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陳羣陳長文

呂布抑制不住滿心歡喜,他終於找到一個志同道合的人,來破除這兩千年來未曾被人破除過的政治殘局:“天下可分三種人,一種爲皇室,一種爲世家官吏,一種爲黎民百姓,皇室想要江山穩固延綿萬代,明智一點兒的皇帝以及依附於皇帝的外戚、宦官都不願害民過甚,會監督、阻止世家官吏的貪得無厭;而世家官吏爲了一己之私,往往不顧長期之利,欺民、害民、殘民,奪民之財、霸民之田,即便有若干頗有清譽之世家,也是道貌岸然之輩,且他們掌握了詩書文字,對於如何欺上瞞下,他們駕輕就熟;黎民百姓是天底下所有被奴役被壓迫被剝削的人,因爲世家壟斷文化教育,黎民百姓沒有機會接受教育,所以一直只能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在土裡刨食,即便這樣,世家也不願意放過他們,強取豪奪他們的良田,一直到他們願意淪爲世家的佃戶奴僕。”

呂布想起後世的東林黨以及其他的某些黨派,他們之所以一直能把自己塑造成正確光榮偉大的形象,是因爲他們掌握了文化教育掌握了輿論,在他們的筆下,他們會把抑制打擊他們的強硬君主如秦皇漢武曹操等說成暴虐之君,把抑制打擊他們的軟弱君主如桓帝、靈帝等說成昏君,實際上能夠統治一個皇朝十多年,又怎麼會是一個昏君能夠做到的呢。滿清皇帝們正是看到這些世家大族信口雌黃歪曲事實的本領,就大興**,徹底把那些清流士子們的臭嘴打成吹捧的嘴巴。

後世和諧年間,許多庸人都認爲那官僚集團的中心大佬會整頓吏治,會怎麼樣怎麼樣,殊不知,在沒有皇權遏制的和諧年間,官僚集團沒有被監督、沒有被約束,那些九袋長老們都是從官僚集團裡選拔上來的,跟下面那些貪官污吏都有過千絲萬縷的聯繫,他們任期不過十年,會因爲那些跟自己不相關的天下人利益而損害那個跟自己親近熟識的小集團的利益嗎?

兩個時空的官吏選拔制度都異曲同工。兩漢時期的察舉制,到了東漢末年,已爲門閥世族所操縱和利用,他們左右了當時的鄉閭輿論,察舉的所謂“孝廉”“茂才”皆出自世家豪族。再看看和諧年間,那時的公務猿考試,寒門子弟入得了筆試卻過不了面試關,“官二代”、“富二代”憑藉關係順利入選,確實是有少數寒門子弟入選,只是因爲衙門需要有人做實事。

對比東漢末年的朝政,跟和諧年間,除了沒有皇帝,其他都是很像,所謂五百世家治中國,自古皆然啊。

徐庶在這潁川書院裡窩了一年多,看透了世家子弟的高高在上、百無一用,也因那些世家子弟對他寒門出身且以俠犯禁的鄙夷非議,讓他漸漸產生了對世家的別樣看法,所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他一介寒門士子生逢亂世,是大不幸也是大幸,安知他不能效仿蕭何、韓信一樣找到一個明君,輔佐他來推翻諸世家的統治。

呂布甚是欣賞面前這個大漢時期絕無僅有的憤青,仔細想一想,也只有徐庶的出身背景和遭遇,才能讓他洞察到世家之害,才能全心全意支持自己執行消弱或剷除世家的百年大計。

一個來自於後世和諧年間的憤青,和東漢末年的憤青,找到了共同語言。

徐庶聽呂布分析天下的三種階層,心裡對呂布的評價更高几分,原來徐庶只是想呂布是寒門庶族出身,應該能夠給自己用武之地,而不會像那些世家大族出身的諸侯知道自己的出身和經歷後根本不搭理自己,根本沒想過呂布也有這樣的洞察見識。

徐庶欣喜之際不禁放開了音量:“將軍言之甚是!世家不滅,大漢難興!”

就在這時,潁川書院的正門口傳來一個激憤的聲音:“元直,何出如此荒唐之言?莫要因爲遭受世家學子冷遇,便開始仇視世家!世家乃大漢社稷的棟樑基石,世家子孫以及門生故吏爲皇帝治理地方,有何不妥,難道要用那幫大字不識一個的泥腿子來治理地方?!難道要那些黃巾賊來治理地方?!”一聲比一聲高,到後來簡直是厲聲急色的咆哮。

呂布瞥了一眼來人,只見他年約二十四五歲,一身白袍,丰神俊朗,端端然有名士風範,卻因他的氣急敗壞而落了幾分下乘。

呂布便問徐庶:“不知這位是?”

徐庶冷冷看了一下對方:“這位便是陳羣陳長文,其祖父陳寔,父親陳紀,叔父陳諶,於當世皆負盛名。這潁川學院也有他們陳家一份。”

哦,原來就是那個獻上“九品中正制”爲世家統治中國提供製度依據的陳羣,他搞的這個“九品中正制”,是把選舉大權交給了朝廷權貴和地方大族,拋棄了漢代選官中的推薦、考察、試用等好傳統,不可避免地逐漸變成高門大族的工具,促進和加速了門閥制度的確立,到西晉時終於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投個好胎就能做大官”的局面,出身豪門的子弟有了自恃的門第,就再也不依賴血統以外的條件了,養成了把立功升遷視爲有辱門第的羞恥事而不屑於接觸實際政務的風氣,久而久之,墮落到毫無治政理事能力的地步。他們不懂世務,“未嘗目觀起一撥土,耘一株畝;不知幾月當下,幾月當收”;更不堪世務,“出則車輿,入則扶持,……膚脆骨柔,不堪步行,體羸氣喘,不耐寒暑”;因而“治官則不了,營家則不辦”,以至於漢族人才漸漸凋零,說他是五胡亂華、南北朝數百年亂的罪魁禍首一點兒都不冤枉。

呂布心裡露出了殺機,可是面上卻笑容可掬道:“原來是陳長文,久仰久仰。”

陳羣瞟了一眼,也立馬認出來面前這位是鎮北將軍冀州刺史呂布,雖說他信服荀彧的眼光,對投靠呂布沒有半點興趣,但對待呂布這樣的粗野武夫,卻萬萬不能失禮丟了世家子弟的臉面,便施了一個大禮:“陳羣見過將軍。將軍救了太后、天子、陳留王,大功於社稷,陳羣深感欽佩。只是將軍對天下階層之分析,陳羣不敢苟同。”

呂布雖然心裡對面前這人沒有半點好感,但臉上卻裝出如沐春風狀:“長文有何高見,呂布願洗耳恭聽。”

第280 章 奉先公如此厚愛第795章 劉璋不殺劉備第255章 約法三章第644章 霹靂在轟鳴第29章 糧食和晉商第822章 樊娟的逆推第568章 後方起火第488章 構建新秩序第112章 小將郝昭第35章 互相陰對方第252章 聊表寸心第155章 平妻第96章 又搞連環計第746章 簡體字和普通話第399章 杜秀娘懷上了第782章 陸遜平山越第578章 伏皇后來搓澡第619章 廉政風暴一第80章 入宮見太后第25章 商議離洛陽第42章 陳琳來投奔第509章 信仰使大漢好戰第399章 杜秀娘懷上了第678章 曹操逃生第437章 傾巢而出第550章 不學楊廣第132章 找到婆娘第92章 這就是箭意第161章 鼎力相助第195章 全民皆兵第696章 大航海時代第643章 擺車騎大陣第351章 討董之強弩破輕騎第457章 以身作則第815章 折服孫策周瑜第80章 入宮見太后第510章 通天經第644章 霹靂在轟鳴第188章 鬥顏良文丑第91章 與曹性比箭第231章 華佗的麻沸散第546章 董卓舊部第507章 設定天界神仙第40章 明月照溝渠第97章 闖營救貂蟬第566章 袁紹水遁第708章 升任大司馬第318章 曹魏襄陽太守第659章 鼓勵漢化第203章 何求美人折第369章 討董之拖出去喂狗第76章 得錢五百億第391章 遭遇刺客第467章 全民入籍第64章 見水鏡先生第386章 戰果空前第537章 領域王者第599章 先登士和錦帆營第550章 不學楊廣第372章 討董之收編擴軍(二)第469章 攤丁入畝第428章 如何強渡第146章 創立中央軍第658章 韓遂衆叛親離第782章 陸遜平山越第408章 大殺器之造紙印刷術第154章 原來是你第807章 洛神甄宓上第55章 跟典韋比試第155章 平妻第4章 入宮掠典籍第780章 劉馥和倉慈第643章 擺車騎大陣第477章 徹底漢化第360章 西涼三英戰呂布(一)第714章 孟子的偉大第121章 袁隗吐血第332章 司馬懿必成大患第656章 馬騰撫羌部第47章 呂蒙和陸遜第59章 陳羣陳長文第323章 三妻四妾第802章 人口大普查第594章 公孫瓚慘敗第177章 紅粉營第840章 費觀和費禕第550章 不學楊廣第604章 任職迴避制度第86章 得皇家密探第671章 曹操屠城第483章 拓跋送上門第781章 三國相師第306章 爲科舉做鋪墊第308章 重修官制第630章 四面受敵第511章 蔡琰在倒追第142章 好戲上臺第49章 決定挖寶藏第124章 主公好強第351章 討董之強弩破輕騎
第280 章 奉先公如此厚愛第795章 劉璋不殺劉備第255章 約法三章第644章 霹靂在轟鳴第29章 糧食和晉商第822章 樊娟的逆推第568章 後方起火第488章 構建新秩序第112章 小將郝昭第35章 互相陰對方第252章 聊表寸心第155章 平妻第96章 又搞連環計第746章 簡體字和普通話第399章 杜秀娘懷上了第782章 陸遜平山越第578章 伏皇后來搓澡第619章 廉政風暴一第80章 入宮見太后第25章 商議離洛陽第42章 陳琳來投奔第509章 信仰使大漢好戰第399章 杜秀娘懷上了第678章 曹操逃生第437章 傾巢而出第550章 不學楊廣第132章 找到婆娘第92章 這就是箭意第161章 鼎力相助第195章 全民皆兵第696章 大航海時代第643章 擺車騎大陣第351章 討董之強弩破輕騎第457章 以身作則第815章 折服孫策周瑜第80章 入宮見太后第510章 通天經第644章 霹靂在轟鳴第188章 鬥顏良文丑第91章 與曹性比箭第231章 華佗的麻沸散第546章 董卓舊部第507章 設定天界神仙第40章 明月照溝渠第97章 闖營救貂蟬第566章 袁紹水遁第708章 升任大司馬第318章 曹魏襄陽太守第659章 鼓勵漢化第203章 何求美人折第369章 討董之拖出去喂狗第76章 得錢五百億第391章 遭遇刺客第467章 全民入籍第64章 見水鏡先生第386章 戰果空前第537章 領域王者第599章 先登士和錦帆營第550章 不學楊廣第372章 討董之收編擴軍(二)第469章 攤丁入畝第428章 如何強渡第146章 創立中央軍第658章 韓遂衆叛親離第782章 陸遜平山越第408章 大殺器之造紙印刷術第154章 原來是你第807章 洛神甄宓上第55章 跟典韋比試第155章 平妻第4章 入宮掠典籍第780章 劉馥和倉慈第643章 擺車騎大陣第477章 徹底漢化第360章 西涼三英戰呂布(一)第714章 孟子的偉大第121章 袁隗吐血第332章 司馬懿必成大患第656章 馬騰撫羌部第47章 呂蒙和陸遜第59章 陳羣陳長文第323章 三妻四妾第802章 人口大普查第594章 公孫瓚慘敗第177章 紅粉營第840章 費觀和費禕第550章 不學楊廣第604章 任職迴避制度第86章 得皇家密探第671章 曹操屠城第483章 拓跋送上門第781章 三國相師第306章 爲科舉做鋪墊第308章 重修官制第630章 四面受敵第511章 蔡琰在倒追第142章 好戲上臺第49章 決定挖寶藏第124章 主公好強第351章 討董之強弩破輕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