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好多天孫靈玉都沒有再來,中途唐春景給她打過一次電話,是她同事接的,說她出去了,也不知道忙什麼去了。
唐春景也夠忙的,天氣變化無常,但是晴天還是多過陰天的,清水鎮的蔬菜大棚漸漸地開始量產,運輸的事情已經開始做了。
收購大棚蔬菜,政府那邊的章程都已經制定好了,必須要有政府頒發的通行證纔可以進行蔬菜買賣,並且政府進行監督,若有違背市場原則進行惡意競爭者,政府有權利收回通行證。
有了章程,車輛也到位了,除了油坊一輛、馮強一輛,王振興也投了一輛。
顧明遠說他的後臺是比崔主任還大的領導,想來他的家庭條件不錯,就算條件不好,憑着他們家的後臺從基金會貸款應該很容易吧。
起點不一樣就是不同。
馮強的車,還有油坊投的車,中間計劃了多少,發了多少愁,看看人家王振興,從決定買車到把車買來,一共就花了三天時間。
人比人氣死人啊!
三輛車各幹各的,單獨覈算,誰也不參與誰的賬務,掙多掙少看個人的運氣。最少三千斤起運,不然一趟掙不了多少錢。
蔬菜裝卸可以找臨時工,但還是要長期乾的人員。唐春景推薦了自家大哥還有大舅家的玉川表哥,運輸司機是馮強幫忙找的。
大哥實在,可以收菜稱重,玉川表哥活泛,可以在南齊的蔬菜批發市場負責往外批菜。
收購點設在清水鎮的北邊,就在公路邊,佔了一塊地,修建平整了,蓋了個能遮風擋雨的小屋,緊接着清水鎮就熱鬧了起來。
唐春景每天早上去上班都能看得到騎着車子去收購點送菜的菜農,每天九點前車就不收菜了,他們得確保送到南齊的蔬菜都是新鮮的。
當然了也有自己去市場上賣的,但是蔬菜陡然一多,市場價格也不如去年的,倒不如直接送到收購點方便。
顧明遠本來還是很忐忑的,畢竟萬事開頭難,又沒有經驗可循,一切只能摸索着前進,他真怕哪裡辦不好對不起老百姓們的辛苦。連着一週,南齊那邊的市場需求價都非常平穩,提着的心才漸漸地放了下來。每斤菜的毛利保持在一角到兩角之間,並不會掙的太多,這樣老百姓纔會切實得到實惠。
不在收購點盯着他便下基層,調查民意,當看到大家都沒有敷衍,全是發自肺腑的笑容,他才深覺自己真的對得起老百姓了。
有了良好的開端,接下來也很順利。
陰曆十月二十開始收菜,一直到十一月二十,整整一個月,唐春景算了總賬,收菜的流動資金竟然高達一萬三千元,就算去掉三千塊錢的費用,還有一萬塊錢的盈利呢。如果按照這個速度下去,不出什麼意外的話,整個冬季運輸車的成本基本上就可以收回來了!
她問過馮強,他那邊差不多也是這個收益。真的很可觀啊,一個冬季運輸車的本錢回來了,就相當於掙了一輛車錢,明年再幹就是純利潤了!
一個月到頭,終於要發工資了,司機一個月的工資是兩百,大哥和玉川表哥的工資是一百二,唐春景又給每人多發了三十塊錢的獎金。
玉川表哥的工資,他自己帶回去了。
大哥的工資,唐春景直接拿了回來交給了嫂子。
因爲大哥去工作了,張桂芝一個人在家既要帶孩子又要做飯還得去大棚幹活也挺累的,羅氏都看在眼裡,便讓她一天三頓飯過來吃。張桂芝也挺自覺,一個月給羅氏十五塊錢當養老費。
因爲張桂芝上道,當初唐春景才說讓大哥去車上工作的,不然,她可不會再爲他們打算了。
唐春景回家的時候,一家人正坐在一起包餃子。
韭菜雞蛋餡的,用的大棚裡自己種的韭菜。
她進門的時候,大姐正在說,“你們猜這韭菜我今天在東安多少錢一斤賣的?”
“三毛?”張桂芝說道,“今年西紅柿最貴,收的都到兩毛四了。”
唐春華呵呵的笑了起來,“六十斤豆芽,都沒賣過十斤韭菜。”
唐春景進門,驚訝地說道,“那得多少斤一斤賣的?”
“七毛。”唐春華做了一個‘七’的手勢,笑道,“市場上獨一份,不是我漫天要價啊,畢竟割了這一茬,下一茬又得十來天才能收了。”
大姐要強,大棚裡活少,她就養上了豆芽,帶着青菜一起賣。
“嗬,都快趕上肉價了。”羅氏緊接着對唐春景說道,“二丫,你今年要是蓋養豬場還行呢,這會豬肉也漲價了。”
集體制解除讓大家的幹勁都足了,經濟發展,物價當然上漲,這是市場規律。
唐春景忍不住扶額,她這個蓋養豬場的計劃有擱淺的跡象啊。她把大哥的工資掏出來遞給張桂芝,說道,“嫂子,這是大哥的工資,他讓我拿回來給你,你收好吧。”
“哎呀發工資了,”張桂芝十分喜悅,趕緊從圍裙上擦了擦手,將錢接過來,數了數說道,“不是說好的一個月一百二嗎,怎麼變成一百五了?”
“因爲大哥幹得好,所以給他多發了三十塊錢的獎金。”
“哎呀,你們老闆可真好!”張桂芝笑眯眯的說道,“今年芹菜收的便宜才一毛多錢一斤,但有你大哥這份工資補上,今年家裡的收入比去年強多了。”她直接抽出二十塊錢來遞給羅氏,“娘,你兒子掙錢多,這個月多給您五塊。”
羅氏不客氣的接了。
唐春景都看在了眼裡,大哥的這份工作沒白給,張桂芝能知足就好,這纔有過日子的樣!
唐春景吃着白白胖胖的韭菜雞蛋的餃子,心裡滿足極了,剛重生過來的時候連口白麪都吃不上,一天吃一個雞蛋,嫂子都心疼,現在想吃什麼就吃什麼,這纔有奔頭哪!
“二丫娘在家嗎?”一家人正在歡快的吃着飯,忽然有人在外面喊道。
唐春景連忙放下碗走了出去,朝外面一看竟然是姜大娘,她連忙把她讓進屋裡來,熱情招呼道,“姜大娘,吃了沒有,快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