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中心的屏幕上,出現了機庫內的影像。
也露出了今天的主角,三架刑天戰機。
一些不參與工程、只參與指揮的員工雖然早就得了消息,但親眼看到三臺散發着危險氣息的刑天戰機時,還是覺得離譜。
空天戰機這種東西,居然直接一次做了三架樣機.
關鍵這還不是三架完全相同的備用機,而是技術細節略有區別。
一號機:中規中矩,是最標準的形態,也可以叫原型機。
二號機:擁有一種區別於“四象模式”的特殊的隱身技術,名爲“六爻”。
三號機:擁有特殊的電磁彈射起飛方式,需要搭配專用裝置使用。
不過今日的試飛,只有一號機出馬,另外兩架計劃靠後一些,今天杵在這,只是作爲以防萬一的備選方案。
周瑞看向身旁不遠處的馬衛明院士,這位電磁真君對智能指揮中心的一切都很好奇,一直在四處張望。
“馬院士,可惜今天您參與的三號機還不能試飛,要等一段時間。”
馬衛明回過頭來:“沒關係,一個個來嘛,我又不着急走。”
這半個月,他算是徹底在萬戶基地安穩了,海軍那邊來了兩次人,都沒把他請回去,並且對航天領域的興趣越來越濃。
雖然已經一起工作過,但這種“大場面”,馬衛明還是第一次參與。
看向身旁這位共和國最年輕的院士,笑道:“周院士你緊張麼?”
周瑞搖搖頭:“並不.無人機試飛罷了,況且造價也不高.最重要的是我已經經歷過許多次了。”
電磁真君豎起大拇指:“會成功的,他們不都說了麼,你敲過的東西沒有出過問題,哈哈哈。”
這是前兩天馬衛明聽見的奇聞,整個航空/航天系統,都知道周教主有一手玄學敲擊,他本人談不上信不信,就是覺得挺有趣的。
周瑞笑了笑,重新看向那三架飛機。
其實他本人,對二號機最感興趣,上面搭載了“六爻材料”的電磁屏蔽力場。
經過一段時間的驗證,“六爻材料”在航空領域的巨大優勢,被一點點挖掘出來,其中有兩個最爲恐怖。
其一,省去了隱身蒙皮,騰出了空間和重量,並且可以外掛彈藥。
其二,設計時可以完全不考慮隱身外形需求,而只考慮氣動外形需求,可以將氣動外形做到極致。
光這兩點,就可以說是隱身戰機的革命性變化。
可惜“六爻材料”出現的時候,“刑天”的氣動外形已經確定了,爲了不影響整體進度,就沒有修改。
總之空天戰機不,是所有國內的戰機,無論天上天下、有人無人,都將會越來越好。
已經有代差了,還要搞成代代差,代代代差.
技術突破層出不窮,真是幸福的苦惱啊。
視線回到機庫外。
牽引車的拖動下,今天的主角,也就是一號機緩緩駛出,這個10.8米長,1.7米高,造型特殊,極度扁平的飛行器,來到了跑道中央。
尾部正面是“壓燃/超燃雙模發動機”(雙發),尾部機腹則是小型火箭發動機(單發)。
和周瑞見過的所有飛機相比,“刑天”都是最小的那個,滿載只有6.8噸.不到威龍的四分之一。
但作爲無人機,作爲“消耗品”,作爲戰機,它又五臟俱全。
周瑞站在指揮中心內,看着和殲二零同款鐵灰色的“刑天一號機”,一時間有些疑惑。
之前那麼多試飛.咋感覺和這次不一樣。
哦對了,因爲沒有駕駛員應答。
刑天戰機,採用的是機械智能內組網技術,由全身多達2090個智能節點組成。
自組網、自組織、自協調節點越多,智能性越強,這本就是機械智能的特點。
機械智能不擅長畫圖、生成視頻、亦或者炒股,但在對硬件的控制上,屬於超越時代的黑科技。
刑天戰機也是迄今爲止,除了小花灑這樣的智械生命外,最大、最複雜的內組網設備了。
周瑞依稀記得,剛獲得“機械智能”天之啓示的時候,系統揭示的畫面中,就有伴飛“殲二零”的無人僚機。
時隔多年,這一幕終於被複現,雖然是完全不同的模式。
在數十萬次的模擬中,刑天戰機的智能核心,均取得了優秀結果,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反應快、計算快、判斷快,只要外界信息成功被接收,就能以微秒爲單位反應,遠超人類駕駛員。
這對於高超音速戰機來說,這是非常珍貴的。
如果說弱點,那就是沒有人類的“聯想”“預判”能力,比較一板一眼。
嗯.真飛起來如何,還要看今天的表現。
思考之間,一號機已經抵達了指定位置,進行了一系列靜態測試。
包括“變形翼檢測”、“尾噴控制檢測”、“電子系統檢測”等等。
由於無人,所以整個過程沒有任何溝通,只是由指揮中心發出一道道指令。
沉悶、單調.無聊
周瑞甚至想着以後是不是可以加一個“虛擬交互”,模擬出有人應答的樣子,幫不到刑天戰機,但對指揮中心和控制塔臺更友好。
十幾分鍾後,指揮中心內響起了中氣十足的聲音
“靜態檢測結束,申請啓動四象隱身模式。”
周瑞沉聲道:“准許,啓動四象模式。”
一聲令下後,跑道上的一號機,周身閃過一陣隱晦的波紋,鐵灰色瞬息變成了鏡面色。
雖然是同款技術,但對比殲二零這樣有棱有角的硬朗風格,刑天戰機由於其扁平流線的類乘波體造型,四象模式下更加的夢幻,像是通體由水銀組成一般。
電磁真君忍不住喃喃道:“真好看啊.搞飛機的就是帥啊”
“四象模式啓動順利,遙測數據全正常,倒計時3分鐘起飛。”
差不多同時,指揮中心內的擬態平臺上,也出現了“刑天一號機”的身形。
不難看出,整套指揮模式,套用的都是火箭發射模板,這也和空天機的特殊情況有關。
“倒計時兩分鐘,發動機預啓動。”
背後的“壓燃/超燃衝壓雙模發動機”開始,那藍紅色的尾噴火焰,稍稍破壞了“水銀般”的夢幻感。
“倒計時1分鐘,燃料系統正常。”
“倒計時50秒,天基測控網絡服務正常。”
“倒計時30秒,智能核心響應正常”
看着屏幕上的數字,周瑞最後接棒,朗聲道:“倒計時.5、4、3、2、1!起飛!”
下一刻,跑道上,刑天一號機尾部正面的“壓燃/超燃衝壓發動機”噴射出猛烈的尾焰。
這個和高超音速導彈採用同款技術的動力怪物,配合輕質量的機型,加速度極快,如果是有人戰機,怕是地面上就能出現黑視。
但對於無人的刑天來說,依舊是穩穩當當。
十幾秒後,在所有人的目光中,這架空天無人戰機,第一次脫離了地面,朝着天空而去。
“飛起來了!起飛成功!”
五號廠房內,大量工程師擠在一起,通過屏幕觀看試飛過程。
單春元沉聲道:“別慌!這是空天戰機,試飛纔剛剛開始!”
僅僅地面起飛,勉強算是過了起跑線。
他盯着屏幕,剛纔起飛的過程讓他意識到了一個小問題。
爲了適應臨界軌道切入大氣層,刑天的機翼屬於小型化設計,即便加速度極快,起飛距離也算不上短,這也暴露出一個隱患:長距離+快速度,對跑道的要求就會變的很高。
平坦度、硬度、長度.這些東西在一般的機場,維護起來並不容易,未知因素也很多。
看來自己和馬院士研發的“刑架”,真的可能會成爲未來的標配
“轟!”的一聲巨響,響徹在太倉市工業區。
不少人茫然的擡頭,卻什麼都沒搜尋到目標以絕快的速度,已經消失在天際。
指揮中心內,一道道反饋傳來。
“速度突破3馬赫!高度兩萬米!”
刑天無人戰機的起點,就已經超過了世界上99%戰機的上限了。
而它甚至還沒有發力,動用自己的超燃衝壓發動機。
“速度突破5馬赫!高度五萬米!”
“壓燃模式切換,超燃衝壓模式啓動成功!”
“速度突破7馬赫!高度六萬米!”
“速度達到9馬赫!高度八萬米!”
幾分鐘時間,這個比導彈還要猛的小傢伙,就接近了卡門線,也就是太空、大氣的分界線。
指揮室內,馬衛明聽着一連串的播報,張了張嘴。
太快了.這爬升能力,完全就是高超音速導彈的水平嘛!
也對,周院士本來就是以導彈/火箭的思路,在設計“刑天”。
將其稱之爲長着翅膀,能精密控制的小導彈,好像也沒問題。
馬衛明摸了摸下巴小導彈.小搗蛋?
聽上去還怪可愛的嘞.
思慮之間,刑天戰機的高度已經接近九萬米,速度接近10馬赫,這是它在離開大氣層前,可以達到的極限。
“接近卡門線,姿態平穩。”
周瑞沉聲道:“變形翼啓動倒計時.5、4、3、.”
數萬米高空之上,頭頂已經不再是藍天,而是接近深邃的漆黑。
這裡氧氣稀薄,即便是“超燃衝壓發動機”,也無法提供足夠的動力了,空氣密度也提供不了什麼升力。
一架水銀般的奇特飛行物,以恐怖的速度劃破大氣,但也似乎已經到了速度極限。
能到這個高度,甚至利用了一些慣性。
突然,接受到指令的“智能核心”,開始操縱自己的軀體。
刑天戰機的兩翼,開始機腹折迭。
如果是在濃稠大氣中,以它的速度做這個動作,恐怕會直接解體,但在此時的卡門線附近,卻又剛剛好。
原本流線型的戰機,兩翼收縮後,變得越發類似乘波體導彈,細長的機身失去了僅有的氣流升力,開始向下墜落.
但很快,其恐怖的速度,和高度變化帶來的大氣濃稠度變化,讓其又彈了起來
一下一下,但速度依舊極快。
就像是.在大氣層的分界線打水漂.
——————
太平洋中心,中途島
此時這裡還未天亮,狹小的島嶼上,人類總數不超過1000人,大部分都是美菌,小部分是生態研究者。
太平洋上的孤寂島嶼,夜空也會格外璀璨,滿天繁星是這裡的常態,也是爲數不多的美景。
兩個美國大兵躺在海灘上,忘情的擁抱在一起。
突然,位於下方的壯漢說道:“託尼!你看!那是什麼?!”
名叫託尼的大兵微微一笑:“又想騙我,伱個磨人小妖精.”
壯漢將其一把推開,仰頭望向天空。
只見夜幕之中,一道錐形軌跡,正在急速劃過..
流星?不!那尾跡帶着曲線,而且高度似乎並沒有下降。
人造飛行器?
“我得立刻通知上級!那東西在朝着西海岸飛去!”
其實他想多了
刑天的目的地不是美國更不會是西海岸.
刑天的目的地其實就是太倉。
只不過,是從另一個方向返回.
——————
指揮中心內,周瑞觀察着遙感數據和擬態模型.
錢學森彈道的測試很成功.這也得益於自家在這個方向上積累了大量經驗。
以這種方式,可以非常節省燃料,且軌跡難以捉摸
當然,如果考慮到四象隱身技術,軌跡難不難捉摸已經不重要了,視覺上看到了又如何?
不過這種打水漂,不能玩太久,一來要保存燃料,二來在大氣層內視覺可見(視覺可見和可被攔截是兩碼事),有些招搖過市了。
“準備進入軌道,火箭發動機預啓動,5、4、3、2”
近乎半個地球以外,大氣層臨界點。
一個水漂十萬八千米的刑天一號機,收到天基測控網絡傳來的指令後,開啓了新的測試項目。
再一次“打水漂”後,機身前部上揚的時候。
尾部機腹的火箭發動機,瞬息啓動。
空氣阻力近乎於無,但火箭發動機的動力卻依舊強勁。
朝着遙遠的深空,再次爆衝!
如果說剛纔它像是“導彈”,現在又像極了“火箭”。
小小的身軀,拉出長長的尾焰.所謂太空和地球的分界線,被輕易的甩在了身後,彷彿不值一提。
13馬赫
15馬赫
18馬赫
最終,突破了第一宇宙速度。
來到了屬於它的真正領域,專屬領域。
近地軌道。
由於“有人飛行器”的速度太低,也許大家會覺得18馬赫,亦或者第一宇宙速度聽上去格外離譜。
但其實,無人飛行器這個水平並不快。
比如東風快遞,人均起跑線這個水平,中段更快。
火箭也是一樣的,甚至遠超第一宇宙速度(23馬赫)左右。
很大程度取決於高度,只要出了大氣層(或者接近稀薄區域),且有火箭發動機,速度會瘋狂往上頂。
大家不要把“高超音速空天無人機”和“有人機”放在一個範疇內,技術層面它其實更接近於導彈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