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遠東政治博弈的開始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一位頭髮花白的老學究重重的朝街中的囚車啐了口唾沫,渾然不管這口唾沫會落在哪裡。

囚車內押解着此次廣州叛亂的匪首,雖然作爲兩廣總督的譚鍾麟事前沒有準備充分,但必竟有着叛亂的詳細情報。所以事發後的調度也無失當之處,叛亂僅僅維持到第二日上午就被撲滅。叛亂各部首腦陸皓東、朱貴全、丘四、程奎光、程耀宸等被抓、餘部投降。五天後,定罪於菜市口問斬。孫中山、楊衢雲等均被懸賞通緝。

譚鍾麟電報朝廷與奉天,請旨處理叛亂事宜。宮中,慈禧震怒,下旨譚鍾麟將叛逆者全部處斬,務使一人逃脫。旨意中更是明言,謀逆朝廷罪在不赦,二百餘逆匪當於鬧市開刀問斬,以鎮宵小。相比慈禧嚴厲的旨意,光緒的旨意就如同春風撫面。

“謀逆雖罪在不赦,然其罪者僅首逆也。除首逆有堅定之叛逆之心,當斬首於市以示朝廷之決心。餘者皆受其蠱惑而從首逆者,實非其心所願也。當以細細查辨從犯者,餘者若有悔改之心當網開一面,並曉之以義。國家堅難,正當是集全國之智以圖富強而平外患,此時實非有對內大索之必要。兩廣自總督譚鍾麟而下,當細查參於叛亂者,務使首逆有一人逃脫,也務使受蠱惑者而梟首。當罪者僅爲首逆,務使其無辜家人受其連累。另有,朝廷官員代天子牧守一方。未能安定家園於防患未然,反使百姓遭此橫禍已是其罪。故在此叛亂中受無辜傷害之民衆也當小心安撫。恢復其家舍,賠償其損失當爲必要。朝廷稅賦已有用途。不可輕動。朕已知會大清銀行先行墊付,之後大清銀行會再向內務府消帳。斬其首逆容易,安撫民衆才爲要務。萬請慎之,欽此。”

菜市口的監斬臺上,譚鍾麟唸完皇上的旨意後恭謹的放回案上。轉身對着跪滿地上的人羣擡了擡手道:“各位鄉親請起。自古以來,叛逆就是罪不容赦,莫說滿門操斬。就是誅連九族也是常事。如今天子仁厚,不僅身先士卒與敵血戰於沙場,更憂心於國家之贏弱。沒想到皇上於洋敵血戰於前。卻有叛亂於後。皇上親筆所寫之《寫給叛亂者的話》相信諸位鄉親已經拜讀。皇上說的沒錯,你就是想要叛亂也要等皇上平定外患之後吧。卻拿着東洋人的槍給東洋人當槍使,還偏偏打着什麼革命的名號。叛亂就是叛亂,別找什麼藉口。要真讓你們叛亂成功了。那天下百姓還有活路嗎?”

看熱鬧。這是中國人傳承千年的習慣。尤其是當菜市口殺人的時候,更是圍的水泄不通。這也不能全怪百姓,數千年來就掙扎在溫飽線上的中華民族,爲了能吃飽穿暖這個最基本的要求而勞作不休,實在沒有更多的休閒娛樂的機會。所以但凡有點事都成了娛樂大衆。真不知道第一個想出在菜市口殺人以達到震懾百姓的那個人,會氣的再死一次。

但這次不一樣,圍觀的人羣當中很多都是被押解而來的。他們原本都是叛亂者,因爲不是主犯也因爲他們報告了其它叛亂者的下落。所以他們從牢房中被放出來後就押解到菜市口,只有等將首逆全部斬首之後。他們纔算是真正的被釋放。

只聽見譚鍾麟指着跪在臺上的首逆繼續說道:“爲抵抗日俄兩軍入侵我大清,皇上都而親上沙場。你們這些叛逆,不思從軍而報效國家,反而卻爲能讓敵寇更容易入侵而興謀逆之事。沙場之上我大清無數好男兒爲保家國而戰死沙場,爲的就是保衛這天下太平。你們口口聲聲要振興中華,卻是幫着洋人要滅我中華。本官要問你們,你們還是中國人嗎?本官本已奏明皇上要將爾等滿門操斬,可是皇上仁厚。不願大開殺戒,所以本官遵從皇上旨放過你們的家人。”?譚鍾麟轉而又指向臺下衆人說道:“還有你們,也本當斬首以示朝廷威嚴。可皇上念及沙場上已經有無數男兒倒下,實不願再興殺戮。如果你們真想振興我中華,更應當團結在皇上身邊以供獻智慧。如此,才能報皇上饒恕爾等之恩典。”

“午時三刻已到。開――刀――”

隨着報時官員的聲音,譚鍾麟拿起籤筒內的令牌遠遠的丟了出去。陸皓東一句話不說的看着天空,也許皇上說的對吧,若真讓我們革命成功恐怕我泱泱中華真會被遍地烽火。那不是他們革命的初衷。不過驅逐韃虜復我漢室江山的理想也永遠不會停止。陸皓東沒有感覺到刀斧加身,只是突然感覺像是被人拋了起來,眼前的景色驟然旋轉起來。直到眼前變黑的那一剎那,他纔看到自己無頭的身子倒在一旁。

“皇上,譚中堂來電。叛逆首匪已經全部伏誅,全部從犯已經當場釋放。並安排城中衙役監督。”奉天城內,唐紹儀奏道。

“能少死幾個就少死幾個。這些革命者大部分都有留洋經歷,論學識也是上佳。餘者也是國內有志青年。若能爲朕所用,振興國家當更快一步,可惜了。讓大清銀行辦理好賠償事宜。廣州自古便是通商口岸,西方思想早已進入,正在收拾人心之時,切不可出差錯。”讓大清銀行來辦賠償就是爲了防止地方官員上下其手。大清銀行會開出寫清楚名字的匯票交給地方,地方也只需要把這些匯票交給受害人而不是交給現銀。這樣一來就避免了官員從中搜刮的可能。至於動用內務府的錢,這不是爲了收買人心嘛。光緒只是一嘆:“不說他們了,喀西尼到了沒有。”

“還沒有,估計要半夜才能到。”唐紹儀微微一笑:“皇上這可不能怪微臣。那火車頭可是真的壞在半路。”

“知道了。你先跟他談一談再說。”

“喳。皇上,如今俄軍已經殲滅,第二師已向蒙古、第三師向黑龍江、第六師攜第五第八師餘部向海參崴方向運動。以此向俄國方面施壓。相信我大清對俄主要戰事已基本結束,現在就等與喀西尼談判了。鴨綠江方面,第七師及朝琉聯軍已經阻擊日軍於鴨綠江五日一步未進,第四師及炮兵師已向鴨綠江方向移動。待他們一到,就向日軍發動全面進攻。釜山的海軍陸戰隊也在向漢城挺進。如今日軍攻勢已弱,疲態已現,歐陽大人請皇上旨意。對日軍及朝鮮該如何處理。”

“參謀本部的意見呢?”

“參謀本部的意見是,順勢收復朝鮮,以切斷日本最後的海外殖民地。再以海軍封鎖整日本。以陸戰隊再次襲擾日本沿海,逼迫日本賠款。”唐紹儀看着皇上盯着他,知道皇上是要問他的意思。所以他就直接說了出來:“微與林大人等文官的意見是,朝鮮必須要收復。但不是由我們來收復。只要擊敗眼前的日軍。日本在朝鮮就翻不起浪來,讓朝鮮人衝在前面,而且還要把漢城交給朝鮮人自己的攻戰。如今日本將在朝全部機動兵力集中在漢城內,如由我軍攻佔傷亡必定不小。大清只要提供最低量的補給,讓朝鮮人和日本人打生打死去。”

“對朝鮮可以這樣做,但也要注意措辭。大清乃朝鮮宗主國,這大義還要站住的。至於怎麼說,相信你能辦好。還有。別讓朝鮮人把日本人都殺光了,詹天佑已經打了幾個電報來了修路的人手不夠。把日本人都俘虜後交給他。”

“那是自然。微臣已經知會過朝鮮王李熙。微臣說皇上讓微臣轉告朝鮮王,待我聯軍殲滅鴨綠江之日軍後,就將準尋宗主國與藩屬國的約定,只向朝鮮軍隊提供補給,其它部隊就全部撤回鴨綠江。海軍陸戰隊也會等到朝鮮王收復漢城後全部撤出朝鮮。皇上您是不知道,微臣這才說完那李熙立馬就哭了,哭着要馬上來叩謝皇上。給微臣擋了駕,讓他安心收復國土。”

“那是應有之意。再跟他說一聲,就說讓他儘快復國把他兒子接回去,他兒子太能吃了朕養不起。”

“皇上高義。朝鮮王之所以會把世子留於奉天,一來爲朝鮮留條後路,更重是要將世子做爲人質好讓大清安心支援他。若是皇上這麼一說,朝鮮王定會感恩戴德,如此一來朝鮮就牢牢的掌握我大清手中。”

“不夠不夠,還要把奴隸交給朝鮮平民來管理,朕要把整個朝鮮從上到下都抓在手裡。”

“皇上高明,還可以把東北鐵路交給朝鮮人帶奴隸修,東北過於寒冷我大清不少子民還難以習慣。”

……

光緒和唐紹儀等人商議正歡。唐紹儀刻意沒提到第一師,光緒也沒注意這個問題。而第一師已經開始集結往錦州方向移動。

6月奉天的白天很熱,但晚上卻很涼爽。吹着涼爽的夜風光緒睡的正香。而喀西尼卻滿身疲憊的走下了火車,都是這該死的火車,偏偏壞在半道上,讓原本焦急趕路的他在荒山野地裡足足等了一天多,直到步行而去的司機帶來新的火車頭才重新上路。結果不用說了,清俄戰事已經結束了。原本想要保住的最後的士兵全部成了俘虜,清國三個主力師向着清俄邊境開去。現在只能寄希望於沙皇俄國的國威,讓已經準備入侵遠東的清軍停在國境線上。而這一切都將取決於他於清國皇帝的談判,這也是他挽救自己生命的唯一機會。

天剛剛纔放亮,喀西尼迫不及待的來到了唐紹儀的院前。外交官員都明白,兩國之間的談判總是先從副手開始談起,而正真能做決策的人是不會在一開始就參於具體的談判中。

唐紹儀沒好臉色的接待了他:“公使先生來此,不妨開門見山。如今大清的東北在貴軍的努力下已經變成一片焦土,重建工業沉重而繁瑣,本官實在無心力也無時間與公使先生糾纏。”

“既然唐大人已經說了,那我就不客氣了。請你們立刻釋放我軍被俘官兵。”

“送客。”唐紹儀端了端剛送來還一口沒喝的茶杯,就轉身進了內堂。

喀西尼滿臉迷茫之色,他怎麼也想不明白在洋人中也是有着大清第二外交家之稱的唐紹儀,竟然連價都不還就直接關閉對話的大門。討價還價可是一個外交官必修的課程。

喀西尼連忙問侍從唐大人這是何故呀?得來的只是侍從一臉的漠視和冷冰冰的送客聲。

“唐大人很忙,沒時間陪你廢話。請吧。”連遞上的銀子看都不看的侍從,只是一味趕人:“今天唐大人是沒時間了,想要談明天再來。”

無可奈何的喀西尼只能獨立離去,他怎麼也不明白。爲什麼只一句話就讓唐紹儀邊談下去的意思都沒了。直到他走到門口聽到一個門房的話才明白。“真不明白這些俄國毛子的囂張勁是哪來的。打了敗仗說一句放人就放人,我大清的臉面往哪擱。”原來是自己開價開高了。喀西尼若有所思的離開了,反正已經戰敗被俘虜了。時間上就比較充分了,他要好好想想明天的談話。

而遠在日本的首相官邸,外相陸奧宗光正在努力的說服山縣有朋,讓他主動向清國言和。必竟這次兩國交戰到現在都沒有相互宣戰,只爲了保住最後半個朝鮮和放開對日本封鎖。陸奧宗光首先考慮的國家利益,他認爲即使是私下的向清國投降都是可以的。可是固執的山縣有朋卻更看重自己的臉面,如果帝國不戰而降,不僅他這屆內閣要倒臺,還會牽連整個日本國民的士氣。所有山縣有朋最終拒絕了陸奧宗光的意見,但他同意了陸奧宗光最後的一個提意:讓他去英國遊說。

山縣有朋知道,現在能幫助帝國的只有英國了。英國會爲了軍火生意挑動清日間的戰爭,在西方購置的海軍軍艦已經是大日本帝國最後的希望。

山縣有朋雖然拒絕讓軍隊主動投降,卻爲了能讓陸奧宗光順利出國親自拜訪英國駐日公使。終於,英國公使出面讓清國海軍放行一條英國商船。而陸奧宗光就坐着這條船前往遙遠的西方爲帝國爭取最後的利益。(未完待續。。)

第141章 軍事與政治第181章 出大事了第116章 各出其法第78章 計較第97章 太平洋艦隊第51章 佈局海外第151章 史上最大的搶劫行動(1)第162章 閱兵式(上)第369章 “喏”第277章 汽車工業第22章 都是難題第90章 中央銀行第402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31章 水師操演第209章 突襲,目標海參崴第23章 柳暗花明第355章 八國聯軍第194章 乙未宮變(中)第268章 你們的中國心第418章 亂戰第413章 北方戰事第176章 自己造軍艦第389章 禮儀之辯第390章 準備就緒第235章 大 躍 進第187章 旗餉第277章 汽車工業第203章 日俄密約第290章 爲皇上保媒第160章 談判在繼續第248章 別喊口號第212章 殘龍軍,集結第42章 鐵路第239章 忠誠的回報第420章 奪橋之戰第182章 任道而重遠第300章 一十五章 全面進攻第300章 三十四章 日本的結局第300章 零六章 怨念第226章 談判進行時第245章 驚天巨案第287章 天龍八部第150章 陰霾第256章 大清變樣了第399章 豆芽引發的悲劇第159章 李鴻章遇刺第263章 進京面聖第230章 回京的猶豫第258章 史上最大搶劫行動(2)第185章 譁然第264章 回國第130章 突圍第63章 有錢了第290章 爲皇上保媒第35章 容閎回國第419章 全面進攻第396章 中俄大戰,一觸即發第12章 整頓內務第225章 退已無路可退第418章 亂戰第218章 捷報頻傳第159章 李鴻章遇刺第300章 四十三章 菲律賓改名叫呂宋第300章 一十四章 激烈的攔截戰第256章 宣戰的原因第373章 “您說呢?”第70章 留下他第243章 十年之後擡頭相見第227章 對日政策第166章 海軍變革第155章 變天了第188章 爲了革命的理想第130章 突圍第392章 朝貢的意義第2章 低調做人第82章 演習第300章 零九章 不約而同第91章 軍官培訓班第90章 中央銀行第6章 朝堂之外第27章 紛亂第59章 時代的差距第351章 皇家喜事第105章 旗正飄飄第221章 信念第387章 天下大勢第418章 亂戰第352章 神秘的龍族第300章 零三章 國朝大事第251章 風雨飄搖第372章 勢在必行第300章 二十九章 開價第154章 利益的糾結第364章 我是誰?第21章 八旗子弟第300章 零九章 不約而同第152章 承認失敗第88章 生絲大戰第265章 對準英國的軍艦,撞上去!第300章 二十四章 偷天換日
第141章 軍事與政治第181章 出大事了第116章 各出其法第78章 計較第97章 太平洋艦隊第51章 佈局海外第151章 史上最大的搶劫行動(1)第162章 閱兵式(上)第369章 “喏”第277章 汽車工業第22章 都是難題第90章 中央銀行第402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31章 水師操演第209章 突襲,目標海參崴第23章 柳暗花明第355章 八國聯軍第194章 乙未宮變(中)第268章 你們的中國心第418章 亂戰第413章 北方戰事第176章 自己造軍艦第389章 禮儀之辯第390章 準備就緒第235章 大 躍 進第187章 旗餉第277章 汽車工業第203章 日俄密約第290章 爲皇上保媒第160章 談判在繼續第248章 別喊口號第212章 殘龍軍,集結第42章 鐵路第239章 忠誠的回報第420章 奪橋之戰第182章 任道而重遠第300章 一十五章 全面進攻第300章 三十四章 日本的結局第300章 零六章 怨念第226章 談判進行時第245章 驚天巨案第287章 天龍八部第150章 陰霾第256章 大清變樣了第399章 豆芽引發的悲劇第159章 李鴻章遇刺第263章 進京面聖第230章 回京的猶豫第258章 史上最大搶劫行動(2)第185章 譁然第264章 回國第130章 突圍第63章 有錢了第290章 爲皇上保媒第35章 容閎回國第419章 全面進攻第396章 中俄大戰,一觸即發第12章 整頓內務第225章 退已無路可退第418章 亂戰第218章 捷報頻傳第159章 李鴻章遇刺第300章 四十三章 菲律賓改名叫呂宋第300章 一十四章 激烈的攔截戰第256章 宣戰的原因第373章 “您說呢?”第70章 留下他第243章 十年之後擡頭相見第227章 對日政策第166章 海軍變革第155章 變天了第188章 爲了革命的理想第130章 突圍第392章 朝貢的意義第2章 低調做人第82章 演習第300章 零九章 不約而同第91章 軍官培訓班第90章 中央銀行第6章 朝堂之外第27章 紛亂第59章 時代的差距第351章 皇家喜事第105章 旗正飄飄第221章 信念第387章 天下大勢第418章 亂戰第352章 神秘的龍族第300章 零三章 國朝大事第251章 風雨飄搖第372章 勢在必行第300章 二十九章 開價第154章 利益的糾結第364章 我是誰?第21章 八旗子弟第300章 零九章 不約而同第152章 承認失敗第88章 生絲大戰第265章 對準英國的軍艦,撞上去!第300章 二十四章 偷天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