請求增援?那可就麻煩了,眼下應付五個人還算是遊刃有餘,可若是再來個十個八個的,雖然也能拿下,但畢竟得受點傷,收拾起來也很麻煩。
溫順大喊一聲:“大發!加勁兒!”
李大發也迴應的吼了一聲:“是!將軍!”兩個人都同時加強了手上的攻勢,不過是區區五個人,雖然功夫不錯,但也比不上溫順和李大發這樣的在敵羣中出入自由的將軍。
所以兩人加大了攻勢,讓這五人明顯感覺到了有壓力。
但這樣壓着打,同樣讓溫順發現了一件事。
這五個人並不想散漫自由,混混似的海盜,看他們之間的配合和招式之間的契合度,倒像是軍隊裡訓練士兵的作戰方式。
這五個人……並不那麼簡單。
也許,沉寂多年的倭國,又要有異動了。
這樣想着,溫順的眉頭皺的更緊了。
而另一邊李大發也有同樣的感覺,而且他比溫順感覺更加強烈,好歹溫順也是跟在他爹溫老將軍身後打出來的將軍,而李大發卻是實打實的從一個大頭兵,靠兵功一步一步升上來,雖然後來因爲救了溫順才升的這麼高,但之前那些經驗卻是實打實的。
倭國的五個人卻是漸漸受不了這樣的打法了,將軍和小兵,那自然不是一個層次的,再人數有優勢,也不是壓倒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