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線崗位和地方行政崗位在級別上沒有差別,但是晉升通道上限的差距可就大了。
當然,這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看法,畢竟條線上專業性強一點,很多考公時候就直接區分開了,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相當於在一開始就限定了未來的發展途徑。
“我和我岳父商量過,打算在兩三年之後進軍新能源汽車製造行業,哪怕是初期投資,投入資金也將高達50個億以上,屆時陽市地方政府一定會盡力留住我們的投資。”
羅陽笑着道:“雖然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的投資都放在陽市,但是放多少,這裡面就有說法了,起碼在我們沒有鬆口之前,市裡是無法確定的。”
這麼一說,羅建民頓時明白了裡面的奧妙。
如果他轉職到開發區任職,哪怕一開始因爲行政級別問題,不能擔任副主任一職,但是藉助這個引資項目,或許可以被破格提拔。
“而且將來小叔要是還想回住建,也不是不可以。”
羅陽繼續道:“你們局行不行不知道,但是其他條線單位局長由鄉鎮一把手調任的,這種現象應該不少。”
“尤其我還是局裡出去的,對於住建條線的工作相當熟悉?”
羅建民的呼吸一下子變粗重起來。
原本在他的設想裡,這輩子能幹一屆副局就已經功德圓滿了,現在侄子居然給他打開了思路。
“你讓我想想,讓我想想。”
羅建民一時間裡有點難以消化,一隻手在耳邊輕輕擺了擺,隨後陷入沉思中。
趁着小叔思考的空檔,羅陽端起茶杯,開始品茶。
有些話不好說,因爲屬於未來會發生的事情,否則對於羅建民的觸動更大。
要知道住建在最早的時候被稱爲建委,當下的規劃、房管、城管、人防、招投標中心等局辦單位,都只是建委下面一個行政處單位,以前的城建,就掌握在建委手裡。
拆分瘦身後,變成了現在的住建局。
但是誰能想到,再過五六年之後,房管、消防、人防等單位會再次歸屬到住建裡去。
雖然沒有恢復到最輝煌的時候,但也再次成爲舉辦單位裡的巨無霸之一。
一把手也能成爲市裡的黨組成員。
這可是有投票權的。
“陽陽,現在不行,得緩一緩。”
整整一支菸的功夫之後,羅建民才擡起頭看向自家侄子:“我調到開發區分局才半年多,短時間裡還是穩一穩比較好,而且就像你說的,那項投資要到兩三年以後,沒必要現在就急匆匆的轉到開發區來.”
“小叔你考慮的比較周全,就按你的想法來唄。”
羅陽的神情比較輕鬆:“但是這件事得預留半年操作時間,否則就做的太明顯了。”
“這不要你操心,我自然是懂的。”
羅建民點頭道:“怎麼說你小叔我也在單位裡混了十幾年了。”
說到這裡,叔侄倆同時笑了起來。
“小叔,晚上還要去老丈人家吃晚飯,我先走了啊。”
兩人又聊了半個多小時,眼看時間來到四點半出頭,羅陽先提出了告辭。
羅建民送到辦公室門口,看着侄子進了電梯才轉身回到辦公桌後面的椅子上坐下來。
坐下的瞬間,臉上笑容再也抑制不住。
先不提預拌水泥砂漿廠的事情,羅陽壓根就沒放在心上,這樣一來,羅建民在局裡就不需要做這麼多動作,完全可以用平和的情緒來體現自己的高姿態。
女兒高考的事情,羅陽又主動幫着想了門路,等於幫他解決了一樁壓在心頭上的大事。
塊壘盡去。
至於說自己未來晉升通道的事情,更是一片光明,這也託了自家侄子的福。
連續三樁好事集中在一起,哪怕羅建民今年已經四十出頭,一樣欣喜若狂。
羅陽倒是沒怎麼放在心上,他想着明天上去先去看看西蜀文旅項目的進展,下午到正陽集團去處理一些公司事務,稍晚一些再返回魔都,結果同時兩個電話把他提前薅了回去。
一個電話是新上任的董事辦主任溫婉打給他的,上週回老家前囑咐她幫着找一套別墅的事情有着落了,詢問他什麼時候有時間去看房子。
這個不是很急,羅陽讓溫婉在本週安排一個時間就行。
關鍵是另一個電話是陌生號碼。
因爲電話打進了羅陽的私人手機裡,必然是一定關係才知道的,於是他就接了電話,隨後才知道對方是張偉倫,就是陽市商會副會長張奇峰家的老三。
內容自然是約羅陽見面聚一聚,帶上商會秘書長陳黎陽。
羅陽想着後面幾天或許有其他安排,索性答應了當天的晚上,於是週二下午三點出頭,他就坐車返回了魔都。
晚上飯局是張偉倫安排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爲他在陸家嘴辦公的原因,他把聚餐地點放在了浦東一家高檔餐廳裡。
陳黎陽,三十多接近四十;張偉倫,二十七八快三十;羅陽,二十出頭。
三個人,分別七零後、八零後、九零後,三個不同年代的人。
“前兩天一直聽我爸在耳邊嘮叨,說你多麼年輕有爲,當時不以爲然。”
一見面,張偉倫就誇張的緊握着羅陽的手:“現在當面見到羅總才知道,我還是淺薄了。”
這傢伙居然一身騷包的白色休閒西服,髮膠抹的鋥光發亮,蒼蠅都歇不住腳的那種。
一看就是完全融入魔都生活的那種公子哥。
羅陽估計他陽市話都不會說了。
“張總謙虛了。”
羅陽面帶笑容的道:“我岳父一直都有交代,加入商會以後,要多向你和陳秘書長這樣的前輩學習。”
“別把我帶進去啊。”
陳黎陽在一旁擺手道:“你倆都是年輕一代裡的俊傑,我不過是商會管家,替大家處理一些雜務而已,要論優秀,還得是南會長、張會長、姜會長以及你們這些後起之秀。”
一通寒暄之後,大家才相互謙讓着入座。
白酒是沒有的,張偉倫選的餐廳帶着法式風格,桌上擺的自然是紅酒。
開席前,總要拉扯一段閒話,於是從酒說起。
“國內現在不少人請客的時候動不動張口就要餐廳裡上82年拉菲,這酒好壞另說,就咱們國人這種喝法,半個法國種葡萄都不夠。”
張偉倫指着已經開瓶倒進醒酒器裡的紅酒道:“其實在歐洲那邊,大多數人吃西餐時候,喝的都是10歐左右的佐餐酒,放到國內也就一百多價格,咱們取個真實,奔富這個牌子的紅酒其實就不錯了。”
奔富(Penfolds)是澳大利亞最著名,也是最大的葡萄酒莊,它被人們看作是澳大利亞紅酒的象徵,被稱爲澳大利亞葡萄酒業的貴族。
論價格來說,也算是中高檔裡的一種,有幾百的,也有幾千、上萬的。
“奔富紅酒果香和深色水果的味道,口感濃郁飽滿,帶有一定的單寧和酸度。”
張偉倫侃侃而談道:“單寧經過充分的陳年,從而變得柔和,使得口感更加平衡和圓潤,比較適合國人的口感.”
要說白酒,羅陽還能參與進來討論一二。
說到紅酒,也不知道陳黎陽懂不懂,反正他一臉懵逼。
“誒,對了,聽我爸說起過,羅總集團下屬還有一家子公司專門做白酒的?”
張偉倫放下手裡的紅酒瓶,看向羅陽道:“我瞭解了一下,好傢伙,一款無論口感還是品質都一般的白酒,居然做出了一點市場名氣,在一些圈子裡甚至被譽爲去年最佳營銷案例之一,牛啊!”
當羅陽以爲張偉倫是在裝逼的時候,這傢伙突然一個轉折。
從紅酒切入到白酒,絲滑圓潤。
對於張偉倫,當另眼相看,重新評估。
“張總謬讚了,其實當初就是搞着玩的,誰也沒能想到做成現在這個樣子。”
羅陽連忙擺手解釋道:“我有個朋友,原來廣告公司的,後來自己出來創業,搞文化產業方面的內容有次喝酒時候要業務,之前不是投資了一部電影《失戀三十三天》嘛,我想着把影視周邊的文化產業給他做,結果就搞出了江小白這個產品,也算是無心栽柳柳成蔭吧。”
“羅總謙虛了,我很看好江小白這個品牌的未來發展前景。”
張偉倫笑着道:“白酒行業一旦做出成績,幾十億、上百億都不算太難,要是能做出規模和品牌,那就不得了了,幾百億甚至上千億都有可能。”
架這麼高,想幹嘛?
而且咱們從見面到現在還不足半小時吧?
羅陽用餘光瞥了一下陳黎陽,發現他面帶微笑,處於一種安靜的傾聽狀態,沒有半點不滿的意思。
“哈哈哈,承蒙張總吉言了!”
羅陽壓低了聲音笑着道:“反正我就是一個不管經營業務的大股東,要是我朋友能把江小白做起來,不要幾百億了,就算能做到百億銷售,我都要睡着笑醒了。”
“羅總朋友就是江小白董事長喬志遠喬總吧?”
張偉倫感嘆道:“有機會真想認識一下這位奇人,向他學習一下創業的創意點子。”
“回頭有機會一起打球,到時候介紹你們認識。”
羅陽毫不猶豫的把喬志遠推在前面,讓這個老狐狸去應對一切。
“高爾夫嗎?”
張偉倫開心道:“我是湯臣高爾夫球場的會員,羅總和喬總也喜歡打球的話,最好不過了,咱們有時間約一場!”
這傢伙聊天節奏把控的非常好。
剛談完主要的事情,服務員就開始上菜了,頭道菜就是法式奶油蘑菇雞。
倒酒的倒酒,分餐的分餐,生意場上的聊天內容戛然而止。
接下來的話題,都圍繞美食展開。
“我在英國倫敦留學的,說句吐槽的話,這個國家的食物和天氣一樣糟糕,和德國有的一比。”
張偉倫笑着評論道:“歐洲那邊,還是意大利、法國、西班牙算好一點,還有半個在歐洲的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美食還可以”
這種話題,大家都能說上幾句。
連陳黎陽都點評了一下本幫菜、杭幫菜以及淮揚菜。
羅陽則稍稍點評了一下粵菜和東南亞菜系的區別。
法式長棍麪包主餐過後,三個人喝點紅酒消消食,陳黎陽趁着飯局還沒散,開口說起了自己的事情。
“你倆現在也算是正式加入陽市商會了,下個月初,商會有一次全體會員的聚餐酒會,到時我會提前通知到所有會員,希望張總和羅總到時候準時參加啊。”
“一定,一定!”
“上次飯局上好幾個會長沒到,正好趁這個機會認識一下,我肯定會到的。”
張偉倫和羅陽先後答應下來。
“對了,咱們商會內部有個慈善基金。”
陳黎陽衝兩人拱了拱手,笑着到:“屆時我向兩位老總化緣,還希望大家給面子哈.”
會員費是會員費,捐款是捐款。
“可不敢小氣,否則老頭子會訓人的。”
張偉倫隨即表態,但是話裡也另含了一層意思:你想單獨找我捐款可以,金額不能超過我老爹張奇峰,否則他沒了面子,回家要罵人!
“哈哈哈,我也怕張會長髮飆的。”
陳黎陽秒懂。
“說到慈善的事情,倒正好想和陳秘書長取取經。”
羅陽的回答和張偉倫不一樣:“近期我打算組建一個慈善基金會,因爲以前沒有接觸過這方面的事務,到時希望陳秘書長能給予一點指導意見,至於捐款到時候我另外安排助理和你對接,也向張總學習吧!”
“誒,羅總也打算組建一個慈善基金會?”
陳黎陽沒心思關注羅陽最後一句話,心思全在前面內容上了。
“是打算組建一個專項基金會還是複合型基金會?”
秘書長一口氣詢問好幾個問題:“基金會打算弄多大的規模,對不對外公開募集捐款?”
“複合型基金會吧,因爲專項基金會相對來說太狹窄了。”
羅陽想了想道:“規模嘛我打算初始注資3000萬左右,一年內資金規模達到5000萬,兩年內達到1個億,往後的時間裡,爭取每年向這個慈善基金會裡注資不低於3000萬,基金會不對外公開募集捐款,算是我自己企業搞的,既有做點善事的心思,也有爲企業打點知名度的意思.”
在封閉型慈善基金會裡,尤其是在國內,這規模不算小了。
要知道陽市商會下面的慈善組織,每年靠着會員的捐款,可以用於慈善的資金和物資加在一起,也不過幾百萬規模。
上億資金在慈善基金會裡,甚至涉及到本金增值的問題,連帶着基金會工作人員規模也不會小。
連陳秘書長一時間都覺得心動不已。
另一邊的張偉倫震驚的暫時不知道說什麼好。
他是家裡老三,現在張奇峰丟給他掌控的企業不大,能調用的資金最大數量也就四五千萬。
而羅陽做個慈善就丟進去1個億
必須和他做哥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