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進京,需要用炮火開路

“咕咚,咕咚”,“咕咚,咕咚”火車車輪壓過鐵軌連接處的縫隙時發出的撞擊聲,平緩而有節奏的傳入光緒的耳朵中。窗外,滿山遍野的玉米高梁已經鬱鬱蔥蔥,青紗帳般的籠罩四野。隨着窗外不斷後的景色,早晨起來那鬱悶的心情也丟在了山海關。

放下手中的筆,光緒喝了口茶。回京後該如何面對慈禧的方案,光緒其實心裡早有準備。作爲帝王的他也很清楚,看似政權由一人掌握,其實政權是在一羣人的支持下,領頭者才能掌握,失去了支持的領頭人也就失去政權。奪回政權對於現在的光緒不難,雖說慈禧因爲孝道而不能動,但只要把她的那羣支持者給滅掉,慈禧也就失去了掌控朝廷的能力,那時的慈禧軟不軟禁其實已毫無意義。

方法很簡單,也很容易做到,屠刀一落一切安定。只是擔心這麼幹會引起國內地方上多大的震動把握不好,必竟慈禧統治中國已達40年之久。之前之所以鬱悶,光緒想不到不殺人或少殺人而平穩接收政權的辦法。但既然已經帶兵入關,那就沒了選擇,心情自然平復。

昨晚的事雖說臣子們都沒說,但不代表皇帝不知道,雖然剛起牀的那會光緒確實不知道。唐紹儀想的很周全,皇上身邊的近臣全部叫去,就連寇連材也不拉下,就是不想讓皇帝知道臣子們的決定。可他還是犯了錯,他如果不叫上寇連材,光緒還真可能搞不清楚。寇連材是奴才是家僕不是臣子。寇連材也明白其中的差別。所以在光緒似有若無的眼神中還是說了個底掉。光緒淡淡一笑,也有說話。細想來唐紹儀這麼幹。是不是就是想通過這樣一種方式來勸諫皇帝。或者說其實他叫上寇連材的目的就是要讓皇上知道。

也好在唐紹儀議事的時候叫上了寇連材,不然這麼幹就表示大臣們有架空皇權的能力。這種事光緒不能容忍。好在王士珍和歐陽振華動作快。沒讓獨立師上船。否則光緒一定會將唐紹儀殺之而後快。

不管去他,既然臣子們替皇上做出了決定,那就代表着支持光緒的人有這種需求,那就裝作不知道好了。必竟想要坐穩朝廷,必需要有這些人的支持。

一朝天子一朝臣,帝王更替血流成河。看來朕也不能免俗呀。至於回慈禧的電報就一句話:佈置安防。這句話能對光緒解釋的了,同樣也能對慈禧解釋。

光緒眉頭一皺:“寇連材,去叫前面的人消停一會。都是朝廷頂樑的大員了,別爲了幾兩銀子的事。搞的跟街頭潑皮般的爭的面紅耳赤的幹什麼。朝廷的臉面還要不要了?”

寇連材“喳”的一聲走過去了,前面一節車廂內唯有林啓兆悠閒的喝着茶水看着衆人的爭吵。他是銀行行長,只管出錢,錢用的哪去怎麼用不是他的事。打死我也沒用,反正大清眼下就只有這點錢,你們看着分。分好了通知一聲,我按章撥款就是了。

唐紹儀要修鐵路公路要用錢,路網越發達交通能力也最強,物流的增多加快也將爲朝廷提供越來越多的稅款。朝廷有了稅款才能造軍艦、建軍隊。日本威脅雖在眼前。但也不能竭澤而漁。

不能竭澤而漁是沒錯,可我陸軍又沒要求擴編。恢復十個師的編制應是當有之意,你姓唐的憑什麼要求暫停第六七八三個師恢復滿員編制。就因爲你修路要用錢?我陸軍打了勝仗不擴編已經是寬宏大量了,怎麼到了你這變成了打了勝仗還要縮編了。歐陽振華怒不可遏。

唐紹儀還想砍掉部分訓練費用。對此海軍方面意見不大。吳德仁只是領着唐紹儀的領子一把將他摁到桌子上,然後輕聲的告訴他:你要動海軍的銀子,我沒意見。老子把你丟下火車,你他n的也不能有意見。

這時寇連材出現了。說他們打擾了皇上寫作。吳德仁放開了唐紹儀,還裝模作樣給唐紹儀理理衣冠。一句老子現在是斯文人。引來白眼處處。

火氣是壓下去了,寇連材也回來了。他沒有說話,只是靜靜的侍立與一旁,給皇上添水加茶。火氣就像火山,你要讓他時不時的噴了一下,危害就不大了。要不然壓抑已久的火山突然噴發,那危害也就大了。不一會兒,光緒不得不暫停金屬熱處理工藝的編寫,因爲那邊都打起來了。

越過連接處就看見吳德仁把唐紹儀按在打開的窗戶旁大叫到:“信不信老子現在就給你扔下去。”

“都幹什麼?耍流氓呀。姓吳的,信不信朕現在就把你給踹下去。在流氓頭子面前耍流氓你還嫩了點。”玩笑似的責罵讓緊張的氣氛緩和了不少:“國家是一個整體,無論軍事和行政都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關係。日本威脅是在眼前,你吳德仁要少那麼一兩條軍艦就打不贏了?別什麼都往自己盤子裡扒,要顧及國家大局。朕的海軍司令不能只是個只顧自己小盤子的人。這事朕不管,你們自己商量出辦法。馬上要接手朝廷大局,如果沒學會相互妥協相互扶持,那我們還是老實回家種地去吧。”

效果很好,還沒等到晚上,方案拿出來了。陸軍方面,第七師保持現狀、第八師僅保留番號及師直屬部隊,優先保證其它部隊。海軍方面,僅保證外購軍艦及再建四艘軍艦的費用,保持較低訓練強度,停止再建的軍艦及碼頭設施。而鐵路方面,除至哈爾濱和茂山鐵礦的鐵路外,優秀保證修建至西安的鐵路。沒辦法,這次和俄國結仇結大了,修好了鐵路才能保證朝廷對西北的控制力。其它建設只有在保證這些不受影響的情況下進行。

唯一有較大變化的就是建設兵團。對於俄國堅決不贖回去的俘虜,全部把他們丟到建設兵團。結果整個建設兵團的總人數一下子超過了十萬,這就不好管理了。兵團長野津道貫要求將兵團一分爲三以便與管理。雖然他名義上是大清國上校兵團長,但也是俘虜。隨着越來越多的南洋奴隸的加入。原來幹活的日本兵從勞動者變能了管理者。雖然俘虜的身份沒變,雖然依然不能離開大營。但待遇着實提高了。不用在鞭子下幹活還能拿鞭子打人,也有酒肉可以吃了,更有獨立的住宿區將他們與普通俘虜分開。甚至有了可觀的薪水,還可以申請將家人接來,家人也可以在營中工作獲得一份不錯的收入,這遠比呆在日本還受欺負好的多(虛假和誇大宣傳的事就不說了)。原本還算團結的日本人,就爲了這幾個可憐的管理崗位打破了頭。分而化之的辦法成功了。無法阻止的野津道貫只能爲自己人謀求更多的福利,兵團一分爲三,但管理崗位卻提高了五倍之多。

師團長就是師團長。不會因爲身份的變化不會抹殺他個人能力。野津道貫寫的詳細的管理辦法非常具有可操作性。好意見要接受,照辦。只是拿出了部分管理崗位留給南洋奴隸和俄國毛子,分而化之的辦法要繼續使用。晚飯時衆人心情都很高,食不語的古訓在這裡沒用。

“建設兵團那裡少費心思。交給野津道貫就好了,他會處理好的。”光緒隨口說了一句。

“臣發現日本人對回國似乎沒什麼興趣。年初日本公使前住戰俘營時,部分已經當上管理的日本人就向我們提出來他們有資格將家人接來日本。那時臣跟在邊上,其它日本人眼中全是羨慕嫉妒恨呀。”唐紹儀哈哈大笑。

“日本人就這樣。你越把他當回事,他們卻越不把你當回事。你揍他們跟揍狗一樣,他們反而會像狗一樣溫順。賤骨頭一根。”光緒太瞭解日本人了。

“其實洋鬼子也一樣。尤其是英國佬。”吳德仁恨恨的說道。這傢伙去了英國被羞辱一事。到現在還記得。

夜幕降臨,大家都去安睡,養精蓄銳爲明日進城做準備。一天來大家很默契的都沒有提到進京後如何處理後黨成員一事。其實也用不着再去討論什麼,從第一師進關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做出了決定。

夜晚總會過去。當黎明來臨之時,第一師再次出發了。他們進駐了豐臺大營,但接管北京城防時被大門攔在了門外。就更別說接管了北京火車站。

以世鐸爲首的後黨成員們全部齊齊跪在慈寧宮外,大氣也不敢出。只聽得見那宮內傳來一陣陣戲曲的聲音。只是今天戲曲的聲音有些小,隱隱約約的聽不太清楚。

“禮親王爺。如今皇上的兵馬包圍了京城。太后到底是個什麼章程?”奕劻有些慌亂。

“要是有章程,咱們還用跪在這嗎?”?世鐸白了奕劻一眼,其它他心裡更亂。皇上這次是帶兵包圍京城,看來皇上不打算給他們好臉色了。會不會……世鐸不敢想下去。

“皇上都打上門來了,太后有心思聽什麼戲呀?”徐桐的心都快糾到一起了。

“對了,你們有誰能聽清太后正在聽什麼戲嗎?”對於世鐸的問題,沒人能夠回答。

相對於慈寧宮前的憂愁,城牆上卻是一片驚恐。城下的皇家陸軍第一師已經擺好了攻擊陣型,不遠處排的整整齊齊的火炮榮祿在望遠鏡裡數了一下,一共是38門,其中75山炮超過二十門。相對於城下精神抖擻的第一師,城上步兵衙門的士兵卻在顫抖。榮祿很清楚,一但第一師開始攻城,城牆絕對守不過十分鐘。

就這麼,雙方對峙到太陽西下。

“啓稟皇上,第一師被阻城外。直隸總督榮祿於城牆上說是太后旨意關閉城門。段師長報告已經做好攻城準備。”才下火車,歐陽振華就上前報告。

“太后旨意他是要遵守,那朕的旨意他守不守呢。朕親自去看看。”

“皇上且慢。”王士珍攔住光緒:“只需給臣一道手諭,臣等自當打開城門恭迎皇上。皇上不可親往,以防他們狗急跳牆。”

衆人皆稱是。

“不必落話柄與人。先這樣,看看他們能堅持到何時。再不行,朕親往之。”

建國門外,光緒騎着白馬越過衆人,在十數個侍衛的保護下靠近城牆。城牆榮祿站的筆直,但他眼中的沒落之情依然透過望遠鏡落在光緒眼中。

“朕已親自,爾等閉門阻朕可是意欲謀反?還敢用槍指着朕,不怕走火朕滅你九族?”皇王是威嚴的,絕決的口吻讓城牆上的槍支立馬收了起來。

“啓稟皇上,太后有慈關閉京城。臣等也是奉旨行事,實在不敢不尊呀。”這是榮祿在城牆上答話。

“太后的旨意尊得,朕的旨意就是放屁了?”光緒說完等了一會,不見城門有動靜。再也沒說話,撥馬一轉身就回去了。

不明所以的榮祿只見城下陸軍讓開一條道路,不多時,一門75山炮被推了出來。炮口平放,對準了城門。榮祿大驚,太后關閉城門就是以爲皇上再怎麼也不會攻擊京城,這必竟也是皇上的京城。只要皇上主動妥協,如此就好保住他們這些後黨一系,爲將來再起留下可能。如今皇上如此絕決,這該如何是好?

“皇上要攻城了,立刻稟報太后,請太后決斷。”榮圈驚慌的下令。怕是來不及了,他們已經開始裝彈了。

進京,需要用炮火開路,是這皇上剛剛說的話。王士珍攔下了正欲開炮的段祺瑞,卻看着皇上。

光緒大笑:“朕也是上過戰場的,卻還沒打過炮。也好,讓朕親手打響這走向振興的一炮。”

光緒握緊炮栓,重重一拉。轟的一響,炮彈從炮膛內飛出,準準的擊中了城門。待城門煙塵散盡,原本兩扇巍峨的大門早已倒在地上,門戶洞開。

光緒拔出配劍高舉過頂:“如遇阻攔,格殺勿論。”配劍向前一揮,劍尖直接建國門,光緒大喝道:“攻城。”(未完待續。。)

第30章 定遠第111章 亂像叢生第375章 分歧第57章 局勢紛亂第93章 馬綹子第186章 事故?故事!第144章 炮擊在繼續第39章 李鴻章的心思第74章 月黑風高夜第24章 紛爭四起第66章 夏威夷計劃第408章 凱旋第300章 零六章 怨念第141章 軍事與政治第6章 朝堂之外第300章 二十二章 空軍出擊第352章 神秘的龍族第387章 天下大勢第200章 令人煩惱的錢第8章 最快斂財手段第33章 賺錢的法子第57章 局勢紛亂第298章 皇室產業第230章 回京的猶豫第300章 二十七章 飛艇的威力第356章 日本大屠殺第21章 八旗子弟第126章 急轉直下第237章 發給德皇的電報第153章 烤肉的味道第243章 十年之後擡頭相見第74章 月黑風高夜第33章 賺錢的法子第300章 二十六章 存亡之道第7章 着手準備第71章 我的新軍,我的軍第191章 一觸即發第145章 噩耗不斷第356章 日本大屠殺第360章 軍備競賽第421章 天火妖嬈第213章 對馬大捷第113章 焦點第201章 遠東的**第52章 國家爲重第300章 一十七章 勝利的喜悅第159章 李鴻章遇刺第220章 決斷奉天第365章 天崩第8章 最快斂財手段第95章 雲涌第349章 被蹂躪的美國第281章 吃了個閉門羹第133章 設伏第300章 一十四章 激烈的攔截戰第418章 亂戰第35章 容閎回國第225章 退已無路可退第104章 特種初顯威第26章 出現改變第58章 第一場雪第168章 掠奪計劃第252章 大清國的國際抗議第127章 交換第370章 漢國度的傳承第300章 三十七章 悲喜各不同第57章 局勢紛亂第208章 要造反?第77章 國家尊嚴第50章 插曲第11章 國事方略第283章 離別第374章 回京第384章 流浪艦隊第66章 夏威夷計劃第223章 遠東政治博弈的開始第109章 去死第300章 一十六章 最後的圍剿第174章 欺人太甚第131章 鹿死誰手第295章 瘋狂的尼古拉二世第97章 太平洋艦隊第99章 宣戰第424章 鄂木斯克之戰第291章 “我沒有來晚吧?”第411章 勝利者的權利第413章 北方戰事第126章 急轉直下第292章 同命運第231章 山海關上的決定第221章 信念第130章 突圍第402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197章 李鴻章的忠心和憂慮第265章 對準英國的軍艦,撞上去!第二百三四章 乾綱獨斷第388章 滿清落幕第271章 用國貨,強國防第156章 不變的姓氏叫中國第284章 皇后的人選
第30章 定遠第111章 亂像叢生第375章 分歧第57章 局勢紛亂第93章 馬綹子第186章 事故?故事!第144章 炮擊在繼續第39章 李鴻章的心思第74章 月黑風高夜第24章 紛爭四起第66章 夏威夷計劃第408章 凱旋第300章 零六章 怨念第141章 軍事與政治第6章 朝堂之外第300章 二十二章 空軍出擊第352章 神秘的龍族第387章 天下大勢第200章 令人煩惱的錢第8章 最快斂財手段第33章 賺錢的法子第57章 局勢紛亂第298章 皇室產業第230章 回京的猶豫第300章 二十七章 飛艇的威力第356章 日本大屠殺第21章 八旗子弟第126章 急轉直下第237章 發給德皇的電報第153章 烤肉的味道第243章 十年之後擡頭相見第74章 月黑風高夜第33章 賺錢的法子第300章 二十六章 存亡之道第7章 着手準備第71章 我的新軍,我的軍第191章 一觸即發第145章 噩耗不斷第356章 日本大屠殺第360章 軍備競賽第421章 天火妖嬈第213章 對馬大捷第113章 焦點第201章 遠東的**第52章 國家爲重第300章 一十七章 勝利的喜悅第159章 李鴻章遇刺第220章 決斷奉天第365章 天崩第8章 最快斂財手段第95章 雲涌第349章 被蹂躪的美國第281章 吃了個閉門羹第133章 設伏第300章 一十四章 激烈的攔截戰第418章 亂戰第35章 容閎回國第225章 退已無路可退第104章 特種初顯威第26章 出現改變第58章 第一場雪第168章 掠奪計劃第252章 大清國的國際抗議第127章 交換第370章 漢國度的傳承第300章 三十七章 悲喜各不同第57章 局勢紛亂第208章 要造反?第77章 國家尊嚴第50章 插曲第11章 國事方略第283章 離別第374章 回京第384章 流浪艦隊第66章 夏威夷計劃第223章 遠東政治博弈的開始第109章 去死第300章 一十六章 最後的圍剿第174章 欺人太甚第131章 鹿死誰手第295章 瘋狂的尼古拉二世第97章 太平洋艦隊第99章 宣戰第424章 鄂木斯克之戰第291章 “我沒有來晚吧?”第411章 勝利者的權利第413章 北方戰事第126章 急轉直下第292章 同命運第231章 山海關上的決定第221章 信念第130章 突圍第402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197章 李鴻章的忠心和憂慮第265章 對準英國的軍艦,撞上去!第二百三四章 乾綱獨斷第388章 滿清落幕第271章 用國貨,強國防第156章 不變的姓氏叫中國第284章 皇后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