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名聲遠揚

按照劉辛給他規定的時間,周泰一邊南行一邊與各方勢力打好關係,如果遇到小的山賊勢力他們甚至還會出手相助,這樣他們路上糧草基本都是幽州、冀州各縣提供的。

結果到了鉅鹿郡的時候時間就已經進入十月,天下討伐董卓的聲音越來越大,周泰控制好行軍速度,讓昌黎大軍在各地名聲越來越響。

也是因爲董卓在洛陽越來越瘋狂的表現,劉辛才能讓周泰現在這樣招搖過市的給自己刷名望?如果在其它時候你有如此多的精銳,朝廷肯定給你收編了。

現在很多地方官員都開始私自招募士兵,但是他們也沒有人敢像劉辛這樣招搖過市。而一些世家緊張的看着周泰率領大軍,他們一邊擔心對方會來攻擊自己,一邊開始注意大世家的反應,結果發現近乎所有大世家對周泰大軍都是柔和態度,如此這意義可就大了!

周泰一直到了魏郡,距離目的地已經不遠了,看到時間還有大半個月,他甚至在頓丘縣休整了三天時間,這才慢悠悠的進入兗州來到東郡城。

東郡太守喬瑁親自出城接待,詢問了周泰等人大軍前來的目的,然後送上糧草供應他們路過。

這個時候時間已經進入十月底,周泰以天寒爲由一直在東郡城外停留了五天時間,嚇的整個東郡百姓不敢入城,喬瑁派遣使者與周泰交涉,給他們帶來了大量金錢與珠寶,周泰拒絕了對方的好意,領軍開始向東而去。

很多人都已經明白周泰這是要去虎牢關。。難道對方的目的地是洛陽?正在大家都恐懼擔心的時候,15000名大軍來到東阿縣,他們竟開始大建軍營, 這是要在這裡過冬了!

消息傳到東郡各縣, 很多人都以爲這是程家在給他們壓力,以前針對程家的人這個時候都開始上門道歉,有這15000精兵,程家在東郡還不橫着走。

而大多數世家開始明白, 蜀郡太守劉辛實力強大, 不是一般勢力可以匹敵,一些早早流傳的幽州消息再次在冀州、兗州傳來, 劉辛在幽州的成就再次傳開來。

話轉另一頭, 八月底王清勳、周維斌、程遠志領第二批人員到來,瑞縣六座堡已經建成, 堡外各村正在建設中。等王恢來到後他們直接被分配到了第五堡、六堡當中。

盆地外七、八、九堡已經在建城牆,程昱在【長難湖】東側又建起了五座堡, 名字當然按照順序繼續就這樣編排, 等以後各堡有了自己的特色再改名不遲。

六堡建成, 這個盆地中所有區域土地都將被開發,七、八、九堡建成, 九個堡就能容納五萬多人, 而他們現在已經快五萬人口了。

之所以要在【長難湖】邊上建堡, 是因爲商隊在巴郡多地購買到了糧食,加上程家負責買的, 劉辛手中如今有四十多萬石,等養雞場建成, 糧食壓力應該就不會很大。

於是劉辛給已經達到南郡的第四批人員信鴿傳書,讓他們今年也到蜀郡,多一批人到蜀郡,劉辛的在這裡才能發展起來, 新建的五座堡也是給第四批人準備的, 總共十四座堡城內總共可住四萬多人,這樣基本可以滿足所有遷徙人員居住要求了。

隨着【長難湖】東側人口越來越多, 牲畜數量也是大大增加,隨處可見放牧之人。

程遠志率領三千昌黎步兵到來後,劉辛讓李棕率領自己三千昌黎步兵前往南郡,他們需要明年開春後保護下一批人員繼續向這裡遷徙。

三個校尉每人三千人, 輪流護送遷徙人員進入蜀郡, 這是劉辛集團早早的規劃。而在第三批人員到來的時候,成都縣四大世家終於開始警惕,他們不擔心劉辛在臨邛縣南建立自己的地盤,擔心的是劉辛直接出兵。

成都縣所有世家聚集的頻率開始增多, 他們甚至用自己的家兵替換了以前的成都縣城衛軍,可是沒有一人提議出兵去攻打劉辛所在的臨邛縣南部區域。

劉辛是太守,誰敢率先向他動手,劉辛完全可以定他爲叛軍,世家羣體也不是就團結的如同一塊基石,背地裡給劉辛找點麻煩可以,可是要拿到明面上,他們都不敢去做。

世家也是有自己的倚仗,只要他們控制好自己手中的糧食,不讓進入劉辛手中,劉辛就沒有機會獲得百姓支持。如果劉辛主動攻擊他們,只要他們能守住城門不破,那他們也有辦法把劉辛弄的名聲破敗,到時候走的還是他劉辛。

可是劉辛完全不理會成都縣世家玩什麼花樣,只要你不打擾我,我們就互不相干,似乎他對成都並沒有多大興趣。

養雞場被建設在了四堡,總共兩萬只的規模,如今每半個月一萬多隻雛雞的數量還在增加,各堡都有蚯蚓田建設,他們養成了蚯蚓就會送到四堡來,蚯蚓田規模也是以極快的速度增加中,大家基本開始慢慢都恢復到了正常生活當中,只是土磚與各堡內外建設依然還在繼續。

九月瑞縣出現多股賊匪騷擾,有一些牛羊被奪去。十堡到十四堡之間經常也會出現水匪,給百姓生活建設帶來很大的困擾。

劉辛下令趙雲、程遠志清剿周圍匪患,讓人砍伐樹木製造船隻,讓士兵在上次繳獲的幾艘船上訓練,劉辛已經決定建立水軍,最起碼也要讓自己的士兵對水戰能有一些熟悉。

賊匪對瑞縣百姓的傷害很是有限,幽州百姓平均武力比益州高大約十點,看到賊匪到來如果人數差距不大,他們武力強大,很少有賊匪敢欺負他們。如果遇到大規模的賊匪攻擊,百姓們也會迅速躲回堡內,點燃柴火固守待援,昌黎步兵很快就會達到。

益州賊匪多,如果是一座大城,遇到敵人攻擊肯定是要關閉城門,解決賊匪攻擊問題。這樣百姓被騷擾,整個城市生產力就會大大下降。

如今採用多個城堡圍成片城市區域,在這裡反而更能應對賊匪的騷擾與攻擊,哪一堡受到賊匪攻擊哪一堡自己解決,敵人強大就躲入堡內,等候援軍,這樣程昱把那些實力強大想要依靠斬殺賊匪的百姓與俘虜安置在容易受到攻擊的各堡,整個瑞縣治安情況快速好轉。

臨邛縣南部各山寨賊匪也都知道了瑞縣百姓的兇殘,有時候他們來到這裡還未對百姓進行攻擊,反而這些百姓追着攻擊他們,很多百姓就像是看到山賊就像看見移動的軍功一樣衝殺上來,很多年輕有實力的官吏因此能力得到展現。

程昱與衆多官員的能力在這裡得到充分展示,瑞縣各個部門各司其職整天都很是忙碌,劉辛到蜀郡七個月,他就基本有了穩定的地盤了。

第四百三十九章 瑞縣安排第六百零七章 郭嘉之才第六百八十五章 劉表之死第三百八十六章 趕時間第四百三十三章 綿竹關第七百二十八章 張繡的決定第七十章 赴張家莊第五百七十三章 劉辛視察第六百四十五章 郭嘉的信第六百九十八章 安息帝國第二百三十七章 手段第六百九十章 趙雲戰關羽第二百八十五章 兩員大將第六十二章 燕國薊縣第二百八十九章 張純之亂第五百五十章 瑞縣城初建第五百一十一章 一年六郡第三十二章 練武第六十六章 周泰回家第四百一十五章 昌黎大軍出戰第五百六十一章 劉曹結盟第一百一十五章 城內安排第三百九十一章 討伐董卓開始第八十九章 家中生活第七百八十六章 伏羲號第七百八十一章 大漢的未來在哪裡第七百四十四章 古盛世第六百二十二章 四大部落第八十八章 收穫第五百章 羣雄割據第五百零二章 拿下蜀郡屬國第五百五十五章 蝗災第六百七十七章 前往永昌郡第三百八十章 殺敵攻心第八十章 震懾第三百六十五章 分田第七百六十八章 八月地六百六十八章 不同態度第三百八十三章 全速開工第五百四十八章 鐵軌計劃第五百六十六章 袁術稱帝第六百五十九章 三顧茅廬第五十七章 囤糧第三百九十七章 準備會盟儀式第一百一十七章 被動入伍第五百二十七章 預見大旱第七百一十五章 張繡的選擇第六百零五章 劉備的機會第四百七十章 黃權來投第七百九十章 回港第一百五十四章 傳戰南下(月票加更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世家害怕了第六百一十二章 張鬆出使荊州第六百一十章 教育改革第一百八十二章 攻破縣衙第三百九十一章 討伐董卓開始第七百零八章 指點孫策第六十三章 糧回第一百八十二章 攻破縣衙第一百七十三章 矛盾第四百三十八章 糧食戰(求月票)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練兵第三百零四章 應對烏桓騎兵的辦法第六百六十六章 都喊666第二百三十一章 賓徒縣第三百一十二章 險瀆大建設第一百二十三章 【百夫長符】第六百八十三章 如何處置豫州第六百九十三章 羌族六郡第三百六十章 收穫的喜悅第五百二十一章 二年七100000000第九十四章 大出手第六百六十三章 205年第五十四章 程遠志第四百五十九章 蜀郡各縣的恐懼第七百四十四章 古盛世第二百五十八章 險瀆縣防守戰(二)第七百零四章 周瑜的智慧第二百八十章 東郡第一百七十七章 鴻門宴第一百四十二章 又一員猛將第八百一十四章 劉備之死第一百九十七章 辯論與匯合第二百三十六章 政令如雨第八百零二章 神殿背後第一百二十三章 【百夫長符】第五百四十四章 燒製水泥第一百二十三章 【百夫長符】第五百一十章 和談第四百一十四章 董卓遷都第二百三十九章 熱血第七百九十章 回港第三百四十六章 修整(打賞加更六)第四百一十四章 董卓遷都第七百三十一章 幸福的煩惱第六百七十九章 劉辛的目的第二百三十七章 手段第八次二十章 永生不死第六百五十九章 三顧茅廬第七百九十二章 新漢七年
第四百三十九章 瑞縣安排第六百零七章 郭嘉之才第六百八十五章 劉表之死第三百八十六章 趕時間第四百三十三章 綿竹關第七百二十八章 張繡的決定第七十章 赴張家莊第五百七十三章 劉辛視察第六百四十五章 郭嘉的信第六百九十八章 安息帝國第二百三十七章 手段第六百九十章 趙雲戰關羽第二百八十五章 兩員大將第六十二章 燕國薊縣第二百八十九章 張純之亂第五百五十章 瑞縣城初建第五百一十一章 一年六郡第三十二章 練武第六十六章 周泰回家第四百一十五章 昌黎大軍出戰第五百六十一章 劉曹結盟第一百一十五章 城內安排第三百九十一章 討伐董卓開始第八十九章 家中生活第七百八十六章 伏羲號第七百八十一章 大漢的未來在哪裡第七百四十四章 古盛世第六百二十二章 四大部落第八十八章 收穫第五百章 羣雄割據第五百零二章 拿下蜀郡屬國第五百五十五章 蝗災第六百七十七章 前往永昌郡第三百八十章 殺敵攻心第八十章 震懾第三百六十五章 分田第七百六十八章 八月地六百六十八章 不同態度第三百八十三章 全速開工第五百四十八章 鐵軌計劃第五百六十六章 袁術稱帝第六百五十九章 三顧茅廬第五十七章 囤糧第三百九十七章 準備會盟儀式第一百一十七章 被動入伍第五百二十七章 預見大旱第七百一十五章 張繡的選擇第六百零五章 劉備的機會第四百七十章 黃權來投第七百九十章 回港第一百五十四章 傳戰南下(月票加更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世家害怕了第六百一十二章 張鬆出使荊州第六百一十章 教育改革第一百八十二章 攻破縣衙第三百九十一章 討伐董卓開始第七百零八章 指點孫策第六十三章 糧回第一百八十二章 攻破縣衙第一百七十三章 矛盾第四百三十八章 糧食戰(求月票)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練兵第三百零四章 應對烏桓騎兵的辦法第六百六十六章 都喊666第二百三十一章 賓徒縣第三百一十二章 險瀆大建設第一百二十三章 【百夫長符】第六百八十三章 如何處置豫州第六百九十三章 羌族六郡第三百六十章 收穫的喜悅第五百二十一章 二年七100000000第九十四章 大出手第六百六十三章 205年第五十四章 程遠志第四百五十九章 蜀郡各縣的恐懼第七百四十四章 古盛世第二百五十八章 險瀆縣防守戰(二)第七百零四章 周瑜的智慧第二百八十章 東郡第一百七十七章 鴻門宴第一百四十二章 又一員猛將第八百一十四章 劉備之死第一百九十七章 辯論與匯合第二百三十六章 政令如雨第八百零二章 神殿背後第一百二十三章 【百夫長符】第五百四十四章 燒製水泥第一百二十三章 【百夫長符】第五百一十章 和談第四百一十四章 董卓遷都第二百三十九章 熱血第七百九十章 回港第三百四十六章 修整(打賞加更六)第四百一十四章 董卓遷都第七百三十一章 幸福的煩惱第六百七十九章 劉辛的目的第二百三十七章 手段第八次二十章 永生不死第六百五十九章 三顧茅廬第七百九十二章 新漢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