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發給德皇的電報

無論深處如何暗流涌動,表面上卻是那樣平靜。世界太安靜了,除了那遠不可及的遠東還有一羣文明落後的國家在打來打去,世界上已經找不到新的話題了。而此時清國開始在全世界尋求貸款,在全世界開始招商引資,如同一股狂熱的旋風吹暈了衆人的同時,也吹着這些人熱血衝動。

曾經美洲新大陸遍地黃金的傳聞,讓整個歐洲開始開拓美洲,如今新的傳聞再次出現。遠東,那個曾經的古老的帝國再次成了大家眼中可以遍地撿錢地方。用最少的詞語來形容那裡就是:錢多、人傻、好騙。無數狂熱的商人們再次向遠東進發,一船船的貨物,一隊隊的船隊,再次從世界各地向着遠東爲數不多的港口前進。

玩大了玩大了,現在全世界都向遠東輸送材料和設備,這種力度已經遠遠的超過了大清現有的承載能力。首先就是貨幣跟不上了。大清纔剛剛試行金本位制度,無論是銀行還是民衆都沒有準備好應對突如其來的變化。國際銀價開始下跌,洋人也不願意收到的白銀纔回到國內就縮水一成的價值。白銀的交易費用的提高,就迫使商人們開始大量向銀行兌換紙幣,除北京周邊還可以由大清銀行總行將剛剛印刷出來的紙幣交付使用以外,就連上海兩江等地的銀行都開始限制每日兌換數量,更不用說更南方的廣州了。

如果說還可以用銀行擔保兌付的方法緩解當前的貨幣需求,那從全世界運送來的材料設備纔是真正的大麻煩。從各大公使館收集到的信息,已經在路上或是正在裝船和準備裝船的貨物已經超過大清目前需求的二倍。這都是抵港付款方式惹的禍,大清把需求一報,洋商們就火急火燎的往遠東送貨,只要比別人早一刻時港就意味着能早一日拿到錢,晚了指不定人家就不要了。

光緒感嘆道:自己確實不是搞經濟的料呀。李鴻章勸諫的沒錯,凡事要一步來,自己做事還是太急了。現在的大清跟本沒有道路網一說。除了僅有的幾條鐵路可用外,即使是爲數不多的水泥路上跑的還是馬車,想靠人拉馬拽的速度跟本無法分流那麼多的物資。後果就是碼頭上的貨運不出去,外面的船都堵在海面。結果想出去的船也出不去……焦頭爛額呀。爲此,林永翔已經開始調集全部可用的車輛往碼頭待命以應對,剛剛恢復生產的奉天車輛廠和天津車輛廠也在全速加緊生產火車頭和車廂。最多再一個月,世界各地的貨船就會把大清的港口都鋪滿。

“此也並非全然壞事。如今供大於求,自然是要降價的。”嚴復一點都不擔心。

“把這個意思告訴下面,讓各地注意協調吧。”事已至此,光緒只能如此了。

當世界都被遠東古老帝國的招商熱潮吹的渾身發熱時,也有人保持了冷靜。以“歐洲憲兵”自居的沙皇俄國,可以輕鬆的武裝起數百萬的部隊。長年生活在殘酷的天氣下的俄國人養成了容易衝動的性格。他們的農民甚至敢拿着木棒對抗手握鋼槍的士兵。更有剽悍哥薩克騎兵,歐洲各國都明白一萬名哥薩克騎兵衝鋒的陣勢,他們如同旋風一般,衝到哪裡,哪裡就會被這股狂風吹落。哥薩克騎兵的名氣可不是吹出來的,那可是用了近百萬傷亡的代價結結實實打出來的,這是一支讓整個歐洲都膽寒的精銳之師。也正是因爲有着剽悍的哥薩克騎兵。纔會讓歐洲內陸強國所忌憚。可是在這場清俄的交鋒中,整整一萬名精銳的哥薩克騎兵從黑龍江一直衝到了奉天城下,然後就再也沒有了消息。雖然這場戰爭的細節還不清楚,可是上萬名哥薩克騎兵就這樣失去了消息還是讓人倍敢驚訝。他們唯一知道的就是從幾個清國小兵嘴裡泄露出來關於對哥薩克騎兵的評價:就只知道騎着馬傻不楞瞪衝鋒的就是精銳的哥薩克騎兵?

每當提到這個小兵的驚訝的表情,邁克爾都有些失落。清國這次對俄戰爭卻引起了在華德國教官的注意,清國人的槍炮輕鬆的消滅了曾將讓整個歐洲都深爲忌憚的哥薩克騎兵,大炮、迫擊炮、手榴彈、機槍、步槍有效的配合,讓曾經馳騁歐洲的哥薩克騎兵全部折戟於陣前。他們甚至都沒能衝到清軍的陣地上。邁克爾不由眉頭皺了起來。

看着眉頭緊皺的邁克爾,已經被國內正式任命爲少將的霍斯特上前輕輕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還在擔心迫擊炮和手榴彈這兩種新式武器嗎?”

邁克爾搖搖頭:“不,我對這兩種新武器一點都不擔心。只要能拿到樣品,我相信強大的德國工業部一定能破解這兩種武器。而且我相信,憑我們兩人在華的地位,一定能拿到樣品。”

“那還有什麼讓你不高興的呢?”霍斯特給自己倒了杯茶,學着中國人的模樣輕輕的咀了一口:“這茶還是得象中國人這樣喝纔有味道。新武器我們都操作過。而且我跟很多基層官兵都交談這這兩種新武器使用的問題。我正在編寫關於兩種武器的戰略戰術使用手冊,而且我在編寫的過程中有些不太成熟的新的戰術想法。我覺得我們應當去見見光緒皇帝陛下,讓他同意出售這兩種新武器的技術並且讓他的軍隊幫我實踐一下我的新構想。我相信,等德國工業部開始大量生產這兩種武器的時候。我的使手手冊也已經很完善了。到那時,德意志帝國就不需要再看英法兩國那噁心的嘴臉了。”

“你說的沒錯,帝國的軍隊會更加強大。但你不明白,我擔心的不是這個,我擔心的是中國。”

“你是說清國嗎?我的夥計,這也值得擔心嗎?且不說清國離帝國是那麼遙遠,就算是一跟暢通無阻也需要走上好幾個月。就算是清國未來強大了,那也不會是德國的對手,必竟清國已經落後的太遠了。而且不要忘了,清國和德國一樣,我們的周圍都是敵人,想要真正強大起來。就必需要戰勝我們敵人,而我們的敵人卻是一致的。我到覺得。也許未來的有一天,我們會和清國一起並肩作戰的。”

“你說的好像也很有道理。”邁克爾若有所思的說道:“這麼看來,我們應當儘快讓清國強大起來。”

“只有強大的清國才能在遠東更多的牽制英法等國的精力和注意力,那樣德國才能更加從容不迫。”大笑過後的霍斯特卻看見邁克爾的眉頭皺的更深了,不由有些惱怒:“哦――見鬼。夥計,你到底在想什麼。”

“我有些擔心。你不明。你是在做戰單位指揮有些事情你並不知道。你知道爲什麼鐵嶺戰役中俄國人會敗的那麼快嗎?”

“從戰場態勢來看,俄軍好像失去了指揮。我到是聽說是清國人把俄軍的最高指揮部給幹掉了。夥計,說說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我知道真正的情況,那是因爲清國在發起鐵嶺戰役的同時,一支精銳的清國小分隊襲擊了俄國指揮部。全殲了整個俄軍指揮部的所有軍官。你應該明白失去指揮的部隊會是怎麼樣的下場。”

“還真有這種事?”他太能明白在戰役發同時突襲敵軍指揮部的效果了,因爲清軍已經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就算是沒能成功,但也能讓敵軍在短時間無法有效進行戰術行動。霍斯特興奮起來:“快說說看,你都知道什麼。”

“清國人是瞞着我乾的,但還是讓我打聽到了,那隻部隊就直屬於清國皇帝的中央偵察連。可是你不明白,我真正擔心的是中國對戰爭的思考。這個國家裡的所有人對戰爭有着不同於西方人的理解。對他們而言,就沒有可以不用在戰場上的裝備。他們的每一士兵對戰爭都有着奇思妙想,往往一個不經思的想法就能成就一個戰爭中的奇蹟。而且這是一個並不害怕戰爭的種族。”

“可是,這又怎麼樣呢。在光緒陛下的引導下,我讀了中國的歷史,我竟然發現這個擁有五千年曆史的國度竟然沒有幾年真正和平的時間,他們不是在與北方遊牧民族戰鬥,就是在內戰當中。這樣的生活環境下的平民早就習慣戰爭了。再說。你也知道孫子兵法這本書吧。這還是三千年前的中國人寫的,三千年前歐洲還在舉着大刀對砍的時候,中國就已經有了完整的軍事理論,這已經不可思議了。現在有些奇怪的想法有什麼好稀奇的。”對於邁克爾的擔心霍斯特認爲毫不必要,要不怎麼會說東方是個神秘的國度,在這裡出現任何事情霍斯特認爲都是正常的。霍斯特拍了拍邁克爾的肩膀,安慰的說道:“我們需要的是幫助清國去挑戰英法。就算有一天清國真正強大起來。難道他還敢遠隔重洋的去挑戰德意志帝國嗎?”

邁克爾沒有說話,只是拿出一還沒有封口的信件:“我打算把這封電報寄給威廉二世陛下,我希望你能幫我糾正電文裡錯誤的內容。另外,如果你沒有意見的話。我希望你也能簽上你的名字。當然,你也可以另外發一封。”

霍斯特看了看邁克爾,接過電文來細細的看起來。

“尊敬的陛下:我要感謝您將我派來遠東,來到這個讓我驚訝的國家。清國,這個貧窮而落後的國家,如今在他們的皇帝的帶領下,正在慢慢振興他們的國家。就如同清國光緒皇帝陛下對我說的那樣:當年四分五裂的德國在日爾曼人的努力終於成爲世界強國,而清國正在向德國學習。這不是一句空話,光緒皇帝陛下不僅知道‘三十年戰爭’,他還知道‘普奧戰爭’、‘普法戰爭’等等讓德意志帝國崛起的一系列王朝戰爭。光緒皇帝陛下讓我都感覺到,他比我還要了解德國的歷史。所以這也引起了我的好奇。”

“相對於那些比我先來清國的那些德國軍官來說,做爲能進入清國軍隊指揮中樞的我,是和清國軍隊一起成長起來。我看着清國新式的現代化軍隊從無到有一點點的組建起來,我參於了整個清國軍隊建設和訓練補給的全部細節。我也和清國軍隊站在一起擊敗了日本和俄國。遼河邊,光緒皇帝陛下那絕決的神情;紫禁城前,大清國軍隊還沒有全部陣亡的的豪情;至今我不能忘懷。”

“清國,這個擁有五千年曆史的神秘國度,雖然我已經在這個國家住了三年之久,但卻在我眼中變的更神秘起來。也許這是陛下您在歐洲無法想象到的,一輛普通民衆用來推運貨物的獨輪車,成了清國的戰爭利器。就在我們還爲機槍過重而無法快速移動,正在絞盡腦汁想辦法減輕機槍的重量的時候。清國把機槍裝上了獨輪車,30公斤重的機槍還要加上近20公斤重的彈藥箱,即使改用全鋼車架,並加裝了保護士兵的防護鋼板。但是總重量接近80公斤的獨輪車,卻對這些農民出身的士兵來說跟本不算什麼,必竟平時他們的獨輪車都要推近百公斤的貨物。而且,農民用的獨輪車還是木質的。而清國就是靠着這不可思議的辦法,讓朝鮮的第六師衝出了日軍的包圍圈、在東北打敗了俄國。”

“軍隊的推進速度總是會受後勤的限制,因爲軍隊一但前進速度過快而後勤跟不上的話,那前突的軍隊很可能陷入彈盡糧絕之中,而且後勤的大規模運送也需要一條平坦的公路。清國沒有幾條水泥公路,就連稍微平坦一點的土路都沒有,大型的輜重車跟本沒辦法快速前進。但是,清國不需要,他們只需要一條路基夠硬,能走人的路就足夠了。就算是沒有,那也可以用木板鋪出來。尊敬的陛下,您能想象的到,在一條不足40公分寬的田埂上堆行近百斤的車隊,而且他們還能跟上跑步前進的作戰部隊。在清國,對這些士兵而言,處處都是坦途。”

“就在我們還在爲軍隊平均分配火炮的同時,清國人已經開始將火炮集中起來使用。清國的戰略構思就是要在局部的區域形成絕對的優勢。而就在鐵嶺戰役發起之前,我與霍斯特將軍曾仔細評估過。我們認爲即使同樣數量的德國軍隊也需要至少三天或者更長的時間才能突破俄軍的防線,爲此我們曾下令清國的後勤部門加大對前線的補給力度。但是清國卻只用了一天就做到了。”

“面對俄軍在鐵嶺的防線,清軍集中一個炮兵師加一個炮兵團,以152毫米口徑的重型榴彈炮開路,在俄軍防線中部很快的打開了缺口,然後強大的清國步兵順着這個缺口進入,將俄軍左翼形成包圍。然後再集中相當於包圍圈內三倍的絕對優勢的兵力,在強大的火炮配合下迅速殲滅這一部分。之後清軍繼續用這種方式突破俄軍的第二道、第三道防線。而被少量兵力牽制的俄軍右翼,在得知道左翼被連續突破後無可避免的發生了潰敗,而清國就這樣僅短短一天就佔領了整個鐵嶺,前鋒部隊甚至已經繞過了俄軍防線,從俄軍後方開始進行反襲擊。這也是中國兵法中所說的各個擊破。”

“立刻請俾斯麥首相與施裡芬元帥過來。”威廉二世放下在他即將入睡前收到的來自遠東的緊急電報,喝了口茶壓了壓他心的震驚。

威廉二世相信他們將軍們不會期騙他,但在這封從遠東發來的電報中,邁克爾將軍竟然用“強大”一詞來形容清國的軍隊,而聯名的霍斯特將軍竟然沒有駁回。這太不可思議了。

第236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291章 “我沒有來晚吧?”第42章 鐵路第300章 三十二章 飛艇的未來第198章 過年了第57章 局勢紛亂第382章 全民備戰第400章 雪原突擊戰第78章 計較第270章 海外華人對祖國的忠誠第378章 揍他第5章 朝堂之下第273章 光緒南巡第177章 寒流第401章 到處都是麻煩第426章 兩個瘋子的戰爭第413章 北方戰事第300章 四十三章 菲律賓改名叫呂宋第150章 陰霾第162章 閱兵式(上)第34章 想摸魚,先攪水第91章 軍官培訓班第301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112章 遺召第200章 令人煩惱的錢第283章 離別第151章 史上最大的搶劫行動(1)第407章 追擊第91章 軍官培訓班第112章 遺召第365章 天崩第46章 成軍儀式第224章 齊聚一堂第199章 慈禧過的揪心年第193章 乙未宮變(上)第17章 必須的廢話第408章 凱旋第300章 日本艦隊回來了第111章 亂像叢生第365章 天崩第258章 史上最大搶劫行動(2)第209章 突襲,目標海參崴第298章 皇室產業第83章 軍制改革第152章 承認失敗第257章 衝擊馬六甲第145章 噩耗不斷第206章 時不我待第395章 老謀深算第137章 還差三十米第175章 日本瘋了第219章 外患未平,內亂又起第167章 第三把火第143章 哭泣的江田島第147章 諸位輔佐,朕之大幸第249章 國家級別的面試第300章 三十八章 祭天的背後第161章 馬關條約第44章 皇宮內外第176章 自己造軍艦第122章 不放棄第300章 二十二章 空軍出擊第32章 水師議事第348章 光緒的理念第392章 朝貢的意義第300章 一十三章 第一輪齊射第300章 零九章 不約而同第350章 攪局者第187章 旗餉第127章 交換第397章 不安份的中國人第1章 回首百年第273章 光緒南巡第55章 準備就緒第78章 計較第75章 殺人放火時第146章 我的世界第256章 大清變樣了第152章 承認失敗第366章 誰主浮沉第300章 零五章 驚慌失措第415章 勝利的歸屬第121章 不拋棄第21章 八旗子弟第262章 風平浪靜第300章 零七章 讀書人的節操第359章 佈局北美第300章 二十一章 恐懼的種子第229章 材料革命第195章 乙未宮變(下)第102章 前進與退路第207章 朝鮮事變第11章 國事方略第276章 公審第362章 備戰第300章 零三章 國朝大事第173章 這都什麼事嘛第178章 方子第276章 公審第291章 相對無言
第236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291章 “我沒有來晚吧?”第42章 鐵路第300章 三十二章 飛艇的未來第198章 過年了第57章 局勢紛亂第382章 全民備戰第400章 雪原突擊戰第78章 計較第270章 海外華人對祖國的忠誠第378章 揍他第5章 朝堂之下第273章 光緒南巡第177章 寒流第401章 到處都是麻煩第426章 兩個瘋子的戰爭第413章 北方戰事第300章 四十三章 菲律賓改名叫呂宋第150章 陰霾第162章 閱兵式(上)第34章 想摸魚,先攪水第91章 軍官培訓班第301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112章 遺召第200章 令人煩惱的錢第283章 離別第151章 史上最大的搶劫行動(1)第407章 追擊第91章 軍官培訓班第112章 遺召第365章 天崩第46章 成軍儀式第224章 齊聚一堂第199章 慈禧過的揪心年第193章 乙未宮變(上)第17章 必須的廢話第408章 凱旋第300章 日本艦隊回來了第111章 亂像叢生第365章 天崩第258章 史上最大搶劫行動(2)第209章 突襲,目標海參崴第298章 皇室產業第83章 軍制改革第152章 承認失敗第257章 衝擊馬六甲第145章 噩耗不斷第206章 時不我待第395章 老謀深算第137章 還差三十米第175章 日本瘋了第219章 外患未平,內亂又起第167章 第三把火第143章 哭泣的江田島第147章 諸位輔佐,朕之大幸第249章 國家級別的面試第300章 三十八章 祭天的背後第161章 馬關條約第44章 皇宮內外第176章 自己造軍艦第122章 不放棄第300章 二十二章 空軍出擊第32章 水師議事第348章 光緒的理念第392章 朝貢的意義第300章 一十三章 第一輪齊射第300章 零九章 不約而同第350章 攪局者第187章 旗餉第127章 交換第397章 不安份的中國人第1章 回首百年第273章 光緒南巡第55章 準備就緒第78章 計較第75章 殺人放火時第146章 我的世界第256章 大清變樣了第152章 承認失敗第366章 誰主浮沉第300章 零五章 驚慌失措第415章 勝利的歸屬第121章 不拋棄第21章 八旗子弟第262章 風平浪靜第300章 零七章 讀書人的節操第359章 佈局北美第300章 二十一章 恐懼的種子第229章 材料革命第195章 乙未宮變(下)第102章 前進與退路第207章 朝鮮事變第11章 國事方略第276章 公審第362章 備戰第300章 零三章 國朝大事第173章 這都什麼事嘛第178章 方子第276章 公審第291章 相對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