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絕情的兄長

孫權聽到是自己的寶貝妹妹來了,連忙先打發走了呂蒙,自己則是留在這裡等孫尚香進來。過不多時,果然是孫尚香氣沖沖地衝進來。看到自己的兄長,孫尚香也不行禮,直接怒氣衝衝地開口問道:“兄長,你這算是什麼意思啊?”

看孫尚香這副急吼吼的樣子,孫權臉色也不大好看,索性是裝糊塗道:“小妹啊,什麼事情把你氣成這樣啊,好好跟兄長說說啊!”

孫尚香雖然魯莽,但也終究不是不明事理的笨蛋。現在看了孫權這副優哉遊哉的樣子,哪裡還不知道自己這位好大哥只是在裝糊塗?當下聞言心中更是惱火難當,厲聲道:“兄長你又何必裝糊塗,我問你,既然我和幼常有婚約在先,你現在爲什麼又要我嫁給顧邵?”

自己的把戲當面被揭穿,饒是孫權臉皮厚如城牆,聞言臉色也是一滯。訕訕笑了兩句,孫權這才故作從容地道:“小妹,我這也是爲你好啊!”

“爲我好?”孫尚香冷笑一聲,隨即恨聲道:“兄長你果然是爲我着想,先答應我和幼常的婚約,現在又要把我嫁給那個姓顧的病夫,要我一女嫁二夫,我以後還怎麼有臉做人啊!”話語之中滿是諷刺,絲毫不給孫權留面子。

孫尚香所說的姓顧的,就是顧雍的長子,豫章太守顧劭。此人頗有才名和政績,但體弱多病。(按:顧劭卒於建安22年,也就是公元217年)孫權既然下定了決心要拿荊州,那麼和劉備撕破臉皮也就是遲早的事了,因此之前的婚約反悔起來也就不需要有任何心理負擔。相應的,要取荊州,必須要獲得江東土著的支持,所以孫權順理成章地,自然就要和吳會士人之首的顧雍聯姻了。

聽了孫尚香這話,孫權也是有些發窘,當下訕訕而笑道:“小妹啊,說起來此事也怪愚兄啊。當日馬幼常助我奪取淮南,劉玄德親自出面爲他提親,我迫於形勢,纔不得不答應你和他的婚約。如今時過境遷,劉玄德已經取了西川,馬幼常也遠在成都,愚兄怎麼捨得把你嫁到那麼遠的地方去呢?”

孫權這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了。沒辦法,這個妹子自幼蠻橫,自己要是不把她安撫好了,弄不好能把天捅個大窟窿,由不得他不小心。

“是嗎?”孫尚香聞言不置可否。孫權見狀似乎有門兒,當下靈機一動,卻是又開口道:“再者前番我派諸葛子瑜入川,他曾經當面見過馬幼常。本來大家都想趁機定下此事了,但是沒想到馬幼常這廝壓根就沒把小妹你放在心上,尚未履行和你的婚約,就已經在西川左擁右抱,娶了好幾個嬌妻美妾了。這樣無情無義之人,小妹你怎可託付終身呢?愚兄就你這一個妹子,於心何忍啊!”

要說孫權也真是豁出去了,爲了說服自己的妹子,堂堂吳侯不惜親自上陣說謊了。一邊說一邊心裡盤算,待會兒一定要讓人儘快去找諸葛瑾,讓他把那邊的話鋒給對上了,否則的話這寶貝妹妹還是要找自己的麻煩的。

“所以你就出爾反爾,一女嫁二夫,讓我淪爲笑柄,是嗎?”聽了孫權這話之後,孫尚香卻是沒有絲毫的體諒,繼續挖苦道。

孫權近年來隨着歲數的增長,地盤的擴大,越來越有王者的風範,相應的這脾氣也是越發長進。一開始還肯低聲下氣地解釋,但是現在看自己好說歹說,這個寶貝妹妹卻依舊是蠻不講理,頓時就沒了耐心了,當下臉色一沉道:“顧公子學識淵博,好樂人倫,乃是我江東一等一的年輕俊傑。你自幼頑劣,能夠有這樣的夫婿,實在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分,怎麼不比馬幼常那個艱險小人來得好?這件事愚兄和母親已經定下來了,你是答應也要答應,不答應也要答應。你是孫家的女兒,爲了我孫家的基業,也是時候做些貢獻了!過幾天顧家的人就來迎親,你還不快回去!”說完袖子一甩,直接把孫尚香晾在這裡,自去和呂蒙繼續商議怎麼謀取荊州的事不提。

“兄長?”看着自幼寵愛自己的兄長忽然間這麼絕情,孫尚香一時間都不知道該怎麼應對,整個人愣愣地站在那裡,回過神來之後才發現,整個大廳之中就剩下自己一個人了。孫尚香一時間只覺得天地之大,再無自己容身之處,不由得悲從中來,踉踉蹌蹌地走出大廳。

孫尚香整個腦子裡亂哄哄的,一會兒想着自己的兄長和母親是何等絕情,一會兒又是暗念該死的馬幼常負心薄倖,整個人思緒一塌糊塗。幸好她的坐騎還是老馬識途,一步步地帶着她回到自己的府邸。一衆侍從看着自家一向囂張的小姐現在卻是這麼無精打采的一副樣子,都是頗感詫異,又沒人敢去問。

沒過多久,卻是有數百名士卒被孫權給派來,一時間將孫尚香的府邸給圍了個水泄不通。卻是孫權知道自己這位寶貝妹妹,是個膽大妄爲之人,生怕她脾氣發作,一言不發就幹出逃婚的事情來,到時候自己就不好收場了,索性是派人過來看守她。孫尚香眼見自己兄長居然是把自己當囚犯一般關着,更是怒不可遏。

此時孫尚香暴跳如雷,而遠在西川的馬謖,對此卻也並不是一無所知。當然了,他對這其中的關鍵所在,他知道的就不是很清楚了。這一天的晚上,他正在優哉遊哉地喝茶賞月,忽然有人來報,說是劉備有急事找他。馬謖不敢怠慢,連忙連夜前往劉備的州牧府。

等到了州牧,才發現幾乎所有人都已經到了。看到這架勢,馬謖心中頓時瞭然於胸:多半是出了什麼大事了。

果然,看到所有人都到了之後,劉備也是點了點頭,示意一旁的諸葛亮開口介紹情況。後者會意,當下拿起一份絹書,開始宣讀通知一條剛剛由荊州送到的最新的消息。

;

第257章 龐統的毒計第171章 劉備的抉擇第20章 混戰第93章 世事難料第四十八 掌聚殲三第31章 周瑜來了第129章 並非背水一戰第80章 丟臉的藉口第210章 受降第263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185章 真正的較量第37章 送上門來的契機第133章 初露鋒芒第60章 開胃小菜第35章 回漢中第145章 另有所圖的阻擊第44章 誘敵第273章 接二連三的喜事第82章 又生波瀾第51章 意外的相識第201章 各有所得第96章 怒從心頭起第33章 兩手準備第9章 迫不及待第42章 挑撥離間第77章 大局已定第48章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第212章 最重要的是人才第37章 南中開發的序幕第302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40章 前去魯山第242章 老當益壯第二百七十八章第277章 別有用心的叛亂第230章 出人意料的打擊第273章 接二連三的喜事第291章 大敗第258章 無毒不丈夫(二)第312章 詭異的局勢第143章 防不勝防啊!第25章 關中之戰第246章 曹操的反撲第89章 都不容易第76章 黃雀在後第186章 賈詡的擔憂第1章 來得太快了第112章 意外啊意外第86章 攔截戰第211章 回長安第299章 長安攻防第194章 臥龍豈是虛名第21章 自信非凡之人第263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76章 來勢洶洶第40章 是戰是和第103章 秋後算賬第245章 唯一的隱患第2章 劉琦之死第281章 人選問題第135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71章 出人意料的結局第51章 轉機第29章 戰事將起第95章 一舉多得第21章 自信非凡之人第105章 曹操的算盤第302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21章 混不下去了第69章 曹丕的算盤第16章 初戰告捷第87章 灰飛煙滅第18章 混戰第30章 熊熊燃燒的小宇宙第22章 大逃亡第272章 劉備的難處第12章 江東局勢第20章 各派勢力第36章 水師初戰(下)第二百七十八章第32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第12章 送上門來了第311章 抓緊時間第235章 大勢去矣第60章 突襲南郡第11章 聯盟的雛形第133章 初露鋒芒第20章 被困陳倉第二章第76章 黃雀在後第176章 晴天霹靂第30章 初次交鋒第38章 多管齊下第8章 告別單身生活第14章 開罵(上)第247章 急轉而下的局勢第3章 有備無患第57章 功虧一簣第313章 真人不露相第25章 關中之戰第306章 批評與自我批評
第257章 龐統的毒計第171章 劉備的抉擇第20章 混戰第93章 世事難料第四十八 掌聚殲三第31章 周瑜來了第129章 並非背水一戰第80章 丟臉的藉口第210章 受降第263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185章 真正的較量第37章 送上門來的契機第133章 初露鋒芒第60章 開胃小菜第35章 回漢中第145章 另有所圖的阻擊第44章 誘敵第273章 接二連三的喜事第82章 又生波瀾第51章 意外的相識第201章 各有所得第96章 怒從心頭起第33章 兩手準備第9章 迫不及待第42章 挑撥離間第77章 大局已定第48章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第212章 最重要的是人才第37章 南中開發的序幕第302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40章 前去魯山第242章 老當益壯第二百七十八章第277章 別有用心的叛亂第230章 出人意料的打擊第273章 接二連三的喜事第291章 大敗第258章 無毒不丈夫(二)第312章 詭異的局勢第143章 防不勝防啊!第25章 關中之戰第246章 曹操的反撲第89章 都不容易第76章 黃雀在後第186章 賈詡的擔憂第1章 來得太快了第112章 意外啊意外第86章 攔截戰第211章 回長安第299章 長安攻防第194章 臥龍豈是虛名第21章 自信非凡之人第263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76章 來勢洶洶第40章 是戰是和第103章 秋後算賬第245章 唯一的隱患第2章 劉琦之死第281章 人選問題第135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71章 出人意料的結局第51章 轉機第29章 戰事將起第95章 一舉多得第21章 自信非凡之人第105章 曹操的算盤第302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21章 混不下去了第69章 曹丕的算盤第16章 初戰告捷第87章 灰飛煙滅第18章 混戰第30章 熊熊燃燒的小宇宙第22章 大逃亡第272章 劉備的難處第12章 江東局勢第20章 各派勢力第36章 水師初戰(下)第二百七十八章第32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第12章 送上門來了第311章 抓緊時間第235章 大勢去矣第60章 突襲南郡第11章 聯盟的雛形第133章 初露鋒芒第20章 被困陳倉第二章第76章 黃雀在後第176章 晴天霹靂第30章 初次交鋒第38章 多管齊下第8章 告別單身生活第14章 開罵(上)第247章 急轉而下的局勢第3章 有備無患第57章 功虧一簣第313章 真人不露相第25章 關中之戰第306章 批評與自我批評