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卿今日並沒有去西山大營閱兵,不過他是知道今天齊浩然去西山大營閱兵的消息的,因此他看到齊浩然出現在大理寺很是吃驚。請大家搜索品&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大理寺從來只審大案要案,大理寺卿覺得榮親王要是無理取鬧的讓他去斷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他就把人轟出去。
齊浩然無視大理寺卿的戒備,指着那十來個被捆綁住的人道:“這些都是刺殺太子和榮親王世子的刺客,白大人,皇上下令讓我們倆人徹查此事。”
大理寺卿張大了嘴巴,問道:“此事不是由王爺處置了嗎”白大人隱晦的道:“這事畢竟涉及外邦,大理寺並不好管。”
誰都知道太子和齊文謹一起吧大元的皇帝給綁了,逼得對方增兵讓他們趁機把被西夏佔去的失土給收了回來,所以不管是大元,還是西夏都恨死他們了,倆人還沒到山東就遇到刺客的事之前就在朝上鬧了一番。
不過衆人面上憤慨,但心裡卻覺得理所應當,要是他們的皇帝被人俘虜了,那他們肯定也會盡可能的殺了對方以雪恥。
齊浩然不等白大人想完這些亂七八糟的就丟下一個炸雷道:“這些人都是大齊人,皇上下令務必要把他們的同夥全部找出來。”
白大人臉色一變,第一直覺就是,奪嫡又開始了,皇宮中的皇子們不老實了,誰知道榮親王卻眼毛寒光的道:“本王倒,是秦芳留下來的人多,還是本王抓的多”
這話從耳朵過到腦子,舉手打斷齊浩然的話,“等一等王爺,剛纔您說誰下官身體不好,一時好像沒聽清。”
齊浩然滿臉黑線的道:“秦芳,前朝奸相秦芳,這下白大人聽明白了嗎”
“可是他不早死了十三年嗎還是王爺您把他圍死的”
齊浩然臉色更黑,義正言辭的重申道:“秦芳不是本王殺的,是前朝謀逆二皇子殺的”
那也是您逼的。
白大人明智的沒把這句話說出來,輕咳一聲問道:“王爺有何證據證明他們是秦奸相的人”
小寶和小熊遞上來的證據很充分,那個地道底下不僅供有秦芳的畫像,還有秦芳與幾個義子來往的書信,甚至還有他爲他們置辦的產業,爲他們養私兵提供財路。
白大人越看越心驚,越看越怒,最後忍不住拍案而起,“簡直是豈有此理,秦芳都死了十多年了,竟然還跑出來作怪真是死而不僵,難怪凡間百姓叫他妖相。”
和白大人有同樣想法的人不少。
太子被刺的消息傳出朝堂都忍不住震了兩下,而等秦芳的事傳出,及那些土匪的對抗宣言,朝堂就是震了三下了。
大臣們在朝堂上激動的聲討秦奸相,而前朝留下來的官員卻大多人人自危起來,生怕皇上會清算前朝之事。
要知道當年秦芳權傾朝野,朝中除了幾位老大人敢當面給他臉色外,其他人對他莫不是笑臉相迎,留到現在前朝臣子還有五分之四給他送過禮
或許是心虛,這些人的聲討聲尤其大,齊修遠聽得頭都大了。
而很快朝中的聲音很快影響到民間,而時報也做過此事的專門報道,甚至用了一個版面來歷數秦芳的罪過,然而這一個版面怎麼夠
所以文章的最後有兩個加粗的大字“等等”。
百姓們則比朝中的大臣還要激烈,知道秦芳的義子和手下竟然供奉他的畫像,民間百姓紛紛畫了他的畫像放在屋前踩踏,以示恨意,茶館酒樓到處都見談論。
甚至有的人還哭到衙門要求將秦芳屍首挖出來鞭撻
十三年的時間很長,新生的嬰兒已經長成少年,但十三年的時間也很短,當年亂世中的中年,青年,少年,孩子,甚至是老人都還有人活着。
那種失去家園同胞的痛徹,活過今天未必有明天的絕望還深刻在骨血裡。
對於北地和西地的漢人來說,他們失去的是家園及親人,面對的是被祖國出賣的痛苦,被金人和西夏人奴役的慘境;而對於其他地方的百姓而言,秦芳的可惡更多的是那些年年累增的苛捐雜稅和剝削。
他們不能理解爲什麼這樣的人還有人一心一意去效忠
民間的“倒秦芳”聲威之盛連齊修遠都沒料到,他臉色越發沉凝私下對幾位重臣道:“百姓積怨頗深,地方衙門要儘快引導疏散,避免衝突發生。”
嚴渡對秦芳深惡痛絕,聞言道:“皇上,秦芳罪大惡極,不如由朝廷出面定罪,總好過百姓自發聲討,還容易出事。”
榮軒面色一沉,道:“嚴大人,秦芳之罪早在十三年前就已定了,何來再定罪之說”
嚴渡垂下眼眸道:“但百姓對此並不滿意,他們受秦芳壓迫過甚,總要有所發泄纔好。”
榮軒見他逼着皇帝遵從民間挖墳鞭屍的提議很是不悅,繼續道:“但秦芳已死,所有恩怨不說煙消雲散也不該再拿屍體來說事,何況皇上聖人之君,怎可做挖墳鞭屍這等陰損之事”
齊修遠雖也厭惡秦芳,但還真沒想去挖人墳,鞭人屍的事,人死萬事了,他現在要抓的是秦芳留下的釘子,而不是再抓着秦芳這個死人不放。
他沉眸看向其他大臣,問道:“諸卿以爲呢”
“皇上,臣附議嚴右相,如今百姓羣情激奮,總要想辦法平息他們的怒火。”
“臣覺得此舉不妥,”這一個贊同,另外一個立即跳出來道:“左相大人說得對,人死事了,皇上聖人之君決不可做此有損仁德之事。”
齊修遠見他們先自己吵起來了,頓時頭疼的揮手道:“行了,行了,先叫衙門注意疏散百姓,絕不容許發生安全事故,其他的事明天朝會再議。”
把人趕出御書房齊修遠立刻讓人去找齊浩然,問道:“查得怎麼樣了再不把人揪出來外面就要鬧翻天了。”
齊浩然臉色鐵青道:“什麼刑罰都用了,他們咬死不張口,對秦芳倒真是忠心耿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