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通天經

?通天教成立了,問題也隨之而來,于吉、左慈找到呂布:“教尊,佛教有《華嚴經》,道教有《道德經》,我們通天教可有什麼經典?”

??呂布淡然道:“二位天師且侯,待我問過天帝。”

??教皇劉辯、輔漢天師于吉、佐漢天師左慈現在都把呂布定位成人世間唯一可以跟天神溝通的使者,簡稱天使,呂布很想改變這種點位,但他之前扔出來的那些大忽悠是覆水難收,不得不硬着頭皮接受這個定位,也不得不繼續裝下去。

??呂布花了一整晚的時間,回憶了基督教的《聖經》、伊斯教的《古-蘭經》,以這兩個大教經典爲藍本,糅合之前已經設定好的神話傳說、神靈體系、通天教教義,絞盡腦汁,再三修改,花了一整晚時間,終於炮製出通天教的聖經《通天經》。

??呂布在回憶後世那幾個大宗教的發展史時,忽然發現,還真的必須要把自己設定爲唯一可以跟天神溝通的使者這個位置。

??通天教不同於佛教,佛教是釋迦牟尼自己創立的,立自己爲至高神,所謂佛陀誕生時,於四方各行七步,右手指天,左手指地,說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由創始人而成爲至高神,這一點無法應用到通天教。

??通天教不同於基督教,基督教是耶穌創立的,後來的耶穌信徒把耶穌當做耶和華的兒子,搞三位一體,通天教這樣的情況是祖先崇拜爲主。沒法搞三位一體。

??呂布只好沿用伊斯教的先知說,在《通天經》裡隱晦地提及每逢動亂時代,天神伏羲總會從天界派遣一位仙人降臨人間。這位仙人將拯救整個世界,讓這個世界恢復太平。

??呂布瞭解國人的性格,不同於中東那邊的人。中東那邊的人民要穆罕-默德親口告訴他們,而大漢子民是更相信一些似是而非含含糊糊的東西,特別是最爲風行讖語的東漢,民衆更相信一些預言似的東西,若是明明白白地告訴他們,反倒他們會倍加質疑。

??當民衆都在猜測這個人是不是呂布的時候,呂布的態度是既不承認,也不否認。越是這樣神秘,民衆越是認可呂布便是《通天經》裡面的救世主。

??當呂布把《通天經》交給左慈、于吉兩人,這兩個天師展開一看,都深爲歎服,特別是于吉,他回想自己寫的那個別名《太平經》的《太平清領道》,跟這本《通天經》相比。真是不知所云,但想想張角利用那本《太平經》尚能發展出幾百萬信徒,這本《通天經》應該能夠爲通天教發展出更多信徒吧。

??通天經很多內容都取自之前的《道德經》、《太平經》,讓左慈、于吉以及其他道人倍感親切,但呂布在通天經里加了許多私貨。最大的私貨便是通過《通天經》告訴漢人要努力將天神的關懷灑向所有太陽照耀的地方,換句話就是告訴大漢民衆,我們要做有侵略性的民族。

??呂布這點私貨是從伊斯教身上學到的,有信仰的軍隊就能打敗沒有信仰的軍隊,在強大信仰支持下,軍隊刀鋒所指,所向披靡。

??歷史上伊斯軍隊單兵作戰能力非常低下,非常缺乏訓練,但他們的教義非常強大,把一羣烏合之衆變得異常狂熱、不畏犧牲甚至樂於犧牲,以此打敗了一支又一支沒信仰或弱信仰的軍隊,先後掏了摩尼教、猶太教、基督教、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老巢。在《大唐西域記》中所記載的衆多西天佛國一夜綠化,全成伊斯穆林的天下了,一切原生態文明和文化全被摧毀。

??中亞自古就是東西方交流的通道,也是各種文化會粹之地,各種宗教,各種教派,各種文化,各種文明,曾如百花爭奇鬥豔,而後來呢,全伊斯穆林化了。伊斯穆林人說是他們的教義更強大,是自由競爭的結果,實際上是那些伊斯穆林軍團燒燬寺院,趕走僧侶,銷燬典籍,割裂歷史的結果,其目的是叫人除了伊斯蘭教的東西外,什麼其他的全都看不到。在這個環境裡,一切非伊斯的異質文明都沒有了,當地民衆除了信仰伊斯教成爲穆林外還有什麼選擇?

??伊斯教的發展速度一直遠超佛教和基督教,它極具侵略性的教義決定了它具有極大的擴散能力和佔有性能,只要歷史上曾被伊斯教統治過,一直到目前就基本上是伊斯國家,同時,它還在慢慢的擴散,非洲的一些國家都在開始成爲伊斯國家,歐美國家信仰伊斯的人口也在迅速增加。

??反觀其他宗教佛教、道教、印度教等在伊斯教面前只能退守一方,基督教總的來說逐漸被侵蝕。

??再看看倭人的神道教,倭人的民族宗教神道教認爲,世界都是天神賜給大-和民族的,所以倭人從來沒有停息過對外的侵略戰爭,而被神道扭曲了的佛教教義認爲只要人死了都會成佛,這樣就造就了一大堆不怕死的倭國武士,也造就了一大堆殺人不眨眼的倭國鬼子,就是甲級戰犯東條-英機死了以後,也會成佛,而侵略戰爭也是符合倭國的利益,所以他也是民族英雄,所以被供奉在靖國-神社裡。

??雖然在漢人的眼裡,倭人這樣的信仰是不對不好的,但作爲天下最聰明、最勤勞的漢人,爲什麼就一定要謙讓呢,爲什麼就一定要忍受呢,爲什麼就不能向周邊那些撮爾小國大喊,我大漢要征服你們呢!

??指望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這樣雄才大略的皇帝鼓動起民族的血性,鼓動起漢人擴大自己生存空間的戰爭,畢竟只能維持數十年,不能將這個精神頭維持數百年甚至數千年。

??如何把大漢民族對外擴展的勁頭維持數百年乃至數千年呢,就是學着伊斯教,建立一個強勢的宗教。

??雖然熱愛和平的漢人總看不起那些動不動發動戰爭的伊斯,但必須要承認,在冷兵器時代,大漢民族若是能有那麼強大的宗教信仰,以大漢民族的聰明才智、勤勞勇敢,必將橫掃整個亞洲乃至世界。

??在宗教裡面,加入一些積極的東西,就能鼓動起整個民族積極起來。

??在創建通天教的過程中,呂布的心裡一直惴惴不安,他最擔心的是本民族對神靈的態度。

??想一想二十一世紀那些燒香拜佛看起來很誠心的善男信女們,看起來虔誠的不得了,實際上他們從心底深處是不信的,對待神靈的態度是赤-裸裸的功利主義,見佛教寺廟就拜佛,看到道觀就求仙,所謂急事來燒香,臨時抱佛腳便是明證。

??呂布深入一想,便釋然了,現在還只是東漢末年二世紀,不是科學昌隆人心不古的二十一世紀。也許二十一世紀的漢民族是徹底沒有宗教信仰,什麼都信卻也什麼都不信,但東漢末年的大漢民族並非如此。

??夏商周時代,宗教信仰十分盛行,帝王祭天,百姓祭祖,不亦樂乎,那時的華夏人還是百分之百的宗教信仰者。但由於中國人搞不清楚,上帝、蒼天是如何統治宇宙的,創始說十分蒼白,因此造就了孔學的“遠神論”。從孔子開始,就不隨便講“怪、力、亂、神”之事。孔子的學生請教他如何事鬼神和生死之事時,孔子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儒家既不是虔誠的有神論,也不是無神論,而是遠神論。

??但儒教掌握思想領域只有兩百多年,所謂的遠神論只是活躍在上層世家士子,在中下層民衆心理,還是有對神靈的膜拜,畢竟生老病死問題、鬼神問題都是人的一種精神需要,特別是兩漢時期災禍不斷、戰亂不止、民衆生死未卜,更需要精神上的信仰,這時道教興起便是人們需要這種宗教,至於儒教跟後世的某主義一樣都只能做人的政治信仰,無法做人的精神信仰。

??而道教不論從教義還是從組織方式,都不是一個可以稱得上國教的宗教,若不是佛教以及其他宗教都是胡人傳來被漢人排斥,恐怕道教早就不復存在了,現在的大漢非常需要一個完善的積極的宗教來填補人們精神世界的空白。

??再者,漢族的骨髓裡一直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的宗教信仰,那就是祖宗崇拜,可以不拜任何神仙,卻不能不祭祖。而且漢人最信天命,歲數越大,天命觀的信仰就越深,就會越來越相信世間有神靈。

??呂布想通這一切,便不再擔心什麼,而是義無反顧地大力發展通天教。

??雖然呂布明白宗教信仰對於一個國家民族精神的巨大推動力,但他不想讓通天教重蹈佛教、道教、基督教的覆轍,不想讓通天教過多地干涉政治,更不想讓通天教凌駕在政治之上,所以他嚴格限制通天教的活動範圍,只准傳教,不準干涉地方政務,更不準干涉軍務,嚴格限制教堂的規模,超級教堂內不準超過一百名教士,大教堂內不準超過四十名教士,教堂裡不準超過十名,小教堂裡只有一個,考慮到小教堂裡只有一個教士忙不過來,容許教士的妻子或其他虔誠教徒以輔助教士的身份協助之。

??跟道教一樣,雖然國家的所有法律法規都能約束到教士的活動,但這些教士卻可以娶妻可以吃肉,沒有其他宗教的不可理喻的忌諱。

??等通天教發展到一定程度,也等呂布的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呂布就準備在大漢境內全面取締其他教派,只會在那些馴化的胡人內部保留佛教,保留那個以政治信仰爲主的儒教,其他的宗教,特別是外來的宗教,全部予以打擊,所有相關的建築一律改爲通天教的教堂。()?

第693章 大漢有救了第703章 華歆簡政第577章 伏皇后送上門第188章 鬥顏良文丑第483章 拓跋送上門第861章 消滅倭國上第129章 世界之王第199章 蔡文姬要來第289章 管亥欲襲張遼第323章 三妻四妾第415章 唐皇后逆來順受第203章 何求美人折第732章 曹櫻的隱疾第422章 敵衆我寡第178章 步梵掌青樓第137章 水淹於毒第736章 終極信仰第331章 一箭三雕之策第219章 劉備不是皇叔第510章 通天經第503章 于吉與左慈第672章 曹操傻眼第753 章 四夷威服第195章 全民皆兵第66章 勸說司馬徽第687章 孫策的選擇第47章 呂蒙和陸遜第655章 招降馬超父子第217章 呂布戰三英(三)第248章 呂布失陷第154章 原來是你第16章 勸避亂冀州第652章 誘敵深入第552章 孫策攻江夏第25章 商議離洛陽第378章 張繡的嬸嬸鄒氏(五)第225章 曹操的老婆卞玉兒(四)第626章 公孫度被淹第860章 卑彌呼二十一條第816章 袁紹被炸死第225章 曹操的老婆卞玉兒(四)第280 章 奉先公如此厚愛第434章 忘憂城堡第597章 公孫瓚殺劉虞第151章 平原鞠義第429章 牀弩建功第212章 八年無文盲第217章 呂布戰三英(三)第823章 以實擊虛第345章 二十二鎮諸侯討伐董卓第512章 蔡琰的婚禮第406章 爲女人們而活第170章 公主招婿第288章 謹遵太后懿旨(二)第676章 黃忠斬夏侯淵第797章 公主的快樂第759章 效仿工業革命一第836章 創建無當飛軍第14章 董卓的信鴿第760章 效仿工業革命二第458章 皇后動氣第285章 青龍嘯天第68章 可爲帝爲王第787章 虞翻和顧雍第304章 內閣六部第645章 死神的戰旗第75章 勒索董胖子第461章 東萊太史慈第625章 公孫瓚中計第745章 四個陪都第199章 蔡文姬要來第859章 土地私有制第229章 張仲景的五石散第858章 發展製糖業第249章 果然是你第519章 以孫策母妹爲質第642章 進擊東鮮卑第796章 公主的火辣眼神第165章 糧食危機第23章 借刀殺丁原第109章 還有誰送死第745章 四個陪都第50章 設摸金校尉第777章 曹操之死第10章 黃忠黃漢升第761章 最大的矛盾第528章 一半江東已屬呂第385章 甘寧張任黃權加入第310章 魏延沒反骨第463章 太史慈比箭第747章 一把殺豬刀第247章 杜秀娘被劫走第287章 謹遵太后懿旨(一)第639章 將呂布圍困第636章 司馬懿作祟第627章 神秘少年一第132章 找到婆娘第650章 包圍襄平城第551章 袁紹得玉璽
第693章 大漢有救了第703章 華歆簡政第577章 伏皇后送上門第188章 鬥顏良文丑第483章 拓跋送上門第861章 消滅倭國上第129章 世界之王第199章 蔡文姬要來第289章 管亥欲襲張遼第323章 三妻四妾第415章 唐皇后逆來順受第203章 何求美人折第732章 曹櫻的隱疾第422章 敵衆我寡第178章 步梵掌青樓第137章 水淹於毒第736章 終極信仰第331章 一箭三雕之策第219章 劉備不是皇叔第510章 通天經第503章 于吉與左慈第672章 曹操傻眼第753 章 四夷威服第195章 全民皆兵第66章 勸說司馬徽第687章 孫策的選擇第47章 呂蒙和陸遜第655章 招降馬超父子第217章 呂布戰三英(三)第248章 呂布失陷第154章 原來是你第16章 勸避亂冀州第652章 誘敵深入第552章 孫策攻江夏第25章 商議離洛陽第378章 張繡的嬸嬸鄒氏(五)第225章 曹操的老婆卞玉兒(四)第626章 公孫度被淹第860章 卑彌呼二十一條第816章 袁紹被炸死第225章 曹操的老婆卞玉兒(四)第280 章 奉先公如此厚愛第434章 忘憂城堡第597章 公孫瓚殺劉虞第151章 平原鞠義第429章 牀弩建功第212章 八年無文盲第217章 呂布戰三英(三)第823章 以實擊虛第345章 二十二鎮諸侯討伐董卓第512章 蔡琰的婚禮第406章 爲女人們而活第170章 公主招婿第288章 謹遵太后懿旨(二)第676章 黃忠斬夏侯淵第797章 公主的快樂第759章 效仿工業革命一第836章 創建無當飛軍第14章 董卓的信鴿第760章 效仿工業革命二第458章 皇后動氣第285章 青龍嘯天第68章 可爲帝爲王第787章 虞翻和顧雍第304章 內閣六部第645章 死神的戰旗第75章 勒索董胖子第461章 東萊太史慈第625章 公孫瓚中計第745章 四個陪都第199章 蔡文姬要來第859章 土地私有制第229章 張仲景的五石散第858章 發展製糖業第249章 果然是你第519章 以孫策母妹爲質第642章 進擊東鮮卑第796章 公主的火辣眼神第165章 糧食危機第23章 借刀殺丁原第109章 還有誰送死第745章 四個陪都第50章 設摸金校尉第777章 曹操之死第10章 黃忠黃漢升第761章 最大的矛盾第528章 一半江東已屬呂第385章 甘寧張任黃權加入第310章 魏延沒反骨第463章 太史慈比箭第747章 一把殺豬刀第247章 杜秀娘被劫走第287章 謹遵太后懿旨(一)第639章 將呂布圍困第636章 司馬懿作祟第627章 神秘少年一第132章 找到婆娘第650章 包圍襄平城第551章 袁紹得玉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