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裡,鴉雀無聲。
長方的會議桌邊,兩長邊分別坐着分廠的各級幹部,中間主位坐着分廠廠長張年發。
以往的時候,張年發的左右,桌子的兩個長邊上,劉勇和王會文是打頭對面坐着的。
今天,王會文一邊,和劉勇對面坐着的,變成了劉萬程,王會文坐到劉萬程下邊去了。
劉萬程冷冷地話語說出來,儼然就成了他主持會議,把張年發晾在一邊了。
幹部們眼巴巴看着張年發,看他有什麼反應。
張年發沒有反應。臉上連一點可以捕捉的,喜怒的表情都沒有,直接低頭看自己手裡的生產計劃表去了。
這個過程,也就持續了短短几秒鐘,
大家就心裡有數了。看來,今天生產會的主角,已經變成劉萬程了。這個劉萬程剛剛上任就敢喧賓奪主,估計來歷不小。
其實什麼來歷都沒有,他只是和張年發在演戲。
終於,一個與劉萬程宣佈的無關的幹部率先站起來離開,其餘無關幹部就都跟着紛紛站起身來,陸續離開了會議室。
待無關人員都走了,會議室裡重新安靜下來,劉萬程這纔不緊不慢,重新開始說話:“宣佈兩件事情。第一,從今天開始,各車間限三天以內,把車間內的私活徹底清理乾淨。三天以後,如再發現有私活存在,接活的責任人開除,車間主任就地免職。”
想一下又說:“這個,沒有例外,一經發現,沒有通融的任何餘地。”
所謂私活,就是不經過分廠,各車間私自接了活來偷偷加工。
不經過分廠,當然分廠不會有利潤,利潤只在偷接活者和幹活的工人身上。
這正是私人小企業大發展的時代,小企業生產條件有限,甚至有些打着某某公司的幌子,其實根本就沒有這麼個公司實際存在,純粹就是皮包公司。
他們利用某些政策漏洞,從其他國家單位接了合同來,然後低價倒給另一個國家單位來幹,從中賺取差價。這種行爲,在當時這行裡有個專業術語,叫做“炒單”。
國家單位間沒有溝通,反而要經過炒單客去牽頭,大筆的國家財富,就這樣流入了個人手裡,這恐怕也是那個年代的一大特色。
“炒單”謀取的,當然是利潤最大化。找車間主任一級的領導,偷偷把活幹出來,給相關人員點好處就完了,比走正常手續,找分廠委託加工,費用節省一大半不止。
接私活,一般都是車間主任利用手裡的權力,偷偷謀取私人利益的辦法。也有極少數有門道的,偷偷把活弄進車間,賄賂一下車間相關幹部,再給工人幾個加工費,就把事情解決了。而他自己,卻把“炒單”獲得的大部分利潤,全部獨吞掉了。
劉萬程在基層幹二十多年,當然知道這種風氣的危害。
其實張年發也知道下面車間裡接私活,但沒有重視這個問題。他覺得,只要車間沒有影響分廠的生產進度,乾點私活就乾點吧。這樣下邊這幫幹部撈點外快,彌補一下工資低,操心多的心理不足,幹私活的工人還能得點好處,所以也就睜一眼閉一眼的,不去過問。
但劉萬程不這麼認爲。從小處說,幹私活消耗的電是分廠的吧?機牀折舊損失也是分廠的。另外,加工刀具損耗,甚至有些材料,都是分廠的。這個損失日積月累,就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分廠賠進去這麼多費用,卻便宜了那些炒單的,天下還有這樣的道理?
你張大廠長整天處心積慮地算計着節省每一分錢,卻放着這麼大一個漏洞不堵,這不是河裡打水往井裡倒嗎?
這只是其一。從大處說,幹私活養肥的只是極個別人,大多數工人卻得不到任何好處。這會影響大家的工作熱情,甚至爲這個引發和激化矛盾,自毀長城!正是這個弊端的存在,肥了少數當權者,冷了整個車間大多數工人的心!
話說回來,我們四下裡找活幹都找不到,車間裡自己卻有私活幹,這種現象,不是奇怪又可笑嗎?
經過劉萬程一番分析,張年發思想上多少有些通了,既然劉萬程要整治幹私活,對分廠有好處,他也就不反對。
劉萬程冷冷地在會上提出禁止私活,也不說爲什麼,更不說危害一類的話語。我就是要禁止,爲什麼?爲什麼你們自己心裡明白。如果你不明白,那你這個車間主任就不合格,幹到頭了!
而他和張年發演這出喧賓奪主的戲,就是要樹立他自己的權威,讓大家知道他的話就是命令,連張年發都不能反對,讓國企那一套有事大家商量的習慣工作作風,見鬼去吧。
商場如戰場,沒有個說一不二的指揮官,那這仗就沒法打了。這也是集體幹不過私企的一個重要原因,顧忌太多,做事拖沓。
他的這個態度和冰冷的話語,也讓三個車間主任重新認識了他,那就是說一不二,不聽我就換人。
接着,他的第二個決定就來了:營銷科以後採購材料,要把採購單位的聯繫人,負責人電話一併向他上報備查。同時,鋼材採購回來,不得直接入庫,要讓技術科測量實際尺寸,計算出理論重量,與實際採購重量對比,必須在合理差值以內。否則,追究採購人的責任。
營銷科的採購人員採購物資,往往虛開發票價格,回來多報銷。劉萬程要求上報購貨方的聯繫方式,就是便於他在發現物資價格不合適的時候,向對方詢價。這樣,採購員虛開發票,擡高所購物資價格的情況,就會立刻暴露。
另外,採購員採購鋼材的時候,也存在開發票的時候虛報鋼材重量吃回扣的現象。測量採購員買回的鋼材尺寸,根據鋼材密度公式計算出來的理論重量,和實際採購回來的鋼材重量誤差不會很大,虛報重量就會露餡。
這兩個措施,都是非常好的監控手段,在坐的沒有外行,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卻沒有人想到要這麼幹。
劉勇臉上就有些掛不住了,營銷是他分管的工作,這無非是在說他工作做的不仔細。
他覺得,這是劉萬程對他剛纔那番講話的回擊,且抓到軟肋,一擊中的。這說明劉萬程還是有兩下子的,看問題能看到實質。以後,還真不能小瞧這個毛孩子。
他得設法擺脫被動,把面子挽回來,於是清清嗓子,開口說:“劉副廠長這個建議很好。以前,我只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爲分廠找活上,確實忽略了這一點。這的確是需要引起警惕的,一個容易出現漏洞的地方。”
這表面上是誇劉萬程,暗地裡卻是在爲自己開脫。
劉勇還想說點什麼,劉萬程已經接過他的話來說:“這不是建議,是命令,是分廠新的制度。會後,我會印發文件,下發相關科室。”接着就面對大家說,“分廠本就效益滑坡,經營困難,再漏洞百出,自身失血,怎麼走出困境?堵死本就不該存在的漏洞,是我的職責。當然,這不是劉書記一個人的責任,是在坐每一位的責任,希望大家一起努力!”
又是一句不軟不硬的話,而且搶了劉勇的話頭,即不說劉勇沒有責任,也不說他有責任,話裡話外,似乎是要把他給摘出來,邊緣化。
你一個管黨務的書記,跟着瞎摻合什麼呀?如果仔細分析劉萬程這句話,裡面就似是而非地包含着這個意思。打斷劉勇的發言,說不是書記一個人的責任,表面上像是爲劉勇開拓,但也可以說是不怎麼尊重劉勇這個書記,算是對劉勇小瞧他的回擊,模棱兩可,怎麼猜都對。
嗬,這劉萬程,話說的不輕不重,讓劉勇反擊還一時抓不到話把,不反擊又好像他這書記明顯被劉萬程小瞧了,坐在那裡左右不是,心裡比吃了蒼蠅還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