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新的開始

八月十六號,韓爭安排好一切之後,暫時返回渦陽。(《奇》biqi.me《文》網).

這時候,皖南和皖北之間的戰爭已經基本結束,其中最大的贏家自然是韓爭,而最大的輸家是前安徽柏都督,根據情報,柏文蔚到現在都沒有什麼消息,據說是逃到了上海躲了起來。

可能這次栽得跟頭實在是太厲害,柏文蔚後來自覺無顏面對國內各路英雄,由上海沒有呆幾天,又再次跑到了曰本。

不過柏文蔚這次倒是沒有孤孤單單的一個人,在他前腳剛走,後面就是大批的革命黨人相繼離開上海,從這裡逃回曰本。

二次革命的失敗,這些革命黨人不得不重新找出路,至少要離開國內,防止北方的清算。

至此,從開始到最後塵埃逐漸落下,持續數月的二次革命算是壽終正寢,而發生在安徽大地上的這場戰爭也走向了終點。

不管各方的利益如何,但是至少對於這裡的老百姓來說,這是一件好事,總能安安穩穩的過上一段時間。

而隨後,湖南、江西各省也是相繼取消讀力,各省督軍相繼下臺,北方成功的壓下了這次南方的反擊,威勢更加赫赫。

韓爭這次可謂是收穫頗豐,把最後的一絲遺憾收進心中,滿面春風的回到渦陽。

而當到達渦陽之後,再見到張武等人,更是驚喜莫名,雖然蔣百里沒有過來,韓爭對此有些遺憾,但是他相信,隨着自己實力地位的增強,自己的校長早晚會回到這裡,誰讓他懷着一個國防軍的夢想呢。

而與此同時,隨着張武這批人的到來,以及原先收攏的手下,韓爭趁着這個機會,韓爭終於把軍校正式的建立起來,由於韓爭的那十幾位同學身份有些敏感,自是不能公開領軍,也被安排到軍校裡面當教官,他們這些被閒置的衆人,開心不已,自然也沒有人反對這個安排。

張武被任命爲軍校的監理,負責平時的事物,而韓爭仍然是兼職名義校長。

在這次戰爭中,事後的幾位主官坐在一起進行梳理,這才發現,這次在戰爭過程中暴露出來的軍隊問題,最嚴重的不是士兵們的戰力,而是醫療缺乏方面的問題

爲此,韓爭爲了加強軍隊醫療建設,委任馬連星爲院長,在軍中建立起了軍中第一所軍醫學校。

對於這個決定,人人歡喜,誰也不願意在戰場上受傷沒有送命,卻是因爲醫藥的原因死去。

當然,其中最高興的莫過於馬連星了,雖然平時還要負責軍中的傷員照顧和治療,但是爲了軍醫學校,仍然是每隔兩天,都會親自上場,抽出時間來專門給學生們授課。

軍隊建設方面,韓爭更是加快了腳步,這次戰後,在地盤和收入擴大的基礎上,韓爭軍整整擴軍到了一萬二千人的正規軍規模!

就爲了這事,韓爭沒少往段祺瑞那邊送禮,再加上韓爭在這次戰鬥中的表現,袁世凱終於點頭,默認了韓爭勢力在皖北地區的盤踞。

這也意味着韓爭,終於成爲了北洋系內的中上層人物,再也不是以前的那個誰都能支配的小小標統了!

這次作戰,炮兵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爲此,韓爭戰後不惜花費大力氣,準備在半年時間內,把炮兵部隊整整增加了三個炮兵營,機槍連增加了十幾個!

不過這樣一來,在這次擴軍過程中,只靠自己方面的建設已經無法完成這項重大的任務,其中有一半是靠自己建設發展起來的,另一半靠着大筆的銀錢向外面購買所得。

爲了這事情,鄭榮可是沒有少抱怨韓爭太會花錢,不知道節制,但是看着軍中一曰曰強大起來,卻是人人歡喜,鄭榮的那點心痛和抱怨卻是沒有人在意了。

當然這個過程中,李逸如和在上海的蔣百里暗中幫了不知道多少忙。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一萬餘人的正規軍編制中,還不算地方的警察部隊和剛剛建立起來的地方警衛部隊五千餘人。

爲了讓手下們適應這一系列的急速變化,尤其是軍隊的擴張,韓爭終於可以按照巡閱使的規模,再次把軍隊進行了改編,而且上面已經批覆下來。

韓爭手下的軍隊編號爲安徽第一師,即師,不過在北洋系統中,仍被編制在地方部隊序列,這也是內部鬥爭的結果,北洋軍中,誰也不想這時候來個人搶他們本來就已經不多的軍費和編制。

整個擴軍協議,在持續了將近十多天的時間來討論和商議,最終才決定下來方案。

原一團擴軍爲一個旅的編制,改任陳鋒爲第一任旅長職務,軍銜升爲上校軍銜,下轄二個團和一個加強營,炮兵營,六個機槍連,其中曹德彪如願以償的終於單領一軍,成爲第一旅下轄團一團團長,而二團是由一個以前名不見經傳的軍官成功當選,是畢業於曰本陸軍士官學校的李慕禪擔任。

至於原二團,則是被直接改編爲師屬團,直接受師指揮部管轄,而二團經過不斷的戰鬥之後,反而是成長最快的,這時候也正式成爲了原本三個團中的最強戰力,被韓爭親授爲攻堅團,由段年負責。

原三團被擴軍爲第二旅,下轄二個團,一團團長爲唐順子,二團團長是林翔,而旅長由已經漸漸成熟起來的向傑擔任,這個決定卻是受到了軍中部分人的質疑,但是在軍演對抗中,向傑成功的擊敗其他對手,再加上在數次戰鬥中也是可圈可點,這才坐穩了這個位置。

至於鄭小三和鄭小四兩人,卻是不願意再接着帶兵,反而要進韓爭的衛隊,接受韓爭的直接指揮,而正好,韓爭準備擴充衛隊士兵爲一千人的加強營,其中鄭小三和鄭小四兩人分別爲正副營長,就像在保定軍校一樣成了韓爭的跟班

至於其餘等人,周良豐終於被韓爭調到了憲兵隊王閒的手下,而秦強卻是依然不願意擔當什麼職務,韓爭無奈之下,只好繼續留在身邊當副官。

不過副官的任務,首先要求就是識字,否則難以勝任,雖說韓爭沒有多說,但是秦強卻是放在了心裡,幾乎有時間就會去軍校和縣裡面的學堂讀書識字,進步竟然神速,一般的文件已經能夠分辨出來之後有差別的交給韓爭處理。

至於後勤處的鄭榮已經是將近三十六七歲的人了,自從跟着韓爭以來一直勤勤懇懇,這次韓爭建立起了軍隊軍需處,他理所當然的成了軍需處處長,而且還准許對方把家人接到身邊。

爲了勝任這個職務,鄭榮終於發揮出了自己的全部水平,而結果更是讓韓爭大吃一驚,此人竟然在軍中建立起來一個完善的會計制度,這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也可謂是意外之喜了。

而以前負責運輸的李婷,接手軍中主要後勤運輸方面的職責。

原炮兵營營長李峰,由於在這兩次戰鬥中表現優秀,尤其是率領的炮兵部隊更是功不可沒,被韓爭任命爲師部直屬炮兵加強營的營長一職,雖說職務沒有變,但是重要姓卻是大大加強。

自從這次擴軍以以後,皖北第一師算是正式的組建完成,所有的軍隊編制都開始了大範圍的調整,各地參軍人數更是暴增,比起以往來增加了好幾倍。

而這次參軍的士兵們不再僅僅是爲了自己家裡少交那點稅收的原因了,這時候的皖北幾乎把當兵看成了一份榮耀。

而有這麼強大的軍隊,韓爭的未來再也不會是北方那些人隨便指指就能決定的了,而北方卻一直都沒有發覺這一點,反而是忙着新內閣的建立和政斧的重組。

同時,韓爭基於軍中當前面臨的在這些大的變化,不得不對地方上的政務進行了改革和完善,而爲了建立自己的地方銀行系統,自己的未來老丈人李逸如也是主動拋棄家中自己的產業交給代理人打理,自己親自帶着老婆來到了皖北,接手這項艱鉅的任務。

說起來這次還是兩人第一次的見面,當時李瑩聽到父親過來的消息可是忐忑了好幾天,就怕自己的父親對於韓爭有什麼意見,但是她哪裡知道自己的情郎已經是一方大豪,而且自己的父親一直都在幫助韓爭。

可以說,李逸如已經是韓爭實際上的上海聯絡人,民情處能夠在上海落腳,他可是幫了不少忙,甚至是他一手建立起來的都不爲過。

而在李逸如考察這裡不久之後你,皖北第一家銀行也因此正式建立,被命名爲“皖北實業銀行”。由軍中和韓爭親自出資建設,也是韓爭在地方財政系統建設的第一項重大舉措,而皖北幾地的財政也被李逸如接管,負責整理財政,被任命爲爲巡閱使府的財政署署長。

對於這個任命韓爭可是深思熟慮的,他不想自己的手下出來個向上一世宋氏家族這樣的集團,但是李逸如此人卻是不僅僅有才能這一點,更重要的就是這人去掉自己的這一個女兒外,卻是沒有別的直系親屬,這纔是韓爭把如此重要的職務交到對方手上的原因,要知道,將來李逸如手上可是攥着皖北第一師的財政大權!(。)p://.unub.

第63章 秦強的半張大餅第31章 編制初定第52章 臨行三件事第101章 圖取亳州第140章 上海來人第39章 齊心第180章 新的徐州第5章 完勝第145章 不死不休第95章 止步利辛城第97章 魂歸來兮第131章 佔據潁上第95章 止步利辛城第180章 新的徐州第129章 兵臨阜南城下第165章 張勳的咆哮第60章 不算好的開端第177章 開局第112章 最後的瘋狂(上)第168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31章 編制初定第31章 編制初定第120章 不甘與暗潮第126章 一路向南!第161章 張樹元的反擊第154章 夜戰第67章 火車上多出來的人第87章 鄉老的支持第75章 小勝!第160章 永固鎮城下第166章 棄城第4章 ‘田忌之策’!第90章 慘烈的戰爭第2章 小隊長第41章 衆心歡第172章 衝突第73章 夜間殺敵!第104章 劉尚第67章 火車上多出來的人第133章 相持第112章 最後的瘋狂(上)第81章 懲戒菸販第5章 完勝第13章 一九一零年第164章 入城第127章 潁上攻略第105章 亳州之戰(2)第152章 肉香第49章 不相忘第62章 與故鄉的告別第141章 新的開始第10章 話別第148章 皖北軍的主動後撤第209章 亂匪的暗戰第114章 全面動員第45章 蔣百里離校第95章 止步利辛城第166章 棄城第50章 終於來了!第27章 我的地盤我的兵!第38章 軍餉帶來的效應第22章 再見蔣百里第51章 命令!第46章 陳鋒、段年第66章 火車上多出來的人(1)第132章 艱難的伏擊戰第32章 決定!第165章 張勳的咆哮第175章 出動第9章 關於未來第178章 栽贓第170章 秘密文件第181章 崛起第179章 陸建章之死第78章 諸事暫定第76章 前線第2章 小隊長第114章 全面動員第133章 相持第39章 齊心第128章 十八里鋪的初戰第80章 訴說第97章 魂歸來兮第7章 新的征程第25章 父殤第27章 我的地盤我的兵!第15章 風起第106章 亳州之戰(3)第31章 編制初定第210章 最後的一次瘋狂!第46章 陳鋒、段年第156章 撲朔迷離第36章 驟相逢!第56章 城門官第68章 火車上多出來的人(3)第46章 陳鋒、段年第100章 軍人們切身感受的變化第56章 城門官第70章 就食皖北第132章 艱難的伏擊戰
第63章 秦強的半張大餅第31章 編制初定第52章 臨行三件事第101章 圖取亳州第140章 上海來人第39章 齊心第180章 新的徐州第5章 完勝第145章 不死不休第95章 止步利辛城第97章 魂歸來兮第131章 佔據潁上第95章 止步利辛城第180章 新的徐州第129章 兵臨阜南城下第165章 張勳的咆哮第60章 不算好的開端第177章 開局第112章 最後的瘋狂(上)第168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31章 編制初定第31章 編制初定第120章 不甘與暗潮第126章 一路向南!第161章 張樹元的反擊第154章 夜戰第67章 火車上多出來的人第87章 鄉老的支持第75章 小勝!第160章 永固鎮城下第166章 棄城第4章 ‘田忌之策’!第90章 慘烈的戰爭第2章 小隊長第41章 衆心歡第172章 衝突第73章 夜間殺敵!第104章 劉尚第67章 火車上多出來的人第133章 相持第112章 最後的瘋狂(上)第81章 懲戒菸販第5章 完勝第13章 一九一零年第164章 入城第127章 潁上攻略第105章 亳州之戰(2)第152章 肉香第49章 不相忘第62章 與故鄉的告別第141章 新的開始第10章 話別第148章 皖北軍的主動後撤第209章 亂匪的暗戰第114章 全面動員第45章 蔣百里離校第95章 止步利辛城第166章 棄城第50章 終於來了!第27章 我的地盤我的兵!第38章 軍餉帶來的效應第22章 再見蔣百里第51章 命令!第46章 陳鋒、段年第66章 火車上多出來的人(1)第132章 艱難的伏擊戰第32章 決定!第165章 張勳的咆哮第175章 出動第9章 關於未來第178章 栽贓第170章 秘密文件第181章 崛起第179章 陸建章之死第78章 諸事暫定第76章 前線第2章 小隊長第114章 全面動員第133章 相持第39章 齊心第128章 十八里鋪的初戰第80章 訴說第97章 魂歸來兮第7章 新的征程第25章 父殤第27章 我的地盤我的兵!第15章 風起第106章 亳州之戰(3)第31章 編制初定第210章 最後的一次瘋狂!第46章 陳鋒、段年第156章 撲朔迷離第36章 驟相逢!第56章 城門官第68章 火車上多出來的人(3)第46章 陳鋒、段年第100章 軍人們切身感受的變化第56章 城門官第70章 就食皖北第132章 艱難的伏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