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用國貨,強國防

光緒連夜帶着李鴻章和李恩富從火車回京,留下南洋華人在張之洞的陪同下繼續他們的祖國之行。

天津第一機車廠、天津第一兵工廠、天津造船廠等等都是南洋華人蔘觀考察的主要地點。在這裡,南洋華人們瞭解了國家軍事體系,得知了國家軍工生產在技術上依然達不到西方國家水平。同樣是203毫米艦炮,大清採用意大利技術仿製出來的艦炮依然達不到意大利的水平。人才不足、沒有技術、就連設備也達不到西方國家的水平,這成了困擾國家軍工發展的最大難題。

陪同參觀的國家科學院長吳榮光義憤填膺的聲討了西方列強尤其是英國,他們故意支持日本來挑戰大清就是爲了更好的剝削和壓榨清國。吳榮光在介紹過程中可是不止一次連咒帶罵的提到對工人的培養最難的就是識字。吳榮光言語間非常羨慕南洋華人子弟的高識字率和高學識,因爲識字就可以看的懂圖紙看明白說明書。可這些老實的工人們寧可被罰掃廁所也不願意上課讀書,他們總以爲自己能有一口飽飯吃已是皇上的恩典了,學問這麼高深的事情不是他們剛從農田裡爬上來的泥腳子該學的東西。

吳榮光聲情並茂的講述了技術能力不足會對軍隊建設以至於對國家安全帶來多麼不利的影響。要知道呀,整個大清所有主戰的海軍艦支,沒有一艘是大清自制的。英國人只是不再向大清出售軍艦。就導致整個大清面對新組建的日本艦隊手足無措。如今海軍正在改裝所有小型快速船支,就是要在艦首安裝足夠的炸藥,葫蘆島造船廠甚至在秘密研製一種小型快速撞擊船。爲的就是一但大清海軍主戰艦支全部戰沉後,用這些快速小艦來撞擊日艦,以保衛本土。這是海軍能想出來的最後不讓天下百姓再經歷戰火的唯一辦法,海軍已經選出了敢死隊員,就連海軍吳司令都已經做好了親自駕駛最後一艘撞擊艦進行最後一次攻擊的準備了。

朝廷爲了禦敵於國門之外,這是要打算用將士的命來換呀。南洋華人鼻子一酸,紛紛表態說他們回南洋後立刻將家中子弟派來祖國出力。不僅如此。南洋華人還信誓旦旦的表示他們將聯絡所有海外華人組織,只要朝廷開出所需設備清單,他們將動用一切力量不惜一切代價將設備給運回來。

張之洞代表皇上代表朝廷對南洋華人表示感謝。同時也請海外華人保重,因爲每一個華人都是中華民族不可或缺的力量。軍工生產依然有很多機密是南洋華人不能知道的,他們也能理解。但普通民用產品的工廠和一般商業廠礦如大生製衣廠、順風物流天津分部這裡面卻是可以詳細瞭解的地方。

在所有人的印象中,製衣廠都是布塵飛揚、工人們穿着粘滿灰塵的衣服穿梭在凌亂的廠房內。但進入大生製衣廠後。這裡的一切完全改變了所有人的看法。明亮的廠門內是穿着統一的工人、擺放整齊的設備、規劃清楚的物料區。廠房內的每一個角落都被黃線分割出來,每一塊區域都掛着的牌牌上清清楚楚的寫明瞭這個地方是做什麼用的。

“各位父老鄉親請看這裡。每一臺加工設備後面都有安裝一臺反向的風扇,就是爲了及時的將切割布料時產生的線塵給吸出去。洋人來參觀時認爲這些完全沒有必要,而事實上在安裝這些設備前,每個月都會因爲工人生病請假或是耽誤的時間,遠遠比這些設備值錢的多。京城大醫館的金大廷大夫告訴我們說,造成工人生病的主要原因就是這些線塵被吸到肚子裡。雖然每個工人都有帶口罩,但口罩還是不夠密封。還有些人因爲熱甚至不帶。”做爲大生製衣廠廠長的馬小六爲前來參觀的南洋華人介紹着廠子裡的情況:“廠子裡的一切其實都是皇上的意思。皇上每年都會來巡視一次,這些就是皇上看到工人經常生病特意安排的。”

曾經因爲收受賄賂而差點被開除的馬小六。最終因爲皇上憐惜其才而決定再給他一次機會。皇上曾在全廠大會上說過:沒本事可以學,再沒本事掃地總還是可以吧。但德行敗壞就沒救了,做爲皇室企業不能容許有一顆老鼠屎在裡面。現在想想當初冒風險才收那十兩銀子實在不值得,現在自己一個月的薪金就是40塊也相當於十兩銀子,而且廠子裡的人看病也是不要錢的。這麼好的待遇到哪裡去找,沒看見外面想進來上班的人都擠破頭了。也正是因爲自己有着不光彩的過去,所以他纔要做的更加光明正大。什麼巡府知縣的想把家人給安排進來,幹不好的一樣開除,自己也不歸這些官老爺管,想要開除他必需要皇上點頭纔算。

說到廠子裡的大小事務,馬小六那是自信滿滿。雖說主意都是皇上出的,但真正要把他落到實處還不都是自己的功勞。在給南洋華人解說廠子裡生產的過程時,馬小六說道:“洋人的流水線生產其實算不了什麼,早在先秦之時我中國就已經有了流水線生產法,只是後來遺失了。但如何將生產效率提到最高,就需要對每一個生產工位詳細調查瞭解後才能得出最優方案,而這纔是咱們大生製衣廠的最高機密。諸位父老都是中國人,這對大家自然沒有秘密,但這種好法子可不能讓洋鬼子知道了,尤其是該死的英國佬。”

看着馬小六咬牙切齒的模樣,在場衆人皆是哈哈大笑。在參觀工藝工程部時,馬小六可是好好表述了一個他的功勞。這裡就是當他聽說皇上在太平洋貨運搞了一個航線規劃部並大見成效後,他認爲海上航運可以規劃。那廠子裡的生產應當也能規劃一下。所以他就寫信給皇上說他也想搞一下生產規劃,所以半年後就有了這裡。

“你能直接寫信給皇上?”李關山瞪大了眼睛驚訝的問馬小六。在李關山看來,馬小六無官無職的平頭百姓能寫信給皇上。這簡直不可思議。

“當然能呀,雖說我只是一個小百姓,可咱管的可是皇上的廠子。就向是洋行的經理寫信給洋人的總經理一樣。皇上說了,我就是皇室企業的一個分廠的經理,寫信給總經理說說自己的想法很正常嘛。後來家父聽說我寫信給皇上,還打了我一頓。說什麼皇上九五之尊哪是咱們小老百姓能說的上話的。”馬小六哈哈一笑:“結果宮中侍衛真的把皇上回信帶過來,家父卻說得見天子之親筆書信這得他們老馬家祖墳那得濃煙滾滾幾百年。還不讓動把信給供了起來。害的我只能半夜偷偷爬起來看……”

南洋華人紛紛大笑起來,原來現在的皇上並不是他們心所想象的那個座在高高朝堂上、面無表情、只會發號施令的皇帝。如今的這位皇上,是一個真正在爲國謀劃、腳踏實地的皇帝。從參觀的無論是軍工廠還是皇室工廠。無論是工廠模式還是管理辦法,這裡面所有的一切都來自於那個學貫中西、思想倍出的帝王。這些模式辦法從最早的大生製衣廠開始傳了出去,國內的工廠主們派出前住大生製衣廠學習的心腹,就在南洋華人們參觀大生製衣廠的這兩天內就碰到了三波。他們甚至在順風物流天津分部還碰到了前來學習的洋人。

南洋華人們沒有直接進京。他們從天津又坐船到了旅順。當工人抱怨龍吟號艦體上巨大的裂口難以修復,當船塢管理員抱怨朝廷沒有撥足維修費後,南洋華人大肚的承擔了這筆費用。

南洋華人坐上火車,順着奉旅線北上。他們在凌厲的寒風中,他們踏着厚厚的冰雪,在田莊臺祭拜了爲國戰死的亡靈。

在奉天,亞洲最大的鋼鐵集團――亞洲礦業總經理張謇熱情的接待了他們。當礦石變成通紅的鐵水流進模具內,當巨大的鍛壓機將鋼錠壓成鐵餅時。當一塊塊鋼板被切割成鋼板被裝上火車時,張謇這才告訴他們。這些都將運到葫蘆島、運到旅順、運到南江的造船廠裡。在那裡,這些鋼板會被組裝成一艘艘的戰艦去巡視海岸。通紅的鐵水不僅映紅了南洋華人的臉,映紅了南洋華人的心。曾經那個柔弱的祖國開始奮發圖強,向已經遠去的列強們邁開大步飛奔追趕上去。

葫蘆島造船廠可能是南洋華人唯一到了門口卻進不去的地方。這裡戒備森嚴,因爲這裡正在建造對付日本艦隊最後的法寶――撞擊驅逐艦。厚重的鐵門將這裡隔開成了兩個世界,這裡只能進不能出。所有材料設備全部停放在指定地點,然後被架在牆那頭的吊車給吊進去。就算是普能日用品也不例外。爲了保密,所有的工人除了簽訂保密協議外,還不能外出。南洋華人不知道是的是,在這裡面工作的人被要求在艦船與敵人開戰前是不能離開這裡的,這也是爲工人們好,因爲這裡面的機密一但被泄露,那將會死很多人。

南洋華人並不介意,最少看到了朝廷正在努力想辦法保家衛國。能自由進出廠區的只有寥寥數人,這裡面就包括原大清海軍司令、現葫蘆島造船廠廠長――吳德仁。南洋華人很多人對皇上如此貶低一位功臣忿忿不平,但沒有人聲稱要進京面聖爲他討回公道。那是因爲吳德仁實在是自找的。

朝廷不撥付軍艦維修費用,你好好的跟戶部交涉,用得着去綁架戶部侍郎林啓兆嗎?逼得人家簽發了維修費又如何?結果還不是錢沒拿到官也丟了。對於別人的惋惜聲吳德仁到是一臉的不在乎,小酒喝着、牛皮吹着,場面到是熱鬧。做爲知道情人的李關山知道,其實是皇上不放心新軍艦的效果,讓他這個海軍司令親自盯着。所有的一切只是爲了掩飾真正的目的。李關山甚至懷疑過,這裡面是不是真的在建撞擊驅逐艦。

南洋華人在東北轉了一圍,看見了大清最先進的工業能力,時間也過了將近一個月,在京城他們依然受到熱情的歡迎。他們在京師大學堂發表演說,濃濃的思想之情和愛國之心深深的感染了每一位學子。他們在紫光閣內與皇上飲宴,當皇上問及他們的感受時,除了祖國的熱情更多的是深深的擔憂。

大清所從事的大部分都是最基礎的加工工作,要麼就是沒有多少利潤的農業產品。重工業一時辦法還要依靠洋人就不說了,但輕工業的最終產品如成衣等等,除了大生製衣廠外大部分還是壟斷在洋人工廠手裡。這不是好現象,因爲他們利用中國的原材料和人力卻賺走了中國人的血汗錢。長久以往就很危險了,南洋華人都明白這個道理。爲南洋華人就是這麼幹的,所以他們最終掌握了南洋經濟。

光緒皺着眉頭,其實他也明白,但短時間沒有辦法。能養活越來越多沒地的人就不錯了。李關山淡淡一笑,這不是問題。

比光緒更激動的是剛剛回國的唐紹儀,幾天的秘密商議後,一個旁大的宣傳計劃新鮮出爐。在文人的操筆下,一篇篇文章貫以各種名目被刊登在各大報紙上。

清荷之戰後,大清國庫大大的增收,做爲朝廷就更有底氣發展基礎工業和修建更多的鐵路公路,有朝廷的定單那地方工廠自然也會賺的盆滿鉢滿,如此一來工人也就有更多收入也有了更多的消費能力。這又帶動了消費品相關產業的發展,而這一切又會給國家多交稅。國家稅多了又能反過來建更多的鐵路、公路,這又刺激工廠擴建擴招。國家經濟進入良性循環當中。

當《時務報》公開宣傳這種觀點之後,立馬引來社會各界的同聲喝彩。無數篇支持這個觀點的文章在大清各大報紙上發表,於是藉着這鼓東風《時務報》推出了一個新口號――用國貨,強國防。

第300章 四十章 一聲巨響第138章 最後的電臺第55章 準備就緒第67章 夢裡夢外第429章 表演第372章 勢在必行第220章 決斷奉天第50章 插曲第283章 離別第285章 慈禧的決擇第397章 不安份的中國人第94章 風起第216章 宋慶之死第379章 一年與一天第300章 一十三章 第一輪齊射第124章 商販的戰爭第427章 一定會咬鉤的誘餌第300章 四十五章 美西戰爭第279章 不安的心第300章 二十八章 要麼投降,要麼滅亡第227章 對日政策第79章 各自退讓第170章 給美國下絆子第294章 祖宗成法第124章 商販的戰爭第53章 雲南白藥第44章 皇宮內外第207章 朝鮮事變第60章 麼蛾子第429章 表演第162章 閱兵式(上)第185章 譁然第364章 我是誰?第274章 李菊藕的見解第189章 蠢蠢欲動第371章 由小見大第388章 滿清落幕第203章 日俄密約第1章 回首百年第298章 皇室產業第48章 爲中華崛起而讀書第99章 宣戰第13章 暗流涌動第300章 四十一章 吹牛不打草稿第101章 北洋艦隊第233章 摺子戲第147章 諸位輔佐,朕之大幸第229章 材料革命第404章 艦炮逞兇第130章 突圍第300章 三十三章 博弈日本第135章 火炮轟鳴第7章 着手準備第255章 對荷蘭宣戰第228章 葫蘆島號巡洋艦第274章 李菊藕的見解第421章 天火妖嬈第78章 計較第348章 光緒的理念第127章 交換第289章 不如你做我的皇后吧第256章 大清變樣了第272章 南巡的目的第55章 準備就緒第394章 商人的野望第194章 乙未宮變(中)第300章 一十二章 大婚日的炮聲第352章 神秘的龍族第372章 勢在必行第419章 全面進攻第227章 對日政策第300章 四十一章 吹牛不打草稿第195章 乙未宮變(下)第237章 發給德皇的電報第161章 馬關條約第294章 祖宗成法第102章 前進與退路第268章 你們的中國心第300章 二十八章 要麼投降,要麼滅亡第99章 宣戰第14章 視察第355章 八國聯軍第300章 三十三章 博弈日本第300章 三十二章 飛艇的未來第35章 容閎回國第164章 五年發展計劃第86章 朝局第259章 多事之秋第300章 零八章 唯一的選擇第27章 紛亂第362章 備戰第383章 後繼有人第114章 改變的底氣第363章 家事 國事 天下事第282章 都是問題第412章 戰爭的號角第42章 鐵路第72章 第一次交鋒第412章 戰爭的號角第368章 亡清序曲
第300章 四十章 一聲巨響第138章 最後的電臺第55章 準備就緒第67章 夢裡夢外第429章 表演第372章 勢在必行第220章 決斷奉天第50章 插曲第283章 離別第285章 慈禧的決擇第397章 不安份的中國人第94章 風起第216章 宋慶之死第379章 一年與一天第300章 一十三章 第一輪齊射第124章 商販的戰爭第427章 一定會咬鉤的誘餌第300章 四十五章 美西戰爭第279章 不安的心第300章 二十八章 要麼投降,要麼滅亡第227章 對日政策第79章 各自退讓第170章 給美國下絆子第294章 祖宗成法第124章 商販的戰爭第53章 雲南白藥第44章 皇宮內外第207章 朝鮮事變第60章 麼蛾子第429章 表演第162章 閱兵式(上)第185章 譁然第364章 我是誰?第274章 李菊藕的見解第189章 蠢蠢欲動第371章 由小見大第388章 滿清落幕第203章 日俄密約第1章 回首百年第298章 皇室產業第48章 爲中華崛起而讀書第99章 宣戰第13章 暗流涌動第300章 四十一章 吹牛不打草稿第101章 北洋艦隊第233章 摺子戲第147章 諸位輔佐,朕之大幸第229章 材料革命第404章 艦炮逞兇第130章 突圍第300章 三十三章 博弈日本第135章 火炮轟鳴第7章 着手準備第255章 對荷蘭宣戰第228章 葫蘆島號巡洋艦第274章 李菊藕的見解第421章 天火妖嬈第78章 計較第348章 光緒的理念第127章 交換第289章 不如你做我的皇后吧第256章 大清變樣了第272章 南巡的目的第55章 準備就緒第394章 商人的野望第194章 乙未宮變(中)第300章 一十二章 大婚日的炮聲第352章 神秘的龍族第372章 勢在必行第419章 全面進攻第227章 對日政策第300章 四十一章 吹牛不打草稿第195章 乙未宮變(下)第237章 發給德皇的電報第161章 馬關條約第294章 祖宗成法第102章 前進與退路第268章 你們的中國心第300章 二十八章 要麼投降,要麼滅亡第99章 宣戰第14章 視察第355章 八國聯軍第300章 三十三章 博弈日本第300章 三十二章 飛艇的未來第35章 容閎回國第164章 五年發展計劃第86章 朝局第259章 多事之秋第300章 零八章 唯一的選擇第27章 紛亂第362章 備戰第383章 後繼有人第114章 改變的底氣第363章 家事 國事 天下事第282章 都是問題第412章 戰爭的號角第42章 鐵路第72章 第一次交鋒第412章 戰爭的號角第368章 亡清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